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议论文写作如何走向深入
让议论文分析说理走向深入

高考《说明》把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考生要想在高考语文中获得高分,作文就不仅要符合基础等级的要求,更要符合发展等级的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等级”才是作文评分差距形成的主要阵地。
具体而言,主要做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等级评分依据的评分点,不
求全面,以突出点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为此,我们在作文备考时要能着力打造
出一些“亮点”。
对此,笔者认为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中如果能巧妙地使用引证法,文章就能充分体现高考发展等级的“深刻”“有文采”“有创新”等要求,自然能受到阅卷老师青睐。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
一、学生习作现状分析
笔者尝试让学生进行引证法片段的写作训练,要求以“打扫心灵的房间”为题,
写15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运用引证法。
但学生习作参差不齐,现选择学生作文
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语段。
语段一: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顾城在《一代人》中也曾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孟子》有言:“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万科董事长王石
弃业寻求心灵的一片宁静,致力于游学;微软创立者比尔盖茨放弃事业,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
他们放弃了物质的追求,收获了纯净的心灵。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思考有深度和广度(深入开拓)的10种方法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思考有深度和广度(深入开拓)的10种方法1、“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例:历史漫溯到距我们很远的古代,那失意的谪仙人正在花间独酌,清冷的月光投下他寂寞的影子。
青莲居士李太白,纵有“我本楚狂人”的豪气和“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才气,无奈命运多舛,使他明珠蒙尘。
(叙述简洁。
)他无力改变这社会现实,却选择纵情山水,去努力适应这不公的世界。
整理好一颗报国心,收敛一份凌云志,他不再选择让自己的豪情受辱的宫廷,而是游历名山大川,用适应的智慧,让自己融入这凡世,得以挥洒诗情,纵情称意,成为后人眼中仰之弥高的诗仙,这就是适应的智慧。
(议论生动,切题。
)桂树做的櫂,兰木做的桨,击打着空明,漫溯的流光,曾经高唱大江东去的东坡如今竹杖芒鞋,吟诵着“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词句。
仕途不顺,接连被贬,苏轼的人生充满了无奈与寂寞。
(叙述简洁。
)是在这世俗中继续挫磨掉自己的骄傲,还是寻一清静所在,静心明智,与这世俗安然相处?(注意句式的变化。
)苏轼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在蛮荒的海南岛整顿吏治,在承天寺里夜游吟诗,再被贬的辗转路途中留下潇洒诗篇,既然无法改变自己宦海沉浮的处境,不如为自己的心寻觅一清净之地。
适应,就像苏轼这样。
他不是陶渊明隐居世外,不问红尘,却在红尘之中保持精神的清洁,这便是适应的智慧。
(议论切题。
注意比较。
)历史回到我们现今的世界,(过渡自然。
)我们仍能看到许多人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奋力让自己符合客观需要,适应这困境,(采用总分结构,后面的四个例子构成排比,富有气势。
)仅有一只指头能动的霍金,在轮椅上写下来时空著作。
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经历,颓废,迷茫之后,活出新的自我。
身有残疾的罗斯福用伟大的人格和不凡的气度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总统。
海伦凯勒历尽艰难困苦,写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舞无数残疾人,(举例不忘分析。
)他们都是把苦涩的现实,酿成了醉人的美酒,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去改变自己,去适应,去创造,这便是适应的智慧。
考场议论文实现“深刻”的十大途径

考场议论文实现“深刻”的十大途径深刻位居写作发展等级考点之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立意肤浅、层次单一、说理不透是高考作文之通病,也是高考作文实现深刻、走向高分的绊脚石。
《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性。
怎样才能实现深刻?简单地说考生可分三步走,即想远挖深说透。
