关于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机制的若干研究

合集下载

新疆金窝子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深部预测

新疆金窝子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深部预测

新疆金窝子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深部预测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2工作区自然地理概况 (1)1.3研究现状 (2)1.3.1北山地区金矿研究现状 (2)1.3.2金窝子地区工作程度 (4)1.4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7)1.5完成工作量 (8)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 (9)2.1区域构造 (9)2.2区域地层 (10)2.2.1元古界 (10)2.2.2古生界 (10)2.2.3中、新生界 (12)2.3区域岩浆岩 (13)2.4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3)2.4.1区域化探异常 (13)2.4.2区域重砂异常 (14)2.5区域矿产 (14)第三章矿床地质特征 (15)3.1矿区地层 (15)3.2构造特征 (17)3.2.1矿区构造特征 (17)3.2.2节理定量化研究及应力分析 (19)3.3岩浆岩 (27)3.4矿体的产出特征 (30)3.4.1石英脉型矿体的产出特征 (30)3.4.2蚀变岩型矿体的产出特征 (36)VI3.5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 (38) 3.5.1矿石矿物组成 (38)3.5.2金的赋存状态 (38)3.5.3矿石的结构 (40)3.5.4矿石的构造 (41)3.6围岩蚀变 (43)3.6.1金窝子金矿围岩蚀变 (43)3.6.2 210金矿围岩蚀变 (43)3.7成矿阶段划分 (44)第四章成矿流体及成矿热力学 (46)4.1实验条件和测试单位 (46)4.2流体包裹体类型 (46)4.3流体包裹体温度、盐度与密度测定 (48) 4.3.1包裹体温度 (48)4.3.2包裹体盐度 (51)4.3.3包裹体密度 (53)4.4流体包裹体的成分 (55)4.5成矿压力与深度估算 (57)第五章成矿机制探讨 (58)5.1金窝子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58)5.1.1主量元素特征 (58)5.1.2微量元素特征 (59)5.1.3稀土元素特征 (60)5.1.4构造环境判别 (64)5.2黑云母矿物学特征 (65)5.3岩体成岩时代 (68)5.4矿石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71)5.5同位素特征 (75)5.5.1 S同位素 (75)5.5.2 Pb同位素 (77)VII5.5.3氢氧同位素 (79)5.6成矿机制 (81)5.6.1成矿时代 (81)5.6.2控矿因素 (82)5.6.3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流体特征 (83) 5.6.4成矿模式 (83)第六章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深部预测 (85) 6.1样品采集及分析 (85)6.2矿区元素富集特征 (86)6.3成矿及伴生元素组合特征 (87)6.3.1相关分析 (87)6.3.2因子分析 (88)6.4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 (91)6.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92)6.5.1金窝子金矿元素浓度分布特征 (92) 6.5.2 210 金矿元素浓度分布特征 (95) 6.6原生晕分带特征 (95)6.6.1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 (95)6.6.2原生晕横向分带序列 (99)6.6.3原生晕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变化 (100) 6.7原生晕模型及深部预测 (101)结论 (103)参考文献 (10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10)致谢 (111)VIII第一章前言第一章前言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类型特征及成因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类型特征及成因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类型特征及成因作者:王东辉来源:《硅谷》2014年第13期摘要在我国金矿资源体系中,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是重要来源,同国外同类型金矿比较,不管是资源量、数量方面,均具有较大差距。

而我国地质构造背景,有利于形成浅成低温热液金矿。

文章主要分析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类型特征,探讨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类型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179-011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类型与特征根据相关文献显示,全球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分布地区为:古亚洲矿区、喜马拉雅矿区、环太平洋矿区。

在1970年~1980年间,矿床学家按照矿石类型、元素、矿物与机理因素,明确划分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类型:高硫型、低硫型与碱性岩型,对于金矿床划分,主要采取这种划分方法。

一般而言,低硫化型主要为网脉状、脉型结构,而交代状、侵染状较少,且呈角砾状、胶状或条带状,在矿石中,主要包含石英、阴金矿、黄铁矿等,以金银、铅锌为主,该矿床主要为大气降水流体,含有碳、硫等成分,酸碱饱和度为中性。

