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治疗学(二十三)-妇科疾病
董氏奇穴针灸痛经调理

董氏奇穴针灸痛经调理痛经痛经指与月经来潮相的下腹部疼痛,现代医学把痛经分成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无法由检查在盆腔内发现异常,通常从初经后不久开始发生,疼痛以经期前一日及经期第一天到第二天最好发继发;继发性痛经则是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在检查时往往可发现子宫肌瘤、内膜异位、骨盆腔感染、或息肉等器质性病娈,每次疼痛时间持续较久,可延续到月经结束后或平常非经期也有腹痛,中医依疼痛的时间大致上将原发性痛经分成经期前痛及经期后痛两大类型,经期前痛多属气滞血瘀,经期后痛多由于气血虚,由气滞血瘀所引起的痛经通常疼痛十分剧烈,并常兼具有经色黯紫、夹血块、胸口郁闷的症状;而由气血虚所引起的痛经则伴有面色苍白经血色淡,无血块等症状;继发性痛经则大多为气血津液凝滞于子宫或骨盆腔内的器质性病娈,多属痰瘀证。
主穴:门金、四花上【门金】门金穴位在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之间,第二第三跖骨连接处之前陷中;下针时避开静脉,直刺5分。
注:董公的书里并没有提到门金在妇科疾病的主治,而在胡师公书中记载到门金穴“主治月经前后抽痛阵痛特效”,临床上门金的确为治疗痛经特效穴。
【四花上】四花上穴位于外膝眼(外犊鼻)直下3寸,胫骨外帘,贴骨下针;直刺1寸5分。
注:本穴入心肺、胃经、深度与方向不同可控制所达病位,治疗经痛时贴骨下针,针尖方向朝向胫骨腓骨之间,进针深度1寸5分。
配穴:(1)痛甚、、配灵骨加强止痛效果【灵骨】灵骨穴位于手背虎口,姆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以亳针直刺1~2寸。
注:本穴为董氏第一大穴,用以治疗各式各样的疾病,亦为止痛要穴,治疗经痛时,下针后,针尖的方向朝向小指侧进针,可达最好的效果。
(2)疼痛牵连腰部配三河【三河穴】三河穴位在手掌上,当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上2分半、5分、7分各一穴,共三穴;以亳针直刺2~4分。
注:本穴在胡师公的书中记载治疗子宫痛、下腹痛,同时三河穴也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经痛时用于经痛牵连到腰部疼痛的状况最适合。
董氏奇穴:子宫肌瘤处方!

董氏奇穴:子宫肌瘤处方!妇科+制污止涎+手三关+外三关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手术:以三棱针刺出黑血当时见效。
说明及发挥:制污穴位于大指背中央线上,计三穴,取穴采四分点法。
※本穴治疗一切疮疡、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溃疡出水,久不收口,点刺出血,极有效验。
【止涎五穴】穴位: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内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解剖:桡骨神经浅枝、眼神经、胃神经。
取穴:手背当大拇指中央线偏内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归经:入肝胃二经。
穴性:扶脾统血,通经活络。
主治:小孩流口水、中风患者流涎、胃寒胃痛、虚泄、角膜炎、结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针刺法: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
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妇科五穴】穴位: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手背,当大拇指第一节外侧,距中央二分半处,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止,合计五穴。
归经:入任督二经。
穴性:调经理带,宜通下焦。
主治:子癌瘤、子宫癌、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经痛、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闪风症)。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或以三棱针浅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穴位: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解剖:外侧腓腹皮神经、肺之神经、肝之分神经。
