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之五言律诗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五言绝句诗的讲解教案设计

五言绝句诗的讲解教案设计

五言绝句诗的讲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五言绝句的特点和结构;2.掌握五言绝句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五言绝句的特点和结构;2.五言绝句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五言绝句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春夜喜雨》,引导学生了解五言绝句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五言绝句的特点和结构。

通过讲解五言绝句的韵律、字数和句式结构,让学生了解五言绝句的特点和规律,如每句五言,四句一首,严格按照平仄、押韵的规律来构思。

3.分析五言绝句的经典案例。

选择几首经典的五言绝句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让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表达和修辞手法,了解五言绝句的写作技巧和艺术魅力。

4.讲解五言绝句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结合经典案例,讲解五言绝句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选取主题、构思意境、运用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掌握五言绝句的写作技巧。

5.示范写作。

教师现场示范写作一首五言绝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五言绝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6.学生练习。

让学生进行五言绝句的创作练习,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主题,如描写自然景色、抒发情感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7.作品展示和点评。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点评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8.总结。

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五言绝句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2.课堂讨论;3.学生练习;4.作品展示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五言绝句的特点和结构,掌握五言绝句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练习和作品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唐诗三百首诗歌教案

唐诗三百首诗歌教案

唐诗三百首诗歌教案尊敬的教师: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学艺术价值。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被誉为“诗的天国”。

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情感陶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和理解唐诗三百首,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唐诗三百首的概况和特点;- 学生掌握若干首精选唐诗的背诵和朗读;- 学生能够分析和理解唐诗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唐诗,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通过背诵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感悟;- 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唐诗的过程中,体验文学的美和人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美好的情感和品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若干首精选唐诗的背诵和朗读;- 学生能够分析和理解唐诗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唐诗的深层含义和人文内涵;-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和欣赏唐诗。

三、教学准备1. 课本:整理若干首精选唐诗,并标出诗歌背景和主题;2. 多媒体设备:课堂展示和播放音频;3. 黑板和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观点和展示诗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播放精选唐诗的音频,引起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观赏相关图片或制作唐诗的PPT,让学生对唐诗的风格与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课堂阅读与朗读- 教师选一首精选的唐诗,朗读并解读其含义和艺术特点;-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相关的唐诗,并尝试朗读;- 学生分组朗读,突出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诗歌解析与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组织小组讨论,分享每个人对于诗歌的理解;- 学生向全班展示并讲解自己选定的一首唐诗,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悟。

语文教案-杜甫律诗五首

语文教案-杜甫律诗五首

语文教案-杜甫律诗五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律诗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杜甫五首律诗的内容、结构和意义。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古文阅读技巧,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

2.理解律诗的格律和韵律。

3.掌握五首杜甫律诗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A. 导入
1.让学生通过短暂的阅读了解杜甫及其作品的背景。

2.介绍律诗的格律和韵律,分析其特点和表现形式。

B. 讲授
1.分别讲授《登高》、《春夜喜雨》、《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中的内容、结构和意义,突出其特色。

2.引导学生逐句体会诗句内在的情感表达,加深对杜甫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C. 课堂练习
1.让学生结合律诗的格律和韵律,分析其意义和表现形式。

2.提供相关例子,让学生进行仿写,并批评指正。

D. 作业展示与点评
1.要求学生进行杜甫律诗创作,提交作品进行点评。

2.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

四、教学评估
1.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测试,以检测学生对杜甫律诗的掌握程度。

2.对学生课堂发言、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表现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不够充分,下一次需要提高这一点。

2.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需要探索更多互动方式,让学生更加投入。

五言古诗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

五言古诗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

五言古诗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五言古诗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诵读五言古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诵读经典古诗,学生将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身的语言技巧和理解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中小学各年级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五言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3. 增进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教学准备:1. 选取经典的五言古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准备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展示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3. 准备学生朗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源,以便学生模仿和学习。

教学过程:引入:1. 创设情境,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古诗的相关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美感。

主体:1. 教师朗读古诗,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掌握。

2. 分段解读古诗,分析句子结构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3.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4. 分组或个别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练习,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 鼓励学生背诵古诗,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古诗的内容和意义,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2.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3. 鼓励学生将古诗融入日常生活,增加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诵读五言古诗,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解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诵读和背诵,学生能够提高语言技巧和记忆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五言绝句教案

五言绝句教案

五言绝句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掌握五言绝句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1. 掌握五言绝句的特点和结构;2. 理解五言绝句的写作技巧;3. 运用所学的知识写出优秀的五言绝句。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创作出含有意境、形象生动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对五言绝句有什么了解?”二、讲解五言绝句的特点和结构(15分钟)1. 五言绝句是古代汉语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总共有四行;2. 每一行五个字,共计二十个字;3. 总体上以抒发情感、描绘景色、抒发哲理为主。

三、讲解五言绝句的写作技巧(25分钟)1. 边音律,注重韵律的汇聚;2. 边意境,注意描绘形象、抒发情感;3. 边修辞,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四、示范写作五言绝句(20分钟)老师给出一个主题,例如“春天的美”,然后在黑板上示范写作五言绝句。

学生可以观察老师的写作过程,并思考老师应用了哪些技巧和修辞手法。

五、学生创作五言绝句(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主题,以及所学的技巧和要求,自行创作五言绝句。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学生展示作品(10分钟)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创作的五言绝句,并请其他同学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和建议。

