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复习1

合集下载

10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跟方法应试复习第1-3节

10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跟方法应试复习第1-3节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应试复习(第1-2章)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一、素质素质定义: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

素质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良好的素质只是日后发展与事业成功的一种可能性。

素质与绩效、素质与发展都是互为表里的。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条件,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素质的特性:(9个)①基础作用性。

它仅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②稳定性。

素质体现于个体活动的全部时空中。

素质表现为一个人某种经常性的和一惯性的特点。

③可塑性。

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外界影响和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④内在性。

它具有隐蔽性和抽象性。

⑤表出性。

行为方式、工作绩效与行为结果是素质表现的主要媒介与途径。

它构成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内外具有统一性。

个体素质的表出性也体现为素质表现的实在性与具体性。

例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⑥差异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⑦综合性。

同一个体的各种素质、同一素质的各种成分,都是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的,它们相互联系、难分难割,统一地作用于行为方式、行为产品与工作绩效之上。

素质的综合性还表现在素质对行为辐射的共同性、普遍性与全时空性。

⑧可分解性。

⑨层次性与相对性。

每个人的素质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有核心素质、基本素质与生成素质等不同的层次区分。

素质优劣表现为水平高低,而水平绝不是素质。

素质的构成: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个体素质划分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两大类。

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的体质、体力和精力的总和。

心理素质中的智能素质,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与才能。

而才能是指专长,是指在兴趣、天赋上所形成的高水平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

品德素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创新意识与其他个性品质。

工程制图复习题 附答案

工程制图复习题 附答案
第2章 正投影法和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
班级
学号
姓名
2-1 点的投影。
(1)求下列点的第三投影,并判断它们的空间位置。 (2)求下列点的第三投影,并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3)点A位于点B之后、之下、之右皆为10mm,求点 A的三面投影。
在 分角
在 面内
在 面内
在 面内
(4)已知:点A和点B与V、W面等距,并且点A在B之下10mm, 求:点A的三面投影。
第3章 几何立体的投影
3-1 画出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并求表面上A、B两点的其余二投影,保留作图线。
(1)
(2)
(3)
(4)
(5)
(6)
第4章 截切立体的投影
4-1 画出截切平面立体的第三面投影,保留作图线。
(1)
(2)
班级
学号
姓名
4-2 画出截切平面立体的侧面投影,并补全水平投影。
(1)
(3)
(4)
2-2 直线的投影。
(1)求下列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判断它们的空间位置。
(2)已知:点C在AB上,且AC=10mm。 求:点C的两投影。
(3)已知:点C在AB上,且AC:CB=2:1。 求:点C的两投影。
水平线
正垂线
(4)分别判断下列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一般位置线
(5)已知:直线AB平行CD,且CD=15mm。 (6)作一水平线MN与下列三直线均相交。 求:CD的两面投影。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8-6 补画半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

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1到10的数字》含反思

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1到10的数字》含反思

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1到10的数字》含反思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1到10的数字》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正确感知1至10之类数字的排序,幼儿继续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认识1到10的数字》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幼儿继续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

2.正确感知1至10之类数字的排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大数字卡片1-102.四张实物卡3.幼儿数字卡片1-10若干活动过程:1.通过欣赏《数字歌》复习数字1至10。

2.复习数字1-10(1)教师出示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教师:我们请来了几位数字朋友,看看都有谁?(2)教师出示实物卡,请幼儿找出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并粘贴教师: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你把它找出来。

3.玩游戏"数字蹲蹲"(1)介绍游戏玩法:老师选10个小朋友分别拿上1-10的数字卡,教师手拿数字卡1,为游戏开头,如"数字1蹲,数字1蹲,数字1蹲完数字2蹲""数字2蹲,数字2蹲,数字2蹲完数字3蹲"以此类推,直至10位小朋友全蹲完。

(2)请全体幼儿分别拿上1-10的数字卡,围成圆圈,集体玩数字蹲游戏。

4活动结束教学反思: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百科:数字: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

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

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

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与内、数的`认识,利用数的组成,熟练掌控10 之内的加减法,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数的组成,知道算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会独立摸索,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最新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1认知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摸索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视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运算教学中比较重要。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摸索。

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换、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态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换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态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愿望。

由于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和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运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

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一、从学生生活体会动身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控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动身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最新四年级(外研版)上期末知识点复习1-5模块

