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01

1.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01课前预习一、预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二、预习内容1.能量流动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能量流动的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一般在________水平上。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沿________________进行流动。
4.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
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习重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学习难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学习过程】导入:完成本节问题探讨,尝试回答讨论题,并思考选择此种生存策略的理由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传递、____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1)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将光能转化为(2)起点:从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传递途径:和(4)流入每一营养级中能量去向:a ;b ;c_____。
(5)能量的散失①形式:热能,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后归宿。
思考与讨论:(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辐射到该地区总的太阳能吗?(2)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其同化的能量吗?注意:消费者摄取的能量等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加上粪便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是上一营养级流向该消费者的能量,也就是该营养级的总能量。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

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通过分析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情况,建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概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形成从整体的角度对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观念。
2.通过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概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征。
知识点1: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考法1 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考法2 能量流动的信息题知识点2:能量流动的特点考法1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基础计算考法2 食物链(网)中的能量计算知识点3:生态金字塔考法1 生态金字塔的信息题考法2 生态金字塔的图形分析知识点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考法1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考法2 实例分析(非选择题)知识点1: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研究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2.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分析过程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输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传递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形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散失通过呼吸作用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3.能量流动的过程(1)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的能量流动分析①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光能(或化学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①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或化学能)开始。
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微点拨】➢若是人工生态系统,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两部分: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①人工投入的能量(如饲料中的能量)。
(2)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分析同化量才是真正进入该营养级的能量。
①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其中该营养级的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是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的能量。
【微点拨】➢严格来说,某一营养级动物的粪便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消费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有两部分:遗体残骸中的能量,下一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
①同化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①未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及以化石燃料等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万一中余黎黎一、目标引导:(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并能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论分析有关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运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自学导引: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散失的过程。
2、3、特点::沿方向由低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
(传递效率)4、研究目的:。
三、【师生质疑、合作探究】1、分析课本图5-6能量流向第二营养级示意图:(1)如何理解摄入和同化的区别?(2)怎样理解图中所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3)图中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几营养级?2、分析教材中图5-8“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对能量传递进行定量计算(1)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2)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总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3)某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这样是否与能量守恒定律相矛盾呢?(4)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3、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又逐级递减?4、如何让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水稻固定的能量高效地流向人类?【知识小节】能量流动的起点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能量流动的途径能量流动的形式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的效率用简图表示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分配:四、反馈矫正: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全部太阳能B.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C.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2.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个单位,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应为()个单位。
A.4和4B.0.8和0.9C.4和0.8D.10和43.大象吃草,蜣螂吃大象的粪便,问大象流向蜣螂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A.10-20% B.20% C.10% D.0%4.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的水之外,没有任何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导学案定稿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2、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3、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二、导学重点和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三、导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导学方法:自学互帮导学法五、导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课本上问题探讨,在鲁宾逊那样的荒岛上。
假如你只剩下了一只母鸡和15KG玉米。
为了让自己能存活更长时间来等待救援,你有如下两个选择:A、先吃鸡,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下的蛋,最后吃鸡出示目标:略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3-9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的输入:(1)能量流动的源头:几乎所有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
(2)生理过程:(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2、能量的传递(1)传递的起点:从固定的太阳能开始(2)传递的途径(渠道):和(3)传递的形式:有机物中的(4)传递的过程:某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__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和______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动植物遗体、排泄物等被____ 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流入________。
3、能量的转化和散失:光能光合作用有机物中的_______ATP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量呼吸作用热能(散失)合作探究:(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辐射到该生态系统总的太阳能吗?(2)兔子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兔子同化的能量吗?(3)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归纳总结:(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5-96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1、美国科学家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得出了能量流动的特点。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的;(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上课用.docx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以及能量流动的过程。
2. 说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3. 举例说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情景导学【画一画】将你的想法用箭头文字绘制出来:新知学习3. 用箭头文字表示: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來源与去路知识导引一: 能: 流动的过程【填一填】1 •能量流动的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________【画一画】:草一—羊一—狼一_……______ 和 _______ 的过程。
