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共414张PPT)

4.物质加热
(1)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给液体加 热可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有些仪器如 烧杯、烧瓶等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要进行预热,液
2.防暴沸 浓硫酸与水、浓硝酸、乙醇等液体混合时,应将浓硫酸 沿器壁慢慢加入另一种液体中,并不断搅拌,否则易引起暴 沸。 3.防失火 使用易挥发可燃物如乙醇、汽油等时,应防止蒸气逸散, 添加易燃品一定要远离火源。 4.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 体时易引起倒吸。有加热的实验结束时一般操作为先撤导管, 后熄灭酒精灯;在有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实验中要注意熄灭 酒精灯的顺序,必要时要加防倒吸装置。
5.防污染 实验中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必须进行处理。下图 所示为常见的三种处理方法:
说明: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SO2、H2S、氮 氧化物等。
二、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1.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 扑盖;钠、磷等失火用细沙扑盖,重大火情拨打电话119。 2.玻璃割伤,应先除去伤口玻璃碎片,用医用双氧水擦 洗,用纱布包扎,不要用手触摸伤口或用水洗涤伤口。
3.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边洗边眨 眼睛。若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 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溶液洒在实验台上,应先用碱液中和,然后用水 洗净擦干;浓酸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并涂抹3%~5%的NaHCO3溶液。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镊子是用来夹取块 状固体的。 ②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 壁上,一般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 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学案(无答案)公式运用和练习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 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3. 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知识回忆】请用图示法表示出质量(m )、气体体积(V )及微粒数(N)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 。
【问题探究1】取多少10%的盐酸刚好有0.1mol 的HCl ?怎么表示溶液的浓度更方便呢? 【概念形成】物质的量浓度: 。
符号为 ,单位是 ,计算公式: 。
【概念辨析】1.1mol/L NaOH 溶液的含义是什么?2. 100mL1mol/LNaOH 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从该溶液中倾倒出20mL ,此20mL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还是1mol/L 吗?为什么?3.将10gNaOH 溶解在250m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 吗?【知识体系】物质的量浓度注意要点:1.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质量表示。
2.V 是溶液的体积并非溶济的体积。
3.从某溶液中提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4.能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的判断:(1)Na 、Na 2O 、Na 2O 2 NaOH (2)CO 2、SO 2、SO 3 H 2CO 3、H 2SO 3、H 2SO 4(3)NH 3 NH 3•H 2O (计算时仍以NH 3 计算)(4)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的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
【概念运用】1.用40gNaOH 配成2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 ____mol/L2.58.5gNaCl 配成5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___mol/L溶于水 溶于水溶于水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____mol/L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 _____mol过渡:1mol/L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各1L,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吗?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数目是多少,相同吗?【知识拓展】1.0.5L 2mol/L K2SO4溶液中,含有K+的物质的量为,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6.02×1023 是个很奇妙的数啊!!
可称量
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量
该物质
含有的粒子数
1971年第14次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七个基 本物理量及其单位和符的量
单位名称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坎德拉 摩尔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cd mol
阿伏加德罗
生平简介
意大利物理学家。1776 年8月9日生于都灵市一个 律师家庭,1856年7月9日 卒于都灵市。1792年进都 灵大学法律系学习,取得 法学博士学位后,曾开业 当律师。1800年弃法从理, 十分勤奋,1820年被聘任 都灵大学理科教授,都灵科 学院院士,还担任过意大 利教育委员和度量衡学会 会长.
Amedeo Avogadro 1776~1856
练一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1mol氧 ③ 1molO2 ④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⑤ 1mol大米
课堂小结
•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整体 • 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约 为6.02×1023个 • 物质的量只能描述微观微粒 • 物质的量使用时要注明粒子的名称(化学 式) • 物质的量是连接微观微粒和宏观物体的桥 梁
“集体”的数目为什么选择6.02×1023呢?
