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育民秘穴 董氏奇穴 治疗篇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

董⽒密⽳⽴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拇指背⾯末节中央. 毫针垂直刺⼊, 刺⼊深度为1cm 左右, 留针30 分钟. 每⽇⼀次. 连⽤1-6 次. 该头痛奇⽳, 对枕⼤神经痛, 紧张性偏头痛有奇效, 对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部昏胀痛也有良效, 对安神治失眠及晕厥有奇效,应⽤该⽳治疗顽固性失眠基本都能让患者当天得到有效有睡眠. 总之该⽳有安神定痛, 开窍醒神的效果显著.治失眠奇⽳⽳位:在⼿背中指掌指关节最⾼点(即拳尖处)。
针法:直刺或向上斜刺2-3分深,针感:有痛胀感即可,留针法15分钟左右,临睡前针效果更佳。
对治疗长期失眠的患者均有奇效。
⼗七椎治疗腰腿疼痛[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法是⼀根针沿⽪下进针,进针约1⼨时捻转让针⾝被肌纤维缠绕,感觉针⾝有沉紧感时向下压,这时⼀般会出现针感向下传导,那条腿疼痛针感就会传到那条腿,⽤的好的话能够传导到⾜底。
这个效果不错,急性疼痛效果最佳,可收⽴杆见影之效。
顽固性腰间盘突出针灸对那些顽固性的经多种⽅法治疗⽆效的病例,应⽤此法,可有针到病除之效。
[取⽳]1、腰五龙2、承⼭3、环跳4、昆仑5、委中上图:[转载]神针绝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针针灸( 针灸五龙针法主治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质增⽣、颈椎综合症、肾亏、肾虚、肾寒、腰肌酸软、胸背疼痛沉⽊、肩胛风寒、脊柱炎、脊髓空洞症、脑供⾎不⾜。
胸五龙针⽳位:1风门:位于第⼆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厥阴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腰五龙针⽳位:1三焦俞:位于第⼀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命门:位于第⼆腰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痛,各种痛都可以⽌,效果神奇!⼈⾝上任何⼀个地⽅痛,都在⼿指上有⼀个压痛点。
董氏奇穴针灸刺血疗法

董氏刺血[转]zhuanlaide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
也叫放血疗法。
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
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
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
一般刺血后再拨罐。
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一、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二、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刺血后的反应一、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
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二、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一、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二、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一、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二、严重的心脏病。
三、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四、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五、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六、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一、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二、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三、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四、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从出血看病法一、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
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二、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临床经验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
