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治疗高血压方案(看图说话)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详解图文

董氏奇穴详解图文
目录
• 1---20图解 • 21---25.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简介
• 26—27.董氏刺血针法之特点 • 28---31. 特色诊法 • 32---43.治疗特色 • 44---62.精华董氏奇穴特效配穴 • 63---79.董氏72绝针 • 80.---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歌诀
1
2
3
4
33
• 二、董氏奇穴之命名
• 董师虽然创见奇穴甚多,但从无一穴以自己姓名命名,他认为医 学为救人之利器,为社会之所需,不应私秘而主张公开,编写奇 穴之汇,亦无一丝名利之图,其伟大精神令人钦佩,反观时下偶 有一见,尚未定论,恐或为别人所据,即迅速冠以某某合谷,某 某血海、某某三阴交者,又岂可以道理计。至于那些剽窃别人创 见将穴改名,企图偷天换日之人,则又岂能不觉愧耻。
30
• 五、治疗特色 • 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
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 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 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 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 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 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 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重治暴聋; 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屡验不爽,不 一而足。在患侧四花中穴、四花外穴附近若有瘀络,刺血 对缓解肩关节疼痛极有效验。
• 运用董氏奇穴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掌握一些特效的招 式,形成一系列疑难专科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董氏先祖 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卓有成效的治疗经验,必须首先 掌握。第二层次,由董氏奇穴完整的实践及理论体系切入, 参透针道原理,把握一身阴阳规律,形成以静制动、以不 变应万变的整体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临床 问题时,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找到最佳治疗对策。可以 说,董氏奇穴将中国传统针灸之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为 学者须沉潜入微,真积力久,方可慧然独悟。

董氏奇穴72绝针

董氏奇穴72绝针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以后再发详细的.还有32解针.及董氏掌诊.1.外三关一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联机之中点。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联机之中央点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6.双灵一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穴位: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图解董氏奇穴特效穴:手解、上下高

图解董氏奇穴特效穴:手解、上下高

图解董氏奇穴特效穴:手解、上下高手解穴应用非常广泛,是董氏“三十二解穴”之首,效果神速,可解痒,解麻,解晕,解痛……解一切不爽。

既可解百痛,亦可解百忧。

手解穴之中,只要任取一穴使用即可。

手解穴还同上高穴、下高穴一样,有增高的作用。

因手解穴为最佳止痛穴,故治疗肺癌、鼻癌时必须加手解穴。

小孩子肚子疼,按揉手解穴即可快速止痛。

当然肚子疼的原因非常多,需要辨明原因后,针对具体原因去处理。

手解一穴:手掌面,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掌指横纹向上ー寸处。

手解二穴:手掌掌面,掌指横纹向上一寸半处,即手解一穴上五分处。

解剖:五脏敏感神经、正中神经。

穴性:调和气血、通经活络、镇静安神。

主治:晕针,或下针以后引起之麻木、针口痛、气血错乱之刺痛坐骨神经痛、腰痛、三叉神经痛、全身痛、开刀后伤口疼痛、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疼痛难忍,可用于拔牙时麻醉止痛、子宫手术之麻醉止痛。

二穴兼能治胆疾、胆石症、胆囊炎、神经麻痹。

针刺法:直刺2-8分,针下立解,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立解。

配穴:麻醉:手解穴+心灵穴。

上高穴:手掌面,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掌指橫纹向上二寸处,即手解二穴上五分处。

下高穴:手掌面,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掌指横纹向上三寸处,即手解二穴上ー寸半处。

解剖:正中神经浅枝、尺骨神经分枝、肾脑神经。

穴性:疏经调气、理脾和肠。

主治:肋膜炎(胸膜炎)、腹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且有增高之效。

针刺法:直刺2-8分。

配穴:(1)盲肠炎:腑巢点刺放血+上高穴+下高穴。

(2)增高:上高穴+下高穴+正会穴+正脑穴+印堂穴+下三皇+耳穴(内分泌+皮质下+肾点+脑点+男取睾丸/女用卵巢)。

上高穴、下高穴从名字上即可知此穴具有增高助长之效。

因具有促进进脑神经皮质素分泌的作用,故可以增高。

下针20次约可增高5-10公分,超过20岁以后,效果较小。

上高穴配下高穴亦为治疗腹膜炎之特效穴。

二穴在董公所著书中未列出,由胡师公依董公平日所传将其公开。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

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

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

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

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四)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

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九)脑骨肿大: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

再针下三皇。

(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

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

(五)两眼睁不开: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治疗高血压的董氏奇穴—足三火

治疗高血压的董氏奇穴—足三火

治疗高血压的董氏奇穴—足三火
1、火连穴
【定位】:足内侧缘,当第一跖趾关节后2寸是穴。

【主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眼花、心悸、心脏衰弱、脑瘤、脑膜炎。

【针法】:直刺0.3-1.0寸或横刺,针与跖骨成直角,沿着跖骨底缘进针。

【注意】:单脚取穴,孕妇禁针。

2、火菊穴
【定位】:在火连穴后一寸处。

【主治】:手麻痹、心悸、头晕、脚痛、高血压、头晕脑胀、眼昏花、眼压过高引起的眼皮发酸、脑瘤、脑膜炎。

【针刺】:针刺0.5-1-0寸。

【注意】:单脚取穴,孕妇禁止针刺。

3、火散穴
【定位】:火菊穴后一寸处。

【主治】:头痛、脑胀、角膜炎、腰酸、头晕、眼花、背痛、脑瘤、脑膜炎。

【针刺】:直刺0.5-1.0寸或横刺,刺法同火连穴。

【运用】:火连、火菊、火散,简称“足三火”,三穴同时下针,是治疗高血压及其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眼花、心悸、心脏衰弱的特效穴(即治疗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引起的眼、脑、心等并发症)。

