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

合集下载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

董⽒密⽳⽴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拇指背⾯末节中央. 毫针垂直刺⼊, 刺⼊深度为1cm 左右, 留针30 分钟. 每⽇⼀次. 连⽤1-6 次. 该头痛奇⽳, 对枕⼤神经痛, 紧张性偏头痛有奇效, 对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部昏胀痛也有良效, 对安神治失眠及晕厥有奇效,应⽤该⽳治疗顽固性失眠基本都能让患者当天得到有效有睡眠. 总之该⽳有安神定痛, 开窍醒神的效果显著.治失眠奇⽳⽳位:在⼿背中指掌指关节最⾼点(即拳尖处)。

针法:直刺或向上斜刺2-3分深,针感:有痛胀感即可,留针法15分钟左右,临睡前针效果更佳。

对治疗长期失眠的患者均有奇效。

⼗七椎治疗腰腿疼痛[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法是⼀根针沿⽪下进针,进针约1⼨时捻转让针⾝被肌纤维缠绕,感觉针⾝有沉紧感时向下压,这时⼀般会出现针感向下传导,那条腿疼痛针感就会传到那条腿,⽤的好的话能够传导到⾜底。

这个效果不错,急性疼痛效果最佳,可收⽴杆见影之效。

顽固性腰间盘突出针灸对那些顽固性的经多种⽅法治疗⽆效的病例,应⽤此法,可有针到病除之效。

[取⽳]1、腰五龙2、承⼭3、环跳4、昆仑5、委中上图:[转载]神针绝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针针灸( 针灸五龙针法主治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质增⽣、颈椎综合症、肾亏、肾虚、肾寒、腰肌酸软、胸背疼痛沉⽊、肩胛风寒、脊柱炎、脊髓空洞症、脑供⾎不⾜。

胸五龙针⽳位:1风门:位于第⼆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厥阴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腰五龙针⽳位:1三焦俞:位于第⼀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命门:位于第⼆腰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痛,各种痛都可以⽌,效果神奇!⼈⾝上任何⼀个地⽅痛,都在⼿指上有⼀个压痛点。

董氏奇穴针灸----曲陵穴、建力、中力

董氏奇穴针灸----曲陵穴、建力、中力

董氏奇穴针灸----曲陵穴、建力、中力
曲陵:位置在尺泽直下一寸五分。

建力:位于曲陵外侧五分。

中力:位于建力外侧五分。

取穴方法:一寸针,进针5~8分。

三穴齐下可治:
1.上焦心肺病症。

2.咽喉区域病症。

3.对侧委中区域及肘膝转筋。

【主治】:
1.上焦心肺区域:咳嗽,感冒、气喘、肺炎,支气管炎,心悸、心脏扩大、重感冒、鼻炎、心脏麻痹。

2.咽喉区域病症,咽喉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节、胸痛、背痛、声音沙哑、声带小结。

3.对侧肘膝病症、筋病:网球肘、膝后委中区域、抽筋,足后跟腱疼痛。

【临床应用及处方】:
(一)本穴配喉灵,对于咽喉肿痛,感冒咳嗽,声带小结,淋巴系统,疗效显著。

(二)本穴配心灵,重子重仙,对于心肺疾病,支气管炎,心脏不舒,有效。

(三)本穴配肩六,治疗腿抽筋,网球肘,足跟痛等,有效。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2018-10-27 21:53:53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

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

治疗肩周炎的特效⽳⼀般认为肩周炎是风寒侵袭,寒凝⾎瘀之实证,但事实并⾮如此,肩周炎其实是本虚标实之证,这个虚主要是肝肾阴虚、阳明⽓虚。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肩周炎多发⽣在五⼗岁左右,且⼥性多见,因为五⼗岁左右肝肾渐虚,阳⽓也渐虚,⽽阳明经(尤其⾜阳明胃经)是多⽓多⾎之经,三阳经中⽓之最,⽓虚者阳明经为⾸,“阳⽓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与冲任关系密切,冲⾪属阳明,所以肩周炎以⼥性多见。

⼀:阳陵泉主治:疼痛部位不是很明确⼜有活动障碍的肩周炎。

⽴效。

分析:肩周炎为筋病,阳陵泉为⼋会⽳之⼀,筋会阳陵,所以阳陵泉统治⼀切筋病。

治法:于对侧阳陵泉附近寻找明显的压痛点,针。

位置:⾜少阳胆经⽳,⼩腿外侧,腓⾻⼩头前下⽅凹陷处⼆:条⼝主治:阳⽓虚明显的肩周炎者。

分析:见肩周炎概论部分治法:透承⼭位置:⼩腿前外侧,犊⿐下8⼨,距胫⾻前缘⼀横指。

三:鱼肩主治:肩前痛分析:肩前为⼿太阴肺经循经处,鱼肩⽳为⾼树中发现的⼀个新⽳,位于⼿太阴肺经上,鱼际⽳向拇指⽅向0.5⼨处,按全息理论,此处刚好对应第⼀掌⾻肩的位置。