董氏奇穴(纯干货建议收藏)

董氏奇穴(纯干货建议收藏)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
针深半分。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说明:①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②木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③木穴治疗鼻涕多、手掌皱裂病尤其有特效。
2.心膝位置:中指背面第二节中央两侧中点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本穴治疗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临床运用之效果极佳。
配膻中治疗膝无力特效3.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背面尺侧。
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经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说明:①妇科穴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②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
4.还巢位置:无名指小指側正中央,赤白肉际处是穴。
主治:子宫痛、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频数、阴门发肿、安胎。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忌双手同时取穴。
运用:本穴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且疗效显著。
其穴多与妇科穴相伍,左右交替,即左妇科伍右还巢,右妇科伍左还巢。
不唯治妇科诸症颇佳,治疗不孕症亦有特效。
5.五虎穴部位:在大指阴掌第一节之桡侧,针深两分。
主治:全身骨痛。
说明:①五虎穴位于阴掌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用六分点法,处自上而下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②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6.二角明位置: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
针法:五分针,皮下针向小指方,横刺二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上述诸症,疗效颇著。
本穴与火串共用,治疗闪腰岔气者,莫不立时见效。
二角明一穴,治疗闪腰岔气,胸胁疼痛时,若病程短,针下当可取效。
(2021年整理)董氏奇穴

(完整)董氏奇穴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董氏奇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董氏奇穴的全部内容。
手背部董氏奇穴:共39个
手背部手指部位:
1。
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節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處、三穴。
劑量:使用三稜針點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分。
主治:惡性腫瘤、久年惡瘡、癰疽、或惡瘤開刀後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結痂者。
以三稜針點出黑血立即見效。
特效主治:外科腫瘤。
配穴:配外三關穴、止瘤穴治外科
手背部董氏奇穴详解。
董氏奇穴取穴示意图,穴位治疗方法、病症解析

董氏奇穴取穴示意图,穴位治疗方法、病症解析《三星一、二、三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肝膽神經、脾之神經。
主治:兩肋痛、肋膜炎、黃疸病、肝炎、口苦、耳聾、兩腿內側筋痛、胃脹、脾臟腫大。
治療方法:刺針法三星一示意图三星一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下五分處是穴。
斜刺三分。
三星二示意图三星二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處是穴。
斜刺三分。
三星三示意图三星三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上五分處是穴。
直刺二~三分。
三海一、二、三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子宮興膀胱神經。
主治:急慢性腎盂炎、膀胱炎、子宮瘤、卵巢瘤、子宮炎、卵巢炎、坐骨神經痛、腰痛、脊椎炎、腎虧陽萎、早洩、增高、項緊痛、後腦疼痛、膽汁分泌不足。
治療方法:刺針法、三海一、二、穴同時取用、三海一穴示意图三海一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下五分處是穴、斜刺三~八分。
