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蛙泳运动技能论文

合集下载

游泳论文——精选推荐

游泳论文——精选推荐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少儿蛙泳教学方法的探析专业班级: 2010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研室:专业理论教研室二○一三年一月十四日摘要:笔者通过暑假时间对少儿游泳培训的教学实践总结,对如何尽快让少儿掌握游泳技术所采取的教学步骤与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解决的方法。

实践证明,大多数少儿通过培训,能够较好地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少儿;蛙泳;教学方法1 前言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而游泳作为一个全面提高身体各方面素质的一项运动,为人们广为热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特别为广大小学生锁喜爱。

游泳能增强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柔韧性,使心肌力量增强,加大血管的弹性,增强呼吸的力使肺活量增加有益于身心健康。

游泳过程中人体面对水的压力、阻力、浮力的环境,要克服水的阻力前进,因此其环境的特殊导致其功效意义不同。

而对于少儿同学来讲,对他们又多了一项技能,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在他们孩子少儿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指导。

本文对于如何指导少儿蛙泳进行探讨和分析。

2 强调安全每次在上课前都和少儿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下水游泳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少儿在心理和生理上适应游泳运动的需要,对防止水中抽筋现象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上课前,教师要一再强调、制止孩子们,禁止水中嬉戏、打闹、做推人入水等危险动作,避免形成人为的溺水事故。

3 熟悉水性熟悉水性是游泳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既是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同时也为以后的蛙泳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熟悉水性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初学游泳者适应水的环境,了解水的特性,消除对水的恐惧。

熟悉水性主要掌握游泳的一些基本动作(呼吸、滑行、站立)也是为下一段游泳打下基础。

3.1 岸上练习先在岸上指导少儿做呼吸模仿练习,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呼吸节奏。

等到孩子们能正确的呼吸再叫他们入水。

蛙泳动作的作文500字

蛙泳动作的作文500字

蛙泳动作的作文500字关于蛙泳动作的作文500字为了提高泳技,我报了蛙泳班去学习蛙泳。

听别人说蛙泳的动作很多,很费力,我就泄了气。

但后来我又鼓起勇气,准备好好去学。

七月十七日,我开始学蛙泳。

一开始,教练老让我们趴在浮板上,在平地上不断练习,我觉得很枯燥。

练习动作时最疼的就是收腿,收腿的规矩很多:收腿时双脚一定要岔开,像正在生长的豆芽叶子一样,双膝又要分得很开,腿要像卷心菜一样翘起来。

手的动作要求也很多,手要向下划,伸直时手要伸直,幅度要尽量小。

蛙泳比自由泳的规矩多得多。

10分钟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下水了,我记着教练的.话开始游,我心中不断叨念着:划手,抬头,收腿,出手,蹬腿。

可刚弄了几下,我就受不了了,沉入水中直扑腾。

教练说:“你就是急性子,还没学会走就想飞了。

刚才你的手划的幅度太大了,小一点,腿也要收紧。

”我记着教练的话试着改正。

教练提醒了三四回后,我总算学会il一些基本动作,可以往前游一段了。

我回头看,同学竟被我甩在了后面,心里美滋滋的。

从这之后,我就一直很放松,非常骄傲。

我不把同学看在眼里,教练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甚至连之前练习的过程都快忘了。

但是后来的一次教训让我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第五天我学会了换气,认为自己无可匹敌了,于是趾高气扬地下了水。

我与同学之间的比赛开始了,我俩双双冲向终点,当我的头在水下的时候,我不断用余光看看同学,嘿,比我差得远哩!此时我更加骄傲,感觉自己赢定了,在水中粗心地游着。

正当我得意时,心里一激动,气一急,水放肆地钻入我的嘴里、鼻子里。

我的鼻子一酸,呛了一下,力气一下子就散光了。

我眼前突然闪出一个黑影,跟我一碰,我滑下去了。

我无力地站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学自由泳的小孩。

我想抱怨,可向前看,同学早就到终点了。

我狼狈地游到终点,只见教练站在岸上,板着脸,我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于是老老实实地去听教练的教导。

