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3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次相遇,选项 A、C 错误,选项 D 正确;由图
教师备用习题
8.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有一辆长L0=1.5 m的
行驶,在其车尾后方s0=16.5 m远处的另一条
正以v0=10 m/s的速度同向行驶,由于公共汽
客,便在此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
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 公共汽车的加速度为
2 0-102 0-������0 a= = 2������ 2×50
考点分阶突破
2.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技巧 (1)解题思路和方法
分析物体运动过程 画运动示意图 找两物体
高考模拟演练
高考真题
1.(多选)[2013· 全国卷Ⅰ] 如图3-12所示,直线 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
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
高考模拟演练
2.(多选)[2016· 全国卷Ⅰ] 甲、乙两车在平直 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2 t1, ������ 1
高考模拟演练
5.[2017· 漳州质量检查] 如图3-15所示,a、b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v-t图像,已知
刻的切线斜率均大于零,则 (
)
高考模拟演练
[答案] D
[解析] 由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
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t2 时刻两车不会相遇
教师备用习题
m/s =-1 m/s
2
2
则汽车相对自行车做初速度为 v0'=10-3=
教师备用习题
设汽车尾到达自行车头历时 t2,则 s0+L+L 代入数据解得 t2=7 s 则第一次错车时间为 Δt1=t2-t1=4 s
教师备用习题
所以第一次错车后自行车将反超公共汽车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3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3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新人教版

课时分层集训(三)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限时:40分钟)[基础对点练]图象的理解和应用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3­9所示,该质点( )图1­3­9A.在第1 s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 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 s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 s末和第5 s末的位置相同D[根据v-t图象表示的物理意义可知,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线可知第1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没有变化,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A错误;第2 s末质点的加速度没有变化,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B错误;前2 s内质点的位移为正,C错误;3~5 s内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零,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零,所以第3 s末和第5 s末质点在同一位置,D正确.]2.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1­3­10所示,由图可知( )【导学号:84370030】图1­3­10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5 s末A、B相遇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x-t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正确;B物体的出发点在距离原点5 m处,A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 错误;物体B 在5 s 内的位移为10 m -5 m =5 m ,物体A 在3 s ~5 s 内的位移为10 m ,v B =55 m/s =1 m/s ,v A =102m/s =5 m/s ,C 、D 错误.] 3.(多选)如图1­3­11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已知质点从零时刻出发,在2T 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11A .质点在T 时开始反向运动B .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一定不相同C .0~T 与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D .T 秒末与2T 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1∶1BC [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质点在T 时速度仍为正,所以仍朝着正方向运动,A 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位移,因为在2T 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所以在坐标轴上方的面积大小等于在坐标轴下方的面积大小,故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一定不相同,B 正确;设T 时刻速度为v 1,2T 时刻速度为v 2,0~T 与T ~时间内的位移相反,故由题意有0+v 12·T =-v 1+v 22·T ,解得v 2=-2v 1,即T 秒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 1=v 1-0T =v 1T ,T ~2T =-3v 1T ,故|a 1||a 2|=13,故C 正确,D 错误.] 2 s 末不能A B C DC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以上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时间轴以下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总位移为两位移的代数和,可知A 、B 、D 可以,C 不能.]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导学号:84370031】A B C DA[开始时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有:v=2a1x,故选项C、D错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v2m-2a2x-x1,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6.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3­12所示.则该汽车在0~60 s内的速度—时间图象为下列选项中的( )图1­3­12A BC DB[在加速度a与时间t图象中,前10 s加速度为2 m/s2,表示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30 s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20 s加速度为-1 m/s2,说明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D图象中,中间时间段速度为零,不符合题意,所以是错误的;C图象中,最后时间段速度为负值,不符合实际,所以也是错误的,故选B.](多选)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BC [A 、B 选项中左图表明0~3 s 内物体匀速运动,位移应正比于时间,加速度为零,3~5 s 内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Δv Δt=2 m/s 2,A 错,B 对;C 、D 选项中左图0~3 s 内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3~5 s 内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匀速运动,v C 对,D 错.]追及相遇问题7.如图1­3­13所示,A 、B 两物体(可视为质点)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 =10 m/s ,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 m/s 2,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图1­3­13 B .8 s D .10 st 1=v B a=5 s ,运动的位移x BA 的位移x A =v A t 1=4×5 m=20 m ,显然还A 追上物体B 所用时间为t ,则有4t =(7+25)m ,解得t =8 s ,B 正确.]8.(多选)(2018·湖南十二校联考)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0 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 m/s 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导学号:84370032】A .