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品】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doc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四)牙痛:
1、针灵骨,交刺侧三里、侧下三里。(书)
2、灵骨(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左病针右,右痛针左,下针立止。)大白
若痛不止加心灵一穴,(前臂腕横纹上1.5寸。)(视频)[巳经验证,疗效确实]
(五)拨牙麻醉:重魁(大白穴下2.5分)(视频)
(六)口唇痛、口腔炎:上唇 下唇(膝盖下缘膑骨韧带上)(视频)
(六)眉棱骨痛:
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
(视频)
(七)感冒头痛:
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视频)
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视频)
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
(三)前头痛:
1、针火菊立止头痛。(书)(己验证)
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书)(己验证)
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书)
(四)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书)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书)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
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视频)
3、腰灵三穴:(掌面。腕横纹直上4.5寸并排三穴)(视频)
(十四)骨 刺:腕顺二穴(手掌尺侧,腕横纹后1.5-2.5寸)(视频)
(十五)重失眠:心灵三穴(掌面,腕横纹上两筋间,分别为1.5、2.5、3.5寸)
配正会穴(即百会穴) 镇静穴(即印堂穴) 五花穴 神肩(视频)
(十六)头晕、失眠、神经衰弱:正会 前会 后会 镇静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上一)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上一)董氏针灸配穴处方系统1、血虚头痛: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配通关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气血两虚、身体赢弱之头痛:针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经衰弱之头痛:针正会穴、前会穴、镇静穴,效果佳。
4、脑部疾病所引起之头痛:(1)针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针土顶穴、水顶穴,有卓效。
(3)针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
(4)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压之头痛:针三圣穴特效。
6、发高烧头痛:在五岭穴点刺出血,再针重魁穴,有卓效。
7、肾亏头痛:针通肾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头顶痛:针正筋穴、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有奇效。
9、舒张压过高头痛:在十八星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脏病头痛:先点刺镇静穴、再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特效11、久年头痛、习惯性头痛、脑神经衰弱头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溪穴、下溪穴、内溪穴、水溪穴、外溪穴、水溪穴、解溪穴点刺出血,特效。
12、久年头痛、高血压头痛:在上俞、下俞穴、双奇穴、委中穴、三灵穴、三权穴、三弼穴、正阳一、正阳二、正阳三穴、火山穴、木棱穴、木陵穴、水生穴、火灵穴、火陵穴点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头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脏腑引起之头痛:可针火主穴、火硬穴配灵骨穴、大白穴。
或针水曲穴、门金穴、火主穴。
15、外感引起之头痛:在总枢穴、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放血、针神耳穴配灵骨穴。
16、临时性头痛:针四腑一穴、四腑二穴,配合上星穴放血或五岭穴放血。
17、感冒头痛:先于十八星穴放血,再针灵骨穴、大白穴。
18、头痛: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19、头痛:(1)针灵骨穴,立可缓和疼痛。
(2)背部五岭穴点刺,可立止头痛。