三海二穴示意图三海二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處是穴、直刺二分~五分三海三穴示意图三海三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上五分處是穴、直刺二分~五分大白穴示意图大白穴取穴:手握拇指與食指間橫紋盡頭向外一寸是穴,即靈骨穴下一寸處。
手背大拇指與食指叉骨陷中,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合谷穴外一寸骨邊、劑量:三稜針刺出血解剖位置:此處為第一手背側骨間筋、有撓骨動脈、橈骨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頭痛、偏頭痛、肺癌、肺炎、肺氣腫、肺積水、坐骨神經痛、腰痛、背痛。
又治小兒氣喘、發高燒治療方法:放血法特特效主治:小兒氣喘、發高燒、肺炎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大白穴以三稜針治小兒氣喘、發高燒、肺炎(特效)。
重子穴示意图重子穴取穴:掌心向上,當大拇指掌骨與食指掌骨之間,虎口下一寸處是穴。
可與大白穴相通。
劑量:直刺一~二寸。
解剖位置:有僥骨神經、撓骨動脈、肺分支神經。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氣腫、感冒、咳嗽、氣喘、心悸、膝蓋痛、退燒、喉炎。
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主治:小兒疾患特效配穴:重子穴治小兒疾患以三稜針刺出血(特效)。
董氏奇穴穴位图(1

董氏奇穴穴位图(1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人阳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
董氏奇穴——治疗学

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
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
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
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四)前头痛:针法头面颈项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
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
再针下三皇(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
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
(九)脑骨肿大: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加针复溜,效更佳。
董氏奇穴入门——穴位详解(附图)

董氏奇穴入门——穴位详解(附图)镇逆组穴此组穴是由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镇静穴组成。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2.2 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皇、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少泽放血)2.3 新老十针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
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具体穴位:1.治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2.治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3.治疗不育症、不孕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4.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分为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2.4华佗夹脊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
1.脑血管疾患、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挟脊配风池、完骨、天柱2.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挟脊加中白、下白肾关、心门3.脾胃病:脾胃段挟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5.妇科疾患:腰骶段挟脊加外老十针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完骨、天柱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穴(董氏奇穴)及新穴治疗学(庄育民編著《鍼灸别传奇穴集》)头脑疾病头痛 1.针泽田合谷(灵骨),立即可以止痛。
