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教案(精)

矿山测量教案(精)第一章:矿山测量概述1.1 矿山测量的定义和意义解释矿山测量的概念阐述矿山测量在矿山工程中的重要性1.2 矿山测量的主要任务描述矿山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解释矿山测量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1.3 矿山测量的方法和手段介绍矿山测量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1.4 矿山测量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回顾矿山测量的发展历程探讨矿山测量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矿山测量基础理论2.1 矿山测量的基本原理讲解矿山测量的基础理论阐述矿山测量中的数学模型2.2 矿山测量的坐标系统和基准介绍矿山测量的坐标系统和基准解释坐标转换和基准变换的方法2.3 矿山测量的误差理论讲解矿山测量中误差的来源和性质阐述误差分析和修正的方法2.4 矿山测量的数据处理介绍矿山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术解释数据平差和数据优化的重要性第三章:矿山测量仪器与设备3.1 矿山测量仪器的分类和功能介绍矿山测量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和功能解释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3.2 矿山测量仪器的维护和校准讲解矿山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阐述仪器校准的重要性和校准方法3.3 矿山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回顾矿山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探讨矿山测量仪器的未来发展趋势3.4 矿山测量设备的应用案例分享矿山测量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设备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第四章:矿山控制测量4.1 矿山控制测量的概念和意义解释矿山控制测量的定义和作用阐述矿山控制测量在矿山工程中的重要性4.2 矿山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介绍矿山控制测量的常用方法和手段解释矿山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和方法选择4.3 矿山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价讲解矿山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阐述矿山控制测量精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4.4 矿山控制测量的应用案例分享矿山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控制测量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第五章:矿山施工测量5.1 矿山施工测量的概念和意义解释矿山施工测量的定义和作用阐述矿山施工测量在矿山建设中的重要性5.2 矿山施工测量的方法和技术介绍矿山施工测量的常用方法和手段解释矿山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和方法选择5.3 矿山施工测量的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价讲解矿山施工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阐述矿山施工测量精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5.4 矿山施工测量的应用案例分享矿山施工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施工测量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第六章:矿山变形监测6.1 矿山变形监测的概念和意义解释矿山变形监测的定义和作用阐述矿山变形监测在矿山安全中的重要性6.2 矿山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介绍矿山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解释矿山变形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方法选择6.3 矿山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价讲解矿山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阐述矿山变形监测精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6.4 矿山变形监测的应用案例分享矿山变形监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变形监测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第七章:矿山测量数据管理7.1 矿山测量数据管理的重要性阐述矿山测量数据管理的重要性解释良好数据管理对矿山测量工作的影响7.2 矿山测量数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介绍矿山测量数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解释数据存储、检索和共享的技术7.3 矿山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讲解矿山测量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阐述数据质量控制对矿山测量结果的影响7.4 矿山测量数据管理的应用案例分享矿山测量数据管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数据管理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第八章:矿山测量安全与伦理8.1 矿山测量安全的重要性阐述矿山测量安全的重要性解释安全措施在矿山测量工作中的作用8.2 矿山测量安全的原则和措施介绍矿山测量安全的原则和措施解释安全培训、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规范的意义8.3 矿山测量伦理和职业责任讲解矿山测量伦理和职业责任的重要性阐述诚信、公正和透明在矿山测量工作中的应用8.4 矿山测量安全与伦理的应用案例分享矿山测量安全与伦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安全与伦理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第九章:矿山测量新技术与应用9.1 矿山测量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回顾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矿山测量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9.2 矿山测量新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介绍矿山测量新技术的常用方法和手段解释新型测量技术如GNSS、激光扫描和无人机测量的应用9.3 矿山测量新技术的优点和挑战分析矿山测量新技术的优点和潜在挑战讨论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限制和解决方法9.4 矿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案例分享矿山测量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新技术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第十章:矿山测量案例分析10.1 矿山测量案例研究的重要性阐述矿山测量案例研究的重要性解释案例分析对矿山测量实践的指导作用10.2 矿山测量案例的选择和分析方法介绍矿山测量案例选择和分析的方法解释案例研究的技术和步骤10.3 矿山测量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讲解矿山测量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方法阐述案例分析对矿山测量实践的启示10.4 矿山测量案例的应用案例分享矿山测量案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应用的效果和效益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1. 矿山测量的定义和意义:理解矿山测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矿山工程中的重要性。