七、总结与反思(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和补充。

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其他形式的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创作出精美的五言绝句,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表达能力。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教案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地读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唐诗五首》,领略唐诗的风采。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13 唐诗五首(出示课件2)二、课前预习、储备知识1.文学常识预设:律诗(出示课件4)律诗是形成于唐初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通常的律诗规定八句;全诗通押一个韵,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应是对仗句;字的平仄有定规。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一二句称“首联”(或起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或结联)。

教师指导:(出示课件5)诗歌赏析三部曲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

(出示课件6)教师提示:注意“皋”“燕”“啄”的读音。

野望三、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这首诗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布置预习这首诗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8)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清高自恃,放诞纵酒,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

语言朴素自然。

有《王无功文集》。

(2)写作背景教师: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诗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9)王绩入朝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幼儿园诗词教育五言绝句教案

幼儿园诗词教育五言绝句教案

幼儿园诗词教育五言绝句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诗词教育五言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并掌握五言绝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艺术鉴赏能力。

3.激发幼儿的诗词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五言绝句的概念和特点。

2.五言绝句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3.诗词欣赏和范例展示。

4.幼儿创作五言绝句。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约5分钟)在课前精心准备好一些五言绝句的范例,将这些范例放在教室的显眼位置。

开始上课前,可以先向幼儿们介绍“五言绝句是怎样的一种诗歌形式”,并让他们自己观察和感受这些范例诗句的意境、情感等方面,慢慢进入诗词创作的氛围。

2.授课环节(约30分钟)(1)了解五言绝句的概念和特点。

首先,教师要通过图文并茂的PPT,给孩子们介绍五言绝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要让孩子们趣味性地了解到五言绝句的诗歌形式:每句五个字,四句结成一个完整的诗篇,句音平仄要对仗,末句往往以点化或转折结尾等。

(2)五言绝句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让幼儿们通过学习五言绝句的简单构成规律,了解诗歌中简约、精练和意境的表现方法,为后续创作提供基本技巧和方法。

(3)诗词欣赏和范例展示。

通过课堂讲解和范例展示,让孩子们学习和欣赏优秀的五言绝句作品,培养幼儿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

(4)幼儿创作五言绝句。

在授课环节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练笔、写句等活动,引导孩子们自主创作五言绝句。

可以开展小组合作、个人创作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融入诗歌的世界,尝试自由创作,感受创作的快乐。

3.总结环节(约5分钟)在创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同时再次强调五言绝句的基本形式、作用和特点,帮助幼儿们全面掌握五言绝句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成果通过本节课的教育,幼儿们可以了解并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五言绝句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艺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幼儿的诗歌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唐诗五言绝句幼儿园教案

唐诗五言绝句幼儿园教案

唐诗五言绝句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美。

2.学习掌握唐诗五言绝句的基本形式和特点,以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蕴。

3.通过朗读、欣赏和创作,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音频、诗集等教学资源。

2.教师在课堂上放置仿古灯笼、红木笔筒、古代书籍等文学氛围物品,营造古典文化氛围。

导入(10分钟)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唐诗五言绝句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播放音频,带领幼儿欣赏唐诗五言绝句的声音和美丽。

3.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读经典唐诗,温故知新,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乐趣。

拓展(30分钟)1.教师介绍经典唐诗的故事背景和写作情境,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教师向学生展示经典唐诗的诗意翻译,逐句解读,让幼儿了解每句话的真正内涵。

3.教师播放音频,带领学生欣赏经典唐诗的演绎,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与美。

4.教师指导学生创作自己的五言绝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结束(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将自己的五言绝句展示给其他同学。

2.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并传达振奋人心的学习态度。

3.教师知识点总结,让幼儿回忆学习内容,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究文学的奥秘。

教学方法1.演讲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多媒体讲授唐诗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格式等相关知识点。

2.朗读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朗读经典唐诗,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的韵律、节奏等音乐感受。

3.欣赏式教学法:教师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唐诗五言绝句的欣赏。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小组展示、点评等方式让幼儿进行互动与交流,促进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评估与反思1.通过观察、听取幼儿的表现来进行评估。

2.教师通过学习小组的表现、课件反馈等方式进行反思,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300首之五言律诗唐诗300首之五言律诗(80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汉江临眺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唐代: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酬张少府唐代: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过香积寺唐代: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代: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馀一作余)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唐代: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代: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喜外弟卢纶见宿唐代: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贼平后送人北归唐代: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题大庾岭北驿唐代: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寄左省杜拾遗唐代: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听蜀僧濬弹琴唐代: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赠孟浩然唐代: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代: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凉思唐代:李商隐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北青萝唐代:李商隐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蝉唐代: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风雨唐代: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落花唐代: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唐代:杜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别房太尉墓唐代: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旅夜书怀唐代: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唐代:杜甫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天末怀李白唐代: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月夜唐代: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代: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旅宿唐代: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春宫怨唐代: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代: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杂诗三首·其三唐代: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代:孟浩然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留别王维唐代: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江上思归唐代: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岁暮归南山唐代: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秦中寄远上人唐代: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宴梅道士山房唐代:孟浩然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章台夜思唐代: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唐代: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代: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灞上秋居唐代: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唐代: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除夜有怀唐代: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孤雁二首·其二唐代: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书边事唐代: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没蕃故人唐代:张籍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唐代: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早秋三首·其一唐代: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送人东游唐代: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寻陆鸿渐不遇唐代: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代: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新年作唐代: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代: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唐代: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代: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蜀先主庙唐代: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阙题唐代:刘昚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