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
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评估

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评估一、引言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采取的组织和指挥、协调和应对措施的综合性文件。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是各个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对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单位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二、背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各个组织和单位积极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应急预案演练是通过模拟真实情况,测试应急响应的能力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以验证预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然而,目前对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评估相对有限,对于如何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还需深入研究。
三、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为全面评估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现场组织与指挥能力评估:评估组织负责人和指挥员在应急情况下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决策能力;评估现场组织和指挥的流程和协调性是否合理。
2. 应急资源调配评估:评估在应急情况下,各种应急资源的调配是否及时、准确、有效,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
3. 预警与通讯机制评估:评估应急预案中的预警机制和通讯机制是否畅通有效,能够及时传递信息,准确预警。
4. 应急处置能力评估:评估在应急情况下,应急人员的处置能力和专业水平,包括救援、避灾、抢险等工作。
5. 演练效果回顾与总结:评估演练的效果回顾和总结是否全面客观,是否提炼出了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四、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现场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演练过程,评估组织与指挥能力、应急资源调配情况、预警与通讯机制的效果,同时观察演练中的问题和不足。
2. 问卷调查法:向参与演练的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演练效果的评价、对预案完善的建议等,从而获得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3. 专家评审法: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演练过程进行评审,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机场应急预案评估报告

一、引言为确保机场运行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单位对机场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评估。
本次评估旨在对机场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完整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机场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
二、评估依据本次评估依据以下文件和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3.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机场应急救援管理规范》5. GBT 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三、评估内容1. 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发现,机场应急预案的编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涵盖了机场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 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评估认为,机场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健全,明确了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了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评估结果显示,机场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完善,包括应急救援设备、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方面,为应急响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4. 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评估发现,机场在应急响应过程中,能够有效协调各方力量,形成相互支持、协同作战的局面,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评估结果显示,机场备灾保障供应体系完善,包括应急物资储备、人员培训、演练等方面,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6. 事故风险评估评估发现,机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评估结论综合评估认为,机场应急预案在编制、组织管理、工程救援、综合协调、备灾保障和事故风险评估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完整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改进建议1. 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如何制定完善的应急演练评估体系和方法

如何制定完善的应急演练评估体系和方法制定完善的应急演练评估体系和方法是保障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工作。
一个好的应急演练评估体系和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或组织全面、客观地评估应急演练的效果,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制定完善的应急演练评估体系和方法。
一、制定评估指标制定评估指标是应急演练评估体系和方法的基础。
评估指标应该从应急演练的目的、内容、程序、参与者及其作用、演练场景、演练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取相关指标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估指标有:1. 演练效果评估:包括演练目标是否实现、演练流程是否合理、指挥组织是否有效、参与者是否合作默契、设备是否充足可靠,等等。
2. 演练成本评估:包括演练费用、时间、资源消耗等。
3. 演练可持续性评估:包括演练的持续时间、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是否可以持续提高演练效果等。
4. 组织效率评估:包括是否整体反应迅速、是否合理分配任务、是否切实发挥人员作用等。
二、明确评估流程明确评估流程是保障评估质量的前提。
评估流程应该包含评估前准备、评估过程、评估结果报告三个环节。
1. 评估前准备评估前准备是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包括明确评估目的、绩效指标、评估时间节点及相关责任人等基本信息,提前制定评估计划,保障评估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评估过程评估过程是评估工作的核心环节,包括评估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及分析、问题发现及改进等,评估人员需要认真记录演练环节、各参与者表现、执法人员带队行动、装备车辆使用等信息,同时也需要充分听取被评估者的反馈。
3. 评估结果报告评估结果报告需要将评估过程中获取到的演练各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给出评估结果的统计、报告和反馈,应用于评估的过程不断优化和完善。
三、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是评估工作的重要步骤。
应急演练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需要采用多种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手段。
1. 现场观察评估人员需要全程跟随整个演练过程,进行现场观察,及时记录各参与者的表现及各环节反应情况。
航天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演练与模拟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模拟 演练,检验预案的可操作 性和有效性。
应急响应与处置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 、调配资源,开展应急处 置工作。
预案评估与修订
预案评估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
修订完善
根据预案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 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管理人员
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 订和演练,以及应急资源 的调配和管理。
物资资源保障
应急物资
包括抢险救援所需的器材、设备、工 具、防护用品等,以及生活所需的食 品、水、帐篷等物资。
物资储备
物资调配
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在突发 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集和运输应 急物资。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 资的充足和可用。
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航天行业的特点和应急预案的要求,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 训方式、培训时间等。
根据培训计划,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包 括应急预案的解读、应急处置流程的讲解 、应急设备的操作等。
培训实施
培训考核
按照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组织相关人员 进行培训,确保参与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应 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技能。
确定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明确预案制定的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 要求。
识别潜在风险
对航天行业可能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全面 梳理和评估,识别潜在风险点。
制定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处置流程和资源调配方案 。
预案实施
01
02
03
预案宣传与培训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应急预 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应对能力。
飞机飞控系统综合试验室事故应急预案模版

