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课件第七章空间信息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课件第七章空间信息可视化

森林火灾扩散的可视化模拟
总结词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可视化,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
详细描述
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降雨量、河流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可视化,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这种可视化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更为合理的防洪规划和应急响应计划,减少洪水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城市规划与管理
1
2
3
利用可视化技术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排放情况,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污染源监测
将环境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结合,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环境质量评估
通过空间信息可视化,展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决策支持。
生态保护
环境监测与评估
基于Web技术的地图可视化工具,支持在线地图编辑和分享。
QGIS Desktop
一个开源的、跨平台的GIS系统,提供强大的地图制作和可视化功能。
QGIS的可视化工具
专注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开源软件,提供丰富的地图制作和可视化工具。
GRASS GIS
用于地图可视化的模块,支持多种地图类型和风格。
定义
直观性、交互性、动态性和多维性。空间信息可视化能够将抽象的地理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便于用户理解和分析;同时,用户可以通过交互操作,动态地查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数据;此外,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展示多维度的地理信息,帮助用户深入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
特点
定义与特点
通过可视化,用户可以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整体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在GIS中,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一、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概述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指将GIS中的地理数据转化为视觉化的形式,通过图形、图像等方式展示在地图上,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

传统的地图制作需要专业的绘图工具和技能,但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GIS中的空间数据可视化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

二、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核心方法1. 三维可视化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通过为地理数据添加第三个维度,即高度,使地球表面的地理要素更加真实地呈现在屏幕上。

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地形、建筑物等地理要素,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

三维可视化技术通常使用地形模型、纹理映射和光照效果等方法来实现。

2. 空间分析与可视化集成空间分析是GIS中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将空间分析结果与可视化集成,可以更直观地显示分析结果。

例如,将地理要素的属性信息与地图上的符号、颜色等进行关联,可以通过颜色深浅、符号大小等方式表达地理要素的数量、分布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空间插值方法,使用连续色带等方式呈现地理信息的密度分布情况。

3. 网络GIS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GIS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等方式在网上使用GIS功能。

通过网络GIS技术,用户可以在地图上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

网络GIS技术还可以将不同的地理数据集集成到一个平台上,方便用户进行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三、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实现1. 数据准备在进行空间数据可视化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准备工作。

这包括收集、整理和处理地理数据,以及选择合适的数据格式。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GIS,我们可以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实现对地理现象的可视化与呈现。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与呈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空间关系、趋势和模式。

本文将从数据准备、地图设计和可视化技术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

一、数据准备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的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和数据整合等环节。

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从不同来源获取地理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

这些数据来源可以包括卫星遥感、传感器、地理勘测和现场调查等。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2.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筛选,以消除错误、重复和不完整的数据。

通过数据清洗,可以提高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质量与准确性。

3. 数据整合数据整合是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转换,以便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可视化。

在进行数据整合时,需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二、地图设计地图设计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与呈现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地图设计可以使得数据的可视化效果更加清晰和有吸引力。

1. 地图类型选择根据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图类型。

常见的地图类型包括等面积地图、等距离地图和等角地图等。

2. 色彩与符号选择选择适当的色彩和符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信息。

色彩的使用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度和颜色搭配的协调性;符号的使用要简洁明了,不冗杂不混淆。

3. 图例和标签设计地图上的图例和标签用于解释地图上的符号和标记,应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合理的布局和字体选择也是一个好的地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可视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离不开一些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基于ArcGIS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基于ArcGIS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基于ArcGIS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是利用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处理和展示的重要工作。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潜在模式和关联性,并将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数据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一、ArcGIS概述ArcGIS是由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GIS软件,其中包括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三个主要组件。

ArcMap用于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ArcCatalog用于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ArcToolbox提供了多种地理数据处理工具。

ArcGIS具有广泛的功能和应用领域,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等。

二、地理空间数据采集与整理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是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基础。

通过各种手段(如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技术等)获取地理数据,并将其整理成适合ArcGIS处理的格式。

