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手术记录记录病人的手术过程及操作细节

手术记录记录病人的手术过程及操作细节

手术记录记录病人的手术过程及操作细节病人姓名:XXX 病历号:XXX 手术日期:XX年XX月XX日手术记录主刀医生:XXX 手术助手:XXX 麻醉医生:XXX手术部位:XXX 手术名称:XXX一、手术环境手术室整洁无菌,手术台准备充分,手术灯光照明良好,监护设备运行正常,术前麻醉情况稳定。

二、麻醉过程1. 患者于XX时XX分进入手术室,麻醉医生根据术前评估情况选择了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进行麻醉。

2. 麻醉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心率正常,麻醉深度适中。

3. 麻醉医生根据手术情况随时调整麻药剂量,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

三、手术过程1. 皮肤消毒完毕,铺盖巾覆盖,手术巾开根据切口位置合理铺设,暴露手术部位。

2. 主刀医生按照手术计划逐步展开手术,清晰分层解剖,小心避开重要血管神经结构。

3. 手术过程中使用了XXX器械,XXX材料,操作规范,血管结扎牢固,缝合整齐。

4. 手术时发现XXX情况,及时处理,未出现意外情况。

5. 手术结束后留置引流管/敷药物/固定XXX,术区无出血渗出。

四、术后处理1. 手术结束,患者送至恢复室,监护护士进行术后观察,记录生命体征。

2. 麻醉复苏过程中,无恶心呕吐,无呼吸循环障碍,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3. 术后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如伤口护理、饮食锻炼等。

4. 术后XX小时,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可转出恢复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五、术后随访1. 出院后,患者定期复诊,术后病情恢复良好,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2. 术后恢复满意,无不适症状,无手术部位异常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康复效果良好。

六、备注以上手术记录属实,如有疑问请及时沟通,以利于医疗质量保障和病人安全。

手术医生签名:日期:XX年XX月XX日。

手术记录模板

手术记录模板

手术记录模板1。

腰4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板减压术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自L3至S1取一长约15cm得纵行正中切口。

切开皮肤,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筋膜,沿棘突两侧紧贴骨膜切开骶棘肌,直至横突外缘。

用自动拉钩牵开两侧椎旁肌,显露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突,见L4/5棘间韧带断裂,L4椎弓两侧峡部崩裂,断端大量瘢痕组织生长,椎弓浮动感明显,予切除瘢痕组织,取出L4全椎板,切除黄韧带,扩大L5两侧神经根管。

探查见L4/5椎间盘轻度突出,神经根受压已不明显,未行椎间盘切除。

然后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椎弓根钉进针点选择L4、5两侧横突中轴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直延长线得交点为准,钻孔方向与脊柱纵轴成10°,矢状位L4向头侧倾斜约5°,L5向头侧倾斜约20°,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进针位置正确,一一攻丝,L4拧入两枚(规格45*6mm)万向提拉椎弓根钉,L5拧入两枚(规格45*6mm)单向椎弓根钉,套上撑开棒,拧紧螺帽,提拉L4复位。

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椎弓根钉位置好,L4提拉复位,固定牢靠。

冲洗创口,清点器械纱布对数后,放置一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外贴敷料,术毕。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800ml,麻醉满意,术后清醒安返病房。

2、髌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左、右大腿根部扎电自动止血带,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抬高左、右下肢驱血后,止血带充气至60kPa。

于左、右膝关节取一横弧形切口,长约10c 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显露左、右髌骨,见其呈“入”型骨折,三骨折块分离,关节面不平,吸净关节腔积血,清除血肿,探查关节内无骨折碎片后,冲洗关节腔、使骨折块复位,用巾钳暂时固定之,自髌下缘向髌上缘平行钻入两枚AO克氏针(直径为1.4mm),露出髌上缘约5mm,用双股小钢丝“8”字环绕克氏针,拉紧后拧紧钢丝,剪除尾部多余部分,向后折弯贴于髌骨上,把露出髌上缘得克氏针头向后折弯,保留髌下缘得针尾约5mm剪断之。

手术操作记录

手术操作记录

手术操作记录手术日期:YYYY年MM月DD日手术医生:XXX助理医生:XXX手术室护士:XXX手术类型:XXX手术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术前,患者被告知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手术过程:1. 麻醉阶段:手术开始后,患者被导入手术室,在负责麻醉的麻醉师的监督下,开始进行麻醉操作。

