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沥青薄膜加热、标准粘度检测记录04版

合集下载

沥青标准粘度计

沥青标准粘度计

沥青标准粘度计沥青标准粘度计是一种用于测定沥青粘度的仪器,它在道路建设和沥青材料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粘度是沥青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因此,沥青标准粘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沥青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标准粘度计主要由粘度计本体、温度控制系统、搅拌器、温度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在进行沥青粘度测试时,首先需要将待测沥青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将样品倒入粘度计内部的测试槽中。

在测试过程中,搅拌器会不断搅拌沥青样品,使其温度均匀,并且在一定时间内,粘度计会自动记录下沥青的粘度数值。

通过这些操作,我们可以得到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从而评估沥青的性能。

在使用沥青标准粘度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校准仪器,在进行粘度测试之前,需要对粘度计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一般包括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或者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调整。

2. 控制温度,粘度测试的温度对于测试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样品准备,在进行粘度测试之前,需要对待测沥青样品进行充分的搅拌和加热,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温度的稳定性。

4. 数据处理,在得到测试结果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同时,还需要将测试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操作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查证。

通过沥青标准粘度计的测试,我们可以得到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数值,从而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性能。

在道路建设中,根据沥青的粘度数值,可以选择合适的沥青类型和配合比,以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沥青材料生产中,粘度测试也可以帮助生产厂家控制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沥青标准粘度计在道路建设和沥青材料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沥青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控制生产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因此,对于沥青标准粘度计的正确使用和维护非常重要,只有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才能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操作细则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操作细则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操作细则
1.总则
本细则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薄膜加热后残留物的针入度、粘度、软化点、摧点及延度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1.1.本细则参照现行标准JTJ052―2000编制。

2.仪器设备
2.1.薄膜加热烘箱。

2.2.盛样皿。

2.3.温度计。

2.4.天平。

2.5.其它:干燥器、计时器
3.试验步骤
参照现行规范《JTJ052―2000》。

如遇停电超过30分钟,试样作废。

4.数据处理
4.1.沥青薄膜试验后质量按式计算。

1000
112⨯--=m m m m l t 式中:L T —试样薄膜加热质量损失,%。

m 0—试样皿质量,g ;
m 1—薄膜烘箱加热前盛样皿于试样合计质量,g ;
m 2—薄膜烘箱加热后盛样皿于试样合计质量,g ;
4.2.残留物针入度与原试样针入度的比值按式计算。

10012⨯=P P K P
式中:K P —试样薄膜加热后残留物针入度比,%。

P 1—薄膜加热试验前原试样的针入度,0.1mm 。

P 2—薄膜加热试验后残留物的针入度,0.1mm 。

结果评定。

4.3.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的残留物软化点增值按式计算。

ΔT=T 2-T 1
式中:ΔT —薄膜加热试验后软化点增值,℃;
T 1—薄膜加热试验前软化点,℃;
T 2—薄膜加热试验后软化点,℃;
5.相关文件
5.1.试验报告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
6.1.《沥青物理性能记录》。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该法又称为薄膜烘箱试验,将50g沥青试样盛于内径139.7mm、深为9.5mm器皿中,使沥青成为厚约3mm的薄膜,沥青薄膜在(163±1)℃标准烘箱中加热5h,以加热前后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和25℃、15℃延度值作为评价指标。

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与沥青在拌和机中加热拌和后的性质有很好的相关性。

沥青在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相当于在150℃拌和机中拌和1.0-1.5min后的性质。

后来又发展了旋转薄膜烘箱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的优点是试样在垂直方向旋转,沥青膜较薄,能连续介人热空气,以加速老化,使试验时间缩短为75min,并且试验结果精度较高。

本节仅介绍广泛使用的薄膜加热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简称TFOT)是厚度3.2mm的试样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经规定时间加热,测定试验前后沥青质量和性质变化的试验。

非经注明:加热温度为163℃,受热时间为5h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薄膜加热后残留物的针人度、粘度、软化点、脆点及延度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薄膜加热烘箱:工作温度200℃,装有温度调节器和可转动的圆盘架。

