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31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1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4张PPT)优秀课件

静 的 心 来 领 悟,用 平常的 心去生 活;用 包容的 心来善 待,用 感恩的 心去工 作。
放下
一 生 总 有 些 人留不 住,总 有些事 躲不过 ,别为 那些往 人往事 伤怀, 有时执 手摧情 老 , 逃 避 使 神迷, 孤单未 必不快 乐,拥 有岂能 长相随 ,转身 并非软 弱,面 对让心 坚 强 。 那 些 难过、 悔恨、 坠落, 皆因我 们没有 放过自 己。只 有放下 了,心 情才能
讨论:
如何才能观察到铝的燃烧?
思考: 根据Al2O3的物理性质:熔点高、质地
坚固,说说在根据生活中能有哪些应用?
耐 火 材 料 人 造 红 蓝 宝 石
课堂练习
1、从生活常识的角度分析,试推断钠元素在自 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 A.Na B.NaCl C.NaOH D.Na2O 2、收藏家收藏了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完好, 其主要原因是 A.铝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容易被氧气氧化 D.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0 、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 12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在现代激烈竞争社会,铁饭碗不复存在,一个人很少可能在同一个单位终其一生。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 有必要。
16 、请不要为自己相貌或者身高过分担心和自卑。人是动物,但是区别于动物。先天条件并不是阻挡你好好生活的借口。人的心灵远胜于相 貌,请相信这点。如果有人以相貌取人,那么你也没必要太在意。因为他们压根没有看到你的价值所在,人家是凡夫俗子罢了。
3 、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努力,要学会为自己鼓掌。 2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 17 、成功者失败之后永不气馁,能够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然后运用它,使成功再次向他招手。 9 、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处处都有成功力量的源泉。其实成功的本质是蕴藏在人的内心的,总想着成功的人,在什么地方都能受到启迪。 18 、不要装大,对于装大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捡块砖头,悄悄跟上去,一下子从背后放倒他。 4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遥远,有时候,它离我们很近,只是由于我们的疏忽而与它失之交臂。 4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 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8 、智慧本身就隐藏在我们的脑海中,消除惰性,敢于超越自己的人,会使自己的智慧充分显现,使自己获得最后的成功。 2 、人生就是一个历程,我们既要追求结果的成功,更要注重过程的精彩。
放下
一 生 总 有 些 人留不 住,总 有些事 躲不过 ,别为 那些往 人往事 伤怀, 有时执 手摧情 老 , 逃 避 使 神迷, 孤单未 必不快 乐,拥 有岂能 长相随 ,转身 并非软 弱,面 对让心 坚 强 。 那 些 难过、 悔恨、 坠落, 皆因我 们没有 放过自 己。只 有放下 了,心 情才能
讨论:
如何才能观察到铝的燃烧?
思考: 根据Al2O3的物理性质:熔点高、质地
坚固,说说在根据生活中能有哪些应用?
耐 火 材 料 人 造 红 蓝 宝 石
课堂练习
1、从生活常识的角度分析,试推断钠元素在自 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 A.Na B.NaCl C.NaOH D.Na2O 2、收藏家收藏了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完好, 其主要原因是 A.铝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容易被氧气氧化 D.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0 、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 12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在现代激烈竞争社会,铁饭碗不复存在,一个人很少可能在同一个单位终其一生。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 有必要。
16 、请不要为自己相貌或者身高过分担心和自卑。人是动物,但是区别于动物。先天条件并不是阻挡你好好生活的借口。人的心灵远胜于相 貌,请相信这点。如果有人以相貌取人,那么你也没必要太在意。因为他们压根没有看到你的价值所在,人家是凡夫俗子罢了。
3 、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努力,要学会为自己鼓掌。 2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 17 、成功者失败之后永不气馁,能够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然后运用它,使成功再次向他招手。 9 、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处处都有成功力量的源泉。其实成功的本质是蕴藏在人的内心的,总想着成功的人,在什么地方都能受到启迪。 18 、不要装大,对于装大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捡块砖头,悄悄跟上去,一下子从背后放倒他。 4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遥远,有时候,它离我们很近,只是由于我们的疏忽而与它失之交臂。 4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 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8 、智慧本身就隐藏在我们的脑海中,消除惰性,敢于超越自己的人,会使自己的智慧充分显现,使自己获得最后的成功。 2 、人生就是一个历程,我们既要追求结果的成功,更要注重过程的精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1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9张PPT)

2、金属单质与酸、盐的反应
差异性: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金属发生了什么反应? 是不是镁所条有燃烧的金属都镁会条发与反生稀应盐这酸样的铜反丝溶应与液?硝反酸应银
从微观角度思考金属的还原性
依据 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 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
作业
• 从研究方法、物质性质、实验现象三个方 面整理笔记
专家提醒: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因为铝在 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 和老年痴呆。
思考:钠的表面是不是氧化膜?和铝 的一样么?何以见得?