虽然家长都夸我游得好,学得快,但我从那次教训中得到了很多启示。

学蛙泳作文范文

学蛙泳作文范文

最新学蛙泳作文范文随着夏季的到来,人们纷纷涌向各大游泳场所。

游泳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不同泳姿技巧十分重要。

而最近,蛙泳成为了游泳场所最受欢迎的泳姿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下如何最快地学会蛙泳。

关于学习蛙泳的正确姿势,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蛙泳分为下划式和上划式。

下划式蛙泳的手臂和腿部动作相互配合进行,极具协调性,上划式蛙泳则需要将胸部抬起,耳朵贴近臂弯的位置,腹部向下压。

这两种技巧不同,需要分别学习。

练习蛙泳要进行有效的热身。

如果身体没有进行正确的准备,就会导致容易拉伤等情况。

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操,比如扭转身体、扩展手臂、拉伸腿部等动作。

这样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和准备,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蛙泳练习。

学习蛙泳还需要正确的呼吸方式。

蛙泳的呼吸方式是口鼻同时呼出,嘴唇以及鼻子在水面上方,靠近水面进行快速呼吸。

再将头部尽量向下,鼻子靠近水面,用鼻子吸气。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练习,直到掌握呼吸技巧。

学习蛙泳还需要正确的动作技巧。

下划式蛙泳需要将腿部紧贴在一起,双臂伸直向前伸展,保持一直线。

将双臂向下弯曲,同时腿部也向后伸展。

手臂和腿部同时向前划动,双臂前伸,直到双臂相互重叠,腿部紧贴在一起。

这样的练习可以在浅水池进行,如果不太肯定,在身边找一个熟悉蛙泳技巧的伙伴,一起进行练习。

学习蛙泳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蛙泳技巧,并达到游泳池中游泳自如的境界。

学习蛙泳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需要按照正确的技巧进行练习,并进行有效的热身和呼吸,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就可以掌握蛙泳技巧。

在这个夏季,一起来学习蛙泳吧!。

蛙泳心得体会

蛙泳心得体会

蛙泳心得体会说起蛙泳,那可真是一段让我又爱又“恨”的经历。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游泳馆,看着那一大片清澈见底的蓝色水域,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那时候的我,连水都不敢下,光是站在泳池边,小腿肚子就开始打哆嗦。

但我心里又特别渴望能像那些在水里自由自在穿梭的人一样,轻松地游来游去。

在教练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慢慢走进了泳池。

水凉凉的,一下子就包围了我,那种感觉特别奇妙。

教练先教我在水里憋气,这可把我难坏了。

我把头埋进水里,还没到两秒钟,就赶紧抬起来,大口大口地喘气,感觉自己就像要被水给淹没了一样。

经过几次尝试,我终于能憋个十几秒了,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

接下来就是学习蛙泳的腿部动作。

教练说,蛙泳的腿部动作就像是青蛙在蹬腿,要收腿、翻脚、蹬腿、夹腿。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可实际做起来,那真是状况百出。

我按照教练说的,先把腿收回来,然后翻脚,接着用力蹬出去,最后再夹腿。

可是我这腿啊,就像是不听使唤似的,收腿的时候收不到位,翻脚也翻不好,蹬腿的时候更是没力气,夹腿也夹不紧。

教练在旁边看着,急得直摇头,我自己也是又气又恼。

“你这腿,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我忍不住自言自语道。

练了好一会儿,还是没什么进展,我都有点想放弃了。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小朋友轻松地游了过去,那姿势标准得让我羡慕不已。

“人家小朋友都能游得那么好,我怎么就不行呢?”我在心里暗暗较劲。

于是,我又打起精神,继续练习腿部动作。

不知道练了多少遍,我的腿都酸得抬不起来了,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进步。

腿部动作稍微熟练了一些之后,就开始加上手部动作了。

蛙泳的手部动作是双手向前伸展,然后分开向两边划水,再收手到胸前。

这个动作看起来不难,但是和腿部动作配合起来,就完全乱套了。

我不是手划水的时候忘了蹬腿,就是蹬腿的时候手又没动,整个人在水里就像一只笨拙的鸭子,扑腾来扑腾去,就是不往前走。

“哎呀,我这是在游泳还是在玩水啊!”我哭笑不得地说道。

教练一直在旁边耐心地指导我,纠正我的动作。

我学会了蛙泳满分作文(5篇)