矿山测量设计课程设计-采矿巷道设计计算书

矿山测量设计课程设计-采矿巷道设计计
算书
介绍
这份报告旨在介绍我们在矿山测量设计课程中完成的采矿巷道设计计算书。
我们的目标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设计方案,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矿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设计目标
本设计的目标是为一个矿山生产巷道提供一个准确而安全的测量方案。
我们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因素:
- 要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巷道上的设备,同时还要保证巷道的稳定性
- 要确保巷道的坡度和弧形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 要使用符合工程要求的测量方法
设计过程
我们的设计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巷道位置
我们首先确定了巷道的位置,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不会对现
有地质构造造成影响。
步骤二:巷道断面设计
我们按照国家标准设计了巷道的断面。
我们考虑了巷道内的设
备和运输要求,确保其能够容纳所有必要的设备。
步骤三:坡度、弧形和节点设计
我们使用了最先进的测量方法来设计巷道的坡度、弧形和节点。
我们考虑了国家安全标准和工程要求,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步骤四:计算和检测
我们使用了国际上公认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巷道设计的各个方面
的计算和检测。
我们确保所有的结果都符合国内外工程要求和标准。
结论
我们的测量设计方案为矿山生产巷道提供了一个准确而安全的
解决方案。
我们的设计过程遵循了国家安全标准和工程要求,并使
用了最先进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技术。
通过此课程设计,我们得到了
对矿山测量学的深入理解,也为我们的未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矿山测量学是矿山工程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矿山工程中量测、计算、分析和绘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本文将就矿山测量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矿山测量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它主要的目的是学习矿山测量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测量技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测量仪器与软件,较好的完成矿山勘探、采矿、设计与管理等各环节的测量工作,这些都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质和实践经验。
二、课程内容1. 矿山测量基础知识:矿山测量学的概念、基本测量方法、要素、公差、误差、精度、准确度等。
2. 矿山测量仪器操作:包括全站仪、激光测距仪、测距仪、自动水平仪等的操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
3. 矿山测量数据获取与处理:包括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测图软件操作技巧、数据分析与评估、图像处理等。
4. 矿山测量工程应用:包括矿山地面及井下测量、矿山设计测量、开采进度测量、矿区地质地形图、矿山立体测量、地震测量等方面的测量应用实例分析。
三、课程教学策略1. 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矿山实地测量现场,亲身体验现场搭建、数据采集、反复计算数据、精度评定等环节,解决学生用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分离的问题。
2. 强调实验性讲授:课程的教学应具备实验性特点,和研究性特点。
为学生提供多种实验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进行实测操作,从而深化对测量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强化实用导向:注重矿山工程实用技术的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注重矿区地质地貌、地震灾害、生态环境治理、矿山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矿山测量工程应用,让学生有实践经验。
四、评估方式由于矿山测量学是一门以技能为主导的综合性学科,为了更好的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应在理论和实验中分别进行测量演练,通过任务跟踪、最终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估方式进行量化评估。
五、参考文献1. 刘国玉,黄道南,张明,等. 矿山测量学[M]. 北京:矿业出版社,2009.2. 牟间积,雷思勇. 《矿山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 56(11):22-24.6. 邓乐天. 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J]. 科技创新导刊,2015(18):42.。
矿山贯通测量课程设计

矿山贯通测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矿山贯通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矿山贯通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
3. 掌握矿山贯通测量中常见误差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矿山贯通测量的实际操作。
2. 能够正确使用矿山贯通测量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能够分析矿山贯通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山测量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遵循安全规程,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矿山贯通测量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重点。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矿山贯通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矿山贯通测量基本概念:包括贯通测量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2. 矿山贯通测量原理:介绍矿山贯通测量的几何原理和物理原理。
3. 矿山贯通测量方法:讲解地面及地下矿山贯通测量的常用方法。
4. 矿山贯通测量设备:介绍测量设备的选择、使用及维护。
5. 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包括数据采集、记录、计算和误差分析等。
6. 矿山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分析常见误差类型,探讨误差处理方法。
7. 矿山贯通测量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现场操作。
