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合集下载

斜方肌起止点拔罐放血合脊柱调衡治疗各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斜方肌起止点拔罐放血合脊柱调衡治疗各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斜方肌起止點拔罐放血合脊柱調衡治療各型頸椎病臨床觀察頸椎病是中老人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及人們、工作方式的轉變及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使用電腦、空調、風扇、駕車及長時間坐姿不當等原因,頸椎病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

隨著脊柱生物力學的發展,頸部肌肉的力學作用與頸椎穩固平衡之間的相互關係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研究。

斜方肌為頸項部的淺層肌肉,其肌肉的勞損可引起頸椎的平衡失調,導致頸項部疼痛僵硬等症狀,筆者通過臨床發現斜方肌起止點走拔罐、刺絡放血可直達病所,消散筋結,通經止痛,脊柱調衡有效恢復脊柱的穩定性,緩解肌肉或血管痙攣,改善頸椎病患者的症狀,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共86例,源於2010年5月~2013年5月來我隊門診患者,其中頸型50例,神經根型17例,椎動脈型12例,交感神經型6例,脊髓型1例。

1.2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及文獻綜合修訂病、證分型標準。

頸型(氣滯血瘀證):頸部肌肉僵硬,後伸受限、壓痛明顯,伴上肢放射痛,肌肉萎縮,肌力減退,感覺障礙,舌質紫紅有瘀點,少苔,脈細澀;神經根型(氣血兩虛證):頸部僵硬,活動受限,一側或兩側肢體疼痛和放射痛,伴有手指麻木、手指無力,持物墜落,頸肩部及枕部疼痛,枕部感覺障,少言懶言、面色蒼白,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椎動脈型(肝腎兩虛證):頸肩及枕部疼痛,噁心嘔吐,頭暈頭痛,耳鳴,視物不清,腰膝酸軟,上肢屈伸不利或麻木,畏寒喜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弱;交感神經型(脾腎陽虛證):頭沉頭暈偏頭痛,不思飲食,四肢發涼,視物不清,腰膝酸軟,溫熱則舒,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脊髓型(痰濕瘀阻型):上一側或雙側肢體麻木,酸軟無力,甚者可痙攣性癱瘓,四肢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或消失),眩暈頭痛,肢體沉重,活動困難,舌質淡、苔白膩,脈弦滑。

1.3納入標準①符合頸椎病的診斷標準;②年齡26~76歲,性別不限;③1個月內未接受其他治療。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眼花、视力模糊、耳
鸣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手臂无力、麻木等并发症。

针灸作为中医药传统疗法之一,
常常被用于治疗颈椎病。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方法:
本次评估选取符合颈椎病疼痛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和对照组。

其中,针灸组20例,应用电针法治疗颈椎病,对照组20例,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

两组
患者经过8次治疗后,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本次评估中,针灸组治愈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

同时,针灸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

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颈部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手臂无力、麻木等并发症也有所改善。

针灸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较小。

本次评估结果表明,针灸对颈椎病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针灸治疗不仅可以
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由于评估样本较少,本次评估还需要更
多临床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核心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主要穴位包括风池、天突、睛明、太阳、风市等。

针刺时可以选择使用传统的手法,如搐针、拔罐等,也可以结合现代技术,如电针、激光针等。

临床症状评估: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疼痛程度、疼痛范围、疼痛性质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疼痛评分: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通常以0-10分为评分标准,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针灸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差异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包括颈部活动度、力量、柔韧性等。

针灸治疗前后,通过功能评估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生活质量评估:使用生活质量测量工具,如颈部疼痛和残疾指数(NPDI)等,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疼痛程度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针灸治疗前后,通过生活质量评估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属于非药物治疗手段,临床疗效评估主要是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来评估。

常见的对照组包括假针、药物治疗等。

临床疗效评估可以采用单盲或双盲研究设计,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

在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评分、功能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结合对照组的比较,来评估针灸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针灸治疗属于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疗效评估的结果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并结合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进行综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手法与应用效果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手法与应用效果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手法与应用效果评估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手法与应用效果评估摘要: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重要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手法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针灸治疗颈椎病可以显著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不同的针灸手法对患者的疗效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灸手法。