• 在塞伯坦星的大气中是否会存在大量的氧 气?
• 金属是否只和氧气一种非金属单质反应?
钠、铝、铁、铜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点燃
研磨
Na + Cl2 == 2NaCl 2Na +S == Na2S
思考: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
提示:氧化铝的熔点是2050℃,高于铝的熔 点(660 ℃)。
解释:致密、熔点高的氧化铝包在铝的外面,
所以熔点低的铝融化后不会滴下来,也不能 和氧气接触而燃烧。
思考:金属铝作为材料被广泛应用, 是因为金属铝性质稳定吗?
铝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可以隔绝 铝与空气的接触,阻止内部铝被氧化.正因 为如此, 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以氧为例)
1 钠与氧气反应
注意描述反应现象的方法
(1)钠与氧气在常温下的反应
探究步骤
探究1:用镊子从盛煤油的试剂 瓶中取出一块金属钠,小心用滤 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玻璃 片上,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 察断面的颜色
差异性: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金属发生了什么反应? 是不是镁所条有燃烧的金属都镁会条发与反生稀应盐这酸样的铜反丝溶应与液?硝反酸应银
从微观角度思考金属的还原性
依据 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 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
作业
• 从研究方法、物质性质、实验现象三个方 面整理笔记
专家提醒: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因为铝在 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 和老年痴呆。
思考:钠的表面是不是氧化膜?和铝 的一样么?何以见得?
• 在塞伯坦星的大气中是否会存在大量的氧 气?
• 金属是否只和氧气一种非金属单质反应?
钠、铝、铁、铜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点燃
研磨
Na + Cl2 == 2NaCl 2Na +S == Na2S
思考: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
提示:氧化铝的熔点是2050℃,高于铝的熔 点(660 ℃)。
解释:致密、熔点高的氧化铝包在铝的外面,
所以熔点低的铝融化后不会滴下来,也不能 和氧气接触而燃烧。
思考:金属铝作为材料被广泛应用, 是因为金属铝性质稳定吗?
铝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可以隔绝 铝与空气的接触,阻止内部铝被氧化.正因 为如此, 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以氧为例)
1 钠与氧气反应
注意描述反应现象的方法
(1)钠与氧气在常温下的反应
探究步骤
探究1:用镊子从盛煤油的试剂 瓶中取出一块金属钠,小心用滤 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玻璃 片上,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 察断面的颜色
高中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5PPT课件

在自然界中金属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 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以游离态存在。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中的应用:
1、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同一物质下面对应的物理量〔包括单位〕一 致即可 【题1】在标况下,4.4gCO2气体通过足量的 Na2O2,放出氧气的物质的量为多少,体积为多 少?
【作业】:P45习题1,2,3,4,5,6
Fe它们反响的剧烈程度依次是 M>g g >Al >Z 。nFe
n
2、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响的金属是 Cu
3、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M> A>l >Z > Fe 。Cu
.
g
n
【结论】
1、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响;
2、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响或反 响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换出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总结
1、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响
〔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响
〔3〕局部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响
2、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
〔1〕金属与氧气反响的难易程度 〔2〕金属与酸反响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响
借助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方法和无数的科学实 验,科学家总结出一个重要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
用砂纸打磨 铝箔,除去氧 化膜后,再加 热至熔化。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 熔化的铝仍然不滴落。
原因:铝很活泼,除去原来 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很快 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结论:铝很活泼,常温下能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 的作用。
4Al + 3 O2 常温=或加热 2Al2O3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中的应用:
1、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同一物质下面对应的物理量〔包括单位〕一 致即可 【题1】在标况下,4.4gCO2气体通过足量的 Na2O2,放出氧气的物质的量为多少,体积为多 少?
