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神经阻滞应用解剖(沙龙)
腹腔神经丛阻滞培训课件

通常选择在两侧肋弓下缘与腹正中线交汇处,相当于脐部位置。
穿刺方法
皮肤消毒
在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铺巾。
穿刺操作
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方向应朝向病 人头部,进针深度约为2-3cm。
局部麻醉
在穿刺点处注射一定量的局部麻醉药物, 以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
注射药物
注射一定量的局部麻醉药物,以达到阻滞 腹腔神经丛的目的。
3. 对培训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 进,提高教学质量。
06
相关知识点链接
神经阻滞基础
神经阻滞的定义
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局部注射麻醉药物或其他治疗性药物,阻断 神经传导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或其他治疗目的的技术。
神经阻滞的分类
根据阻滞范围和目的的不同,神经阻滞可分为局部神经阻滞、区 域神经阻滞和全身神经阻滞。
作用
主要用于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和镇痛,也可用于治疗某些腹部及盆腔疾病 引起的疼痛。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腹部及下肢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剖腹 产手术等;以及治疗某些腹部及盆腔疾病引起的疼痛,如胰 腺炎、腹膜炎、癌症等。
禁忌症
孕妇、腹部炎症、腹部外伤、肠梗阻、腹腔内大量出血等患 者不宜使用。
VS
局麻药过敏
部分患者可能会对局麻药产生过敏反应。
05
腹腔神经丛阻滞培训计划
理论学习与模拟训练
总结词:掌握基本原理,提高操作技能
3. 通过视频和模拟器进行实践操作,加 深理解并提高操作技能。
2. 讲解腹腔神经述
1. 介绍腹腔神经丛阻滞的基本概念和适 应症。
临床实践与带教指导
神经损伤
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到神经 ,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共21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腹腔神经丛阻滞培训课件

腹腔神经丛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混合体,支配着腹腔脏器的运动和感觉。
通过向腹腔神经丛注射药物,可以阻断神经传导,从而缓解疼痛。
定义与原理原理定义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神经调节剂030201药物种类及特点药物剂量与浓度确定01020304药物配制与保存方法穿刺部位选择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膝,头尽量贴近膝盖,使腰椎间隙充分暴露。
术者用拇指沿棘突向下触摸,确定穿刺椎间隙。
体表定位方法影像定位方法穿刺部位选择及定位穿刺针选择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穿刺针选择与操作技巧感觉阻滞评估运动阻滞评估自主神经阻滞评估阻滞效果评估方法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01020304穿刺损伤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感染提高操作技能严格掌握局麻药用量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预防措施建议穿刺损伤处理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神经损伤处理感染处理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患者情况改善显著,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一经验总结案例二经验总结准确定位、操作熟练、药物选择恰当。
长期随访效果稳定,无复发迹象,患者满意度高。
注重术前评估、严格无菌操作、关注患者心理需求。
成功案例分享和经验总结案例一熟悉解剖结构、提高操作技能、加强团队协作。
教训汲取案例二教训汲取01020403深入分析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加强与患者沟通。
操作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术后效果不佳,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
失败案例分析和教训汲取疑难问题和挑战探讨问题一如何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探讨方向改进手术器械、优化手术流程、提高医生技术水平。
问题二如何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探讨方向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加强术后护理和随访、开展健康教育。
培训目标设定明确腹腔神经丛阻滞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医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方法选择采用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和临床实践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CT
以,针 、光 脉 定 仰 前
后腹尖 角标 、轴位 卧 方
同腔于 度拟 腹面
位进
干主 ,定 腔扫
针
T12~L2
开动 并进 干描 口脉 标针 及, 头前 志点 肠了
方 式
操
作
足壁 侧前 均方 可正 ,中
进及 针进 点针
深 度
系 膜 上 动 脉
解 腹 主 动
水 平 进 行
过 程
腹侧穿刺技术
CT扫描T12-L2,选取腹腔 动脉干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 层面,确定进针位置、角度 及深度。
疾病进展 阻滞前无明显癌症转移者,可取得良好疗 效 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但未引起躯体痛, 不影响阻滞术治疗效果 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阻滞范围、程度 不够或神经纤维再生均可影响长期效果, 此时可重复进行阻滞
