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2015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频考点十八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讲练测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高频考点十八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讲练测高频考点解读K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1)含义(两层):对外:“另起炉灶”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对内: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要另起炉灶,创立新型的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外交队伍。
(2)意义: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保证,解决了新中国如何对待同帝国主义的不平等关系和不平等条约问题,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了一支忠诚可靠的外交队伍,为迎接50年代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含义: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2)意义: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3.“一边倒”(1)含义: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2)表现: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意义:冲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得到苏联的技术援助,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解决了国家安全问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得益于苏联在外交上的帮助,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总的来说,“一边倒”政策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果实、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目的:处理与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2.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重大外交活动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时间:1950年2月14日。
2015中国外交

2015年中国外交2015年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大的特点二、“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外交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三、“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又一个特点。
而进入2015年,我国的外交面对新的形势与变化,因此,今年中国外交的大概分为四个方面。
一.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已列入第69届联合国大会议程,中俄、中法、中蒙等国已商定将共同举办相关纪念活动。
纪念过往,是为了未来能更好地前行。
“这些纪念活动将是今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说,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维护和平,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2015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9月份还将迎来千年发展目标截止的期限,将举行涉及可持续发展、发展筹资与投资、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一系列重要会议。
“今年是联合国十年一遇的‘大年份’,料想安理会改革也将成为焦点。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说,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国际规则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气候谈判等重大问题上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和平与发展将成为世界聚焦的两大议题,也将是中国外交的两大任务。
”外交部长王毅此前表示。
在推动建立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方面,中国外交将在2015年迎来重要的时间节点。
新中国的外交

8、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 军;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 千年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 国安理会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 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为积极建立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 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2)1955年周恩来参加第一次没有帝国主义参加的亚 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同”: A.历史遭遇:与会各国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 和掠夺的共同遭遇; B.目标任务: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 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异”: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3)“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 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 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新中国的四次建交高潮
时间 国家类型 指导方 针 原因 影响
中国坚定地站 20世纪50年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 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主要是苏联、 代 “一边 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 边,从而使新中国 东欧等社会 (新中国成 倒” 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 在保卫胜利果实、 主义国家 立初) 取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维护独立与主权斗 争中不致于孤立 和平共 20世纪50年 处五项 主要是亚非 代 原则、 拉新兴民族 中期至60年 “求同 独立国家 代末 存异” 方针 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 中国本着和平 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 共处五项原则与20 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 多个国家建交,大 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 大改善了中国在国 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 际上的处境,提高 立。 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与任何国家和 国家集团结盟,不 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 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坚持国家 处理国家关系 主权独立, 不与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 坚持国家主权独立,不受大国 处理国家关系不以社会制 不以社会制度 不受大国 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意志左右,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 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 和一时形态 意志左右, 论亲疏 不屈从任何 不参加军事 外来压力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就是要在彻底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 及其影响后,再让这些国家的客人进来,在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的方针
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将坚定不移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两个拳头打人”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世界形势仍处于毛泽 东所说的“冷战共处”状态。根据当时美国对 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以及社会主义阵 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
(2)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 色的邓小平外交思想。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确定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 略方针
主要内容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7.14 新中国外交

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外交政策和原则: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 (2) 政 策 : “ 另 起 炉 灶 ”“ 打 扫 干 净 屋 子 再 请 一边倒 客”“ ________”的外交政策。
了一系列新方针,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 代的发展和需求。„„在妥善处理亚洲金融危机、南亚核竞赛、 科索沃危机、“9· 11”事件的冲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朝鲜半岛核问题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坦诚、 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 社会主义国家风范。 ——裴远颖《新时期中国外交实践的新发展》
4.(2010 年广东文综)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 (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 10 克 亚洲各国 ) 邮资/元
0.32
0.48 0.48 0.80 0.80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航空 西欧各国(捷克转) 西欧各国(香港转)
其他各洲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考点 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1.(2012 年上海单科)“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 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 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 )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三大政策”的 不同:
(1)目的: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
2015年一轮复习原创课件--新中国外交

另起炉灶
同苏联等 国建交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 瓦会议 参加万隆 会议
二战 后, 社会 主义 与资 本主 义两 大阵 营对 立
独 立 自 主 的 外 交 政 策
方 针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 请客
一边倒 团结世界 各国人民
成 就
是对强权政治和大国霸权主义的彻底否定 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是政治准则也是经济准则 是一切国家事务处理的准则 是第三世界崛起时代的特征 是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开端
开怀大笑
副 璃: 大 部 !“ 笑 长 ”震 , 乔 碎被冠 了西华 议方潇
新时期对外关系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成为 我国国策。 (2)在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表现为不结 盟政策 。 (3)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同周边 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 和平的周边环境。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不利形势
另起炉灶
二战 后, 社会 主义 与资 本主 义两 大阵 营对 立
独 立 自 主 的 外 交 政 策
方 针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 请客
一边倒 团结世界 各国人民
成 就
例1、(09广东文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 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 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 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现 代 外 交
复兴 与 崛起
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 政策 和基 本方 针 建国初期 外交新局 面的开拓 和一边倒 的方针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形象的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是要与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线路: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放——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习题

第5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一、选择题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
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A.朝鲜 B.印度C.苏联 D.日本3.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8日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
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干涉内政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5.下列各图都包含有同一历史人物,其中最能体现该人物外交才能的是( )6.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8.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②③9.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接见的代表团是()A.缅甸 B.印度 C.越南 D.朝鲜10.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C.反对帝国主义 D.求同存异11.关于亚非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④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进行了讨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12.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3.1954年发表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①朝鲜②印度③越南④缅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综合题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与“一边倒 ”时期的 外交相比 ,你认为独立自 主的 和平外交政 策的变化是什么? “一边倒 ”时期我国主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 一边。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则坚持独立自主,不同 任何大国结盟,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 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 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这一变化 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中美建交
背景: 20世纪70年代,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形 势,美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开始寻求改善与 中国的关系。而此时的中国,也需要打开外 交新局面。改善中美关系越来越成为两国的 共识。
过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 签署《中美联合公 报》 , 结束了长期的对抗,两国关系 开始走向正常化。
新中国该如何开展外交?
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 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 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敌视、经济封锁、 军事包围和外交孤立政策,对新中国政权 构成极大威胁。而苏联则对中国的民族和 民主革命给予了同情和支持。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 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 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 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外交关系。”
一边倒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联合一切爱 好和平的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除三原则外,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周恩来还提出了什么外交政策?有何 作用?
1955年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不仅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也成为世界上许多国
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政策含义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 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 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 度和政策。 意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加速 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 史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历 史和现实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提出了哪 三条外交原则?如何理解?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 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 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公 报》 声 明: “ 美 利坚 合 众国 政 府 承认 中 国 的立场,即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承诺逐步减少 其在台湾地区的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中美两国二十多年 的对抗从此结束,两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 国大会作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并立即把台湾 国民党当局的 “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 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决议。
课堂小结
1、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毛泽东)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 (邓小平) 4、外交成就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9年,中美建交 2001年上海APEC会议召开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中日关系
背景:
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日关系的缓和。 过程 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 了邦交正常化。 意义 此后,许多原先追随美国孤立中国的 国家,纷纷与中 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 重大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他同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改革和开放,在国内 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 根据这个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 思想基础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 荣。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 建国初期,我国就与苏联等26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的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图谋。
结合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 要实 行“一边 倒”的外交原则。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国际上正在出现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 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局面。美国站在了中国人民 的对立面,支持国民党打内战。而苏联则对中国 的民族和民主革命长期给予了同情和支持。新中 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 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 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 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公开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