【作业】:P45习题1,2,3,4,5,6
Fe它们反响的剧烈程度依次是 M>g g >Al >Z 。nFe
n
2、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响的金属是 Cu
3、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M> A>l >Z > Fe 。Cu
.
g
n
【结论】
1、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响;
2、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响或反 响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换出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总结
1、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响
〔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响
〔3〕局部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响
2、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
〔1〕金属与氧气反响的难易程度 〔2〕金属与酸反响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响
借助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方法和无数的科学实 验,科学家总结出一个重要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
用砂纸打磨 铝箔,除去氧 化膜后,再加 热至熔化。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 熔化的铝仍然不滴落。
原因:铝很活泼,除去原来 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很快 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结论:铝很活泼,常温下能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 的作用。
4Al + 3 O2 常温=或加热 2Al2O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 (共19张PPT)

用坩锅钳夹住一小块铝箔 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 探究内容 轻轻晃动。
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 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 加热至熔化。
现象
铝箔发红卷缩,很快就变暗 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 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仍不 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滴落。
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 铝很活泼,除去原来的氧 了铝。构成薄膜的氧化铝 化膜后,在加热时又会很 (Al2O3)的熔点(2050℃) 快地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现象解释 高于铝的熔点(660℃), 包在铝的外面,使熔化了 的铝不会滴落下来。
应用:人们日常用的铝制品,表面总是覆盖
着保护膜,这层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这 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 因。也由于氧化膜的存在,使得性质活泼的金属 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结构→性质→用途
思考与交流
分析下列图片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① ② ③ ④
铝丝与硫酸铜 溶液反应
镁条燃烧
铜丝与硝酸银 溶液反应
镁条与稀盐酸 反应
①
②
点燃
2Al+3CuSO4=Al2(SO4 )3+3Cu
2Mg+O2===2MgO
③
④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银白色,有光泽,质软
常温下,钠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 方程式:
4Na + O2 === 2Na2O(白色)
如果加热,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 加热,有什么现象?
钠的燃烧
1、钠与氧气反应
探究内容 〔实验3-1〕取一小块金 〔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1》ppt

3、你还知道哪些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呢?
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可以被氧气,氯气硫 等非金属单质氧化,金属在反应中表现还 原性。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钠、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理解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2、了解氧化铝的高熔点和其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3、初步尝试用实验研究金属性质的方法。
你想到了什么? 你观察到什么?
科学 探究1
2、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在 干燥的玻璃片上
3、用小刀切去钠的外皮, 观察切面颜色变化
注意:实验完毕所有的钠块必须放回试剂瓶!!!
现象
※钠沉在煤油的底部
※钠可用刀切割,质软
※钠刚切开时,断面是光亮 的银白色,但很快变暗
解释
密度:钠大于煤油
硬度:小
颜色:银白色 常温下极易与空 气中的氧气反应
思考:表面的钠与氧气反应了,那么
整块钠能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地存在呢?
5秒后
5 分钟 后
25 分钟 后
2015年10月30日
温度:10 ℃
湿度:28%
5秒后
5 分钟 后
25 分钟 后
90后
来个高清的特写
10 天 后
思考: 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情况如何?
推测: 依据:
常温下易被 常温下能被氧化 氧化
加热时能 不能被 被氧化 氧化
采用什么措施才能解决呢?
话题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 100多年前,铝却是比金更贵重的金属。曾经拿破 仑三世大宴宾客时,客人使用金制或银制餐具,而 他自己使用铝制餐具。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但20世纪铝及其合 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可以被氧气,氯气硫 等非金属单质氧化,金属在反应中表现还 原性。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钠、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理解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2、了解氧化铝的高熔点和其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3、初步尝试用实验研究金属性质的方法。
你想到了什么? 你观察到什么?
科学 探究1
2、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在 干燥的玻璃片上
3、用小刀切去钠的外皮, 观察切面颜色变化
注意:实验完毕所有的钠块必须放回试剂瓶!!!