2.针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留针半小时,轻症二次,重症三四次,可以不发。
3.飞马(驷马)、明黄、曲陵、足千金,可作配穴,单取一穴刺针,亦能生效。
4.阳明经头痛,在厥阴俞上点刺放血亦可。
编者按:在治验上,一妇人患头痛甚剧,经刺泽田合谷(灵骨),后三里(侧三里),下针痛止。
又有一妇人患习惯性头痛有年,针明黄、六完,亦立愈。
厥阴俞在膀胱经上。
偏头痛 1.三钟、外花(三重,四花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立即止痛。
编者按: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针法与效果,同正头痛一样很好。
头晕 1.血压高的头晕,先针火硬,再在背部胸椎两侧放血,血压就降低,晕眩亦愈。
2.脑贫血的头晕,针统关、统山、统天(通关,通山,通天)。
编者按:一军人头晕,诊系血压高,在委中至承山直线上放血,再在胸椎两侧线上放血,立即不晕。
头部开刀 1.针两手外关,两完骨,通电一小时,然后动手术。
编者按:完骨是列入麻醉穴中。
脑神经不清 1.针正会上印堂(正会镇静),再在三钟穴(三重穴)放血。
脑清功效相同。
编者按:某医生在治验上,有一位五岁小儿,他只会叫一声妈妈,其他话都不会说,代针上列穴位,他什么话都能讲出来了。
脑膜炎 1.三钟(三重),用回马针法。
脑瘤 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火菊),再在三钟穴用回马针法。
脑骨肿大1.针下承筋(正筋)。
编者按:本穴治疗脑骨肿大,效果很好。
脑后右侧生瘤肿痛 1.在右侧丘墟静脉管上大放血,随即消散。
脑积水 1.针下承筋(正筋),化瘤(上瘤),有良好效果。
眼疾病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胸椎两旁放血。
再针统肾(通肾)、地皇、人皇。
编者按:在治验上对患高血压,视物模糊,在胸椎旁放血后即清爽。
一妇人患高血压视力不清,针地皇、人皇、统肾(通肾),血压下降,视物清楚。
近视 1.针中指的十奇、十绝、配上太(光明),效果很好。
2.一般可以取臂臑为主穴。
3.至明四、透明二,作为配穴。
眼丹 1.针泽田合谷(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编者按:一位小姐,左生眼丹,医生要开刀,她不肯,以借钱为由,潜至编者诊所,代针上穴,一次即愈。
后遇该医生说,为何不来开刀,小姐说,经针刺治愈的。
医生骇怪地说,眼睛不会针瞎么。
小姐说,针在手上的,不是你们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哑然。
目赤(角膜炎) 1.肩胛骨部上红点放血,耳尖放血。
2.再针上白穴,有奇效。
编者按:肩胛上的取穴法,载在庄着中国针灸学319页目乾濇 1.针明黄有效。
两眼睁不开 1.至阴下针,即可睁开。
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编者按:一老年人,患糖尿病多年,忽然视四指如五指,在明黄针后,立即正常。
散光 1.针中白有效。
眼痛眼花 1.针头光明(上里),外光明(四腑一)。
2.再针统关、统山、统天、三黄,效果甚好。
眼球歪斜1.先针肾关,再针至阴。
编者按:一女童两眼斗视,针至阴立即正常。
眉棱骨痛1.针解。
2.针肾关、鳯鸣一二(二角明)有特效。
屈光眼 1.上睛明、下睛明、上明、下明。
编者按:这些穴位,都是新发现穴,总称新穴,以下均同。
白内障 1.至明、至明四、至明五。
色盲 1.用正穴中的攒竹、承泣、鱼腰、丝竹空、肝俞、足光明。
编者按:色盲的症状,可分为全色盲、红色盲、绿色盲三种。
在现代医学上,是无法治疗,如果针刺上列穴位,疗效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角膜白斑1.上睛明、下睛明、至明二、透明、透明二。
视神经萎缩 1.至明、至明一、至明五。
斜视 1.至明、至明一、至明三。
夜盲 1.至明、至明二。
编者按:白昼视物正常,日暮则看不见东西,所以又称雀盲。
角膜翳 1.至明一。
见风流泪1.上睛明、下睛明。
灸大骨空,再取三钟放血,上太放血。
角膜溃痬1.至明一、透明二。
眼跳 1.针马金水,对侧太白(大白),火硬。
青光眼 1.至明四、岩池。
一般眼病1.至明、万里。
编者按:1.眼病种类很多,一般是西医擅长治疗,但是多数免不了动手术。
2.在针灸方面,疗效很高,尢其是用科学方法检查不出的眼病,以及色盲,只有针灸可以治愈。
两眼闘拢1.针至阴。
鼻疾病鼻乾 1.针飞马(驷马)三穴。
编者按:王执中祖母鼻乾,灸绝骨而愈。
鼻塞 1.感冒鼻塞,针肩中,灸下花(四花下)。
2.后三里(侧三里)留针半小时,或针鼻通亦有效。
编者按:某医生治一位腩人鼻塞不通,只能用口呼吸,一针肩中,立即通畅。
鼻膜炎 1.针飞马、统天、统关(驷马,通天,通关)即愈。
2.针上太(光明)亦灵验。
3.或针统天、统胃、统关(通天,通胃,通关),亦同样有效。
4.针鼻通,六椎旁。
酒渣鼻(鼻头红晕) 1.飞马穴(驷马穴)向外开一寸为中心,向上一寸,向下一寸,三穴一同下针。
2.正本用三棱针或七星针点刺出血,二、三次即愈。
3.针鼻通有效。
编者按:疗养院一病人,鼻上红晕已经三年,用正本治法,两天即愈。
鼻衂(鼻出血) 1.针肩中立止。
嗅觉迟钝1.六椎旁。
鼻骨痛 1.针曲陵可愈。
鼻大如拳1.鼻准周围,用七星针扣打出血,立愈。
编者按:一药商,鼻大如拳,屡发屡止,发则胀痛异常,由某医院神经科医师介绍,用上法三次即愈,后未再发。
耳疾病中耳炎 1.飞马(驷马)一、二、三穴放血。
2.无名穴地区(外踝前侧区)散刺放血。
编者按:高雄一军人,患此三年,中间烂一大窟,每天由西医冲洗,毫无进展,后由某医师介绍,用无名穴放血外,耳中渗入枯矾散,两星期完全痊愈。
