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201-300上师大版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

39、脑回: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的隆起部分称为脑回。
40、中央前回:以中央沟为界,在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41、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42、基底核: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质核,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基底神经节)。
6、动点,静点:肌向分布在关节的周围,通常以两端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肉收缩时,使两骨彼此靠近而产生运动,把接近身体正中线的肌肉附着点称为肌肉的起点或定点,把另一端的附着点称止点或动点。
7、皮肤的附属器官:皮肤内有由皮肤衍生的毛发、指(趾)甲、皮脂腺和汗腺,统称皮肤的附属器官。
12、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物质分子或离子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细胞代谢供给能量。
13、钠泵: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称为钠钾泵的结构,简称钠泵。
14、入胞:是指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其过程先是细胞膜“辨认”细胞外的某团块物质,接着与该物质团块接近的细胞膜内陷,形成对该物质团块的包围,然后伪足互相接触并发生膜融合和断裂,最后物质团块与包围它的膜一起进入细胞。如物质团块是固体,上述过程叫吞噬,如进入物质是液体,上述过程叫吞饮。
13、肾窦:肾门向肾内部凹陷成一个较大的腔隙,称肾窦。
14、隐睾症:婴儿出生前睾丸尚未降到阴囊而仍留于腹腔中者,称为隐睾症。
15、阴茎包皮:阴茎的皮肤薄而柔软,富于伸展性。皮肤至且茎颈游离向前,形成包绕阴茎头的环形皱襞,称阴茎包皮。
16、包皮过长:包皮盖住尿道外口和阴茎头时,称包皮过长。
17、包茎:当包皮口过小,包皮完全包着阴茎头时,称包茎。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卷(A)汇总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卷(A)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神经元纤维2、椎间盘3、回盲瓣4、静息电位5、期前收缩6、肾糖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骨质可分为和。
2、胃的大部分位于,小部分位于;可分为、、和四部。
3、大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
4、泌尿系统包括、、和四部分。
5、淋巴系统由、和组成。
6、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7、人体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是、和。
8、老年人大动脉管壁弹性降低,其脉压。
9、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率。
10、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昼夜尿量平均为。
11、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主要是调节、和。
12、幼年时生长素缺乏将导致症,而甲状腺激素缺乏则导致症。
13、血液中激素高峰可作为排卵的标志。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1、人体正常染色体数目为()A、44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B、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C、22对常染色体,一对Y染色体D、23对常染色体,一对X染色体E、23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2、哪些部位不能见到内皮()A、毛细血管腔面B、心脏腔面C、心包腔内表面D、动脉内表面E、淋巴管内表面3、使臂外展的肌是()A、胸大肌B、三角肌C、肱二头肌D、肱三头肌E、背阔肌4、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A、前庭裂B、声门裂C、喉口D、喉中间腔E、声门下腔5、人体内最大的副交感神经为()A、膈神经B、面神经C、胸神经D、迷走神经E、副神经6、刺激阈值指的是()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7、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瘀斑的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不易聚集B、血小板释放的活性物质不足C、血小板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D、影响了血管收缩功能E、影响了血凝块的回缩8、维持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E、大脑皮层9、对胃泌素分泌起促进作用的是()A、葡萄糖B、淀粉C、蛋白质D、蛋白质分解产物E、胆盐4、简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人体解剖学的组成:大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2、生理学的试验方法:急性实验、慢性实验。
3.生理学研究分为三个层次: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
