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青青》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莲叶青青》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5.4 法院公告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5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5.5 行政处罚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5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因使用该报告而产生的任何后果,天眼查概不负责。
2
一、企业背景
1.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
南充思跑户外拓展有限公司
工商注册号: 511302000070074
统一信用代码: 91511302MA642U3U90
法定代表人: 陈磊
组织机构代码: MA642U3U9
5.6 严重违法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5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1.3 变更记录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5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1.4 主要人员
序号
1 2
姓名
陈磊 韩荣果
职位
执行董事 监事
二、股东信息
序号
1 2
股东
陈磊 韩荣果
股东类型
自然人 自然人
高效让课堂活起来-- 莲叶青青 教学反思

高效让课堂活起来-- 莲叶青青教学反思"高效"让课堂活起来--莲叶青青教学反思"高效"让课堂活起来--[莲叶青青]教学反思“高效率”使课堂活出来——《莲叶青青》教学思考不久前,在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我上了一节语文课。
在教学中学生结合导学案,在研读、探究、汇报等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开学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出具一池一池的青青莲叶,那田田的莲叶,淡雅的荷花,使学生体会一种恬淡、夏日的美。
如此引入,一下子迎合了学生,唤起了学生猛烈的自学性欲,为顺利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为了使学生认知祖母把心爱的莲叶剪成为孩治疮就是一件多么高尚的事,首先就要使学生体会祖母对莲叶的钟爱,那不是通常的钟爱,而是一种使人看看了心生敬佩的钟爱。
在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具祖母为莲叶下的“令人吃惊”的功夫。
原本距学生较远的生活场景,由于存有了多媒体,便再现在学生的眼前。
再融合课文具体内容描绘的句子:“大荷叶终于短出,那就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
孩子们都不当回事,祖母却是一脸惊讶,就像是看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反反复复朗诵。
紧紧抓住“新生的孙子”使学生谈谈奶奶平时对自己的爱,以此唤起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新鲜感,并使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拎入文本中,同时通过朗诵把自己的体会和体会表达出来。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为写作服务的。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结构、特点等,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新的写作方法。
如本课首尾照应、睹物思人、借物喻人等写作方法。
因此,在学习领悟文本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关于“爱”这一主题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受爱、享受爱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付出爱,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爱无处不在的。
这样的延伸把课堂推向高潮,使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在教会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语文S版】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17莲叶青青