飞机飞控系统综合试验室事故应急预案模版一、背景与目的飞机飞控系统综合试验室是进行飞机飞控系统测试、验证和研发的重要场所。
事故的发生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障试验室安全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应急预案旨在明确事故应急措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对试验室的影响。
二、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事故应急的核心组织,负责指挥、协调和决策各项应急工作。
指挥部成员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事故调查组组长、技术支持组组长、信息通报组组长、后勤保障组组长等。
2. 应急小组根据不同的应急任务和职责划分,成立应急小组。
包括:事故调查组、技术支持组、信息通报组和后勤保障组。
三、应急预案流程1. 事故报告与启动(1)一旦事故发生,试验室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应急指挥部收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员按照职责迅速行动。
2. 事故调查与评估(1)事故调查组成员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和初步调查,确定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
(2)评估事故对试验室设备、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确定应急级别。
3. 危险控制与隔离(1)根据事故性质,采取控制措施,尽快控制事故发展,防止事故蔓延。
(2)对受影响的设备、区域或场所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散。
4. 人员疏散与救援(1)在事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并进行伤员救护和转移。
(2)确保工作人员和受伤人员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护和援助。
5. 应急处置与应对(1)技术支持组提供技术支持,进行事故应急控制。
(2)根据事故特点,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方案,实施事故清理和恢复工作。
6. 信息通报与协调(1)信息通报组负责及时准确地向上级、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事故情况和应对措施。
(2)与外部专家、救援力量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
7. 事后处理与总结(1)事故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总结,吸取教训,完善预案。
(2)根据事故情况,对受伤人员进行妥善处理和赔偿,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修复。
机场航空器紧急迫降应急预案

各工作组负责对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特定任务进行协调和执行,如搜救组负责组织 对航空器的搜救工作,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救治和转运等。
应急处置流程与协调机制
应急处置流程
在紧急迫降事件发生时,机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 急处置流程,包括接警、判断响应等级、调配资源、现场处 置等环节。
协调机制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指挥部应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实时掌握情况,协调行动,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各部门 的协同作战。同时,应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 部门报告进展情况。
提前规划好交通运输路线,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通信保障
通信设备
包括对讲机、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确保应急指挥和救援现场的通信畅通。
通信网络规划
提前规划好通信网络,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传递信息。
04
应急处置措施
航空器紧急迫降前的准备与处置
判断决策
机长和乘务员需根据实际情况 判断是否需要紧急迫降,并作
03
应急资源与装备保障
人力资源保障
01
02
03
应急指挥人员
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指 挥人员,负责紧急迫降事 件的指挥和协调。
应急救援人员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救 援人员,负责在紧急迫降 后对航空器和人员进行救 援。
医疗救护人员
具备相关医疗技能的救护 人员,负责对受伤人员进 行救治。
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设备
目的
确保在紧急迫降发生时,能够迅速、 有效地协调和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维护公共安全和航空安全。
适用范围
01
本预案适用于机场范围内发生的 航空器紧急迫降事件,包括民用 航空器、军用航空器以及在机场 内执行任务的航空器。
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

05
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案例 分析
案例一:某航空公司航班紧急迫降事件
总结词
机组人员沉着应对,成功化解危机
详细描述
某航空公司航班在空中遭遇机械故障,机组人员迅速启动应急程序,成功将飞机 迫降在附近机场,确保了机上人员的安全。
案例二:某机场跑道入侵事件
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 录
• 航空器突发事件概述 • 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体系 • 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 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改进建议 • 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案例分析
01
航空器突发事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航空器突发事件是指航空器在运 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或紧急 情况,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或环境破坏。
事故调查
相关部门会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分 析事故原因,确定责任方。
善后处理
包括赔偿、抚恤、家属安抚等工作, 以及航空器的修复和重建工作。
04
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改进建议
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
定期评估和更新应急预案
根据航空器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趋势,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和 更新,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专家咨询组
由航空器制造、运营、维 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为 应急指挥中心提供专业建 议和技术支持。
应急响应流程
接警与初步评估
接收到航空器突发事件报警后 ,应急指挥中心迅速进行初步 评估,确定事件性质和影响范
围。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启动相应 的应急预案,调动应急资源, 展开救援行动。
现场处置与救援
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研究