想远是指立意时,努力追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境界,广泛联想,多元印证,努力使立意走向高格;挖深是指行文时不应把思维局限于现象的罗列,而应以哲学中联系、发展的观点为指导,在思考是什么之后,再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居高临下地审察事物,层层深入剖析问题;说透则是指为避免写作时说理不透的弊病,行文时努力用事实说话,揭示问题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靠技巧强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及人生的启迪。
下面,通过实例,谈谈考场议论文实现深刻的几种途径。
一、探究背景凸现本质任何现象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论及某一现象时,若能探究并揭示现象存在的背景,这一现象的本质就会凸现出来。
【示例】有了钱怎么花,似乎是个人的事。
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从灯红酒绿的豪门宴移到农舍窑洞,警惕拜金主义的话题会变得更加沉重。
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但现在还远非黄金铺地。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800美元,在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排名榜上,我们的座次仅仅是几十位,光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有许多农民仍在为温饱问题发愁。
如果把一掷千金的做法放到精神道德建设和我国刚解决温饱这个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这种奢侈之风在污染着社会环境,损害着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
《话说一掷千金》我的钱该怎么花你管不着这一论调看似有理,将其放到我国具体国情的大背景下,在鲜明的对比之中,便凸现了事物的本质:损害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
二、探寻共性揭示本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随便举个例子来说明某个道理无异于儿戏,只有那些代表性、能体现同类事物共性特征的事物才具有论证价值。
如何让议论文更加深入剖析

如何让议论文更加深入剖析引言: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它通过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论证,以展示作者对问题的观点和见解。
然而,很多议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剖析。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议论文更加深入剖析,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观点的说服力。
一、选择合适的议题选择合适的议题是写作深入剖析的基础。
一个好的议题应该具备广泛的讨论价值和深度剖析的空间。
例如,社会问题、科技发展、文化现象等都是热门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剖析。
二、全面收集信息在撰写议论文之前,全面收集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阅读相关文献、调查数据和采访专家等。
通过广泛了解和收集信息,可以为议论文提供更多的论证材料和深入剖析的基础。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深入剖析议论文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通过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更全面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例如,对于一个社会问题,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挖掘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四、运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深入剖析议论文的重要工具。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运用逻辑思维来推理和分析问题,确保论证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清晰的思维框架,将问题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连接起来。
五、深入解读论据在议论文中,论据是支撑观点的重要依据。
而深入剖析议论文需要对论据进行透彻的解读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引用权威的研究结果、比较不同的数据和案例等方式,对论据进行深入的剖析,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和含义。
六、对反对观点进行回应一个深入剖析的议论文应该能够充分回应反对观点。
通过对反对观点进行分析和驳斥,可以展示作者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七、展望未来发展在结束议论文时,可以适当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
这可以为议论文增加一些深度和高度,使读者对问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展望未来也可以让读者对问题的重要性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结语:深入剖析议论文需要选择合适的议题、全面收集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运用逻辑思维、深入解读论据、对反对观点进行回应和展望未来发展。
