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迅完成艉滑道式小艇收放系统研发

合集下载

国内最大后收式减摇鳍交付

国内最大后收式减摇鳍交付

国内最大后收式减摇鳍交付
中船重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4所研制成功目前国内最大的减摇鳍——新测量船减摇鳍装置.已通过验收并顺利交付船厂。

该减摇鳍装置的鳍面积达8平方米。

其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突破是变传统的前收式为后收式。

从而使减摇鳍产品系列继固定式、前收式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新的系列——后收式.填补了技术空白,为后续新型号设计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1页(P17)
【作者】中船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4.72
【相关文献】
1.国内首套伸缩式减摇鳍研发成功 [J], 无
2.我国首个功能最完善的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交付 [J],
3.国内最豪华客滚船“龙兴岛"号交付 [J],
4.我国目前功能最完善的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交付 [J], 刘羊旸
5.用Pro/ENGINEER进行后收式减摇鳍执行机构的机构运动分析 [J], 徐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9430107_一种新型船台作业专用平台的研发设计

219430107_一种新型船台作业专用平台的研发设计

一种新型船台作业专用平台的研发设计陈子康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90摘 要:文中对船台作业专用平台的技术要点及创新点进行了阐述,船台作业专用平台采用模块拼装技术,解决了常规维修设备针对不同船型维修保障的适配性问题。

同时,船台作业专用平台通过对伸缩平台、伸缩翻转平台和旋转支柱等机构的运用,增加了平台操作的便捷性及舒适性,提高了船厂船台维修保障作业的工作效率。

最后对平台的应用情况及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船舶维修;模块拼装;旋转支柱;伸缩平台;伸缩翻转平台中图分类号:U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85(2023)11-0042-05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special slipway operation platform are described. The special slipway operation platform adopts modular assembly, which solves the adaptability of maintenance support for different ship types in routine maintenance. In addition, the special slipway operation platform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comfort and maintenance efficiency of the platform by using telescopic platform, telescopic overturning platform and rotating pillar.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platform are discussed.Keywords:ship maintenance; module assembly; rotating pillar; telescopic platform; telescopic overturning platform0 引言船舶机械设备维修在整个维修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强国学习中涉及的奋斗者号

强国学习中涉及的奋斗者号

强国学习中涉及的奋斗者号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还有“海斗”“潜龙”“海燕”“海翼”和“海龙”号等系列无人潜水器,已经初步建立全海深潜水器谱系,并不断实现了深海装备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新跨越。

2020年11月10日上午8时12分,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909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并带回了海沟底部的岩石、海水、生物等珍贵样品。

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被称为“地球第四极”,也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水压高、温度低、没有阳光、地震频发。

用“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胡震的话来说,“我们挑战的是全球最深处。

特别是狭窄的球形载人舱能够载三人下潜到万米深,这在国际上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还有“海斗”“潜龙”“海燕”“海翼”和“海龙”号等系列无人潜水器,已经初步建立全海深潜水器谱系,并不断实现了深海装备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新跨越。

“奋斗者”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也让人类探索万米深渊从此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新平台。

我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后来居上“近20年来,我国载人深潜事业迅猛发展。

2012年,自主集成的‘蛟龙’号下潜7062米,是中国人迈出作业型载人深潜征程的第一步。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说,从2017年到现在,全部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的“深海勇士”号,已开展了300余次下潜,国产部件经受住了考验。

应该说,我国在深海载人潜水器研究上,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很快。

1986年,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研制成功。

当时,虽然它只能下潜300米,但在那个年代,是属于较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

进入新世纪,在863计划支持下,开始了自主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

上船院和DNV开展PCTC技术交流,9400车PCTC获颁AiP证书

上船院和DNV开展PCTC技术交流,9400车PCTC获颁AiP证书

上船院和DNV开展PCTC技术交流,9400车PCTC获颁
AiP证书
叶立祥
【期刊名称】《船舶设计通讯》
【年(卷),期】2022()2
【摘要】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挪威船级社(DNV)在DNV上海总部召开了汽车运输船(PCTC)技术交流会。

上船院总工程师王刚毅、首席专家张敏健和DNV全球副总裁/中国技术中心总经理Oyvind Pettersen等十余名专家在线下交流,DNV挪威总部的客船及滚装船船型总监Hans Eivind Siewers以视频方式参加了交流会。