现象
※钠沉在煤油的底部
※钠可用刀切割,质软
※钠刚切开时,断面是光亮 的银白色,但很快变暗
解释
密度:钠大于煤油
硬度:小
颜色:银白色 常温下极易与空 气中的氧气反应
思考:表面的钠与氧气反应了,那么
整块钠能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地存在呢?
5秒后
5 分钟 后
25 分钟 后
2015年10月30日
温度:10 ℃
湿度:28%
5秒后
5 分钟 后
25 分钟 后
90后
来个高清的特写
10 天 后
思考: 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情况如何?
推测: 依据:
常温下易被 常温下能被氧化 氧化
加热时能 不能被 被氧化 氧化
采用什么措施才能解决呢?
话题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 100多年前,铝却是比金更贵重的金属。曾经拿破 仑三世大宴宾客时,客人使用金制或银制餐具,而 他自己使用铝制餐具。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但20世纪铝及其合 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上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PPT(127页)

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Al+3Cu2+=2Al 3++3Cu Cu+2Ag+=Cu2++2Ag
思考和交流
3、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思考和交流
3、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颜色:大部分金属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思考和交流
3、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颜色:大部分金属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状态:绝大部分金属为固态;
浮 熔 游 响 红
现象解释
浮 熔 游 响 红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现象解释
浮 熔 游 响 红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
现象解释
浮 熔 游 响 红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 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现象解释
浮 熔 游 响 红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 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
物理性质:
1. 银白色的固体,硬度小;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的密度为__0_.9_7_g_/_c_m_3__,熔点为__9_7_.8_℃____。 钾的密度为__0_._8_6_g_/c_m__3__。
2、通常钠和钾保存在______中, 锂保存在___________中。
物理性质:
1. 银白色的固体,硬度小; 2.密度比煤油大
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Al+3Cu2+=2Al 3++3Cu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C.NaOH+HCl
NaCl+H2O
D.2Al+6HCl
2AlCl3+3H2 ↑
解析:置换反应的特征:单质 + 化合物 → 新化合物 + 新单质。
课堂小结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
置换 反应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Fe+2O2 点燃 Fe3O4 4Al+3O2
2Al2O3
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Cl Zn+2HCl
新知探究 归纳结论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 可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不同进 行判断。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 氧气发生反应
新知探究
典例1 下列有关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 三铁
B.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必须加热或点燃 镁、铝常温下也可反应
稀盐酸 稀硫酸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Mg + 2HCl
反应速率最快
Mg + H2SO4
产生大量气泡,反 应速率较快
产生少量气泡,反 应速率较慢,溶液 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Zn + 2HCl Zn + H2SO4
Fe + 2HCl Fe + H2SO4
MgCl2 + H2↑ MgSO4 + H2↑
MgCl2 + H2↑ ZnCl2 + H2↑ FeCl2 + H2↑ MgSO4 + H2↑ ZnSO4 + H2↑ FeSO4 + H2↑
你有什么发现?
新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多数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 与自然界中的氧气、水、酸性物质反应,所 铝矿石 以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 只有金、铂等很不活泼的金属是以游离态形 式存在的。
我们知道空气中主要含有大量的N和O元素,那么 地球的地壳中元素含量有如何呢?
在地壳中含量最 大的三种金属元 素分别是:Al、 Fe、Ca 为什么地球上的 绝大多数金属元 素是以化合态存 在与自然界中?