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 车相遇B .A 、B 两车相遇时速度相同C .相遇时A 车做匀速运动D .A 车追上B 车后,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CD [A 车在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 A 1=12a A t 21=180 m ,此过程中B 车的位移x B 1=v B t 1=240 m >x A 1,故A 车在加速过程中没有与B 车相遇,A 错,C 对;之后因v A =a A t 1=12 m/s >v B ,故A 车一定能追上B 车,相遇之后不能再相遇,A 、B 相遇时的速度一定不相同,B 错,D 对.]9.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 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 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 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 )A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 .若v >a 1+a 2d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D .若v <a 1+a 2d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 [甲车做减速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小,若此时没有相遇,以后就不可能相撞.设两车相距为d 时,两车恰好相撞,这种情况下甲车的速度为v 0,根据v 20=2(a 1+a 2)d ,若v >v 0两车一定相撞,若v <v 0两车一定不会相撞.][考点综合练]10.如图1­3­14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由图可知( )图1­3­14A .在时刻t 1,a 、b 两车相遇,且运动方向相反B .在时刻t 2,a 车追上b 车,且运动方向相同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小A [a 车一直沿着正方向运动,b 刚开始运动时在a 车前方,并向着负方向运动,到t 1时刻两者的位置相同,即相遇,b 车向负方向运动,a 车向正方向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反,过了一段时间后b 车的位移又开始增加即朝着正方向运动,在t 2时刻,b 车追上a 车,两者再次相遇,A 正确,B 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a 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 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加,故C 、D 错误.]11.(多选)(2016·全国Ⅰ卷)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1­3­15所示.己知两车在t =3 s 时并排行驶,则( )【导学号:84370033】图1­3­15A .在t =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 s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BD [根据v -t 图象,可以判断在t =1 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故A 、C 错误;在t =0=+×1=7.5 m ,故B 正确;甲、1 s 末到第3 s 末两车运动的位移Δx ′=+2 m ](多选)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t =0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x 0处,在0~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x ,则( )A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x 0=23x B .若a 、b 在t 12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 C .若a 、b 在t 12时刻相遇,则x 0=12x D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AC [由图可知,a 车的初速度等于2v ,在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x ,则b 车的位移为13x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x 0=x -13x =23x ,A 选项正确;若a 、b 在t 12时刻相遇,如图所示,x 0等于阴影部分对应的距离,由几何关系可知x 0=12x ,由图象中的对称关系可知,下次相遇的时刻为32t 1,C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t 1时刻后v b >v a ,两车不能再次相遇,D 选项错误.]12.(2018·贵州三校联考)如图1­3­1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 =10 m 的A 、B 两小球均以v 0=10 m/s 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 =10 m/s 2.求:图1­3­16(1)B 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 、B 两球的距离;(2)A 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解析](1)设A 球滑上斜坡后经过t 1时间B 球滑上斜坡,则有t 1=L v 0=1 s A 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a =g sin 30°=5 m/s 2设这段时间内A 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 ,则x =v 0t 1-12at 21=7.5 m.(2)B 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 球速度v 1=v 0-at 1=5 m/s B 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A 球相同,以A 球为参考系,B 球相对于A 球以v =v 0-v 1=5 m/s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t 2两球相遇,有t 2=x v=1.5 s则两球相遇时经过的时间t =t 1+t 2=2.5 s.[答案](1)7.5 m (2)2.5 s13.2017年7月南方多地暴雨,造成内涝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 1=40 m/s ,v 2=25 m/s ,轿车在与货车距离s 0=22 m 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 =160 m 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 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 0=2 s 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 2=2.5 m/s 2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导学号:84370034】 [解析](1)由v 21=2a 1s 得轿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 1=5 m/s 2.两车恰好不相撞时速度相等,即v 1-a 1t 1=v 2,得t 1=v 1-v 2a 1=3 s.轿车前进的距离s 1=v 1+v 22t 1=97.5 m ,货车前进的距离s 2=v 2t 1=75 m ,因为s 1-s 2=22.5 m >s 0,故两车会相撞.(2)假设经过时间t 后,两车的速度相等,即v 1-a 1t =v 2+a 2(t -t 0),此时轿车前进的距离s ′1=v 1t -12a 1t 2,货车前进的距离s ′2=v 2t +12a 2(t -t 0)2,解得s ′1=8009 m ,s ′2=6059 m ,因为s ′1-s ′2=21.7 m <s 0,两车不会相撞.[答案](1)会相撞,计算见解析 (2)不会相撞,计算见解析。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专题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答案】D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m,物体A以v A=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A、7 sB、8 sC、9 sD、10 s【答案】B3.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案】Av A v B4.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6 min~8 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B、4 min~6 min内,深潜器停在深度为60 m处C、3 min~4 min内,潜水员处于超重状态D、6 min~10 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答案】C5.2011年12月23日下午瓦良格号三度海试,为飞机降落配备的拦阻索亮相,这使得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降成为可能.