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绒面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皮料知识专题知识

皮料知识专题知识

泽、厚度、绒毛粗
度、绒毛粗细、花纹基本一
2
帮面
细、花纹基本一致。 不应有裂浆、裂面
致。可有不明显轻微缺陷但 不应有裂浆、裂面、露帮 脚、白霜等。
松面、露帮脚、白霜 2.不应有伤残,次要部位可有
2.不应有伤残。
轻微松面。
1.全张皮革厚薄基本均匀,无油腻感,无异味。
2.革身平整、柔软、丰满有弹性。不裂面、无管皱,
背部
腹部
臀 部:由臀部往两后腿部 位延伸,臀部中间 部位四面旳延伸性 无太大区别。
臀部 箭头代表延伸方向
20
五、皮料旳基本认识
2、牛皮各部位旳皮质特点:
臀背部:为图中蓝区域,此处 皮质纤维组 织紧密, 皮面细致,四向延伸 率较少,是整张皮利 用率最高旳部位。
肩 部:为图中绿色区域,此 (上腹部) 处皮 料较前区域稍差
颈部、尾部:图上旳黄色位, 此处皮料纤维组织较 硬表面粗糙,颈革延 伸性与背中线呈45度 角方向,抗拉力较低, 臀革脆硬易折。
腹、腋、肢部:图上紫色区 域,处于羊皮旳边角 部位,此处皮料纤维 最松,延伸最大且无 规律,为整张皮革最 差部位。
24
五、皮料旳基本认识
4、猪皮各部位旳皮质特点:来自猪皮毛孔呈三角形,多用于 内里,根据其性能优劣和使用 率可分为四个区域:
缺陷:
1)皮质纤维组织不一致,造成皮料延伸性能不同; 2)动物生长过程中易损伤皮料,取料时要合理利用。 3 )工厂制鞋加工时,全部天然革均怕含带有苯类旳溶济.
27
五、皮料旳基本认识
6、天然皮料旳重新认知
不良原因
不良名称
天然皮胚原因 1、虫斑 2、皮疤 3、鞭花 4、烙印 5、皮形不正
1、松面 2、血筋 3、皮面发暗 4、皮面粗糙 5、裂面 化学处理不当原因 6、染色不均 7、脱色 8、掉浆 9、脱层 10、露底色

牛皮的工艺有哪些种类

牛皮的工艺有哪些种类

牛皮的工艺有哪些种类牛皮工艺是以牛皮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工艺所制成的制品。

牛皮是一种质地坚韧、耐磨、具有自然纹理的皮革材料,广泛应用于制作皮具、鞋材以及家居用品等领域。

以下是牛皮工艺的一些主要种类:1. 铣削工艺:铣削是指利用刀具将牛皮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这种工艺通常用于制作皮具、鞋材等。

2. 磨砂工艺:磨砂是将牛皮表面磨去一层,使其具有平滑的触感和柔和的光泽。

这种工艺常用于制作高档皮具和皮鞋。

3. 染色工艺:牛皮可以通过染色工艺将其变成各种颜色。

染色可以在牛皮上形成丰富的色彩组合,使其更加美观和时尚。

4. 压花工艺:利用压花工艺可以在牛皮表面上加工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这种工艺常用于制作带有装饰性花纹的皮具和皮鞋。

5. 编织工艺:牛皮可以通过编织工艺制成编织皮带、编织手提包等。

这种工艺可以使牛皮的利用率提高,并赋予其更多的设计感。

6. 裁剪工艺:裁剪是将牛皮按照设计要求切割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这种工艺常用于制作具有特殊形状的皮具和皮鞋。