20、感冒头痛:三商穴点刺放血、十八星穴点刺放血21、头痛常用通用穴:灵骨穴配大白穴、神庭穴透上星穴、灵骨穴配火主穴、外耳穴、神耳上穴、神耳中穴、神耳下穴22、感冒头痛性头痛:风池穴+灵骨穴,特效23、过度疲劳性头痛:上营穴,特效24、紧张性、压力性头痛:丘墟穴+关元穴+太冲穴,特效25、气虚头痛:针灵骨穴、大白穴,有奇致(针刺深度要深,且需先针灵骨穴,再针大白穴)(二)偏头痛1、针七华穴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有效,直刺效果相同。
董氏奇穴治疗学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大白穴甚效,配中白或三叉穴更佳。
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3.四花中穴、印堂部位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4.五虎一、五虎三亦效。
⑤脚面前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⑥四腑一、二穴配上里点刺放血,也可止疼痛。
(五)头晕1.灵骨治头晕甚效。
2.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血压低的头晕亦效。
3.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
*针双合谷,涌泉后二寸半,立降血压,曲池丁字刺亦可。
*脑贫血、头晕、针列缺透太渊,配灵骨特效(水通、水金、配通山、通天效果亦佳)。
(六)脑神经不清〈神衰弱〉1.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效果良好。
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上三黄与下三皇效果亦佳。
③心脏区、前头区、偏头区、三重穴,点刺放血,效果甚佳。
(七)脑膜炎①要针后脑区、冲霄点刺放血,效果显而易见。
②针脑干、脑点、正筋、正宗(强刺激)效果良好。
(十四)手针、头痛特效针法①灵骨、大白、重魁:治感冒、头痛、发高烧。
②灵骨、反后:治头痛、背痛、颈酸痛。
前头痛:灵骨、合骨配前头穴。
项头痛:灵骨、大白炭项头穴。
偏头痛:灵骨、太白配偏头穴。
后头痛:灵骨、大白、反后配后头穴。
二、眼的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高血压引起眼花1.后头区及五岭穴放血,效果甚佳。
2.肾关、光明亦甚好。
3.耳背穴点刺更佳。
④针下三皇、双合谷、曲池丁字刺亦可。
(二)偷针眼(六)沙眼1.睑内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光明,留针,捻转即愈。
加针复溜,效更佳。
②针上三黄,目1、目2、眼,效果甚佳。
③肾区,两侧点刺放血,亦可见效。
(八)散光1.针中白、下白有效。
2.肾关、光明有效。
③目1、目2、肝、眼。
(九)眼球歪斜1.针上三黄、下三皇有效。
2.太阳穴点刺出血极有效。
③目1、目2、肝、眼。
(十)白内障1.针下三皇,长期治疗有卓效。
董氏奇穴72绝针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以后再发详细的.还有32解针.及董氏掌诊.1.外三关一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联机之中点。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联机之中央点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6.双灵一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穴位: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董氏针灸一病一穴奇穴60个配方大全

董氏针灸一病一穴奇穴60个配方大全一病一穴,穴准病退1、救命穴——人中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5、便秘穴——带脉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89、电脑病穴——天窗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精神病穴——涌泉93、水肿穴——承浆94、口眼歪穴——颊车95、痴呆穴——老人穴96、静脉曲张穴——太渊97、黄褐斑穴——天容98、耳炎穴——前谷99、中暑穴——十宣、人中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排寒方:手三火、四花、火主、火硬升阳方:手三火、脚三火、上三黄、下三皇、通胃、通背、通肾、三顶、灵骨、大白调气血,补阳气,手脚冰冷症神奇组合方:手解、手千金、手五金止血:六完、水曲、制污、止诞退烧:灵骨、大白、重魁、重子、重仙、木穴、四花,大椎刺血头部病手六白主治一切脑病,三顶、头晕眼花特效穴处方:手六、三顶、火连、火菊、火散、三重中风急救:木斗、木留、火菊、火连、火散、手六、肩六、三顶白发:手六、三顶、下三皇左右轮流扎20次,效果不错掉脱发:肩六、手六、腕顺、三其、三神、镇静、三重、四花、肾关、火主、火硬 15次长出头发头晕、头痛、头胀、头昏目眩、梅尔尼氏症:手六白、三顶、火菊、火连、火散、木斗、木留失眠症:通山、通关、通天、心灵、五花(可以艾灸)下三皇、镇静、肝郁加肝灵或上三皇帕金森综合症:肩六、三顶、足三火,三重、三会、镇静、火主、火硬、木斗、木留抑郁症:心灵、肝灵、上三黄、火串、火陵、火山、木斗、木留对侧取穴面瘫、甲状腺肿大: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四花、三重癫痫病:肾关、土昌、心灵、肝灵、火陵、火串、火山、上三黄、木斗、木留颈椎病颈椎压迫引起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双手发麻胀痛处方1:腕顺、火串、火陵、火山、二角明、正筋、正宗、正士对侧取穴处方2:火串、火陵、火山、腕顺、上三皇调颈椎,胸椎,腰椎颈椎被扳错位倒地:手解、膻中如抢救不及时,5分钟后会变成植物人颈项筋扭伤:对侧七虎穴、同侧火串、火陵、火山配合导引行气针法,立效。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精选文档】