我学会了蛙泳满分作文(5篇)

我学会了蛙泳满分作文【精选5篇】坚信大家都试着过写作文吧,依靠作文大家能够完成文化交流的目地。

那麼那么问题来了,话题作文应该怎么写?下列是我用心梳理得我学会了蛙泳满分作文【优选5篇】,仅作参考,期待可以协助到大伙儿。

今日,是难能可贵的一个好天气,我的心情也像这气温一样晴空万里。

我真实的学会了游水,我好开心啊!老师说过,我学得迅速,有的.同学们学了七八天都比不上我,听了这句话,我好开心啊,兴奋得一下子就从水中蹦到岸上。

今日,游泳馆举行了赛事,我得了第5名,要了解,一共有10个人参与,我才学了五天哦,有几个亲哥哥,她们学了7天,技术性都不比我好,大家的教练员说:“大家关键学习培训蛙泳,别的的游法,谁学蛙泳快,谁才可以学习培训仰泳和蝶泳。

我一定要在将来的游水日常生活,再接再厉。

在暑期里,我硬拽着表姐带我去游水.赶到了海滩,海波澜壮阔,再看一下海面的深层,我赶忙往倒退了两步.一旁的表姐好像看得出了我的思绪,走回来对我说:“怕什么,没事儿的。

”因此,将我拉了下来。

一下来,亲姐姐就一边搂着我,一边游。

我不由自主想:原先学游泳不过如此简易。

但是,世事难料,不知道谁推了我一把,“扑通”一声那海面全帮我吸入了鼻腔里。

我吵着上岸,说:“我不会学了,这什么破玩意儿?”亲姐姐笑容着对我说:“李艳,你忘记了那句名言了没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何况哪有些人一学便会取得成功,很多知名人士她们所碰到的艰难挫败都无法令人想象,可是她们不怕困难,知难而进,最后获得了好的考试成绩。

”我一想:也是,不历经艰难,怎么可以取得成功呢?因此我又决策再度挑戰眼下的这一艰难。

我在水里游来游去,忽然我感觉到我已经会一点了。

因此,我尝试着让自身游得更长远一些。

“耶,我学会游水了。

”不碰到困难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这也就是我从这一件事儿之中感受到的。

也许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可是我坚信只需坚持不懈一个真知: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就一定会赢这一真知就不怕困难了!您有过取得成功的历经吗?假如您有,那麼你一定会了解取得成功能够给人产生愉悦、开心,提高信心和荣誉感。

浅谈蛙泳在少儿中的教学

浅谈蛙泳在少儿中的教学

◆ 体育教学研究 2019年第08期(上)101随着体育渐渐进入大众视野,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体育在少儿中的培养,现如今的中考、高考也都增加了对游泳项目的测试考核,高校大学生没掌握游泳这项技能不能毕业,种种迹象表明,游泳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与欢迎。

孩子利用闲余时间参与游泳的培训学习,既离开了“房屋”,也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一项新的技能。

在暑假的这段时间,各种各样的游泳培训班兴起,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高,究其原因,这与学生的心理、生理、身体特征,尤其是教练的教学方法有关。

只有教练掌握了适宜的教学手段,选择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蛙泳的技巧与要领。

由于蛙泳是在水中进行的,运动环境与平时所处的环境大不相同,故少儿初学者下水时,往往会感觉到头重脚轻,呼吸苦难。

因此,就产生了怕水心理,这就给蛙泳的教学带了种种困难。

以下为教学方法。

一、熟悉水性大多数孩子生性喜欢玩水,学生熟悉水性作为教学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掌握水中呼吸、行走、漂浮、踩水、滑行等基本动作。