7. 缝制工艺: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和线材,将裁剪好的牛皮进行缝合。

这种工艺在制作皮具和皮鞋时特别重要。

8. 皮雕工艺:皮雕是一种在牛皮上进行刻划和雕刻的工艺。

通过皮雕可以在牛皮上制作出各种立体和平面的图案,使制品更加精致和艺术。

9. 烫金工艺:烫金是将金属箔烫印在牛皮表面上的一种工艺。

烫金可以使制品具有奢华和高贵的气质,常用于制作高档皮具和皮鞋。

10. 抛光工艺:通过抛光工艺可以使牛皮表面光滑、细腻,并增加光泽度。

这种工艺常用于制作高档皮具和皮鞋。

11. 柔软处理工艺:柔软处理是指对牛皮进行特殊的处理,使其更加柔软、舒适。

这种工艺常用于制作皮具和皮鞋等需要接触皮肤的产品。

总结:牛皮工艺有很多种类,包括铣削、磨砂、染色、压花、编织、裁剪、缝制、皮雕、烫金、抛光和柔软处理等。

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可以使制品更加美观、实用和耐用。

白色牛皮工艺流程

白色牛皮工艺流程

白色牛皮工艺流程
《白色牛皮工艺流程》
白色牛皮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材料,其工艺流程需要精细繁琐的步骤。

下面是关于白色牛皮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首先,选用优质的白色牛皮原料。

优质的牛皮应该柔软光滑,没有明显的瑕疵和瑕疵,颜色白皙均匀。

其次,对牛皮进行退皮和硫酸钠浸泡处理。

退皮可以去除牛皮表面的残留毛发和污垢,使牛皮更加干净整洁;硫酸钠浸泡则可以软化牛皮,增加柔软度和韧性。

然后,进行脱毛和鞣制处理。

在脱毛过程中,要使用化学药剂或者生物酶来分解和去除牛皮中的毛发;而鞣制过程则是将牛皮中的胶原蛋白转化为皮革的过程,可以使用植物鞣剂或者合成鞣剂。

接着,进行染色和整理。

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对牛皮进行上色处理,使其呈现出理想的白色。

整理过程则是对染色后的牛皮进行修整和整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柔软。

最后,进行干燥和修饰。

干燥可以去除牛皮中的余水,使其更加干燥和稳定;而修饰则是对牛皮进行装饰处理,可以进行水洗、磨砂、抛光等工艺,使其更加美观和时尚。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白色牛皮可以被加工成各种高端的皮具制品,如箱包、皮鞋、皮带等,成为时尚且具有高价值的产品。

牛皮制造工艺

牛皮制造工艺
2、浸水,此工序的目的是将原皮恢复到鲜皮的状态,利于加工。根据皮的保存方法不同,此工序进行的时间长短不一。如果是干燥保存的皮,时间要长一些;如果是盐湿皮,时间需要的就会短一些。在浸水的过程中,也可加入浸水助剂,加速水的浸透。
3、脱毛、脱脂:
此工序的目的是将皮中细胞内的油脂及原皮表面的毛脱掉,露出天然、细致的粒面。如果脱脂不完全,在皮干燥后会出现板硬的现象。
7、复鞣:
在现代制革工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甚到被誉为”点金术”。对轻革,复鞣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为此工序可补充鞣制作用,提高鞣质含量。由于生皮各部位纤维编织的紧密程度不同,存在着部位差,就是铬鞣也较难消除这种差异,此时若使用选择填充作用较强的复鞣剂,可以有效地缩小部位差,使腹肷等松软部位得到良好的填充,使整张革的物理性能更加均匀,可提高皮革的出裁率。此工序一般温度奋40℃左右,PH值为5.0左右,时间可根据复鞣剂选择的不同来调整,大概为30分钟左右。
涂饰的目的是:
(1)增加革面的美观;
(2)修正皮革表面的伤残缺陷,提高皮革的使用价值。
原料皮的天然缺陷以及生产过程中控制和操作不当所带来的缺陷,如粗面、色花、色差等,可借助磨面、涂饰等方法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皮革的等级和出裁率;
(3)提高皮革的耐用性能。皮革涂饰后,革面可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涂层,涂层具有耐热、耐寒、耐有机溶剂、耐水、耐干湿擦等性能,因此涂饰后的成品不易玷污也易被擦掉,易于保养。
是否首次制作:
□是□不是有无样品参考:
□有□无检验结果:
□允收□拒收
类别检验要项主要次要说明处理情形材质皮/布料材质及颜色
皮/布料干净度及完整性
配件材质/尺寸/颜色
配件的品质
贴合品质
组合针距及边距
跳针/浮线/重针/拉杆

