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雨》的诗意解读-2019年精选文档
《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作家作品赏析

长恨歌唐·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梧桐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梧桐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梧桐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梧桐雨》是元代白朴撰写的杂剧剧本。
梧桐雨

第二折中“【普天乐】恨无穷,愁无限。
争奈仓卒之际,避不得蓦岭登山。
銮驾迁,成都盼。
更那堪浐水西飞雁,一声声送上雕鞍。
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
”秋风雁影,情景凄然。
雁声、西风、落日诸意象,渲染烘托出悲怆的氛围,把唐明皇离京时,对故国山川的无限依恋之情以及无可奈何仓惶而逃的心绪,描绘得形象深刻。
离人的无奈、感伤之情完美地融合于凄清萧索的景象中,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作品中营造意境最为成功之处无疑为第四折,包围在第四折中唐明皇周围的景物是“秋虫”“西风”“落叶”“秋雨”和“梧桐”,而梧桐又正是当年他与贵妃“并肩斜靠”之处,如今在秋雨中更显出人亡物在的凄楚。
这一切都与此时唐明皇的处境和心境融汇在一起。
忆旧、伤逝、相思交织在一起,伤感情绪和秋雨细敲梧桐的凄凉萧瑟的氛围,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
第四折后半部八支曲子,由梧桐夜雨惊散美梦生发开去,以情会景,铺陈渲染,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一代落难帝王的茕独与愁苦。
全剧以一曲【黄钟煞】结尾,写尽了“雨和人紧厮熬”“雨更多泪不少”的情和景。
在此,白朴充分发挥他精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悲剧氛围之特长,调动大量足以呈示主人公隐微心绪的意象,编织成一曲曲情景交融的剧曲,如泣如诉地宣泄主人公怀旧、伤逝、相思、愧悔、孤独、怨怅等抑郁的情结,制造了一个凄冷、清绝而又孤寂、迷惘、凄恻的意境,表现了一个人在梦醒之后感到无路可走的绝望心情。
那淅淅沥沥的雨声,不仅一阵阵把梧桐叶打得凋谢了,也一点点把读者的心滴碎了!《梧桐雨》真可谓“有意境而已矣”,达到了“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的艺术效果。
在《梧桐雨》里,白朴把梧桐与杨、李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
李隆基对着梧桐回忆:“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它惊觉了。
”这点明了梧桐在整个剧本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在我国的诗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即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
浅析梧桐雨的悲剧内涵

浅析《梧桐雨》的悲剧内涵【内容摘要】:白朴的《梧桐雨》是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作者将个体悲剧、伦理悲剧和社会悲剧巧妙地统一于作品之中,构成其多层次的悲剧内涵,使这部剧作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不可多得的悲剧佳作。
【关键词】:梧桐雨悲剧内涵个体悲剧伦理悲剧社会悲剧元代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取材于唐代陈鸿的《长恨歌传》,题目则是取自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
这是一部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以唐玄宗李隆基专宠杨贵妃的故事为中心的悲剧作品。
对于这部杂剧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它的主题不够突出,倾向性不够鲜明,而且结构松散,戏剧性不强,既缺乏艺术技巧,又缺少思想内涵;也有人持恰恰相反的观点,认为《梧桐雨》无论是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是中国戏剧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客观的说,《梧桐雨》这部作品的主题确实不是十分的清晰,对唐玄宗荒淫的批判,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叹惋,对朝代更迭的感慨,似乎都有所体现,但却又都不是那么的明显。
但是,这并不影响《梧桐雨》成为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因为作者对于作品悲剧内涵的表现足以掩盖他在主题定位上的不足,这种悲剧内涵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作者巧妙地使个体悲剧、伦理悲剧和社会悲剧在一部作品中达到了统一,使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更大的悲剧,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使人读后不禁要为之叹息。
一、唐明皇的个体悲剧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帝,在位时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但是,在《梧桐雨》中,作者却将这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塑造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而他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后宫和前朝两个方面。
首先是后宫,对于这位唐明皇,后世的人们谈论的最多的,除了他那辉煌的政绩以外,恐怕就是他和杨玉环之间的那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了。
古往今来关于李杨爱情的文学作品有很多,除了《梧桐雨》外,最著名的就要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了,这些作品中对于这段感情的诠释虽不尽相同,但是却无一例外地描写了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极度宠爱,虽然这“爱”未必是真爱,但是这“宠”却是实实在在的,白朴在《梧桐雨》中写到唐明皇“自太真入宫,朝歌暮宴,无有虚日”将与贵妃宴饮置于朝政之上,对其的恩宠可见一斑,而且这份专宠长达十年之久,在历史上众多的帝妃之间是十分罕见的。
古代戏剧-梧桐雨 赏析