影响疗效 的可能因 素
阻滞前所用镇痛剂种类及缓解时间 长期服用二类镇痛剂者不影响治疗效果 阻滞前使用了三类镇痛剂,如盐酸二氢埃 托菲,其缓解时间仅为1·5~2小时者, 度 冷丁为6~8小时者阻滞效果不佳,故此类 病人不建议阻滞治疗
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
腹腔神经丛解剖变异 腹腔神经节通常只有2个,但多者可达5 个,最大者单个直径可达4cm,如阻滞 剂量及分布欠理想则可影响治疗效果。
结论与展望
切实有效,达70~94% 尤其适用于胰腺癌、下段食管癌及胃癌所致的顽固性上
腹痛 不排斥其它止痛方案,减少其它药物剂量
结论与展 望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定位更加准确
9例 2例 4例 1例
影响疗效的可能 因素
操作技术 针尖位于腹主动脉中间较位于 腹主动脉一侧者疗效好; 阻滞剂分布在腹腔动脉干周围 ,腹主动脉腹侧及两侧者较单 纯分布在腹主动脉前缘或一侧 者疗效好。
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

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 前言腹腔神经丛(celiac plexus, CP)将上腹部脏器痛觉冲动传至中枢。
腹腔神经丛阻滞(celiac plexus block, CPB)是将局麻药或神经破坏药注射到 CP周围,阻断脏器的痛觉传导,从而减轻患者腹痛。
Kappis于1914年首次采用经皮后入路法实施腹腔神经丛阻滞麻醉。
1957年,Jones 首次使用乙醇(alcohol)行腹腔神经丛和内脏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腹痛,获得长期疼痛缓解。
此后,众多学者报道了在影像引导下应用 CPB 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
CPB或腹腔神经丛毁损术(celiac plexus neurolysis, CPN)已广泛地应用于上腹部癌症以及非癌性疾病引起的腹痛。
CPN用于癌性腹痛患者,可缓解疼痛、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CPN应作为胰腺癌腹痛介入治疗的首选。
虽然国内外有CPB/CPN 用于癌性腹痛的报道,但国内至今没有其相关技术规范,本专家共识对CPB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作一归纳,根据文献提出最佳操作规范,期冀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为临床医生正确实施 CPB提供指导。
术语“CPB”和“CPN”可以互换使用,区别为作用时间不同。
CPB 是指用长效局麻药(可加用类固醇)暂时阻断CP疼痛传递;CPN是指用神经毁损药(通常用乙醇或苯酚)长时间破坏CP,有时也称CPN为毁损性CPB。
本专家共识的“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既包括CPB,也包括 CPN。
另外,本专家共识不包括盲穿和术中直视下CPB或 CPN。
腹腔神经丛的解剖学特点一、概述内脏神经分为内脏运动、内脏感觉和肠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又称之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将内脏感觉冲动从内脏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感知内脏的疼痛和不适。
这些内脏感觉神经(内脏传入纤维)通常伴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走行。
因此,阻断了内脏神经,便阻断了内脏痛觉传导,同时也会伴随自主神经阻滞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血压下降等。
腹腔神经丛阻滞培训课件

•腹腔神经丛阻滞基本概念•药物选择与使用方法•操作技巧与要点•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目•病例分析与讨论•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收集录定义原理定义与原理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
术毕拔出穿刺针,局部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同时,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手术风险和效果,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局部麻醉药神经调节剂辅助药物030201药物种类及特点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药物剂量确定药物浓度药物剂量与浓度确定药物配制在无菌环境下,按照药物说明书和医生建议使用无菌注射用水将药物粉末溶解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注意药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避免不同药物混合使用。
药物保存将配制好的药物溶液存放在无菌容器中,密封保存。
注意药物的保存温度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物。
药物配制与保存方法穿刺部位选择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膝,头尽量贴近膝盖,使腰椎间隙充分暴露。
术者用拇指沿棘突向下触摸,确定穿刺椎间隙。
体表定位方法影像定位方法穿刺部位选择及定位穿刺针选择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穿刺针选择与操作技巧感觉阻滞评估运动阻滞评估自主神经阻滞评估阻滞效果评估方法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01020304穿刺损伤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感染提高穿刺技能严格掌握局麻药用量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强化无菌观念预防措施建议穿刺损伤处理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神经损伤处理感染处理处理方法和经验分享案例二针对不同病症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成功案例,展示技术应用的广泛性。
案例一患者信息、手术过程、效果评估及随访情况,重点分析成功关键因素。