若该机在甲板上加速起飞过程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2所示,视歼15舰载战斗机为质点,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判断该机加速起飞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经过图线上M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 m/sB、在t=2.5 s时的速率等于4 m/sC、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2 mD、在2.5 s~3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2 m【答案】B6.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 2C 、质点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0.75m/sD 、质点在1s 末速度为1.5m/s【答案】D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矩形长木板,木板左端放一小物块,已知木板质量大于物块质量,t=0时两者从图中位置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 0向右运动,碰到右面的竖直挡板后木板以与原来等大反向的速度被反弹回来,运动过程中物块一直未离开木板,则关于物块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A8.在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的珠海航展中,中国展出了国产运-20和歼-31等最先进飞机。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三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三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运动图像追与相遇问题(建议用时45分钟)1.如下列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这个物体在4s 内的运动情况,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样D.4s内位移为0,而通过的路程为4m【解析】选D。

在v-t图像中,速度v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结合图像可知物体的速度减小为零后将反向运动,选项A错误;v-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由图像可知物体在t=4s时位移为零,表示物体回到出发点,选项B错误;v-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图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正值,而初速度为负值,故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物体在前2s的路程为2m,在后2s的路程也为2m,故在4s内的路程为4m,选项D正确。

2.一汽车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如下列图,如此如下关于该汽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 )A.第4s末,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6~10s内,汽车一直处于静止状态C.汽车在0~6s内的位移大小为24mD.第12s末,汽车的加速度为-1m/s2【解析】选D。

由v-t图像可以看出,4s末,汽车的速度由6m/s开始减小,但汽车的运动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6~10s内,汽车的速度为4m/s,选项B错误;汽车在0~6s内的位移为22m,选项C错误;汽车在10~14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m/s2,选项D正确。

3.(2019·青岛模拟)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x-t图像如下列图,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4s时A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0~6s内B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C.0~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0~6s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解析】选D。

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所以4s时A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选项A错误;由x-t 图像的斜率知0~6s内B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选项B错误;由图可知,0~5s内A物体的位移大于B物体的位移,由公式=可知,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选项C错误;t=0时刻A物体的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t=6s时A物体的速度小于B物体的速度,所以0~6s 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 运动图象和追及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 运动图象和追及相遇问题

课后限时集训3运动图象和追及相遇问题建议用时:45分钟1.(2019·湖北武汉调研)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在1.39~1.98 s 之间。

若高速公路上两辆汽车行驶的速度均为100 km/h ,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前车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刹车,后车发现前车开始刹车时,也立刻采取相应措施。

为避免两车追尾,两车行驶的间距至少应为( )A .39 mB .55 mC .100 mD .139 mB [由于两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两车行驶的安全距离即为汽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有Δx =1003.6×1.98 m=55 m ,故B 正确。

] 2.(多选)(2019·江苏扬州中学高考模拟)如图所示,直线和抛物线(开口向上)分别为汽车a 和b 的位移—时间图象,则( )A .0~1 s 时间内a 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比b 车的小B .0~3 s 时间内a 车的路程比b 车的小C .0~3 s 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1 m/sD .t =2 s 时a 车的加速度大小比b 车的大ABC [根据图象可知,0~1 s 内b 的位移大于a 的位移,时间相等,则b 的平均速度大于a 的平均速度,故A 正确;0~3 s 时间内a 车的路程为3 m ,b 车的路程为s =s 1+s 2=4 m +1 m =5 m ,故B 正确;0~3 s 时间内两车的位移均为-3 m ,平均速度大小均为1 m/s ,故C 正确;a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b 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且不等于零,故D 错误。

]3.(2019·天津期末)一玩具小车沿x 轴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 s 内和第4 s 内,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0~3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5 m/sC .t =3 s 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5 m/s ,方向沿x 轴正方向D .第2 s 内和第3 s 内,小车位移相同A [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小车在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大小a =Δv Δt=5 m/s 2,方向均为正方向,故A 正确;由v ­t 图象与t 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小车在0~3 s 内的位移为2.5 m ,v -=x t =2.53 m/s =56m/s ,故B 错误;t =3 s 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5 m/s ,方向沿x 轴负方向,故C 错误;根据图象可知,第2 s 内和第3 s 内小车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 错误。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讲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口,当行驶至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
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 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 )
图3-3
图3-4
考点分阶突破
[答案] BC
[解析] 由 v-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大小可判断, 在 3 s 内的位移等于 20 m 的图像为 B、C.
