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讨_张慧峰

合集下载

谈高职《土力学》综合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

谈高职《土力学》综合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实验仪器的更新和补充,实验 条件不断改 善,虽然
不能 做 到 每 个 实 验 人 手 一 台 仪 器 , 但 是 很 多 实 验 如 直 剪 试
验、压缩试验 、渗透试验 等先 后顺 序可 以调整。学 生实验时 不必全班 同时做同一个实验,错开实验顺序,可 以解决 学生
独立 实验 仪 器 不 够 的矛 盾 , 使 实 验 室 的 仪 器 设 备 得 到 最 优 配
受实验仪器 设备 、试验场地等条件限制 ,以前 土力学综 合实验都是分组进行 。这种分组实验教学模式严 重影响着实
验 效 果 , 一 方面 ,动 手 能 力 差 的 学 生 不 敢 动 手 , 担 心 自 己操
验教学模式也不能满足高职学生毕业即可上 岗的培养 目标 的 要求。根据各个实验室设备更新和补充情况及 自身实验课 的 特点及时调整实验课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本文结合土 力学 综 合实验课特 点,谈谈其教学模式改革 。 1 土力学综合实验课的实验 内容 、实验 目的和 要求 土 力学综合 实验课在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等专业完成 ( 土 力学)理论教学 后进行 ,时间 1 。主要 内容包 括土 的容重 周 试验 、土 的含水 量试 验、土的比重试验 、土 的压缩试验 、直
行 , 这 也 有 利于 锻 炼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问 题 的 能 力 。
3 2 让 学 生 由被 动 实 验 转 为 主 动 设 计 实 验 .
精 度要求的土样物理 、力学性质指标。 2 土 力学综合 实验课传统 教学模式 传统的土力学综合实验课采取 以下教学模式 :( )试 验 1
个 学 生在 实验 准 备 阶能力。要求学 生通过综合实验训练,掌握土工试验技 能,能
独 立 进 行 土 样 的 处 理 、试 验 操 作 、 数 据 处 理 , 提 供 满 足 工 程

基于“实践创新”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实践创新”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实践创新”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发布时间:2022-11-07T07:29:21.686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7月13期作者:黄雅琪吴贵李颖杨伟[导读]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黄雅琪1,吴贵2,李颖1,杨伟11.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2.广西中之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2摘要:《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文章分析了该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实践联系密切的特点,提出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合理、教材陈旧等四个方面。

从调整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考核方式、撰写新教材等四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教学改革。

通过将上述改进措施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概念多,公式推导偏多,课程知识点多。

并且,本门课程是在工程力学的范畴下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课程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学习兴趣,课程参与度不高,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对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如何结合课程特点来组织教学,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

1课程特点1.1知识点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本课程内容包含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两部分,课程的知识点多,并且涉及了地质学、土力学、施工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果欠佳。

1.2与实践联系密切这门课程研究的是土的受力特点、受力后的稳定性和变形量,以及基础的设计等,是在不断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课程的内容和实践联系较密切。

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土力 学是 建 立在 实践 基础 上 的一 门课 程 , 通过 实验 课 程 的学 习 , 加深 学 生对 教 材 中基 本概 念 、 基 本理 论 的理
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 增强学生对土 的工程性质 的感性认识 , 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 素质。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 ,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作为土力学 课程 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的实验教学 ,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 本文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土工试验课程进行 了改革探索。 存在 的 问题及 原 因 1 .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 主动性不强 , “ 看实验” 的情况较普遍 , 这是阻碍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原 因。产 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一是实验体系不合理 ; 二是实验仪器数量不足 、 试验时间安排不合理 ; 三是考核专 业 ◆应 用
探索
实情况 , 符合工程实际。倘若各次实验课准备的试样土质不一致的话 , 学生更难做到对多次实验课测得的指标进 行综合分析。因而就无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 通过把单个的验证性实验整合成综合性实验 , 学生 不仅能牢固地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 而且还能以联系的眼光看待单个实验结果 ,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 分析 问题 的能力 。 ( 二) 改变 实 验教 学 的组织 方式 , 改 变教 师 、 学 生在 实验 中的角 色 传 统实 验教 学 以教 师 为 中心 , 试样 制 备 由实 验 员完 成 , 学 生 只要 在 实验 指 导 书 和教 师 的指 导下 完成 操 作 , 得 到结果就可以了。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 中心 , 让学生独立完成从方案设计 、 试件制作 、 实验操作到实 验结果处理的全过程。具体实验的组织过程如下 : 教师布置实验任务 , 提供实验参考资料 , 如试样制备规范 、 土工 试 验 规 范 和实验 仪 器说 明书等 。学生 组成 试 验小 组 , 小 组成 员 间相互 配 合 , 根 据实 验 任务 查 阅 资料 , 制 定 实验 方 案 。教 师对 学生 的实 验方 案进 行 点评 。实验 方案 获得批 准 后 , 学 生 自己用 取 土仪器 取土 , 并 制备试 样 , 这样 使学 生

