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旗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边部成矿预测
浅谈双旗山金矿损失率和贫化率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021年 12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163浅谈双旗山金矿损失率和贫化率的原因及控制措施韩文明*(福建省双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德化 362500)摘 要:双旗山金矿开采至今已有25年多,矿山随着服务年限的延长,造成矿山资源保有储量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采矿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矿体规模小,矿体连续性不强,品味分布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致使采矿难度加大,供矿品味难以持续稳定,损失率和贫化率是所有矿山衡量矿山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标准之一,而且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开采的服务年限,近两年,有色金属矿山经济效益较好,提高矿产资源利用,进一步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是矿山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金属矿山;损失和贫化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TD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24-0163-3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loss rate and dilution rate in Shuangqishan gold mineHAN Wen-ming*(Fujian Shuangqishan Mining Co., Ltd.,Dehua 362500,China)Abstract: Shuangqishan gold mine has been mined for more than 25 years. With the extension of service life,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retained reserves of mine resources. At present, the biggest problems faced by mining are the small scale of ore body, the weak continuity of ore body, the great change of grade distribution and uneven mineralization, which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mining and make the ore supply grade difficult to b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Loss rate and dilution rate are one of the standards for all mines to measure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of mines, and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mining. In recent two years, nonferrous metal mines have good economic benefits.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further reducing the loss rate and dilution rate are the direction that mine engineering managers and technicians have been working hard.Keywords: metal mine; Causes of loss and dilution; measures收稿日期:2021-12作者简介:韩文明,男,生于1987年,汉族,安徽人,大专,采矿工程师,研究方向:金属矿开采技术。
某金矿区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某金矿区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摘要】某金矿区位于北巴颜喀拉晚印支造山亚带(Ⅱ),北东侧以布青山南坡断裂为界,与阿尼玛卿断裂带毗邻,区域上昆仑山口—久治断裂从普查区南西侧通过。
文章介绍了该金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并分析了成矿条件,以此提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山;矿区地质;矿床地质;成矿条件;找矿方向1.矿区地质1.1地层区内地层较为复杂,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碧口群(Pt2b)、石炭系—上二叠统布青山群(CP2B)、下三叠统昌马河组(T1c)、中三叠统甘德组(T2g)、上三叠统清水河组(T3q)、下—中三叠统下大武组(T1-2xd)、下—中侏罗统羊曲组(J1-2yq)、下白垩统万秀组(K1w)和第四系等。
昌马河组下段在区内分布面积大,岩性为灰色角岩化中细粒含屑变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及少量的千枚岩、砾岩的透镜层,岩石普遍具角岩化、硅化及绢云母化,是该区主要的含矿层位。
通过对区内矿体进行初步研究,认为该区成矿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型,工业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
1.2构造该区处于阿尼玛卿华力西—印支复合造山亚带南侧的北巴颜喀拉印支造山亚带,区内NW-SE向区域性断裂和复式褶皱非常发育,与之伴生的次级构造也较为发育,表现为较强烈的NW-SE向(或近EW向)和NE-SW向构造。
前者形成时间相对较早,活动较为强烈,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
沿NW-SE 向区域性断裂破碎带岩石蚀变较强,石英脉和褐铁矿化等较为发育;NE-SW向断裂形成时间较晚,且以平推性质为主,其除了破坏地层的连续性之外,对矿体也有一定的破坏。
区内除吾合玛—青珍复背斜之外,次级褶皱十分发育,并在区内多处可见,轴向为近EW向,轴面南倾,但倾角变化较大。
该金矿区就位于吾合玛—青珍复背斜中东部,由布青山群组成,轴面略向北东倾,在北西有黑云母花岗岩体沿轴部侵入,形成北西端翘起、向南东端倾伏且两翼不对称的NW-SE向紧闭线型褶皱。
1.3岩浆岩区内侵入岩以印支—燕山期为主,印支期侵入岩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石英二长岩(ηοπ51b)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ηγ51b),燕山期侵入岩岩性主要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ηγ52)a和似斑状黑云母石英二长岩(ηοπ52)a。
双旗山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

双旗山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
丁宝林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06(020)002
【摘要】双旗山金矿床的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按控矿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及其力学性质,将控矿断裂分为四类,即NW向压扭性断裂、NE向扭性断裂、近SN向或NNE向剪切带和NWW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受NW向断裂控制的金矿化属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受近SN向或NNE向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化属蚀变岩型金矿化.