高考议论文怎么写的有深度(方法)

高考议论文怎么写的有深度(方法)高考作文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深刻”是其中之一。
议论文需要说理透彻、论点深刻。
但是,高考作文要求我们在特定的场合时间进行写作,考场的气氛、时间以及题目的限制,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发挥。
这对考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分秒必争的心态有很大要求。
要想把文章写得有深度,并不容易。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一般喜欢用“深刻”去评判考生作文的价值,所以,写出有深度的高考作文,是我们获取高分作文的一个主要途径。
高考《考纲》中对考生作文的立意深刻有三个要求:第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第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第三、观点具有启发性。
但考试在写作中却没办法很好地贯彻这三个要求,这种“考生现状”与“考纲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学生考场作文分值不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总结了几个方法,可供考生写作时参考。
首先是在考场之中:我们要做到有的放矢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中心观点表达出来,并且做到立意深刻。
在写作中我们要自觉遵守写作的规律,并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来熟练地、巧妙地、独具匠心地表达客观世界和我们的内心情感。
1.找准切入点,集中论证考场留给作文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内要写出一篇有深度的议论文,我们的思维需要高度敏捷。
首先在审题时,我们要对题目准确地理解判断,并且围绕高考作文的材料与要求,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去进行集中论证,巧妙为文。
2.分析观点,深入追问在论述中引用材料,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认识上,要进一步地去追问原因、结果。
学会不断地追问、思考。
从而一层一层深入地去分析问题,形成一种递进的关系。
最常见的套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使我们的文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探向事物的本质。
这不仅仅是情感的递进,更是思维与现实事理的递进。
只有随着文章观点的逐步深化,并且逐渐推向文章的总论点,整篇文章才会变得有深度。
3.扩展联想。
多角度论证在文章运用事例来分析论点时,如果我们掌握了联想迁移能力,我们对文章的论证能够更得心应手,不管是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还是类比联想,都能帮我们打开思路,找到文章的论据,进行多角度地论证,从而使我们的论证变得更有深度。
如何使议论文的内容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如何使议论文的内容更加有深度和广度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论述性文章,通过搭建论据、提出观点和论证等方式,对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议论文更加侧重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因此如何使议论文的内容更加有深度和广度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升议论文的内容质量。
一、明确定位和界定议论文的主题范围在撰写议论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所讨论的主题范围。
如果主题范围过于宽泛,可能导致文章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论据和论证;而如果主题范围过于狭窄,可能导致文章内容不够充实,难以深入探讨。
因此,明确议论文的主题范围是确保文章深度和广度的第一步。
二、收集并运用大量的相关材料和信息议论文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有充足的支撑,而收集并运用大量的相关材料和信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学术论文、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上的可靠资源,获取与所讨论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观点。
同时,在使用这些材料和信息时,需要准确引用和注明出处,确保文中观点的可信度。
三、扩展论点并提供充分的论证在撰写议论文中,提出的论点和观点应具有广度和深度。
为了拓展论点的广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并引入多个相关的论据来支持观点。