17 莲叶青青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7个生字,学会本课9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通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4)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思念之情.进而教育学生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关心的人.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教具准备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人需要帮助,你帮助过他们吗?(学生自由谈)2、教师总结后谈,几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莲叶青青》,来感受一下作者的内心世界,同学来体会祖孙之间的美好的感情.3、板书课题:17、莲叶青青4、学生齐读课题,并进行课题的质疑.学生1:“莲叶青青”是什么意思?学生2:为什么写“莲叶青青”?学生3:课文中除了写莲叶青青还写了哪些内容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下词语:一望无际左邻右舍念念有词2、解决上面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三、检查读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练读.(1)翘舌音:肘.疮(2)后鼻音:缸疮(3)前鼻音:玄斑孙剪(4)其他字:驳雇萧2、分自然段读课文.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释疑.四、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3、将意思相近的段落合并成一段.4、反馈学习情况.第一段(1):写在斑驳陆离的歌咏荷花的句子里,我想起了祖母的笑脸.第二段(2~3):写祖母在老家的院子里年复一年地种着荷花,她守着荷花,让荷叶冒尖.第三段(4~7):写祖母总是让人欣赏自家的莲叶,在一年夏天把心爱的莲叶剪下来给一个孩子治疮.第四段(8):写我看着一池的莲叶想到了祖母.5、各个小组互相修改各段的段意.6、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7、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母”喜爱莲叶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之情)8、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五、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2、自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3、我喜欢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的寻找着合适的句子)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因为那些句子跟祖母相比,作者自然就想到祖母来)5、你知道“斑驳陆离”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联系上下文解释.6、幻灯出示: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全班一起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7、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对祖母的思念、想念)六、小结是的!看着满池的莲叶,我在寻找那些斑驳陆离的诗句中,我想起了祖母来,祖母的笑脸,把我的心事照亮了.我想起亲爱的祖母来.七、布置作文1、感情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通过课文的学习,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 教具准备课件、课文中的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生字2、听写词语.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指明分段朗读课文,其余思考: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指明评价朗读情况:是否读出我的思念,是否读出我当时激动的心情?3、指明回答各段的段意.三、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在初读的基础上,回答下面的问题:1、谈论:祖母喜爱荷花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呢?小组谈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2、找出课文中体现祖母让我吃惊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来表出“我”的感受.“一年一年地种着一缸荷花”“河泥是雇人······胳膊肘”.“小莲叶快冒尖的时间后·····会让小叶蔫了.”“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3、谈论:看着祖母这样地照顾荷花,你有什么感受?你从这件事情体会到了什么?4、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确实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分析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把莲叶比作新生的孙子)5、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6、你此时理解我当时为什么“吃惊”了吗?(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出示自学提纲.(1)夏天的时候,祖母是怎么做的?你体会到她喜欢莲叶吗?(2)这段中,什么事情让你最感动的?说明理由.(3)当家人都在可惜那荷叶到时候,祖母说了什么?你理解这句话吗?3、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谈论得出最后的结论.4、反馈学习情况.5、幻灯出示祖母说的那句话: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6.一起朗读这句话,谈感受.(虽然祖母十分爱惜荷叶,但是祖母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为了孩子,她将自己平时看成是新生孙子的莲叶就爱你下来,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在祖母的眼里,能帮助别人才是自己,才是荷叶最大的用场.)7、再次带着对祖母的敬佩把这句话朗读一遍.(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1、全班一起朗读第4自然段.2、你读懂了什么?你理解最后一句话吗?(作者认为,如果祖母拥有这一池的莲叶,你们她就会像往常一样把清凉送给村里的人,她还会免费提供茶水让人来欣赏荷叶,还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四、总结全文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联系实际进行谈感受)2、是呀,有时你举手之劳,后续会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帮助.我们要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个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7莲叶青青(喜爱荷叶的)守着一脸欣喜(为人善良的)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关爱他人的)赶快每隔几天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莲叶青青》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下心爱的荷叶。”我把它作为教学的难点,突破这一难
点,才能让祖母的这种大爱精神走进学生心里。
思路清晰起来,教学环节简洁明朗起来。我设计了
三大环节:复习导入、体会爱莲舍叶、情感升华。
(二)学习课文第 5-7 自然段
过渡:这满满的一缸荷叶能不让祖母自豪吗,可她
却亲手剪下心爱的荷叶。
教学过程
1、(边说边出示)“她醒过神来……荷叶。” 生读,师演示说。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莲叶青青》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莲叶青青》
称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
一单元的主题为“人间真情”。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祖
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一缸荷花,
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
赞美了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体会祖母为
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将通过品词析 学生学习能
句,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受 力分析
到爱的熏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引导
学生读出情,品出味。
教材是以主题为线索的,每个单元都围绕单元重点
组织单元内容。我注意到本单元的主题为“人间真情”,
(1)祖母这么喜爱荷叶,可她为什么这样做呢?(治
疮)
(2)祖母注意到孩子头上的疮,那一头的疮,又
红又肿,又痛又痒,有的已经渗出了脓血,不知孩子遭 了多少罪呀,祖母(出示)“丝丝地……忍受痛苦。” (3)看了一会儿,(指名接着读)“她醒过神来…… 荷叶。”
评读,品读,指导朗读。 (4)你们一遍又一遍的读让我感受到了祖母的(为 人善良,关爱他人) 2、不仅如此,而且——(读):每隔几天,她就 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一缸荷叶能有多少,剪的 比长的快,荷花缸里越来越萧条。(出示萧条的荷叶图 片,理解萧条。) 最后,这满满一缸荷叶,只剩下残枝破叶。剪叶后的“萧 条”让人有些遗憾和可惜,萧条的荷花缸带来了淡淡的 寂寞。这时的祖母本应该更为可惜和心疼,可她和家人 的反应又成了一个对比——祖母说,不开花也罢了。 (出示)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 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指名读。理解“一物降一物、不开花也罢了。” 是啊,一物降一物,荷叶降疮,给孩子治好了疮, 也算是派上大用场了,不开花胜过开花的价值了! 你想带着什么语气来读?(不可惜,挺值得) 3、小结:荷叶满缸之时,祖母倒贴茶水请人欣赏,
莲叶青青教学反思

《莲叶青青》教学反思
教学时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思考: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交流阅读体会。
学生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河泥的选用、种种藕、小莲叶冒尖、莲叶长大等过程中,体会老太太是怎样种植荷花的,荷叶慢慢长大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作者心生感动主要是因为想起祖母把喜爱的荷叶送给左邻右舍泡茶喝,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病,对家人可惜看不成荷花了满不在乎,认为“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叶罢”。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
开头由玄武湖那一望无际的莲叶勾起对祖母的回忆,引起下文。
结尾照应开头:“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
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教学时,让学生把开头和结尾连起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祖母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莲叶青青》,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莲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莲叶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莲叶青青》。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拓展活动:(1)学生以莲叶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莲叶青青》。
2. 运用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莲叶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4. 针对教学难点,思考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课文主要信息的把握。
3. 生字词运用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作文创作,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莲叶青青教案分享