关键词:针灸;颈椎病;手法;应用效果一、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症状包括颈项部疼痛、颈肩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方法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运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感觉、上肢疼痛与麻木以及颈肩部疼痛与不适的症状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针灸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针灸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总有效率颈椎病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是一种多发病,导致病发的原因多为慢性劳损或者是急性外伤所引起的,给我国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

近年来,颈椎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在逐年的升高,且发病的人群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呕吐、恶心以及眩晕,颈肩痛以及手臂麻木等,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我国临床上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都是非常的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2]。

本文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对针灸治疗方法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为29~75岁,平均年龄46.9岁,病程为3w~2年,平均病程为1.3年,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颅脑爆发性病变以及颈椎炎症病变以及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刺后留针一段时间,一般为 20-30分钟,以增强针灸效果 。
选穴
根据颈椎病的类型和症状选择 相应的穴位,如风池、天柱、 大椎等。
针刺
使用合适的针具进行针刺,根 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 的刺激强度和时间。
起针
留针结束后起针,并对患者进 行必要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指导 。
03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 估
优势
缓解疼痛
针灸能够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 环,缓解颈椎疼痛。
调整颈椎姿势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调整颈椎的 姿势,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从
而减轻颈椎的压力。
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针灸能够促进颈椎周围软组织的 恢复,提高颈椎的稳定性,从而
改善颈椎的功能。
不足
依赖性强
Hale Waihona Puke 01针灸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一旦停止治疗,颈椎疼痛可能会再次
出现。
操作难度大
02
针灸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
颈椎造成损伤。
费用较高
03
针灸治疗需要一定的费用,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说
,可能会难以承受。
05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未来展望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深入研究
01
针灸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从分子生物学、神经学、免疫学等多
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通过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评估结果
症状缓解明显
针灸治疗颈椎病后,患者疼痛、 僵硬、麻木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功能恢复良好
针灸治疗后,患者颈椎活动度、肌 肉力量等得到良好恢复。
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针灸治疗颈椎病后,患者生活质量 得到显著改善,对治疗效果满意。

以斜方肌起止点为针刺主要靶点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以斜方肌起止点为针刺主要靶点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以斜方肌起止点为针刺主要靶点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标签:颈性眩晕;斜方肌起止点;针刺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而引起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

目前,现代医学多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容易复发。

笔者根据临床实践,选择以斜方肌起止点为针刺主要靶点治疗颈性眩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来自2011年6月-2012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骨伤科、神经内科门诊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60岁,平均(43.18±8.71)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6.6年,平均(29.43±18.20)月。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4岁,平均(41.71±9.02)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7年,平均(31.10±17.92)月。

经统计学处理,2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患者均有眩晕、颈部疼痛或压痛等表现,其中伴恶心呕吐者21例,伴头痛者9例,伴猝倒者3例,伴耳鸣、视觉障碍、上肢麻木等症状者10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和《临床神经病学》[2]诊断标准拟定。

①以眩晕为主症,症状与头颈部活动相关;多伴有恶心、呕吐、视觉障碍、耳鸣等交感神经症状,甚者可有猝倒,但不伴意识障碍。

②颈部肌肉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压痛等不适。

③旋颈试验阳性。

④X线片可有颈椎曲度改变、寰枢关节紊乱、椎间隙变窄等异常变化。

⑤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⑥多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姿势不良、中老年患者等。

1.3 排除标准耳源性、脑源性、眼源性、外伤、代谢性、感染性等疾病所致眩晕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疾患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颈椎骨折、滑脱、结核等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不同意加入试验或治疗期间不能坚持或加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僵硬、头痛、肩背部痛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一、方法1.1 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的颈椎病患者共计100例。

1.2 医学分级:按照《中医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

具体方法为针刺风池、肩井、风门、天柱、大椎等穴位,每次针灸20-30分钟。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判断治疗疗效。

