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阻定律 电阻率
高中物理电阻定律

高中物理电阻定律一.电阻定律1.内容 :在温度不变时 ,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 ,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公式: R=ρ L/s (决定式 )注意 : 对于某一导体而言 ,L 变化时 S也要变化 ,但 L 和 S 的乘积 V 体积不变 .3.适用条件 : ①粗细均匀的导线 . ②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二.电阻率 .1.物理意义 : 上式中的ρ叫做材料的电阻率 ,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在常温下( 20℃)用该种材料制成的长度为 1m, 横截面积为 1m2的导体的阻值 .50ρ越大 ,导电性能越差; ρ越小 ,导电性能越好 .(超导体ρ为 0)2.电阻率的计算式: ρ = Rs/L (量度式 ) 注意: ρ与 R、s、L 等都无关 .3.单位 : 欧姆 ?米( Ω?m)4.影响 (同种 )材料电阻率的因素 : 温度金属 : 随温度的升高ρ越来越大 , 随温度的降低ρ越来越小 .(低温制造超导体 )半导体和绝缘体 : 随温度的升高ρ越来越小 , 随温度的降低ρ越来越大 .合金 : 温度变化, ρ几乎不变 .5.应用①热敏特性:有的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得非常迅速,这就是半导体的热敏特性。
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制成热敏电阻,它能将温度信号转成电信号。
②光敏特性:有的半导体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这就是半导体的光敏特性。
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制成光敏电阻,它能在电路中起到开关作用。
③掺杂特性: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杂质,会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大大增强。
利用掺杂特性再加上特殊工艺,可以制作成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进而制成集成电路。
开辟了微电子时代。
三.超导现象1.定义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数值时 ,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 ,这就是超导现象 .2.转变温度:导体由普通状态向超导状态转变时的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
3.高温超导。
①高温超导体:氧化物超导体具有较高的转变温度,称为高温超导体。
电阻定律电阻率

课题序号 实施课时 2 使用教具课 题 名 称 §9.2 电阻定律 电阻率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 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计算;2. 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3. 知道半导体、超导体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观察分析,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总结出电阻定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分析图表,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信息分析能力。
教 学 重 点 电阻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率 教 学 难 点电阻率教 学 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引入一、电阻定律实验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 R 跟它的长度 l 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 S 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
式中 r 是电阻率,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有关。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结合图介绍举例:常用的滑线变阻器,就是利用改变导线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教师引导 分析学生回答SlR ρ=课题序号实施课时使用教具课题名称§9.3电功电功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2、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3、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了解公式()和()的适用条件。
5、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6、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教学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教学难点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引入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电功(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走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2)实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阻定律电阻率

半导体指纹鼠标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三、超导体
1.超导现象和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 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的程 度,可以认为其电阻率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 做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称为超导 体. 2.转变温度: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 度,叫做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
(3)电阻率与温度有关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利用这 一特性可制成电阻温度计,但有的合金电阻率几 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可制成标准电阻.
电阻率与温度有关也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电阻和电阻率有区别,电阻是反映导体对 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率是反映导体导电 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是影响电阻的一个因素.
1.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 而且电阻不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反随温度的 增加而减小的材料称为半导体. 2.特性:改变半导体的温度、受光照射、在半 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等,都会使半导体的导电 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性能是导体和绝缘 体没有的.
3.应用及发展:制作半导体传感器、晶体二极管、 三极管等电子器件,制作集成电路等等.
二、电阻定律 电阻率
一、电阻定律 电阻率
1.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 .电阻定律: 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公式表示:
l R=ρ S
ρ 是导体的电阻率.
2.电阻率 ρ .
(1)电阻率跟导体的材料有关,是反映材料导电 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1m 长.横截面积为1m2导体的电阻值. (2)电阻率的单位:欧姆米,简称欧米,符号是 m.
3.几种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银 铜 铝 钨 铁 —— 1.6 × 10-8 —— 1.7 × 10-8 —— 2.9 × 10-8 —— 5.3 × 10-8 —— 1.0 × 10-7
电阻定律电阻率