经过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等程序后,患者进入手术状态。

2. 切口:根据手术需要,在确保手术区域消毒的前提下,医生根据手术方案进行必要的皮肤切口。

在切口过程中,注意避免伤及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

3. 手术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医生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与助理医生密切合作,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要准确、轻柔,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4. 出血控制:对于大出血风险较高的手术,医生要做好血液止血的准备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出血量超出预期或无法控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夹夹闭等。

5. 感染预防: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场所的洁净。

使用无菌巾包裹手术器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手术结束:手术操作完成后,医生会对切口进行缝合,并给予适当的敷料。

患者被送往恢复室进行观察与护理,直到麻醉药物的作用完全消失,患者恢复意识后,可以安全离开手术室。

手术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感染、出血、器械损坏等。

如果出现并发症,医生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做好疼痛管理和抗感染等工作。

总结:手术操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技术活,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合理的手术操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50岁住院号:XXX 科室:XXX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 日主诉:右侧腹痛、恶心、呕吐三天。

现病史:患者于三天前出现右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疼痛程度逐渐加重,伴有食欲减退。

患者未就诊,自行口服止痛药缓解,但症状未完全缓解。

近期患者腹痛加重,出现右下腹压痛,拒食,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胆汁呈黄色。

门诊体检发现右下腹压痛明显,腹肌紧张,反跳痛阳性。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稳定。

无其他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意识清醒,体位自如,面色稍苍白,精神状态良好。

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出血点、瘀斑。

头颈:颈软,无抵抗,颈部淋巴结未触及。

胸部: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

心脏:心率8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心杂音。

腹部:腹壁平坦,无明显肿块,压痛点位于右下腹,反跳痛阳性,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四肢:无浮肿,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5%。

肝功能:ALT 25 U/L,AST 22 U/L,TBIL 12 μmol/L,DBIL 6 μmol/L。

肾功能:尿素氮4.5 mmol/L,肌酐80 μmol/L。

电解质:钠140 mmol/L,钾3.5 mmol/L,氯105 mmol/L。

血糖:6.2 mmol/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均在正常范围。

影像学检查:腹部彩超:右下腹可见一直径约5cm的囊实性占位,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

诊断:急性阑尾炎。

治疗方案:1. 术前准备:禁食禁水,静脉补液,预防感染。

2.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3. 麻醉方式:全麻。

4.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疼痛控制,预防术后并发症。

5. 术后饮食:术后6小时开始逐渐给予流质饮食,观察患者耐受情况。

术后病情观察: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

包括:
一、完成时限: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危重患者即刻完成。

二、完成人员:一般由手术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完成时,应有手术者审查签名。

手术记录必须由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书写,其他人员不得书写。

三、记录内容:按照“手术记录”专页完整填写,手术经过记录应包括:患者体位、皮肤消毒及铺巾方法、手术切口、暴露方法、探查过程及发现、决定继续手术的依据、手术的主要步骤、所用缝线的种类和号数、缝合方式、引流材料及其放置位置和数目、吸出物及取出物名称、性质和数量,曾送何种标本检验、培养和病理检查、术中及手术结束时患者的情况和麻醉效果、出血量及输血量、输液内容及数量等。

注意几点:
1.如变更或修改术前手术方案,应征得患方同意并签名,并在手术记录中阐明理由。

2.术中所使用的特殊医用器材的名称、型号、产地、期限等说明贴在手术记录单上备查。

3.术中病理采集及送检结果情况应记录,术中切除脏器或器官应征得患方同意并签名后方可处理,须记录。

4.术中如遇意外,应详细记录抢救措施及过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

包括:
一、完成时限: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危重患者即刻完成。

二、完成人员:一般由手术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完成时,应有手术者审查签名。

手术记录必须由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书写,其他人员不得书写。

三、记录内容:按照“手术记录”专页完整填写,手术经过记录应包括:患者体位、皮肤消毒及铺巾方法、手术切口、暴露方法、探查过程及发现、决定继续手术的依据、手术的主要步骤、所用缝线的种类和号数、缝合方式、引流材料及其放置位置和数目、吸出物及取出物名称、性质和数量,曾送何种标本检验、培养和病理检查、术中及手术结束时患者的情况和麻醉效果、出血量及输血量、输液内容及数量等。

注意几点:
1.如变更或修改术前手术方案,应征得患方同意并签名,并在手术记录中阐明理由。

2.术中所使用的特殊医用器材的名称、型号、产地、期限等说明贴在手术记录单上备查。

3.术中病理采集及送检结果情况应记录,术中切除脏器或器官应征得患方同意并签名后方可处理,须记录。

4.术中如遇意外,应详细记录抢救措施及过程。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各种手术记录范文