二、结果2.1 医学分级:100例患者中,轻度患者有48例,中度患者有40例,重度患者有12例。

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差异疗效评定颈椎病疼痛评分7.9±2.7 3.2±1.6 4.7±2.3显效(96例)生活质量评分50.8±9.373.2±8.222.4±6.1显效(96例)2.3 疗效评价:本次针灸治疗显效率为96%。

三、讨论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针刺穴位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减轻颈部肌肉的痉挛和疼痛,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在本次治疗中,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显效率达到96%,说明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显著。

同时,针灸治疗也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针灸治疗颈椎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四、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 i n t s a t t he o ig r i n, be l l y a n d i n s e r t i o n o f t r a pe z i u s . Me t ho d s: 6 4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e c r ui t e d a nd r a nd o mi z e d i n t o a
t h e t r e a t me n t ro g u p wa s 8 7. 5% a n d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i t wa s 6 2. 5% . Af t e r Chi—s q u a r e Te s t . t he r e wa s a s i g —
s c a l e a n d t h e s t a n d a r d ( Z Y / T 0 0 1 . 1— 9 4 ) w e r e u s e d a s e f i f c a c y e v l a u a t i o n c i r t e i r a. Re s u l t s : T h e c u r a t i v e r a t e i n

1 8・
J C AM. F e b . 2 0 1 5, Vo 1 . 3 1, NO. 2
针 刺 斜 方 肌起 中止 点治 疗颈 型颈 椎 病 临床 疗 效评 价 术
马 登 尚 , 庞 灿
( 1 . 泸 州 医学 院 , 四川 泸州 6 4 6 0 0 0 ; 2 . 泸州 医学 院附属 中医医 院 , 四川 泸州 6 4 6 0 0 0 )
型颈 椎病 的疗 效 。结果 : 治疗组 治愈 2 8例 , 好 转 4例 , 治愈 率为 8 7 . 5 %, 对 照组 治愈 2 O例 , 好转 1 2例 , 治愈 率 为 6 2 . 5 %, 两组 比较 P< 0 . 0 5 。 两组 V A S计 分 比较 P< 0 . 0 1 , 具 有 显著 差异 。 结论 : 针 刺斜 方肌
Ev a l u a t i ng Cl i n i c a l Ef ic f a c y o n Ce r v i c a l Sp O nd y I O pa t h y by Ac up unc t ur i n g Po i nt s a t t he Or i g i n, Be l l y a n d I ns e r t i o n o f Tr a p e z i u s
t r e a t m e n t g r o u p ( 3 2 ) a n d a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3 2 ) .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a c u p u n c t u i r n g p o i n t s a t t h e o i r g i n ,
b e l l y a n d i n s e r t i o n o f t r a p e z i u s ,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a c u p u n c t u r i n g a t c e r v i c a l J i a j i ( E X—B 2 ) .V A S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e r v i c a l s p o n d y l o s i s b y a c u p u n c t u r i n g
M A De n g— s ha n g’ P ANG C a n

( 1 . L u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L u z h o u 6 4 6 0 0 0, C h i n a; 2 . H o s p i t a l ( C . ) A f i f l i a t e d t o L u z h o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L u z h o u 46 6 0 0 0, C h i n a )
起 中止 点治疗 颈型 颈椎病 具有较 好 疗效 , 循肌 纤 维走行 选 穴可作 为治 疗颈椎 病 的基本 选 穴原则 。
关键 词 : 颈型 颈椎病 ; 针刺; 斜 方肌 ; 疗效评 定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6 .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5— 0 7 7 9 ( 2 0 1 5 ) 0 2— 0 0 1 8— 0 2
摘 要: 目的 : 研 究针刺 斜 方肌 起 中止 点治 疗颈 型颈椎 病 临床 疗效 。方 法 : 采 用随机 对照 的方 法 , 将 符合
纳入标 准 的患者 分为 治疗 组与对 照组 , 每 组各 3 2例 。治 疗组 针 刺斜 方肌起 中止 点 腧 穴 , 对照 组针 刺颈
夹脊 穴 , 采 用视 觉模拟 定级 ( V A S ) 评 定法 和 临床 疗 效( Z Y / T 0 0 1 . 1— 9 4 ) 评定法, 考 察不 同选 穴 方 法对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