耳痛 1.三钟(三重)、四花,同时点刺放血。
编者按:在临床上,必须要检查有无生疔现象。
耳内胀 1.曲陵、中白,留针半小时。
耳鸣 1.泻飞马(驷马),补肾关,可即停止。
2.曲陵用泻法,再补明黄,亦可停止。
3.针飞马(驷马)三穴,无名穴放血。
4.后听会,或配正经中渚。
耳聋 1.天听,后听会,池前,颊内陵下,分成两组,隔日针一组。
聋哑 1.听穴,听聪,后听会,分两组,隔日针一组。
2.飞马(驷马)一、二、三穴,两足同针,三钟(三重)放血。
编者按:1.以上大部分是新穴。
2.飞马、三钟(驷马,三重)是秘穴,用之效果很好。
3.先天性聋哑,是又聋又哑,效果欠佳。
4.后天性高热的药物中毒,影响听觉神经则耳聋,影响语言神经则哑,针治有效。
5.中风痰窜络隧,舌强不能言语,有效。
6.耳内有缺陷是无效。
7.医聪亦是针聋的特效穴,详庄着中国针灸学中。
口舌齿病口噤 1.针火硬。
编者按:针正经上的颊车、地仓、合谷,效果比较顯著。
下颌骨痛(口不能张) 1.针火硬。
编者按:内经:"肝主筋",口不能开,是属于筋病,所以刺肝经的火硬穴有效。
口眼 1.针飞马、统肾(驷马,通肾),再将三重放血。
歪斜 2.灸足鬼哭穴,立即可正。
3.灸大骨空,针外花(四花外)、后三里(侧三里)、后下三里(侧下三里),牵正。
编者按:一人口眼歪斜,针飞马、统肾(驷马,通贤),立即修改。
舌强难言(中风失语) 1.针旁谷,商丘,强音,增音。
编者按:一军人舌强,不能讲话,针肩中,留针半小时,就能讲话。
能配商丘更佳。
舌下肿 1.针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有效。
编者按:本症就是重舌,又名莲花舌,刺金津玉液,效果亦好。
口渴 1.针下关。
口内生瘤1.针上花穴(四花上穴)有效。
牙痛 1.针泽田合谷(灵骨),交刺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
2.针外花(四花外)亦有效。
拔牙麻醉1.拔牙麻醉点一区、四区。
编者按:刺针后通电,一小,就可以手术。
颜面神经颜面神经抽掣 1.针马快(马快水)、六完有效。
编者按:可以配患侧肩井。
面麻(面如虫痒)1.三钟(三重)放血,针后三里,后下三里,上太(侧三里,侧下三里,光明)。
编者按:针迎香,效果亦佳。
咽喉疾病鱼骨刺喉1.针足千金有特效。
编者按:鱼骨刺在喉间,不能咽物,下针即愈。
喉痛 1.耳后青筋放血。
2.三钟穴(三重穴)放血。
3.足千金放血。
编者按:上列三穴,在任何一穴,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以足千金最快。
颈项疾病颈癧(瘰癧) 1.针三钟(三重)、六完(患侧),非常有效。
2.三钟(三重)放血,可以立消。
编者按:一女童颈生三癧,泻白环俞(双穴)半小时,立消二枚。
秩边、承扶,可为配穴。
大颈泡 1.先针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
2.再将三钟(三重)放血。
3.或针统天、足千金。
4.三钟(三重)必须放血。
颈部血瘤1.刺对侧昆仑穴上青筋,放出紫黑血,瘤即随之缩小,至消完为止。
编者按:曾在长沙见一江湖医生,用上法治疗此症,立见奇效。
颈项皮肤病 1.针肩中有效。
项强 1.刺十王、灸大骨空,再针对侧肩中,往往一次即愈。
2.针下承筋(正筋),即可转侧。
3.针独阴(火包),亦立即可转。
编者按:以上三种刺法,选任何一穴都可收到快捷的效果。
廉泉穴生瘤 1.针天应穴。
2.再针太白(大白)、火串,十数次可消。
遮腮(腮腺炎或耳下腺炎) 1.耳売穴放血。
编者按:刺耳売穴上肿胀青暗色的静脉管,放出血液,病人会感觉到肿胀的张力减轻,颔关节活动舒适。
上肢疾病手指麻 1.针昆仑(回马针)半小时即轻。
2.膝盖十字中心向上二寸,向内一寸下针(通肾),再针人皇。
食指痛 1.从背面穴向下,大肠经上,找寻青筋,点刺放血,屡试屡效。
编者按:食指是大肠经的起点,该部血流不畅,所以会痛,放出瘀血,血流即畅,所以不痛。
手跌伤 1.针飞马(驷马)三穴,一同放血,可以立愈。
手痠 1.针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回马针立愈。
中指(趾)麻 1.膝盖中央,十字綫中心,向上二寸,向内一寸(通肾),下针即愈。
指关节痛1.灸大骨空,小骨空。
腕关节痛1.针第二阳池,腕骨。
2.针上髎(正穴)二穴,廿分钟即愈。
手不能举1.肩中向下二寸,直线上点刺出血。
2.再针肾关,捻针至能举后出针。
3.外关透内关,昆仑透太,绝骨透三阴交。
编者按:一人右手不能举,针对侧肾关,即刻可以高举。
手痛不能握物 1.对侧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用回马穴。
2.针对侧压痛点亦效。
肩关节扭伤 1.用手压患侧手三里,合谷,掐大指次指十王穴,立即止痛。
编者按:此法效果很好。
上臂痛 1.针对侧后三里(侧三里),六完有效。
2.再在对侧上曲,用三棱针放血。
3.左臂痛,在膝眼下针即愈,下花放血亦效。
肩凝 1.针肩中。
2.肩三针。
肩闪痛 1.在跗阳至昆仑线上的青筋上(七虎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2.第二合谷,二间下针亦可。
编者按:一位军官,在天宗,肩髎地区痛,取跗阳至昆仑线上青筋放血,立即不痛肩痛 1.左肩痛,手不能举,针右侧足千金,左侧水曲,即能上举。
2.肩三针亦有效。
腕臂痛 1.水俞(水愈)放血。
2.臂痛刺患侧水俞(水愈)。
肘关节痛1.针曲棱,下针即愈。
两手抅挛1.针正经的筋缩。
手抽筋 1.针对侧火山。
手腕下垂1.曲池透少府。
手臂难转1.针合谷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