浅谈高职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蒙高磊

浅谈高职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蒙高磊

科技风2017年1月上浅谈高职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蒙高磊王根伟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南宁530001摘要: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解决工程问题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文章总结了当前高职土力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教师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多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型、实践型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土力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中图文分类号:G 642.0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用地资源越发紧张,“高、大、深”已经成为当今建设的主流,作为力学分支的土力学也显得更加重要。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的一门力学,其主要研究土的工程性质,解决工程问题。

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一般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岩土工程后续的专业课而言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土力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点分散,系统性差,与以往的力学课程相比有较大差别,主要依靠土工实验和工程经验,理论体系不够严谨。

土力学的创始人太沙基晚年强调“土力学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是对这门学科特点最精辟的阐述[1]。

因此如何把土力学这门课上好是许多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笔者根据土力学课程的特点,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学术交流,对土力学教学和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土力学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1.1教学方法的问题在高职阶段,土力学主要讲授土的相关基本概念,并以强度、变形、渗透为主线结合工程问题进行讲解。

相对于土力学的内容而言课时稍显不足,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加快授课进度,甚至连公式都懒得推导,而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强,因此学生跟不上节奏,厌学情绪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1.2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目前土力学的教学仍然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而许多教师也乐此不彼,重理论轻实践,从而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理论教学方面,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作者:冯娜张丽芝刘艳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7期[摘要]针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探索,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改革《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特点是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理科基础比较薄弱或者文科高职学生而言,想学好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

作为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讲授好该门课程。

现就本人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以学生基础为前提以职业教育为本重组教学内容我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文理兼收,每班文科生大约占到1/4-1/3左右,数学、力学基础薄弱,部分理科生也存在相同问题。

而本课程涉及到的半经验半理论公式较多,课堂上时常会出现“鸦雀无声”的现象,不论对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在生产现场解决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岗位实际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标准。

经过几次教学计划的修改,目前我院高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调整为48学时,其中实验学时8,理论学时40,经过讨论本课程现在教学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基础知识、土的特性、土的渗透变形与固结、土的抗剪强度、挡土墙的形式及工程应用、浅基础类型及构造、桩基础类型与构造、基坑工程、软弱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处理等。

二、根据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设计上,教师可选用现场启发式教学、问题驱动法教学、探讨式教学、试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法,将教、学、思、做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绪论是整本书的总述,因此,教师第一次讲绪论课时要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本课程的兴趣为前提,将全本书的内容以工程案例的形式讲出来,除了书里提到的经典的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地基失稳事故、香港宝城路山体滑坡事故、倾斜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美国Teton土坝失事事故、98年长江洪水堤防险情等,还可以引入近期发生的陕西山阳县山体滑坡、郑州市工地出现的基坑塌方事故。

高职院校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工程地质》是高职院校交通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文就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结合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对《工程地质》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工程地质工作过程教学方法实践能力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公路、铁路、城市地铁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带动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快速发展,该专业学生的需求不断扩大。

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和道路桥梁在勘察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工程地质问题,为高职《工程地质》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结合学院特色,在分析本课程先存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工程地质》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课,为必修专业课。

本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实践性强等特点。

学生们自学也容易看懂大部分的内容,但难以记住,不易真正掌握。

现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般是遵循理论—实践的路线,以课堂多媒体、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对工程实践问题的引入,授课抽象,不易理解。

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线岗位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不一致,加上选用的教材,理论性偏强,与专业工程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造成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仍不知道本课程与所学专业的联系。

基于上述问题,在《工程地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贯彻以下两个思路:一是对于教学内容,尽量秉承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多讲述与专业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把工程地质密切地与专业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吸引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习从“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从“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实物”。

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改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得到学生们的好评。

新疆高校《土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新疆高校《土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叶 Soil Mechanics 曳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he Xinjiang ZHANG Ling - kai
(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Urumqi Xinjiang 830052 , China )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新疆高校《土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张凌凯 渊 新 疆 农 业 大 学 水 利 与 土 木 工 程 学 院 袁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30052 冤
揖摘 要铱通过分析新疆地区高校当前土力学课程存在的教研问题袁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袁培养工程 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追求目标遥 以本科教学叶土力学曳课程为载体袁着力 于从理论教学尧试验尧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的教学改革袁已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袁特别注重学生 的工程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袁为水利及相关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袁进一步夯实本校培养人才的教 学体系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遥
度 大 袁积 极 性 不 高 袁严 重 阻 碍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高 袁导 致 学 能 够 有 效 利 用 袁 达 到 在 其 上 进 行 建 筑 物 修 建 等 目 的 袁
生 毕 业 后 无 法 适 应 工 作 岗 位 要 求 袁与 社 会 尧企 业 的 期 这 是 一 个 相 当 复 杂 的 过 程 遥
揖Key words铱Soil mechanics ; Teaching means ; Teaching mode ; Reform exploring