【总页数】5页(P138-141,159)
【作者】丁宝林
【作者单位】福建省双旗山金矿,福建,德化,36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皖南天井山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控矿规律 [J], 焦和;马占青;雷延祥;俞永强
2.胶东西北地区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金矿床类型 [J], 刘日富
3.川西北哲波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 [J], 陈康林
4.湘东北万古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与控矿规律研究 [J], 文志林;邓腾;董国军;邹凤辉;许德如;王智琳;林舸;陈根文
5.陕西陈耳金矿床不同构造-岩相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控矿机理 [J], 李建波;蒋振频;鲁勇花;郭磊;史兴俊;曾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双旗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区外围找矿潜力分析

级 )与北 西 向建 宁一 湄洲湾 深 大断 裂交 汇部 位 ③ 。矿 区处 在 寿 宁一华 安 断隆 带 中段 的次 级 构
造单元 葛 坑一 龙 门场北 东 向断 隆带 内 ,前 寒武 纪 变质 岩构 成基底 “ 天窗 ” ,该 区主要 出露 中一 晚元 古代 大岭 组变 质 岩是金 的矿源层 ,主要 产 出韧性 剪切 带型金 矿 ( 1 。 图 )
体 主 要 贮 存 于 中一 晚元 古 代 大 岭 组 变 质 岩 中 ,为 韧 性 剪 切 带 型 金 矿 床 。 通 过 研 究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 开 展 综 合 信 息 成 矿 规 律 及 预测 评 价 ,分 析 矿 区 及 其 外 围 找 矿 前 景 ,初 步 提 出该 区 下 步 找 矿 方 向
t 圆
z 因
, 园
s 目 国
, 圈
s 圊 圈 o t 圆
图 2 双 旗 山 金 矿 区地 质 略 图 ( 据福建省闽 西地质大队, 04 修编) 0
Fi . S e c e o i a a f t u ng ha o d d p s t g 2 k t h g ol g c lm p o he Sh a qi s n g l e o i 1 中一 元 古 代 大 岭 组 ;2 一 晚 - 岗 闪 长 岩 ;3 石 英 二 长 闪 长 岩 ;4 断 层 破 碎 带 ;5 韧 性 剪 切 带 ;6 背 斜 轴 ;7 向 一花 一 斜 轴 ;8 金 矿 体 ;9 地 质 界 线 ;1 一 断 层 及 编 号 ;1 一 矿 段 界线 一 一 O 1
矿成 矿地 质背 景 和深部 矿体 贮存 规律 的研 究 分析 ,认 为矿 区深部 及其 外 围仍有较 大 的找矿 潜
力。
1 成矿地质背景②
福建省双旗山浅成脉型金矿地质及其意义

福建省双旗山浅成脉型金矿地质及其意义①刘连登② 陈国华 刘允良 (长春科技大学,130026) 许锦雄 谢文清 宋开族(福建省双旗山金矿,362500)摘 要 福建省双旗山金矿,主要由13、14、21和22号等金矿脉组成。
尽管为一小型金矿床,但目前其黄金产量仅次于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而居全省第二位。
双旗山金矿的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本质特征,表明其为形成于晚白垩世的浅成脉型金矿,是福建省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有良好的找矿前景,而双旗山金矿为典型代表。
关键词 浅成脉型金矿 成矿环境 矿床本质特征 福建双旗山浅成脉型金矿是我国第二重要金矿类型[1]。
本文以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本质特征,阐释双旗山金矿是典型的浅成脉型金矿。
笔者深信,这两大要素是认识矿床和指导科学找矿的基础。
现有资料分析表明,浅成脉型金矿是福建省最值得重视的金矿类型。
1 成矿地质环境矿床是地壳的组成部分,也是地壳变革的产物和重要地质事件。
成矿地质环境,从宏观上控制了矿床的分布和特征,认识矿床需从认识其成矿地质环境开始。
甚至可以这样认为,矿床地质和成因上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争议”,成矿地质环境缺乏趋同的认识是重要原因之一。
111 闽东中生代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旋回双旗山金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后者属环太平洋成矿带的西域。
印支运动后,东南大陆成为统一的陆块。
中生代构造2岩浆活动在整个大陆广泛发育,但不同地域火山2侵入活动的时间、规模、强度、方式和组成等存在明显差异。
谢家莹等[2]将政和—大浦断裂以东地区称闽东南区(A 2区),双旗山金矿产于该区。
A 2区由4个火山2侵入岩浆活动旋回组成,但在图1的范围内仅见第 旋回的下段长林组和上段的南园组。