牛皮鞣制生产工艺参考

牛皮鞣制生产工艺参考

牛皮鞣制生产工艺参考为了帮助读者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牛皮皮革产品生产工艺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了解牛革产品的生产工艺及牛皮制革的一般工艺方法,明晰制革生产工艺过程中所用的皮革化工材料与成革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章在着重对若干典型牛革产品的制作工艺进行系统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到的知识对牛革生产工艺进行剖析,并对各种牛革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点评,以便读者能够举一反三,从中获得应有的启发。

9.1 黄牛服装革(garmentleather)黄牛服装革属于软革类,是以黄牛皮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可用于制作大衣、夹克、皮裤、皮裙等的一类皮革的总称。

通常,黄牛服装革都是经铬鞣或以铬鞣为主的结合鞣方法制成,一般有正面和绒面两种。

9.1.1基本性能要求一般来说,黄牛服装革的总体性能要求是:(1)丰满、柔软,有较大的延伸性;(2)耐洗、耐汗,耐脱色性能好;(3)卫生性能好,即透气和透水汽性好;(4)薄而轻,黄牛服装革最大的缺点在于革身较重,影响了穿着的舒适性。

所以要求黄牛服装革革身要薄、重量要轻。

对于具体某一皮革品种来说,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能要求。

例如,我们要求正面服装革:粒面光滑细致,涂层薄而坚牢,耐水性好,延伸性较大,耐候性良好;苯胺服装革:色泽鲜艳柔和,粒纹清晰,真皮感强;绒面服装革:绒毛细、短、密,均匀且有丝光感。

9.1.2 黄牛服装革的生产工艺及点评(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盐湿黄牛皮)1.工艺流程:分类组批→清割→点数称重→预浸水→主浸水→机器去肉→修边→点数称重→浸灰脱毛→水洗→灰皮去肉→打底→点数称重→复灰→水洗→脱灰→水洗→软化→水洗→浸酸→铬鞣→出鼓搭马→静置→挑选分类→挤水平展→剖层→削匀→修边→称重→回软→水洗→复鞣→水洗→中和→水洗→染色加油→水洗→填充→水洗→出鼓搭马→静置过夜→挂晾→回潮→静置过夜→摔软→绷板干燥→抛光→修边→净面→封底→喷底浆→手工修边→通烫→摔软→喷面浆→喷光亮剂→喷固定剂→摔软→出鼓搭马→冷绷→通烫→喷手感剂→成品。

牛皮的加工方法

牛皮的加工方法

牛皮的加工方法
牛皮的加工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软体行业中的皮料制作、植物鞣制、矿物鞣制、合成鞣制、以及裁剪和制成皮革成品等。

在软体行业中,牛皮主要用来制作床和沙发,而牛皮的加工过程也较为特殊,需要进行鞣制和染色等处理。

鞣制是牛皮加工中的关键步骤,主要有植物鞣、矿物鞣和合成鞣等方法。

植物鞣料包括栲胶、树胶等,将牛皮浸渍在其中进行鞣制。

矿物鞣则是使用金属盐类,如铬盐、铝盐等,对牛皮进行浸渍和处理。

合成鞣则是使用化学物质,如酚醛树脂、聚氨酯等,对牛皮进行处理。

这些不同的鞣制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皮革质地和性能。

除了鞣制,还有其他加工步骤如剪裁和制成皮革成品。

剪裁是指根据需要将牛皮裁剪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制成皮革成品则是将处理好的皮革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其成为最终的皮革制品。

