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青青》教学设计5

合集下载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东塔三小马虹一、教学目标:1.自主归纳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围绕祖母写了“种莲”和“送莲”两件事。

2.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贵品质。

3.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贵品质难点能够对文章进行概括,做随文批注三、说教学过程(一)欣赏荷花,感知课题上课伊始,板书课题后,通过欣赏荷花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含有“青青”二字的古诗,体会荷花青青不仅指绿色,还包含着作者对莲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进而读好课题,为深入学习奠定感情基调。

(二)“概括”主要内容。

1、在读过课题后,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祖母的哪些事?1.我会启发学生:这些都是在写祖母在干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祖母的那些事儿?2.指名答,引导学生说出文章写了祖母“种莲”和“送莲”两件事。

(板书:种莲送莲)3.同桌互相说,概括文章大意。

(三)品读“种莲”:1、朗读课文2-4段。

谈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2、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了祖母种莲时所下的功夫,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吃惊)3、出示学习提示:(1)默读文章2—4自然段,祖母的哪些行为令人“吃惊”?画出相关语句,并概括为四字词语。

(2)团结力量大: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出祖母令人“吃惊”的举动,写在“荷叶”空白处。

(课件展示)(3)这些词语哪些最令人“吃惊”?为什么?4、出示:“到了莲叶快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子蔫了。

”紧扣“守”字讲解,配乐提问:①平时守着你的是谁?(父母老师)学生自由发言。

②因为爱,所以守,祖母守着谁?(莲叶)③从这一系列的“守”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莲叶青青》的故事情节;•掌握一些生字词语;•理解课文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和人生哲理。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和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莲叶青青》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

三、教学准备•课文《莲叶青青》;•多媒体设备;•教学PPT;•教学辅助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让学生朗读《莲叶青青》的标题,了解课文的基本信息;2.通过相似词汇和表情,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想象和猜测;3.引入课文,告诉学生要想知道完整的故事,就要认真的阅读下去。

2. 阅读理解环节(25分钟)1.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多角度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于故事整体的理解;2.初步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难点句子;3.引导学生逐段理解和分析课文,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4.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与自我存在的联系。

3. 语言表达环节(30分钟)1.培养学生明确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用简短、明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2.交流并讨论故事中的一些隐喻和象征,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和创新意识;3.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写作或分组写作,让学生表现自己个性化、独创性的思考和文学创意。

4. 综合评价环节(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理清所学内容的脉络;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是一节通过新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莲叶青青》故事内涵,提高学生阅读、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参与度,对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学科的认同度明显提高。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自我创造和自我智慧,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莲叶青青》教案设计

《莲叶青青》教案设计

17莲叶青青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一、督预示标: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7课莲叶青青,板书课题莲叶青青。

2、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出示生字卡片和词语学生认读。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重点为什么看到莲叶我会心生感动,想到祖母。

)你的问题和老师的不谋而合,你是一个很有思想很会读书的学生。

5、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开这些疑问,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深入的学习课文二、自学梳理出示自学提示:1、读2-4自然段,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祖母喜爱荷叶的,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读5-7自然段把你最感动的句子画出来,从这些句子里,你感受到祖母是怎样的一个人三、小组答疑: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四、展示评价:下面咱们分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一个问题略……….第二个问题补充,是啊,祖母是多么善良啊,丝丝吸着冷气,指导朗读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他是毫不犹豫的,哪怕是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指导朗读。

多么的关爱别人乐于助人啊。

是啊、爱亲人容易,爱别人不容易。

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帮助别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帮助别人就不容易。

祖母,她却把自己最喜欢的莲叶送给了不是亲人的邻里乡亲,这种大爱是多么不易呀!又是多么可敬呀!难怪她的孙儿在成年之后每每看到莲叶就心生感动。

这也是我们感动的原因吧。

所以说感动作者的不是祖母,而是祖母身上的那种善良关爱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此处板书祖母喜爱莲叶剪叶治疮感动(善良、乐于助人品质)五、联系拓展:1、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课文明明写的是祖母,为什么却以莲叶青青为题呢,莲叶给人带来了方便给人以快乐,那祖母不正向着青青的莲叶么,所以看见莲叶,就想起了祖母,这种写法叫睹物思人,老师也希望你们在写作文时也能够用上这种写作的方法。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莲叶青青》。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了解莲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写作兴趣。

