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卧床病人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卧床病人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效果观察

O) 1 。结论
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预 防吸入性肺 炎的发 生 , 而减轻病人 的痛苦 , 高 了病人的 生活质 量。 从 提
【 关键 词 】 老年人
鼻饲
吸入性肺炎
护理 干预
Efe to u sng i t r e to n p e e to fi a e n u o i n l n e m e r s f c f n r i n e v n i n o r v n i n o nh l d p e m n a i o g t r b d e t dde l a i n s o n s e di . r y p te t n o alfe ng ZHONG Bi u . —q n
机 分为对照组 3 O例和干预组 3 O例 , 照组 予常规鼻饲方法 , 对 干预组 予增加 胃管插入 长度、 改变鼻饲体位 、 减少鼻饲量 、 减慢
鼻饲 速度 等护理干预措施 , 察两组吸入性 肺 炎的发 生率。结果 干预 组吸入 性肺 炎 的发 生率 明显低 于对照 组 ( <0 观 P .
ln t n e t ,c a g s i o t r u n o a e d n ,de r a e i ou ft ef o e d c i n i e s e fn s e d n e ghis r d e h n e n p su e d r g n s fe i g i l c e s n v l meo i g.T e i c d n e o n o o h d l h n i e c f — i h e n u n a wa o l a d p e mo i sc mp ̄e .Re u t Th n i e c f i h e n u n a wa in fc n y lwe n n ri g i t r e t n g o p t a n c n r l d s ls e i cd n e o n a d p e mo i s sg i a t o r i u n n e n i r u h n i o t l i l s v o o

长期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干预

长期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干预
由于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发生肺炎时会使症状复杂化,常可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预防措施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
鼻饲前要吸尽气管内痰液及分泌物,防止吸痰呛咳,憋气可使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在鼻饲中和鼻饲后3 0分钟内尽量不吸痰,以避免吸痰的刺激引起呕吐。每日雾化吸入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及吸出。
④掌握鼻饲物的量、速度、温度:
注入食物前应将胃内残留液抽出,注意观察胃内容物残留情况,如鼻饲前抽出10 0ml以上,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鼻饲食物的量每餐不易过多,一般在3 5 0—4 00ml为宜。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在1 5—3 0分钟喂究为宜。鼻饲过快可引起大量胃残留和肠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等,均可导致发生误吸。温度4 0℃左右较合适,以免冷热刺激而发生胃痉挛,造成呕吐。
⑤主动、被动活动:
长期卧床的老年鼻饲病人要鼓励和协助病人及家属主动、被动活动,如上下肢活动,翻身、扣背,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胃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⑥供给营养及液体:
食物的调配应考虑到病人的现有疾病,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增加复合维生素B和C的补充,增加液体的补充,每天摄入量应达到3000—4000 ml,应采取少食多餐制,所选的食物应易于进食及容易消化。
病因
1胃管的影响
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鼻饲病人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第一,胃管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第二,胃管的留置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胃内食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吸入肺;同时,胃管的留置更进一步减弱了咽反射。所用导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开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就增加,误吸也更易发生。
症状:
显性误吸:伴有咳嗽的误吸

护理干预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论文

护理干预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论文

护理干预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26-01目的观察氧动式雾化吸入法对预防因各种原因引起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有效率。

结论长期卧床患者使用氧动式雾化吸入法更易耐受,且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概率低。

各种疾病引起因长期卧床患者,四肢肌力减弱,不能自主翻身,胸廓活动度小,双肺野后部易蓄积分泌物,加重肺底部分泌物蓄积;呼吸道清除功能减弱,咳嗽、喷嚏反射等保护性反射功能减弱,病人不能将痰液及分泌物有效排除,易患坠积性肺炎【1】,为了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治疗效果,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非常重要,雾化吸入是预防坠积性肺炎的重要方法,对长期卧床患者无不耐受反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经头部mri检查确诊为脑梗塞患者42例,多种外伤引起截断42例,小面积脑出血42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未发生肺部感染,均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所致偏瘫,不能自主更换卧位,所有病人住院时间平均15天,给予氧动式雾化吸入,患者偏瘫肢体肌力均为0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卧床患者的常规治疗,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均不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每两小时更换卧位、翻身、叩背一次,或者给予减压垫,氧动式雾化吸入组患者给予沐舒坦30mg雾化吸入,每日两次,告知患者尽量排除痰液,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胸片的改变情况。