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
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
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
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四)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九)脑骨肿大: 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再针下三皇. (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五)两眼睁不开: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第二十五章董氏奇穴治疗內分泌疾病

第二十五章董氏奇穴治疗內分泌疾病
第二十五章內分泌疾病
(一) 糖尿病
1下三皇治糖尿病,特效
2下三皇穴,配通腎穴、通胃穴,效果卓著。
3針水金穴、水通穴,有效。
4針上三黃穴,配下三皇穴,特效。
5分枝穴,配上三黃穴、下三皇穴及灸腎關穴、中脘穴、關元穴、足三里穴長期治療。
6針湧泉穴、下三皇穴(針尖需向內斜刺),口渴加針通腎穴。
7養老穴,配通腎穴、通胃穴、下三皇穴,特效
(二)血糖過低
1針神耳上穴、腎關穴及上三黃穴。
(三)甲狀腺腫
1針三重穴,配通關穴,有效。
2針外三關穴,效佳。
3三重穴點刺放血
4耳後靜脈點刺放血
5喉蛾九穴點刺放血。
(四)甲狀腺機進亢進
1針三重穴,配通關穴,有效。
2喉蛾九穴放血。
3針外三關穴。
4針三重穴、駟馬穴、通關穴,通山穴。
5針駟馬穴,配三重穴、心靈一穴,十八星穴及病位放血。
(五)甲狀腺眼突
1駟馬穴。
董氏奇穴针灸学基础全套

董氏奇穴针灸学基础全套★一、头部疾病★(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痛: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痛: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目录
(根据《董氏奇穴针灸学》一书和视频资料整理)
一、头部疾病
(一)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
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
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
(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
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
(三)前头痛:
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
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
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
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
(六)眉棱骨痛:
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
(视频)
(七)感冒头痛:
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
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
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
配灵骨大白
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
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
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
(一)视力模糊:
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
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
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加针上白,效果更佳。
(四)目干涩:
针明黄有效。
配复溜效更佳。
(五)两眼睁不开:
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
1、睑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白内障:
1、针下三皇,长期治疗有效。
2、针肾关、光明。