这包括数据清洗、几何修正、属性标准化等过程。

正确、完整和高质量的地理数据对后续的分析和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是ArcGIS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ArcGIS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和空间分析。

其中,统计分析包括数据聚合、分布分析、相关分析等;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路径分析等。

通过这些工具,用户可以从地理空间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和研究。

四、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化方式呈现出来,以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

ArcGIS提供了多种可视化方式,包括2D和3D地图展示、图表制作、热力图分析等。

这些工具使得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比较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和决策。

五、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应用领域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地理信息科学与空间数据可视化

地理信息科学与空间数据可视化

地理信息科学与空间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地球表面上的空间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的产生,地理信息科学在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空间数据可视化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重要工具和技术,用于将大规模的空间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科学和空间数据可视化的相关特点和应用。

地理信息科学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

地理信息科学综合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以建立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获取、存储、分析和可视化地理数据的系统。

通过GIS,我们可以将地理数据与其他数据进行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现象和过程。

另一个特点是空间数据的多样性。

地理信息科学所涉及的空间数据包括地形、气候、人口、土地利用等多种类型。

这些数据以矢量、栅格和表格等不同的形式存在。

地理信息科学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这些多样化的空间数据,可以为环境保护、灾害管理、城市规划等决策提供支持。

然而,仅仅拥有大量的空间数据还不足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就需要用到空间数据可视化。

空间数据可视化是将抽象的地理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传达给用户的过程。

通过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空间数据,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决策。

常见的空间数据可视化形式包括地图、图表、三维可视化等。

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环境科学中,例如气候变化研究,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绘制温度、降水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将人口、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等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并提供交通、住房、教育等公共服务。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例如林业和土地利用,通过可视化林地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质量等数据,可以辅助决策者进行森林保护和土地规划。

在灾害管理方面,可视化地震、洪水和飓风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影响,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和灾害应对。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展示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展示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与展示第一章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能够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空间数据分析与展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空间数据分析和展示的角度探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技术发展。

第二章空间数据分析2.1 空间数据的特点空间数据与其他类型的数据不同,具有地理位置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属性信息。

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点、线或面的形式,属性信息则提供了关于地理位置的详细描述。

空间数据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空间关系和地理环境等因素。

2.2 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空间数据分析是指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以获得对地理空间特征和关系的认识。

常用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和空间模型等。

空间查询可以帮助用户获取特定空间对象或区域的信息;空间统计则适用于对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空间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地理现象和过程。

第三章空间数据展示3.1 地图制作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常见的展示形式,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

地图制作需要考虑比例尺、数据分类、符号化和图形布局等因素。

同时,地图的颜色、标签和注记等元素也需要仔细设计,以便用户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地图内容。

3.2 数据可视化除了地图制作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空间数据的展示,如散点图、气泡图、热力图、等高线图等。

这些可视化技术可以将空间数据与其他属性数据进行关联,从而更好地展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趋势。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4.1 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和展示空间数据,可以帮助计划环境保护区域、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监测资源的利用情况等。

4.2 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人口分布、土地利用、道路网络等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可以帮助规划部门制定城市发展方案,优化交通运输系统,提高交通效率。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数据的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数据的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数据的方法一、介绍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它能够捕获、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

GIS 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以及农业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利用GIS可视化数据的方法。

二、使用GIS可视化地图数据1. 数据收集和处理:使用GIS软件,可以将传感器、卫星图像等数据整理成标准的格式,同时也可以导入其他数据源,如地图数据、地理数据库等。

2. 数据地理化:通过将数据与现实世界的地理坐标进行关联,将数据在地图上显示出来。

可以根据不同数据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图层和符号进行可视化呈现。

3. 空间分析:GIS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如缓冲区分析、点线面叠加分析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隐藏的关联性。

三、使用GIS可视化人口数据1. 地理分布:通过对人口数据进行地理化可视化,可以直观地展示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地图上的不同颜色或符号可以代表不同的人口密度或人口数量。