1.2.1 氧动式雾化吸入一次性氧气雾化器前端是口含嘴,相连接的是雾化雾化器主体,尾部是氧气连接装置的连接管。

氧气雾化吸入法师将沐舒坦30mg加入氧气雾化器中,尾端的吸氧管道连接氧气装置,然后将干燥的湿化瓶连接于氧气装置上,拧紧各部分的接口,接口处不可有漏气,调节氧流量为6—8升,将口含嘴置于病人口中,指导病人用嘴慢慢吸气,用鼻慢慢呼气。

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临床研究

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临床研究

1 1 临 床 资 料 :0 7年 9月 至 2 1 . 20 0 1年 2月 , 院神 经 外 科 我 共 收 治 长 期 卧 床 患 者 18例 , 2 随机 分 为 预 防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6 4例 , 中 卧床 时 间 3 ~ 4 6 d 平 均 1 6 d 预 防 组 男 性 其 2 0 , 9 。
炎 , 生率 为 2 , 防组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示 对 神 经 外 发 O 预 提 科 长 期 卧 床 患 者 早 期 给 予 预 防 性 护 理 干 预 , 有 效 减 少 坠 能
山 西 医药 杂 志 2 1 0 2年 8月 第 4 卷 第 8期 上 半 月 S a x M e , g s 0 2 Vo.4 , . h i t 1 h n i dJ Au u t 1 , 1 1No 8teFr 2 s
制成 , 材 方 便 , 合 进 一 步 推广 。 取 适 参 考 文 献
EB 李 清 明 , 培 宏 . 腔 填 塞 材 料 的 选 择 . I 彭 鼻 临床 耳 鼻 咽 喉 科 杂 志 ,
2 0 1 8 5 8 5 0 0 4, 8( ): 0 — 1 .
我 们 在 鼻 骨 骨 折 整 复 术 后 , 合 应 用 面 部 石 膏 模 型 和 联

76・ 9
生堕

± 旦笙 鲞箜 期上半 月 Sax Me , u ut 02V 1 1N . e i t hni dJA g s2 1, o .4 , o8 h r t Fs
化 的 石 膏模 型增 加 了佩 戴 的舒 适 性 。 面 部 石 膏 模 型 完 全 干
颅 内 占位 等 长 期 卧 床 患 者 6例 ; 龄 4 ~8 年 9 4岁 , 均 ( 0 4 平 6- -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2016/4/5
注意事项
• 还要保证患者全身营养的供给。由于这种长期卧 床的患者,需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 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更为 重要,因为它是组织生长,修复所必需的营养。 要注意一点的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小, 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 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 患者不慎患了褥疮,就要上医院换药治疗,或者 遵照换药原则,在家里应用无菌技术以及各种药 物进行换药,以促进褥疮的早日康复。
护理
5.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患者,要定时翻身和有具 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 时翻身一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附以表格让执 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家属或 照顾者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如家属晚11点睡觉, 可在睡前给患者翻身,晨2点前家中谁起夜,由起夜者再 为患者翻身一次,5点前给患者翻身一次至天亮。翻身前 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再让患者饮温开水l~2口,后行翻 身。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 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 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对于在床上能 活动的患者,视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和指导自行翻身的 护理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训练要循序渐进。方法; 白天利用晨起、早中晚饭前、午睡前后、夜间睡前的排 尿时间进行翻身。夜间叶根据睡眠习惯和排尿次数增加 1~2次。 2016/4/5
护理
1. 床单位的设置 卧床患者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患者的方便、舒 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患者的病情需求、 生活习惯等而定,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使患者 便利。使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渡过由卧床带来的 困难。 2.基础护理 (1)晨间护理:可促使患者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 生,使患者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 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 理计划提供依据。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 皮肤、床单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男患者剃须) 和按摩受压处。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护理效果论文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护理效果论文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室10例老年长期卧床鼻饲饮食的患者采取调整胃管插入深度、改变鼻饲体位、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如抬高床头、减少鼻饲量及鼻饲速度等护理干预措施,来有效预防或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结果: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后12个月较前12个月吸入性肺炎、腹泻、便秘分别减少了10例(44.44%)、5例(62.5%)、4例(50.00%)。

护理措施有效。

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鼻饲;吸入性肺炎;护理;老年【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94-01吸入性肺炎是吸入食物、胃内容物及其他液体、固体物质引起的肺化学性炎症。

多见于老年人,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老年吸入性肺炎是常见病、多发病。

国外一些学者研究证实,老年人吞咽及咳嗽反射低下是造成误吸的主要因素,而误吸是老年肺炎的主要原因。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和伴有吞咽障碍者,为满足其营养需求,需给予鼻饲饮食,而卧床患者鼻饲饮食易出现食物反流、胃潴留、呛咳等危险因素,严重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甚至窒息,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在住院的老年肺炎病人中占15%~23%,常发生在睡眠中。