而高硫型主要为脉状矿石、侵染状矿石,呈现脉状、角砾状与交代状围岩结构构造,含有重晶石、黄铁矿与铜矿,以金银、铜砷元素为主,该矿床主要为岩浆水流体,具有较高的酸度。

按照成矿深度、矿物组合与围岩蚀变划分为小类型,虽然存在机理差异,却按照连续系列成矿。

所以,对于规模较大金矿床,发现的小规模矿床的类型有几种。

2 浅成低温热液的金矿床成矿条件1)地球力学背景。

在板块俯冲带的岛弧、大陆弧的拉账动力学背景下,处于部分特定环境下,在海面上极可能形成该类型金矿床。

所以,该类型金矿床和挤压地球动力学背景的拉张环境相关。

2)构造条件。

该金矿床主要处于火山环境产生,金矿床和破火山口之间构造关系较为密切,少数矿床未含有火山岩出露。

区域性断裂控制这矿床产出位置。

处于多种情况下,在破火山口环状断裂、区域性深大锻炼之间的交汇部位是控矿部位,但深大断裂中不产生金矿床。

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与找矿预测研究:以华南若干典型矿床为例

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与找矿预测研究:以华南若干典型矿床为例

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与找矿预测研究:以华南若干典型矿床为例导读: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都是重要矿床类型,二者之间通常存在紧密的时空关系,其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热液流体。

热液流体在成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同时,其演化活动痕迹(如流体包裹体)也被保存在矿体及其围岩蚀变带中,通过测试不同部位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压力、盐度以及成分等参数,根据流体演化模型,分析其空间变化规律,可以推断热液流体活动中心,恢复成矿作用过程,进而圈定找矿靶区,即流体填图也是一种找矿预测有效方法,且具有分析矿床成因类型的优势。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成矿流体与找矿预测等前沿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华南富家坞斑岩型铜钼(金)矿、桐村斑岩钼矿,以及邱村和安村浅成低温热液金矿为例,系统总结了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流体特征、演化规律和金属沉淀机制,建立了从斑岩型到浅成低温热液型流体演化的“气相迁移”模型,并以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为例,介绍了应用流体填图进行找矿预测的实例,研究指出紫金山深部依然存在寻找斑岩矿化的潜力。

本文研究成果为流体填图找矿勘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

------内容提纲------0 引言1 斑岩矿床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1.1 初始流体特征1.2 流体沸腾(不混溶)1.3 金属沉淀机制1.4 富家坞斑岩铜钼(金)矿1.5 桐村斑岩钼矿2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2.1 成矿流体特征2.2 金属沉淀机制2.3 邱村金矿2.4 安村金矿3 斑岩到浅成低温热液流体演化3.1 成因联系3.2 流体演化4 找矿预测4.1 流体填图与找矿预测4.2 紫金山铜金矿5 结语0 引言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两类具有密切时空和成因联系的岩浆-热液矿床类型,两者不仅提供了世界近70%的铜和90%的钼,同时也是贵金属金、银的重要来源,并伴生有铅锌等金属,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对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历来备受重视。