8. 矿山贯通测量安全规程:强调测量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和进度,将教材相关章节内容进行整合。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矿山贯通测量概述第二章:矿山贯通测量原理第三章:矿山贯通测量方法与设备第四章: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第五章:矿山贯通测量误差分析第六章:矿山贯通测量实际操作第七章:矿山贯通测量安全规程教学内容涵盖了矿山贯通测量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矿山贯通测量的相关知识,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背景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测量工作的设计:1.加深对课堂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能力;3.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矿山基本情况2、设计要求1. 在进行设计时,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测量规范、规程与图式。
2.对各种测量方案与测绘方法的选择,既要大胆采用新技术与新设备提倡创新,又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其合理性、可能性与必要性,务必使自己的设计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施工时是可行的。
3. 设计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学间可以讨论交流;若遇疑难问题,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可向指导教师提出,但技术决定必须由学生独立做出。
4.设计说明书的任务是对全部测量方案、测量方法及精度分析作一简要而系统的说明,并附有必要的图表。
说明书中应尽量避免冗长的文字上的讨论与解释。
一般以直接叙述为主。
若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有创见,可作必要的讨论与解释。
5. 说明书的编写与图表的绘制,均由学生本人独立地完成。
说明书与设计图要求内容正确、文理通顺、精简明了,图纸整洁。
3、测区已有测绘资料及成果利用收集资料收集矿区内各种已有的测绘资料,包括地形图、交通图、基本矿图、专门矿图、日常生产用图和生产交换图以及基础控制成果(成果表、点之记、网图、技术总结)及鉴定结论等。
平面控制资料为了使矿区坐标系统的一致性。
选用二个矿区一级三角点,这二个控制点X1,X2,都是矿区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点。
高程控制资料为使矿区高程系统相一致,故矿区首级水准控制网的高程系统选择1985黄海高程系,并且二个水准点为Y1,Y2。
表已知控制点数据4、坐标系统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
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采用国家3°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
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
煤矿测量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测量工作在安全生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课程设计方案。
二、课程设计目标1. 使学生掌握煤矿测量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设计内容1. 煤矿测量基本理论- 煤矿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煤矿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 煤矿测量的精度要求2. 煤矿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矿区坐标系统与测量基准- 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分析3. 煤矿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分析4. 煤矿井下测量-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井下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预计- 井下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5. 测量方案编制与实施- 最佳方案选择-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 高程控制测量方案- 测量仪器配置与人员配备- 测量施工方案编制四、课程设计方法1. 理论学习- 针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
2. 实践操作-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煤矿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测量数据的采集。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掌握测量误差分析的方法。
4. 方案编制与实施- 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编制测量方案,并进行实施。
五、课程设计评价1.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考察学生对煤矿测量基本理论、方法和仪器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 考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测量仪器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方案编制与实施能力- 考察学生编制测量方案的能力,以及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团队协作精神- 考察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课程设计时间安排1. 前期准备(1周)-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课程设计要求。
2. 实践操作(2周)-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煤矿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测量数据的采集。
矿业大学测量公开课教案

课程名称:矿山测量学授课对象:矿业工程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矿山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矿山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操作。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矿山测量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矿山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矿山测量的定义及重要性2. 矿山测量的基本原理3. 矿山测量的分类二、矿山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操作1. 矿山测量的基本方法a. 视距测量法b. 三角测量法c. 水平测量法d. 高程测量法2. 矿山测量仪器的操作a. 经纬仪的使用b. 全站仪的使用c. 水准仪的使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矿山测量?它在矿山工程中有什么作用?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解矿山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介绍矿山测量的定义及重要性2. 讲解矿山测量的基本原理3. 讲解矿山测量的分类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矿山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矿山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讲解矿山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操作1. 