第 、 和 旋回的火山岩层均未见,但见有志留纪和三叠纪的侵入岩,晚侏罗世的侵入岩及次火山侵入岩,早白垩世侵入岩和早、晚白垩世的酸性、中性和基性脉岩(含它们的次火山脉岩)。
研究表明,区内已知金矿床(点)无例外的与脉岩(含次火山脉岩)时空相随。
双旗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双旗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陈志民;丁宝林;宋开族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04(018)005
【摘要】双旗山金矿床的矿化主岩是中元古界变质岩,可分为两类金矿化: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主要受NW320°~340°断裂构造控制.蚀变岩型金矿化主要受近SN或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双旗山金矿床的矿石属少硫化物金矿石,其硫化物含量少于2%,主要是黄铁矿,偶见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近矿热液蚀变作用是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受近SN或NNE向断裂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化是双旗山金矿床找矿的主要目标.
【总页数】4页(P436-439)
【作者】陈志民;丁宝林;宋开族
【作者单位】福建省双旗山金矿,福建,德化,362509;福建省双旗山金矿,福建,德化,362509;福建省双旗山金矿,福建,德化,3625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福建双旗山金矿床含金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浅析 [J], 王方权
2.福建省德化县肖坂-双旗山矿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因初探 [J], 刘宗成
3.福建双旗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区外围找矿潜力分析 [J], 陈代文
4.双旗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边部成矿预测 [J], 李南生
5.内蒙古额济纳旗红旗山西铜金多金属矿化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王斌;曹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省德化县双旗山金矿含矿构造地质特征浅析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福建省德化县双旗山金矿含矿构造地质特征浅析樊 康(福建省双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泉州 362509)摘 要:双旗山金矿体主要贮存于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地层中,受剪切带构造控制,与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受剪切带控制的热液叠加蚀变型矿床。
矿区含矿剪切带构造分为陡倾韧-脆性剪切带和缓倾脆-韧性剪切带2种类型,缓倾脆-韧性剪切带是最重要的控矿构造和容矿构造,也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
关键词:金矿床;含矿构造;德化县双旗山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1-0110-2Ore - bearing structure analysis of shuangqishan gold deposit, dehua county, fujian provinceFAN Kang(Fuanjian Shuangqishan Mining Industy Limited Company,Quanzhou 362509,China)Abstract: The shuangqishan gold ore body is a typical hydrothermal superposition alteration deposit controlled by the shear zone, which is mainly stored in the metamorphic strata of the middle-late proterozoic daling formation and is controlled by the shear zone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ore-bearing shear zone in the mining area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steep dip ductil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slow dip brittle ductile shear zone.Keywords: gold deposit; ore-bearing structure; shuangqishan, dehua county双旗山金矿位于闽东火山岩带和闽中变质岩带交汇处,金矿化强。