牛皮加工方法可能涉及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议企业寻找环保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例如水性漆替代传统油漆、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合成材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皮革制品时,也应注意选择环保、可持续的品牌和产品。

反绒革生产工艺

反绒革生产工艺

反绒革生产工艺反绒革(也称为半纺绒)是指通过把动物皮革的内层纤维绒毛磨光,然后使其表面呈现出柔软绒面的处理工艺。

反绒革具有质地柔软、触感舒适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制作高档皮革制品,如鞋子、衣物、家具等。

反绒革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剥离皮毛:首先,选取质量好的动物皮革,通常为小牛皮或小羊皮。

接着,将动物皮革浸泡在饱和蒸汽中,使其变软。

然后,用工具将皮革的表层剥下,以剥离掉动物的真皮和皮毛。

二、除除杂处理:经过剥离后的皮革会带有一些其他杂质,如脂肪、污渍和残留的毛发。

为了净化皮革,需要进行除杂处理。

首先,将皮革浸入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脱除表面的污渍。

然后,用铲刀将残留的毛发和脂肪刮除,以使皮革更加干净。

三、绒化处理:绒化是制作反绒革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皮革浸入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中,使其分解。

然后,将皮革悬挂在机器上,在高速旋转的机械刷上运动,以磨光皮革的纤维绒毛。

最后,将绒化后的皮革通过吸尘设备除除剩余的绒毛。

四、漂白和染色:经过绒化处理后,皮革呈现出浅黄色。

为了使其达到理想的颜色,需要对皮革进行漂白和染色处理。

首先,将皮革浸入漂白剂中,使其白化。

然后,根据需要的颜色,将皮革浸入染色剂中,使其变色。

最后,将皮革晾干。

五、涂层和修整:最后一步是对反绒革进行涂层和修整。

首先,将反绒革浸入涂料中,使其表面光滑和耐磨。

然后,用机器将反绒革修整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最后,将反绒革晾干,完成生产工艺。

反绒革的生产工艺虽然复杂,但由于其柔软、舒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档皮革制品的制作中。

与全纺绒相比,反绒革的制作工艺更简化,成本更低,因此在市场上有着很大的竞争优势。

同时,反绒革也具有良好的耐用性,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反绒革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化学药品和机械设备,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问题,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合规和可持续发展。

牛皮制造工艺

牛皮制造工艺

牛皮制造工艺
牛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革材料,通常用于制作鞋子、包包、皮带等。

在制造牛皮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以获得高质量的皮革材料。

首先,牛皮需要经过脱毛处理。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化学方法,使用酸、碱等物质来去除皮毛。

接下来是脱水和平整的处理,这有利于后续的加工和质量控制。

接下来是鞣制处理。

这个过程是将牛皮中的胶原蛋白转化为稳定的皮革材料。

鞣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植物鞣、铬鞣等。

其中,铬鞣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它可以使皮革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柔软性。

鞣制完成后,牛皮需要进行染色、涂饰等后续处理。

这些处理可以改变皮革的颜色、质感等特性,以适应不同的用途。

最后,是切割、裁剪等加工环节,将皮革制成不同的制品。

这个过程需要依靠高精度的机器和技术,以确保制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总之,牛皮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

只有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和精细的操作,才能得到高质量的皮革材料。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 10128学号:皮革与工艺题目:牛皮绒面革生产工艺探讨学生姓名: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班级:年月日牛皮绒面革生产工艺探讨牛皮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皮革原料之一,因为它的价格相对便宜,来源丰富,而且牛皮皮革生产出来的皮革类产品结实耐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

但是该种革类表面较硬,手感不是很理想,所以牛皮皮革的绒面整理便成了一道牛皮生产工艺中的一道很重要的工序。

下面我们就只针对牛皮绒面整理这一方面的工艺进行了解及探讨。

牛皮绒面整理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下面一些步骤:1原皮组批将牛皮按大小不同,产地不同,原皮状态不同,分别组批。