治法:鱼肩处找阳性反应点针位置:鱼际⽳向拇指⽅向0.5⼨处四:三间主治:肩周炎,特别是以肩髃疼痛(肩峰稍前下⽅)明显者分析:三间为⼿阳明⼤肠经之输⽳,肩周炎与阳⽓虚有关,“输主体重节痛”,⽽且在全息理论⾥,三间应对肩的位置,所以三间治肩周炎有效,⽽肩峰稍前下⽅(肩髃)⼜是⼿阳明⼤肠经循经处,故对此类肩周炎效尤甚。

治法:于三间处向第⼆掌⾻按压,寻找阳性反应点,往往可找到王不留形⼤⼩压痛点或条索状物,先斜刺穿过条索,再于第⼆掌⾻与条索间刺⼊。

位置:微握拳,在⼿⾷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五:后溪主治:肩后疼痛甚⾄牵引肩胛者分析:后溪为⼿太阳⼩肠经之输⽳,⼿太阳⼩肠经循经肩后。

在全息理论时,后溪相当于肩的位置。

治法:同三间六:束⾻主治:肩后痛牵引腋下拘紧疼痛者分析:束⾻为⾜太阳膀胱经⽳,⾜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病,⽽束⾻按全息论应对肩的位置,⼜:“⾜太阳筋……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病……肩不举……,腋⽀……”。

针刺董氏奇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60例

针刺董氏奇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60例
年 1 月一 2 0 1 4年 6月 本 院 针 灸 科 合雷火灸治疗 。取穴 : 主穴取 肾关 述穴位处 , 根据部位选用不 同型 号 肩 周炎 患 者 , 共 6 O例 , 年龄 4 1 — 7 5 ( 健侧 ) 、 四花 中( 患侧 ) 、 肩 中( 健 的火罐 , 并采用闪火留罐法 , 1 0 m i n

针灸经络 ・
针刺董 氏奇穴 配合 雷火灸治疗肩周炎 6 O例
何佳瑁 上 海市普 陀 区人 民医 院 2 0 0 0 6 0 上海 市江 宁路 1 2 9 1号
摘 要 目的 : 观察针刺董 氏奇穴配合 雷火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 将6 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 为两
组, 每组各 3 O 例。治疗组以针刺 董氏奇穴( 主穴取 肾关、 四花 中、 肩中等) 配合 雷火灸治疗; 对照组以针刺配合火 罐治疗。 两组治疗均为隔 日1 次, 1 0次为 1 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2 天, 共治疗 2 个疗程。 结果 :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 效 率为 9 6 . 7 %, 对 照组 总有 效率 为 7 6 . 7 %, 治疗 组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结 论 : 针 刺董 氏奇穴 配合 雷火 灸治 疗 肩
岁, 病程最短 1 周, 最长 3 年, 且均 侧 ) ;配穴 :肩前痛者配三间 ( 患 后取罐 。隔 日治疗 1 次, 1 0 次为 1 为单侧肩关节疼痛者 , 按照随机数 侧 ) , 肩后痛者配后溪 ( 患侧 ) , 肩外 个疗程 , 疗程间休息 2 d , 共治疗 2 字表 法分 为两 组 。 治疗 组 3 0例 , 男 侧痛者配中渚 ( 患侧 ) , 如有后伸受 个疗程 。 嘱患者治疗期间每 日做爬
棱针 点 刺 出血 。操作 方 法 : 患 者取 3 . 1 疗效标准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

董氏奇穴、刺络放血,治疗痛证疗效佳甘肃永登副主任医师张帆李广英董氏奇穴的特点是取穴少,用穴精,急痛症见效快,疗效好,是针刺疗法的特色之一。

奇穴配合三棱针刺络放血,就象浮针一样,止痛往往于顷刻之间,数年大病霍然而愈,效果神奇,令人不可思议。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浩如瀚海,深若渊壑。

毛主席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笔者在应用针灸的基础上,采用董氏奇穴、刺络放血、艾灸治疗诸般痛证,每获良效,现辑录验案,以飱读者。

1. 急性腰扭伤霍某,女,48岁。

弯腰取物时突感腰部剧痛难忍,不能直立,行走困难,无臀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

针刺取穴:(1)灵骨穴(健侧),手背第一、二掌骨结合处(即上合谷穴)与重仙穴相通。

(重仙穴在手掌拇、食指夹缝间,离虎口2寸)。

(2)大白穴(患侧),食指桡侧第二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即三间穴)。

进针后,间歇边捻转行针,边转动腰部,并用一手按摩腰部,疼痛随即减轻。

留针20分钟后,疼痛消失,直立步行回家,经随访一次治愈。

2. 落枕李某,女,38岁。

起床后颈部强硬,不能左右转动,右颈部肌紧张有压痛。

针刺取穴:(1)重子穴(健侧),手心向上,虎口下约1寸,拇、食指掌骨间。

(2)后溪穴(对侧):握拳第五掌指后外侧横纹尽头,八脉交会穴之一。

(3)承浆穴,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

进针后边捻针,边摇头,边按摩颈部。

留针30分钟,颈痛消失,颈部转动灵活,一次治愈。

3. 肩周炎罗某,男,50岁。

雨淋后疼痛3月余,受寒加重,肩关节上挙、外展、内旋受限,曾针刺、服中、西药效果不显。

针刺取穴:(1)天皇副穴(患侧),即脾经之阴陵泉穴直下1.5寸。

(2)足千金穴,侧下三里穴后1.5寸再直下2寸。

(3)足五金穴,在足千金穴直下2寸,后二穴均在腓骨前缘(健侧取穴)。

(4)曲池穴(患侧),进针后边捻针,边活动肩部,用手拍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好转。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肩胛肩区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

