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持证上岗基础题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试试题 氨氮、总氮

(五)氨氮分类号:W6-4一、填空题1.根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法和法。
答案:絮凝沉淀蒸馏2.根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时,纳氏试剂是用、和KOH试剂配制而成,且两者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较大。
答案:KI HgCl2(或HgI2)3.根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原理是: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强烈吸收,通常在410~425nm下进行测定。
答案:淡红棕4.测定水中凯氏氮或有机氮,主要是为了了解水体受状况,尤其是评价湖泊和水库的时,是一个有意义的重要指标。
答案:污染富营养化5.总氮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水中和转变为硝酸盐,然后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偶氮比色法、离子色谱法或气相分子吸收法进行测定。
答案:有机氮无机氮(化合物)6.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过硫酸钾氧化后可能出现,遇此情况,可取进行测定。
答案:沉淀上清液7.《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894—1989)方法的检出下限为mg/L,测定上限为mg/L。
答案:0.05 4二、判断题1.水中存在的游离氨(NH3)和铵盐(NH4+)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
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
( )答案:正确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NH3)或有机氨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根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氨氮时,当水样体积为50ml,使用20m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是0.01mg/L。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方法的检出限为0.025mg/L。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单位:姓名:分数:被考核人签名:日期:年月日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答题表判断题1、氟电极对副硼酸盐离子(BF4–)不响应,如果水样中含有副硼酸盐或者污染严重,则应先进行蒸馏。
2、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水样颜色或浑浊都影响测定。
3、磷肥工业排放废水中,氟化物为必测项目。
4、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由于温度改变较大而导致斜率(RT/F)的变化一般是有规律的,如果斜率变小,可能是指示电极失效,灵敏度降低。
选择题5、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于干扰测定。
A、三价铁离子B、钙离子C、钠离子6《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7484-1987)测定的是氟离子浓度。
A、络合的B、游离的C、固定的7.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如果斜率(RT/F)明显变大,除因温度外,还可能由于离子计供电电压的以及容器的吸附引起的。
A.增高,降低 B、降低,降低 C、增高,增高 D、降低,增高8、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在测定前应使试样达到。
并使试样和标准溶液的温度相同(温差不得超过±1℃)。
A、20℃B、25℃C、常温D、15℃水质现场监测(臭、透明度、水温)答题表填空题1、水温测定时,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避免受影响。
1、读数气温;2、铅字法适用于和的透明度测定。
2、天然水和处理;3、铅字法测定谁的透明度,透明度度数记录以的厘米数表示,估计至 cm。
3、水柱高度0.5 cm;4、塞氏圆盘又称,它是用较厚的白铁皮剪成直径200mm的圆板,在板的一面从中心平分为4个部分,以制成。
4、透明度盘黑白漆相间涂布判断题5.当现场气温高于35℃或低于-30℃时,水温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要适当延长,以达到温度平衡。
6、水温计和颠倒温度计用于湖库等深层水温的测量。
7、水温计或颠倒温度计需要定期校核。
8、水的透明度与浊度成正比,水中悬浮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试题库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试题库环境监测中,对水样进行采集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直接用手接触水样B. 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采集C. 将水样暴露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再采集D. 无需注意采集容器的清洁度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时,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A. 声级计B. 分光光度计C. 颗粒物采样器D. 气体检测仪环境监测站对某区域进行噪声监测,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监测结果偏高?A. 监测点选择在安静的公园内B. 监测点附近有施工活动C. 监测时间在深夜进行D. 监测仪器校准准确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A. 定期校准监测仪器B.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C. 随意更改监测方法以提高效率D. 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时,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准确反映土壤污染状况?A. 只在土壤表层采样B. 根据土壤类型和污染历史选择采样点C. 忽略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D. 采样后不进行样品处理直接分析环境监测中,对于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下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A. 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B. 忽略异常数据,只分析正常范围内的数据C. 对监测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D. 