最新四年级(外研版)上期末知识点复习1-5模块

2021/10/10
7
你知道怎样构成-ing吗?
play
playing
read
reading
walk
walking
look
looking
listen
listening
dance
dancing
ride
Riding
have
having
swim
swimming
2021/10/10
run
running 8
We ______ ( am , is are )having a good time. 4、Let’s get _______( up, on ) the bus. 5、They are __________(play , playing ) chess. 6、She is ________(takeing , taking) pictures.
It is next to the school.
3、Where are you now? I’m _____(in, on ) your left.
4、I live ____( at / on ) No.2 Park Street.
5、 Where is the station? Turn ____( left / on ),
Let’s review!
2021/10/10
1
Module1
你想知道Sam的位置你可以问:Where is Sam?
你还可以用Where来: 问路
如果你想知道红星路3号在哪里,你问:
Excuse me. Where is No.3 Hongxing Street, please?
2021/10/10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1勾股定理2易错专项训练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1勾股定理2易错专项训练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最短距离为
10
m.
1
2
3
4
5
易错点4 没有明确直角顶点,考虑不全面出错
4. 同一平面内有 A , B , C 三点,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5 cm,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2 cm,且△ ABC 为直角三
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点 C 有
1
2
3
4
5
8
个.
易错点5 不证明直角直接应用其性质缺少步骤出错
5. 如图,在△ ABC 中, D 是△ ABC 内一点,连接 AD ,
BD ,且 AD ⊥ BD . 已知 AD =4, BD =3, AC =13,
BC =1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
2
3
4
5
解:因为 AD ⊥ BD ,
所以 AB2= AD2+ BD2,
因为 AD =4, BD =3,
所以 AB =5.
BD - DC =4. 综上所述, BC 的长为14或4.
1
2
3
4
5
易错点3 求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时无法找到正确
的展开方式出错
3. 【新考法·展开法】如图是一个长8 m,宽7 m,高5 m的
仓库,在其内的点 A 处有一只壁虎, B 处有一只蚊子,已
知 CA =2 m, PB =4 m,则壁虎沿仓库内爬到蚊子处的
1
2
3
4
5
在Rt△ ABD 中, AB =15, AD =12,由勾股定理得 BD2
= AB2- AD2=81,所以 BD =9.
在Rt△ ADC 中, AC =13, AD =12,由勾股定理得 DC2
= AC2- AD2=25,所以 DC =5.所以 BC = BD + DC =

【专项复习】7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复习1——代数式找规律含参考答案

【专项复习】7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复习1——代数式找规律含参考答案

初一数学期中专题复习1——找规律(代数式)1.如图,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子中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若前m个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是1684,则m的值可以是( )9a b c-51…A.1015 B.1010 C.1012 D.1018【答案】B2.观察表一,寻找规律.表二,表三,表四分别是从表一中截取的一部分,其中a + b + c的值为.【答案】763.按图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为x=3,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A.231 B.156 C.121 D.116【答案】A4.一座80层摩天大楼的电梯上,有显示楼层的液晶屏,如图,可显示01,02,…,99,由于屏幕受到损坏,显示左边数字的7根线段中有1根不能亮了,显示右边数字的7根线段中有3根不能亮了。

请问: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最多还有个楼层的数字显示是正确.【说明】数字0、1、2、3、4、5、6、7、8、9显示方式如下图所示.【答案】105.如图,该表是由从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下面所给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64;B.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n-1)2+1;C.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n2;D.第n行共有2n个数.【答案】D6.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

对第2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位数字……,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1位数字是3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位的所有数字之和是( )A. 495B. 497C. 501D. 503【答案】A7.如图,这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x的值为4,输出的结果为﹣11,则输入y的值为.【答案】±68.如图,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规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数对(n,m)表示n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3)表示9,则(20,8)表示.【答案】198…………………………………………………………………………………………11051601140142130130120160112161712131415161105142130120112171615141312119.世界上著名的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所示,则排在第10行从左边数第3个位置上的数是( ).A .1321 B .3601 C .4951 D .6601【答案】B 10.按图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 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7,则x 的值是 .【答案】 2,7,2211.如图,P 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 1的右上端剪去一个直径为1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 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去的半圆的半径) 得到图形P 3、P 4…P n …,记纸板P n 的面积为S n ,则S n -S n +1的值为----------------( ▲ )A .(12)n πB .(14)n πC . (12)2n +1 πD . (12)2n -1π【答案】C12.罗马数字采用七个罗马字母作为数字:I(表示1)、V (表示5)、X (表示10)、L (表示50)、C (表示100)、D (表示500)、M (表示1000).记数方法为:①相同的数字连写,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相加,如III =3;①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右边,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如DL =550;①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左边,所表示的数等于大数减去小数得到的数,如:XL =40.则关于y 的方程||y -I -XII =XC 的解为 ▲ .【答案】103或-101(只填一个答案不给分)P 1P 2P 3P 413.a 是不为2的有理数,我们把a -22称为a 的“哈利数”。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1勾股定理1考点梳理与达标训练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1勾股定理1考点梳理与达标训练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三角形.在△ ABC 中,∠ A ,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设最大边为 c ,若 a2
+ b2= c2,则△ ABC 是以
a2+ b2> c2,则△ ABC 是
c2,则△ ABC 是
钝角
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
锐角
三角形.
三角形;若 a2+ b2<
3. 勾股数:满足 x2+ y2= z2的三个
正整
数,称为勾股
数,显然,以 x , y , z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 cm和12 cm,则其斜边上的
高为(
D
)
A. 6 cm
B. 8 cm
C. 13 cm
D.
1
2
3
4
5
6
7