如,题目中给定的是F-t图像,则可转化为a-t图像,再转化为v-t图像.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探究
例4 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
为v0=30 m/s,它们之间的距离x0=100 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
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3-8 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两车在 0~9 s内会不会相撞?
图3-8
考点分阶突破
[答案]不会相撞
[解析] 方法一(解析法):令 a1=-10 m/s ,a2=5 m/s ,a3=-5 m/s
2 2 2
在 t1=3 s 末,甲车速度 v1=v0+a1t1=0 设之后再经过 t2 时间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乙车与甲车的位移之差最大. 由 a2t2=v0+a3t2 解得 t2=3 s
2 2
������ 3 5 m,平均速度为������ = = ������ 3 1
m/s=5 m/s,选
项 D 错误.
考点分阶突破
变式1 小铁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从A点在外力作用下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到达B点以后由于撤去外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C点停下来.已知小铁块在BC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速度v的关系图线如图3-6所示,A、C两点之间的
点位移为x1(图中阴影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练3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练3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课时提升练(三)运动图象 追与、相遇问题A 组 对点训练——巩固根底知识题组一 x ­t 图象1.物体A 、B 的x ­t 图象如图1­3­13所示,由图可知( )图1­3­13A .从第3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一样,且v A >v B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 s 才开始运动C .在5 s 内物体的位移一样,5 s 末A 、B 相遇 D. 5 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x ­t 图象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 正确;B 物体的出发点在离原点5 m 处,A 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 错误;物体B 在5 s 内的位移为10 m -5 m =5 m ,物体A 在3~5 s 内的位移为10 m ,故C 、D 均错误.【答案】 A2.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起飞过程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x ­t 图象如图1­3­14所示,视歼15舰载战斗机为质点,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判断该机加速起飞过程中,如下选项正确的答案是( )图1­3­14A .经过图线上M 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0 m/sB .在t =2.5 s 时的速率等于20 m/sC .在2 s ~2.5 s 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10 mD .在2.5 s ~3 s 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10 m【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2 s ~3 s 这段时间内该机的平均速度v =xt=20 m/s ,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在t=2.5 s时的速度等于20 m/s,选项B正确;结合图象可知M点位于t=2.5 s时刻之后,其速度大于20 m/s,选项A错误;该机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20 m/s,所以位移小于10 m,选项C错误;而在2.5 s~3 s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大于20 m/s所以位移大于10 m,选项D 错误.【答案】 B题组二v­t图象3.(多项选择)(2014·山东高考)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1­3­15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的有( )图1­3­15A.t1B.t2C.t3D.t4【解析】“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即质点的加速度a与速度v的方向一样,质点应做加速直线运动,由v­t图象可知,A、C正确.【答案】AC4.(2015·沈阳高三质量检测)一汽车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如图1­3­16所示,如此如下关于该汽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图1­3­16A.第4 s末,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6~10 s内,汽车一直处于静止状态C.汽车在0~6 s内的位移大小为24 mD.第12 s末,汽车的加速度为-1 m/s2【解析】由v­t图象可以看出,4 s末,汽车的速度由6 m/s开始减小,但汽车的运动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6~10 s内,汽车的速度为4 m/s,选项B错误;汽车在0~6 s内的位移为22 m,选项C错误;汽车在10~14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 m/s2,选项D正确.【答案】 D5.