热液金矿成因研究现状与讨论

热液金矿成因研究现状与讨论

浅 成低 温 热 液矿 床 根 据矿 物 组合 以及 蚀 变 特征 可 分 为 三种 类型 , 分 别 为高 硫 型 、低 硫 型与 碱质 型 。在 另 一种 方 法 中 按成 矿 地球 化 学 条件 和 它 的矿 物 组 成可 以分为 两种 类 型 , 分 别 为 明 矾石 一高岭石 型 , 绢 云母 一冰长 石 型。
2 0 1 4 年第6 期总第 1 5 0 期
SI LI C 0 N VA LLE Y
热 液金矿成 因研究现状 与讨 论
郭 燕 ( 新疆 地矿 局 物化 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队 , 新疆 昌吉
8 3 1 1 o o )
摘 要 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者是相邻岩石 中 ,而且是形成温度低于 3 0 0  ̄ 2 , 在这其 中成矿流体必须是 大气降水与 岩浆热液所形成的混合热液 , 这一类型的金矿床被称之 为浅层低温热液金矿。随着近些年来对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不 懈研 究 , 其 大量的研 究 成果 突破 了浅成 低 温热 液金 矿 只在 新 生代 火 山岩 系中形 成 的概念 理解 , 打破 这一概 念 的是 在石 炭纪陆相 火山岩 中也 同样发现 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 。通过大量 实践证明和研究浅成低温热液金矿一般情况下 , 只在 岛 弧环境和大陆边缘环境 中 , 还有酸性陆相火山岩系以及相邻岩石 中形成产生。
1 浅成低 沮 热液 金矿成 因
L i n d g r e n是 最 早 提 出来浅 成 热液 这 一概 念 的 , 由于 矿 物 学 特 征和 结构 特征 这 两个 特征 是将 金矿 规 划为 浅成 低温 热 液 型 的。 我 们 通常 在 判 断一 个 矿床 是 否 为浅 成 热液 型 , 其 中 最主 要 的 是 根 据矿 脉 和 热液 蚀 变 矿物 特 征 与结 构特 征 。极 容 易判 断 的 原 因 是 因 为这 两 个特 征 极 易观 察 , 它 为 矿床 分 别类 型 提供 了确 实 依 据 , 还 提 供 了成 矿 条 件信 息 , 进 而 依据 提供 的信 息 可 以判 断 出 成矿 温度 和 成矿深 度 。 产 于 陆相 火 山岩 系 中或 者 是相 邻岩 石 中 , 而 且 是形 成 温 度 低于 3 0 0  ̄ C, 在 这其 中成 矿流 体 必须 是大气 降 水与 岩浆 热 液所 形 成 的混 合热 液 , 这 一类 型 的金 矿床 被称 之为 浅成 低 温热 液 金矿 。 浅成 低温 热 液 金矿 它 既 包括 了存在 于 陆相 火 山 岩 一次火 山岩 系 中的 金矿 , 除此 之 外 还包 括 了跟 火 山岩 一次火 山岩 系相 邻 的 地 质体之中 , 但 同时 有 具有 陆 相 火 山岩 型金 矿床 地 质 体 , 在 金 矿 床 中浅 成低 温热 液金 矿床 占有 十分 重要位 置 。 通 过 近 些年 来 不 断实 践 研 究与 发 现 , 现今 有 关 浅成 低 温 热 液金 矿床 的研 究 中 , 普遍 广 泛 认为 在 中 ~新生 代 和 晚 古 时代 是 浅成 低温 热 液 金 矿 的形 成 时期 , 研 究 学者 认 为它 的 形成 是受 到 重要 影响 是 因 为 大地 构 造环 境 的不 断 演化 。而 且 通 过查 阅大 量 有关 浅层 低 温 热 液金 矿 的研 究 文献 分 析 了环 太 平洋 矿 域 , 还 有 个 地 中海 一喜 马拉 雅 矿域 , 最后 一 个是 古亚 洲矿 域 , 经 过 对 这三 个世 界 级 别 上 的浅层 低 温 热液 型 金矿 床矿 域 分 析研 究可 以 得到 , 环 太 平 洋矿 域 和 地 中海 一 喜 马 拉雅 矿域 的成 矿 实 践为 中 生代 一直 延 续 至今 , 形成 在 最 早时 期 的则 是 古亚 洲 矿域 为 晚 古 时代 。 由于 浅 成低 温 热液 金 矿 床 自身 形成 结 构 与特 征 ,决定 其 形成 深度 较 小 , 而 且 在 随 时间 不 断推 移 中更 容 易受 到地 质 演 化 因素 的影 响 。这 种 情 况就 造 成 了一 个 现象 是 形成 时 间较 早 的 矿 域难 以保 存 到 现 在 , 而保 存 到 现在 的矿域 又 是形 成 时 间较 短 的 成矿 域 。但 是 还会 有 例 外现 象 比如 中生代 以前 形成 时 间较 早 的 浅成低 温热 液金 矿床 在 如今 也有存 在 , 其受 地质 演化 作用 不大 , 这种 类 型 的 金 矿 比如 我 国 的 阿希 金矿 就 是 中生 代 之 前 形 成 的

《矿床学》习题思考和教学参考(1)

《矿床学》习题思考和教学参考(1)

《矿床学教程》习题思考和教学参考一、习题思考第一章概论1、什么是矿床学?矿床学是以矿床为研究对象的地质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种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为矿产预测和找矿勘探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2、概念解释:矿床(mineral deposit 或ore deposit)系指在地壳中由成矿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