2. 空间变化:借助时间轴和动态效果,可以观察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这对于城市规划、资源分配等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四、使用GIS可视化环境数据1. 空气质量:通过将空气质量数据与地理坐标关联,可以在地图上显示出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

这对于环境监测和健康状况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 水资源:GIS可以将水资源数据与地理位置相关联,通过地图展示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

这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地区的用水情况和潜在的水资源风险。

五、使用GIS可视化经济数据1. 贸易流量:通过将进出口数据与地理位置关联,可以在地图上展示贸易流量的分布和走向。

这有助于分析贸易热点和制定相关政策。

2. 对比分析:通过将不同地区的经济指标与地理位置关联,可以在地图上对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视化技巧探究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视化技巧探究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视化技巧探究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存储、分析和可视化地理数据的技术。

数据可视化是GIS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适当的可视化技巧,可以将复杂的地理数据以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本文将探究几种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数据。

1.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一种用于生成连续表面的技术,通过采样点的空间分布及其属性值,推算出整个地区的连续数据。

在GIS中,空间插值技巧可以用来生成高程表面、温度分布等连续性变量的地图。

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等。

通过空间插值,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整个地理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

2. 点符号化:点符号化是通过在地图上以点的形式表示地理现象的一种可视化技巧。

通过将点的大小、颜色、透明度等属性与地理数据的属性相关联,可以直观地描绘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

例如,我们可以用不同大小的圆点表示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用不同颜色的点表示地区的平均气温。

点符号化技巧可以使地理数据更加生动、易于理解。

3. 等值线:等值线是以等值线连接等值点的方式来表示地理现象的一种可视化技巧。

通过将地理数据的属性值等分为等值点,并将相同等值点用等值线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张反映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的地图。

等值线在地形图、地势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观察等值线的分布和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4. 热力图:热力图是一种通过颜色的渐变来表示地理现象强度或密度的可视化技巧。

通过将地理数据的属性值映射到不同颜色的渐变中,可以直观地描绘出地理现象的热度分布。

例如,在人口普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将人口密度用热力图显示,不同颜色的热力图表示不同程度的人口密集程度。