(多项选择)(2014·湖北荆州质检)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1­3­17所示,如此如下关于他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答案是( )图1­3­17A.0~10 s加速度向下,10~15 s加速度向上B.0~10 s、10~15 s内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速运动C.0~10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 mD.10~15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75 m【解析】由图象可知,0~10 s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逐渐减小,10~15 s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也逐渐减小,如此A、B正确;由图象的面积,可得0~10 s的位移大于100 m,10~15 s的位移小于75 m,如此C正确,D错误.【答案】ABC题组三追与、相遇的问题6.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1­3­18所示.t1时刻两质点恰好相遇,如此( )图1­3­18A.相遇前A质点在前,B质点在后B.在t3时刻,两质点再次相遇C.图示时间内,质点B先向正方向运动,t2时刻之后向负方向运动D.一定能再次相遇,且相遇发生在t3时刻之后【解析】 0~t 1时间内,质点A 的位移大于质点B 的位移,因此相遇前A 质点在后,B 质点前,A 项错误;t 1时刻A 、B 相遇,在t 1~t 3时间内,质点B 的位移大于A 的位移,因此B 在A 前面,在t 3时刻,两质点不可能相遇,t 3时刻之后,质点B 的速度小于A 的速度,A再次追上质点B ,B 项错误,D 项正确;图示时间内,质点B 一直向正方向运动,C 错误.【答案】 D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下表是每隔1 s 记录的两车的速率.关于两车的运动,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时间t /s 0 1 2 3 4 甲车的速率/(m·s -1) 18.0 16.0 14.0 12.0 10.0 乙车的速率/(m·s -1) 3.04.05.06.07.0A.乙车的速度变化较快B .在0~4 s 内,乙车的平均速度较大C .在0~4 s 内,甲车相对乙车行驶了56 mD .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t =5 s 时两车相距最远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得,甲车的加速度大小a 1=18.0-16.01m/s 2=2.0 m/s 2,乙车的加速度大小a 2=4.0-3.01 m/s 2=1.0 m/s 2,因此甲车的速度变化较快,A 选项错误;在0~4 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甲=18.0+10.02 m/s =14.0 m/s 、v -乙=3.0+7.02 m/s=5.0 m/s ,乙车的平均速度小,B 选项错误;在0~4 s 内,甲车相对乙车行驶的距离Δx =(v -甲-v -乙)t =9.0×4 m=36 m ,C 选项错误;在t =5 s 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D 选项正确.【答案】 D8.(多项选择)(2015·保定模拟)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3­19所示,在t =0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s 0处,在0~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s ,如此( )图1­3­19A .假设a 、b 在t 1时刻相遇,如此s 0=23sB .假设a 、b 在t 12时刻相遇,如此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C .假设a 、b 在t 12时刻相遇,如此s 0=12sD .假设a 、b 在t 1时刻相遇,如此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解析】 由图可知,a 车的初速度等于2v ,在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s ,如此b 车的位移为13s ,假设a 、b 在t 1时刻相遇,如此s 0=s -13s =23s ,A 选项正确;假设a 、b 在t 12时刻相遇,如下列图,s 0等于阴影局部对应的面积,由几何关系可知s 0=12s ,由图象中的对称关系可知,下次相遇的时刻为32t 1,C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假设a 、b 在t 1时刻相遇,如此t 1时刻后v b>v a ,两车不能再次相遇,D 选项错误.【答案】 AC9.(多项选择)图1­3­20是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两质点在0~8 s 内的运动,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图1­3­20A .甲、乙两质点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乙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且相距最远C .乙质点距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80 mD .甲、乙两质点在t =8 s 时同时回到出发点【解析】 由v ­t 图可知甲质点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乙质点从2 s 时刻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错;甲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 1=10 m/s 2,乙的加速度大小为a 2=203 m/s 2,设向右运动为正方向,图线交点时刻为t 0时刻,如此甲在前4 s 内向右运动,4 s 时刻到t 0时刻向左运动,乙在2~5 s 时间内向左运动,前4 s 时间内甲向右运动而乙向左运动,距离越来越大,4 s 时刻到t 0时刻这段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均向左,但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继续拉大距离,直到t 0时刻以后开始缩小距离,故B 对;乙质点在前5 s 内向左运动,之后向右运动,故乙质点在5 s 时刻距离出发点最远,由乙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质点离出发点最远距离为12×3×20 m=30 m ,C 错;由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知,在8 s 内甲运动的位移为零,乙运动的位移也为零,故D 对.