介绍矿山测量的基本方法a. 视距测量法b. 三角测量法c. 水平测量法d. 高程测量法2. 讲解矿山测量仪器的操作a. 经纬仪的使用b. 全站仪的使用c. 水准仪的使用二、实际操作演示1. 教师现场演示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实际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矿山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矿山测量基本方法和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背景22、设计要求23、测区已有测绘资料与成果利用34、坐标系统35、相关作业依据与要求45.1相关测量规45.2等级、精度要求46、生产限差的确定57、矿井平面联系测量67.1地面控制测量67.2两井定向87.3陀螺经纬仪定向157.4井下平面控制测量198、地面水准测量248.1水准线路布设249、矿井井下高程控制测量279.1 高程联系测量279.2井下高程控制测量2910、课程设计小结341、设计背景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测量工作的设计:1.加深对课堂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创新能力;3.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矿山基本情况2、设计要求1. 在进行设计时,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测量规、规程与图式。
2.对各种测量方案与测绘方法的选择,既要大胆采用新技术与新设备提倡创新,又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其合理性、可能性与必要性,务必使自己的设计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施工时是可行的。
3. 设计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学间可以讨论交流;若遇疑难问题,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可向指导教师提出,但技术决定必须由学生独立做出。
4.设计说明书的任务是对全部测量方案、测量方法与精度分析作一简要而系统的说明,并附有必要的图表。
说明书中应尽量避免冗长的文字上的讨论与解释。
一般以直接叙述为主。
若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有创见,可作必要的讨论与解释。
5. 说明书的编写与图表的绘制,均由学生本人独立地完成。
说明书与设计图要求容正确、文理通顺、精简明了,图纸整洁。
3、测区已有测绘资料与成果利用3.1 收集资料收集矿区各种已有的测绘资料,包括地形图、交通图、基本矿图、专门矿图、日常生产用图和生产交换图以与基础控制成果(成果表、点之记、网图、技术总结)与鉴定结论等。
3.2 平面控制资料为了使矿区坐标系统的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教学单位测绘学院专业测绘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1指导教师目录1.矿山测量学概述主要包括建立矿区地面控制网、矿区地形图的测绘、矿山施工测量、地表移动沉降观测和矿体几何图绘制等。
其中,矿山施工测量是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为各种工程的施工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即地面上的土建工程测量、井下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竖井定向测量和竖井导人高程测量、竖井贯通测量。
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和运营管理阶段,还需定期进行岩层与地表移动沉降观测、巷道及井身各部位及其相关建筑物及辅助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以及为矿区的复耕进行测量服务等。
矿山包括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建材矿和化学矿等等。
矿山测量是矿山建设时期和生产时期的重要一环。
由于矿山测量工作涉及地面和井下,不但要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也要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以供领导对安全生产做出决策。
矿山测量的任何疏忽或粗率都会影响生产或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发生。
因此,矿山测量在矿山开采中的责任与作用都是很大的。
贯通测量大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经常采用多井口或多头掘进,这样就会出现两井间或井田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近50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制造也得到了长足进展,其高科技产品代表之一就是电子全站仪。
全站仪是当前比较流行,也比较实用的测绘仪器。
应用全站仪与传统的科技手段和地质勘探技术理论相结合,在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对矿区地面和地下的空间、资源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利用,将极大地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使矿区开采更加有效地进行。
国际上矿山测量仪器正向着多功能、小型化、数字化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外两井贯通理论比较成熟,两井间贯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方法时,应保证贯通所必须得精度,过高和过低得精度要求都是不可取得。
2)对完成得测量和计算工作均要有客观得检查,如:进行不少于两次独立测量;计算由两人分别进行或采取不同得方法,不同计算工具等。
在此,我们做了冠山矿两井贯通测量。
矿井的顺利贯通加快了了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了建井的周期、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交替并且提高了矿井的年产量2.工程概况冠山矿区概况本次测量任务为冠山矿一丶三井间-540M水平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预计矿区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煤田面积约63平方公里。
北票市蕴藏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市区的北部(龙潭、东官营一线以北)是由一套变质岩和岩浆岩构成,约占北票市面积的三分之一,重要的金属矿产如金、银、铁等分布于这一带。
其余三分之二的面积,主要由两个中生代构造盆地(北票构造盆地、金岭寺—羊山构造盆地)的一套湖相沉积地层组成。
赋存有煤、石油及沸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北票市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4种,矿床矿化点350余处。
探明储量的矿种有煤、金(银)、铁、镍、白云岩、高岭土、含钾页岩、油母页岩、花岗岩等15种。
经普查,有一定工业意义的矿产有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粘土、石灰石、钾长石、硅石、麦饭石、建筑石板材(花岗岩、玄武岩、粗面岩、砂岩)等。
截止2010年末,北票市采矿证总数101个。
其中,煤矿3个,铁矿53个,金矿11个,沸石矿2个,石灰石矿10个,膨润土矿8个,粘土矿(砖瓦用)12个,珍珠岩矿1个,硅石长石矿1个。
测区已有测绘资料及成果利用:收集矿区内各种已有的测绘资料,包括地形图、交通图、基本矿图、专门矿图、日常生产用图和生产交换图以及基础控制成果(成果表、点之记、网图、技术总结)及鉴定结论等。
为了使矿区坐标系统的一致性。
收集到有三个已知永久点,这三个控制点K1,K2,K3都是矿区地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起算点。
坐标系统: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
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采用国家3°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