根据监测数据编写监测报告在进行水环境监测时,以下哪种因素可能对监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A. 水样的采集时间B. 水样的保存温度C. 监测仪器的精度D. 以上都是环境监测站对某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监测,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监测结果偏低?A. 监测点选择在工厂排放口的正上方B. 监测时间在工厂生产高峰期进行C. 监测仪器未能准确校准D. 监测点受到周围树木的遮挡。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目录第一章水和废水 (1)第一节水样采集 (1)第二节水质现场监测 (15)第三节重量法 (30)第四节电化学法 (37)第五节滴定法 (49)第六节分光光度法 (91)第七节离子色谱法 (179)第八节原子荧光法 (186)第九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1)第十节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8)第十一节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202)第十二节气相色谱法 (209)第十三节液相色谱法 (251)第十四节气相色谱—质谱法 (263)第十五节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汞 (270)第十六节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 (273)第十七节微库仑法测定可吸附有机卤素化合物 (275)第十八节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法测定生化需氧量 (278)第十九节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280)第二十节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总有机碳 (285)第二章酸沉降 (287)第一节酸沉降采样 (287)第二节分光光度法 (291)第三节电化学法 (293)第四节离子色谱法 (294)第五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94)第三章海水 (295)第一节海水水样采集 (295)第二节海水水质现场监测 (298)第三节重量法 (302)第四节电化学法 (304)第五节滴定法 (308)第六节分光光度法 (311)第七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2)第八节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4)第九节气相色谱法 (336)第十节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 (340)第十一节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总有机碳 (340)第四章噪声和振动 (342)第一节环境和厂界噪声 (342)第二节机场噪声 (347)第三节噪声源 (349)第四节设备噪声 (351)第五节车辆船舶噪声 (352)第六节环境振动 (353)第五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355)第一节点燃式发动机 (355)第二节压燃式发动机 (359)第六章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 (363)第一节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 (363)第二节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 (367)第三节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 (373)第四节胶粘剂中有害物质 (378)第五节木家具中有害物质 (383)第六节壁纸中有害物质 (387)第七节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 (391)第八节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中有害物质 (395)第九节混凝土外加剂中氨 (399)第十节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 (401)第一章水和废水第一节水样采集分类号:W1一、填空题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
xx环境监测站持证上岗考试题答案

xx环境监测站持证上岗考试题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1、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于分别测定样品的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mg/L表示。
( 3 )(1)20±1℃ 100天(2)常温常压下 5天(3)20±1℃ 5天2、某一含有多种重金属的含氰废水,分别用酒石酸--硝酸锌,磷酸--EDTA两种方法予蒸馏,测定馏出液中氰化物,共结果是前者比后者( 2 ).(1)大;(2)小;(3)相等3、测氨水样经蒸馏后得到的馏出液,分取适量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适量 ,以中和硼酸。
( 2 )(1)H2SO3;(2)NaOH;(3)HCl;4、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的计时器在24h的时间误差应小于_______min。
( 2 )1.0 2.5 3.65、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
( 3 )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⑴三价;⑵二价;⑶六价6、Cr6+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硫酸浓度一般控制在( 2 )时显色最好。
⑴0.01mol/L; ⑵0.2mol/L; ⑶0.5mol/L.7、测定水中总氰化物进行予馏时,加入EDTA是为了( 2 )。
(1)保持溶液的酸度;(2)络合氰化物;(3)使大部分络合氰化物离解8、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如果试样粘度过高,在试样进入雾化室后,就会粘附在室内壁上,而产生( 1 )效应。
⑴记忆⑵增敏⑶机体8、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定量多采用( 2 )法。
⑴标准加入⑵工作曲线⑶直读9、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_____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________μm的颗粒物。
( 1 )1、100、102、100、53、200、1010、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 2 )1、注射器采气袋2、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3、采气袋固定容器法二、填空题(每题2分)1、塞曼效应与氘灯校正背景不同,它的光来自同一光源而且在同一光路上通过原子化器。
环境实验室基础试题(题+答案)

2015年阿盟环境监测站持证上岗考核试题(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中对于过滤和离心规定:一般测定有机项目时选用()和(),测定无机项目时常用()过滤。
1. 答案:砂芯漏斗、玻璃纤维漏斗、0.45μm的滤膜2、采样断面分为()、()、()和()。