(3)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了解莲叶的生长环境,提高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莲叶青青》。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了解莲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莲叶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莲叶青青》的内容,了解其背景。

(2)收集莲叶的图片、实物等资料。

(3)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和教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莲叶青青》,了解其大意。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莲叶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生长环境的了解。

(3)导入新课,讲解诗歌《莲叶青青》的背景和作者。

2. 教学内容:(1)朗读诗歌《莲叶青青》,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之美。

(3)讲解莲叶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了解莲叶的特点。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模仿诗歌《莲叶青青》的写作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莲叶青青》。

2. 写一篇关于莲叶的观察日记。

3. 收集其他有关莲叶的诗歌或文章,进行阅读分享。

莲叶青青

莲叶青青
4.理解祖母说的话“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不开花也罢了”这句话的理解?
1.自已默读文章,找出祖母面对头上长疮的小女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通过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茶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句话表达的感情。
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自读自悟,走入祖母的内心,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理解祖母的做法,那是一种大爱。
(四)体会祖母的优秀品质,学习文章的写法。
1.师总结:由令人吃惊的精心呵护,却毫不犹豫地拿来给小女孩治疮,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祖母是个怎样的人?
2.看到景色,产生感情,齐读第一自然段。回忆了一些事,又回到了景色中,抒发这样的情感,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更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题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可以借鉴一下。
《莲叶青青》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行的盛夏,当你看到这一池色泽碧绿的荷叶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2.你会想起哪些诗句?
3.而作家许永望着这些荷时,想起了他的祖母,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学生看荷叶图片,背诵自已积累过的有关荷叶的诗句
学生体会祖母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学习章的写作手法
通过对比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令人吃惊,到把莲叶送给别人的毫不犹豫,体会祖母的优秀品质,学习文章的写法-——首尾呼应。
利用背诵古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
(二)学习祖母喜爱莲叶部分内容
1.回忆课文内容,在文章中作者回忆了祖母的哪些事情?
2.请生自由朗读2─4自然段,用“──”画出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谈自已的体会,练习带自已的感受到读句子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莲叶青青》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莲叶青青》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莲叶青青》教案1《莲叶青青》精读引领课主题:抓重点语句,悟人物品质整合内容:四年级下册《莲叶青青》+主题丛书《姥姥的粮食》节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她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

课文赞美了祖母那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吧!(出示图片)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句来赞美荷花,你能想到哪些诗句?2、古人看到荷花想到用诗句来赞美它,可文中的作者许永,他看到青青莲叶,想到的却是祖母。

还令他生出了许多感动。

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课文《莲叶青青》,探个明白吧!(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祖母的哪两件事?三、品读2-4自然段,体会喜爱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段写祖母种植荷花?2、请齐读第2自然段,想想祖母是怎样种植荷花的?(出示文段)(1)你们接触过河泥吗?这样的泥在雇人挑来时,祖母是怎样看成色的?(出示句子)(2)祖母又是怎样挑种藕的?(3)在种藕时,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4)祖母是如此的喜爱荷花,种藕种下之后她就不管不顾了吗?(出示句子)3、祖母就这样守着荷花缸,一天、两天、三天……直到有一天,当小荷叶长出来时(引读),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最新小学生语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小学生语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精品)

小学生语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会认生字,掌握理解新词语。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前准备]课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莲叶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进行资料展示。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荷叶的画面。

这是什么?资料:荷花:又名莲花、水芝、水芙蓉、莲。

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

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

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

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

果熟期9月-10月。

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你看到荷叶,你会想起什么?有什么感受?[此处设计意在于鼓励学生说话,不拘于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思考。