4.生理功能的调节形式分为三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5.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受体、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6.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受控部分和控制部分。
7、根据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二、判断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t)2、正常情况下体温总是维持在37℃左右,ph维持在7.4左右。
(t)3、正反馈和负反馈不具有双向性。
(f)4、自然调节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暂。
(f)5.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t)6、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f)三、选择1、下列哪项不属于控制系统(b)a、反馈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非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2。
以下哪项不是神经调节的特征(c)a、迅速b、准确c、持久d、时间短暂3、下列哪项是体液调节的特点(a)a、 B.速度慢B.调节范围小C.不灵敏D.有限4。
关于反射弧(a),哪一个是正确的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c、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感受器5、正常情况下体温总是控制在(c)a、36℃b36。
5摄氏度,37摄氏度,37.5摄氏度。
在正常条件下,人体pH值保持在(b)a、7.3b、7.4c、7.5d、7.67、人体重量的是体液(d)a、 70%b、50%c、40%d、60%四、概念1.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人体各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2.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组成和形态结构的科学。
3、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完整word版)《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天水师范学院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生物科学专业11级考试试题(卷)科目:《人体解剖生理学》(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20分):1 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刺激:生理学上把能够引起细胞、组织或机体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内、外环境变化因子都叫刺激。
3 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物质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移动过程。
4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
5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是张力不变而长度增加的过程。
6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中处,在新鲜的样本上呈现灰色,所以称之为灰质。
7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即细胞外液。
8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9 视敏度:又称视力,指眼对物体精细结构分辨的最大能力。
10 人工呼吸:用人为的方法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维持肺通气,就是人工呼吸。
二、填空(30分):1、上皮、结缔、肌组织、神经组织、结缔2、椭圆囊、球囊、半规管3、三联管(体)4、最小、高5、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6、肌腹、肌腱、肌腹7、补呼气量8、骶骨、尾骨、左右髋骨9、206、23 10、外展神经VI、面神经VII、位听神经VIII11、青光眼、V A 12、消化管(道)、消化腺三、选择题(15分)1C 2、B 3、A 4、D 5、C 6、B 7、C 8、B 9、D 10、C 11、A 12、B13、A 14、D 15、B四、简答(20):1、什么是动作电位?试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
(7分)答:细胞受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倒转和复原。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2分)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Na+ 和K+两种离子的通透性有关。