热力图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情况。

5. 动画效果:动画效果是一种通过时间序列的方式来展示地理数据变化的可视化技巧。

通过将地理数据随时间的推移展示出来,可以呈现出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级符号:与分级色彩设置有所相同,分级符号设置就是采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不同 级别的要素属性数值。符号形状取决于制图要素的特征,而符号的大小取决于分级数值的 大小或者级别高低。这种表示方法一般用于表示点状或者线状要素。多用于表达人口分级 图,道路分级图等。它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表达制图要素的数值差异,其中,制图要素分 级和分级符号表示是关键的环节。
5.6):将分级方式选择为
Manual,即手动分级,可
以将原来的分级界限依次
修改
为:50,100,200,400,700,150
0,15000。单击 Show
Std.Dev 和 Show Mean 选
项,直方图中出现新的分
级界限,标准差和平均值。
2) 确认新的方案之后返回
Layer Properties 对话框,可
么可以在分级色彩方案上右键单 击 Save to Style 命令,保存为 Multi-part Color Ramp。这样,新的 分级色彩方案就生成了。 上述分级色彩方案的过程中,完全采用 了手动的方式修改分级方案的数字标注(La bels),实际上,系统提供了标注格式的统一 编辑方法:在 Layer Properties 对话框中, 在分级色块上右键打开 Format Labels 命令, 打开 Number Format 对话框(如图 5.8):可 以改变数据的形式,取整方法,对齐方式等。
无论点状、线状、还是面状要素,都可以根据要素的属性特征采取单一符号、分类符 号、分级符号、分组色彩、比率符号、组合符号和统计图形等多种表示方法实现数据的符 号化,编制符合需要的各种地图。由于单一符号设置是 ArcMap 系统中加载新数据层所默 认的表示方式,设置非常简单,下面介绍几种其他常用的符号设置方法。 1. 分类符号设置
图 5.1 Add Value 对话框
图 5.2 Add Value 对话框
(5)选中所需要的字段,单击确定之后,在 Symbols 的列表框中会出现刚才所选择的字 段,字段前附有它们相应的符号样式。如果想选择所有字段,只需直接单击 Add All Value 按钮即可将所有字段添加进来。效果与把 Complete List 中的所有街道级别添加 进来是一样的。如果觉得所给的字段列表并不能完全满足你的需要,可以在 Add Value 对话框中使用 New Value 的文本框,在其中添加所需要的字段名称,选择 Add to List 即可。
图 5.3 Layer Properties 对话框
注:如果用户自己定义了一组符号表示方法,如上图所显示的那样,用户可以将该图 层保存为 lyr 文件,在其它类似性质的图层可使用导入功能“import”导入该图层,就可以 使用这种自定义的符号表示。
图 5.4 符号化后的交通网络图 4
2. 分级符号设置
第五章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可视化,也称作科学计算可视化,其定义为:“可视化是一种计算方法,它将符号或数 据转换为直观的几何图形,便于研究人员观察其模拟和计算过程。可视化包括了图像综合, 这就是说,可视化是用来解释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图像数据,并从复杂的多维数据中生成图 像的一种工具。”
地理空间信息要被计算机所接受处理就必须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入计算机中。这些数字 信息对于计算机来说是可识别的,但对于人的肉眼来说是不可识别的,必须将这些数字信 息转换为人可识别的地图图形才具有实用的价值。这一转换过程即为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过 程,其内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地图数据的可视化表示: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地图数据的屏幕显示。我们可以根据数字
数据分在同一级,差异性最大的数
据分在不同级,这种方法可以较好
保持数据的统计特性,但分级界限
往往是任意数,不符合常规制图需
要。
1) 将 Classification 复选框
中的 Classes 定为 7,单
击 Classify 按钮,打开 Classification 对话框(图
图 5.5 Layer Properties 对话框
一般来说符号化方法可分为几类:单一符号,分类符号,分级符号,分级色彩,比率 符号,组合符号,统计符号,彩色阴影等。
单一符号:所谓单一符号设置,就是采用大小,形状,颜色都统一的点状,线状或者 面状符号来表达制图要素。这种符号设置方法忽略了要素在数量,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只
1
能反映制图要素的地理位置而不能反映要素的定量差异,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在表达 制图要素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优势。
5.1 数据符号化
符号化有两个含义:在地图设计工作中,地图数据的符号化是指利用符号将连续的数 据进行分类分级、概括化、抽象化的过程。而在数字地图转换为模拟地图过程中,地图数 据的符号化指的是将已处理好的矢量地图数据恢复成连续图形,并附之以不同符号表示的 过程。这里所讲的符号化是指后者。
符号化的原则是按实际形状确定地图符号的基本形状,以符号的颜色或者形状区分事 物的性质,例如用点,线,面符号表示呈点,线,面分布特征的交通要素,点表示标志建 筑或者特定地点,线表示公路和铁路,面用来表示地区。
以上方法均为矢量数据的符号化方法,此外,还有栅格图形符号化方法,由于专题栅 格数据是栅格数据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如栅格类型的植被覆盖图,土地利用图,湿度,温 度分布图等。如何显示栅格文件依赖于它所包含的数据类型,以及用户的需要,ArcMap 可以自动选择合适的方法,用户也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它。