1 10-7 .m
l Il5 1
R V 1 0.2 I5
隐含: V、ρ 不变.
2
②
R'
r
S L
r
.8
小结:ρ 与材料种类和温度有关,与 l 、S 无关,
半导体:
1、定义: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例:锗、硅、砷化镓等,其电阻率约为10-5 .m——106 .m
Ra l
Ra 1 S
Ra l
S
Rr l
S
电阻率
数学:比例系数 物理: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
四、电阻定律
1.内容: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 截面积成反比。
2.表达式:
R r
l
S
3.适用条件:粗细均匀( S 为定值)的导体。
五、电阻率(ρ)
1.物理意义:反映材料导电性好坏的物理量。
2. 定义式:
r RS
L
数值上等于:L 1m, S 1m 2 某导体的电阻
可通过测S、L、R 求ρ
ρ 大的材料不易导电
3.单位: Ω.m
4.ρ与材料种类有关,与温度有关。 (1) ρ 与材料的关系。
r纯金 r合金 r半导体 r绝
(2) ρ与温度有关:
金属材料:
例:开灯瞬间钨丝R小I大,易烧断。
① 电阻温度计:(通过测R的变化反知温度,铂, 铜)
一、电阻的定义
导体电阻的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 的电流强度的比值。
RU I
二、单位欧姆(Ω)
1Ω:当U=1V时,I=1A时, 导体的电阻为1Ω
1M 103 k 106
三、电阻形成的原因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时与正离子碰撞,形成了对电 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定律 电阻率

电阻定律引言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一种物理现象,其大小受到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电阻定律描述了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电学领域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电阻定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R = V/I其中,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Ω);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
根据电阻定律可以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换句话说,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会增大;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则会减小。
电阻率和电阻的关系电阻率是电阻的一个衡量指标,用于描述材料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
电阻率的符号是ρ(读作rho),单位是欧姆·米(Ω·m)。
电阻率与电阻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 = ρ * (L/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电阻器的长度,A表示电阻器的横截面积。
电阻率是材料的固有性质,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率。
常见材料如铜、铝等具有较低的电阻率,是良好的导体;而橡胶、塑料等则具有较高的电阻率,是较差的导体。
应用举例电阻定律和电阻率在工程和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中,根据电阻定律可以计算出所需的电阻值。
利用电阻率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电路的工作要求。
电力系统电阻定律和电阻率在电力系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电力输送线路对电流有一定的限制,通过合理设计线路的电阻和电压,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电子器件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在电子器件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电路板上布线时,需要考虑电阻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电阻值来优化电路性能。
总结电阻定律是电学中非常基础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阻率则是测量材料阻止电流流动能力的指标,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率。
通过应用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的原理,可以在电路设计、电力系统和电子器件等领域中实现优化和最佳设计。
第二章 3 电阻定律 电阻率

3 电阻定律 电阻率考点一 电阻定律、电阻率1.(2022·南宁市第五十六中学高二期末)关于导体的电阻和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的种类决定,与温度无关B .由ρ=RS l 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C .由R =U 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 .由R =ρl S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2022·聊城二中高二开学考试)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B .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合金的电阻率大于构成该合金的任一纯金属的电阻率D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质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3.(2023·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 的金属电阻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若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B .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电阻变为4RC .加在电阻丝上的电压从0逐渐加大到U ,则在任意状态下的U I的值不变 D .若把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丝的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4.(2023·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二期中)将上下表面均为正方形、高度相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导体串联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上,已知电流大小为I ,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甲、乙导体上下表面边长分别为a 和b 、高均为h ,则( )A .电流沿图中方向流过两导体时,甲、乙阻值之比是1∶2B .电流沿图中方向流过两导体时,甲、乙阻值之比是a ∶bC .导体电阻率为ρ=Uh 2ID .导体电阻率为ρ=Uha I (a +b )5.(2022·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二期末)如图甲,一长方体导电材料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且a >b >c ,通入沿PQ 方向的电流时,导电材料两端的电压U 与其通过的电流I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第二章 3 电阻定律 电阻率

3电阻定律电阻率[学习目标] 1.知道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及电阻率的含义(重点)。
2.会用电阻定律的表达式进行相关计算(重点)。
3.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两种常用接法(重难点)。
一、电阻定律、电阻率1.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
导体b、c、d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与导体a不同。
(2)实验原理①四个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同,因此,电阻之比等于相应的电压之比。
②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3)探究过程及结论:下表所示为四个串联导体的各方面因素关系及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
三个因素及电压不同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电压a l S 铁Ub2l S 铁2Uc l 2S 铁U 2d l S 镍铜合金5U(1)对比导体a和b说明什么?(2)对比导体a和c说明什么?(3)对比导体a和d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阻定律(1)内容:导体的电阻R 跟它的________成正比,与它的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________有关。
(2)公式:R =________________,式中ρ是比例系数,ρ叫作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及计算