2、答案: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3、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或()的蒸汽。
保存期不得超过(),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
3、答案:酸性、碱性物质、3个月、废弃4、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进行()或(),再()。
4. 答案:不同的洗涤液、浸泡、共煮、按常法用水冲净5、一台分光光度计的矫正包括()、()、()和()4个部分。
5、答案: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校正6、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干燥。
6、答案:烘干法7、质量摩尔浓度是指()中含有溶质的(),其单位为()。
7、答案:每千克质量溶液、物质的量、mol/kg8、分光光度计分析中校准曲线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其中a为回归直线和纵轴的交点,即(),b为方法的(),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用()表示该曲线的剩余标准差。
8、答案:y=bx+a、截距、灵敏度、r、SE9、万分之一天平的最低刻度值读数为()。
9、答案:0.1mg10、一般常把()至()nm波长范围内的光称为紫外光,()至()nm波长范围内的光称为可见光。
10、答案:200/400/400(380)/800(780)11、新的滤器使用前应以热的()或()边抽滤边清洗,再用()洗净。
洗涤液的使用要考虑能有效除去污染物,不引进新的(),且不腐蚀容器。
11、答案:盐酸、铬酸洗液、蒸馏水、干扰物质12、电子天平使用前应(),称量前接通电源(),为使天平称量准确,可对天平进行()。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题库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持证上岗考核试题机构名称:姓名:得分:第一部分质量管理类(一)填空题1、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2、校准曲线的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对于以4~6个浓度单位__所获得的测量信号值绘制的校准曲线,分光光度法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_|r|≥0.9990_。
3.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建立覆盖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4.废水监测采用平行样测定结果判定分析的精密度时,每批次监测应采集不少于10 %的平行样,样品数量少于10个时,至少做1份样品的平行样。
若测定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最终结果以双样测定值的平均值报出。
5.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
6.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7.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和分析误差三部分组成。
8.若修约间隔为0.1,数值-0.45的修约值为-0.4。
9.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10.离群值是样本中的一个或几个观测值,它们离开其他观测值较远,暗示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总体。
11.质量控制图指以概率论及统计检验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既便于直观地判断分析质量,又能全面、连续地反映分析测定结果波动状况的图形。
12.当需要对报告或证书做出意见和解释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将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形成文件。
13. 质量方针就是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14. 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做理论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滴定终点。
15.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积极开展和参加质量控制考核、能力验证、比对和方法验证等质量管理活动,并采取密码样、明码样、空白样、平行样和加标回收等方式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现场监测一、填空题1.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45°,应尽量避免在过于的角度下观测。
①③答案:太大陡峭2.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时,如果在太阳光下观察,应尽可能使照射光线与视线成。
①③答案:直角3.标准林格曼黑度图全黑代表林格曼黑度级。
①③答案:54.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的原理是:把林格曼黑度图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使图上的黑度与烟气的黑度相比较,凭对烟气的黑度进行评价。
①③答案:视觉5.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中,现场记录应包括工厂名称、排放地点、设备名称、、、、风向和天气状况等。
②答案:观测者姓名观测者与排放源的相对位置观测日期6.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连续观测时间应不少于min。
②答案:307.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应在白天进行观测,观测烟气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且该部分应没有存在。
②答案:水蒸气二、判断题林格曼黑度5级的确定原则是:在观测过程中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黑度按5级计。
( )①③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林格曼黑度4级的确定原则是:30min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min时,烟气的黑度按4级计。
( )①③A. 1 B.2 C. 3 D.4答案:B2.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观测者可在离烟囱 m 远处进行观测。