⑤一会价紧呵,似玉盘中万颗珍珠落;一会价响呵,似玳筵前几簇笙歌闹;一会价清 呵,似翠岩头一派寒泉瀑;一会价猛呵,似绣旗下数面征鼙操。 ⑥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 ⑦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 ⑧长生殿那一宵,转回廊,说誓约,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尽言词絮絮叨叨。
梧桐的意象
忠贞爱情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梧桐的意象
孤独忧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梧桐的意象
离情别绪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 让雨湿寒梢的景象唤醒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
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解读“梧桐雨”
靠着这招新凤,舞青鸾,金井梧桐树映,虽无人窃听,也索悄声儿海誓山盟 杨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
联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夕阳西下”
【第四折】唐明皇退位后在西宫养老,他满怀愁绪,思念着死去的杨玉环,怀念着过去的月夕花 朝。他想到无权柄的苦恼,孤辰限的凄惶。
“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
到如今
“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
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时光,只成了追忆
“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 虚实结合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题目 安禄山反叛兵戈举 陈玄礼拆散鸾凤侣
元杂剧《梧桐雨》赏析

这 时 ,左 丞相 李 林 甫 慌 张 禀告 :安 禄 山反叛 已杀 上 长 安 。唐 明皇 沉 沦 于女 色 之 中 ,怪 其
扰 了他 的 兴致 。及 至 问 李林 甫 如 何 平 叛 ,李 因承 平 日久 ,人 不 知 兵 ,无 计 可 施 。唐 明 皇 只好幸 蜀 以避其 锋 ,又 担 心贵妃 驱 驰不惯 。 右 龙 武将 军 陈 玄礼 护 驾 幸 蜀 ,路 遇 父 老 拦 驾 ,表示 愿从 殿下 破贼 去 长安 。如 若人 蜀 , 中原 百 姓谁 为 主 ? 唐 明 皇便 叫太 子 近 前 ,命 他 留在 中原 转 任 讨 伐 。太 子 率 军 回转 ,众 军
白朴 的 《 桐 雨 》 是 根据 白居 易 的 ( 梧 - K 恨 歌 》 编 撰 的 ,可 贵 的是 作 者 把这 个 爱 情 故 事放 在 安 禄 山叛乱 这个 重 大 的 历史 事 件 里 来
贵 妃饮 酒 作 乐 。四川 使 臣遵 圣 旨为 贵妃 进 贡 I
鲜 荔 枝 ,贵 妃 吃 罢 为 唐 明皇 演 霓 裳 羽 衣 舞 。
贵 妃 建议 留他 于 宫 中解 闷 ,唐 明皇 应 允 ,赐 予 贵 妃 为义 子 ,始 封其 为平 章 政 事 ,国舅 杨
国忠 一再 反 对 。且加 封 为渔 阳节 度 使 ,镇 守
不 进 。 陈 玄礼 奏 道 :众 军要 求 除 掉 专权 误 国 又 与 藩 使 沟 通 的杨 国忠 。 唐 明 皇 迫 于 压 力 ,
会 价 紧呵 ,似 玉盘 中万颗 珍珠 落 ;一
会价 响 呵 .似 玳 筵 前几 处 笙歌 闹 :一会 价 清
呵 ,似 翠岩 头一 派寒 泉 瀑 ;一会 价 猛 呵 ,似
绣 旗 下数 面征 鼙操 。兀 的不 恼 杀 人 也 么哥 ! 兀 的 不恼 杀 人也 么哥 !则被 他诸 般 儿 雨 声相
白朴《梧桐雨》主要内容赏析