cm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期末提分练案
复习1
1
勾股定理
考点梳理与达标训练
CONTENTS


01
考点梳理
02
达标训练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 b 的平方和等于
边 c 的平方
.(即 a2+ b2= c2)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a , b , c 满足 a2+ b2= c2,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
直角
始缠绕四棱柱,刚好缠绕4周到达 B 点.
(1)请问彩带的长度最短是多少?
1
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电磁专题复习11.关于元电荷、点电荷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元电荷是表示电子和质子的统称C .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看成点电荷D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如图所示,M 、N 为两个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P 点放一个静止的负电荷(重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P 到O ,可能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B .从P 到O ,可能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越来越大C .越过O 点后,加速度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D .越过O 点后,加速度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小3.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荷量分别为4Q 和Q ,在A 、B 连线上,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A .A 和B 之间 B .A 的右侧C .B 的左侧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4.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 的A 、B 两处分别固定正电荷Q A 、Q B ,两电荷的位置坐标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AB 连线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x 之间的关系图像,图中x=L 点为图线的最低点,若在x=2L 的C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x L =处的速度最大B .小球一定可以到达2x L =-点处C .小球将以x L =点为中心作往复运动D .固定在AB 处的电荷的电量之比为Q A ︰Q B =4︰15.如图所示,图甲中MN 为足够大的不带电薄金属板,在金属板的右侧,距离为d 的位置上放入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O ,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

P 是金属板上的一点,P 点与点电荷O 之间的距离为r ,几位同学想求出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

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

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 ,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

由此他们分别对P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做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方向沿PB .方向沿P 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C .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D .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6.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小球A 、B 、C (可视为点电荷),三球沿一条直线摆放,仅在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作用下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对B 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B .A 对B 的静电力可能是斥力C .A 的电量可能比B 少D .C 的电量一定比B 少7.如图,为真空中某一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a 、b 分别是其电场中的两点,其中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方向与a 、b 连线成120°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方向与a 、b 连线成150°角。

一带负电的检验电荷q 在场中由a 运动到b ,则( )A .a 、b 两点场强大小1:3:=b a E EB .q 在a 、b 两点电势能相比较pa pb E E <C .a 、b 两点电势相比较b a ϕϕ<D .q 在a 、b 两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之比3:1:=b a F F8.如图所示,a 、b 是x 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两点,c 、d 是y 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两点,c 、d 两点分别固定一等量异种点电荷,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点沿曲线运动到b 点,E 为第一象限内轨迹上的一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c 点的电荷带正电B .a 点电势高于E 点电势C .E 点场强方向沿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D .检验电荷从a 到b 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9.x 轴上有两点电荷Q1和Q2,Q1和Q2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势高低如图曲线所示(AP>PB),选无穷远处电势为0,从图中可以看出( )A .Q1电荷量一定小于Q2电荷量B .Q1和Q2一定为同种电荷C .P 点电场强度是0D .Q1和Q2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场方向都指向Q210.如图甲,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电荷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体,以球心为坐标原点,沿半径方向建立x 轴。

理论分析表明,x 轴上各点的场强随x 变化关系如图乙,则甲 乙A .x 2处场强和x 1处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同B .球内部的电场为匀强电场C .x 1 、x 2两点处的电势相同D .假设将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x 轴移动,则从x 1移到R 处电场力做的功大于从R移到x 2处电场力做的功11.如图所示,在x 轴上相距为L 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 、-Q ,虚线是以+Q a 、b 、c 、d 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 、c 两点在x 轴上,b 、d 两点关于x 轴对称。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d 两点处的电势相同B .四点中c 点处的电势最低C .b 、d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D .将一试探电荷+q 沿圆周由a 点移至c 点,+q 的电势能不变12.如图所示,图中两组曲线中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代表等势线,点划线是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到B 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一定带正电B .粒子的动能一定是越来越大C .粒子的电势能一定是越来越小D .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 点的电势13.如右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 轴对称,O 是坐标原点,M 、N 、P 、Q 是以O 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 、N 在y 轴上,Q 点在x 轴上,则( )A .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低B .O 、M 间的电势差大于N 、O 间的电势差C .一正电荷在O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 点时的电势能D .将一负电荷由M 点移到P 点,电场力做负功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K 闭合.在开关S 接a 且电路稳定后,电流表A 1、A 2和电压表V 的示数分别为12a a I I 、和a U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P ,平行金属板所带电荷量为1Q ;这时让带电微粒从P 点水平射入平行板间,恰能沿图示水平直线射出。