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室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34例老年长期卧床鼻饲饮食的患者采取调整胃管插入深度、改变鼻饲体位、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如抬高床头、减少鼻饲量及鼻饲速度等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食物反流率,有效预防或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住院需长期鼻饲的卧床老年患者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70-86岁,平均78岁。

老年卧床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老年卧床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老年卧床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摘要:吸入性肺炎一般为口腔内容物胃、食管反流到气管当中引发的疾病,为长期卧床老年鼻塞患者相对常见的并发症,会对于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近几年伴随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老年患者的卧床数量逐步提高,大部分患者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采取鼻饲进行营养供给,卧床患者长期鼻饲进行供给会由于食物呛咳、反流、胃潴留等引发其出现吸入性肺炎,未及时治疗会引发各类严重问题,使患者死亡。

本次针对吸入性肺炎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概念判断标准进行综述,探讨长期卧床的患者产生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护理进展,降低临床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卧床病人;护理;危险因素;吸入性肺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加重,临床由于各类疾病及其他原因引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与其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

吸入性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疾病当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产生吸入性肺炎,会使其病情加重,提高死亡率,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为使老年护理人员能够早期识别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使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

本次将针对于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预防以及护理进展展开综述。

1吸入性肺炎概述吸入性肺炎一般为吸入异物后导致患者机体当中肺合并细菌性炎症,病情严重者会引发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以及低氧血症,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患者吸入异物后会引发喘鸣及咳嗽剧烈,导致其神经不清,在吸入1~2小时后会突发呼吸困难,引发咳浆液性泡沫状痰液,导致其出现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并伴有二氧化碳滞留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判定标准为患者胃内容物大量由口鼻涌出,并从患者的呼吸道中吸出,使其气促明显,诱发患者肺部啰音升高,使其血氧饱和度突然性降低。

2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2.1年龄因素伴随年龄逐步增加,老年人身体素质不断降低,其反应力进一步下降,容易将食物以及内分泌误吸到患者的下呼吸道当中,引发患者产生吸入性肺炎,针对于吸入性肺炎患者年龄进行研究,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上的占据85%。

预防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引起肺部感染的护理要点

预防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引起肺部感染的护理要点

预防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引起肺部感染的护理要点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采取口腔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本组61例患者入院后卧床1年内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

结论:对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采取口腔护理(生活不能自理者),有针对性的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如叩击与振动、膨肺、体位引流、机械吸痰、运动疗法,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244-01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及经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患某种疾病被迫长期卧床,由于长期卧床可以带来肺部感染等诸多并发症,为了提高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采用多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1 临床资料:本组65例老年患者,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61~88岁,平均(76.1±3.54)岁。

卧床时间最长12年,最短1个月。

所患疾病中心血管病36例,心脏病20例,下肢骨折5例,恶性肿瘤4例,65例患者均因年老体弱,病情较重而长期卧床。

2 护理干预措施由于老年人肺顺应性降低,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及因病情反复需卧床休息,而肺部感染是危及老人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在护理过程中总结出几点要点。

2.1保持病室温度在18℃-20℃,湿度在40%-60%,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经常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期做好空气消毒工作,对抵抗力低下的病人注意与感染性疾病相隔离。

2.2体位引流将患者置于特殊的体位,借重力使肺部及深部支气管的痰液引流至较大的支气管而咳出痰液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李晓梅【摘要】 目的 观察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64例长期卧床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2例。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的31.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0, P=0.0296<0.05)。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1, P=0.0204<0.05)。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21、0.4253、0.0181、0.2709,P=0.7865、0.6721、0.9857、0.7874>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8.4946、10.3468、14.1451、8.9310,P=0.0000、0.0000、0.0000、0.0000<0.05)。

结论 给予长期卧床患者综合护理, 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值得借鉴。

【关键词】 长期卧床;吸入性肺炎;护理DOI :10.14164/11-5581/r.2019.18.088作者单位:110041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吸入性肺炎是一种化学性肺炎, 引发原因为患者吸入来自胃内反流固体、流质食物、鼻咽部分泌物等[1]。

长期卧床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吞咽功能等逐渐减退, 在进食或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吸, 导致肺部感染, 最终出现吸入性肺炎[2], 必须给予长期卧床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长期卧床患者64例, 观察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长期卧床患者6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2例。

对照组男18例, 女14例;年龄43~74岁, 平均年龄(60.28±6.18)岁。

观察组男17例, 女15例;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61.26± 6.4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关护理, 叮嘱注意事项。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 具体如下。

1. 2. 1 体位管理 患者可取侧卧位, 以减少口咽分泌物误吸的发生;可头稍高半卧位, 防止食物返流;尽可能避免仰卧位, 防止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