2浸水处理在配置好的含有各种所需的溶剂的水中,将皮革浸泡进去,在适当的温度下,转30分钟停20分钟,反复3次,停鼓过夜。

次日,检查浸水程度一定要透,然后排液。

去肉。

3 绒面革的浸灰浸灰的主要目的是使裸皮膨胀,以松散胶原纤维的编织结构,进一步除去纤维间质,进一步除去残余的毛和表皮,皂化除去部分油脂,使弹性纤维肌肉组织部分变性,以便在软化工序被酶催化的水解,以使于片皮和局部片皮。

浸灰的方法主要有:①不采用硫化钠的纯石灰烧碱法②采用硫化钠与烧碱配合的灰碱成碱法③采用硫化钠与蛋白酶配合的酶浸灰法A原理:采用纯石灰烧碱浸灰时,对裸皮所产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使裸皮充水而膨胀以松散胶原纤维、裸皮的膨胀有渗透在膨胀和感胶离子膨胀两种情况。

浸会时裸皮的膨胀与PH值有很大的关系。

为渗透和膨胀。

其膨胀作用可以渗压理论为主进行解释。

一般认为。

当浸灰液的PH值为12以上时,由于裸皮的的PH值远远高于胶原等电点,裸皮胶原纤维的内聚力降低,这时将皮的表面看成半透膜,将皮内和皮外分别看成半透膜的内外。

由于膜内基因不能扩展到膜外并且过可与碱结合,扩散的结果会使膜内离子浓度大于膜外离子浓度在膜内外产生渗透压差,使皮外的水分向皮内渗透,力图稀释皮内的离子浓度。

结果使皮充水膨胀。

浸灰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大量的石灰或烧碱,皮中的脂质可被皂化,对于非多脂皮,不需要专门设置脱脂工序,通过浸灰就可将大部分脂质除去。

对于多脂皮,除进行专门脱脂外,浸灰可起到辅脱脂作用。

B方法:在转鼓中调液比2.0—3.0,温度25℃左右,如石灰粉3%︿4%,或加30%的烧碱3%—5%,转动30min,停30min再转30min,停30min,以后每2h转5min。

浸灰过程中液比不能太小,转鼓的转速一般应为2-4r/min,或则膨胀裸皮所受到的机械作用大,易引起粗皱,浸灰温度也不宜太低,太低时皮膨胀程度过大,膨胀的均匀性较差。

有时还会使颈皱加重。

石灰的用量也应适应控制。

虽然当石灰用量大时过量的石灰不会溶解,不会使灰液PH值增加,但这一部分石灰对胶原有一定的胶溶作用。

当成革要求柔软较高时,石灰的用量可较大一些,当成革的要求柔软度不高时石灰的用量不宜太大。

③浸灰:在转鼓中进行。

添加50%的水(28℃),2%的硫化钠,8%的氢氧化钠(粉状),转动60min。

以后每小时转动2min,共5d。

于26°水洗10min。

去肉,称重。

④脱灰与软化:添加300%的水(38℃)。

1.5%的氯化铵。

转动10min。

之后添加软化剂Oropon OR,0.2%的脱脂剂(Lutensol AP-6),转动2h,溶液的PH值为8.0。

于26℃水洗10min。

⑤浸酸:添加70%的水,7%的食盐,转动5min。

之后添加1%的甲酸(1:10)。

转动2h后,PH值为4—4.5。

排去液体。

4 脱灰软化脱灰软化就是在脱灰剂配合水、硫酸铵、氯化铵等制剂的共同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pH值条件下作用于皮革表面,使皮革脱灰软化。

脱灰的要求是脱灰透心,粒面洁白柔软,光滑,粒纹清晰。

5 浸酸浸酸就是将脱灰软化后的皮革置于含有一定比例的水、盐、甲酸、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在25度左右的温度下,pH值等于3的情况下进行浸泡。

6鞣制有效的软化也是绒面革的生产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接着应对裸皮进行彻底的清洗,以清除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中性盐,避免影响后进行的绒面革染色。