圆盘直径360-370mm,上有浅槽4个,供放置盛样皿。

转盘中心由一垂直轴悬挂于烘箱的中央,由传动机构使转盘水平转动,速度为(5.5±1)r/min。

门为双层,两层之间应留有间隙,内层门为玻璃制,只要打开外门,即可通过玻璃读取烘箱中温度计的读数。

烘箱应能自动通风,为此在烘箱上下部设有气孔,以供热空气和蒸气的逸出和空气进入。

(2)盛样皿:铝或不锈钢制成,不少于4个。

(3)温度计:(0-200)℃,分度0.5℃(允许由普通温度计代替)(4)天平:感量不大于1mg(5)其他:干燥器、计时器等。

3.准备工作(1)将洁净、烘干、冷却后的盛样皿编号,称其质量(m0),准确至1mg。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结论 备注 试验: 验监理工程师:
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
铁杆总重:
12Βιβλιοθήκη 3当量软化点:当
沥青软化点试验记录
加热介质:
1
2
沥青延度试验记录
拉伸速度:
1
2
3
复核: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编号:C-83—□□□-□□□□
湖北江汉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试验单位 内遂高速土建工程二公司分部 施工段号
工地试验室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来源
试验规程 JTJ052-2000
拟使用部 位
试验日期
试样编号
1
2
试样器质量(g)
加热前盛样器与试样合计质量 (g)
试验后质 加热后盛样器与试样合计质量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来源
试验规程 JTJ052-2000
拟使用部
试验日期

试样编号: 试验次数 温度及时间 针入度值 平均针入度值 针入度指数: 量脆点:
试样编号: 试验次数 起始温度℃ 升温速度℃/分 软化点温度℃ 平均软化点℃
试验编号: 试验次数 试验温度℃ 延伸值(cm) 平均延度 (cm)
量损失
(g)
加热损失质量
(g)
加热损失质量率 (%)
残留针入 度
与原试样 针入度比

加热前原试样针入度 (0.1mm)
加热后残留物针入度 (0.1mm)
残留物针入度比
(%)
残留物针入度比平均值 (%)
试验温度
(°C)
残留物延 度
试验编号 延度值
(cm)
延度平均值
(cm)
加热前60°C粘度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作业指导书(1011)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作业指导书(1011)

文件编号ZY01-011-2008作业指导书(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分发号:持有者部门: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目录1. 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2.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3. 校准/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4. 试验操作过程5. 数据处理规定6.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7. 原始记录表格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主要仪器设备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沥青薄膜加热烘箱JNLH-97A-T2 无锡市金牛石化仪器公司250℃0.1℃沥青薄膜加热烘箱82型无锡华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50℃0.1℃电子天平XL-410北京塞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0-220g 0.001g 表2 开展检测项目开展检测项目项目名称分析方法方法来源测量范围允许误差范围薄膜加热质量变化T0609-1993 JTJ052-2000 -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1 沥青薄膜加热烘箱操作步骤2.1.1 接通仪器电源,检察仪器附件是否齐全。

2.1.2 设定仪器试验温度为163℃±1℃,并将一水银温度计垂直悬挂于转盘轴上,位于转盘中心,水银球应在转盘顶面上的6mm处。

2.2 电子天平操作步骤2.2.1.接通电子天平电源开关,使天平处于待用状态,使用前需预热30min。

2.2.2.按“TARE”键进行清零,屏幕显示“0.000”。

2.2.3.天平使用结束后,切断电源。

3.校准/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现场取样(委托送样)填写委托单→样品编号→样品区→下放通知单→从样品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室进行样品试验/检测→样品试验/检测完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由指定人员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4. 试验操作过程4.1试验准备4.1.1 仪器有效性检查试验前先检查沥青薄膜烘箱是否在检定有效期范围内。