1. 2. 2 有效咳痰 长期卧床患者吞咽功能等会减弱, 排除机体分泌的痰液时具有难度, 可能会导致气管或支气管中误吸进入痰液, 出现吸入性肺炎。

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协助患者及时翻身、叩背, 促进痰液排出, 减少口腔中、呼吸道中痰液停留时间, 针对痰液粘稠、无力咳痰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以机械吸痰, 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促进痰液排出。

1. 2. 3 口腔清洁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来说, 口腔分泌物细菌增值是导致吸入性肺炎出现的一个危险因素, 因此, 需做好患者口腔护理, 患者每天早上完整清洁自己口腔,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在的饭后及时漱口, 提高口腔清洁度, 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

1. 2. 4 饮食护理 建议饮食清淡, 给予高蛋白、低脂肪、富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不能食用米饭等散碎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防止误吸发生。

1. 2. 5 心理干预 患者因为长期卧床会出现不良心理状态, 对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造成影响, 护理人员要以友善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改善不良情绪, 积极乐观的面对治疗。

在此过程中, 重视患者家属作用, 叮嘱家属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 使其提高治疗信心。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②护理满意度:总分80分, 分为非常满意:70~80分;满意:40~69;不满意:0~39分,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③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74)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包括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4项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3例, 发生率为9.38%;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0例, 发生率为31.25%。

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0, P=0.0296<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13例、占40.63%, 满意17例、占53.13%, 不满意2例、占6.25%, 总满意30例、占93.75%;对照组非常满意7例、占21.88%, 满意16例、占50.00%, 不满意9例、占28.13%, 总满意23例、占71.88%。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1, P=0.0204<0.05)。

2. 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 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0.38±2.17)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71.34± 1.91)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71.38±2.26)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72.34±2.24)分;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0.23±2.24)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71.51±1.21)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71.39±2.17)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72.19±2.19)分。

护理后, 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为(83.24±2.19)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84.32± 2.15)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85.27±2.24)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84.28±2.56)分;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8.35±2.41)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78.44±2.39)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77.17± 2.34)分, 心理功能评分为(78.22±2.86)分。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21、0.4253、0.0181、0.2709, P=0.7865、0.6721、0.9857、0.7874>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8.4946、10.3468、14.1451、8.9310, P=0.0000、0.0000、0.0000、0.0000<0.05)。

3 讨论长期卧床患者基础疾病较重, 常存在坠积性肺炎, 会导致发热、咳嗽、咳痰等, 并且痰液粘稠, 可能会出现呛咳等[4]。

并且患者由于基础疾病, 神经反射性活动低, 会降低吞咽肌群间的协调力, 容易出现吞咽障碍, 稍不留意就会导致吸入性肺炎, 影响患者病情恢复[5]。

因此, 在患者治疗期间, 需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 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长期卧床患者越来越多, 并且相关疾病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6]。

作为长期卧床患者, 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会加重患者病情,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长期卧床患者还具有明显的积痰及吞咽功能障碍, 如果出现护理不当的情况, 就会导致吸入性肺炎。

因此, 临床上护理人员尽早分析吸入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 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措施, 并保证护理措施的全面性及科学性, 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本文中, 给予长期卧床患者综合护理, 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促进痰液及分泌物排出;食用清淡易消化, 方便患者吞咽的食物, 提高吞咽反射敏感性, 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改善, 进而减少误吸的发生;通过口腔护理, 能提高口腔清洁度, 减少细菌的增植, 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长期住院患者心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多存在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 给予患者心理的安慰及支持, 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治疗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并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 对预防吸入性肺炎有效。

综上所述, 给予长期卧床患者综合护理, 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效果较好, 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 张德明, 吴玉婷, 曹淑芳, 等. 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对长期卧床老年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影响. 实用老年医学, 2017, 32(4):359-361.[2] 刘霞.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8):32-34.[3] 许佳俊. 高频次筛查吞咽功能在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23):2163-2164.[4] 陈晓琳. 集束化管理在脑梗死急性期预防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20):1540-1543.[5] 尚旭丽, 吴芳, 赵明红, 等. 预防神经外科吸入性肺炎护理管理流程的构建与应用. 护理学杂志, 2016, 31(2):32-34.[6] 凌宗芳, 李景琦, 高坚, 等. 经颅直流电干预预防吞咽障碍致吸入性肺炎. 护理学杂志, 2015, 30(21):71-73.[收稿日期:2019-03-06]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 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蓝丽红 蒋惠珍 黄素琴【摘要】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 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A 组和B 组, 各45例。

A 组实施常规护理, B 组实施预见性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各手术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