一般而言,在绒面革鞣制之前不需要浸酸,或只需进行轻微的浸酸。

各道工序宜采取小液比加工(30—40%),其目的是确保皮革化工材料能良好的进行分散和渗透。

铬鞣剂的用量相当高(以氧化铬计为2.5—3.0%;如果对整饰革计算,氧化铬用量为5—7%),这一点目前要求对铬盐充分吸收的看法是有矛盾的,特别是现在一般都不赞成使用强烈的蒙囿剂及缓冲剂,以免影响绒面革的染色性能。

一般在铬鞣前使皮革保持较高的PH值或降低铬鞣剂的用量(以氧化铬计为2—2.5%),结合使一些较高碱度的铬鞣剂(例如LutanB),或蒙囿剂的鞣剂(如LutanF)并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鞣制,可以促使生皮对铬盐的吸收更加充分。

7分级、片皮、削匀、修边、称重(1)分级:根据蓝湿皮的状况进行不同的加工准备;(2)片皮:对于有驼峰的皮,片皮前将皮张伸展开,使驼峰平整入机,避免产生驼峰洞,从而降低产品价值。

片皮速度:(14±2)m/min,片皮的厚度根据客户的要求;(3)削匀:削匀过程中保持厚度均匀是重要的,注意不可削的偏薄或者背面有刀痕.如批源有洞\驼峰\大烙印时要减低削匀速度,南美有驼峰洞的皮削匀后缝合;(4)修边\称重:削匀后要修去削匀时产生的多余折边,尽量减少浪费,修边后的皮一定要经过称重才可以进行复鞣工序.称重后要用塑料膜盖好,防止削匀皮变干。

8复鞣在绒面革复鞣进程中,通常添加一些金属盐类来改进它的磨革性能,并使基身骨更加丰满。

9中和如果所有的皮革生产一样,绒面革的中和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

影响苯胺革染色的所以因素,都将多绒面革造成深面的影响。

在绒面革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过分强烈的蒙囿剂。

中和剂应具有表面脱酸的性质。

各种中和剂可以分别仔细的应用,也可以与其他化工材料的结合应用。

实践证明,中和剂与以下化工材料结合应用,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并且不致对染色造成有害的影响。

与绒面革的其他的湿操作工序相类似,绒面革的中和应采取较小的液比(50%—75%)进行。

但和其他许多种类的皮革不同的是,绒面革要求在整个厚度上脱酸比较均匀,这个采用下液比加工时最容易达到。

我们的意见是,在绒面革复鞣之前或复鞣之后,在整个厚度上应均匀地脱酸至PH5.6~6。

这一点至为关键。

绒面革的复鞣可以是纯矿物复鞣剂复鞣,也可以是矿物鞣剂与另一种复鞣剂相结合进行复鞣(例如Cdromitan B与Lutan B,F),还可以是矿物鞣剂与戊二醛(Relugan GTW)结合进行复鞣,或者用专门的树脂复鞣剂(Relugan S)进行复鞣。

⑦中和:添加250%的水(30℃),2.5%的氢氧化钠(1:20),转动60min。

水洗10min并升温至50℃。

革中的PH值为6.0。

10加脂绒面革的加脂,加脂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因为绒面革需要良好的手感及柔软度,而且还因为这些皮革对颜色、色泽强度、鲜艳度、坚牢度、磨革性能以及整饰质量等有较高要求。

加脂剂的组成及其容量,应根据皮革的特性来确定。

预加脂:添加100%的水(40℃)1%的Sandolix WWL,2%的Coliquor SG,转动30-40min。

搭马过夜、挤水、伸展、挂晾干燥、拉软、绷板。

由于阴离子染料与乳液加脂剂与铬鞣液的纤维结合时会发生竞争,所以选用的这两中化料必须互相能够相容和共存。

染色助剂的使用也应当考虑到这两种情况。

当加脂剂的品种选用不当时,染色时便会导致色调不匀,或出现其他一些缺点。

预备性的加脂亦称为干加脂,大多数高度磺化的油脂及阳离子加脂剂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般倾向于在用矿物蹂剂复蹂时进行加脂。

