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培训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发[2006]114号)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发[2006]1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04fd116fa45177232f60a2d9.png)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考核(以下简称持证上岗考核)工作,保证考核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统称环境监测机构)中一切为环境管理和社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质量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的人员(以下统称监测人员)的持证上岗考核。
持有合格证的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员),方能从事相应的监测工作;未取得合格证者,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国家级和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管理工作,其中国家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实施,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组织实施。
省级环境保护局(厅)负责辖区内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管理工作,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在省级环境保护局(厅)的指导下组织实施。
第四条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组织本机构环境监测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保证监测人员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
第五条申请持证上岗考核的单位(以下简称被考核单位)向负责对其进行考核的单位(以下简称主考单位)提出考核申请,并填报《持证上岗考核申请表》。
被考核单位在持证上岗考核组(以下简称考核组)进入现场考核之前,按照考核组的要求,做好考核准备,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
第六条主考单位根据被考核单位的申请制定考核计划,组建考核组,负责指导和监督考核组按计划实施考核,审核考核方案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报告》(以下简称考核报告),并负责将考核结果上报合格证颁发部门审批。
第七条考核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命题及制定参考答案、确定被考人员的考核项目和考核方式、实施考核及阅卷和评分、向主考单位提交考核报告。
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管理规定(试行)

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我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和管理工作,确保监测人员素质,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发〔2006〕114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广东省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中一切为环境管理和社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质量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人员(以下统称“监测人员”)的持证上岗考核。
第三条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是监测人员经本规定的考核方式考核合格的证明。
合格证分为合格证、临时合格证两种。
合格证颁予市、县(市、区)级环境监测机构正式和长期聘用(一年以上)的人员。
临时合格证颁予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的人员。
两种合格证在有效期内具有同等效力和用途。
第四条根据环境监测工作性质,监测人员分为监测分析类(包含现场测试、采样、样品管理、样品制备及实验室分析等)、质量管理类(包括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监测数据复核和审核、监测报告的复核、审核和签发等)、综合分析类(包括数据管理、分析评价、监测报告和环境质量报告编写、遥感解析、环境形势综合分析等)三类。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对全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具有领导职责,并授权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具体实施全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与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配置和持证上岗具有领导和监督职责。
地级以上市环境监测机构应积极协助和配合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做好持证上岗考核工作。
第七条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负有全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职责。
第八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做好监测人员基本条件控制、岗前技术培训和上岗后的继续教育,确保本机构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率符合相关要求。
第九条持有合格证者方能从事相应的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分光光度法:色度

(一)基础知识分类号:W6-0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关于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通知

考核方式、实施考核及阅卷和评分、向主考单位提交考核报告。考核组工作由考核组组长负责。 返回
第三章 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第八条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根据被考核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确 定考核内容。 (一)基本理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环境监测基础理论知识、环境保护标准和 监测规范、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知识、常用数据统计知识、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方法、分析测试方 法、数据处理和评价模式等。 (二)基本技能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布点、采样、试剂配制、常用分析仪器的规范化操作、仪器校 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数据记录和处理、校准曲线制作、样品测试以及数据审核程序等。 (三)样品分析是指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发放的考核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第九条基本理论的考核方式为笔试,原则上采取闭卷形式进行。 第十条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考核采取现场操作演示与样品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项目的确 定以具有代表性、尽量保证覆盖被考核人的实际能力为原则,一般考核项目数不少于被考核人申请项 目的 30%。对有标准样品的项目,原则上进行标准样品的测试考核。对没有标准样品的项目,可采取 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提问、人员比对和仪器比对等考核方式。考核 组根据测定结果、实际操作规范程度以及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评定考核结果。 第十一条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中没有考核的项目,由被考核单位自行考核认定(以下简称自认 定)。自认定情况经被考核单位核签后报考核组,随考核报告一同报主考单位。考核组在现场考核时 抽查自认定情况,抽查比例不少于 5%。以现场考核时间为基准年,在同年度和上一年度参加国家和 省级能力验证并考核合格者、参加标准样品定值并被采纳者,可认为自认定合格。
第四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返回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培训