双旗山金矿区矿业秩序从乱到治

双旗山金矿区矿业秩序从乱到治
无
【期刊名称】《矿产资源开发》
【年(卷),期】1998(000)011
【摘要】双旗山金矿区位于福建中部三明市尤溪县与泉州市德化县交界处的偏辟山区,六十年代初以来福建地矿局队伍即开始该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1991年以后曾因群众性哄抢金矿,而多次被迫中断勘查,后经多次整治才勉强于1994年完成勘探工作,提交了一个中型金矿床。
在整个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随着该矿区地质工作的开展,槽、井探工程的实施和开拓以及金矿体的揭露和圈定,当地群众和外来人员非法采金不断发生和升级,更由于该矿区地处两市、县交界处,双方对矿床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归属有争议,从本县利益出发,地方政府明禁暗纵。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1
【相关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矿厅关于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小秦岭金矿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J], ;
2.从大乱到大治——南丹矿业秩序整顿纪实 [J], 赵凡;陈国章
3.矿业秩序,治你没商量--华蓥市整治规范矿业秩序纪实 [J], 邱海鹰;柏松万;江显兵;兰勇
4."从大乱到大治"——关于南丹矿业秩序整顿的新闻调查(之一) [J], 赵凡;陈国章
5.坚持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灵宝小秦岭金矿区40年矿业秩序整治工作的启示 [J], 刘泉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福 建 省 区域 构 造 简 图
( Ⅲ级 ) 北西 向建 宁一 湄 洲 湾深 大 断 裂 交 汇部 位 。 与
21 0 0年 4月 1 日收 到 4
第 1 0卷
第2 0期
21 0 0年 7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o. 0 N . 0 J l 0 0 11 o 2 uy2 1
17 —85 2 1 )04 0 —8 6 1 1 1 (0 0 2 —9 50
SineT cnlg n n n e n cec ehooyadE  ̄ ef g i
葛 坑一 龙 门场 北 东 向 断 隆 带 内 , 隆 带 长 大 于 4 断 0 k 宽 约 8k 为 前 寒 武 纪 变 质 岩 基 底 “ 窗 ” 主 m, m, 天 ,
要 出露 中上 元 古 界 大 岭 组 变 质 岩 , 金 的 富 集 区 , 是 主要产 出韧性剪 切 带型 金矿 。
2~ 铜 矿点 ,5 小 型 多金 属 矿 床 ,6 黄 金 重 砂 异 常 ,7 水 系 沉 积 物 A 4 2一 2~ 2一 u异 常
2 0期
李南生 : 双旗 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 深边部成矿预测
层 , 岩性组 合 可分 为上 、 、 3部分 : 其 中 下 下部 为灰 一
灰 绿色 黑云 斜长 变粒 岩 、 片 岩 ( 约 8 , 岩 绿 厚 0 m) 原 建 造为砂 泥 质 岩 、 性 火 山 岩 夹 酸 性 火 山 岩 , 要 基 主 见 于矿 区边部 或深 部 ; 中部 为 灰 黑 色黑 云斜 ( ) 二 长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1 O卷
图 2 双 旗 山 金矿 区域 地 质 矿 产 图
1 一南园组 ,~长林组 ,一梨 山组 ,一三叠一二叠系 ,~ 大岭组 ,一花岗斑岩,一二长花岗斑岩 ,一花岗闪长斑岩 ,一闪长岩 , 2 3 4 5 6 7 8 9 1一石英斑岩 ,1 O 1 一花岗岩 ,2 1一二长花岗岩 ,3 1 一石英二长闪长岩 ,4 花岗斑岩脉 ,5 1一 1一流纹斑岩脉 ,6 1一实 、 推测性质不 明断层 】 一正断层及产状 ,8 7 1 一逆断层及产状,9 1一地质界线 ,O 2 一岩层不整合界线 ,l 2 一中型金矿床 ,2 2 一小型金矿床 ,3 2 一金矿点 ,
@
2 1 SiT c. nn . 0 0 c. eh E gg
地 球 科 学
双 旗 山 金 矿 床 地质 特 征 及 深 边 部 成 矿 预 测
李 南生
( 建 省 闽 西 地 质 大 队 , 明 35 0 ) 福 三 60 1
摘
要
双旗 山金矿位 于福建省 中部“ 三角” 金 金矿成矿远 景 区内, 2 是 0世纪 9 0年代 闽 中地 区发现 规模 最大 的金矿床。该
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体赋存规律 , 对指导寻找矿区
深部 隐伏 矿体 , 得 了较理 想 的找矿 效果 。 取
l 成矿地质背景②
1 1 区域构 造 环境 .