注:本文编写过程中,未使用任何或机器学习算法,所有文字均为人工创作。
作为一名四年级语文老师,莲叶青青是我们教学中的一本重要教材,今天我将分享一下我在使用这本教材时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一、教学准备在教学之前,我会先仔细阅读本课教案,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还会提前准备课件、教学材料和辅助工具,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方法莲叶青青教材注重学生的启发,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启发式的方法。
比如,在教授拼音时,我会通过举例、唱歌等方式引导学生记忆。
在阅读课文时,我特别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并通过问答、讲解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重点莲叶青青教材的难点在于一些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我在教学时重点讲解了这些知识点。
比如,在教授《竹枝词》这篇古诗文时,我会详细解释其中的意境和意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篇诗文。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我会通过小测验、作业、口头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体会从教学莲叶青青这本教材中,我收获了很多。
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启发思维,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我学会了更多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控课堂。
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素质的培养。
莲叶青青是一本优秀的语文教材,它不仅包含了扎实的语文知识,还注重了人文素质和情感素质的培养。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素质提升。
《莲叶青青》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实践记录

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一篇好的故事或诗歌,往往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语言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针对小学五年级《莲叶青青》课文的教学实践记录,希望能够在大家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教材分析《莲叶青青》是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诗词,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这首诗以写莲叶绿沉沉、莲花(叶)青青的景色为主题,赞美了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从内容方面来讲,这首诗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描写莲叶的颜色和状态:“绿沉沉”的形容词,形象地表现了莲叶洋溢的绿色,而“青青”则进一步说明了莲叶颜色的清新明亮。
2.描写莲叶浮在池塘上的情景:“水清无鱼影”说明了池塘的干净,而“一片孤蓬”则形象地表现了莲叶的孤傲形象,给人一种清隐的感觉。
3.描写诗人把它与闲居和与自己的条件联系起来:“闲居”说明杨万里是在宁静的地方作诗,而“亦复何言似我?”则表露了诗人将自己比作莲叶,说明自己的人生境遇与这片静谧的水景不谋而合。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词语言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深邃,既表达了景色之美,也蕴含了思想之深。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莲叶青青》的背景及作者生平,掌握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恰当地抒发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艺术的欣赏和模仿,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水平。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在自主阅读和思考中获得快乐。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篇关于《莲叶青青》的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该诗歌并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该诗歌的主题是什么,它想表达什么?(2)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比较优美或有意思的地方?(3)听完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你想到了什么?通过课前阅读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状态中来。
2.教学导入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放映一些跟自然风景相关的照片或视频,唤起学生的自然之爱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莲叶青青》教学反思
芙蓉镇小学田应龙
《莲叶青青》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课文讲的是祖母十分喜爱荷花,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她却把荷叶剪下来,送给一个小男孩治疮的事。
赞扬了祖母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贴近生活,语言朴实,感情浓烈,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
抓重点词句的训练和理解是本学段强调的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学习祖母喜爱莲叶的这部分,我采用“一读二划三说”的教学方法,细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词语,思考交流体会。
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自主发现、初步理解。
然后,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划出的句子找出重点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祖母对荷叶的那份喜爱之情。
比如:(荷叶快要冒尖时,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抓住“守着”这个词,体会祖母对荷叶的那份呵护。
“当小荷叶长出小小的叶子时,一脸欣喜,就像看新生的孙子一样”通过理解孩子们“不以为然”和祖母“一脸欣喜”的神态对比,学生就体会到祖母对莲叶的喜爱有多深,为下文祖母却把自己最喜爱的荷叶送给小孩治疮的感人故事起到了很好的铺垫。
在学习第二部分时,我采用的方法和第一部分一样也是“一读二划三说”,比如“祖母咝咝地吸着冷气,好像、、、、、、看了一会儿、、、、、、送给小孩。
”抓住了“咝咝地”动作演示,以及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的词语(看、走、剪等),来体会祖母的无私,大爱,再通过朗读指导:采用了个人读、比较读、齐读等朗读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悟句子所蕴含的深意,贴近文本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到祖母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中,注重讲练的有效结合,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比如:结合句子“当小荷叶长出小小的叶子时,一脸欣喜,就像看新生的孙子一样”这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明确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用什么来比作什么,再进行仿说训练。
第二个练习结合“祖母看了一会儿、、、、、、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送给小孩”,用几个连续动作的词来说一个完整的话。
这样是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这是
四年级步入五年级教学目标该训练的内容之一。
三、有意识地渗透习作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阅读和习作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考试当中丢分最多的部分。
我结合文章重点句子采用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指导学生,要把一件事情写具体、生动,就要运用这些描写方法,文章做到首尾呼应,结构才完整,所以,课堂中我初步点到,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教学环节,为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努力改进的一个方向。
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每个环节的教学依然停留在表面的现象,重点不够深入,难点还是没办法完全突破。
表现在:
1.在引导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的体会不够深刻,比如:句子()中的“挑”字说明了什么?尤其在“咝咝地”这个词的动作体会上,学生可能还没有深深悟到祖母心疼孩子,想替孩子分担痛苦的心情挖掘出来,没有完全突破教学重点。
2. 朗读指导也不到位,句子“祖母咝咝地吸着冷气、、、、、、”这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