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掩蔽方法在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应用

合集下载

纯音测听掩蔽法之阶梯掩蔽法

纯音测听掩蔽法之阶梯掩蔽法

纯⾳测听掩蔽法之阶梯掩蔽法
阶梯法作为掩蔽的测试⽅法之⼀被⼴泛运⽤,下⾯就⽓导掩蔽的步骤进⾏简要说明:
1.⾸先判断是否有交叉听⼒,确定需要掩蔽的频率。

2.初始掩蔽级要⾜够⼤,⾜以使阈值发⽣明显变化,但不能过⼤以免造成过度掩蔽。

3.初始掩蔽级可使⾮测试⽿⽓导阈值上加30dB噪声,此时患者如仍能听到所给的纯⾳信号,或只轻微上移5-10dB,说明交叉听⼒影响很⼩,可能与中枢掩蔽有关,此听阈为测试⽿的真实听⼒。

4.如给予初始掩蔽级后患者不能听到纯⾳信号,以5dB⼀档增加纯⾳强度直到听到。

值得提醒的是,如上移15dB,需要加以分析是否需要进⼀步掩蔽;若超过20dB,往往需要进⼀步掩蔽;⽽超过25dB则必须进⼀步掩蔽。

进⼀步掩蔽在⾮测试⽿上增
加20dB噪声,直到受测试者纯⾳信号不变或轻微上移为⽌。

5.此法原理上和平台法⼀致,但能减少掩蔽步骤,节省时间,对⼉童更实⽤。

纯音测听 测试基本原则

纯音测听  测试基本原则

纯音测听测试基本原则:先作气导测听,并先测气导听阈较佳耳的骨导,骨导测听时非测试耳都应加掩蔽。

1、纯音气导听阈测听:(1)给测试音持续1-2秒/次,给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声的持续时间。

(2)第一步:升降法:先用1000Hz 40dBHL让受测试者熟悉,无反应则以10dB一档加大测试音,直到作出反应,把测试音降-10dB,而后再逐渐增加到作出反应,间隔1-2秒后再在这同一听力级上给测试音,如再次作出反应,即可开始测听;上升法:熟悉测试音后降10dB给声,听不到则5dB一档加大声级,直到反应。

(3)第二步:升降法:作出反应后,再加5dB,然后5dB一档地递降,直至无反应,再降5dB,再5dB一档地递增,如此反复升降3次,将3次听到声音作出反应的最小数加以平均,即得听阈级;上升法:作出反应,降10dB,然后再5dB一档递增,反复5次给声,其中在同一听力级作出反应的即为听力阈级。

(4)第三步:测试下一频率,可在刚测得的听阈下10dB开始,如此依次完成各应测频率。

(5)第四步:用同法测另一耳。

(6)测试频率的顺序为:1000、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在复制1000Hz时,结果与第一次差10dB以上时,应依次复测各频率,直到误差在5dB以。

整个过程限于20分钟内完成(或中间调整休息几分钟)。

2、加掩蔽测听阈:(1)第一步:不加掩蔽受试耳听阈,于非测试耳给相当于该耳听阈级的有效掩蔽级的窄带噪音,逐档加大噪音直至听不到测试音,或超过测试等级。

(2)第二步:如噪音级和测试音相等时仍能听到纯音,则这一纯音即为听阈级,如纯音被掩蔽,则增加纯音级直至再听到纯音。

(3)第三步:加5dB噪音,如听不到测试音,加大测试音直至能听到,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连续两次加5dB噪音,而纯音不需加大仍可听到,这一在加了10dB仍能听到的纯音级就是听阈级。

纯音测听测试基本原则

纯音测听测试基本原则

纯音测听测试基本原则纯音测听测试基本原则:先作气导测听,并先测气导听阈较佳耳的骨导,骨导测听时非测试耳都应加掩蔽。

1、纯音气导听阈测听:(1)给测试音持续1-2秒/次,给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声的持续时间。