【答案】 BDB 组 深化训练——提升应考能力10.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1­3­21所示.如下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图1­3­21【解析】 要确定v 的变化,就要了解a 大小怎么变,a 和v 的方向关系如何.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a =a 0>0,假设v 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假设v 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 、C 错误;由于在T ~2T 时间内a =-a 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T2时间内一样,故A 错误,D 正确.【答案】 D11.两个完全一样的物块A 、B ,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1­3­22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块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和不受拉力作用的v ­t 图象,求:(1)从开始到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的时间; (2)8 s 末物块A 、B 之间的距离x .图1­3­22【解析】 (1)设A 、B 两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由v ­t 图象可知,物块A 的初速度v 01=3 m/s ,物块B 的初速度v 02=9 m/s,8 s 末物块A 的速度v 1=12 m/s,6 s 末物块B 的速度v 2=0,如此:a 1=Δv 1Δt 1=12-38-0 m/s 2=98 m/s 2a 2=Δv 2Δt 2=0-96-0m/s =-1.5 m/s 2距离最远时两物块的速度相等,从开始到两物块距离最远的时间为t ,由公式v =v 0+at 得:v =v 02+a 2tv =v 01+a 1t联立得t =2.29 s.(2)设A 、B 两物块8 s 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由题中图象得:x 1=v 01+v 12t 1=60 mx 2=v 02+v 22t 2=27 mx =x 1-x 2=33 m.【答案】 (1)2.29 s (2)33 m12.在一次救援中,一辆汽车停在一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 m 的山坡处一巨石以8 m/s 的初速度、0.4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滚下,假设司机(反响、开车门等时间总计为2 s)以0.5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汽车且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1­3­23所示),而巨石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且在水平面的运动近似看成加速度为0.2 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汽车司机能否安全脱离?图1­3­23【解析】 设巨石到达坡底时间为t 1,速率为v 1,如此x =v 0t 1+12a 1t 21,v 1=v 0+a 1t 1,代入数值得t 1=20 s ,v 1=16 m/s而汽车在18 s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 1=12at 2=81 m ,速度为v 2=9 m/s方法一:临界条件法设再经历时间t ′,巨石与汽车速度相等,如此v 1-a 1t ′=v 2+at ′,代入数值得t ′=10 s所以此巨石在水平面上发生的位移为s 1=v 1t ′-12a 1t ′2=150 m而汽车发生的位移为s 2=12a (t +t ′)2=196 m>s 1所以汽车能安全脱离. 方法二:数学解析法令再经历时间t 2,巨石追上汽车,如此有v 1t 2-12a 1t 22=x 1+v 2t 2+12at 22代入数值并化简得7t 22-140t 2+1 620=0,因Δ<0,方程无解 所以巨石无法追上汽车,司机能安全脱离. 【答案】 见解析。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章 第3讲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课件(53张)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章 第3讲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课件(53张)

10~12 s 内的加速度大小 a3=6 m/s2,所以质点在整 个运动过程中,10~12 s 内的加速度最大,选项 B 正确; 质点在 11 s 末离出发点最远,选项 C 错误;质点在 8~12 8 s 内的位移 x=8 m,平均速度为 v= m/s=2 m/s, 12-8 选项 D 错误. 答案:AB
思考与讨论 如果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 A 追匀速运动的物体 B,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A、B 之间的距离存在哪几种情况? 提示:存在三种情况.(1)两者速度相等时恰好追上, 距离恰好为 0;(2)速度相等时还没追上,以后不可能再追 上,此时存在最小距离;(3)速度相等之前便已追上.
[易误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两个物体在追及过程中,在速度相等时,两者一 定存在最大距离.( )
第一章
直线运动
第三讲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知识点 1 x-t 和 v-t 图象 [教材温故] 1.对 xt 图象的理解
位移 随 (1) 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_____ 时间 变化的速度的大小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__________ .