双旗 山金 矿 位 于 全 国 1 重 点 金 属 成矿 区带 6个 之 一 的武 夷 成 矿 带 之 闽 中 裂 谷 成 矿 亚 带一 闽 中裂 谷 金 多金 属 成 矿 远 景 区 内。双 旗 山 位 于福 建 省 尤 溪 县境 内( 1 。福 建 省 构 造 单 元 上 , 于 闽 东 中 图 ) 位
本 身 的波状 起伏 及 后 期 的 褶皱 , 往 表 现 出非 常 明 往 显 的舒 缓波 状 特 征 ; 模 上 , 组 构 造 带 延 伸 范 围 规 这 较大 , 地勘及采矿工程所 控制 的范围来看 , 据 自双
旗 山十 三金 矿 段 的 地 表 出露 部 位 向北 东 和北 西 方 向延 伸均 可 达 2k 总面 积 达 2×2k 以上 , 构 m, m 该
变粒 岩夹 黑 云角 闪片 岩 ( 动力 退 变 质 为绢 云 绿 泥 千
132 脆 韧性 剪切 带( 裂 ) .. 断
双旗 山金 矿控 矿 构 造一 脆 韧 性 断 裂 构 造 , 空 其 间形态 为 似层状 , 断 面上 下 数 十 米 至 一 二百 米 范 主 围内, 为相 互 平 行 的 次 级 构 造 面 相 伴 生 , 由于 断 层
1 2 控矿 地层 .
双旗 山金 矿产 于 中晚元 古代 大 岭组变 质 岩地
作者简介 : 李南生 ( 9 3 ) 男 , 合地质 专业 , 矿工程 师 , 17 - , 综 地 研究 矿产 ① 矿段 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勘查项 目 地质 大队’ 福建省尤 溪县双旗山 会 矿区双旗山
4 0 96
区有利 的成矿 、 控矿构造脆韧性剪切 断裂 , 中晚元古代大 岭组变 质岩 以及 燕 山期岩浆 活动是 金矿成矿 的重要 因素, 过对矿 通 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 条件 的研 究 , 为矿 区深边 部 具有 巨大 的找 矿潜 力 , 认 可形 成 第二 找矿 空 间, 并预 测 了成 矿 远景
地段。
关键 词
金矿床
成矿规律
找矿预测
双旗 山
中图法分类号
P1; 6 3
文献标 志码
A
成 矿规 律 和 控 矿 地 质 条 件 研 究 是 矿 山地 质 找 矿 预测 的 重 要 内容 之 一 ; 矿 山 的 深 部 找 矿 预 测 在
矿 区处 在 寿 宁一 华 安 断 隆 带 中段 的 次 级 构 造 单 元
中 , 矿 规律 和控 矿 地 质 条 件 研 究 的正 确 与 否 , 成 直
接关 系 到找矿 预测 的成 败 … 。 因此 , 了 查 清矿 床 为
深边部 资 源 潜 力 , 决 矿 山资 源 瓶 颈 , 应 矿 山可 解 适
持续发 展 的需要 , 强 矿 山成 矿 地 质条 件 和控 矿 构 加 造 的研 究具 有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文 章 基 于 “ 旗 山 双 金 矿深 部验证 项 目①” 笔者 系 统地 研 究 了 双旗 山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