以上加脂对中和过的皮革微纤维结构具有较强的渗透性。

于阴离子加脂剂相比较,它使皮革纤维显得较为干燥,很少会使皮革出现油腻的光泽。

目前正面革和绒面革的准备工段的加工时间都比较短促,这些半成品加工成绒面革及剖层绒面革,身骨一般都太硬。

增添一道加脂后,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毛病,但却增加来某些新的问题,例如纤维容易填充过度,以及易产生油腻等。

当出现上述身骨偏硬的问题时,建议对削匀的湿革作一次预处理,以增加成革的柔软度,所用的预处理剂为无泡抹的润湿剂(Cismollan BH)。

在转鼓中添加400%的水,1%的Cismollan BH,于55 -60℃的温度下处理2-3h。

接着对皮革进行水洗、复鞣及进一步的加工。

各种绒面革用阴离子和阳离子加脂剂结合进行加脂,效果十分明显,不仅色调饱满鲜明,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耐水坚牢度。

此外,一种含硅乳液的加脂剂BayerZ,效果也特别显著。

皮革经拜耳(bayer)Z处理后,某方面的坚牢度将会持久性的获得改善,而且还能赋予成革丝绸的光泽。

Bayer Z一般用来对经过染色和阴离子加脂剂处理过的绒面革做最终处理,其用量为2-4%(对削匀革重量计),并添加300%的水(60℃)如果再用0.5%的弱阳离子的助剂潘索夫特(Persortal)WKF对皮革进行处理,则可以进一步改进成革的手感。

加脂:添加600%的水(60℃),3-5%的Coliquor SG,2%的Sandolix WWL,转动30min。

水洗冷却10min。

搭马、挂晾干燥、平衡调节。

摔软磨光2h,绷板刷绒。

水洗出鼓,搭马,静置。

11绒面革的干燥、磨革、整理挤水伸展:在专用挤水伸展机上进行,横竖向操作。

在伸展过程中,最好采用自动往复伸展。

要求将粒面上的皱纹展平,革身平整无压折,皮革具有初步定型,水分含量为50-55%。

绷板干燥:经过回潮、打软或震软后在绷板机上进行。

要求扩张力适当,绷板机内温度40℃,相对湿度45%左右,保持正常皮革形状。

皮革最后含结合水量约为20%。

挂晾:采用索道自动挂晾机或其他自然挂晾方法,使皮革在自然条件下缓慢地除去结合水,使皮革最后含水量约为20%。

回湿:回湿又叫回潮,就是使已干燥的革均匀地吸收一定量的水分。

将革置于温度30~40℃,空气湿度基本达到饱和的回湿室里,在空气流速为0.5~1.0M/s 时12h左右可完成。

摔软:摔软是在转鼓里进行的,将回湿后的革置于转鼓中,通过转鼓的抛摔,革内各部分的纤维组织受到弯曲、拉伸、搓揉等作用而被松散。

用作摔软的鼓一般是悬挂式的,需要在较高速的速度下运转。

如:直径2.5m的转鼓用于摔软时,转速可以达26r/min。

修边:修边是手工剪掉革四边无利用价值的部分,要求将四边及中间破洞修圆,以利于以后的整理。

磨革:磨革是在磨革机上,用高速旋转的砂纸上的砂粒,切削或拉划皮革表面,达到磨削皮革或起绒的作用.对于不同皮革品种磨革方向不同.磨革竖磨一至二次即可,也可横磨;磨面时,第一次要横磨或斜磨,最后一次自尾至头磨;磨绒时,是一次横磨.最后一次从头至尾竖磨。

如:先用80号砂布对臀部较厚的部分磨一道,再用180号和240号砂布各磨一次,要求绒头深浅,粗细均匀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