【说明】:三穴一般单脚取穴,双脚取穴并无不佳作用,但临床用针务必精简为宜;董师原著释单取穴,双脚不可同时下针,仅供参考。

董氏奇穴取穴示意图,穴位治疗方法、病症解析

董氏奇穴取穴示意图,穴位治疗方法、病症解析

董氏奇穴取穴示意图,穴位治疗方法、病症解析《三星一、二、三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肝膽神經、脾之神經。

主治:兩肋痛、肋膜炎、黃疸病、肝炎、口苦、耳聾、兩腿內側筋痛、胃脹、脾臟腫大。

治療方法:刺針法三星一示意图三星一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下五分處是穴。

斜刺三分。

三星二示意图三星二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處是穴。

斜刺三分。

三星三示意图三星三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上五分處是穴。

直刺二~三分。

三海一、二、三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子宮興膀胱神經。

主治:急慢性腎盂炎、膀胱炎、子宮瘤、卵巢瘤、子宮炎、卵巢炎、坐骨神經痛、腰痛、脊椎炎、腎虧陽萎、早洩、增高、項緊痛、後腦疼痛、膽汁分泌不足。

治療方法:刺針法、三海一、二、穴同時取用、三海一穴示意图三海一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下五分處是穴、斜刺三~八分。

三海二穴示意图三海二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處是穴、直刺二分~五分三海三穴示意图三海三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上五分處是穴、直刺二分~五分大白穴示意图大白穴取穴:手握拇指與食指間橫紋盡頭向外一寸是穴,即靈骨穴下一寸處。

手背大拇指與食指叉骨陷中,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合谷穴外一寸骨邊、劑量:三稜針刺出血解剖位置:此處為第一手背側骨間筋、有撓骨動脈、橈骨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頭痛、偏頭痛、肺癌、肺炎、肺氣腫、肺積水、坐骨神經痛、腰痛、背痛。

又治小兒氣喘、發高燒治療方法:放血法特特效主治:小兒氣喘、發高燒、肺炎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大白穴以三稜針治小兒氣喘、發高燒、肺炎(特效)。

重子穴示意图重子穴取穴:掌心向上,當大拇指掌骨與食指掌骨之間,虎口下一寸處是穴。

可與大白穴相通。

劑量:直刺一~二寸。

解剖位置:有僥骨神經、撓骨動脈、肺分支神經。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氣腫、感冒、咳嗽、氣喘、心悸、膝蓋痛、退燒、喉炎。

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主治:小兒疾患特效配穴:重子穴治小兒疾患以三稜針刺出血(特效)。

庄育民秘穴(董氏奇穴)治疗篇

庄育民秘穴(董氏奇穴)治疗篇

秘穴(董氏奇穴)及新穴治疗学(庄育民編著《鍼灸别传奇穴集》)头脑疾病头痛 1.针泽田合谷(灵骨),立即可以止痛。

2.针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留针半小时,轻症二次,重症三四次,可以不发。

3.飞马(驷马)、明黄、曲陵、足千金,可作配穴,单取一穴刺针,亦能生效。

4.阳明经头痛,在厥阴俞上点刺放血亦可。

编者按:在治验上,一妇人患头痛甚剧,经刺泽田合谷(灵骨),后三里(侧三里),下针痛止。

又有一妇人患习惯性头痛有年,针明黄、六完,亦立愈。

厥阴俞在膀胱经上。

偏头痛 1.三钟、外花(三重,四花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立即止痛。

编者按: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针法与效果,同正头痛一样很好。

头晕 1.血压高的头晕,先针火硬,再在背部胸椎两侧放血,血压就降低,晕眩亦愈。

2.脑贫血的头晕,针统关、统山、统天(通关,通山,通天)。

编者按:一军人头晕,诊系血压高,在委中至承山直线上放血,再在胸椎两侧线上放血,立即不晕。

头部开刀 1.针两手外关,两完骨,通电一小时,然后动手术。

编者按:完骨是列入麻醉穴中。

脑神经不清 1.针正会上印堂(正会镇静),再在三钟穴(三重穴)放血。

脑清功效相同。

编者按:某医生在治验上,有一位五岁小儿,他只会叫一声妈妈,其他话都不会说,代针上列穴位,他什么话都能讲出来了。

脑膜炎 1.三钟(三重),用回马针法。

脑瘤 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火菊),再在三钟穴用回马针法。

脑骨肿大1.针下承筋(正筋)。

编者按:本穴治疗脑骨肿大,效果很好。

脑后右侧生瘤肿痛 1.在右侧丘墟静脉管上大放血,随即消散。

脑积水 1.针下承筋(正筋),化瘤(上瘤),有良好效果。

眼疾病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胸椎两旁放血。

再针统肾(通肾)、地皇、人皇。

编者按:在治验上对患高血压,视物模糊,在胸椎旁放血后即清爽。

一妇人患高血压视力不清,针地皇、人皇、统肾(通肾),血压下降,视物清楚。

近视 1.针中指的十奇、十绝、配上太(光明),效果很好。

董氏奇穴穴位图(1

董氏奇穴穴位图(1

董氏奇穴穴位图(1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人阳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