在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Na+ 和K+通道,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大小有这些离子通道开放程度所决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卷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考试科目:《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时间:年月日上午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年级专业:生物科学学号:姓名:一、最佳选择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您认为最佳的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A 物质代谢B 新陈代谢C 适应性D 应激性E 自控调节2、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 脑脊液B细胞内液C血浆 D 淋巴液 E 尿液3、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下丘脑B.中脑网状结构C.脑桥D.延髓网状结构E.脊髓灰质4、神经纤维锋电位时程为2.0ms,其每秒所能产生和传导的神经冲动数目最多不可能超过()A.50次B.100次C.200次D.400次E.500次5、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A 钠离子平衡电位B 钾离子平衡电位C 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代数和D 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之差E 锋电位减去后电位6、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下列哪项没有关系()A 纤维直径B 刺激强度C 温度D 纤维类别E 动物种属7、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A 兴奋和抑制B 正反馈和负反馈C 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D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E 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8、下列哪种结构不含双极神经元()A 脊神经节B 螺旋神经节C 前庭神经节D 视网膜E 嗅粘膜9、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A Ca2+内流B Ca2+外流C Na+内流D Na+外流E K+外流10、突触前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A 产生超极化B 递质耗竭C 释放抑制性递质D 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E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11、脊髓前根的纤维成分是()A 躯体运动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B 躯体运动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C 躯体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D 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E 感觉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12、属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A 上丘B 菱形窝C 薄束结节D 锥体E 乳头体13、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A 调节内脏活动B 维持身体平衡C 维持姿势D 协调随意运动E 调节肌紧张14、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A 重量B 运动功能C 感觉功能D 语言活动功能E 皮层沟回数15、眼前房与眼后房的分界是()A 虹膜B 脉络膜C 睫状体D 晶状体E 视网膜盲部16、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A视网膜中心B视网膜周边 C 黄斑中央凹D 视神经乳头E 视网膜颞侧17、声波振动最终在耳蜗中由机械能转为电变化的关键步骤是螺旋器部位()A 盖膜振动B 内淋巴振动C 外淋巴振动D 毛细胞变形E 毛细胞听纤毛弯曲18、上鼻甲是属于下述哪块骨的一部分?()A 蝶骨B 筛骨C 上颌骨D 犁骨E 颞骨19、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 不含血细胞B 蛋白含量低C Na+含量高D K+含量高E Cl-含量高20、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最可能发生在()A.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阳性的婴儿B.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阴性的婴儿C. Rh阴性母亲所生Rh阳性的婴儿D. Rh阴性母亲所生Rh阴性的婴儿E. B和C皆有可能二、多项选择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正确者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1、一侧内囊损伤,出现的症状是:( )A 同侧半身瘫痪B 对侧半身瘫痪C 同侧半身感觉障碍D 对侧半身感觉障碍E 双眼对侧视野偏盲2、位觉感受器位于:( )A 椭圆囊斑B 球囊斑C 基底膜D 壶腹嵴E 螺旋器3、下述哪些过程需要细胞本身耗能:( )A 维持正常的静息电位B 膜去极化到阈电位时大量的Na+内流C 在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的增加D 骨骼肌细胞胞浆中的Ca2+向肌浆网内部聚集E 肌肉收缩后Ca2+被回摄入纵管终池系统4、皮质核束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可导致( )A 对侧眼裂以下面瘫B 对侧眼肌瘫痪C 对侧咀嚼肌瘫痪D 对侧舌肌瘫痪E 对侧咽肌瘫痪5、下丘脑功能涉及( )A 维持体温恒定B 对生物节律的控制C 内分泌功能的整合D 神经垂体激素的合成E 内脏活动的调节三、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分)1、衡量细胞或组织兴奋性的主要指标是。
人体解剖生理学-上学期复习重点(江剑平老师)福建师范大学

幻灯片1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纲要江剑平2010-12-23幻灯片2●一、内容范围:●绪论、人体基本结构与功能、外皮系统、●运动系统、神经肌肉生理、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