各种手术记录范文

各种手术记录范文手术记录是医生在为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所记录的详细内容。

手术记录通常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手术的目的、手术的步骤和结果、麻醉的类型和药物、手术器械的使用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手术记录:1.手术名称和日期:记录手术的正式名称和实施手术的日期。

2.主要麻醉方式:记录患者所接受的主要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同时需要记录用于麻醉的药物和剂量。

3.手术部位和入路:记录手术的部位和入路,即医生进入患者体内的方式,如开放手术、腔镜手术等。

4.手术步骤:详细描述手术的步骤,包括对组织的切割、缝合、植入物的使用等。

需要特别关注任何异常情况或意外发现。

5.使用的器械和设备:记录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和设备的名称,以及其使用情况。

6.出血情况:记录手术期间的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的估计、是否需要补充输血等。

7.手术时间:记录手术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同时也记录了手术过程中任何延误或暂停的原因和时间。

8.手术并发症:记录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9.手术后处理:记录手术后的处理,如伤口缝合、切口覆盖等。

10.术中讨论和决策:记录手术中医生和其他医生、护士之间的讨论和做出的决策,包括手术步骤的改变、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计划等。

11.术中病理检查:如有必要,记录在手术过程中取得的组织标本,并记录送检的情况。

12.手术结论:总结手术的结果和影响,包括手术目的是否达成、预期效果等。

同时也记录了患者的术后病情和恢复情况。

手术记录是医生进行手术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其他医生、病人和保险公司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手术记录应该尽量详细、准确地记录所有相关信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

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

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填写手术日期]手术时间:[填写手术时间]手术地点:[填写手术地点]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填写患者姓名]患者性别:[填写患者性别]年龄:[填写患者年龄]身高:[填写患者身高]体重:[填写患者体重]过敏史:[填写患者过敏史]术前准备1. 患者于手术前进行了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心电图等。

2. 患者禁食禁饮时间为8小时。

手术过程1. 患者在麻醉师的监护下,采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

2. 手术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的胆囊切除术。

3. 手术切口为脐部小切口,通过此切口插入腹腔镜。

4. 通过腹腔镜观察、切割胆囊与胆囊管连接处,并进行与剪除。

5. 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行胆囊管引流术。

术后情况1. 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约为[填写手术时间]。

2. 患者术后转入恢复室进行监护观察,观察至患者恢复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

3. 术后患者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疼痛控制良好。

4. 术后第一天进行常规术后检查,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伤口情况等。

出院指导1.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无特殊并发症,适当休息,遵医嘱进行进食。

2. 出院后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诊。

3. 出院后如有不适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手术情况。

结束语本次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达到预期效果。

患者术后应注意饮食调理和日常护理,遵守医嘱,定期复诊。

如有需要,可随时联系医院进行咨询或复诊安排。

以上为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盱眙县古桑街道卫生院
手 术 记 录
姓名:王凯 性别:男 年龄:7岁9月 科别:外科 病区:II 床号:03住院号:1601000063
1
手术日期:2016-01-27 开始时间09:25 结束时间10:20 全程时间00:55 诉前诊断:左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异物 术后诊断:左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异物 手术名称:左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异物异物取除术 手术者:庄一军、韩庆宝 助手:刘梦梦 护士: 王琴琴 麻醉方法:全身麻醉 麻醉医师:何广正 手术经过: 体位:俯卧位 皮肤消毒:2%碘伏 切口部位、方向、长度:详见以下手术步骤 引流材料名称 :皮片引流条 数目:壹根 放置位置:切口内 送验标本名:无 手术步骤:
1、 麻醉起效后,患者取俯卧位,碘伏常规消毒手术区域 皮肤后,铺无菌巾单。

2、沿左前臂背侧中端原手术切口疤处作一长约7cm 切口,并顺迹切除原疤痕,电凝止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避开血管、神经,经腕肌腱和曲腕肌腱间隙入路,钝性分离软组织,直达内固定处,见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良好,去除表面骨痂软组织,适当剥离骨膜,依次顺利取出4枚螺丝钉一枚钢板。

用碘伏、生理盐水依次冲洗切口。

3、彻底清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置入切口内置皮片引流条一根,逐层缝合皮下组织、皮肤,关闭切口。

外加敷料纱布绷带包扎固定完毕。

4、手术顺利,术中麻醉效果好,出血少,术毕复苏清醒,观察患者无异常后,安返病房。

记录者签字:刘梦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