( )②A.50~300 B. 10~50 C.50~100 D.300~500 答案:A参考文献[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2]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1991).[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命题:段再明审核:武桂桃梁富生(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分类号:G3-2主要内容①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2000)②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③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④一氧化碳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一、填空题1.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定电位电解传感器主要由电解槽、电解液和电极组成,传感器的三个电极分别称为、参比电极、,简称S.R.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页4、举例说明什么是直接测定,什么是间接测定?答案:直接测定法:是指不经过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直接测得到测定结果的测量方法。
如重量法、库仑法。
间接测定:需要经过与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而得到测定结果的方法。
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极谱法等等。
5、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水中金属元素,如何检查是否存在基体干扰?答案:观察校准曲线与标准加入法曲线斜率是否一致。
6、简述:①紫外分光光度法;②直接电位法;③冷原子荧光法;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答案:①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紫光区(波长<370nm)。
测定样品溶液(或加化学试剂后的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定量关系进行测定的方法。
②直接电位法:以能斯特方程为基础,直接根据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点位与浓度的定量关系进行测定的方法。
③冷原子荧光法:基态汞原子被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激发产生共振荧光,在一定条件下其强度与汞的浓度成正比,可根据此作低浓度汞的测定。
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试样中被测元素受热后变成基态原子进入试样蒸汽,此基态原子吸收光源辐射出特征谱线,根据吸收光度与浓度的定量关系进行测定的方法。
7、请说明在容量分析中,原来使用的当量浓度单位同现在的法定计量单位摩尔浓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过去,在容量分析中为了便于计算,引入了当量浓度的概念,法定计量单位中废除当量概念以后,原来的当量浓度都可以用摩尔浓度代替,原当量的基本单位都变成了摩尔的基本单元。
但在物质的分子式前要用分数形式说明mol的实际含义。
如:硫酸(1/2H2SO4)=1mol/L。
以前所称的“摩尔分子”、“摩尔原子”、“摩尔离子”等不再使用。
8、蒸馏时如何防止暴沸?答案:为防止暴沸,可在开始蒸馏前加入洗干净的促沸剂,如沸石、碎瓷片、玻璃珠等。
9、简述无酚水的活性炭吸附制备方法。
答案:将粒状活性炭在150 ∽170℃下烘烤2h以上,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装入预先盛有少量水(避免碳粒间存留气泡)的参析柱中,使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缓慢通过柱床,按柱容量大小调节其流速,以不超过100ml/min为宜。
开始流出的水(略多于装柱时预先加入的水量)须再次返回柱中,然后正式收集。
10、简述不含有无机物的蒸馏水的制备方法。
答案: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的碱性溶液于水中使呈紫红色,再进行蒸馏既得(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水应始终保持红紫色,否则应随时补加高锰酸钾)。
11、简述碱性乙醇洗液的配置方法。
答案:碱性乙醇洗液的配置方法是将25g氢氧化钾溶于最少量的水中,在用工业纯的乙醇稀释至1L。
12、常用的纯水的检验方法有哪几种?答案:水质的检验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极普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
23页②要用玻璃试剂瓶储存易爆炸物品。
答案:①20.为防止火势扩散及蔓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熄灭各种加热设备,迅速移走周围可燃物品:①关闭一切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
②打开一切通风装置,加大空气流通。
答案:①四、问答题1、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应遵守什么原则?答案: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限量储存。
按先储先出的原则使用,避免长期存放。
2、使用能经皮肤和粘膜入体的有毒物质或某些脂溶性毒物时应如何保护?答案:使用能经皮肤和粘膜入体的有毒物质或某些脂溶性毒物时,应戴橡胶手套,穿长袖工作服。
3、如何安全保管高压气瓶?答案:高压气瓶要分类妥善保管,远离火源、热源,避免暴晒及强烈扰动,应予固定,最好隔离。
4、什么叫自燃物品?答案:凡不需要外界火源的作用,因受空气氧化或环境温度、湿度影响而发热达到自燃点引起燃烧的物品称为自燃物品。
5、什么叫爆炸极限?答案:易燃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火种即能引燃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6、遇水燃烧的物品储存时应注意什么事项?遇水燃烧的物品储存时应避开水源,注意防水、防潮,并不得与酸及氧化剂、含水物等共储。
7、管理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无双”保管制度具体含义是什么?管理易燃、易爆、剧毒物品要严格管理,实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锁、双账”的“无双”保管制度。
8、安放消防、灭火器材应注意什么事项?安放消防、灭火器材必须固定放在明显、方便的地方。
安放既要牢靠又要取用方便,并不得任意移动或挪用。
9、在同一线路上接装过多的仪器设备有什么危险?答案:在同一线路上接过多的仪器设备时,电流超过导线和仪器的容许电流和荷载能力,致使导线过热,即能损坏仪器,也能引起火灾和发生触电。
10、为什么放置仪器设备要避开化学试剂及有害气体?答案;若不避开,仪器设备就会受到化学试剂及有害气体的腐蚀,影响其性能。
11、对环境要求高的实验室,记录环境条件的主要项目是什么?答案:对环境要求高的实验室,记录环境条件的主要项目是温度和湿度。
12、水、电、气的设置及化学药品的放置要注意什么事项?答案:水、电、气的设置及化学药品的放置要符合安全管理的规定,注意防水、防爆、防触电、防漏电。
(24页)13.用高氯酸与硝酸或硫酸的混合酸消解有机物时,怎样操作才能保证安全?答案:用高氯酸与硝酸或硫酸的混合酸消解有机物时,操作要特别小心,严禁将高氯酸加到热的含有机物的溶液中去。
要特别注意在加高氯酸之前,先用硝酸进行预消解,将大量还原性有机物破坏之后,才能加入高氯酸作最后消解。
14.配电盘、电气设备或电线着火,用何种灭火器灭火,应注意什么事项?答案:配电盘、电气设备或电线着火,先用四氯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切断电源后才能用水扑救。
未切断电源前,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15.仪器设备接地或接零要注意什么事项?答案:凡仪器说明书要求接地或接零的设备,都应做好可靠的“保护接地”或“保安接零”,并应定期检查其完好性。