(八)迎风流泪:
1、针木穴特效。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3、久年老病可点刺三重穴。
4、花骨一穴之四穴(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叉口下每隔5分一穴)
5、眼发干、流泪:木穴(食指掌侧第一节D线,四分法取三穴)
(九)角膜炎,眼痛、眉棱骨酸痛:三叉一穴
(十)偷针眼:灵骨(交刺)
(十一)眼跳: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
2、针风市、复溜。
(十二)青光眼:
针下三皇、光明有卓效。
(十三)眼睛诸疾:分白、上白(食指、中指掌骨间上5分、1寸5分各一穴)(十四)飞蚊症:
肾关(天皇下1.5寸)光明(内踝尖后1寸,直上2寸)(书指即复溜穴)
三、鼻部疾病
(一)鼻膜炎:
1、骡马、通天、通关
2、驷马三穴(膝膑骨外上缘直上分别7.5、9.5、11.5寸)同时取6穴
3、指驷马(食指背侧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三穴)火腑海(前臂背侧肘下
三寸,火山后二寸)迎香(鼻翼旁)
(二)酒糟鼻:
1、三棱针或七星针点刺正本穴,三四次即愈。
(书)(己验证)
2、灵骨穴:(穴位见上)深刺一寸五分。
3背部脾俞、胃俞点刺出血有卓效。
(书)
(三)鼻出血:
针肩中立止。
(四)感冒多涕:木穴。
(食指掌侧第一节D线,四分法取三穴)配重子
四、耳部疾病
(一)中耳炎:
外踝四周散刺出血。
(二)耳痛:
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
(三)耳鸣:
1、泻驷马补肾关即可停止。
2、泻曲陵补明黄,亦可停止。
3、正宗(足底后跟正中,距足底5.5寸是穴)
(四)耳鸣、耳聋、重听:
腕顺二穴(手掌小指侧,距腕横纹1.5-2.5寸)配火串穴(手背两筋间,距腕横纹2.5寸)
五、口舌齿疾病
(一)下颌骨痛:
1、针火硬,配解溪穴效更佳。
2、点刺耳背。
(二)口眼歪斜:
1、四花外点刺,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
2、三重点刺,再针驷马、通肾。
3、三重穴(足外踝尖直上向前外开1寸,三穴分别为距外踝尖3寸、5寸、
7寸)
(三)中风失语:
1、针肩中,配商丘更佳。
(四)牙痛:
1、针灵骨,交刺侧三里、侧下三里。
2、灵骨(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左病针右,右痛针左,下针立止。
)大白
若痛不止加心灵一穴,(前臂腕横纹上1.5寸。
)[巳经验证,疗效确实]
(五)拨牙麻醉:重魁(大白穴下2.5分)
(六)口唇痛、口腔炎:上唇下唇(膝盖下缘膑骨韧带上)
六、颜面疾病
(一)颜面神经痉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有效。
2、针腕顺一、二穴。
(二)面麻:
1、三重放血,针侧三里、侧下三里。
2、针风市、侧三里。
(三)三叉神经痛:
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外膝眼。
(四)面神经麻痺:(口眼歪邪)
1、足三重穴(足外踝尖直上向前外开1寸,三穴分别为距外踝尖3寸、5寸、
7寸)
2、腕顺二穴(手掌尺侧,腕横纹后1.5-2.5寸)
七、咽喉疾病
(一)鱼骨刺喉:
1、针足千金有特效。
2、喉痛、鱼骨刺喉:足千金(侧下三里穴直下2寸,往后5分)
足五金(足千金穴直下2寸)
(二)喉痛:
1、耳后青筋放血。
2、三重放血。
3、足千金放血。
八、颈项疾病
(一)项强(颈痛)
针正筋、正宗立效。
(二)痄腮:
耳背放血。
(三)肩颈痛:
针肾关上、髀关。
(四)落枕:
1、针重子、重仙。
2、针正筋、正宗。
3、针重子、承浆。
4、针后溪、束骨。
5、失枕穴:(掌面小指第二节中央偏内侧二分上二分处{尺侧})
6、重子穴配承浆穴(手掌面,重子与合谷相对,重仙与灵骨相对)
落枕时颈项强硬涌左右转动者取后溪,不能前后俯仰则取束骨,或
刺正筋、正宗亦有殊效。
[巳经验证,疗效确实]
(五)颈椎病:
1、正筋(脚后跟筋上,距脚底3.5寸)正宗(正筋上2寸)配人中或承浆
(赤脚郞中经验方)
2、水源三穴(小指掌面第一节尺侧D线,四分法取三穴)中白(手背无名指、
小指的指掌关节下5分)手麻加肺灵(外关下0.5寸)(山村一夫验方)九、上肢疾病
(一)手指麻:
针肾关、复溜特效。
(二)食指痛:
1、针四花中穴特效。
2、针五虎一特效。
(三)手酸:
针侧三里、侧下三里。
(四)指关节痛:
针五虎一特效。
(五)腕关节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2、手腕扭伤:侧三里侧下三里
(六)腱鞘炎:
1、针五虎一特效。
2、手指痛、腱鞘炎:五虎一(拇指手掌第一节外侧赤白肉际,两指纹间六分法取五穴)
(七)肩关节扭伤、手臂不举:
1、针肾关特效。
(对侧)
2、针四花中亦特效(同侧)。
3、针足千金、足五金。
(八)手痛不能握物:
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
2、针重子、重仙。
3、针肾关。
手抽筋:火串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配火陵(火串上2寸)火山(火串上4寸)
(九)上臂痛、手臂麻痺:
1、针对侧侧三里、六完有效。
2、神肩穴(肩峰与云白连线的中点)
(十)肩凝症、肩臂不举、肩痛:
1、针肩中有效。
2、补肾关、泻尺泽。
3、火膝穴(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即小泽下一分)指驷马(食指背侧第二节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