针对这一症状,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治疗肩胛肩区疼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关于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的医案。

患者,男性,60岁,主述右肩背部疼痛3年,疼痛性质为隐痛,伴有僵硬感,活动受限,因此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肩周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后来经朋友介绍,到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中心求医。

患者来诊时,情绪较为低落,表情疲倦,肩部活动受限。

一侧肩背部有轻微的压痛,局部肌肉紧张,关节受限,叩诊肌腱有明显的硬结感。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后,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团队确诊为肩胛肩区疼痛,采用“寻找重子、砭石治疗”法治疗。

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了重子定位。

通过按压和揉捏的方式,找到了患者体表局部的病变区域,即肩胛骨下角附近。

接着,治疗师使用砭石(石灰石)进行治疗。

在找到重子后,治疗师用砭石对重子进行适当的按摩和刺激,帮助重子恢复正常的运行和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到疼痛逐渐减轻,肩部活动也逐渐恢复。

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了重仙治疗。

重仙治疗是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的另一大特色,通过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和刺激,可以有效地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经过7次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

患者表示对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的疗效非常满意,对医护人员也充满感激。

通过这个医案,我们可以看到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在治疗肩胛肩区疼痛方面的独特优势。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还能够调整身体的整体气血状况,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恢复。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法在治疗肩胛肩区疼痛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疗效,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一、头部疾病(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痛: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痛: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
本人用重子,重仙,加肾关。

治疗肩周炎100多例效果显著,建侧取穴,留针45分钟,当时见效,患者手能上举,疼痛缓解,1-3次痊愈,时间长的10次痊愈。

重子
位置:虎口约一寸,大指掌骨与食指掌之间。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膝盖痛、退烧、喉炎。

针法.:直刺1——2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运用:本穴治疗肺炎尤具特效。

治疗小儿气喘疗效迅速。

治疗感冒多伍液门(一
侧即可)。

感冒涕多配木穴亦极妙。

经验:重子穴配重仙穴为治疗背痛、胸痛、之特效穴
重仙
位置: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重子穴斜下一寸处。

与手背灵骨穴相对相通。

主治:背痛、肺炎、发烧、膝盖痛。

针法:直刺1——2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运用:重子、重仙两穴常多并用。

治疗单侧肩背痛,多有立竿见影之效,治疗高烧伍耳尖放血极效。

此外,本穴治疗心跳过速,手指拘挛亦有卓效。

笔者亦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刺之留针一刻钟,甚妙。

虎口下一寸,重子穴堪遵。

背痛咳感冒,气喘肺炎春。

子后为重仙,退烧心跳兼。

堪疗膝盖痛,手挛指下边。

肾关(天皇副穴)
位置:在天皇穴(弯曲膝盖胫骨内侧颗下缘凹陷处直下一寸。

)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肾亏、坐骨神经痛、腰痛
针法:直刺0.5——1寸。

当补肾用时针深2寸。

运用:本穴为补肾要穴,凡肾虚诸症皆有显效,对于两手麻木疼痛,笔者素喜并取水全,疗效卓绝。

对于肩痹尤具特效。

此外,该穴用于多尿,夜尿极效,透过肝开窍于目,肾水以滋木理论,治疗眼球歪斜,飞蚊症(伍以正光1,正光2)极其特效。

该穴之主治范围亦颇有争议,尝有医家直言谓该穴功能系著者言过其实,此言谬极。

概言之,系其针法之误。

如治眉棱骨痛,前头痛等症,针需斜刺而获效。

直刺则多取胸闷胸痛,强心之效。

又如医界传言,景昌奇穴无须补泻即能获效,皆谓手指部诸穴而言。

若对大穴而言(即肌肉多处),下针无针感,下针何益?下针而不行针,而难达到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皆谓著者妄言,岂著者之过?
经验:治胃酸过多,倒食症为天皇穴之配穴。

下针二寸为补肾,有补肾治疗阳痿早泄之功效,对于手脚麻木,肩背痛,肾亏腰痛有特殊之功效。

有时将天皇副穴,地皇,人皇亦称下三黄,配通肾,通,通背为治疗肾亏,肾脏炎,糖尿病之特效穴。

注:正光1处于攒竹与鱼腰的中点;正光2穴处于鱼腰与丝竹空的中点。

天皇下一五,其穴是肾关。

共与倒马用,倒食并胃酸。

单用治癫痫,眼歪散光专。

鼻骨眉棱骨,疼痛亦不难。

头晕曾有名,精神贫血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