白朴《梧桐雨》主要内容赏析《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主要写唐明皇荒淫致乱,由欢到悲的变化过程。
唐明皇在太平盛世时与杨贵妃过度淫乐,招致国家动乱,使唐王朝由盛而衰; 国家的动乱也给他个人带来无法解脱的悲哀。
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在民间早有流传。
白居易的《长恨歌》把李杨故事作为爱情题材来处理,颂杨李杨爱情的真挚专一和生死不渝。
白朴的《梧桐雨》,则是从政治的角度来处理李杨故事的,对他们的关系及其后果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梧桐雨》把李杨故事作为政治题材来处理,首先表现在折次的安排上。
在楔子里,作者一开始就写失机番将安禄山的情况、杨贵妃的经历,以及唐玄宗赦安禄山应杀之罪,杨贵妃与安禄山的不正当关系。
在第一折,作者虽然用大量篇幅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幸,写杨贵妃七月七日由向天公乞巧转为向皇帝乞誓,写李杨海誓山盟。
但因为本折一开头便不无目的的写了一段杨贵妃对和她有暧昧关系的恨恨离去的“义子”安禄山的思念,所以便在李杨关系上投上了一道不光彩的有着潜在危险的阴影。
第二折作者先写安禄山为夺江山取杨贵妃起而造反, 而唐玄宗却命使臣进荔枝,贵妃舞金盘。
正在这淫乐无度之时,安禄山兵破潼关,直逼长安,唐玄宗只好携妃子登程幸蜀避祸。
第三折先写李隆基于赴蜀途中交传国于太子,接着写马嵬兵变,兵士刀砍杨国忠,马踏杨贵妃。
第四折写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李隆基退居西宫,思念贵妃,忆昔伤今,烦恼愁闷的情景。
作者没有把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写得象汉元帝思念王昭君那样令人同情,而是让人感到个人淫乱招致国家动乱, 国家动乱加深个人哀怨的后果。
《梧桐雨》作者把李杨故事作为政治题材来处理,还表现在对待李隆基态度上。
作者对李隆基不是同情、肯定,更没有颂扬,而是贬责。
在楔子里,作者借唐玄宗之口说道: “昨寿邸杨妃,绝类嫦娥,已命为女道士,既而取入宫中,策为贵妃” 。
在第一折,贵妃也自我介绍说: “开元二十二年蒙恩选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乃主上圣节,妾身朝贺,圣上见妾貌类嫦娥,令高力士传旨度为女道士,住内太真宫,赐号太真。
《梧桐雨》赏析