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及计算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物理属性。
而电阻率是用来度量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本文将探讨电阻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如何计算电阻与电阻率。
一、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在导体中,电阻和电阻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电阻(R)是通过Ohm定律与电阻率(ρ)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的。
根据Ohm定律,电流(I)通过导体时,与电压(V)和电阻(R)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 = I * 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根据电阻定义的公式R = ρ * (L/A),其中,L为导体的长度,A为导体的横截面积,ρ为电阻率,可以得出:V = I * (ρ * L/A)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电流、电压、电阻、电阻率之间的关系是通过Ohm定律和电阻定义的公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二、电阻率的计算电阻率(ρ)是一个描述导体抵抗电流流动能力的物理量,通常以Ω·m(欧姆·米)为单位。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导体的电阻率计算方法。
1.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计算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ρ = R * (A/L)其中,R为导体的电阻,A为导体的横截面积,L为导体的长度。
2. 常见材料的电阻率计算除了金属导体外,其他常见材料的电阻率计算方法如下:a. 半导体的电阻率计算:ρ = V / (I * W * T)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W为材料的宽度,T为材料的厚度。
b. 绝缘体的电阻率计算:ρ = R * (A/L)其中,R为绝缘体的电阻,A为横截面积,L为长度。
三、电阻与电阻率的应用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在电路设计和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对于正确定义电子元件的功能以及计算电路的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控制电阻的大小,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对电子元件工作状态的调节。
电阻率则常用于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导体材料,以确保电流在导体内传输时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电阻定律电阻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2.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3.知道半导体、超导体及其应用,了解超导现象的发展前景.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控制变量,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介绍半导体和超导体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热爱科技的高尚品质.2.通过让学生访问教材提供的网址,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电阻定律及利用电阻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电阻定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法、讲练法、电教法、阅读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电键、导线若干、实验所需合金导线、日光灯灯丝、欧姆表、酒精灯、热敏电阻、光敏电阻、手电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掌握电阻定律,会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2.知道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知道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特性及应用●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同学们在初中学过,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其定性关系是什么?[学生]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教师]同学们在初中已经知道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这节课让我们用实验定量地研究这个问题.[板书]第二节电阻定律电阻率二、新课教学(一)电阻定律电阻率[教师]介绍固定在胶木板上的四根合金导线L1、L2、L3、L4的特点.(1)L1、L2为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的合金导线(镍铬丝)(2)L2、L3为长度相同,材料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合金导线(镍铬丝)(3)L3、L4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合金导线(L3为镍铬丝,L4为康铜丝)[演示实验]按下图连接成电路.(1)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教师]将与A、B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L1、L2两端,调节变阻器R,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比较通过L1、L2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学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线的长度成反比,表明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2)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教师]将与A、B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L2、L3两端,调节变阻器R,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比较通过L2、L3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学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表明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教师]将与A、B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L3、L4两端,重做以上实验.[学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表明导线的电阻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师生共同活动]小结实验结论,得出电阻定律.[板书]电阻定律(1)内容: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L(2)公式:R=ρS[教师]介绍比例常数ρ比例常数ρ跟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板书]电阻率ρ(1)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2)单位:欧·米(Ω·m)[投影]几种导体材料在20℃时的电阻率镍铜合金:54%铜,46%镍.镍铬合金:67.5%镍,15%铬,16%铁,1.5%锰.[学生思考](1)金属与合金哪种材料的电阻率大?(2)制造输电电缆和线绕电阻时,怎样选择材料的电阻率?[参考解答](1)从表中可以看出,合金的电阻率大.(2)制造输电电缆时应选用电阻率小的铝或铜来做.制造线绕电阻时应选用电阻率大的合金来制作.[演示实验]将日光灯灯丝(额定功率为8 W)与演示用欧姆表调零后连接成下图电路,观察用酒精灯加热灯丝前后,欧姆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学生总结]当温度升高时,欧姆表的示数变大,表明金属灯丝的电阻增大,从而可以得出: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板书](3)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教师]介绍电阻温度计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板书]电阻温度计就是利用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制成的.[学生思考]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怎样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参考解答]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教师]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哪些材料具有这种性质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半导体的有关知识.(二)半导体[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概念.