会上,DNV向上船院授予了9 400车汽车运输船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该船型的成功研制为市场推广及未来订单承接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储备,也标志着上船院在9 000车位以上超大型汽车运输船自主研发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总页数】1页(PF0002)
【作者】叶立祥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关于开展航行长江干线三等及以上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理论统考的公告
2.DNV GL 授予大船重工集团全球首个LNG燃料动力VLCC设计AIP证书
3.沪东中华与上船
院开展战略合作技术交流4.上船院与中国船级社战略合作签约中国船级社向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颁发三船型认可证书5.上船院5万吨甲醇燃料MR油船/化学品船GREEN WHALE OT50获颁意大利船级社AIP证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船型方案论证

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船型方案论证

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船型方案论证作者:张鹏翀王世伟来源:《水运管理》2021年第11期0引言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交通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在海上资源开发、航运发展和港口建设等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构建国家海上专业应急救助保障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海上专业救助力量目前在救助船舶数量、性能和结构方面,与海上人命、财产救助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加快开发建设操纵灵活、能够实施快速人命救助且具备拖带和消防能力的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既是完善中型救助船型序列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成现代化专业救助体系的迫切需要。

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主要用于中低海况下沿海水道、岛礁等复杂海域的人命救助和船舶救助,可兼顾高海况下救助任务,可参与动态值班待命,具备海上人命救助、拖带救助、潜水训练支持、对外消防、海上搜救、船与直升机配合、水下搜救及物资供应等作业能力。

1船型选择船型选择应根据目标船的服务海域、主要功能定位、所需的载质量、航速、系柱拖力,以及船舶的主要功能、设备、系统配置等综合考虑确定。

与6000kW、8000kW和14000kW等大型海洋救助船相比,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既要保证较小吃水,又要保证相应载质量。

另外,待命点距离服务海域较近,且对航速要求相对不高,这些条件就决定了目标船宜选用稍肥大船型,其船长与船宽比(//B)在4.0~4.5,船宽与型深比(B/D)在2.3~2.4。

该船型应在船首设上层建筑甲板室、在艉部设大面积的救生作业甲板、在舷侧设满足水面吊装作业和水下吊装用的液压折臂式吊机、在主甲板中部设置大型液压拖曳绞车、在罗经甲板或消防炮平台上设对外消防炮等。

该船型动力装置应满足在自由航行、拖带、低速航行、定点作业、消防作业等多种工况下灵活切换,因此,采用综合电力系统加全回转舵桨的推进系统较为合适,在该推进技术下燃油燃烧的充分陛及单位油耗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该船型应采用动力定位方式,满足作业人员在浅滩岛礁、港口码头等复杂狭窄海域作业时的安全性和操纵灵活性的需要。

海洋深远海油气开发应急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海洋深远海油气开发应急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1371 引言海上(尤其是离岸远、环境复杂的深水)油气井井喷失控必然会给海洋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这也是一场严重的灾难。

近几年来,油气井井喷失控得事件也比较多,比如2009年和2010年的PTTEP澳大利亚平台井喷事故和BP墨西哥湾事故以及2011年和2013年的雪佛龙巴西漏油事故和Walter 油气公司的平台火灾事故,这些事故都是比较大的海上钻井事故。

BP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事故应急救援最高峰,有6个深水钻井平台(钻井船)、2个FPSO、4个工程船(井控应急船舶)、7条支持船、16台水下机器人(ROV)同时进行应急救援作业。

当时,BP墨西哥湾Macondo事故发生以后,一度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强烈呼声,公众要求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必须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这在无形之中便给政府和企业施加了压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洋深远海油气开发应急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2 井控应急船井控应急船是指专门为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可能遇到的风险事故而设计的专用船舶,与深水钻井井喷应急救援相关的船只主要有三类: 应急响应救援船(ERRV)、多功能船(MSV)及专业环保船。

2.1 应急响应救援船(ERRV)应急响应救援船(Emergency Response Rescue Vessel,ERRV),主要用于钻井井喷失控应急救援,国外已经建有多艘ERRV和MSV。

在英国北海成立了应急响应救援船协会,制定标准《应急响应救援船(ERRV)管理指南》,并建有ERRV 数据库“ProMarine”,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ERRV设备参数、功能及部署地点,数据库目前保存有151艘ERRV船舶数据,如图1、图2。

图1 应急响应救援船(ERRV)图2 多功能船(MSV)2.2 应急救援多功能船(MSV)应急救援多功能船(Multi-Service Vessel, MSV)包括:人员营救、应急灭火,为水下井口封堵、水下应急清障、水下应急切割、压井干预等功能提供海面作业支持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