]作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会生出许多感动,想起自己的祖母。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4.结合生活实际、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含义。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欣喜:欢喜快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5.分节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莲叶的图片,了解莲叶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2)培养学生用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莲叶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首描述莲叶的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莲叶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用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对莲叶的喜爱。

2. 培养学生观察细致、思考深入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莲叶的图片或实物。

2. 诗歌创作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莲叶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莲叶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2)引导学生思考:莲叶有什么特点?你们对莲叶有什么印象?2. 学习诗歌(1)展示莲叶的诗歌,让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莲叶的喜爱。

3. 创作练习(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创作一首描述莲叶的诗歌。

(2)引导学生关注莲叶的形状、颜色、结构等方面,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4. 分享与评价(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莲叶特点的掌握。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景物,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六、教学策略1. 观察与思考:通过观察莲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莲叶的形态特征,如椭圆形、绿色、浮于水面等。

2. 讨论与交流: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莲叶的印象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诗歌。

七、评价方式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S版)导学案
17. 莲叶青青
【学习目标】
1、会认“莲、玄、驳、雇、藕、肘、疮”等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肘、孙、疮、替、剪”等9个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胳膊肘、孙子、生疮、剪刀”等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并初步掌握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揣摩课文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初步掌握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学法提示】
以读为主,边读边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
建议2—3课时,根据学情划分课时。

【相关链接】
荷叶:中药名。

睡莲科植物荷的叶。

性平、味苦,功能清热解暑、止血,主治暑热泄泻、头昏及各种出血等。

叶柄称“荷梗”,功能通气清暑,主治感受暑湿、胸脘胀闷等。

叶蒂称“荷蒂”,功能升提清
气,主治崩漏带下、脱肛、泄泻等,并能安胎。

荷叶、荷蒂、荷梗等均含生物碱、黄酮苷、鞭质等。

莲子: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供食用,亦可入药,性平、味甘涩,功能补脾养心、固精、止带,主治脾虚泄泻、心悸失眠、遗精、带下等。

莲子中央绿色的心称“莲子心”,含莲心碱、异莲心碱等多种生物碱,以及木犀草苷、芸捍苷等多种黄酮类成分,功能清心泻火。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正确地读课文,正确朗读并抄写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急急忙忙斑驳陆离不以为然一缸生疮左邻左舍念念有词胳膊肘一物降一物剪刀
2、给下列词语加音节。

玄武斑驳胳膊肘冻疮代替剪断莲藕雇佣3、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玄()斑()驳()缸()肘()
眩()班()艾()缺()付()
孙()疮()替()剪()莲()
孔()创()潜()箭()连()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爽——奇特——萧瑟——斑斓——
5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两遍(不添字不漏字),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二、学习探究
1、自主、合作学习,试着完成下面的问题。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默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祖母十分喜爱荷叶,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作批注)。

(3) 再读课文:勾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感动的理由。

写好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4) 回读课文。

把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两部分连起来读一读,说说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安排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2、展示与反馈(对于有争议的地方,师引导学生一起探究。


三、巩固延伸
1、照样子,写词语(三个)
探头探脑(ABAC)
急急忙忙(AABB)
一年一年(ABAB)
一枝枝(ABB)
2课内阅读:
家里的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

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荷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

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他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
①文中带“像”字的那句话是比喻句吗?你能用“像”字写一个比喻句吗?
②文中奶奶说“一物降一物”,你能说出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③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④最后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课外阅读:
露珠赞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

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出、呈现、出现)在我眼前。

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

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当夜幕笼罩的时候,
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

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

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

我赞美它。

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本文所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园丁”和“老师”却是由事物产生的()。

(3)用“——”标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4)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

()
②露珠多像夜空璀璨的繁星。

()
③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
(5)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中,“它”是指(),把()比作()。

(6)文段是采用了()的写作手法。

附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1)呈现、哺育、显耀、残酷
(2)露珠、联想
(3)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

(4)排比、比喻、拟人
(5)露珠、露珠、园丁
(6)首尾呼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