矿体为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通常构成独立的地质体。

矿体产状系指矿体在空间上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为矿石(ore)。

脉石——一般将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称为脉石(gangue),包括脉石矿物、夹石、围岩的碎块等。

矿石矿物亦称有用矿物,系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脉石矿物(gangue mineral)则是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夹石——矿体内这些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部分,一般称为夹石(horse-stone)。

矿石结构(ore texture),系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

矿石构造矿石构造(ore structure),系指矿石中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包括集合体的形态、大小以及集合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生矿床(syngenetic ore deposits)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epigenetic ore deposits)是指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且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矿床,矿石品位系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

工业品位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边界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是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矿样中有用组分所规定的最低品位数值。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双峰山_结勒喀腊金矿成矿环境评价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双峰山_结勒喀腊金矿成矿环境评价

2012年新疆有色金属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双峰山-结勒喀腊金矿成矿环境评价亚夏尔·亚力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44)摘要双峰山金矿床地处准噶尔板块库兰卡孜千岛弧南缘,克拉麦里一梅钦乌拉大断裂北侧的库兰卡孜千Au、Hg、Cu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与成矿有关的断裂、火山机构、中性侵入体发育。

为浅成低温热液活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化范围大,具有很好的远景。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构造演化陆内断陷火山盆地环太平洋成矿带金矿勘查表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具发展前景、容易形成超大型矿床的重要矿床类型,它不仅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也发现于全球各会聚板块边缘及古造山带中。

新疆东天山北部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陆缘结合部位,西部博格达构造带属晚古生代裂谷;东部为克拉麦里板块缝合带;南、北两侧分别是喀尔力克和库兰卡孜干晚古生代岛弧。

其西部裂谷带的成矿作用以铜为主体,东部岛弧区金成矿作用显著,是克拉麦里金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十几年来,在新疆北部,一系列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继被发现和确认,前景十分广阔。

1大地构造环境矿区位于克拉麦里-梅钦乌拉碰撞造山带的北缘,在大地构造背景上属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准噶尔板块碰撞拼接的东准格尔库兰喀孜干岛弧构造-建造体系。

在大地构造演化上,库兰喀孜干岛弧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加里东期陆壳形成阶段、海西早中期板块俯冲-碰撞活动阶段、海西中晚期陆内构造-岩浆活动阶段以及中新生代稳定沉积阶段。

2区域构造条件区域断裂构造以北西向至近东西向为主,加里东期构造层与海西早中期构造层呈断层接触。

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主要分布于海西中晚期的陆内断陷火山盆地中,以沉积不整合覆盖在海西早中期构造层之上,并且海西中晚期的陆内断陷火山盆地明显受北西向基底断裂构造控制,同时陆内断陷火山盆地中的次火山-侵入岩体大多呈北西向至近东西向展布。

3区域岩浆演化在海西早中期,由于板块俯冲作用,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中基性火山喷发,在早石炭世发生的板块碰撞造山作用,使西伯利亚板块和准噶尔板块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克拉麦里蛇绿岩带和南明水组混杂堆积岩建造。

LS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水

LS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水

LS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低硫化(LS)型金矿床大致可区分为受斑岩(体)侵位机制下热体系控制的低硫化型Au系统和弧后-裂谷环境产出,与斑岩体无直接关系的Au-Ag系统。

不同类型的LS型Au系统在上升含矿流体与下降不同性质地下水之间的水-岩相互作用也存在差异。

LS型矿床的水-岩作用受pH及温度变化影响,范围较广。

从特有的明矾石矿物组合到近中性的绿泥石组合及碱性环境下的钙-硅酸盐矿物组合。

该类金矿床沸腾现象常见,蚀变矿物在结构构造、组分组合上有标志的特征。

标签:LS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水-岩作用0前言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矿床类型,由于其对大构造背景极强的专一性及同一构造环境大规模成群出现的特点,使得对它的研究更具有推广性和经济性。

自上世纪末,对其广泛研究得到了许多突破,并在找矿勘查中更取得了显著成效。

LS型(低硫化型)金矿是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中最重要及最广泛的矿床类型,其成矿流体特征为还原、近中性的流体,即等同于Heald等(1987)依据矿物组成及蚀变特征划分出的冰长石—绢云母型。