①坐在岸边往脸上和身上撩水,互相泼水,手拉手在水中行走等。

②呼吸的练习,此项包括吸气、憋气和吐气的练习。

注意是嘴巴吸气,嘴巴吐气,在吸气与吐气的中间可以保持几秒的憋气。

身体站在水中,头部在水面以上,嘴巴吸气后,将头埋入水中,憋气几秒后,将头移出水面进行吐气,吐气注意往水面进行吹泡泡。

在游泳学习中,没有学会换气就没有学会游泳,所以换气是游泳的基础。

③漂浮练习,此项包括扶边漂浮,蹬地漂浮,抱膝漂浮,漂浮后站立。

④滑行练习,包括扶板蹬池壁滑行、双手夹头蹬池壁滑行。

滑行时要求学员身体伸直,成流线型,注意滑行时手、头、腿自然并拢伸直,眼睛看池底。

二、蛙泳腿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教学的重点,游蛙泳时,腿部提供了主要的推进力。

蛙泳腿是整个教学的关键部分,如何让学员掌握好蛙泳腿,是教练需要进行深思的。

学蛙泳作文三篇

学蛙泳作文三篇

学蛙泳作文三篇学蛙泳作文篇1那是一次暑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室内游泳馆,我观察水就很兴奋,迫不及待的想下去游泳,妈妈说:“我们只能在儿童区域游泳”,我观察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旁边的深水区游泳游的很快,像只青蛙一样,妈妈说这叫蛙泳,那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这种游法。

我吵了妈妈好多年学游泳,妈妈说我们还小不行以去学。

到了今年暑假妈妈最终给我们报上了游泳班,而且我们学的`就是蛙泳,教练让我们每个动作要仔细学,才能学的更快。

第一天学的是手伸直憋气让身体漂移起来,由于不会游泳每次憋气时都会喝几口水,水又脏,弟弟晚上就拉肚子了,所以每次妈妈都会提示我们不要把水喝进去。

有时候我上课不仔细听导致没学到,总要让大哥哥私下教我,我还是不会,我就去问教练,教练很耐烦的教我,不过最终还是恐吓我说下次不仔细学就不教我了。

从那次以后我就不敢开小差了,学了两周后最终学会了蛙泳,但还不是很厉害。

后来有次去游泳馆我想去深水区域展现我的蛙泳技术,可是刚下去我还是有点怕,妈妈说不怕记得教练教的动作和换气,我鼓足士气放手游了起来,脑海里出现出教练教给我们的每个动作要点,渐渐的我发觉自己就像一只在泳道戏水的青蛙。

我心里美滋滋的,我知道如今的我可以告知大家我是真正的学会了蛙泳。

我要感谢教练细心的教育,感谢妈妈坚决的鼓舞,感谢这段时间关心过我的大哥哥们,感谢你们!学蛙泳作文篇2今年的暑假天气特殊热,爸爸确定送我去游泳培训班学游泳,然后从6月30日起我开头跟着高教练学蛙泳。

第一天,教练先教我们在水中憋气、漂移的动作要领。

我们先是在岸上把动作练熟了,然后我带着水秀、背俘预备下水。

由于水很冰,就始终不敢下水,教练对我说:“多做几个呼吸就不冷了,只要你能够英勇地下到水里,你就会很快学会游泳的。

”于是我特别可怕地、战战惊惊地下到水里。

冷得让我直啰嗦,泡在里面真不舒适,好想出来。

我用教练教的方法去练习,嘴里灌了几口水,呛得我快透不过气来,也没能浮现水面。

看着别的小伴侣练得都很刻苦,我又咬咬牙坚持练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是屡败屡战。

蛙泳手部动作作文

蛙泳手部动作作文

蛙泳手部动作作文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你们分享一个好玩又有趣的游泳方式——蛙泳。

想象一下,你像一只灵活的小青蛙在水里跳来跳去,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呢?那我们就来看看蛙泳的手部动作吧。

首先,我们的双手就像小船的桨,是用来推动我们前进的。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把双手并拢,伸直在前面,就像准备出发的小箭一样。

接着,就像打开一把扇子,慢慢地,我们的双手向外侧滑开,这个动作要慢而有力,就像你在推开水面。

然后,当你的手滑到最大位置时,就像你张开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时候,你要用力向后抓水,就像抓住了什么宝贝一样,这就是推力,能让你在水中前进。

