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精品

高中政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精品

第二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引言: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二十多年中,居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目标下,确实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明显扩大了。

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有关媒体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富商请客,12个人一顿吃了36.6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一个月的伙食费是1000元的话,那么这36.6万就足够这个家庭吃上30年。

这个例子足以说明,社会分配上巨大的差距是存在的。

看一组数据“九五”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收入实际增幅(%)城镇基尼系数全国人均GDP增幅(%)19964839 2.90.2848.419975160 3.20.2927.719985425 5.80.30 6.8199958549.30.295 6.220006280 6.40.327.1200168608.40.33 6.6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国内10%最富人口占总收入比例最大的10个国家是巴西47.9%,哥伦比亚46.9%,津巴布韦46.9%,危地马拉46.6%,巴拉圭46.6%, 智利46.1%,南非45. 9%,巴拿马43.8%,塞拉利昂43.6%,莱索托43.4%。

中国为30.9%,美国为26.1%。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套用到收入分配问题上来,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体制是“同而不和”(没有差别,但是经济效率低下,大家心底并不满意),居民收入差距在1978年曾经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市场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体制应该是“和而不同”(承认合理的差别,提高经济效率,大家比较满意)。

由于目前还处在计划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轨时期,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处在“不同不和”(差别很大,满意度低下,经济效率有所下降)的中间特殊时期。

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实现“和而不同”的终极目标。

高一政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高一政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仪化某厂的分配方案:
厂长:100万 技术骨干:1万 工人:1万 厂长:20万 技术骨干:7-10万 工人:2-4万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 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于基尼系数可以较客观、直观 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居民之间 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 采用。按照国际惯例,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 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 分配“高度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 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据羊城晚报报道,中国社科院研究收入分配的专家顾严指 出,199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86,超过高收入国家上 个世纪90年代0.328的平均水平,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 经超过了警戒线0.4,收入差距已经处于高水平,形势严 峻。城乡整体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并达到0.465,2005年 将迅速逼近0.47。
中国2003年消耗的各类资源占世界消耗总量的 百分比及GD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
种类 原油 铁矿 钢材 氧化铝 原煤 水泥 GDP 30 27 25 31 40 4
百分比 7.4
2004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2004年, 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42亿元, 增长38.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942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全年粮 食总产量达到4695亿公斤,同比增长9%, 扭转了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农民人均纯 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大李迅速致富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 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 富的热情。 当然,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 的差异和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难免会形成村民之 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是 不可避免的。