1个O原子
2.6578×10-23 g 不好称 不好称 能称但 不方便 很好称
4×2.6578×10-23 g= 10 1万个O原子 2.6578×10-19g
1023个O原子 1023×2.6578×10-23 g
= 2.6578 g
6.02×1023个O 6.02×1023×2.6578×10-23 g 原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3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B →_______ C D →A→G→______ H →E→F。 ________ → _______
学习探究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2)上述 E 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上述 G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学习探究区
2.萃取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1)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 互溶液体混合物 的方法,它是利
互不相溶的溶剂里 溶解度 的不同,用一种 溶剂把 用溶质在
溶质从它与 另一种溶剂 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2)常用的萃取剂:通常比水重的萃取剂有 四氯化碳 等,通 常比水轻的萃取剂有 苯、汽油 等。选择的萃取剂,应对 被提取物有较大的 溶解能力 ,即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 要
。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
(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从水中被萃取到CCl4中,而CCl4的密度比水大
。
(3) 能 通 过 萃 取 的 方 法 提 纯 的 物 质 必 须 满 足 的 条 件 是 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 盐酸 ――→ 白 色 沉 淀 ――→ 白 色 沉 淀 溶 解 且 产 生 气 体
通入 ――→ 变浑浊。 CaOH2
- + - 故 A 项 CO2 干扰, B 项 Ag 干扰, D 项 HCO 选 C。 3 3 干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仪器:分液漏斗,带铁圈的 铁架台,烧杯
现象: 液体分层 上层液体显( 浅黄 )色 下层液体显( 紫 )色
【分析讨论】
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 H2O ),下层液体 中溶剂是( CCl4 ) 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四氯化碳(CCl4) 3、 CCl4与H2O比较有何异同?
同: 都能溶解碘单质( I2);都不与 碘单质( I2)反应。 异: CCl4与H2O互不相溶;碘单质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
[问题] ①温度计作用? 控温显示加热范围 如:自来水蒸馏时 温度≈100℃
②产物收集方式? 冷凝收集 ③自来水蒸馏后蒸馏 烧瓶内物质? 在100℃难于挥发的 杂质。
[注意事项] ①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 2/3 , 加热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下沿。
③蒸馏瓶内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 沸。
2、蒸馏和萃取 (1)蒸馏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用加热 的方法将沸点低的物质变成气态挥发分离出来。
对于液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可用蒸馏和萃取的方法。
【实验1-3】制取蒸馏水(除去Cl- 等杂质)
实验步骤 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 加AgNO3后有白色沉 滴入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 淀生成,再加稀硝酸, 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 和几滴稀硝酸。 样品含有Cl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 烧瓶中的水变成水蒸气, 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按 水蒸气经过冷凝管后变 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 成液态水,流到锥形瓶 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 里。 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 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 加AgNO3和稀硝酸,没 管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经 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 蒸馏冷凝后得到的液体 没有Cl中含有Cl-吗?)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1.2阿伏伽德罗定律.PPT(共27张PPT)

3、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①.依据定义式:M=m总/n总 例1、由8gO2和28gN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8—.8—
例2、150 ℃时 (NH4)2CO3完全分解生成气 态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4 ——
②.依据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计算
M=m=总/nn1%总===.Mm1n+nnn11总11++n.MMm2n%1212++++.nMnnmn232总.n2+3M+总+Mn2mn4+234+n%n3n.3.总MMM33+3++nn4nn.4M4%总M4.M4 4 =V1%.M1+ v2%.M2+ V3%.M3+ V4%.M4
14
练习1、某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1g,加入到
足量的稀H2SO4中,标况下产生的气体体
积为11.2L,则此混合物可能是( AB )
A.Al和Mg
B.Al和Zn
C.Zn和Fe
D.Mg和Zn
练习2、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 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
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CD)
A.7d B.5d C.2.5d D.2d
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混合气体的平均 摩尔质量为32g/mol,求混合气体中CO和 CO2的体积之比。 法1:
解:设CO的体积分数为a,则CO2 的为1-a 28a+44 ×(1-a)=32 a=0.75 1-a=0.25
V(CO) /V(CO2) =0.75/0.25=3/1
同温同压下:若m1=m2 则n1xM1=n2xM2
V1 xM1=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 Na2CO3 NaOH BaCl2
引入了新的离子:
CO32- OH-
Ba2+
1、 BaCl2过量的处理:加入Na2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
2、 Na2CO3、 NaOH过量的处理:加入盐酸
NaOH + HCl = NaCl + H2O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 5.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完整版PPT课件
6
(二)了解安全措施
1、事故预防
*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或用可燃性气体进行加热反应前, 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完整版PPT课件
13Βιβλιοθήκη 3.加热操作:容器外壁不能有水(易破裂) ①酒精灯的使用:
a.使用前,检查有无酒精,用漏斗 添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 酒精。
b.添入的酒精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不能少于1/4。