1矿床地质背景LS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主要产出于俯冲带上盘、岛弧区及活动大陆边缘,少数产于弧后伸展的裂谷环境,总体上为拉张应力场。

在地球动力背景上,洋脊和海岭与洋岛弧、大陆岛弧相互作用(或者俯冲于岛弧区),这些构造扰动促进了平板俯冲及地壳增厚、隆起,同时诱发了埃达克质—类埃达克岩的岩浆作用,这为形成巨大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体系提供了能量及物质场(Cooke D R,et al.2006)。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矿化作用发生在火山活动的晚期,LS型金矿床最迟可以延续到容矿岩石形成后的1Ma内,一般比HS型(高硫化型)金矿床形成的要晚。

由于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隆起带、埋深程度浅、易剥蚀风化并具有成矿专属性的特点,所以现在保存下来的LS型金矿床主要是集中在古生代之后的三个构造岩浆活动带中,如环太平洋成矿域; 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域;和古亚洲成矿域(陈根文等,2001)。

_新疆地区金矿分布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_新疆地区金矿分布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 修回日期 : 2 0 1 5 0 5 1 1 2 0 1 5 0 7 1 1 收稿日期 : - - - - (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西北地区整装勘查跟踪综合与动态评估 ” 和“ 新疆那拉提山一带铜金矿典型 矿 1 2 1 2 0 1 1 2 2 0 8 6 1 基金项目 : ( ) 床研究 ” 共同资助 1 2 1 2 0 1 1 4 0 0 7 4 0 1 , : 杜亚龙 ( 男, 汉族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区域成矿研究工作 。E-m 1 9 8 9 a i l 4 6 3 2 6 7 2 8 7@q . c o m 作者简介 : -) q
(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陕西 西安 7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 1 0 0 5 4; 2. 1, 截止目前 , 已发现了众多的大 、 中、 小型金矿 , 为区内的金矿地质勘查 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通过对区内重点金矿的统计分析 , 依据其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共划分出了阿 尔泰 、 西准噶尔 、 东准噶尔 、 西天山 、 东天山 -北山 、 西南天山及阿尔金 7 大金矿集区 , 按其成矿特征 、 成 矿环境 、 构造条件 、 围岩特性 、 含矿建造 、 矿化蚀变等成矿要素特点 , 将新疆地区金矿成因总结为海相 火山岩型 、 陆相火山岩型 、 构造破碎蚀变岩型以及沉积型 4 种类型 , 结合区内典型金矿床自身所具有 又细化为 3 西南天山金矿集区找矿前景最好 , 沿中天山构造带 、 北 的成矿特点 , 1 个矿床式 。 西天山 、 找矿潜力巨大 。 天山的南缘及南天山的北缘是寻找大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 关键词 : 找矿潜力 ; 分布特征 ; 矿集区 ; 金矿 ; 新疆 ( )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 5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6 2 4 8 2 0 1 6 0 1 0 1 2 1 1 4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机制的若干研究
新疆双峰山矿床具体位置在新疆东天山北部西伯利亚板块陆缘晚古生代岛弧南部边缘,距离克拉麦里板块缝合带不远。

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首先论述了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矿区地质情况,其次对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机制进行了一番分析研究。

标签: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矿区地质成矿机制
当前,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世界上发展最好及存在大规模矿床的核心类型,其主要存在于全球汇聚板块边缘、环太平洋成矿带。

虽然目前发现的双峰山金矿规模还不大,但它具备了非常典型的冰长石一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所以开展双峰山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的研究分析工作,极具现实意义。

1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矿区地质情况
双峰山矿区一带并没有太丰富的侵入岩,一般呈现出的都是华力西中期侵位。

在矿区8—4线露采坑中存在的次钾长斑岩脉具体生长于双峰山背斜核部北侧,与背斜轴线处于相同方向,向SW的倾斜度大概达到了70°,穿切矿层,并且双峰山断裂F2的再活动还会使其出现错切。