第16页/共46页
考核内容
基本理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基 本知识、环境监测基础理论知识、环境保 护标准和监测规范、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知识、常用数据统计知识、采样方法、样 品预处理方法、分析测试方法、数据处理 和评价模式等。
第一部分 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总站综字 [2007]96号——关于印发《环境 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 的通知(适用于总站对各省级环 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人员 的考核)
第2页/共46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 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 测机构中一切为环境管理和社 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 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质量 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的人 员(以下统称监测人员)的持 证上岗考核。
下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环境空气和废气 室内空气 生物 土壤和固体废物 质量管理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 放射性测量 电磁辐射 其他
第19页/共46页
试卷
题型——填空、判断、选择、简答 和计算。
组卷原则——按照申报内容组卷, 以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为依据
第44页/共46页
谢 谢!
第45页/共46页
感谢观看!
第46页/共46页
检定
检定以检定规程为依据,主要评定计量器具 的计量特性(如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 基本计量性能),以及影响准确度的其他计 量性能(如零漂、线性、滞后等)。
检定周期在检定规程中明确规定。 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出具检定证书;检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第五节容量法1. 简述容量分析法的误差来源答案:(1)滴定终点与理论终点不完全符合所致的滴定误差;(2)滴定条件掌握不当所致的滴定误差;(3)滴定管误差;(4)操作者的习惯误差。
2. 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应满足什么要求?答案:(1)纯度高,杂物含量可忽略(2)组成(包括结晶水)与化学式相符。
(3)性质稳定,反应时不发生副反应。
(4)使用时易溶解(5)所选用的基准试剂中,目标元素的质量比应较小,使称样量大,可以减少称量误差。
3. 简述影响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及络合效应等,此外、温度、介质、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也对溶解度有影响。
4. 简述滴定管读数时的注意事项答案:滴定管读数时应遵守以下规则(1)读数前要等于1~2min;(2)保持滴定管垂直向下;(3)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4)初读、终读方式应一致,以减少视差;(5)眼睛与滴定管中的弯月液面行。
5. 适合容量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案:(1)反应必须定量进行而且进行完全。
(2)反应速度要快(3)有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理论终点(或滴定终点)(4)共存物质不干扰滴定反应,或采用掩蔽剂等方法能予以消除。
6. 常量滴定管、半微量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各是多少?答案:常用滴定管:0.1ml;半微量滴定管和微量滴定管0.05ml或0.02ml,微量滴定管0.01ml五、计算题1. 对一滴定管进行校准中,在18℃时由滴定管放出10.00ml纯水,其质量WT,为9.970g,已18℃时每毫升水的质量d t为0.9975g,试求该滴定管误差。
答案:V t=W t/d t=9.9701/0.9975=9.99(ml)10.00-9.99=+0.01(ml)即:在18℃时这一段滴定客量得体积误关是+0.1ml2. 当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时,若要求容量分析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1%以下,则其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多少克?答案:0.0002/0.1%=0.2 即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0.2g。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建立一个持证上岗考核制度非常必要。
一、持证上岗的必要性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性很强,监测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正确且高效地进行监测工作。
持证上岗制度可以确保环境监测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1. 保证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持证上岗制度可以确保环境监测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拥有必要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能够正确地进行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维护环境监测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持证上岗制度可以规范环境监测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态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减少不合规行为的发生,提升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这对于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才投身环境监测行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3. 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持证上岗制度可以确保环境监测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才能准确评估环境污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内容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包括对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考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核内容:1. 专业知识考核。
环境监测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熟悉环境监测法规和标准,了解监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编写等技能。
专业知识考核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或者面试的形式进行。
2. 操作技能考核。
环境监测人员需要掌握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熟悉各种监测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技巧,能够正确地采集样品和进行数据记录。
操作技能考核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或者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以确保环境监测人员能够熟练地操作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及答案空气和废气环境空气采样1问答题