●二、复习任务:●介绍各章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横向联系,区分概念,加深理解;●纵向联系,深入浅出,归纳提高。
幻灯片3●三、命题比例:●客观题(60%);●70-80%一般,10-15%一定难度,5-10%综合提高。
●四、题型:●填空(20分)、单选(20分)、●多选(10分)、名词解释(15分)、●问答(25分)、填图(10分)幻灯片4五、复习方法1。
以笔记为线索,以课本为依据进行全面复习.2。
理解每章的具体要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要点。
幻灯片5六、复习和考试时注意1。
字迹清楚2。
名词解释:注意解剖和生理内容综合3。
简单的图:各章较为简单的图需要理解记忆。
4。
问答题:要答到点子上,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全面。
幻灯片6七、各章复习要点幻灯片7绪论●研究对象:健康成年人●研究内容: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学习的基本观点●生理学研究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常用术语:●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胸腹标志线幻灯片8第一章人体基础结构与功能●细胞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基本组织:四大组织●神经元分类:多极、双极、假单极●神经胶质细胞:●星形,少突,小胶质,室管膜,神经膜卫星幻灯片9第二章外皮系统●皮肤结构:表皮(基底,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真皮(乳头层,网织层)●附属器:功能:防御、吸收、合成VD、调节体温、免疫、再生幻灯片10第三章运动系统1。
组成:2。
骨的结构----既轻便又牢固3。
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4。
骨骼肌的结构与骨骼肌收缩的滑行学说5。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兴奋传递特征6。
主要骨、骨骼肌的名称及特点,主要关节的结构7。
骨骼肌的收缩:种类与形式8。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

件•绪论•细胞与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目录•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目录•内分泌系统01绪论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定义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重要性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是理解疾病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形态学研究方法通过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
生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包括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在分子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
生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的哲学思辨到近代的实验研究,生理学家们不断探索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古代解剖学的发展古代医学家通过直接观察尸体或进行动物实验,对人体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受时代和技术的限制,认识相对肤浅。
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学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医学家们开始对人体进行更深入的解剖学研究,代表人物有维萨里和达芬奇等。
现代解剖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解剖学的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如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精确。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02细胞与组织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活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内液。
包括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各自承担不同的生理功能。
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在发育过程中,细胞逐渐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人解期末考复习指引(第一学期) 福建师范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上(大三)

生物科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指引一、考试概要1、考试范围:本学期所授章节为绪论、人体基本结构与基本组织、外皮系统、运动系统、神经和肌肉生理、神经系统、特殊感觉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共8 个章节。
其中神经和肌肉生理、神经系统为重点章节。
2、考试方式:闭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3、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⑴ 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 分,共20 题,计20%。