案例三特殊病例的成功处理,体现医生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成功案例展示和分析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失败案例剖析和教训总结问题二问题三问题一疑难问题解答和讨论环节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介绍考核成绩分析学员自我评价教师评价1 2 3问卷调查座谈会反馈整理学员反馈收集途径和整理方式改进意见汇总和下一步计划制定改进意见汇总下一步计划制定。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腹股沟疝气手术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最常见手术方式之一。
而在手术过程中,神经阻滞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可以分为剖腹神经阻滞、腹腔镜下神经阻滞和经股沟神经阻滞等多种方式。
本文将对这些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比较。
剖腹神经阻滞是较传统的一种方式,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术前注射麻醉剂在切口周围进行神经阻滞,以达到麻醉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病人舒适度高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剖腹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不如其他方法。
因为手术过程中需要在切口周围麻醉,而腹股沟疝气手术的切口位置与阻滞区域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手术时可能会因为感受到疼痛而导致痛苦。
剖腹神经阻滞需要较长的作用时间,通常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由于阻滞范围较广,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并发症。
剖腹神经阻滞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泛。
腹腔镜下神经阻滞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神经阻滞方法。
在该方法中,麻醉师根据手术情况,在腹腔镜下进行神经阻滞,以达到麻醉效果。
相比剖腹神经阻滞,腹腔镜下神经阻滞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因为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可以直接观察到神经分布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神经阻滞,避免了不必要的阻滞。
腹腔镜下神经阻滞的作用时间也较短,通常在10分钟以内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这样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减少疼痛。
腹腔镜下神经阻滞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麻醉师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和神经解剖知识。
剖腹神经阻滞、腹腔镜下神经阻滞和经股沟神经阻滞是腹股沟疝气手术中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探索更准确、更舒适的神经阻滞方法,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手术体验。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编辑词条编辑摘要摘要腹腔神经丛阻滞术(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简称NCPB)是治疗中晚期上腹部肿瘤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目录1概述2解剖学基础3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目录1概述2解剖学基础3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收起编辑本段概述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是治疗癌性疼痛晚期胰腺癌和晚期肝癌或其它上腹部晚期肿瘤,可压迫腹腔神经丛,引起顽固性上腹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临床上对中晚期肿瘤顽固性疼痛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常应用杜冷丁等强止痛药物,长时间使用麻醉药易成瘾,往往剂量越用越大,效果越来越差。
据文献报道[1],肿瘤引起的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00% ~ 94.00%,直到死亡仍有44.40% ~ 70.00%有效,且有效期与患者生存期一致。
编辑本段解剖学基础1腹腔神经丛由腹腔神经节、终止于该节的内脏大神经及神经节发出的纤维和迷走神经后干的腹腔支共同组成。
位于腹主动脉上段前方,围绕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根部,前方有胰腺、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左侧有左膈角及左肾上腺;右外侧有右膈角及下腔静脉。
其位置有94.4% ± 5.4%平对第12胸至第1腰椎体,5.6% ± 5.4%平对第11胸至第12胸椎体[2]。
2 腹腔神经节腹腔神经节是腹腔神经丛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右成对,位置较深。
位于第12胸椎至第1腰椎之间,直径在05 cm ~ 45 cm之间,内侧达腹腔干根部或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腹主动脉前面或侧缘,外侧达肾上腺,且有的伸入肾上腺后方。
左腹腔神经节多在左肾上腺、左膈角前方,右腹腔神经节一般在左肾上腺静脉入下腔静脉的上交角内,常被下腔静脉部分或全部覆盖[3]。
腹腔神经节形态变异较大,根据其形态可划分为长条型(占77.9%)、结节型(占10.3%)、薄片型(占7.4%)、半月型(占4.4%)[4]。
长条型为整个神经节呈长条状,又根据走行方向分为纵行、斜行和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