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材料(论述类)作文审题指导
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一般都是新材料作文。
这种命题的特点有两个:高度的开放性。
写作要求往往是自主立意,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比较自由;有度的局限性。
不得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体也有明确的选择范围,要求规范。
现根据新材料作文的特点,结合对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分析,谈一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读懂材料,把握整体内涵新材料作文是个命题概念。
这种命题的材料来源很广,有一则故事、一句至理名言、一首诗歌、一段文言文、一个比喻句、一幅漫画等。
有时一道题目,还用几则材料。
但不管什么材料,也不管多少材料,都要认真阅读,着眼全局,仔细分析,回顾所学,对接实际,挖掘深意,把握整体内涵。
如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其整体内涵就是理清“有和无”“长和短”“说和不说”“说多和说少”的辩证关系,思考在什么场合说,在什么时候说,是什么人听,有没有必要说等关于“说”的价值问题,落脚点是在“说和不说”“说多和说少”处突出人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二、多向思维,研究不同角度高考作文的命题不可能是单一立意,因为考生水平有高低,认识有深浅,要让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有选择性,就要有显性的、隐性的多个角度。
因此,我们要对材料进行分层、正反、形象、辩证的剖析。
有的要理清对象,一个对象可能就是一个观点;有的要分清主次,千万不要忽视次要的道理;有的还要辨清关系,各个对象的处事态度,都体现了他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有的还要辨明材料中有几处蕴含了哲学观点。
几个人物,几个原因,几个比喻,几种认识,几种情感,几种态度,深究其本质,都有可能揭示材料中的多重含义或道理,为我们审题立意提供了具体的依据和想象的空间。
如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通过分析,就可以梳理成如下的立意角度:(一)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角度,谈写作要讲究精要,有时要用墨如泼,有时又要惜墨如金;(二)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角度,说教学改革之必要,同样的教学内容,哪些要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讲,哪些要多讲,讲得入木三分,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三)从话长话短的角度,谈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高效和谐的表述技巧;(四)从说多说少中看工作作风是否务实,树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观点;(五)从说和不说中看勇气,别人说了的我不说,别人不敢说的或不想说的我敢说;(六)从无话则长中看智慧,在别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我却要说,因为我有独立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课标卷新材料作文的复习指导[1]
![课标卷新材料作文的复习指导[1]](https://img.taocdn.com/s3/m/d44b96e8700abb68a982fb5b.png)
3.从命题材料的性质来看,三年五道作文题,每道题都是 单则材料。
规律一、“意林体”倍受青睐。 新课标卷的作文材料,非常青睐“意林体”。 所谓意林体,是指心灵鸡汤式的励志小故事。故 事短小精炼而富有趣味,蕴含普世价值观,读后 让人有顿悟感,对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某种启 示。例如: 2012年第一次命制新课标卷,材料是一则典 型的“意林体”小故事,讲述的是“顺手补洞, 修船工救人性命;化险为夷,船主知恩图报”的 事。故事言近旨远,令人感慨。 2013年有两套新课标卷。其中卷1的作文题, 继续采用了“意林体”作为命题材料,通过展示 “两类切割师面对风险的态度和方法”。材料正 反对比,让人顿悟。
【2013高考课标卷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 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 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 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更大了。”怎样切割这 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 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 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 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 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 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抖。”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 这是一则正反结合型的意林体材料。所谓正反结合型, 是指作文材料由正反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两部分材料 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分别从正反角度表现指向同一 主题。正反结合型的审题关键是:找准正反材料的契 合点。 • 很多切割师患得患失,惧怕风险,不敢动手,这是反 面;睿智师徒忘却价值,迎难而上,获得成功,这是 正面。正反材料的契合点,就是人生该如何面对风险、 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老切割师“要有经验、技术, 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抖”的话, 是材料的点睛之笔。 据此,可以准确确定作文立意: 精彩人生需要直面风险;直面风险要有经验、技术, 更要勇气;不患得患失,就会直面风险的勇气。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写作六步法
1、读材料 2、找角度 3、联现实 4、立论点 5、拟题目 6、列提纲
第一步、读材料:高度概括材料的 主要内容。
第二步、找角度:看材料对象之 间是何关系。 1、并列关系 2、主次关系 3、整体关系
第三步、联实际。 方法: 找到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 点。联想要丰富,思想要清晰。
点:提出论点。 注意:论点要明确,旗帜要鲜明,文字 要简炼,一两句话即可。
联:联系事实举例。 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也可联系 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 也可以反面证明;摆事实,讲道理。 最少举两例,或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 三四百字 。
析:深入分析
析原因,说危害,找症结。这是亮点,也是最
纵横不过数载,祸患已有万端,白门楼上,英雄气 短,如今安在?方天画戟不知谁手,赤兔宝马另载 新主,能有谁顾忌百万军中,当年哪一骑当先?”
