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氧气专项练习
初三化学空气和氧气综合测试题与答案

空气和氧气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 广西北部湾空气质量优量。
空气的成分能供给呼吸的是( )A .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6、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水蒸气7、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稀有气体B. 2COC. 2OD. 2N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 2B .手于生产氮肥的N 2C .用于医疗急救的O 2D .用于飞艇的He9、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 高温时,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氮气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 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12、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A .硫粉B .木炭C .铁丝D .红磷1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 . O 2 B. N 2 C. 稀有气体 D. H 2O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A.铁B.木炭C.氢气D.硫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B.氢气在空气中热烧产生黄色火焰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大量的白烟20、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A.NO2B. CO2C. SO2D. 可吸入颗粒物21、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23、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4、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稀有气体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2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燃烧B.无色C.无味D.能供给呼吸26、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工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D.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27、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28、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空气和氧气练习题

1下列说法对空气描述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B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两种气体组成的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D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2、通常状况下,成年人每分钟需要8升氧气,则每分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大约是()A 10升B 20升C 40升D 50升3、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测定空气成分实验剩余的气体B五氧化二磷C符合标准的矿泉水D澄清的石灰水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D空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6、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它们的体积分数依次为、。
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这两种成分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法国的。
7、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干净的海水;③可口可乐;④氧气;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的气体;⑧液氧;⑨氮气;⑩二氧化碳。
8、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空气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的细沙或水的是()A木炭 B 硫粉C铁丝 D 红磷10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11、写出以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中的化合反应。
⑪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⑫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⑬某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⑭暗红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⑮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12、某集气瓶盛有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可用下列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A铁丝B红磷C硫磺D蜡烛13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炭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B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4.空气与氧气(练习)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空气与氧气【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陕西中考真题)下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P、Fe均可在空气中燃烧B.反应①①中MnO2的作用均为催化作用C.反应①①①均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①①①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答案】A【解析】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A错误;B、过氧化氢溶液或氯酸钾制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正确;C.实验室用H2O2或KMnO4或KClO3制氧气的反应均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C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均符合氧化物的定义,属于氧化物。
D正确。
2.(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乙”代表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0.03%,则乙为氧气,故选B 。
3.(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
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4P+5O 点燃252P O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C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D .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答案】B【解析】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4P+5O 点燃252P O ,正确。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内压强变小,所以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选项错误。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与红磷反应,正确。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正确。
专题03 空气 氧气(练习)(解析版)

专题03 空气氧气目录考点过关练2考点01 空气2考点02 氧气的性质5考点03 氧气的制法8真题实战练10重难创新练20考点01 空气1. “天宫课堂”第三课2022年10月12日下午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实验舱里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A.78% B.21% C.0.94% D.0.03%【答案】B【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21%,则“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故选B。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B.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C.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生产氮肥【答案】B【解析】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是不能做燃料,可以作助燃剂。
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A不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制霓虹灯。
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B符合题意;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不是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
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C不符合题意;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保护气,不是用作生产氮肥。
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3.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2、NO2等C.禁止焚烧庄稼秸秆,减少空气污染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答案】B【解析】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说法错误;C、焚烧庄稼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禁止焚烧庄稼秸秆,减少空气污染,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说法正确。
专题14空气和氧气(原卷版+解析)

浙江中考科学试题专题14空气和氧气三年真题篇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0•绍兴)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A.B.C.D.2.(2019•台州)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3.(2020•衢州)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应提倡()A.聚餐时用公勺、公筷B.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C.私家车停在消防通道上D.使用冷空调时总把温度调到最低4.(2020•台州)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合适的试剂是()A.蒸馏水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5.(2020•杭州)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二.填空题(共3小题)6.(2021•宁波)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
电动汽车般由电池包供电。
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图: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
7.(2021•嘉兴)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
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
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
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使燃烧更剧烈。
氧气和空气练习

空气练习一、选择题:1. 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 法国的拉瓦锡B. 英国的汤姆生C. 瑞典的舍勒D. 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2.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啤酒B. 食醋C. 鸡汤D. 蔗糖4.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约是1:4,这是指它们的()A. 质量比B. 质量分数C. 体积比D. 密度比5. 2005年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了重新测量。
测量队员登山携带贮气瓶是为了提供A. 氢气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6.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C. 矿泉水,河水D. 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7. 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 垃圾腐烂放出的气味B. 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C. 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烟尘D. 生活垃圾焚烧时产生有害气体8.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 稀有气体B. 水蒸气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9. 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汽车尾气B.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C. 煤燃烧产生的烟D. 水蒸发产生的水雾**10. 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CH4、O2、COB. SO2、CO、NO2C. HCl、CO2、N2D. H2、CH4、CO11.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是()A. 氢气、氮气B. 氮气、氧气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 氮气、氩气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B. 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C. 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13. 下列操作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 观察气体颜色B.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C. 闻气体的气味D. 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14. “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很多地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下列关于其说法中符合科学原理的是A. 颗粒物直接与人体组织作用形成病变B. 颗粒物吸附有害物质使人患病C. 颗粒物作为催化剂使人体内发生破坏性的化学反应D. 以上三种作用都有可能,但需实验验证数300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空气质量级别I II III IV V状况分别是A. I级优B. II级良C. III级轻度污染D. V级重度污染二、填空题:1. 请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食盐等物质的序号填空: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78%,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
精练4空气和氧气(原卷版+解析)

精练4 空气和氧气一.空气组成的测定(共12小题)1.食品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如图所示,反应前AO 的长度为L 1,反应后BO 的长度为L 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测量的原理利用了铁生锈消耗管内氧气B .实验测得氧气的质量分数为L 1L 2×100%C .实验前应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分布均匀且紧密D .脱氧剂应平铺在玻璃管中,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下列有关改进后的装置评价不恰当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环境污染少B .装置简洁,操作简单,节约药品C .实验中活塞先向左移,后向右移D .更方便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小敏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 )中的水的体积为40mL (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关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该装置可能气密性不好B .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C .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可能不足D .反应刚结束就立刻打开弹簧夹4.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t 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B .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 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C .通过t 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D .t 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5.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 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题空气氧气

专题02 空气、氧气1.(2022·天津)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2022·湖南长沙)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B.二氧化硫C.氮气D.水蒸气3.(2022·广西梧州)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其成分中,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A.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C.氧气D.氮气4.(2022·江苏苏州)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2022·江苏苏州)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组装仪器B.检查气密性C.加热固体D.氧气验满6.(2022·江苏苏州)在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中,一定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水槽C.集气瓶D.锥形瓶7.(2022·云南昆明)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崔忠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
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A.78%B.21%C.0.94%D.0.03%8.(2022·湖南衡阳)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9.(2022·四川泸州)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氮气B.人体呼吸作用需要氧气C.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10.(2022·江苏扬州)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C.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11.(2022·云南)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生成的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A.N2B.O2C.CO2D.Ne12.(2022·云南昆明)下列未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A.PM2.5B.NO2C.CO D.O213.(2022·安徽)某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空气与氧气专项练习
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白烟产生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露置在空气中
2.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该实验可说明N 2难溶于水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O 2,生成固态的P 2O 5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 2、O 2、CO 2和稀有气体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利用木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来间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将pH 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溶液的pH
C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的离子相互交换生成新的化合物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 .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
D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6.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而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与这一事实最密切的因素是( )
A .铁丝的表面积
B .氧气的浓度
C .铁的着火点
D .燃烧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