c.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不允 许用另一支酒精灯去“点火”(否则: 倾侧的酒精灯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 着火 )。
磷灼伤,用CuSO4溶液涂抹伤处
完整版PPT课件
10
4、火灾处理方法:
防止火势扩展:移走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 扑灭火源: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 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大可以用灭火器扑灭。小范围的有机物、 钾、钠、白磷等化学物质着火可用沙子盖灭。
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

【课堂练习】
1. 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的是( B)
A.Fe3+ Na+ NO3- OHB.NH4+ Fe3+ SO42- NO3C.SO42- Cl- Ca2+ Mg2+ D.Ba2+ K+ CO32- Cl-
【课堂练习】
2、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的离子组是
A
A.Mg2+、NH4+、NO3-、SO42-
5、碳酸钡溶于醋酸:
× BaCO3 + 2H+ = Ba2+ + H2O + CO2↑
应用四
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之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 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 Ca2+ Na+ CO32- NO生3-成难溶物 CaCO3
② Ca2+ Na+ SO42- NO3生- 成微溶物
③ H+ K+ Cl- OH- C生a成SO水4
【课堂练习】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 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①将部分粉末 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②向①的 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③取少 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 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④ NH4+ K+ OH- SO42-生成 NH3 ·H2O
⑤ H+ K+ HCO3- SO42-生成 弱酸
生成弱 电解质
⑥ Na+ K+ CO32- OH- H能2大CO量3共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4mol氢氧化钠溶于500mL水中,再加水至1L,所得 溶液浓度为8mol·L-1 B.1mol氯化钠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1 C.58.5g氯化钠溶于500mL水中,再加水至1L,所得溶 液浓度为2mol·L-1. D.40g氢氧化钠溶于500mL水中,再加水至1L,所得溶 液浓度为1mol·L-1
【提示】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所以称取氯化钠5.9g。
2.溶解 (1)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 (2)搅拌时用到玻璃棒
3.转移 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洒在外面,应用玻璃 棒引流。
4.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次~3次,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则无需洗涤
艺术一化学课件
环县职专
曹丰君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三维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 算(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重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初步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 法,培养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精确的实验操作技巧 与价值观
5.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线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 刻度线。
提示:此处用到胶头滴管。
6.摇匀 将容量瓶塞子盖好,然后反复上下颠倒,使其溶液混合均匀。
7.装瓶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
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想一想】 摇匀放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能否补充水?
*称取时间过长 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
未洗净烧杯或玻璃棒 *未冷却至室温而注入定容
引起误差的操作
m
V
C
定容时加水过量用吸管吸出
定容时仰视标线 定容时俯视标线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
减小
不变
不变
增大
减小
减小
不变 不变
不变
减小 增大
不变
增大 减小
不变
精确配液 一 算 二 量 三 溶 四 冷 五 转 移 六 洗 七 加 八 定 九 摇 十 装 贴
用 胶头滴管 ________小心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 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 偏低 应该
重新配制
,
。
摇匀 ,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 ⑤最后盖好瓶盖,____ ______
中并贴好标签。
(2)若配制200 mL 1.0 mol·L-1H2SO4溶液, 需要18 mol·L-1 H2SO4溶液的体积是 11.1mL 。 (3)向50 g 含HC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 加入 250 g水后,得到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少量
10.0 烧杯
克。
中加
蒸馏水将其溶解,待
250
冷却
后将溶液沿
_______ 移入 玻璃棒
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
250mL容量瓶
2~3
次,将洗涤液移入
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
低
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高或低)。
1 cm~2 cm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离刻度线____________ 时,改
物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浓度。
解:n(Na2CO3)=m(Na2CO3)/M(Na2CO3) =53.0g/106 g•mol-1 = 0.500mol c(Na2CO3)=n(Na2CO3)/V =0.500mol/0.500L=1.00 mol·L-1
答: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mol·L-1。
一个概念:物质的量浓度
cB=
nB
v
一种仪器:
容量瓶
一个实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关于1mol·L-1 K2SO4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溶液中含有1mol K2SO4 B.可由1mol K2SO4溶于1L水中得到 C.溶液中c(K+)=2mol·L-1
C
)
D.1L溶液中含2mol K+,2mol SO42-
B
)
专用活塞 只有一个刻度
配制溶液要求比较精确, 应该使用容量瓶,我们先
瓶颈细长
容积
认识容量瓶。
温度
平底
容量瓶的认识和使用
1.构造特点:细颈,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瓶上 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
2.用途:
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3.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想一想】
假设你们现在都是一名优秀的实验员,因为学校的需要,需要你们帮学校配制 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你将如何操作呢?