同时,为了增加论点的深度,可以通过引用专家的意见、举例说明和分析数据等方式,对观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论证。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四、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要使议论文的内容更加有深度和广度,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作者清晰地组织文章的结构,使文章观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批判性思维则能够帮助作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深入挖掘主题的各个方面,并对不同观点进行评估和对比。
通过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作者可以更好地思考和展示议论文的内容,从而使文章具备更深入和全面的探讨。
五、注意文采和语言表达的质量议论文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语言表达和文采上。
如何写出深入的议论文

如何写出深入的议论文写一篇深入的议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事实、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以表达我们的观点和观点的合理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写出深入的议论文。
首先,写一篇深入的议论文需要我们对所要讨论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和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文献。
只有通过广泛的了解,我们才能对问题有全面的把握,并提出深入的观点。
因此,在写作之前,我们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收集足够的信息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其次,写一篇深入的议论文需要我们能够运用逻辑的思维方法来组织和展示我们的观点。
我们应该清楚地列出我们的论据,并用事实和数据来加以支持。
同时,我们需要用合理的结构和连贯的段落来组织我们的议论。
使用转折词、因果关系、举例等方式可以使我们的观点更加深入和有说服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风格和语法结构来使我们的文本更具可读性。
此外,写一篇深入的议论文还需要我们对不同观点和意见保持开放和客观的态度。
我们应该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在自己的议论中提供对于不同观点的回应。
这样可以增加我们的论文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最后,写一篇深入的议论文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我们应该能够评估不同观点和证据的有效性,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也应该能够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否合理和可靠,并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写出一篇深入的议论文。
这篇文章将会成为一个有说服力的论据,并向读者传达我们的观点。
写一篇深入的议论文是一项挑战,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努力,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写出更加深入的议论文。
高考议论文写作如何更深刻透彻

高考议论文写作如何更深刻透彻写作佳苑2011-05-12 11395d56b7b4010177av高考议论文写作如何更深刻透彻来自语文学习一、深刻透辟精彩的议论一定是深刻透辟的。
它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并且作出入木三分的分析。
这种分析不是就事论事型的,也不是隔靴搔痒式的,而是以敏锐的眼力向着事物的纵深探望,使潜藏在事物背后或内部的一切浮露于读者的面前,让人分享到透视事物深层意蕴的愉悦。
例如最近才浮出水面的“白条‘吃’垮亿元村”,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若没有一个特别好的“胃口”,还真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
白条,作为一种遥遥无期的空头许诺,已深深刺痛了农民的心。
令人不安的是,如今的农村,打白条已经不再是什么个别现象了,范围越来越广,花样也越来越多,远不是收你一点粮食给张白条那么“低档”,而白条的功用也正在经历新的嬗变,成为少数干部肆意作伪和疯狂敛财的手段。
由白条堆积而成的集体小金库,变成一种神通广大的“腻子”,可以抹平许多难看的“账面”,让内里的百孔千疮在表面上变得光艳如新。
白条说白了,就是权力滋生出来的怪胎。
二、独辟蹊径精彩的议论一定是独辟蹊径的。
独辟蹊径的议论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而是要善于从最佳的说理视角,进行入情入理的阐发。
它或从正面,或从侧面,或从反面,巧妙地揭开问题的一角,让人窥见事物的全部真相,让读者获得蹊径寻幽、顿悟事理的快感。
例如一个向社会奉献了英雄的家庭接受了补偿,就是玷污了见义勇为的行为,这种“崇高论”模仿的是上帝的腔调,而上帝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坦率地说,我对力主如此“崇高论”的人只能有如下判断一是歹徒的同伙。
你不是要见义勇为吗?那么你付出生命的代价后再让你的家庭生活困窘,这就是你做英雄的代价。
以此反讽英雄的壮举,发泄对英雄的私愤。
二是道德沦丧者。