(2)两个物体在追及过程中,后者追上前者时,后者 的速度一定大于前者.( )
(3)两个物体在追及过程中,物体间的距离一定是减 小的.( )
答案:(1)× (2)× (3)×
考点 1 运动图象问题 用图象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 常用的方法.图象是一种直观且形象的语言和工具,它 运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恰当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 程和物理规律.运用图象解题的能力可归纳为以下两个 方面:
速度的方向 .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集训(三)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限时:40分钟)[基础对点练]图象的理解和应用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3­9所示,该质点( )图1­3­9A.在第1 s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 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 s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 s末和第5 s末的位置相同D[根据v-t图象表示的物理意义可知,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线可知第1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没有变化,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A错误;第2 s末质点的加速度没有变化,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B错误;前2 s内质点的位移为正,C错误;3~5 s内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零,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零,所以第3 s末和第5 s末质点在同一位置,D正确.]2.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1­3­10所示,由图可知( )【导学号:84370030】图1­3­10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5 s末A、B相遇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x-t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正确;B物体的出发点在距离原点5 m处,A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 错误;物体B 在5 s 内的位移为10 m -5 m =5 m ,物体A 在3 s ~5 s 内的位移为10 m ,v B =55 m/s =1 m/s ,v A =102m/s =5 m/s ,C 、D 错误.] 3.(多选)如图1­3­11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已知质点从零时刻出发,在2T 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11A .质点在T 时开始反向运动B .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一定不相同C .0~T 与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D .T 秒末与2T 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1∶1BC [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质点在T 时速度仍为正,所以仍朝着正方向运动,A 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位移,因为在2T 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所以在坐标轴上方的面积大小等于在坐标轴下方的面积大小,故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一定不相同,B 正确;设T 时刻速度为v 1,2T 时刻速度为v 2,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相反,故由题意有0+v 12·T =-v 1+v 22·T ,解得v 2=-2v 1,即T 秒末与2T 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1∶2,0~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 1=v 1-0T =v 1T ,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 2=v 2-v 1T =-3v 1T ,故|a 1||a 2|=13,故C 正确,D 错误.] 4.(2018·潍坊质检)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 s 末不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A B C DC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以上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时间轴以下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总位移为两位移的代数和,可知A 、B 、D 可以,C 不能.]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导学号:84370031】A B C DA[开始时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有:v=2a1x,故选项C、D错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v2m-2a2 x-x1 ,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6.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3­12所示.则该汽车在0~60 s内的速度—时间图象为下列选项中的( )图1­3­12A BC DB[在加速度a与时间t图象中,前10 s加速度为2 m/s2,表示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30 s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20 s加速度为-1 m/s2,说明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D图象中,中间时间段速度为零,不符合题意,所以是错误的;C图象中,最后时间段速度为负值,不符合实际,所以也是错误的,故选B.](多选)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BC [A 、B 选项中左图表明0~3 s 内物体匀速运动,位移应正比于时间,加速度为零,3~5 s 内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Δv Δt=2 m/s 2,A 错,B 对;C 、D 选项中左图0~3 s 内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3~5 s 内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匀速运动,v =Δx Δt=2 m/s ,a =0,C 对,D 错.]追及相遇问题7.如图1­3­13所示,A 、B 两物体(可视为质点)相距x =7 m ,物体A 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 =10 m/s ,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 m/s 2,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图1­3­13A .7 sB .8 sC .9 sD .10 sB [物体B 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所需时间t 1=v B a=5 s ,运动的位移x B=v 2B 2a =1022×2 m =25 m ,在这段时间内物体A 的位移x A =v A t 1=4×5 m=20 m ,显然还没有追上,此后物体B 静止,设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时间为t ,则有4t =(7+25)m ,解得t =8 s ,B 正确.]8.(多选)(2018·湖南十二校联考)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0 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 m/s 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导学号:84370032】A .