土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土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探讨 了土力学实验教学模 式的改革与实践 ,以期在 土力 学实验课 程 中达到更好 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土力学 ;土力学实 验 ;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中 图分 类 号 : T U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4 3 0 5 . 2 0 1 3 . 0 6 . 0 2 6
S o i l me c h a n i c s e x p e r i me n t t e a c h i n g mo d e r e f o r m
LI A0 Yua n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u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6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S o i l me c h a n i c s e x p e ime r n t t e a c hi ng f o r u n de r s t a n d i n g t he b a s i c t h e o r y o f s o i l me c h a n i c s d i s c i p l i n e p l a y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 Ba s e d o n s o i l me c h a ni c s e x p e ime r n t t e a c h i n g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ma i n p r o b l e ms o f i n—d e p t h a n a l y s i s ,a n d t a r g e t e d p u t s f o r wa r d s o i l me c h a n i c s e x — p e r i me n t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s h o u l d b e s e t t o 1 v a l i d a t i o n e x p e r i me n t 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e x p e ime r n t s a n d a p p l i e d e x p e ime r n t a n d i n n o v a t i v e e x p e ime r n t a n d S O o n f o u r l e v e l s,c o mb i n e d wi t h t h e e x p e ime r nt o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科技经济导刊 2017.18期
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张慧峰 杨 柳*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51)
土力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两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研究土在静载荷和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并结合大型工程进行数值分析和理论探讨。

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识理解能力及最终的就业岗位,高职院校的土力学教学重点该是工程应用研究。

作者在以上述内容作为课程授课重点的前提下,分析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现状,并依此提出改进方式以推进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建设。

1 在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1土力学教师方面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生源的不断增长,促使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扩容,教师队伍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态势,教师具有比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年轻教师多缺乏企业及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相对欠缺,不利于在实际的工程问题上向同学们做出相应的讲授。

因此在高职院校,对于年轻的土力学教师的实践经验问题必须要给予相关的重视。

1.2土力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完善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进行的,教师用大量课时讲授一些关于土力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方面的教学受到课时及试验场所的限制,致使多数学生土力学试验的操作不连贯,对于同一种试验存在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

在教学中所用到的试验仪器和方法与在生产实践所用到的试验仪器和方法不同,尤其是学校的试验设备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3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够完善
在高职院校,土力学的教师主要通过面授向学生讲授有关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知识,由于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相对抽象,而多数院校缺乏利于学生理解上述相关知识点的配套试验器材、教学视频、实训场所等,致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土力学课程不甚喜欢,进而影响了土力学的授课效果。

2 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实践
2.1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之会出现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

所以,对于一些关于土力学的知识也在变化。

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土力学教师尤其是比较年轻的土力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可以适应土力学的不断发展。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比较陈旧的知识点必须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及时地进行辨别。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土力学教师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这些教师必须要完全掌握岩土工程的新形势,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对于青年教师除了掌握好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外,必须进行积极的工程实践,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机会,让教师真正的投入到企业当中。

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取一些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

从而把自身通过实践而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知识带到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土力学的相关内容。

2.2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由于土力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以及应用性的学科,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传统的土力学教学的模式之下,很少安排有关实践环节的课程,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进行真正的实践。

在具体的试验操作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些原理性的知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在高职院校应该设置有关于土力学的试验室,为同学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并且对于实践课程应该进行足够的课时安排,并且允许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试验操作。

2.3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
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有关土力学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在进行推导公式以及板书的过程中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应该适当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并且可以增加一定的信息量。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动画设计,这样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同学展示关于土地学得一些动态过程。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土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土力学的教师也可以将课件分享给学生,可以通过世界大学城以及微信等社交软件来实行。

这样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在课下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也可以及时的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 结语
在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意义。

因此,对于土力学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及时的解决。

对土地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考虑,以学生为本,从多个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储春妹,封丽华,董青红.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大学教育,2015(5).
[2]蒙高磊,王根伟.浅谈高职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7(1).
[3]张艳.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科技风,2016(12).
摘 要:土力学是高职院校岩土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对土体的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性
质及相关的土工试验,要学生了解土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性质对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影响。

作者
长期从事土力学的教学工作,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提出了一些
教学教改方式以求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力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6-1995(2017)18-0166-01
作者简介:张慧峰(1984.01-),男,汉族,籍贯:吉林省双辽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通讯作者: 杨柳(1982.07-),女,汉族,籍贯:宁夏石嘴山市,讲师,研究方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6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