问答题1.简述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
③答案: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是:(1)在监测范围内,必须能提供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质量信息。
(2)监测网络应考虑获得信息的完整性。
(3)以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为基础,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寻求优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
(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监测点位的其他因素。
2.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③答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是:(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环境空气样品的间断采样的含义是什么?①答案:指在某一时段或1h内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该小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4.简述什么是环境空气的无动力采样。
①答案:指将采样装置或气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力,依靠环境空气中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而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5.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①答案: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
6.用塑料袋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③答案:充足气后,密封进气口,将其置于水中,不应冒气泡。
7.新购置的采集气体样品的吸收管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③答案:将吸收管内装适量的水,接至水抽气瓶上,两个水瓶的水面差为1m,密封进气口,抽气至吸收管内无气泡出现,待抽气瓶水面稳定后,静置10min,抽气瓶水面应无明显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实行分级管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国家级
和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 持证上岗考核的管理工作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国家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 的考核工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组织实施
合格证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 发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 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组织实施
监测分析类(包括现场测试、采样、样 品制备及实验室分析等)——笔试+现 场
质量管理类、生态监测类——笔试 综合技术类(包括数据管理、分析评价
及报告编写等)——笔试(正在完善)
基本理论考核方式和结果评定
笔试、闭卷 男同志年满50周岁、女同志年满
45周岁、且从事监测工作10年以 上(含10年)的人员可开卷 达到试卷总分数的70%为合格 不合格者1个月内可以补考
试卷
题型——填空、判断、选择、简答 和计算。
组卷原则——按照申报内容组卷, 以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为依据
试卷形成——软件自动组卷,部分 项目补充试卷
试卷分数——150分、100分或75 分,与考核项目数有关
试卷
试卷
试卷
理论考试的新设想
机考——编写试题(全部采用选 择题和判断题),开发软件
按照现场考核计划进行 没有做过的——不通过 实验条件不具备的——不通过 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的——不通过 人员不在的——不通过
培训和自考认定
被考核单位应在现场考核前完成 对被考核人员的培训,对监测分 析类人员的监测能力进行自考认 定
方式——同现场考核
自考认定的要求
每个人、每个项目都要进行, 保证都实际操作过(包括同一 项目的不同方法)
需要有证明材料(包括认定时 的记录、站领导确定的负责人 签字等)
自考认定
不提倡集中进行 安排在例行监测工作之中,盲样测
具有代表性、尽量保证覆盖被 考核人的实际能力,考核项目 数不少于被考核人申请项目的 30%
新持证项目的抽查比例大于已 持证项目
监测分析类人员现场考核免试条件
参加国家级能力验证、实验室 比对和质控考核且成绩合格或 满意、参加标准样品定值且结 果被采用的、计量认证现场考 核抽查项目合格的,三年内 (按自然年计算)可以免去相 应项目的现场考核
随时考——开发管理系统,理论 考试可以与现场考核分开进行
监测分析类人员现场考核方式
现场考核方式——操作演示、实样测试、 标准样品测试等,现场提问不再作为独 立的考核方式
基本技能——通过操作演示等方式 样品分析——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发
放的考核样品(标准样品或实际样品) 进行分析测试
现场考核内容的确定原则
考核内容
基本理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基 本知识、环境监测基础理论知识、环境保 护标准和监测规范、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知识、常用数据统计知识、采样方法、样 品预处理方法、分析测试方法、数据处理 和评价模式等。
以方法的要求和相关知识为主
主要参考资料——《环境监测人员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上册(第二版)
第一章 水和废水 第二章 酸沉降 第三章 海水 第四章 噪声和振动 第五章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第六章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
主要参考资料——《环境监测人员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下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环境空气和废气 室内空气 生物 土壤和固体废物 质量管理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 放射性测量 电磁辐射 其他
合格证由总站颁发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省级环境保护局(厅)负责辖 区内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持 证上岗考核的管理工作,省级 环境监测机构在省级环境保护 局(厅)的指导下组织实施。
合格证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颁发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组织本机 构环境监测人员的岗前技术培 训,保证监测人员具有相应的 工作能力。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 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 测机构中一切为环境管理和社 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 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质量 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的人 员(以下统称监测人员)的持 证上岗考核。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持有合格证的人员方能从事相 应的监测工作;未取得合格证 者,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 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 员负责。
试,人员比对,样品比对,平行样 测试,样品加标,留样复测,参加 能力验证、质量考核和标准样品定 值等 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按技术文件归 档,可以保留复印件
现场考核前的准备
按照现场考核计划进行充分准备 仪器及其配件、试剂、标准样品
(或标准气体) 器皿清洗干净 考核顺序安排好 现场准备好
现场考核
上岗证
申请表
格式——总站外网上有最新版 本的表格
Excel格式,不要合并单元格 方法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应急监测按照仪器类型填报
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和样品分析
注:根据被考核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岗位分 类确定具体考核内容
基本理论——笔试 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现场考
核
考核内容
评价方法——自考认定
第二部分
持证上岗考核的内容 和要求
持证上岗考核工作流程
被考核单位提出申请 总站制订年度计划 被考核单位提交申请表 总站审查申请表 总站组建考核组 考核组在命题(理论考试)
持证上岗考核工作流程
考核组制订现场考核计划 被考核单位做好考核准备 实施现场考核 考核组提交考核报告 总站审查考核报告 总站下发考核结果通知并颁发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第二部分 持证上岗考核006〕 114号——关于印发《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 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通知
第一部分 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总站综字 [2007]96号——关于印发《环境 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 的通知(适用于总站对各省级环 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人员 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