他们是见义勇为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但是他们受益之后,就是无意对牺牲者承担一点点道义上的责任。
三是以提升他人思想境界为职业的人。
他们需要以这样的“崇高”佐证其职业的伟大不仅培养了勇于献身的英雄,还造就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遗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 很 简单 , 但 是作 者 的思考 很深 人 , 从 中
在 无数 闪光 灯 的 照 华 民族传统美德的背景 出发进行探 寻, 努力发 旧的 乡村孩 子 捧 着 新 书 包 , 掘 故事 背后 的本 源 : 射 下 痛苦地 微 笑 。 人 之初 , 性本 善 , 人人 都有 一颗 向善 的心 。
作 文教 学
例 谈 高 中铤 论 支 写
张
当我们 看到 , 高 中生在 议论 文写 作 中 , 习惯 于立论 浅 薄化 , 习惯 于论据 分析 浅尝 辄止 , 习惯 于道 理分 析缺 乏 严 密 的逻 辑 , 仅 仅 是 几个 肤 浅
的分论 点排 列 与几个 滥俗 的论 据素材 的叠 加组 合时 , 我们 应该 深思 如何让 高 中生正 确地 思考 、
这 个 画面深 深地 印在 了我 的脑 海 里 , 给 我 的 心灵 以强 烈 的震 撼 , 为什 么这 些 孩 子 受到 帮
助 却如 此痛 苦 ?答 案很 显 然 , 他 们 收 到 的是 所
使得 整个 观 点 更 加 深刻 严 密 。如 文 中 , 作 者 就
围绕如何做到“ 平等的善意” 进行了论述 : “ 上善 若 水 ” , 我们 在拥 有“ 善 意 ”的 基 础
63
2 01 4・ 4 珏 史
作 者选 择 的论据 是 常 见 的 “ 作 秀式 善 良” ,
作 文教 学
当然 , 这本 身也 是一 种善行 , 然 而这种 宣传 对 扩 大慈 善 的影 响力 也未 必 没有帮 助 。但是 基 于善 良的本质是 不求 回报 、 平 等和 自愿 , 那么 这种 善 行就 要打 问号 了 , 是 不是 为 了广告 的需要 , 是 不 是 为 了博 取名 声 的需 要 ?作 者进 一步 分析 :
思考。本文就结合具体作品来谈谈高中议论文
写作 如何 走 向深入 。
一
、
深思 立论本 质
因为每颗饺子里都凝结着平等 的善意” 的回答 却是 振聋 发聩 、 深入 人心 的 , 这 就是 立论 深刻 带
来 的震撼 力 。在 具体 写 作 中 , 我 们 对 论 点 的思
考一 定要 深入 到本 质 本 源 上 去 , 否则 只能 是 浮 光 掠影式 的表 面化 、 肤浅化 , 既没有生命力、 感 染力, 也 就更 加谈不 上 深入本 质 。
位 乞讨 的老 人 到他 家 乞讨 , 他 只 给 了老人 红 薯
所谓 “ 平等” , 不是指绝对公 平, 而是 人 格
干并且 态度 恶劣 , 母 亲 训 斥 了他 并 将 自己的饺
子 给 了老人 。
上的 平等 。许 多人 秉 承 “ 达 则兼济天下 , 穷 则
独善其身” 的宗 旨, 将“ 善 良” 作为生活富裕 时
进 一步探 寻 这 一故 事 的 内在 文化 背 景 , 使 得 立
论 极具 深刻性 :
所 遴选 的论 据 的分 析 。在议 论 文 写 作 中 , 对 论 据 内涵 的挖 掘 是文 章 论 点 进 一 步深 入 、 论 证 走
向深刻 的关键 所在 。对论据 的辨 析一定 要 客观
从而让立论走 向深人。如《 平 等的善意》 一文 严谨 , 不 为写 论据 而写 论据 , 而要 为 阐述 观 点而
论更 加有 深度 呢 ?关键是 对 问题 和事件 的认 识
立论 能 否得 到认 同 , 关键 在分 析 , 尤 其是 对
要 最大 限度地 接近 本源 和本 质 。任 何一 个事 件 和 问题 的产 生都 有 着 一 定 的 背景 或 原 因 , 深 入 了解 这些 背景 和原 因 , 就 能探 寻到 本源 和本 质 , 中, 作者 以莫 言在瑞 典演 讲 中所讲 故事 为 由头 ,
辨 析 。在具 体写作 中 , 可 以通过对 论据 的反 问 、
追 问 以及 对 比分 析等 方 式 , 让 论 据 内 涵最 大 程 度 得到 释 放 和 利 用 。如 文 中 , 作 者对 “ 平 等 的
善意” 进 行 了这样 的论 据分 析 :
莫言在 瑞典 的 演 讲 中有 这 样 一 则故 事 : 一
二、 深辨 论据 内涵
议论 文写作 首 在立论 。立 论 的本 质 就是 围
绕一 定 的事件 和 问题 表 明 自己 的情 感 、 态 度 和 价值 观 。一 篇 文 章 立 论 的深 度 决 定 文 章 的 高
度, 因此 , 高 中议论 文写作 中 , 立论 至关 重要 , 要 本着 三思 而行 的原 则深 思慎立 。那 么如 何让 立
意。
分析 、 阐述 对 问题 的看 法 , 进 而 正 确地 、 深 入地 表达 自己的观点 , 甚 至对他 们提 出更 高 的要求 , 要求 其作 文 中有 自己的独 特见 解和严 密 的逻辑
在这样 的背景 阐述 下 , 读 者 很 容 易 就 产 生 了对 善 良本 质 更加 深 刻 的认 识 。“ 半 碗 饺 子 的 重 量是 多少 ” 的发 问 很 自然 , 而“ 很轻也很重 ,
Hale Waihona Puke 焘 徇 深 入 辉 在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 美德 的 熏 陶 下 , 多数 中 国人
都养成 了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所 以向有 困难 的人 伸 出援 助 之 手 并 不 困难 , 难 的是 如 何 做 到
平 等地援 助 。半 碗 饺 子 的 重 量是 多少?很 轻 ,
也很 重 。 因 为每 颗 饺 子 里 都 凝 结 着 平 等 的 善
上, 应 学会表 达 平等 的善 意 。首先要 做 到心 诚 。
当你 看到 乞讨 者 时 , 请 忽略 他 们褴 褛 的衣衫 , 直
视 他 们眼 里 的期 盼 , 也 许 这 会 触 动你 最软 弱 的
心弦。将心比心, 若你 身处 困境 , 纵有“ 饿 者不 受嗟来之 食” 的傲 骨 , 也 不得 不 向 生 命 低 头。
所 以请先 尊 重每 个在 你 面 前低 头 的人 , 因 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