若把平行板的上板向上移动少许,且S 接b ,当电路稳定后,A 1、A 2和V 表的示数分别为12b b I I 、和b U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P ,平行板所带电荷量为2Q ;再让相同微粒仍从P 点水平射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122,0a b a b I I I I ≠==,a b U U >B.12Q Q <C.12P P >D.该粒子带负电,且第二次从P 射入后,有可能打在下极板上15.如图所示,在平行竖直虚线a 与b 、b 与c 、c 与d 之间分别存在着垂直于虚线的匀强电场、平行于虚线的匀强电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虚线d 处有一荧光屏。

大量正离子(初速度和重力均忽略不计)从虚线a 上的P 孔处进入电场,经过三个场区后有一部分打在荧光屏上。

关于这部分离子,若比荷q/m 越大,则离子A .经过虚线C 的位置越低B .经过虚线C 的速度越大C .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越低D .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越高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都看做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为r .闭合开关S ,当把滑动变阻器R 3的滑片P 向b 端移动时( )A.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大于V 2的示数变化量D.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小于V 2的示数变化量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其内阻为r ,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 1、R 2为定值电阻,(其阻值均大于电源内阻r )R 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 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 .电源输出功率变小D .通过R 2的电流变小18.如图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路中的电 阻R 1、R 2和R 3的阻值都相同。

在开关S 处于闭合状态下,若将开关S 1由位置1切 换到位置2,则: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电池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小C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变小D .电源的效率变大19.在磁感应强度为B 0、方向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根长通电直导线,电流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如图所示,a 、b 、c 、d 是以直导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在这四点中( )A .b 、d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相等B .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相等C .c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值最大D .a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值最大20.两根通电的长直导线平行放置,电流分别为I 1和I 2,且12I I >,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有a 、b 、c 、d 四点,其中a 、b 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延长线上,c 、d 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则导体中的电流在这四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是(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21.如图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 、N 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 、O 、b 在M 、N 的连线上,O 为MN 的中点,c 、d 位于MN 的中垂线上,且a 、b 、c 、d 到O 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 .a 、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a 、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相同22.下图是小丽自制的电流表原理图,质量为m 的均匀细金属杆MN 与一竖直悬挂的绝缘轻弹簧相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 ,在边长为ab =L 1,bc =L 2的矩形区域abcd 内均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MN 的右端连接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出标尺上的刻度,MN 的长度大于ab ,当MN 中没有电流通过且处于静止时,MN 与ab 边重合,且指针指在标尺的零刻度;当MN 中有电流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流大小。

MN 始终在纸面内且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 ,则A.要使电流表正常工作,金属杆中电流方向应从M 至NB.当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零B.D.该电流表的刻度在0m I 范围内是不均匀的23.如图所示,放在台秤上的条形磁铁两极未知,为了探明磁铁的极性,在它中央的正上方固定一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 )A .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左端是N 极B .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右端是N 极C .无论如何台秤的示数都不可能变化D .台秤的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24.如下图所示,一个带正电荷的物块m ,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上A 点下滑,滑到水平面BC 上的D 点停下来.已知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物块经过B 处时的机械能损失.先在ABC 所在空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第二次让物块m 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在水平面上的D′点停下来.后又撤去电场,在ABC 所在空间加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再次让物块m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沿斜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的D″点停下来.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D′点一定在D点左侧B.D′点一定与D点重合C.D″点一定在D点右侧D.D″点一定与D点重合第II卷(非选择题)25.(15分)一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8v,内阻r=2Ω,电阻R1=12Ω,R2=R4=4Ω,R3=8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pF,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m.(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当其闭合后,求流过R4的总电量为多少?(2)若开关S断开时,有一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m/s的初速度射入C的电场中,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问:当开关S闭合后,此带电微粒以相同初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C 的电场中,能否从C的电场中射出?(要求写出计算和分析过程,g取10m/s2)参考答案1.D2.AB3.C4. AD5.C6.A7.AB8.BD9.D10.D 11.AB12.BC13.A14.D15.BD 16.D17.BC18.C19.D20.B21.CD22.AC23.A24.BC25.(1)6.0×10-12C;(2)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