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 车相遇B .A 、B 两车相遇时速度相同C .相遇时A 车做匀速运动D .A 车追上B 车后,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CD [A 车在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 A 1=12a A t 21=180 m ,此过程中B 车的位移x B 1=v B t 1=240 m >x A 1,故A 车在加速过程中没有与B 车相遇,A 错,C 对;之后因v A =a A t 1=12 m/s >v B ,故A 车一定能追上B 车,相遇之后不能再相遇,A 、B 相遇时的速度一定不相同,B 错,D 对.]9.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 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 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 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 )A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 .若v >2 a 1+a 2 d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 .若v <2 a 1+a 2 d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 [甲车做减速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小,若此时没有相遇,以后就不可能相撞.设两车相距为d 时,两车恰好相撞,这种情况下甲车的速度为v 0,根据v 20=2(a 1+a 2)d ,若v >v 0两车一定相撞,若v <v 0两车一定不会相撞.][考点综合练]10.如图1­3­14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由图可知( )图1­3­14A .在时刻t 1,a 、b 两车相遇,且运动方向相反B .在时刻t 2,a 车追上b 车,且运动方向相同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小A [a 车一直沿着正方向运动,b 刚开始运动时在a 车前方,并向着负方向运动,到t 1时刻两者的位置相同,即相遇,b 车向负方向运动,a 车向正方向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反,过了一段时间后b 车的位移又开始增加即朝着正方向运动,在t 2时刻,b 车追上a 车,两者再次相遇,A 正确,B 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a 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 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加,故C 、D 错误.]11.(多选)(2016·全国Ⅰ卷)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1­3­15所示.己知两车在t =3 s 时并排行驶,则( )【导学号:84370033】图1­3­15A .在t =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 s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BD [根据v -t 图象,可以判断在t =1 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故A 、C 错误;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的距离Δx = 10+5 ×12m =7.5 m ,故B 正确;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也就是从第1 s 末到第3 s 末两车运动的位移Δx ′= 10+30 ×22m =40 m ,故D 正确.](多选)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t =0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x 0处,在0~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x ,则( )A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x 0=23x B .若a 、b 在t 12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 C .若a 、b 在t 12时刻相遇,则x 0=12x D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AC [由图可知,a 车的初速度等于2v ,在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x ,则b 车的位移为13x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x 0=x -13x =23x ,A 选项正确;若a 、b 在t 12时刻相遇,如图所示,x 0等于阴影部分对应的距离,由几何关系可知x 0=12x ,由图象中的对称关系可知,下次相遇的时刻为32t 1,C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t 1时刻后v b >v a ,两车不能再次相遇,D 选项错误.]12.(2018·贵州三校联考)如图1­3­1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 =10 m 的A 、B 两小球均以v 0=10 m/s 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 =10 m/s 2.求:图1­3­16(1)B 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 、B 两球的距离;(2)A 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解析](1)设A 球滑上斜坡后经过t 1时间B 球滑上斜坡,则有t 1=L v 0=1 s A 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a =g sin 30°=5 m/s 2设这段时间内A 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 ,则x =v 0t 1-12at 21=7.5 m.(2)B 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 球速度v 1=v 0-at 1=5 m/s B 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A 球相同,以A 球为参考系,B 球相对于A 球以v =v 0-v 1=5 m/s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t 2两球相遇,有t 2=x v=1.5 s则两球相遇时经过的时间t =t 1+t 2=2.5 s.[答案](1)7.5 m (2)2.5 s13.2017年7月南方多地暴雨,造成内涝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 1=40 m/s ,v 2=25 m/s ,轿车在与货车距离s 0=22 m 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 =160 m 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 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 0=2 s 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 2=2.5 m/s 2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导学号:84370034】 [解析](1)由v 21=2a 1s 得轿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 1=5 m/s 2.两车恰好不相撞时速度相等,即v 1-a 1t 1=v 2,得t 1=v 1-v 2a 1=3 s.轿车前进的距离s 1=v 1+v 22t 1=97.5 m ,货车前进的距离s 2=v 2t 1=75 m ,因为s 1-s 2=22.5 m >s 0,故两车会相撞.(2)假设经过时间t 后,两车的速度相等,即v 1-a 1t =v 2+a 2(t -t 0),此时轿车前进的距离s ′1=v 1t -12a 1t 2,货车前进的距离s ′2=v 2t +12a 2(t -t 0)2,解得s ′1=8009 m ,s ′2=6059 m ,因为s ′1-s ′2=21.7 m <s 0,两车不会相撞.[答案](1)会相撞,计算见解析 (2)不会相撞,计算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