(2)第一步:升降法:先用1000Hz 40dBHL让受测试者熟悉,无反应则以10dB一档加大测试音,直到作出反应,把测试音降-10dB,而后再逐渐增加到作出反应,间隔1-2秒后再在这同一听力级上给测试音,如再次作出反应,即可开始测听;上升法:熟悉测试音后降10dB给声,听不到则5dB一档加大声级,直到反应。

(3)第二步:升降法:作出反应后,再加5dB,然后5dB一档地递降,直至无反应,再降5dB,再5dB一档地递增,如此反复升降3次,将3次听到声音作出反应的最小数加以平均,即得听阈级;上升法:作出反应,降10dB,然后再5dB一档递增,反复5次给声,其中在同一听力级作出反应的即为听力阈级。

(4)第三步:测试下一频率,可在刚测得的听阈下10dB开始,如此依次完成各应测频率。

(5)第四步:用同法测另一耳。

(6)测试频率的顺序为:1000、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在复制1000Hz时,结果与第一次差10dB以上时,应依次复测各频率,直到误差在5dB以。

整个过程限于20分钟内完成(或中间调整休息几分钟)。

2、加掩蔽测听阈:(1)第一步:不加掩蔽受试耳听阈,于非测试耳给相当于该耳听阈级的有效掩蔽级的窄带噪音,逐档加大噪音直至听不到测试音,或超过测试等级。

(2)第二步:如噪音级和测试音相等时仍能听到纯音,则这一纯音即为听阈级,如纯音被掩蔽,则增加纯音级直至再听到纯音。

(3)第三步:加5dB噪音,如听不到测试音,加大测试音直至能听到,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连续两次加5dB噪音,而纯音不需加大仍可听到,这一在加了10dB仍能听到的纯音级就是听阈级。

骨导给声掩蔽在双耳中度慢性中耳炎患者纯音测听中的应用

骨导给声掩蔽在双耳中度慢性中耳炎患者纯音测听中的应用

骨导给声掩蔽在双耳中度慢性中耳炎患者纯音测听中的应用蔡灿辉;陈丽文;刘平;李慧凤;徐杨斌;朱忠寿;郭丽芳【摘要】目的探讨骨导振子给声掩蔽在双耳中度慢性中耳炎患者纯音测听中的可行性.方法用围耳式耳机掩蔽测试气骨导听阈出现掩蔽困难,但改用插入式耳机掩蔽测试可部分解决此困难者为本实验受试者,男性23例、女性20例.对受试者分别用骨导耳机给声掩蔽和插入式耳机给声掩蔽对其骨导阈值进行测试,对2种给声掩蔽方式测出的骨导阈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骨导耳机给声掩蔽可直接测出单侧骨导听阈者38例(38耳),可直接测出双侧骨导听阈者5例(10耳).与插入式耳机给声掩蔽方式相比,骨导耳机给声掩蔽测出的骨导阈值在0.5 ~2 kHz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25 kHz处用后者骨导阈值大于前者,在4 kHz处则后者小于前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导耳机给声掩蔽在纯音测听骨导掩蔽测试中与插入式耳机结果大部分相似,可测出单侧骨导听阈并甄别侧别,部分受试者可测出双侧骨导听阈,解决部分掩蔽难题,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6【总页数】4页(P408-410,415)【关键词】纯音测听;骨导;插入式耳机;慢性中耳炎【作者】蔡灿辉;陈丽文;刘平;李慧凤;徐杨斌;朱忠寿;郭丽芳【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宁德3521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宁德3521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宁德3521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宁德3521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宁德3521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宁德3521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宁德352100【正文语种】中文自20世纪20年代第1代听力计上市以来,以美国西北大学Cordia C. Bunch及其学生为代表的听力学家对听力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随后纯音测听法、“降十升五”法则、自描测听法及交替双耳响度平衡试验等方法先后提出,标志着纯音测听检测方法逐步走向规范化并迅速在临床普及,后经不断修正和完善,目前纯音测听已成为评估听力损失的金标准,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2]。