《梧桐雨》赏析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代戏曲,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描写安史之乱前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悲欢离合。
共四折-楔子。
剧情是:安禄山有一次未能完成军令,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本欲将他斩首,惜其骁勇,将他押至京城问罪。
丞相张九龄奏请明皇杀掉安禄山,明皇不从,反而召见授官。
此时贵妃正受宠幸,奉明皇命收安禄山为义子,赐洗儿钱。
后来安禄因与杨国忠不和,出京任范阳节度使。
月七日,贵妃与明皇在长生殿欢宴。
明皇将金钗钿盒赐给贵妃,酒酣之际,二人深感牛郎织女的坚贞,对星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好景不长,天宝十四年,贵妃正在品尝她喜爱的荔枝,安禄山谋反的消息传到,明皇携贵妃仓皇入蜀。
驻扎马嵬驿时,军队起了骚乱。
龙武将军陈玄礼请明皇诛杀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明皇依言而行。
但军队仍不肯前进,陈玄礼又请诛媚惑君王的杨贵妃。
明皇无奈,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中,由她自尽。
这样,军队得到了安抚,保护明皇逃亡。
肃宗收复京都后,太上皇(明皇)闲居西宫,悬挂贵妃像,与之朝夕相对,追念不已。
一夜,明皇正在梦中与贵妃相见,却被梧桐雨惊醒。
他追思往日与贵妃欢爱情景,惆怅万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桐雨》的诗意解读
作为元曲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突出的,王国维称“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笔者认为,《梧桐雨》一曲有着醇厚的诗意诗味。
一、内涵丰富的意象
《梧桐雨》中“霓裳”和“梧桐”在剧中经常出现,是剧中的核心意象。
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作品的主题、结构乃至情感的表达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梧桐雨》第二折【快活三】【鲍老儿】【古鲍老】【红芍药】四支曲子写的是陈香亭下舞“霓裳”的情景,这里的“霓裳”就是指的《霓裳羽衣曲》。
其中【快活三】写的是乐舞前的准备工作,【鲍老儿】【古鲍老】写的是在沉香亭中弹奏《霓裳羽衣曲》的情景,【红芍药】一曲写的是杨贵妃妙曼的舞姿。
从作品的结构来看,“沉香亭中舞霓裳”作为《梧桐雨》中重要的场面之一,它在整个作品的叙述结构中是重要的一环。
在作品第四折中,“【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听回廊祝誓约。
不合把梧桐挨靠,?言词絮絮叨叨。
沉香亭那一朝,按霓裳舞六幺,红牙箸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吵吵。
是兀那当时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觅着,暗暗地还报。
”在此,“霓裳”的意义已经凝练成一种感情的载体,它寄托着唐明皇对杨贵妃深深的思
念。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霓裳”这一意象读到所谓的亡国之音。
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过华清宫》)即是明显的例子。
在中晚唐诗人的眼中,“霓裳”成为亡国的祸根,这是他们对明皇声色误国的切身的体会。
再说“梧桐”,一般认为作品的名字出于《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历来写李杨的故事很多,所选用的名字也很多,有“马嵬坡”“华清宫”“长生殿”“霓裳曲”等,唯有白朴以“秋雨梧桐”名篇,完全理解为出自白居易的诗句是不妥当的。
“梧桐”意象在这部戏剧中是有着独特的意味的。
梧桐树在剧中为李杨爱情的见证。
第一折【醉中天】和第四折中【白鹤子(三)】写的是梧桐树见证了李杨爱情的盟誓。
而第四折【白鹤子(四)】与【滚绣球】两支曲子目睹了“舞霓裳”的欢乐场面,这才有了“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的悲凉心境。
由此,“梧桐”不仅成为李杨爱情的一个象征,而且已经被杨玉环看做是终身的依靠。
第四折写的是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
其时他已被架空做了“太上皇”,处境的悲凉与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是通过秋雨打梧桐这样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的。
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就把唐明皇晚年的处境与梧桐的凋零联系在一起。
在我国的诗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就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
在《梧桐雨》中,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
让雨湿寒梢、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凄怨的感受,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魅力。
二、幽美凄清的意境
第二折中“【普天乐】恨无穷,愁无限。
争奈仓卒之际,避不得蓦岭登山。
銮驾迁,成都盼。
更那堪?水西飞雁,一声声送上雕鞍。
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
”秋风雁影,情景凄然。
雁声、西风、落日诸意象,渲染烘托出悲怆的氛围,把唐明皇离京时,对故国山川的无限依恋之情以及无可奈何仓惶而逃的心绪,描绘得形象深刻。
离人的无奈、感伤之情完美地融合于凄清萧索的景象中,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王国维说:“‘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
”这里,白朴的“銮驾迁……落日长安”“古人之境界”与此刻玄宗所处之境界,不仅完全吻合,而景中含情的成分更沉重,从而也更显出今日之凄苦了。
作品中营造意境最为成功之处无疑为第四折,包围在第四折中唐明皇周围的景物是“秋虫”“西风”“落叶”“秋雨”和“梧桐”,而梧桐又正是当年他与贵妃“并肩斜靠”之处,如今在秋雨中更显出人亡物在的凄楚。
这一切都与此时唐明皇的处境和心境融汇在一起。
忆旧、伤逝、相思交织在一起,伤感情绪和秋雨细敲梧桐的凄凉萧瑟的氛围,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
第四折后半部八支曲子,由梧桐夜雨惊散美梦生发开去,以情会景,铺陈渲染,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一代落难帝王
的茕独与愁苦。
全剧以一曲【黄钟煞】结尾,写尽了“雨和人紧厮熬”“雨更多泪不少”的情和景。
在此,白朴充分发挥他精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悲剧氛围之特长,调动大量足以呈示主人公隐微心绪的意象,编织成一曲曲情景交融的剧曲,如泣如诉地宣泄主人公怀旧、伤逝、相思、愧悔、孤独、怨怅等抑郁的情结,制造了一个凄冷、清绝而又孤寂、迷惘、凄恻的意境,表现了一个人在梦醒之后感到无路可走的绝望心情。
那淅淅沥沥的雨声,不仅一阵阵把梧桐叶打得凋谢了,也一点点把读者的心滴碎了!《梧桐雨》真可谓“有意境而已矣”,达到了“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的艺术效果。
三、诗意盎然的语言
王季思《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将白朴作为文采派的代表。
作为长于情词的文采派作家,白朴剧中的语言典雅华美。
白朴语言的典雅华美体现在《梧桐雨》中最明显的乃是曲词的诗化,即巧妙地融诗歌语言于剧作之中,使其曲词更富有诗意。
如第一折中长生殿的誓词“【赚煞尾】长如一双钿盒盛,休似两股金钗另,愿世世姻缘注定。
在天呵做鸳鸯比并,在地呵做连理枝生。
月澄澄银汉无声,说尽千秋万古情。
咱各办着志诚,你道谁为显证,有今夜度天河相见女牛星。
”这里,不仅借鉴了白居易《长生殿》的诗句,而且还创造了一个月明星稀、万籁俱静的环境,剧中人物在这番诗情画意的景象的映衬下也更显加生动了。
综上可见,《梧桐雨》有着浓厚的诗意特质,有着独特的艺
术魅力,它不仅在当时同题材的剧作中高居榜首,而且对后世的戏曲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它当之无愧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