a:实验所需要的主要仪器及药品
b:实验操作步骤
c:在实验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所需要的主要仪器及药品 主要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试剂 瓶等。
【想一想】
实验室不仅经常配制溶液,也经常稀释溶液,稀释溶液的 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结论: 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其物质的质量和物质 的量均保持不变:c1V1=c2V2。
【练一练】
将30mL0.5mol·L-1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3mol·L-1 C.0.05mol·L-1 B.0.03mol·L-1 D.0.04mol·L-1
nB
v
单位:
V:L cB:mol·L-1
【练一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将1g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 ,则c=1mol·L-1 (
× ×
)
(2)将1molNaCl溶于1L水中,则c=1mol·L-1 ( 取出的NaOH溶液c=1mol·L-1
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 )
)
(3)若从1L 1 mol·L-1的NaOH溶液中取出20mL,则
【提示】不能。因为这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瓶口磨砂处有所损失所致。
【练一练】
欲配制1000mL浓度为 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 3-5-6-1-2-4 。 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 1. 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2. 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 在托盘天平上用洁净干燥的烧杯称取4.8g NaOH。 4. 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5. 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并使其恢复室温。 6. 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0mL容量瓶。
药品:NaCl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计算
称量
溶解
转移
洗涤
转移
定容
摇匀
装瓶
在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1、称量 (1)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调零 (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用镊子夹取砝码时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夹取 (5)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随堂练习 配制500mL 0.200mol·L-1的NaCl溶液,需Na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 少? 解:n(NaCl)=c(NaCl)×V =0.200 mol·L-1×0.500 L =0.100 mol
m(NaCl)= n(NaCl)× M(NaCl)
=0.100 mol× 58.5 g·mol-1 =5.85g 答:所需NaCl的物质的量是0.100 mol,质量是5.85g。
【思考与交流】
以配制NaOH溶液为例,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有何影响?
1、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 2、未洗净烧杯或玻璃棒? 3、定容时加水过量用吸管吸出? 4、定容时仰视标线? 5、定容时俯视标线? 6、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
请将讨论结果填入下表中。 引起误差的操作 m 减小 减小 减小 不变 V 不变 不变 不变 减小 C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思维激活
有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里进行的,在工业生产和科学 研究中要定量研究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是量取溶 液的体积,这样可以知道溶质的物质的量吗?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
度。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 nB:mol 注 意
公式:
cB=
5% 为___ 。
布置作业
1、完成学业质量测评第3课时 2、完成课后习题P18 6,7题
谢谢大家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单位 mol g 溶液的单位 L g 物质的量浓度(cB)=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公式 溶质的物质的量 (nB) 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V) ×100%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 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相同的任何溶液中,所含溶 特点 任何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 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溶质 但溶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 的质量不一定相同 物质的量浓度(cB)= -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 溶质的质量分数 (w)×溶液的密度(ρ)×1000 mL· L 1 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 溶质的摩尔质量 (M) - - (上式中密度的单位为g· mL 1,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 mol 1)
3.(双选)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溶液,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吸潮
AC
)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溶解转移后未洗涤烧杯 D.容量瓶未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