首届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题库_200806

首届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题库_200806

首届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题库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二〇〇八年六月北京目录职业道德板块职业感悟文章参考标题职业道德问答参考题型专业知识板块康复听力学范畴康复教育与心理学范畴言语与语言病理学范畴才艺展示板块朗诵歌唱舞蹈绘画教学技能板块课件制作玩教学具制作基本教学技能教学调控技能1职业道德板块考核目的:主要考核参赛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要求参赛教师将自己的职业道德感悟整理成文,并通过回答有关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开放性问题,畅述自己对“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精神的感性认识。

考核形式:本板块在省级赛事中考核形式主要为撰写职业感悟文章,即要求参赛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职业实践体会,撰写一篇1500~3000字有关职业道德价值认同的文章。

在全国赛程中,除提交职业感悟文章以外,还需进行“职业道德问答”环节的比赛,要求参赛者对问题进行选择、填空、简答,或从职业道德角度判断案例所述行为的性质、对错并说明判断依据和理由。

题目参考:(一)职业道德感悟文章标题参考1、难忘的第一次接触2、是什么让我爱上了这个职业?3、职业生涯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天4、这是我信守诺言的力量5、无声世界里的坚强6、阳光总在风雨后7、和听障儿童一起起舞,让世界为我们喝彩8、让这里的爱再多些阳光9、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坚强10、孩子,全世界都是你的配角11、藏在我心底里的那份感动12、加油、加油,让我们一起超越自己13、我的工作就是决不放弃14、用心点亮无声世界里的希望15、亲爱的,请谅解!我们得了“听障儿童康复综合症”16、我们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那种人17、是他/她(康复成功的案例)一直激励着我前行18、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19、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每时、每刻不断创新20、有了梦想,谁都会变得了不起21、无私奉献是一种职业情怀22、用爱心与智慧帮助听障儿童奏响生命的和弦23、认识和理解听障儿童,努力营造一个负责的社会24、听力语言康复就是用心与听障儿童沟通注意:以上标题仅供参考,参赛教师可不受此限制自行撰文。

掩蔽法在纯音测听中的应用

掩蔽法在纯音测听中的应用

掩蔽法在纯音测听中的应用
赵惠利
【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16)4
【摘要】纯音测听检查包括最基础的骨导听阈测试和气导听阈测试二个方面。

纯音测听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受多方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测试过程中,如何正确地使用掩蔽噪声。

下面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介绍掩蔽噪声的应用、掩蔽法应用的指征及掩蔽声与强度的选择有关情况。

【总页数】2页(P416-417)
【作者】赵惠利
【作者单位】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04
【相关文献】
1.对利用配位掩蔽法掩蔽干扰离子的有关问题讨论 [J], 宋萍;
2.纯音测听中掩蔽级差试验的临床意义 [J], 王宁宇
3.骨导给声掩蔽在双耳中度慢性中耳炎患者纯音测听中的应用 [J], 蔡灿辉;陈丽文;刘平;李慧凤;徐杨斌;朱忠寿;郭丽芳
4.视频指导在纯音测听检查中的应用与分析 [J], 罗琼;李忆楠;郑重;黄艳艳;冯艳梅
5.正常豚鼠cAP调谐曲线短纯音前掩蔽法与同时掩蔽法的对照研究 [J], 郭梦和;王锦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导掩蔽步骤