取穴: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连线之中点为外三关二穴。
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之中点为外三关一穴。
外三关穴与膝盖外侧连线之中点为外三关三穴。
归经:入肺、肝二经。
穴性:消瘀散结、宜通气血。
主治:喉炎、喉癌、肺癌、扁桃腺炎、腮腺炎、红鼻子、青春痘、粉刺、瘰疬、肩臂痛、瘤癌、腹部肿瘤、乳癌。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或以三棱针点刺出黑血效果佳。
【董氏奇穴-针灸配方】全集珍藏版!(四)

【董氏奇穴-针灸配方】全集珍藏版!(四)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九.妇科疾病(一)子宫瘤:凤凰巢加妇科;重子加重仙;火硬;火主;水晶;姐妹一、二、三(二)子宫炎:凤凰巢;妇科;木妇;火硬;火主;水晶(三)子宫不正:凤凰巢加妇科(四)卵巢炎:重子加重仙(五)输卵管不通:木妇;凤凰巢加妇科(六)妇科产后风:水相(七)妊娠呕吐:三通(双足取穴,特效)(八)月经不调: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木妇;上三黄;姐妹一、二、三(九)经痛:灵骨;木妇;三泉(十)赤白带下: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天宗(特效);云门;木妇(特效);姐妹一、二、三;通肾、通背、通胃(十一)安胎:凤凰巢加妇科(十二)不孕:凤凰巢加妇科(十三)难产:灵骨;火包;火主(十四)胎衣不下:火包;火硬(十五)回乳:指驷马(十二年乳水不收)(十六)乳癌:外三关(十七)乳肿大:指三重(十八)乳房硬块:三重(20次左右可消)(十九)阴道痒:天宗;云白(二十)阴道炎:云白;海豹(二十一)阴门发肿:凤凰巢(二十二)女人性冷淡:其门(二十三)难达高潮:其门(二十四)原发性痛经:合阳,承山(二十五)宫寒痛经:至阴,承山(二十六)回乳:光明,足临泣(二十七)急性乳腺炎:内关;肩井;太冲、梁丘二十.前后阴病(一)尿道痛(非细菌性):火主;灵骨(二)尿道炎:浮、外间;六快(三)尿道结石:马快水加六快加七快(四)小便不通:火硬刺;下三皇;肩中、云白、下曲(五)小便出血:三皇(六)小便过多:凤凰巢(七)阴茎痛:六快(八)龟头长红点:六快(九)尿意频数:海豹、木妇特效;马快水;肾关(十)淋浊:通肾、通胃、通背;马快水(十一)睾丸坠痛:大间(十二)疝气:大小中外浮间;海豹;腹快(十三)性病:上、下唇(十四)阳痿、性能力不够:三皇(十五)遗精、滑精:三皇(十六)尿石所致绞痛:太溪;精灵(十七)急性睾丸炎:灸阳池二十一.疑难病(一)糖尿病:天宗;天地人三皇;四肢穴(二)血糖过低:上三黄加肾关(三)感冒后四肢酸痛:三通任取二穴加四肢穴(四)感冒:木穴(又名感冒穴);火腑海穴加分金;人宗(五)感冒流清涕:木穴(六)头晕眼花:中间;指驷马;火腑海穴;四花上;三通(针(七)头晕脑胀:灵骨;富顶;後枝;支通;落通;火菊;火散(八)血压高:富顶;後枝;上曲;下曲;支通;落通;五岭刺加火硬(九)血压高引起之头晕眼晕,心跳,心衰:火连(十)血压高(肝阳亢进),中风後神志不清:火连(十一)血管硬化:後枝;肩中;地宗;支通;落通;火菊;四花中、副(十二)脑神经不清:正会、镇静、三重(十三)伤之流血不止:火包刺;六完(十四)止血:花骨四(十五)全身关节痛、神经痛:水曲(十六)妇人美容要穴:三皇(十七)妇人黑斑:上三黄(十八)骨头胀大:复原穴(十九)骨骼肿大:中白;火硬;消骨穴(二十)四肢骨肿:腕顺一、二;水曲;水相(二十一)扎针数日后麻觉未除者:木留(二十二)白血病:木留(二十三)白血球过多:上三黄;火枝加火全(二十四)丹毒:心门(特效)(二十五)抽筋:曲陵(二十六)狐臭:天宗;李白(二十七)减肥:水曲(二十八)小儿睡中咬牙:三重、四花下(二十九)特大号青春痘:腑肠加外三关(三十)癫痫:三通(天、关、山)任取二穴加上三黄(久扎必好);火枝加火全加土水(一个月断根);肺俞,厥阴俞点刺(三十一)雄胸:金前上、下穴(三十二)灰指甲:水愈附近刺(手指甲週期性溃烂、脫甲、似(三十三)皮肤病:指四马;木穴;後枝;四馬(用中心四馬不便時,可用指四馬)(三十四)牛皮癬:四馬(三十五)頸項皮肤病:肩中(此穴治頸項皮肤病,頗奇特)(三十六)手掌心脫皮:木穴(三十七)手掌皮肤硬化(鵝掌風):木穴(三十八)外感風邪不宣之皮肤騷癢:木穴(神效)(三十九)臉面黑斑:指四馬(四十)小兒夜哭:瞻穴小兒夜哭、小兒發驚風:血海(四十一)驱风:指三重(四十二)睡中咬牙:四花下特效(四十三)脂肪瘤:明黄特效;外三关(四十四)失眠:下三皇;镇静(四十五)高血压:五岑、委中、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四十六)暴瘖:失音(四十七)半身不遂:木火;灵骨加火白;肩中;上曲;下曲;六完加三重;驷马;九里(四十八)半身麻痹:肩中;夹宗;云白;上曲;下曲(上曲云白肩中;下曲李白肩中)木斗;木留(四十九)肌肉萎缩:指三重;水曲(五十)生气而