接下来,就像收回扇子一样,慢慢地把手收回到胸前,记得要保持肘部弯曲哦。

最后,双手再次并拢,准备下一次的划水。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你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青蛙,在水面上跳跃前行。

记住,做这个动作时,你的手要像在水中画画,先是画一个大大的心形,然后再收回来,每一次划水都是一个新的爱心,是不是很有趣呢?
练习蛙泳的时候,你可以想象自己是在和水玩游戏,每一次划水都是在和水说:“你好,我们一起玩吧!”这样,你会感到更快乐,学习也会更快哦。

所以,下次你去游泳,不妨试试这个像小青蛙一样的蛙泳,用你的双手在水中画出美丽的弧线,感受那份在水中的自由与快乐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龄儿童蛙泳运动技能论文
摘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学龄儿童初级游泳教学的一线教师或教练员,更应该掌握学龄儿童游泳技能形成特征及规律性的基础上,从少年儿童游泳教学长期性、系统性出发,选择运用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利于儿童运动技能形成教学方法手段,为少年儿童的身体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前言
学龄儿童亦称学龄期儿童或童年期。

其年龄从6、7岁~11、12岁。

此期生长发育又渐加快,心理发育亦逐渐长,本期末性发育已渐开始,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此期由于环境的改变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大影响促进了其社会心理的发展。

其思维、言语、学习、记忆、人格、情绪等方面都有极大变化和发展。

[1]
学龄期儿童相对于其他年龄段学生,时间充裕,精力充沛,课余生活丰富,心理、生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是游泳学习的大好时机。

蛙泳在国内的游泳培训机构,通常被作为一种基础泳姿对零基础的学员进行教学。

在蛙泳教学中针对学龄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能否正确把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根据儿童蛙泳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不同特征,采取合适的方法手段,决定了学龄儿童的蛙泳教学的质量。

2.运动技能形成阶段理论
不同学者以生理学、心理学以及训练学理论为依据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划分了不同的阶段,主要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一、运动生理学基于条件反射生理本质提出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有其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规律[2]。

二、费茨和包斯纳立足于心理学有关学习的基础理论,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认知和定向阶段、固定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其中认知和定向阶段是技能学习的初级阶段,自动化阶段运动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固定联系阶段是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渡阶段[3]。

三、金泰尔(Gentile)主要根据学习者的目标不同把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分为“最初阶段和后期阶段”两个阶段。

[4]由此可见,三种理论都是围绕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巩固阶段予以适用并进行规律的总结。

2.1 运动技能形成的基础阶段。

学习动作的初期,学习者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机体接受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皮质细胞兴奋,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

这一阶段内抑制过程尚未精确地建立起来;这一时期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知觉的准确性较低;精神和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显得呆板而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练习过程中不能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

2.2 运动技能形成的提高阶段。

进一步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该运动技能有初步的理解,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逐渐减少。

此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加强,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分化阶段。

这一阶段,练习者的注意范围有所扩大;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紧张程度得到较好缓解,动作
的准确性提高,多余动作呈消失趋势。

这时个体可以集中注意于确立基本的动作模式,使完成技能时提高其连贯性。

2.3 运动技能形成的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得到巩固,达到巩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集中、精确。

此时动作准确、优美,甚至动作出现自动化,即使环境条件变化,动作技术也不易受破坏,完成练习时也省力和轻松自如,有时动作亦可出现自动化现象。

这一时期应继续练习巩固、力争精益求精,不断提髙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

这时,此时练习者掌握的一系列动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有机系统,无须有意识地去考虑自己具体在做什么。

练习过程中各动作能够依照顺序按连锁的反映方式表现出来,自动化程度扩大,能借助准确而分化了的动觉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

3.学龄儿童蛙泳技能形成阶段特征
3.1学龄儿童蛙泳技能形成的基础阶段特征。

依据学练实践经验,绝大多数进入培训机构进行游泳学习的少儿学员基础都接近于零,较少和游泳场馆接触。

这一阶段学生初次接触游泳,对水性一无所知,对游泳场馆较为陌生。

初次接触到游泳运动,意识中没有游泳运动的概念,玩水的本性在下水时被激起,表现为有较高的积极性。

但也有个别学员由于主观原因对水产生恐惧心理,不敢下水或下水后不敢尝试水中活动。

总体而言,大多数学龄儿童在教练或老师的帮助下都能快速的进入到游泳学习的角色中去。

对于学龄儿童游泳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需注重兴趣的培养,强调安全教育,多树立少儿自信心。