你认为下述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 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 上刺些小孔,然后放入水中,两者放出 的氢气相等。
不正确,因为用铝箔(刺有小孔)包住的金 属钠放入水中时,钠先与水反应,产生的氢 气与直接把钠投入水中所产生的氢气的量相 同,但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要继续与铝箔反 应产生氢气,因此后者产生的氢气总量比前 者多。
钠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Cl=2NaCl+H2↑
离子方程式:2Na+2HCl=2Na+ +2Cl- +H2↑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3-4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 2Al+2OH-+2H2O ==2AlO2-+3H2 ↑ 共同 2Al+6HCl == 2AlCl3+3H2 ↑ 点?? + 3+ 2Al+6H ==2Al +3H2 ↑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总表现出还原性! 小结: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通常从0价升 为正价,被氧化,表现出了较强的还原性。 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
用坩锅钳夹住一小块 探究内容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至熔化,轻轻晃动。 现象
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 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 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 膜,再加热至熔化。
铝箔发红卷缩,很快就变暗 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 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仍然 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不滴落。
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 了铝。构成薄膜的氧化铝 (Al2O3)的熔点(2050℃) 现象解释 高于铝的熔点(660℃), 包在铝的外面,使熔化了 的铝不会滴落下来。
偏铝酸钠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2Al+6H+=2Al3+ +3H2↑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OH- + 2H2O =2AlO2- + 3H2 ↑ 铝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也能与强 碱溶液反应,因此酸、碱可直接侵蚀 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本身,铝制品 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 碱性或咸的食物
【课堂演练】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185054340.rar
B)
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
钠的化学性质
2、钠与水的反应
钠浮在水面 反 应 现 象 钠熔化成银 白色的小球 钠在水面上 游来游去 发出“嘶嘶” 的响声音 酚酞变红 钠的密度 比水小 放热反应 钠的熔点低
0 还原剂 0 氧化剂 +1 -2
现象
反应方程式
4Na + O2 === 2Na2O
△ +1 -1 2Na + O2 === Na2O2
0 0 还原剂 氧化剂
结论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都能跟氧 气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但加热时与氧气的反应更加剧 烈。(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金属,如铁、铜、镁等,它们在在加热 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那么其他金属也能跟 氧气反应吗?也要加热才反应吗?我们来认识一种金属——钠。
Al+CuSO4
Mg燃烧
Cu+AgNO3
Mg+HCl
钠的性质
物理性质:
银白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柔软,熔点低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看课本P46图3-2
• 金属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的化学 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的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
思考与交流
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请举例说明。 能与氧气、酸或某些盐反应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 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失去4e0 0 +1 -2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 (白色) 不稳定
得到4e失去2e-
加热下
2Na +O2 == Na2O2 (淡黄 稳定
色)
0
0
+1
得到2e-
注意: 条件不一样,产物不同
3.铝与氧气的反应
科学探究
对比实验
科学探究
(1)用坩埚钳夹 (2)用坩埚钳夹 住一小块铝箔 住一小块用砂 (箔厚约0.1mm), 纸仔细打磨 在酒精灯上加 (或在酸中处 热至熔化,轻 理后,用水 轻晃动。仔细 洗净),除去 观察,你看到 表面的氧化膜, 了什么现象? 再加热至熔化, 为什么会有这 又有什么现 未打磨的铝箔加热 打磨过的铝箔加热 种现象? 象呢?
实验3-1 切割金属钠
新 断 面
*新切的断面是银白色的, 有金属光泽。
置 于 空 气 中
*切断面在空气中很快失 去光泽,变暗。
(二)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现象:
用刀切开的 一小块钠, 切开的光亮的金属断面很快 地变暗。 反应:
4Na + O2 = 2Na2O (常温下)
实验3-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用滤 纸吸干钠及镊子表面的煤油,用镊子夹紧放在玻璃 片上,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颜色、光泽、 感受钠的硬度。
注意事项:凡是接触钠的用具都必须是
干燥的。取用钠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瓶,残 余的钠的碎屑不能随意乱扔。
钠的化学性质
从此图片中可以看到,钠表面 并不是银白色的,而是带有了 黄色,你知道为什么吗?
CuSO4 +2NaOH =Cu(OH)2↓ +Na2SO4
总反应方程式
CuSO4 +2Na +2H2O=Cu(OH)2↓ +Na2SO4 +H2↑
Na
银白色 金属
O2
Na2O
表面 变暗
H2O
NaOH
白色 固体
H2O
白色 粉末
风化
白色块 状物质
CO2
表面变 成溶液
NaOH潮解
Na2CO3
Na2CO3•10H2O
产物收 集装置
水蒸气的 发生装置
方案2:
方案3:
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
实验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变红,反应后试管 内固体由灰色变为黑色;反应生成的气 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反应方程式:
高温
3Fe+4H2O(g) = Fe3O4+4H2
钠跟酸的反应
• 钠与稀盐酸、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 首先是钠直接跟酸反应,过量的钠在与水 反应,而不能认为钠是先跟水反应,生成 的氢氧化钠再跟酸中和。
•
• 我们从反应条件和现象可比较钠、镁、 铁与氧气反应的差异。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铁 丝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 铝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铁之前,为 什么铁制品更容易生锈?