痰迷心窍:火膝(五十一)难产:火包(五十二)子宫炎(经痛):木妇;妇科;门金穴(特效)(五十三)发汗、止汗:木穴(五十四)痞块:三重(五十五)发寒熟:木穴(五十六)阳症起死回生:地宗(五十七)脑部各种病变:上瘤(五十八)脑瘤、脑膜炎:四散加火菊加火连(单脚);上瘤;(五十九)脑骨胀大、脑积水:正筋、正宗、正士;配上瘤(六十)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三重(六十一)外感风邪不宣之皮肤骚痒:木穴(神效)(六十二)各种瘤:外三关(与三重交替使用)(六十三)帕金森:上三黄加百会加镇静加肾关;复溜、明黄(六十四)舞蹈病:上三黄(六十五)游走性痛:上三黄;中九里(六十六)精神紧张引起之失眠:上三黄(六十七)神经性呕吐:三通(六十八)呕吐:心门(六十九)全身麻木属气血不通者:木留(特效)(七十)全身之骨痛、酸麻:列缺透太渊;鱼际透劳宫(七十一)消化不良:脾肿穴加通山、关、天(特效);木斗;木留(七十二)干霍乱:心门(七十三)霍乱转筋:搏球加四花上、里(七十四)疲劳:富顶;支通;落通;木留;木斗(七十五)全身疲劳:背面刺、落通(七十六)西药中毒面呈黑色:解穴(七十七)痿症:正会加三通:正会加下三皇加肾关加足三里加阳陵泉加肩中(七十八)一切气逆(肺气、胸胀、腹胀、肾不纳气):水金、水通(七十九)呃逆:水金、水通(八十)腰围大由於胀气者:水金加水通加灵骨加大白(八十一)胆绞痛:太冲(八十二)注射后臀部疼痛:阳陵泉(八十三)过敏性鼻炎:印堂(八十四)胃肠型感冒:胸背部反应点灯心草点治(八十五)急性黄疸型肝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或中封)(八十六)急性细菌性痢疾:阴陵泉,外陵,高热者配内关。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精选文档】

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
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
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
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四)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九)脑骨肿大: 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再针下三皇. (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五)两眼睁不开: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董氏奇穴治疗子宫肌瘤(特效治疗穴)

董氏奇穴治疗子宫肌瘤(特效治疗穴)董氏奇穴治疗子宫肌瘤(特效治疗穴):1.外三关穴、妇科穴、通肾穴、通天穴。
2.还巢穴、姐妹三穴。
3.重子至重仙,直线上点刺,再补还巢。
以上三种可交互轮用,也可合用。
一妇人患子宫瘤,针一次即愈。
(资料来源:隐仙编著《董氏奇穴针灸大全》)我查到一篇相关资料,发出来与大家参考!子宫肌瘤1.还巢穴、姐妹三穴2.在重子穴、重仙穴直线上点刺出血有效。
3.妇科穴甚效,配还巢穴更佳。
4.内踝至三阴交之间点刺出血有效。
基本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筋肿)是用妇科、还巢针刺,而且作为主穴应用,重子、重仙直线上点刺放血效果也很好,但或许会较痛些。
或者是在内踝到三阴交的青筋上放血也很有效。
这些穴可以配合应用或者是轮流交换应用,子宫肌瘤如果比较小的话还是可以消的,但是体积超过六公分的话就很难治了。
一般来讲治疗最好是针、药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
对于子宫肌瘤常用的处方以桂枝茯苓丸加软坚散结药为多,长瘤的病活血化痰的药方用的很多,妇科的疾病使用活血化痰的机会也很多,一般化痰多半是用二陈汤,因为二陈汤里面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一般来讲提到化痰都是用二陈汤。
关于二陈汤,其中之半夏、陈皮能燥湿行气,为化痰之重要药物。
但茯苓能渗利水湿,治疗生痰之源,使已成之痰由袪湿而去,并经由袪湿防止痰之生成更为重要。
从《伤寒论》基本的处方里面来看没有陈皮,多半都是用茯苓来化痰化饮,而且用茯苓的状况最多。
比如在苓桂术甘汤里面就是用茯苓来化痰而作为主药的。
活血化痰是用来治疗『难治病』(疑难杂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董景昌老师常常用四花外穴来治『难治病』,四花外穴的位置与丰隆穴位置基本上是很相近,或可是是相合,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有关脾与胃的病都能治疗。