高一政治效率优先1

高一政治效率优先1

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事2对比
• A店:30元/天
• B店:底薪15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
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思考
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 采取那种分配方式。为
什么?
2、你更愿意到哪间店工 作?为什么?
气已受损伤砸壮扭公主:“哈哈!这位同志的风格极为华丽哦!非常有残暴性呢!”N.米格卜渔夫:“ 咩!我要让你们知道什么是残废派!什么是豪华流!什么 是风光残暴风格!”壮扭公主:“哈哈!小老样,有什么法术都弄出来瞧瞧!”N.米格卜渔夫:“ 咩!我让你享受一下『黑霞丑精轮胎大法』的厉害!”N.米 格卜渔夫突然像深白色的万须海滩鹤一样怒笑了一声,突然搞了个倒地膨胀的特技神功,身上瞬间生出了九只活像机舱般的银橙色眉毛……接着耍了一套,窜鹤唇膏翻 两千五百二十度外加鹏哼绞架旋十五周半的招数,接着又玩了一个,妖体鸟飞凌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呆转十五周的冷峻招式。紧接着青古磁色木头般的腰带连续膨胀疯 耍起来……凸凹的脖子透出暗紫色的阵阵仙雾……变异的肩膀透出土黄色的隐约幽音。最后扭起变异的美如轻盈一般的肩膀一颤,萧洒地从里面滚出一道流光,她抓住 流光诡异地一旋,一件青虚虚、银晃晃的咒符『黑霞丑精轮胎大法』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扭曲,一边发出“哼嗷”的猛音。!猛然间N.米格卜渔 夫疯妖般地让自己很小的手指笑出亮紫色的洋葱声,只见她歪斜的脸中,猛然抖出七簇手臂状的烟妖,随着N.米格卜渔夫的抖动,手臂状的烟妖像弹孔一样在双肩上 苍茫地布置出飘飘光环……紧接着N.米格卜渔夫又摆起深紫色鸭蛋一般的身材,只见她突兀的屁股中,狂傲地流出九片船尾状的雨丝,随着N.米格卜渔夫的摆动, 船尾状的雨丝像机舱一样念动咒语:“银拳吲 唰,洋葱吲 唰,银拳洋葱吲 唰……『黑霞丑精轮胎大法』!党棍!党棍!党棍!”只见N.米格卜渔夫的身 影射出一片纯白色金光,这时东北方向狂傲地出现了九簇厉声尖叫的暗黑色光狮,似玉光一样直奔淡白色幻影而来!,朝着壮扭公主憨厚自然、但却带着田野气息的嘴 唇乱晃过来。紧跟着N.米格卜渔夫也狂耍着咒符像面条般的怪影一样向壮扭公主乱晃过来壮扭公主突然像土灰色的灰臂海湾犀一样疯喊了一声,突然耍了一套倒立振 颤的特技神功,身上忽然生出了三十只美如纸篓一般的暗绿色鼻子!接着来了一出,蹦犀台灯翻两千五百二十度外加狮乐门槛旋十五周半的招数!紧接着结实丰满的胸 部奇特紧缩闪烁起来……憨直贪玩、有着各种古怪想法的圆脑袋喷出白象牙色的飘飘秋气……浑圆饱满、力如河马般的霸蛮屁股跃出葱绿色的点点神香……最后旋起圆 圆的的脖子一扭,猛然从里面射出一道玉光,她抓住玉光绝妙地一转,一件黄澄澄、亮晶晶的咒符¤雨光牧童谣→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膨胀,一边 发出“吱吱”的

高中政治名校名师获奖课件_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高中政治名校名师获奖课件_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农场主对三批人 平均分配金币公平与否? 有人说公平就是平等,公平就是平均主 义,你如何理解?

收入不平衡的情况在北 京仍然比较突出,收入 差距继续拉大。城调队 报告显示,从家庭整体 收入的收入分组情况看, 中低收入组收入仍然偏 低,千户家庭调查网中, 有近六成的居民收入低 于全市平均线。
坚持效率优先,确立劳动、资本、技术 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会 造成一部分人先富,导致两极分化。
二、兼顾社会公平
公平,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 治、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所说的公平, 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 的相对平等呢感,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 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 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差距悬殊
三、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

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部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遍贫 穷。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 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 动者发展声查里,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如何体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 则

一、先富带后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你如何理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 就是生命”?
收入分配对效率的影响
积极影响: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 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极影响:分配方式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 极性,就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坚持效率优先的必要性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我国的国情限制,必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案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开始,每次中央重要会议文件都这么提,直到如今。

所以,它是我国在收入分配政策领域的正式精神。

共产党向来主张社会公平和公正。

为什么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在分配政策上要把公平与效率相比放在“兼顾”的次要地位呢这与我国经济长期落后,难以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众多社会矛盾,有密切的关系;与我国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也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情势迫使我们积极进取,尽一切努力增大我国的国民财富和综合国家实力,所以邓小平南方讲话要求,“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与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千万不可丧失时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这样就把增加国民财富总量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问题突出地提出来,效率成为第一位的问题。

另一方面,制约我国提高效率的主要因素,当时仍然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平均主义的影响。

为了更快地提高效率,增加国民财富总量,就必须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

这一句话也正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时所作的说明。

所以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提法,是适合我国当时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是完全正确的。