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研究飞行安全是民航运输及航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保障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模型研究,以期提供关键的指导和帮助。
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飞行活动中的潜在风险,预测可能发生的事件,为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提供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的依据。
为了有效评估飞行安全风险,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关注。
首先,确定风险指标是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
飞行安全风险涉及的指标较多,例如起降阶段、巡航阶段、天气情况、机组因素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指标进行风险评估,以准确反映飞行活动中的潜在风险。
其次,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是评估飞行安全风险的关键。
常用的模型包括事件树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等。
这些模型能够帮助分析飞行活动中的各种因素,确定风险来源和可能影响的范围,从而更好地评估飞行安全风险。
同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非常关键,可以通过飞行数据记录器和其他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发现异常现象,并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识别出飞行安全风险的关键指标和影响因素,为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此外,专家咨询和经验知识的应用也是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
专家咨询可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飞行安全风险进行判断和评估。
经验知识的应用则是结合历史数据和先进的分析方法,通过模式识别等技术,为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最后,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报告,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评估结果的可视化展示能够更直观地展示风险的程度和影响的范围,助于决策者理解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的研究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确定适当的风险指标、建立合理的评估模型、收集和分析数据、借鉴专家咨询和经验知识,以及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报告,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飞行安全风险,为运输企业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卷第1期 2019年1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15 No. 1Jan.2019doi:10. 11731/j. issn. 1673-193x. 2019. 01. 018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王文俊,赵钢,白福利(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0102)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民用运输机场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缺乏有效评估体系的现状,通过对演练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构建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救援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涵盖消防、医疗、公安、媒体应对、运行指挥中心、地服、飞行区7个组织部门的2级指标。
结合航空器场内失事救援的业务特点以及指标体系内在逻辑,设计相应的评估方法,对开展的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演练进行评估;最后,以国内2个机场的相关应急演练过程为典型示例,进行应用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演练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实际应急演练过程,进而在演练评估结果和建议的基础上,实现应急演练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应急演练;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航空器场内失事中图分类号:X9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 - 193X(2019) -01 -0113 -08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liod of emergency d rill in aircraftfield crashWANG Wenjun,ZHA0Gang,BAI Fuli(Civil Avi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China,Beijing 100102,China)Abstract:Aiming at tlie lack of an e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comprehensive d port airj3〇r 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process of the drill,and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gency rescue drill i n civil transport airpjort.The index system covers Level 2 indicators of seven organizational departm ents,including fire fighting,medical care,public security,media response,operational command center,ground service,and airfield area.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airport crash rescue and the internal logic of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mergency drilling system of in-airport crash.E by taking the drilling process of two domestic airports as typical examples.The research proves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liod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can b eter ensure the scientificity and objectiv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Key words:emergency drill;index system;evaluation m ethod;aircraft field crash0引言机场应急演练是检验、评价和增强相应应急机构和 部门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各机场应定期 组织综合演练、单项演练和桌面演练。