又因『痰会丰隆』,在此穴位针刺可以治痰病,如果在这里放血还可以治疗血症,所以可以把痰与瘀血症一起治好,也就是中医学说的『痰瘀并治』,中医理论说久病多瘀、难病多瘀、杂病多瘀、怪病多瘀,又有人说久病多痰、难病多痰、杂病多痰、怪病多痰,综合起来不论是那一种久病、难病、怪病、杂病,似乎都与痰瘀有关,可用四花外刺血作为治大病的一个主要穴位。
董氏针灸治妇科病穴简介

董氏针灸治妇科病穴简介
妇科穴(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
)+还巢穴(无名指中节中点外侧)+木妇穴(俗称开心穴,在足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天宗穴(治阴痒、白带一次见效奇穴,在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陷处,距地宗穴三寸,距肘窝横纹九寸。
+云白穴(垂手取穴,当肩关节前方,骨缝去肩尖约二寸许处是穴,亦即背面穴向胸方向斜下开二寸。
妇科阴道炎、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小儿麻痹。
))+姐妹穴(当通山穴向内侧横开一寸再直上一寸处是穴。
二在一上2寸,三在二上2寸)+传统经穴带脉(侧卧位。
双臂上举,取一线通过脐中沿水平线绕腰腹一周,与腋中线相交,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传统经络辨证取穴三阴交、气海、脾俞、肝俞、血海、关元、足三里……+次髎(在骶部,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中。
简取:俯卧位。
从骨盆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及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与之平齐,髂骨正中突起处是第1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第2骶椎棘突间即第2骶后孔,为次髎穴。
尾骨上方之小圆骨即骶角,两骶角之间为骶管裂孔。
然后把中指按在第2骶后孔处,小指按在骶管裂孔,示、中、环、小指等距离分开,各指尖端所指处即上、次、中、下髎。
)+三其穴(桡骨外腕横纹上2-2-2寸)+凤巢穴(三个)穴位:掌心向上,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中央偏外侧四分法分成三穴(凤巢三穴+妇科穴治妇科百病)……。
董氏奇穴治疗学(二十三)-妇科疾病

董氏奇穴治疗学(二十三)-妇科疾病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穴位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董氏奇穴治疗
学是以穴位疗法为基础的一门学问。
在此前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董氏奇穴治疗学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董氏奇穴治疗学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奇穴治疗学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1. 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是指女性月经周期和周期内出血量的异常变化。
在董氏奇穴治疗学中,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女性身体内分泌系统,从而缓解月经失调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等。
2. 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女性在停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如潮热、出汗、失眠、心情波动等。
董氏奇穴治疗学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原理与治疗月经失调类似,也是通过调节女性身体内分泌系统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三阴交穴、太溪穴、涌泉穴等。
3. 宫颈炎
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发痒、疼痛等。
在董氏
奇穴治疗学中,通过刺激阴穴来促进宫颈内分泌的平衡和改善宫颈血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承山穴、足三里穴、四白穴等。