骨导掩蔽步骤

骨导掩蔽步骤
1、测试骨导听阈。

2、判断同测试’骨导阈值差值。

气导阈值差值大于等于10dB需要掩蔽,如差小于10dB或双侧气导及一侧骨导在正常范围内,侧无需加掩蔽。

3、如果骨导振子在左耳,将气导耳机的右侧耳罩佩戴在右耳上,左侧耳机放置左侧太阳穴处。

4、告知受试;'一会儿你的右耳会持续听到哗哗的噪声,不要管他,继续听滴、滴的声音,像刚才一样听到后请举手(或按键等其他方式)”。

5、右耳的气导阈值上加30dB作为初始掩蔽进行阶梯掩蔽,或加10dB作为初始掩蔽级进行Hood平台法掩蔽(同气导掩蔽)。

6、如受试者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在250Hz和500Hz分别加上堵耳效应值15dB,1000Hz加上10dB的噪声。

7、阈值确定于气导掩蔽相同。

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两种掩蔽方法的应用

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两种掩蔽方法的应用

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两种掩蔽方法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两种掩蔽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听力不同程度障碍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

对照组患者纯音骨导听阈测试方法为平台法测试,观察组纯音骨导听阈测试方法为阶梯法测试。

针对测试时间、骨导听阈、最终掩蔽级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测试时间方面,观察组测试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骨导听阈情况,两种患者在0.25~4.00kHz各倍频的骨导听阈差异不明显(P>0.05);针对最终掩蔽级情况,两种患者在0.25~4.00kHz各倍频的最终掩蔽级差异不明显,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两种掩蔽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均较显著,与平台测试法相比,阶梯测试法使用时间较短。

且在不同方面,两种测试方法各有利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纯音骨导听阈测试;阶梯法;平台法【中图分类号】R76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196-01多种因素均对纯音骨导听阈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如何更好的使用掩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1-2]。

本文为探究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两种掩蔽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听力不同程度障碍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请看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听力不同程度障碍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

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7人和23人,年龄20~6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0±1.2)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6人和14人,年龄25~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7±2.1)岁。

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对比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两种掩蔽方法在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应用
1 两种掩蔽方法在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应用 [摘要] 目的:对纯音骨导听阈测试中的两种掩蔽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通过对 20 例耳科正常青年人及 109 例有不同性质听力损失的患者分别用平台法和阶梯法掩蔽进行骨导听阈测试。

结果:两种方法在 0.25~4.00 kHz 各倍频的骨导听阈,最终掩蔽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台法测试时间[(14.04.0) min]较阶梯法[(12.03.9) min]长,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But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esting time (P0.05),认为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相同,二者均为骨导听阈测定的有效掩蔽方法。

2.2 最终掩蔽级采用配对 t 检验,分别比较 0.25、0.50、1.00、2.00、4.00 kHz 各倍频两种方法的最终掩蔽级,t 值分别为 0.249、0.960、0.123、0.291、2.110。

由此可知,0.25~4.00 kHz 各倍频两种方法的最终掩蔽级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种方法最终有效掩蔽级无显著性差异,即认为无论应用何种方法掩蔽,均不会因为掩蔽噪声相对较大而对受试者造成额外的伤害。

2.3 测试时间采用配对 t 检验,比较两种方法骨导测试所耗时间,平台法为[(14.04.0) min],阶梯法为[(12.0
3.9) min],二者2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4.174,P0.05),平台法测试时间较长。

3 讨论骨导听阈测试之目的,在于直接了解耳蜗的听
1 / 5
敏度,使刺激声绕过外耳及中耳,直接作用于耳蜗,从而与气导阈值比较,确定听力损失之类型。

当有传导障碍时,临床医师常以骨导听阈作为确定感音神经系统完整性的基本资料。

因此,骨导听阈测试是听力评定基本内容的重要部分。

但实际上,骨导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听觉现象,骨导测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很难评估,而且中枢掩蔽现象的存在使骨导测试更为复杂[3]。

在纯音测听中,当双耳听阈差别达到一定程度时,加在测试耳的纯音超过耳间衰减和非测试耳骨导听阈之和时, 声波就会通过颅骨传达到对侧,从而在非测试耳引起交叉听觉(cross hearing),出现影子听力(shadow hearing);有时声音也可由耳机的金属头带传导至对侧,因而掩蔽是纯音听阈测听中的必要环节。