⑵ 填空题,每空 1 分,计20%。
⑶ 判断题,每题1 分,计10%。
(此题型依不同卷型而可能存在)⑷ 连线配对题,计10%。
(此题型依不同卷型而可能存在)⑷ 填图题,每个指针所示结构 1 分,计10%。
⑸ 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3 分,共 6 个,计18%。
⑹ 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4 题,计24%⑺ 论述题,1 题,计8%。
(此题型依不同卷型而可能存在)4、期末成绩总评分组成:本学期期末总评分,由期末卷面成绩70%,半期考卷面成绩20%以及平时考勤等10%三部分组成。
二、本学期各章节知识点:绪论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兴奋性兴奋神经调节反射体液调节内环境及稳态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知识点:1、简述标准解剖学姿势。
2、人体中的方位名词(上下、前后、内外、远近、浅深、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体表的标志线;腹部分区情况。
3、什么是内环境及其稳态?有何生理意义?4、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第一章基本组织1、简述神经元的种类和分类依据:2、简述突触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
当一昼夜尿量少于 400 毫升 / 平方米〈学龄儿童 少于 400 毫升 , 学龄前儿童少于 300毫升 , 婴 幼儿少于 200 毫升〉时 , 即为少尿。一昼夜尿量
少于 30~50 毫升为无尿。
生殖系统
男性内生殖器包括: 睾丸、附睾、输精管、 射精管、精囊腺、前 列腺。 精液包括:精子、附 睾、精囊、前列腺及 尿道球腺的分泌物。
儿童生殖系统发育的特点
生殖系统发育的特点是在生后第一个
10年内,生殖系统几乎没有发展;青春
期生长突增开始后才迅速生长,并通过
分泌性激素,促进机体全面发育和成熟。
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脏 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器官。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环的支 流,协助静脉运回体液入循环系统。 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 >主A > A各级分支>毛细 血管 > V各级属支>上、下腔V >右心房。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 肺A > A各级分支 > 肺内毛细血管 > 左右肺V > 左心房。
半月瓣与动脉瓣的关系
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关系
心内膜
心内膜是紧贴于心腔内面的一层单纯扁平上皮,并且覆 盖于瓣膜的表面,当瓣膜发炎时,可导致瓣膜的变形, 形成瓣膜病。 心脏的肌肉是由两种纤维所构成: 一种是横纹肌,为浅、深是纵行,中间是环行的肌纤 维组成。另一种为特化了的肌纤维形成心脏的传导系 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的构成: 窦房结 — 结间束 — 房室结 — 房室束 — 左右束 支— 浦肯野氏纤维。
男性外生殖器
男性外生殖器包括: 阴囊、阴茎两部分。
阴囊由皮肤和肉膜所组织, 肉膜为平滑肌。能随外界 温度的变化而收缩和舒展, 以调节阴囊内的温度,有 利于精子的发育。
男性外生殖器
阴茎包括: 头、体、根三部分。 2条阴茎海绵体和1 条尿道海绵体。 3性兴奋时三条海绵 体充血、变粗、勃 起;兴奋过后而疲 软。
大 动 脉 纵 切 面 图
中 动 脉 纵 切 面
静脉
静脉的组织结构(三层): 1内膜、2中膜、3外膜。 静脉的组织结构与动脉差不多。 静脉的管壁较薄,管腔内有瓣膜。 能防止静脉血的倒流。
静脉分浅、深两种,四肢静脉多 有瓣膜并且与动脉伴行,而门静 脉、肝静脉、上下腔静脉无瓣膜, 依靠心脏的舒张和吸气时的胸腔 内压下降,腹内压升高,帮助静 脉血回流到心脏。
小儿心脏大小、的位置
小儿心脏与体重的增长平行 , 但左、右心的增长不平 衡。胎儿的右心室负荷大 , 左心室负荷小 , 故在新生 儿时期两侧心室壁厚度几乎相等 , 约 4~5 毫 米。出 生以后 , 随着小儿的成长 , 体循环的量日趋扩大 , 左心室负荷明显增加 , 而肺循 环的阻力在生后即明显 下降 , 故左心室壁显然较右侧增长为快。 6 岁时左心 室厚达 10 毫米 , 为新生儿的 2 倍 , 在此时右心室 壁厚度尚不及 6 毫米。 15 岁时左心室壁厚度增 长到 初生的 2.5 倍 , 但右心室仅增长原来厚度的三分之一。
膀胱与子宫
儿童膀胱的位 置高于耻骨联 合的上方,年 龄越小越明显。
儿童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
每日尿量‘小儿尿量个体差别较大 , 与液体摄入 量、气温、湿度、食物种类、活动量及精神因素 等有关。新生儿 24 小时平均排尿量 <400 毫升 ; 2 婴儿 400~500 毫升;幼儿 500~600 毫升;学 龄前儿童 600~800 毫升;学龄儿童 800~1,400 毫升。每天排尿6-7次。
输尿管、膀胱、尿道
男性尿道全长18CM,由 2条阴茎海面体和1条尿 道海绵构成。其作用兼 排尿和排精的功能。女 性尿道穿过尿生殖隔时 ,有尿道阴道括约肌环 绕,该肌受意识控制。 男性尿道长、细、曲; 女性尿道粗、短、直。 故男性尿道易发生梗阻 。
儿童泌尿系统的解剖特点
小儿年龄愈小 , 肾小管越短,其排泄及重吸 收能力较差。同时年龄越小肾脏相对愈大。 下端位置也较低 , 位于第 4 腰椎水平 , 比 髂嵴还低 , 故 2 岁以内的健康儿肾脏(特 别是右肾)往往较年长儿更容易扪及 。
幼儿鼻窦和喉部解剖的特点
新生儿上颌窦及筛窦极小 : 两岁前才开始 发育。额窦和蝶窦到 2~3 岁时开始出现 ,6 岁时才增大。由于鼻窦发育较差 , 故婴幼儿 极少发生鼻窦炎。 小儿喉部呈漏斗形 , 较成人狭窄 , 软骨柔 软,声带及粘膜柔嫩 , 富有血管 , 发炎时 易充血水肿 , 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小儿心脏大小、的位置
1 岁时达到2倍 ,2 岁半时增大到 3 倍 , 近 7 岁
时增至 5 倍 , 即约 100~120 毫升 , 其后增长即