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
按3°分带,中央子午,横坐标加500Km。
矿区高程尽可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无此条件时,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冠山矿属中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积温高。
年平均气温℃。
一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七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
无霜期153天左右。
年平均日照2983小时。
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范措施采煤诱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采矿造成的地表水漏失、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等,也给周围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部分矿山随意堆弃废矿石、煤矸石等,造成河、道堵塞。
采矿活动中造成地表水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环境。
1)矿区地面裂缝、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对矿山采空区塌陷的治理方案很多 ,较常用的方法是充填复垦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矿区附近的尾矿、煤矸石、粉煤灰、露天矿剥离物等可供利用的充填材料充填采空塌陷地复田。
具体方法是 ,在用尾矿、煤矸石填埋前 ,先将塌陷区表土剥离另放 ,然后充填尾矿、煤矸石至目标标高以下 0. 5 m处 ,再覆以表土到原标高 ,这样既可以使地形得以复原 ,保持原来的土质和肥力 ,又减少了因堆积尾矿、煤矸石而占用的土地 ,同时可以减少或消除塌陷区和废石堆对环境的污染. 应当注意 ,当地表塌陷区与地下水或地表水体相通时 ,要防止因填充而造成的水体污染。
在矿山生产期间 ,可采取充填开采法和减灾开采法等技术性措施预防采空后塌陷。
2)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对于滑坡的治理方法主要是采取支挡、锚固、加固边坡、改变滑体外型及疏排地表、地下水等措施以防治滑坡 ,但对极其危险的滑体 ,通过改变边坡形状即降低边坡高度或放缓边坡角 ,削坡减载 ,永久性地改变边坡岩体内的应力状态 ,通常是保持边坡稳定性的最简便方法。
防治崩塌通常的措施有 :修筑拦挡建筑物、进行支撑与坡面防护、锚固、灌浆加固、疏干岸坡与排水防渗、软基加固、削坡、清除危岩、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及线路绕避等。
对于矿山泥石流的治理主要以拦挡为主 ,进行排泄疏导 ,即在极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根据地形条件 ,修筑拦截坝 ,封固流域内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 ,并在合理位置修建沟渠 ,使治理后的泥石流能快速流畅的排走。
3)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过量开采紧密相关 ,一旦出现则很难治理 ,因此地面沉降主要在于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加强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 ;开辟新的替代水源、推广节水技术 ;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对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
3)煤层自燃的防治措施合理布置采区 ,选择适当的开采方法 ,优先采用石门、岩石大巷的脉外掘进方式 ,以减少煤层的切割量 ,便于少留煤柱 ,易于及时封闭和隔离采空区 ;建立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 ,实行分区通风 ,加强通风系统的检测和管理 ;还可采用预防性灌浆的方法阻隔煤田和利用阻化剂防火。
4)矿井突水的防治措施矿井突水的防治措施可分为地面防水和井下防水两个方面.矿井地面防水主要是切断大气降水补给源 ,防治地表水大量进入矿井. 具体措施有修筑防洪沟、封堵塌陷坑或裂缝通道、排除低洼积水、铺垫河床底部或使河流改道等. 对老矿区的老窑、古坑 ,要进行封闭或堆充 ,以防雨水灌入。
井下防水措施包括 :查明水源 ,超前钻探水 ,隔绝水路、堵挡水源 ,预先排水、疏干降压。
相关法规煤矿安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发展较快,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
主要有四个部分:一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二是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三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四是国务院有关部委、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和地方规章。
我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内容有:1)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
2)行政法规有《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
3)地方性法规有《XX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XX省煤炭法实施办法》等。
4)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有《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
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简称《规程》)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简称《处罚办法》)相关作业依据与要求: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测量规程》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18314-2009)4)《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博飞);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6)《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7)张国良,朱家钰,顾和和.矿山测量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8)郑文华,魏峰远,吉长东,余学祥.地下工程测量.北京:煤炭工业出版20109)王家贵,王佩贤,裴亮,金继读.测绘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煤矿测量规程(2010版)11)导线测量规范贯通巷道概述北票矿务局冠山矿原辖一井、二井、三井共计三个矿井,其中一井为中央并列竖井开拓,二、三井为斜井开拓。
现为了开采深部煤层,改善运输和通风条件,决定将三个矿井合并,将原一井新开拓的一对竖井(主井及副井)延深到-540m水平,掘进一对主石门及-540m水平大巷。
原三个井所产煤炭全部经由-540m水平大巷运到新竖井提升。
本贯通巷道测量路线井上、下闭合路线总长度为约9km,其中在-540m水平大巷中尚需实掘2300m。
施工巷道所在岩层大部分为沙页岩,地质情况比较简单。
围岩稳定,地压不大。
支护方式一律采用锚喷。
巷道掘进方式为风动式凿岩机打眼,火药爆破,铲斗式装岩机装车,矿车运矿,巷道断面宽,拱高。
冠山一井新竖井井口标高+210m,井底车场标高-542m,井深752m左右。
贯通大巷坡度为5%(三井方面高、一井方面低)。
3.贯通测量概述贯通测量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的掘进工作面分段掘进巷道,使其按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彼此结合,叫做巷道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