双峰山金矿床位置在C1b22-1层流纹质玻屑凝灰岩中下部延及其下C1b21。

双峰山背斜关键部位及其两侧分布着安山岩,与关键部位相近的北翼中存在经剥蚀、矿(化)体(见下图),断续长大概达到了800米,向NE—NNE倾斜,将其划分为两个矿段:第一个矿段的位置在12—9线之间,长度大概达到了550米,厚度平均在4.7米,Au平均品位4.9×10-6;第二个矿段的位置在24一l2线之间,断续长度达到了近250米,厚度平均为1.8米,Au平均品位3.06×10-6;矿体的形状如同层状、透镜状,其中厚度最厚的要属II号矿体,处于l2—5线之间,朝着西南方向弯曲,地表长度达到了360米,厚度达到了0.62—12.5米,具有113米的延深,最高品位在33.8×10-6,品位通常为2—8×10-6,矿体下盘矿石品位一般要比上盘矿石品位高一些,实际以黄铁矿、毒砂、微量自然金为主要的矿石矿物,以微细粒石英、玉髓、玉髓状石英为主要的脉石矿物。

矿石呈现出的结构有:半自形、他形粒状;由矿体中心朝着两侧发展,矿石从之前的角砾状、网脉状构造逐步成为浸染状构造。

2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机制
2.1样品测试
作业中所采集到的黄铁矿蒙脱石蚀变岩(带)黄铁矿样品铅同位素测试最后得出的结果是:206Pb/ 204Pb值18.187,207Pb/204Pb值15.555,208pb/204 Pb 值38.155,多伊模式年龄值达到了274 Ma,从铅同位素比值坐标图上看,投影
在地幔铅与造山带铅演化曲线之间。

双峰山矿床主要将黄铁矿作为硫化物,主要发育在黄铁矿蒙脱石蚀变岩(带)内,然后在石英(冰长石)网脉带下部和青磐岩化安山岩(带)内。

采集的S1-11与S6-14硫同位素组成的测试样品,通过镜下观察后发现,除了存在绿泥石等蚀变矿物,还有大量的微细石英网脉,将其采样位置明确在潜火山热液蚀变矿物晕下部金矿化范畴中,内部存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微细网脉石英,绢云母达到了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黄铁矿达到了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二。

2.2成矿机制
目前,已经普遍将双峰山矿床认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该矿床的206pb/204 pb和207Pb/ 204pb值具体处于铅同位素比值坐标上,投影在地幔铅与造山带铅演化曲线之间,其成矿作用形成时间是在晚古生代强烈造山运动前。

冰长石是微细石英网脉内最普遍的,这足以证明流纹质熔浆携带的成矿流体是一种火山热液性质,和成矿作用的形成时间在由海相安山质熔浆喷溢变成陆相流纹质熔浆喷发这一阶段,大量的矿化存在于流纹质玻屑凝灰岩中下部位置处,并延及下安山岩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双峰山矿床最明显的成矿作用是:在较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火山热泉活动,掺入一定的大气降水;潜火山热液主成矿阶段是在封闭环境下进行的,属于一种单一的岩浆热流体。

双峰山矿床矿石内存在微细的石英网脉,采用均一法和爆裂法这两种方法无法对其具体温度测量明确,玉髓状石英和玉髓组合而成为了石英(冰长石)网脉穿切的硅质岩,没有清晰的晶边,镜下观察无法获取包裹体,所以此矿床处于低温环境中而成矿的,与矿床中发育一套低温蚀变矿物相印证。

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层位中下部主要是双峰山矿床矿体的活动地,处于陆相火山喷发阶段似地表环境下最终生成。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新疆双峰山矿床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类型主要是冰长石一绢云母型。

该矿床具有以下成矿机制:早石炭世浅海相玄武一安山质熔浆火山喷溢处于陆相流纹质熔浆火山喷发阶段中形成了成矿作用,以陆相流纹质玻屑凝灰岩为赋矿岩层,石英(冰长石)网脉带内的矿体是在潜火山热液主成矿阶段而产生的。

双峰山背斜经过华力西晚期左旋构造作用的产生而形成,同时还发育了一系列纵向逆冲断层(含双峰山断裂的再活动),从垂直方向与平面方向短距离将褶皱的矿(化)体予以错移,使得双峰山矿床具有现代地质景观。

参考文献
[1]郦今敖,莫江平,彭晓明.东天山北部金矿成矿地质环境[J].新疆地质.
[2]卢苗安.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