有些仪器还应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及整体线路上电器配备情况,加装保险丝等保护设备。
16.易燃固体除易燃烧外,常常还具有什么特性?答案:易燃固体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腐蚀性和爆炸性。
17. 蒸发、蒸馏或回流易燃易爆物品时应注意事项?蒸发、蒸馏或回流易燃易爆物品时,分析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应按沸点高低分别使用水浴、砂浴或油浴加热,并应注意室内通风以免蒸气浓度过高。
18.倾注或使用易燃易爆品时应注意什么事项?答案:.倾注或使用易燃易爆品时附近不得有明火,不慎将依然易爆品倾倒在实验台或地面上时,应立即断开附近的加热源,用毛巾、抹布将液体吸干,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19.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应注意什么事项?答案: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易燃物品应与氧、氯、氧化剂等分储,严禁烟火及曝晒,低温保存,最高不得超过30℃。
易燃液体则应密塞后于底层放置,注意通风。
20.开启高压气瓶时应注意什么事项?答案:开启高压气瓶时应在接口的侧面操作,避免气流直冲人体。
操作时严禁敲击阀门。
如有漏气,立即修好。
21.实验室失火后怎样灭火?答案:实验室失火后要设法隔绝火源周围的空气,降低温度至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根据火势的大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扑灭火焰。
火势较小时,可用湿抹布、灭火毯或石棉布等灭火。
对于大火,则应根据燃烧物的性质使用不同方法和灭火剂灭火。
22.怎么扑灭提纯、回收易燃试剂,或回流萃取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造成的在冷凝器顶部着火?答案:提纯、回收易燃试剂,或回流萃取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造成在冷凝顶部着火,应首先切断加热源再行扑救,绝不能用堵塞冷凝器的方法处理,以免发生爆炸引起大火。
23.室内散逸大量有毒气体时,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案:室内散逸大量有毒气体时,应立即打开门窗加强换气,未佩带防护衣帽的人员不得在室内滞留。
24.氰化物或氢氰酸中毒怎样急救?答案:氰化物或氢氰酸中毒急救:立即移出毒区,脱去衣服,进行人工呼吸。
可吸入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
立即送医院。
(32页)4.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含义是什么?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各技术环节中的质量控制,他们都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使用适宜的质控技术,使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达到质量指标的要求。
5.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其质量控制技术有哪些?答案:在设有质量控制专设机构或专职人员的情况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有自控和他控两种方式。
自控情况下的质量控制技术有:空白试验值和检出限的核查,平行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测定,标准物质比对分析,方法比较实验,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
可用于他控方式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密码样(亦可用平行双份)测定,密码加标样分析,密码方式的标准物质比对,室内互检,实间外检等。
6.分析方法检出限应如何测定?其合格要求是什么?(以《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的规定为例叙述之。
)答案:根据所用的分析方法测定空白试验值和选定的估算检出限公式进行计算。
选用L=2的估算式时,应于每天测定一对空白平行样,至少需测5d。
用所得结果先计算批内标准偏差,再按给定的置信水平估算方法检出限,若所用分析方法是分光光度法、色谱分析法或离子选择电极法时,则应按相应的规定估算检出限。
将测得的方法检出限值与方法中的规定值相比较,若高于规定值,即应查找原因,并重新测定,直至合格。
7.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方法检出限是某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能从样品中定性地检出待测物的最小浓度或量。
方法测定下线是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以某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的最小浓度或量。
测定下线由所要求的分析精密度决定。
同一分析方法,按精密度b类试题及答案35、36、37问答题1、什么叫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有哪几类?标准物质是已确定了一个或多个特性量值并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用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试方法、确定材料特征、直接做比对的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物理特性和物理化学特性测量标准物质和工程技术特性测量标准物质等。
2、什么叫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有哪些?由国家法定形式规定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的法定单位有:国际单位U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的专门名称的打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由以上形式构成的组合形式单位,以及词头上和上述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3、为什么控制现场采样的工作质量?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环境样品有着极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欲要正确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必须采集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样品。
当样品不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时,任凭实验室分析工作再严密也无法弥补和改变样品失真所致的严重影响,即使测试质量完全符合要求,而对于了解和环境评估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采样时及其重要的一环。
为此,必须切实重视采集样品的质量控制,使采集到的样品室符合计划要求的、真实的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