应急预案是机场 运行安全的基本要求,而在“平时”,预案是否有效可行可通过演练来检验,因此,科学合理的应急演练评估方法不但是应急演练质量的保障,而且是不断完善应急预 案的前提条件之一。
机场进行应急救援演练,首要的目 的是检验已制定的机场应急计划和各部门制订的实施预案,重点在于指挥系统、通信系统和装备能力等方面;通过演练锻炼队伍、总结经验,提高机场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
但在实际演练中,机场为演而演的现象居多,片面追求演练的感官效果,而忽视了开展应急演练本身的目的与目标,演练后对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积极改 进,特别是应急救援演练在规章落实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为此,民航局 于2013年12月17日,在严格遵循国务院办公厅《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第23 条有关演练的规定基础上,印发了《民用运输机场应急 救援演练督导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了民用运输机场收稿日期# 2017-10-19作者筒介:王文俊,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航应急救援管理。
• 11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第15卷图1各小组应急任务Fig. 1 Emergency task of each group依据航空器场内失事机场应急救援任务,建立7个小组演练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2评估方法构建本文在对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救援演练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救援工作实中小35个民用运输机 器场内失事的 演练,对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救援演练评估体系进行了系 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总结目前大多应急演练的 组织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计划、准备、实施、总结评 估、改进5个阶段。
其中,总结评估阶段的主要内容包 括:应急预案是否存在缺陷;应急人员、设备、通讯等应 急资源配备是否充足;各应急部门、机构和人员之间的 协调联动是否到位;岗位 否明晰。
通过针对性的总结评估,可以 查找不足、弥补漏洞,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程度和技术水平,加强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
本文以航空器场内失事为例,以机 场应急救援业务为切入点,重点从指挥中心、公安、消 防、医疗救护、飞行区、地面务、媒体应对7个方面入 手,任务设定为:接到、下达、事件、搬移程序、阶段性报告、 )个任务。
接到指令主要包括*信息沟通动作、信息沟通规范;下达指令 包括:接到后的动作、传; 包括*处置准确、规范、任务执行和配合;搬移程序包括*设备准 备、任务确认、拟定和实施搬移 、现场搬移监护等;阶段性报告包括:报机状态、情;即体。
每个小组根据救援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任务。
图 1显示了在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救援中,各小组(部门% 覆盖的任务。
基于的演作框架,演内容和流程,确定各任务权重向量和部门权重向量。
然 后,根据任务权重向量,产生各部门任务的检查评分标 准,最后综合部门权重和相应部门评分,得出机场应急体系总体评价得分。
演练和督导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机演练效果提供了政策指导。
自此,应急演练评估被列为应急演练重要环节,由 民航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应急演练进行全方位、全视 角的督导。
具体实施时,由管理局及监管局组成督导 组,对机场管理机构在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演练过程中的 规章符合性、预案适用性、设施设备有效性、救援指挥人 员的指挥能力、参加救援人员的救援技能等方面进行监 督检查、导演调理和综合评估。
其中,导演调理是指在 演练过程中,由督导组视情况提出模拟的突发情况,并 交由官及相关救援人员应对的行为;模拟的突发情况包括:演练背景或情景发生变化、障、救援人员的救援处置出现偏差甚至失去救援能力等。
虽然机场应急演练和督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 果,而且每次演练也进行总结和报告,但对于机场应急 演练过程评估工作的综合量化评估,尚较为少见[1b5]。
而对于应急演这个研究对象,部分学者已有针对性成果,如:承奇等[)]以南京某石化企业苯储罐泄 漏特大事故应急演练为例,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化演糊综法;王磊、陈[7]结合应急演练特点,提出基于时间约 型的应急演练绩效评估方法;李群等[8]提出了以“情景构建”方法指导构建应急演标体系,以AHP 作为评估模型算法,并通过软件开发技术手段实现演练评估系统。
总结以上研究可以发现,评估方法方面,大多采用 有 系、 层的 层析 法 确 权 ,标 准选择上都结合了专家意见,而且大多从应急准备、应急 法规和管理、应急过程和响应时间等角度展开。
但是, 以上的研究均是民用航空领域以外的研究成果,虽然在标 和 法 面 有的 参,与行业的实践结合,且无法做到兼顾大中小型应急演练的 需要,所选择的指标粒度无法做到与具体情景密切结 合。
,本文以机场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航空器场内失事”为例,构建具有民用航空行业特点的应急救援演 标 体 系 ,用 层析 法算 型 , 得出应急演练评估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之所以选择 “航空器场内失事”作为典型突发事件情景,是因为该 情景在民航领域具有后果最严重、反应面涉及面最广、 涉及组织层级最高、处置过程时间性强、情景分支明晰 等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检验机场应急处置过程控制 力。
1 机场应急演练评估框架作者以组织者或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参加了我国大第1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115 &阶段性报告接到指令下达指令事件处置阶段性报告接到指令下达指令事件处置结束指令接到指令下达指令事件处置结束指令(b)医疗组演练评估指标媒体应对组对关人通通向协协检修检向检建报讲键员报报总助助查复查总查议告机信车值其指维旅受受和指结机事应息辆班他挥护客损损抢挥果场件答复出领领报现撤道道修报报开处述动导导告场离面面灯告空放置交现光管运情通场设和行况备总指导向未要旅未家总受客客受属指伤服安伤接挥旅务置旅待报客保客生运障服输务对关向人车讲键运员辆机信指出出应息提动动答复供述信息对关答键机信应息答复述结束指令向总指挥报告现场处置叩束指令向总指挥报告关注旅客航班情况恢复机场运行运行条件确认其他服务保障工作旅客服务保障工作关注现场救援情况要客疏散撤离指挥权移交宣布成立现场指挥部监督各单位到场时间指挥官着装与气象地服核实信息电话通报下达紧急出动结束指令图2各组评估指标体系Fig. 2 Evaluation indexsystem• 11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第15卷际,构建航空器场内失事应急演练评估方法,主要借鉴 "了层次分析法(AHP )的部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