•
关羽沉吟不语,翼德面有愧色。“那大哥是重
智而轻勇了?”
•
“非也!”刘备哂之:“天塑雄才,有文士,
有武师,能文则潜心书海丰盈谋略;能武则醉于剑
舞精进射骑。天下英王,不过择文武而用,即可位
• 7、为梦,不露锋芒的力量
• 8、学无止境
标题,文章的眼睛
• 二、论题化
• 9、为青春而拼搏,为梦想而进发
• 10、行千里,不言弃
• 11、优胜劣汰
点题,
• 12、高考成就未来 • 13、终生(身)学习 • 14、论应试教育 • 15、志在远方,砥砺前行
从阐释 标题开
始
• 16、成功路上不拥挤
第六步:列提纲
点题, 从阐释 标题开
始
• 7、破茧成蝶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由果溯因法)

操作过程: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 结果:生意十分红火 变废为宝 第二步:找出原因(由提示词) 原因:不放弃 技艺高超 名字取得好听(智慧) 第三步:组成观点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基本形式:①奇迹源自永不言弃;②技术创造财富; ③智慧创造财富
变化一下:④智慧与财富;⑤技术与财富;⑥废与宝
给点文彩:⑦技术,事业之基;⑧用智慧叩开财富之门; ⑨用技术构筑财富宝塔;⑩技术,神奇之源
2016届高考语文备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由果溯因法
实验中学高三作文组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1.整体性原则 2.多向性原则 3.筛选性原则
1.理清对象 2.分清主次 3.辨清关系 4.析清含义
审题的原则
审题的要点
2
什么是最佳角度
角度不是一句话? 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 如何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
再见
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
楚国有位钓鱼的高手叫詹何,他凭着一套简单 的钓具,用小米作饵,短短时间就能从湍急的百丈 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能装满一辆大车的鱼。楚王询问 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 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 什么都不想,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 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 沉渣或泡沫,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吞下去了。”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得抄袭。
1.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2.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
3.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角度分优劣;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特,有 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 的角度,自己驾 轻就熟,材料丰富的才是最佳角度。
2016届高考作文指导_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要有全局意识,要 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最忌 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2.多向性原则。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 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 会多角度审读材料。 3.最佳性原则。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 最佳立意原则: ①.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
方法三:
[示例]
材料一: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 代,仍应发扬光大。” 材料二:乙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在改革开 放的今天,靠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 靠科技。高科技=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式。”
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致富。 材料一:靠勤劳能致富;
两则材料都是围绕“财富的利用”而展开。
材料一:天价年夜饭的消费,体现的是追求表面光 鲜,自私享乐的人生价值观。 材料二:陈光标的话体现的是他 “奉献社会与他 人”“财富共享”的价值观。 由它们的不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观点:
①不应为富不仁,而应财富共享 ②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表的光鲜,而在于 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③独乐不如众乐
由它们的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①要有危机感
②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方法二:
[示例]
材料一: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 约一块钱给我,那我就成了亿万富翁了。
材料二: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 个人作出一块钱的贡献,那我的一生就很有价 值了。
两则材料形式、内容相似,都由一块钱而引起, 涉及财富、价值观问题。 材料一中的人渴望物质财富,寄希望于向他人 索取,用金钱衡量价值。 材料二中的人追求人生精神财富,用贡献 衡量价值。 由它们的不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观点: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2016年高考作文专题指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生用).