沥青薄膜加热(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沥青薄膜加热(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试样薄膜加热质量变化LT(%)
(m2- m1)×100/(m1- m0)
试样薄膜加热质量变化平均值LT
(旋转)薄膜加热前针入度P1(0.1mm)
(旋转)薄膜加热后针入度P2 (0.1mm)
试样薄膜加热后残留物针入度比(%)KP=100×P2/P1
Hale Waihona Puke (旋转)薄膜加热前延度T1(cm)
(旋转)薄膜加热后延度T2(cm)
沥青薄膜加热(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合同号:承包人:共1页第1页
试验单位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规程
试验编号
试验者
取样地点
校核者
主要仪器
旋转薄膜烘箱,电子分析天平,针入度仪,低温延度仪,
恒温水浴,烘箱
试验日期
沥青品种及标号
试样编号
盛样皿的质量m0(g)
加热前试样、盛样皿质量m1(g)
加热后试样、盛样皿的质量m2(g)
软化点增值(cm)ΔT=T2-T1
/
(旋转)薄膜加热前60℃粘度(Pa.s)η1
/
(旋转)薄膜加热后60℃粘度(Pa.s)η2
/
粘度比%
/
承包人自检意见及签名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抽检意见及签名
年月日
中心试验室抽检意见及签名
年月日
注:①如系监理工程师抽检则承包人自检意见栏不填写.
:②如系中心试验室抽检则承包人及监理工程师意见栏不填写.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培训记录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培训记录
式中:KP——试样旋转薄膜加热后残留物针入度比(%);
P1——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前原试样的针入度(0.1mm) ;
P2——薄膜烘箱加热后残留物的针人度(0.1mm)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的残留物软化点增值按式计算。
.
式中:△T——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软化点增值("C);
T1——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前软化点(℃);
T2——旋转薄腆加热试验后软化点(℃)。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粘度比按式计算。
式中: Kη——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前后60°C黏度比;
η1——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60°C黏度(Pa▪s);
η2——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前60C黏度(Pa▪S)。
沥青的老化指数按式计算:
式中:C——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的老化指数。
允许误差
学习记录部 门学习时间 Nhomakorabea学习地点
学习内容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主持入
记录入
参 加 入 员
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试验,主要掌握沥青旋转薄膜烘箱试验的试验操作步骤,计算方法等。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旋转薄膜加热后,沥青残留物的针入度,粘度、延度及脆点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能。
2、到达时间后,停止环形架转动及喷射热空气,立即逐个取出盛样瓶,并迅速将试样倒入一洁净容器内混匀(进行加热质量损失的试样除外),以备进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的试验,但不允许将已倒过的沥青试样瓶重复加热以取得更多试样。所有试验项目应在72h内全部完成。
3、将进行质量损失试验的试样瓶放人真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质量(m2)准确至1mg。此瓶内的试样即予废弃(不得重复加热用来进行其它性质的试验)。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39、7mm、深为9、5mm器皿中,使沥青成为厚约3mm的薄膜,沥青薄膜在(1631)℃标准烘箱中加热5h,以加热前后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和25℃、15℃延度值作为评价指标。

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与沥青在拌和机中加热拌和后的性质有很好的相关性。

沥青在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相当于在150℃拌和机中拌和1、0-1、5min后的性质。

后来又发展了旋转薄膜烘箱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的优点是试样在垂直方向旋转,沥青膜较薄,能连续介人热空气,以加速老化,使试验时间缩短为75min,并且试验结果精度较高。

本节仅介绍广泛使用的薄膜加热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简称TFOT)是厚度3、2mm的试样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经规定时间加热,测定试验前后沥青质量和性质变化的试验。

非经注明:加热温度为163℃,受热时间为5h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薄膜加热后残留物的针人度、粘度、软化点、脆点及延度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薄膜加热烘箱:工作温度200℃,装有温度调节器和可转动的圆盘架。

圆盘直径360-370mm,上有浅槽4个,供放置盛样皿。

转盘中心由一垂直轴悬挂于烘箱的中央,由传动机构使转盘水平转动,速度为(5、51)r/min。

门为双层,两层之间应留有间隙,内层门为玻璃制,只要打开外门,即可通过玻璃读取烘箱中温度计的读数。

烘箱应能自动通风,为此在烘箱上下部设有气孔,以供热空气和蒸气的逸出和空气进入。

(2)盛样皿:铝或不锈钢制成,不少于4个。

(3)温度计:(0-200)℃,分度0、5℃(允许由普通温度计代替)(4)天平:感量不大于1mg(5)其他:干燥器、计时器等。

3.准备工作(1)将洁净、烘干、冷却后的盛样皿编号,称其质量(m0),准确至1mg。

(2)准备沥青试样,分别注入4个已称质量的盛样皿中[(500、5)g,并形成厚度均匀的沥青薄膜,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1),准确至1m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九站
天津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记录控制编号:TJSZ-504-04-043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收样日期
年月日
样品等级
(一)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
试验日期0609-2011
使用仪器名称及编号
沥青薄膜烘箱()分析天平()
样品加热起止时刻(时:分)
使用仪器名称及编号
标准粘度计()秒表()
试验温度

流孔孔径
mm
序号
1
2
50mL样品流出时间(s)
平均粘度(s)
备注
校核
计算
试验
烘箱温度
163℃
盛样皿号
1
盛样皿+试样质量( g )
2
盛样皿质量( g )
3
试样质量①-②( g )
4
加热后盛样皿+试样质量( g )
5
加热损失量④-①( g )
6
加热损失(⑤÷③)×100 ( % )
7
平均加热损失(%)
(二)标准粘度检测记录
试验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JTG E20-2011之T0621-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