相当缓慢 , 至青春期开始 , 其容积仅为 140 毫
升 , 以后增长又渐迅速 , 至 18~20 岁时达 240~250 毫升 , 为初生时的 12 倍。
小儿心脏大小、的位置
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改变 , 新生儿及 2 岁以 下幼儿的心脏多呈横位 , 以后逐渐转为斜位。位 置的变更与许多因素有关 , 例如小儿开始起立行 走 , 肺及胸廓的发育以及 横膈的下降等。小儿 心脏的形状 , 在婴幼儿期为球形、圆锥形、或椭 圆形;约自 6 岁起小儿心脏的形状接近于成人 , 最常见的为长椭圆形。
的流速和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并通过
神经反射活动来调节血管内血液的流速,
从而来降低血压和心脏的收缩力及心脏
的搏出量。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感受血 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神
经反射,促使肺功能的改变来调
节和维持血液中正常的二氧化碳
含量。
主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 主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位于主动脉弓
女性内生殖器
输卵管分为:子宫部、 漏斗、壶腹部、峡部 四部分。峡部是输卵 管结扎的部位。 卵子由卵巢排出,经 输卵管伞腹腔口进入 输卵管。子宫颈下部 与阴道相续,并与外 界相通。
外生殖器
阴阜、大、小阴唇、 阴蒂(相当男性的阴 茎)含丰富的N末梢, 性兴奋时充血勃起。
前庭大腺(相当于男
性的尿道球腺)分泌 液体,润滑阴道作用。
上。主要感受血管内血液的流速和对血
管壁的压力,并通过神经反射原理,来
调整心率快慢和心搏出量的多少。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与颈动 脉体一样,主要感受血液中的二 氧化碳浓度,并通过神经发射, 经肺功能的改变来调节机体血中 二氧化碳的浓度,调节心跳频率 和心搏出量。
儿童的心脏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的形态结构
心尖、心底、胸肋面、膈面、右缘、左缘、前室 间沟、后室间沟、冠状沟。左,右心耳、梳状肌、
室间隔、房间隔、卵园窝、冠状窦口、乳头肌、
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心脏防止血液反流的装置:二尖瓣、 三尖瓣、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腱索、乳头肌。
右心房、心室观
左心房、心室观
动脉瓣和二尖瓣
输尿管为一肌性管道,由粘膜、 平滑肌、外膜组成。全长2030CM,有三个狭窄部(1。肾 下端处;2。小骨盆处;3。膀 胱壁内)在上述三个狭窄部最 容易形成梗阻。膀胱为一囊状 肌性器官,位于耻骨联合的后 部。成人容量为300-500ml。 膀胱的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 的三者连线此处粘膜平坦为膀 胱三角,是炎症好发区。
幼儿肺部解剖结构的特点
小儿的肺弹性组织发育差 , 血管丰富 , 毛 血管及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宽 , 间质发育
旺盛 , 肺泡数量较少 , 因此含血量丰富而
合气量相对较少 , 故易发生感染。感染时 又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不张及坠积性淤血 等。
幼儿胸廓发育的特点
幼儿胸廓短呈圆桶状 , 肋骨呈水平位 , 膈肌位置 高平(第四肋) , 心脏呈横位;胸腔较小 , 肺脏 相对的大 , 几乎填满整个胸腔;加之呼吸肌发育 差 , 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 , 故肺的扩张受到限 制 , 不能充分地换气。这些特点均影响到小儿的呼 吸生理。以后随小儿开始站里行走膈肌下降(三岁 以后达第五肋间),肋骨位渐倾斜,胸阔形状渐近 成人。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由单层的扁平上皮 围成的管道,其分布最广,口径 最小,管壁最薄。此种结构有利 于氧和二氧化碳的气体的进出以 及代谢物质的交换。 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某些化学 物质或机械性刺激是可收缩,改 变管径的大小。平时一般只有 (20%)小部分毛细血管轮流开 放。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管内血液
儿童泌尿系统的解剖特点
幼儿肾孟及输尿管比较宽 , 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 育不全 , 弯曲度较大 , 易被压扁扭转 , 因此容易 造成尿滋留和引起泌尿道感染。 〈三〉幼儿膀胱的位置比年长儿及成人高 , 尿液充盈 时可顶入腹腔内 , 触诊 时容易扪到。以后随着年龄 的增长 , 逐渐下降至骨盆内。膀胱受脊髓(反射性 地)和大脑(反射性的及随意性的)控制 , 在正确 教养下 , 随着大脑皮质的发育 , 可在一岁左右 养 成主动控制排尿构 肾位于腹后壁脊柱的两侧,两肾呈八字形分布。 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为肾门-由肾A、V、N、L、输尿 管出入。 肾的表面包有三层膜-纤维膜、肾脂肪囊、肾筋膜。 肾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纤维膜、肾脂肪囊、肾筋膜、 肾A、V、N和输尿管。
肾脏的形态位置
肾 脏 电 影
输尿管、膀胱、尿道
幼儿咽鼓管和扁桃体特点
幼儿咽鼓管相对较宽 , 直而短 , 呈水平位 , 鼻炎、 咽炎时易引起中耳炎。幼儿咽部相对狭小且较垂直 , 淋巴组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达。鼻咽扁桃体在 6 个月前即发育 , 发育过盛时称为增殖体肥大。 腭 扁桃体在 4~10 岁发育达高峰 ,12~15岁又逐渐退化。 因此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童;婴幼儿则少见 , 但 可发生咽后壁脓肿。
二、女性内生殖器官
女性内生殖器: 卵巢、子宫、输卵
管、阴道。
卵巢为分泌女性激 素和产生卵子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