2016届作文专题写作指导(学生用——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近两年全国高考命题趋势纵观近两年全国高考作文,所选材料相比以往现实性更强。
这就要求大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近两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选材无不践行了这一价值观。
如:2015年全国卷大纲卷高考作文题目:三个人谁最有风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新课标卷1小陈讼亲(见“高考优秀作文第二辑”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故而立意的好坏决定作文的质量。
2015年全国作文,大部分省份都没有在立意上有明确的限制,大多要求结合所给材料确定立意,全国卷也是如此。
不过不管怎么立意,所立之意离不开真、善、美,不会脱离主流思想,始终要赋予正能量。
比如湖北卷强调要厚积才能薄发,浙江卷突出人内心的价值取向,江苏卷意在说明智慧之魅力……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就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新材料作文审题指导训练 作文指导

新材料作文审题指导训练作文指导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明确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2.新材料作文审题中的原则:整体性、多向性、筛选性。
3.新材料作文的立意的方法:以果溯因法、找关键词句法、把握材料的情感倾向法。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方法、练习巩固三、情感与价值有助于学生解决在新材料作文中暴露出来的审题不清和立意不高等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问: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明确: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写作过程中材料的作用以及所写文章对材料的处理上面。
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写作的引子,是写作的由头。
它对作文的主旨没有限制作用,所写作文只要在话题的范围内即可。
话题作文更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
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
它是你文章的灵魂。
简单的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写议论文时,对所给的材料还要“非用不可”。
材料作文一旦脱离了材料或偏离较大,就是严重的跑题。
新材料作文,它新在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三、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那么,如何正确审读材料呢?练习一:甲乙两个好朋友一起出门旅行。
旅途中,甲发现地上有把斧头,乙就说:“真幸运,我们捡到一把斧头,路上可就方便砍柴取火了。
新材料作文16篇审题与例文

2016年高考新材料作文考前训练十六题及审题立意详解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
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
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
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材料二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
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
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
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
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
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
而第三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
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借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造世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外有一只小雀,它不会飞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题
1、材料类型:评论型 2、议论性句子: 道在迩,而求诸远; 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 有些人去远方求道。 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 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3、选定某一句,理解好含义
• 一、材料的“内容”(文字的表层信息) •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说“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 处做事”的问题,具体有: • 从“求道”的角度立意 • 1.“道”在近处,求道不宜舍近求远。 • 2.“道”虽在近处,但亦不妨从远方求得。 • 3. 有些“道”需在近处求得,有些道则需从远方求得。 • 4. 求“道”从身边(小事、平凡事、小善)做起 • 5. 远方虽有道,身边也有道(不要忽略身边的道) • 从“做事”的角度立意 • 1.做事应往易处去做。 2.做事应向难处努力。 • 3.不同的事做起来方式不同,有些事需向易处去做, 有些事则应向难处努力。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 超过了。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 隆· 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 优异,又彬彬有礼。” •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 •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 的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已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 人也不要生气。” •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 子的竞争意识。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 劲头。” •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重要啊!” • 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请找出爸 写一篇文章。 妈对这件 •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 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事的看法
三、事件型(含寓言型)材料
抓住揭示因果的语句,或主要人、物、 事
具体步骤:
1、明确主要人或物:
2、明确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事 3、寻找事件的因果关系
切入的角度
• 从事件的原因入手 • 从事件的中心入手 • 从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入手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2012年4月,郑州将全市街头巷尾的421个报刊亭全部拆 除,该市成了国内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 对此,有人说:报刊亭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应 该拆除。 • 也有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 较低的人,现在报刊亭没了,叫他们如何生活? • 还有人说:拆除报刊亭后,当地报刊零售市场呈现急遽 萎缩的势头,对城市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 要求: •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 ③不少于800字。 •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 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 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 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 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 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 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 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 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 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 “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 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 “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 了。”
• 主要人或物: 鳄鱼 • 做了什么: 鳄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多次攻击无望 后,它便不再进攻了。将玻璃板拿开,鳄 鱼仍然一动不动。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 终活活饿死。 • 为什么会饿死: 面对多次失败,放弃努力
立意:在多次挫折与失败面前,我们不能半途而废、 停止努力,而应该冷静分析,寻找新的出口。
• 材料的内容 • 1.郑州拆除全市的报刊 亭; • 2.拆除报刊亭,有利于 城市管理; • 3.拆除了报刊亭,原来 的经营者生活难以为继; • 4.拆除了报刊亭,破坏 了城市的文化生态。
材料的含意 •拆除报刊亭,是否恰当 •报刊亭的存在是否影响 了城市的管理 1.要给弱势群体生存的空 间
2.个人利益和城市发展的 冲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 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 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 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 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 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 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材料作文
审题指导
目标
• 熟悉新材料作文的常见类型 • 熟练掌握不同类型审题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2012年6月7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 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 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考场工作 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 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不允许考生进 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 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 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报刊亭与城市文化的 关系
四、新闻型材料 与事件型审题差不多
具体步骤:
1、明确新闻事件
2、寻找事件的因果关系 3、明确新闻含义
4、写作时先围绕自己选定含义对新闻进行评论,再 延展到其他方面
•
让报刊亭点缀城市
• 报刊亭,夹着多少市民甜蜜的回忆。他是 下班路上的休憩站,是上学途中的加油站, 是你我共享时事,关注社会的一方静地。 然而,不过几月,421间报刊亭便消失在郑 州的街头巷尾,徒留议论与叹息。有人言, 报刊亭是城市的负累。然而,为何不让报 刊亭点缀城市,成为新的风景线呢?