2
5.2.5 矢量数据符号化
1) 打开 Layer Properties 对话框,双击 Symbol 中的第三个色块,改变其颜色; 2) 在第三个色块上右键,单击菜单中的 Ramp Color 命令,分级色彩方案将根据所
修改的颜色发生变化。在 Color Ramp 窗口中出现了新的分级色彩方案。 3) 如果这样的分级方案令人满意,那
以看到新旧分级方案之间
的差异。单击 Label 中的数 字,将 Label 中数值改为更
图 5.6 Classification 对话框
加简洁直观的方式,随后确认应用更改。
现在通过对制图要素的具体设置,得到了一张利用分级色彩方法表示得关于墨西哥地
5
区 1990 年的人口密度图(如图 5.7 所示),由于不同人口密度的色彩差异,人口密度的宏 观分布在地图上就可以看得比较明确,中心地区人口密度是最高的,中心周边地区其次,
地图数据分类、分级特点,选择相应的视觉变量(如形状、尺寸、颜色等),制作全要 素或分要素表示的可阅读的地图,如屏幕地图、纸质地图或印刷胶片等等。 (2) 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示:这是利用各种数学模型,把各类统计数据、实验数据、观察 数据、地理调查资料等进行分级处理,然后选择适当的视觉变量以专题地图的形式 表示出来,如分级统计图、分区统计图、直方图等。这种类型的可视化正体现了科 学计算可视化的初始含义。 (3) 空间分析结果的可视化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空间分析,包括 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分析的结果往往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来描述。 本章介绍的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主要包括了地图数据和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示。
分类符号:根据数据层要素属性值来设置地图符号的方式是分类符号表示方法,将具 有相同属性值和不同属性值的要素分开,属性值相同的采用相同的符号,属性值不同的采 用不同的符号。利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图案的符号来表达不同的要素。这种分类的 表示方法能够反映出地图要素的数量或者质量的差异,对1) 加载一个州图层和城市图层。
2) 打开城市图层的 Layer Properties 对话框(如图 5.5)。
3) 单击 Quantities,选中 Graduated Colors,在 Fields 复选框的 Value 下拉菜单中选
择 POP1990,表示 1990 年的人口总数,在 Normalization 下拉菜单中选择 Area,
点值符号:所谓点值符号表示法,就是使用一定大小的点状符号来表示一定数量的制 图要素,表现出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密度数值,数值较大的区域点较多,数值小的地区点较 小。是一种用点的密度来表现要素空间分布的方法。
统计符号:这是专题地图中经常应用的一类符号,用于表示制图要素的多项属性。常 用的统计图有饼状图,柱状图,累计柱状图等。饼图主要用于表示制图要素的整体属性与 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柱状图常用于表示制图要素的两项可比较的属性或者是变化趋 势,累计柱状图既可以表示相互关系与比例,也可以表示相互比较与趋势。
3
(6) 到现在为止已经将不同级别的道路进行了分类,如果对系统默认的符号样式不满, 可以单击 Value 名称前面的 Symbol 符号,打开 Symbol Selector 窗口(如图 5.3)。通过 Option 中的 Color,Width 设置改换它的颜色和宽度。也可以单击 Properties 按钮改 变该符号的一些其他属性,或者通过单击 More Symbols 选择更多的符号,从而得到 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交通网络图(如图 5.4)。
比率符号:在分级符号表示方法中,属性数据被分为若干级别,在数值处于某一级别 范围内的时候,符号表示都是一样的,体现不出同一级别不同要素之间的数量差异,而比 率符号表示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比率关系,来确定与制图要素属性数值对应的符号大小,一 个属性数值就对应了一个符号大小,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得符号设置表现得更细致,不 仅反应不同级别的差异,也能反映同级别之间微笑的差异。但是如果属性数值过大,则不 适合采用此种方法,因为比率符号过大会严重影响地图的整体视觉效果。
打开一个道路图层。 (1)在道路图层上点右键打开 Layer Properties 对话框。 (2)在 Categories 上下拉出现三个选项,分别是 Unique Value;Unique Value,Many fields;
Match to symbols in a style。其中 Unique Value 指的是按照一个属性值来进行分类, Unique Value,Many fields 是按照多个属性值的组合进行分类来确定符号类型,如果 选择 Match to symbols in a style 的话,将会按照事先确定的符号类型通过自动匹配来 表示属性分类。 (3)选择 Unique Value 选项,在 Value Field 中选择 CLASS,即街道的分级。 (4)单击 Add Value 按钮,出现 Add Value 对话框,其中出现了三条等级字段:Highway, limited to access;Interchange;Street,improved or unpaved。单击 Complete List,又 出现了三条字段,这样,道路共被分为六个等级,如图 5.1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