骨导听阈测试时,所有测试频率的耳间衰减值最小为 0 dB,故骨导听阈测试时,均应进行掩蔽。

关于骨导掩蔽声的强度及掩蔽方法,历史上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计算公式及掩蔽步骤,其中,经典的 Hood 平台法被广为推崇[4],阶梯法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用阶梯 3 法和平台法进行掩蔽,检查结果相同,二者均为骨导听阈测定的有效掩蔽方法,并且两种方法最终有效掩蔽级无显著性差异,即认为无论应用何种方法掩蔽,均不会因为掩蔽噪声相对较大而对受试者造成额外的伤害。

---------------------------------------------------------------最新资料推荐------------------------------------------------------ 在实际应用中,平台法在建立平台和确定阈值时,掩蔽噪声以 5 dB 为步距递增,每一个频率骨导听阈的测定,均需受试者多次作出反应进行配合才能获得;测试时间较长,受试者反应次数多,易感到疲惫和烦躁;老年、文化程度低和同时伴有眩晕等前庭系统症状的患者更不易配合。

而阶梯法掩蔽噪声递增的步距大,在为数不少的情况下第一步初始掩蔽级的噪声就可以确定阈值,因为在这些情况中,阶梯法初始掩蔽级的噪声就正好处在平台法的噪声平台内(最小有效掩蔽级和最大有效掩蔽级之间)。

因此,节省时间,减少了患者配合的次数。

在掩蔽过程中如果加在非测试耳的噪声超过耳间衰减和测试耳骨导听阈之和,就会传到测试耳,产生过度掩蔽(over masking)。

理论上,当最小掩蔽级与最大掩蔽级相差很小时,则须用平台法[2]。

因为此时阶梯法掩蔽噪声递增的步距大,很可能第一步初始掩蔽级的噪声就超过了最大掩蔽级,从而造成过度掩蔽,获得错误的测试结果。

在实际工作中,当一耳或双耳的气骨导差值等于或超过耳间衰减值的两倍时,无论应用平台法还是阶梯法来掩蔽非测试耳,均不能获得真实的听阈,因为平台期不会出现[5]。

4 也就是说,当传导性听力损失超过耳间衰减值的两倍时,会出现
3 / 5
过度掩蔽,这样就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一侧耳对测试信号产生了反应,这种情况称作掩蔽难题。

目前,解决掩蔽难题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插入式耳机,因为插入式耳机的耳间衰减值明显大于压耳式耳机。

在面临掩蔽难题而又必须使用掩蔽的情况下,使用插入式耳机进行掩蔽测试为一种理想而实用的选择[6]。

本研究结果表明,平台法和阶梯法均为纯音听阈测听中加掩蔽获得骨导听阈的有效方法。

一般而言,阶梯法耗时较短,患者更易于配合;但当最小掩蔽级与最大掩蔽级相差很小时,则必须用平台法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二者各有长短,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灵活应用。

此外,骨导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听觉现象,不同频率的骨导的经颅衰减,中枢掩蔽现象以及插入式耳机的应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听结果的准确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11. [2]Katz J.临床听力学[M].5 版.韩德民,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6-118. [3]曾祥丽,龚树生,钟乃川.纯音骨导听阈测试的掩蔽问题[J].临床耳鼻咽喉杂志,2004,18(4):204-206. 5 [4]Silverman CA. Bone-conduction measurement [M].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Inc,1991:24-26. [5]李剑挥,杨伟炎,郗昕.言语测听中的掩蔽
---------------------------------------------------------------最新资料推荐------------------------------------------------------
问题[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2):115-117.
[6]Dean MS, Martin FN. Insert earphone depth and occlusion effect [J]. Am J Audiol,2019,9(2):131-134. (收稿日
期:2009-11-09)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