第一句话是全则材料的中心句。指出整则材 料的中心话题“规则与人情”。 后面列举了一则时事材料,具体体现中心 “规则与人情”。
这种作文看起来是新材料作文,实际上我 们可以将其看做话题或命题作文
一、外衣型(披着新材料外衣的话题作文)
抓关键词 明确限制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昨天或许浸润着心酸的泪水,或许荡漾着清脆的 笑语;昨天或许刻下了艰苦拼搏的脚印,或许记录 了一帆风顺的轨迹。昨天,不管苦涩,还是甜美, 不管平凡,还是深刻,它都与你告别,成了时间的 定格。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和感悟?请据此写 一篇文章。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 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自定立意,自选角度。②除诗歌外,文 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二、评述型材料 抓住总起、总结、议论、抒情的语句
审题具体步骤:
1、明确材料主要内容:
小轩的成绩被人超越 2、明确人物对问题看法
3、画出看法的句子
总起、总结、议论、抒情等语句
4、明确人物有无主次之分(或出题者的倾向)
有主次,抓主要看法(或抓出题者的倾向) ; 没有主次,任选一种即可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 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 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 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 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的攻击, 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 第三,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便不 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玻璃板拿 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 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 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题目中小轩的爸妈对小轩成绩被人超过发表了自己 的看法。
爸爸说:“……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 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已有什么好的表现,不 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 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你看,我 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 美也重要啊!”
• 愿在清幽的小道旁,再见精致的小报刊亭,手捧 纸页,眼前心中便是大千世界;愿不只在遥远的 回忆里,看见有半分熟稔又有半分新鲜的小报刊 亭,轻嗅纸香,灵魂间,不断的,是那娓娓道来 的,我和城市的故事。
• 让报刊亭点缀城市,让报刊亭回归城市,这是你 我的愿望,也是我们身为城市中人,应当为城市 做的一点小事。
• 报刊亭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它是部分市 民工作的小窝,是他们留恋并赖以生存的“圣 地”。他们并无年轻人的朝气与力量,也无文化 人的思维与能力,他们有的只是让报刊传递社会 的心以及他们挣钱养家的愿。报刊亭拆除后,他 们的心,他们的工作,又将何去何从?况且,报 刊亭可谓城市文化的驿站,报刊零售也可谓是城 市的一份事业。拆除报刊亭,这种事业便若涸辙 之鱼,奄奄一息。城市的文化也便失去了一块重 要的拼图,显得残缺。当然,光临报刊亭亦是一 些常年奔波忙碌的白领人士了解社会,体验人世 的惯用渠道,若失之,便若失去心的一方皈依。 故此,报刊亭之于城市,确然不可或缺。
• 然而,拆除报刊亭同样有其苦衷。正因经营者的文化水 平普遍低下及管理不善,报刊亭滥建成为影响城市建设 的严重问题。各种交通要道旁,总可见到报刊亭,如一 位衣衫褴褛的老者,站立在那,与城市的繁华格格不入。 也正因这样一个个的报刊亭仿佛“城市补丁”般接连不 断,郑州及某些城市也才选择了拆除报刊亭这样的极端 措施。 • 所以,报刊亭应成为鲜花,点缀城市;而并非补丁,影 响城市。让报刊亭成为鲜花,首先便是提高报刊亭经营 者的素质,应选择让拥有一定城市建设意识的人担任经 营者,并限制经营人群。其次,城市管理人员也应对报 刊亭做好规范管理,拆除部分不合规定的报刊亭,而非 用极端手法拆除所有报刊亭。北京的古巷尽头,坐落一 古典报刊亭,典雅端庄,若一秀丽美人,点缀这座老城; 上海大道尽头,坐落一流线型报刊亭,大方简约,若一 现代青年,映射出这座新城的蓬勃朝气。真正成熟的城 市,即便是简单的报刊亭,也自有其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