• 铝与镁相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 面形成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进一步与 氧气反应。
练习
• 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D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 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D、金属钠的还原性很强
练习
• 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B ) A、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 化钠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 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热,迅速 伸进氧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红棕色的固体
钠易被空气中的 氧气氧化而生成 黄色的氧化物
钠的化学性质
1、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2Na+O2=Na2O2
钠应该怎 么保存?
我们知道活泼金属能与酸 反应,但一般难跟水发生 反应,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 钠能否直接与水发生反应
请标出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 和还原剂。
注意:Na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开始生成 Na2O,Na2O不稳定,继续跟氧气反应生成相应 稳定的Na2O2而呈黄色。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保存在煤油或 石蜡油中中 科学视野
铝很活泼,除去原来 的氧化膜后,在加热 时又会很快地生成一 层新的氧化膜。
结论
铝容易被氧化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 4Al + 3 O2 ===有继续燃 烧。
3.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2Al2O3 Al在纯氧中也能燃烧 小结:
△
绝大部分金属都能与氧气反 应,反应中金属作还原剂, 金属越活泼越易发生反应, Al虽较活泼,但表面有致密 的氧化膜保护了内部金属不 被进一步氧化。
观察断面有
什么变化?
结论: ★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
探究内容 〔实验3-1〕取一小块金 〔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
我们知道空气中主要含有大量的N和O元素,那么 地球的地壳中元素含量有如何呢?
在地壳中含量最 大的三种金属元 素分别是:Al、 Fe、Ca 为什么地球上的 绝大多数金属元 素是以化合态存 在与自然界中?
你认为下述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 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 上刺些小孔,然后放入水中,两者放出 的氢气相等。
不正确,因为用铝箔(刺有小孔)包住的金 属钠放入水中时,钠先与水反应,产生的氢 气与直接把钠投入水中所产生的氢气的量相 同,但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要继续与铝箔反 应产生氢气,因此后者产生的氢气总量比前 者多。
钠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Cl=2NaCl+H2↑
离子方程式:2Na+2HCl=2Na+ +2Cl- +H2↑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3-4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 2Al+2OH-+2H2O ==2AlO2-+3H2 ↑ 共同 2Al+6HCl == 2AlCl3+3H2 ↑ 点?? + 3+ 2Al+6H ==2Al +3H2 ↑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总表现出还原性! 小结: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通常从0价升 为正价,被氧化,表现出了较强的还原性。 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
用坩锅钳夹住一小块 探究内容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至熔化,轻轻晃动。 现象
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 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 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 膜,再加热至熔化。
铝箔发红卷缩,很快就变暗 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 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仍然 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不滴落。
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 了铝。构成薄膜的氧化铝 (Al2O3)的熔点(2050℃) 现象解释 高于铝的熔点(660℃), 包在铝的外面,使熔化了 的铝不会滴落下来。
偏铝酸钠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2Al+6H+=2Al3+ +3H2↑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OH- + 2H2O =2AlO2- + 3H2 ↑ 铝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也能与强 碱溶液反应,因此酸、碱可直接侵蚀 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本身,铝制品 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 碱性或咸的食物
【课堂演练】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185054340.rar
B)
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
钠的化学性质
2、钠与水的反应
钠浮在水面 反 应 现 象 钠熔化成银 白色的小球 钠在水面上 游来游去 发出“嘶嘶” 的响声音 酚酞变红 钠的密度 比水小 放热反应 钠的熔点低
0 还原剂 0 氧化剂 +1 -2
现象
反应方程式
4Na + O2 === 2Na2O
△ +1 -1 2Na + O2 === Na2O2
0 0 还原剂 氧化剂
结论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都能跟氧 气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但加热时与氧气的反应更加剧 烈。(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金属,如铁、铜、镁等,它们在在加热 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那么其他金属也能跟 氧气反应吗?也要加热才反应吗?我们来认识一种金属——钠。
Al+CuSO4
Mg燃烧
Cu+AgNO3
Mg+HCl
钠的性质
物理性质:
银白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柔软,熔点低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看课本P46图3-2
• 金属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的化学 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的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
思考与交流
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请举例说明。 能与氧气、酸或某些盐反应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 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失去4e0 0 +1 -2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 (白色) 不稳定
得到4e失去2e-
加热下
2Na +O2 == Na2O2 (淡黄 稳定
色)
0
0
+1
得到2e-
注意: 条件不一样,产物不同
3.铝与氧气的反应
科学探究
对比实验
科学探究
(1)用坩埚钳夹 (2)用坩埚钳夹 住一小块铝箔 住一小块用砂 (箔厚约0.1mm), 纸仔细打磨 在酒精灯上加 (或在酸中处 热至熔化,轻 理后,用水 轻晃动。仔细 洗净),除去 观察,你看到 表面的氧化膜, 了什么现象? 再加热至熔化, 为什么会有这 又有什么现 未打磨的铝箔加热 打磨过的铝箔加热 种现象? 象呢?