4.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症状包括月经过多、腹痛、压迫感等。
在董
氏奇穴治疗学中,通过刺激梅花穴、关元穴、大椎穴等穴位,可以刺激身体内的自愈机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瘤的吸收和消退。
董氏奇穴治疗学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穴位疗法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和穴位选取标准,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董氏奇穴治疗学讲解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大白穴甚效,配中白或三叉穴更佳。
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治慢性久年头痛甚好。
3.针灵骨、合谷,立可缓和疼痛。
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亦可立止头痛。
5.太阳穴刺血最特效,久年头痛轻则一、二次,重则三、四次痊愈。
⑥脚面血管放血,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佳。
2.针七里穴、九里穴、中九里(风后)、偏头穴,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点刺出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甚佳。
5.太阳穴点刺特效,久年偏头痛轻则一次,重则二、三次可愈。
6.水曲穴。
⑦脚面偏头区血管放血,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后头穴、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3.委中刺血甚效,治久年后头痛尤佳。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四)前头痛〈眉棱骨痛、鼻骨高、阳明头痛〉1.天皇穴或肾关穴皆甚效。
2.针通天、火菊、前头效果良好,立止疼痛。
3.四花中穴、印堂部位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4.五虎一、五虎三亦效。
⑤脚面前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⑥四腑一、二穴配上里点刺放血,也可止疼痛。
(五)头晕1.灵骨治头晕甚效。
2.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血压低的头晕亦效。
3.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
*针双合谷,涌泉后二寸半,立降血压,曲池丁字刺亦可。
*脑贫血、头晕、针列缺透太渊,配灵骨特效(水通、水金、配通山、通天效果亦佳)。
(六)脑神经不清〈神衰弱〉1.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效果良好。
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上三黄与下三皇效果亦佳。
③心脏区、前头区、偏头区、三重穴,点刺放血,效果甚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③针正筋、正宗、三重、效果佳。
④脚面及膝以下点刺放血,效果良好。
⑤后头区点刺放血,效果卓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奇穴治疗学(二十三) 妇科疾病
第二十三章妇科疾病
(一)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穴道
1、妇科五穴。
2、上三黄穴(天黄穴、明黄穴、其黄穴)
3、凤巢穴。
4、还巢穴。
5、通肾穴。
6、云白穴、李白穴
7、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8、姐妹三穴、木妇穴
9、门金穴
10、三阴交穴、中极穴、关元穴
(二)赤白带
1、针妇科穴,上三黄穴,有卓效。
2、针下三皇穴,配通肾穴,奇效。
3、针还巢穴,配水金穴、水通穴,特效。
4、针姐妹穴,配上三黄穴,效果卓著。
5、针还巢穴,配水金穴、水通穴。
6、针姐妹穴,配上三黄穴。
7、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8、天宗穴,配凤巢穴、还巢穴
9、云白穴、妇科穴,配上三黄穴。
10、火包穴、妇灵穴放血,针木妇穴、妇科穴。
11、姐妹穴,配妇科穴,分枝穴。
12、针还巢穴。
13、针妇科穴。
14、针姐妹三穴、木妇穴。
15、针通肾穴、通背穴、通胃穴,有效。
16、三江穴点刺放血