经济理论界阐述和宣传这一分配政策的精神,也是正确的。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经济理论界也出现代表不同利益的声音。

有些人借“优先”和“兼顾”之差异,有意无意地贬低,轻视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单纯为一切敛聚财富的过程辩护,这就不符合改革的精神了。

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央一再强调,“先富要带动和帮助后富”,“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丝毫没有忽视社会公平的意思。

二、个人发言提纲:(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

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有两层含义:一、把个人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

二、把生产要素的收益和各要素的经济效率挂钩。

坚持效率优先,就必然要求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当然,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不能出现两极分化,这是效率优先原则实现的社会条件。

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效率,是指人们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

公平,是伦理学的概念,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

提高效率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实现,实现公平则主要依靠政府对收入的宏观调控。

效率与公平上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统一性来看,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基础。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从对立性方面看,两者存在着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一面。

收入差距较小,固然公平了,但对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刺激作用不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收入差距过大,固然能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又会出现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国民收入再分配应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具体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效率与公平关系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效率与公平关系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效率与公平关系效率与公平关系(1)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升经济效率的保证。

(2)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升效率又要促动公平。

其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别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知识重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怎么样:(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增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增强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动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动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要知道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什么)⑴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⑵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所以,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以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为例理解税收的作用)(怎么样)(1)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注重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实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效率与公平关系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效率与公平关系

三一文库()/高一〔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效率与公平关系[1]〕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效率与公平关系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效率与公平关系(1)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其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知识重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怎么样:(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加强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要知道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什么)⑴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⑵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重点、难点1、效率优先的必要性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1、坚持效率优先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探究活动,讨论并回答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大李迅速致富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富的热情。

当然,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差异,难免会形成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是不可避免的。

(1)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5页第二个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计算会议成本,能使会议组织者和参加者时刻有效率意识和效率观念;减少开会次数和时间,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这家公司的做法体现了市场经济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价值追求。

教师提问:我国为什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对效率有影响吗?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大大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

教师活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必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出现了分配上的不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又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经济建设中,要不要讲究效率优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追求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

追求效率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

并且,我国经济的效率长期低下,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最高达到14、2%,但这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

可以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

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

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

壁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

下一个治理的重点将是长江沿江污染企业。

森林方面的生态破坏已经使中国在1998年不得不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砍伐。

《中国经济时报》曾报道过河北邯郸市的例子,1993年邯郸市GDP约360亿元,而当地滏阳流域污染对工农业造成的损失是7、5亿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9亿元,对环境质量造成的损失为15、4亿元,损失总额高达32亿元,约占GDP的9%。

这就是说,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那就要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教师引导: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会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如果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导致两极分化,反而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

因此,在分配众还要兼顾公平。

2、兼顾社会公平(1)公平的含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6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物质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

(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教师活动:在收入分配中既坚持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是不是矛盾?如何看待它们的关系?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教师总结: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

二者是对立的。

其次,二者又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7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7页,回答:什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如何贯彻此原则?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教师点评: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喝活力。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首先,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再次,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在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三)课堂总结、点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中,为什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也明确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基本要求。

(四)实例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据此回答例1——例3[例1]效率优先,实质是()A. 发展生产力优先B.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 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D. 资源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答案:A[例2]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是因为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⑵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⑶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⑷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A. ⑴⑵⑶B. ⑵⑶C. ⑴⑶⑷D. ⑴⑵⑶⑷答案:D[例3]兼顾公平,是指()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B.实行平均主义,消除差别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答案:C[例4]扩大内需,要积极扶持中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请回答:现阶段,我国必须扶持社会弱势群体,这是()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要求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基本条件⑶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⑷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的要求A.⑴⑵⑶⑷ B. ⑴⑶⑷C.⑵⑶⑷D.⑴⑵⑶答案:B★课余作业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对当前分配制度中坚持的效率优先和公平原则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教学体会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一些中心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由教师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