实验3-1 切割金属钠
新 断 面
*新切的断面是银白色的, 有金属光泽。
置 于 空 气 中
*切断面在空气中很快失 去光泽,变暗。
(二)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现象:
用刀切开的 一小块钠, 切开的光亮的金属断面很快 地变暗。 反应:
4Na + O2 = 2Na2O (常温下)
实验3-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用滤 纸吸干钠及镊子表面的煤油,用镊子夹紧放在玻璃 片上,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颜色、光泽、 感受钠的硬度。
注意事项:凡是接触钠的用具都必须是
干燥的。取用钠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瓶,残 余的钠的碎屑不能随意乱扔。
钠的化学性质
从此图片中可以看到,钠表面 并不是银白色的,而是带有了 黄色,你知道为什么吗?
CuSO4 +2NaOH =Cu(OH)2↓ +Na2SO4
总反应方程式
CuSO4 +2Na +2H2O=Cu(OH)2↓ +Na2SO4 +H2↑
Na
银白色 金属
O2
Na2O
表面 变暗
H2O
NaOH
白色 固体
H2O
白色 粉末
风化
白色块 状物质
CO2
表面变 成溶液
NaOH潮解
Na2CO3
Na2CO3•10H2O
产物收 集装置
水蒸气的 发生装置
方案2:
方案3:
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
实验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变红,反应后试管 内固体由灰色变为黑色;反应生成的气 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反应方程式:
高温
3Fe+4H2O(g) = Fe3O4+4H2
钠跟酸的反应
• 钠与稀盐酸、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 首先是钠直接跟酸反应,过量的钠在与水 反应,而不能认为钠是先跟水反应,生成 的氢氧化钠再跟酸中和。
•
• 我们从反应条件和现象可比较钠、镁、 铁与氧气反应的差异。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铁 丝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 铝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铁之前,为 什么铁制品更容易生锈?
• 铝与镁相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 面形成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进一步与 氧气反应。
练习
• 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D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 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D、金属钠的还原性很强
练习
• 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B ) A、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 化钠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 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热,迅速 伸进氧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红棕色的固体
钠易被空气中的 氧气氧化而生成 黄色的氧化物
钠的化学性质
1、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2Na+O2=Na2O2
钠应该怎 么保存?
我们知道活泼金属能与酸 反应,但一般难跟水发生 反应,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 钠能否直接与水发生反应
请标出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 和还原剂。
注意:Na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开始生成 Na2O,Na2O不稳定,继续跟氧气反应生成相应 稳定的Na2O2而呈黄色。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保存在煤油或 石蜡油中中 科学视野
铝很活泼,除去原来 的氧化膜后,在加热 时又会很快地生成一 层新的氧化膜。
结论
铝容易被氧化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 4Al + 3 O2 ===有继续燃 烧。
3.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2Al2O3 Al在纯氧中也能燃烧 小结:
△
绝大部分金属都能与氧气反 应,反应中金属作还原剂, 金属越活泼越易发生反应, Al虽较活泼,但表面有致密 的氧化膜保护了内部金属不 被进一步氧化。
观察断面有
什么变化?
结论: ★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
探究内容 〔实验3-1〕取一小块金 〔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