对于基本动作能粗略掌握即可,此
时运动技能的形成处于泛化阶段,教师应多耐心讲解、注重示范,通过对简单动作的多次练习以达到熟练的目的,不能急于求成。

学生在不断的模仿过程中由于站立不稳、呛水等情况易产生急躁心理、厌烦情绪,老师可采用水中游戏、学生互帮等方法让学生更快的学会水中憋气、水中漂浮、蹬夹腿、压板换气等动作环节。

3.2学龄儿童蛙泳技能形成的提高阶段特征。

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蛙泳的基础动作,对水恐惧的心理得到克服,同时和教练以及同伴的互动变得更多,在学习的过程开始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此时进蛙泳运动技能的形成进入比较良好的学习状态。

但是动作掌握的不够完美,效率比较低下,动作完成通常会显得比较吃力。

由于学员对课堂各方面都已比较了解,此时更要注重安全教育防止打水仗、误入深水区等危险行为发生。

对于学龄儿童蛙泳动作的改进提高阶段,应以手臂动作的学习和上下肢动作完整配合为主。

此时是运动技能形成中的分化阶段,要求学员能掌握正确的下肢和手臂动作,提高动作协调性和质量,加深对初级蛙泳技术动作各部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体会和掌握蹬夹腿、划手换气动作的细节,消除勾脚不到位、小腿不外翻,膝关节过收、不屈肘关节等错误动作。

这一阶段学生动作比较自如、节奏感开始出现,能顺利完成蛙泳的全部技术动作,但是遇到了一些外界干扰,多余的动作和错误再次出现、正常节奏容易被打乱。

此时,教练正确有效的加以引导,可以帮助学龄儿童理解教学过程,并评价自己和其他小伙伴技术掌握。

3.3学龄儿童蛙泳技能形成的巩固阶段特征。

基础和提高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向前游进技术,对于课堂上老师或教练布置的教学任务能够较好完成,学员的自信心得到强化。

同时学员的心肺机能、肢体运动能力也得到改善,已经建立起的动力定型进行继续巩固能精益求精,使技术动作质量不断提高,这一阶段即使不在教练的现场干预下学员也能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此时的技术能力定型还不够完善,如不进行巩固训练技术定型还会消退。

学龄儿童蛙泳技能形成的巩固阶段应保证每次练习足够的运动量,培养学员水感,为自由泳、蝶泳的学习打好基础。

运动技能形成中的巩固阶段与自动化阶段蛙泳运动技能的学习应以反复练习为主,使蛙泳动作技术得以巩固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进一步鼓励学生努力练习,提高学员对游泳的爱好和兴趣;其次要好发展蛙泳运动技能,让学员体验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培养运动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在此阶段教师或教练员还要运动正确的教学方法,从小培养学龄儿童间的交往,让他们学会主动帮助别人,以增强学龄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4.结论
通过对运动技能形成阶段理论的分析,得出在学龄儿童蛙泳教学中更应该贯彻这一运动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规律。

学龄儿童以其独特心理、生理、训练学特点,在蛙泳学习中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学习特征。

这一规律与特征具有很好的评价学龄儿童游泳技能获得情况、预测学龄儿童蛙泳技能发展水平。

广大体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学龄儿童初级游泳教学的一线教师或教练员,更应该掌握学龄儿童游泳技能形成特征及规律性的基础上,从少年儿童游泳教学长期性、系统性出发,选择运用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利于儿童运动技能形成教学方法手段,为少年儿童的身体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翔朴等.卫生学大辞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7.
[2] 熊开宇.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241-245.
[3] Richard A. Magill (张忠秋译).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北京:中国轻业出版,2006.52:204;4.
[4] 金一鸣.教育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83.
[5] 周登嵩,李林.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重新审视
[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