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为半导体.[教师]从电阻率的观点认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投影以下内容: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约为10-8~10-6Ω·m绝缘体的电阻率约为108~1018Ω·m半导体的电阻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小结]导体的电阻率一般很小,绝缘体的电阻率一般很大.[学生]列举几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锗、硅、砷化镓、锑化铟等.[演示实验]将半导体热敏电阻与演示用欧姆表串联,此时指针指示电阻较大,用燃烧的火柴靠近热敏电阻时,其阻值急剧减小.[师生小结]有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称为半导体的热敏特性.[演示实验]将光敏电阻与演示欧姆表串联,用手电筒照射光敏电阻时,电阻急剧减小.[师生小结]有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减小,称半导体的光敏特性.[教师]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微量杂质也会使它的电阻率急剧变化,称为半导体的掺杂特性.[板书]半导体(1)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2)半导体的热敏特性.(3)半导体的光敏特性.(4)半导体的掺杂特性[学生]阅读教材129页一、二自然段,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及发展.(1)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热敏电阻、光敏电阻、传感器、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等电子元件.(2)制成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辟了微电子技术的新时代.[放录像]介绍现代电子技术在教育、国防、科研、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某些物质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率几乎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称为超导体.(三)超导体[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超导现象和超导体.[板书](1)超导现象:某些物质的温度降低到转变温度时,电阻率几乎变为零的现象.(2)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教师]介绍几种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铅:T C=7.0 K汞:T C=4.2 K铝:T C =1.2 K镉:T C =0.6 K[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超导现象的应用及发展前景:(1)超导输电(2)超导发电机、电动机(3)超导磁悬浮列车(4)超导电磁铁(5)超导计算机[教师]超导应用的障碍:(1)超低温的获得(2)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3)我国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放录像]超导现象及其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热爱科技的品质.三、巩固练习1.关于电阻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A.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绝缘体的电阻率最大B.纯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超导体的电阻率为零,所以在任何温度下对电流都没有阻碍作用D.电阻率的大小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与材料本身无关2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测得其电阻为0.5 Ω,导线原来的电阻多大?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三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少倍?参考答案:1.A2.8 Ω;5倍解析:一段导线对折两次后,变成四段相同的导线,并联后的总电阻为0.5 Ω,设每段导线的电阻为R ,则4R =0.5 Ω,R =2 Ω,所以导线原来的电阻为4R =8 Ω. 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则这一半的电阻变为4Ω×9=36 Ω,另一半的电阻为4 Ω,所以拉长后的总电阻为40 Ω,是原来的5倍.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电阻定律R =ρSL 2.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某些材料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如金属材料);某些材料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材料、绝缘体等);而某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如康铜合金材料)3.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及应用.4.超导体及应用前景.五、作业1.利用课余时间访问教材提供的网址.2.练习二3.课外收集有关半导体、超导体的资料并交流.六、板书设计七、本节优化训练设计1.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截成长度相等的三段,再将它们并联起来,测得阻值为3 Ω,则此电阻丝原来的阻值为_______A.9 ΩB.8 ΩC.27 ΩD.3 Ω2.右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原理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A.a 和b 接入电路时,P 向右移动,电阻增大B.b 和d 接入电路时,P 向右移动,电阻减小C.b 和c 接入电路时,P 向右移动,电阻减小D.a 和d 接入电路时,P 向右移动,电阻增大3.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B.电阻率是表示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与温度有关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D.金属电阻率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能为零4.一只“220 V 100 W ”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484 Ω,拿一只同样的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A.小于484 ΩB.大于484 ΩC.等于484ΩD.无法确定5.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的直径是d ,电阻是R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10d 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_______A.10000 RB.R /10000C.100 RD.R /1006.一个标有“220 V 60 W ”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 由0逐渐增大到220 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图中所给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7.在示波器的示波管中,当电子枪射出的电流达到5.6μA 时,每秒钟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数目有多少?电流的方向如何?8.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下图所示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 R a ∶R b =_______9.在相距40 km 的A 、B 两地架两条输电线,电阻共为800 Ω,如果在A 、B 间的某处发生短路,这时接在A 处的电压表示数为10 V ,电流表的示数为40 mA ,求发生短路处距A 处有多远?如下图所示.参考答案:1.C2.BCD3.B4.A5.A6.ACD7.3.5×1013个,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8.R a ∶R b =1∶4 解析:将半球形导体可再等分成两块41球形材料,假设每41球形材料相当于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长为球半径r 、截面积为S 的电阻R ,则图(a )中的连接方式相当于长为r ,面积为2S 的等效电阻,故R a =ρ212=S r ρ2R S r =图(b )中的连接方式相当于长为2r ,面积为S 的等效电阻,故R b =ρS r 2=2ρSr =2R R a ∶R b =1∶49.12.5 km解析:设发生短路处距离A 处有x 米,据题意知,A 、B 两地间的距离l =40 km ,电压表的示数U =10 V ,电流表的示数I =40 mA=40×10-3A,R 总=800 Ω.根据欧姆定律I =R U可得:A 端到短路处的两根输电线的电阻R xR x =3104010-⨯=I UΩ=250 Ω①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R x =ρS x2 ② A 、B 两地输电线的电阻为R 总,R 总=ρS l2③ 由②/③得l x R R x=总④ 解得x =800250=l R R x 总×40 km=12.5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