17、十七椎下、八髎穴点刺放血。
(三)阴道炎
1、针李白穴、云白穴、海豹穴,特效。
2、针妇科穴,具有卓效。
3、针云白穴、海豹穴。
(四)阴道痒痛
1、针天宗穴,配妇科穴、驷马穴。
2、针云白穴、李白穴、海豹穴、妇科穴。
(五)阴门肿、阴肿
1、针还巢穴、凤巢穴、妇科穴。
2、针还巢穴。
3、针妇科穴。
(六)子宫瘤(子宫癌、子宫炎)
1、针妇科穴,配妇灵一穴、妇灵二穴,特效。
2、针凤巢穴、还巢穴,有卓效。
3、针姐妹穴,配木妇穴,效果卓著。
4、针门金穴、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三重穴,特效。
5、针妇科穴,配还巢穴、妇灵一穴、妇灵二穴。
6、三江穴、腑巢二十三穴放血,针火主穴,火硬穴、木妇穴。
7、水晶穴、水仙穴一带青筋放血,针妇科穴、三重穴、灵骨穴。
8、子宫肌瘤:(1)妇科穴、三重穴,再配不定穴针法。
(2)姐妹穴配妇科穴。
9、子宫颈癌:针外三关穴,配妇科穴。
配合膝下外侧肺区寻找怒张的血络或皮肤暗紫处,点刺放血
10、子宫胀:水晶穴放血,针妇科穴、灵骨穴、三重穴。
11、子宫不正:针凤巢穴、妇科穴、还巢穴。
12、子宫诸疾:针妇科穴、凤巢穴、还巢穴、配门金穴、水曲穴、火主穴。
13、子宫瘤:(1)还巢穴,姐妹三穴。
(2)重子穴至重仙穴直线上点刺出血,再针还巢穴。
(3)妇科穴特效。
14、子宫炎:三江穴点刺放血。
(七)子宫痛
1、针妇科穴,特效,可配合还巢穴。
(八)子宫病
1、针水曲穴。
2、妇科穴。
(九)卵巢炎
1、治法同子宫瘤(子宫癌、子宫炎)。
2、针灵骨穴、大白穴、人皇穴,有效。
3、针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4、妇灵穴放血,针李白穴、云白穴。
5、针凤巢穴、还巢穴、妇科穴。
(十)月经不调
1、妇科穴、还巢穴、门金穴、灵骨穴。
2、妇灵穴放血、针木妇穴、花骨四穴。
3、上三黄穴,配妇科穴,长期扎针。
(十一)崩漏
1、针妇科穴、凤巢穴,配通肾穴、通背穴。
(十二)经闭
1、三江穴放血,针灵骨穴、妇科穴。
2、三江穴点刺放血。
(十三)经痛、痛经
1、针四花穴、门金穴、灵骨穴。
2、肺巢二十三穴放血,再针门金穴、四花穴、妇科穴。
3、针妇灵穴、火包穴、门金穴。
4、针妇科穴,配天枢穴、中极穴,加四花穴、门金穴。
5、妇科穴,配上三黄穴可调月经。
6、下泉穴、中泉穴、上泉穴,配灵骨穴、门金穴
7、木妇穴、门金穴、四花穴加灵骨穴、大白穴。
8、针云白穴、李白穴、配合手指妇科穴,特效。
9、针驷马二穴、人皇穴、姐妹穴。
10、针木妇穴。
11、针妇科穴,特效。
12、门金穴,特效。
13、针妇科穴、人皇穴,配合眼针下焦区(眉头)、肾区(眉中),有特效,可当场立即止痛
(十四)乳房肿痛
1、四花中穴、四花副穴点刺放血,针三重穴。
2、后背心肺区放血,及足膝一带青筋放血,针分枝穴、外三关穴、双龙穴。
3、四花中穴、四花副穴点刺放血。
4、针双龙穴、肩峰穴,配外三关穴。
(十五)乳腺炎
1、心肺区及肝木区(即第四到七胸椎旁一寸半)上有红色小点状丘疹或压痛点点刺放血(患侧)
2、不定穴中央及其背后对应区放血,三重穴、四花穴上青
筋放血,最后在同侧井穴放血。
3、针肩中穴、建中穴、分枝穴、三重穴。
4、针双龙穴、肩峰穴,配外三关穴。
(十六)乳癌、乳腺瘤
1、肩峰穴,配双龙穴,特效。
2、肩峰穴,配双龙穴、三重穴、外三关穴。
3、膝下外侧肺区寻找怒张的血络或皮肤暗紫处,点刺放血(十七)性冷感
1、针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十八)女子肾亏
1、针下三皇穴,配妇科穴。
2、针肾关穴、水金穴、水通穴,配妇科穴。
(十九)不孕
1、针妇科穴治不孕症,特效
2、还巢穴,有效。
3、治不孕特效处方:针妇科穴、还巢穴,特效(以妇科穴为主,还巢穴为辅,疗效优于十四经)。
4、久年不孕:妇科穴,特效
5、久年不孕:妇科穴、还巢穴,左右交刺,尤其特效。
(二十)输卵管阻塞
1、针妇科穴,配姐妹穴,特效。
2、针上三黄穴,配木妇穴,有卓效。
3、针还巢穴、凤巢穴、妇科穴。
4、姐妹穴,配感冒穴,妇科穴及小腹下用三寸针横刺(归来穴附近)。
5、木黄穴,配木全穴、其黄穴、妇科穴。
6、针妇科穴,特效。
7、还巢穴,可配合木妇穴。
(二十一)流产(含预防流产)
1、针通肾穴、通胃穴、通关穴,有效。
2、常针妇科穴有预防流产之效果。
(二十二)安胎
1、针凤巢穴。
(二十三)难产
1、针火硬穴、火主穴、火包穴,特效。
2、针正会穴、前会穴、后会穴、地宗穴,特效。
3、针正会穴、灵骨穴、手解穴,有卓效。
4、针灵骨穴、大白穴、人皇穴。
5、火包穴、妇灵穴放血,针灵骨穴、火主穴。
6、针火包穴。
(二十四)胎衣不下
1、火包穴、妇灵穴放血,针妇科穴、火硬穴。
2、火包穴点刺放血。
(二十五)产后风、月内风
1、水相穴、水仙穴,配妇科穴。
(二十六)回乳
1、指驷马穴。
(二十七)更年期妇女烦躁易怒
1、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配合胆穴(均左右单取),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