2. 用箭头文字表示:第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4. 构建一个消费者能量流动的模型1. 能暈流动概念的解读:呼吸作用源头•流经星态系统的总能赧:途径: 形式:2. 有关能量流动的几个等式:(1) 消费考摄入能量=(2) 消费者同化能量=知识导引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化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倡[潇淋練貓)『1(肉食性动物 次级消费者 ______________分解者【填一填】1.能量流动的特点(一)单向流动(1)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食物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不可逆转的。
(2)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是趋向于以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散失掉,无法再利用。
因此,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______ ,只能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可—,也不能_________ 。
(二)逐级递减(1)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___________ 而消耗掉相当大一部分能量。
(2)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________________ 所利用。
(3)还有少部分能塑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了__________ o因此,输入各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__________ 流动过程中是______________ 的。
【想一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知识导引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填一填】能量流动的研究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________ ,使能量得到 ______ 的利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导学案)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情况,建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概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
2.通过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概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征。
【课前学习】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过程。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_______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2)能量去向: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形式散失;②随着残枝败叶等被_______分解而释放出来;③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_______营养级。
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通过_______获得。
(2)去向:①通过_______以_______形式散失。
②随尸体、排泄物流向_______。
③被_______摄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概述为:_______、_______。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__。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的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_______。
2.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_______所得到的_______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_______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______,使能量得到_______的利用。
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的部分。
参考答案:一、1.输入传递转化散失2.(1)光合作用(2)热能分解者第二3.(1)摄食生产者(2)呼吸作用热能分解者次级消费者二、1.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0%-20% 越多2.营养级能量三、1.空间2.人工生态系统最有效3.对人类最有益【课上学习】任务一: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尝试完成能量流经某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模型(以第二营养级为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一课时 教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二)能力目标1.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解决实际问题。
2.学科间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及金字塔四、教学设计通过回顾已有知识,引出创设情境和“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感性认识。
接下来从第一营养级入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第二、三营养级能量流动的过程。
再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初步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通过识图,理解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初步认识能量流动的特点。
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林德曼的研究资料,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并学会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
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能量流动的概念,并形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知识体系,完成意义构建。
五、教学方法讲述法、探讨法六、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七、课型:新课八、课时安排2课时九、板书设计能量流动的特点1.特点:(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2.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的来源:第一营养级3.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的去路:(1)自身呼吸作用消耗(2)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3)被分解者分解4.研究能量流动的生活意义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应该先吃鸡,再吃玉米(即选择1)。
若选择2,则增加了食物链的长度,能量逐级递减,最后人获得的能量较少。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再次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一、能量流动的过程〖讲述〗(1)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繁荣的基础。
注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营养级消费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桑基鱼塘能量流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问题的社会责任。
2.通过分析能量在生物中的转换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3.通过同学们自己阐述能量流动过程以及解题思路,提升同学们的理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学习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四、学习过程
1、请绘制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蚕的示意图:
2、如图是某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据图分析:
(1)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分别是多少?
(2)生产者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分别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假设能量全部来自于生产者,按照图中的能量流动规律,肉食性动物要增加100kg,则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生产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传递效率
【自主学习】
一:能量流动的特点
仔细阅读课本95-96页,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6分钟)
1.单向流动
是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只能从营养级流向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各个营养级,不可逆向流动,也不能够循环流动。
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不是可逆转的,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而不能逆流。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逐级递减
是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原因:第一,各个营养级生物的呼吸消耗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身的、和;第二,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的粪便和尸体被分解者利用,经过微生物的释放部分能量;第三,各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相当一部分未被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
3.能量传递效率
(1)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为在某一食
物链中,若求最高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或所需最少生产者,一般取20%作为传递效率;反之,则取10%作为传递效率。
(2)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能量传递效率=的同化能量÷该营养级的量×100%。
4.生态金字塔
不同的生态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生物量、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
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和社会需要,可以设计出多种农业生态体系。
【问题生成】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问题填写在下面
【师生互动、问题探讨】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
(1)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系统,如作物秸杆的多级利用,如图所示。
(2)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如桑基鱼塘生产体系,如图所示。
(3)农林牧渔联合生产系统,如农林牧渔生产体系初级模式和粮
桑渔畜农业生态体系,如图所示。
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利用率,实质上是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而不是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课堂小结与反思】
【自我检测】
1 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有误的是( )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
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该图中的A固定的能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固定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2 下表是Ⅰ、Ⅱ、Ⅲ、Ⅳ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这四个种群间的营养关系应是
A B Ⅱ→Ⅱ→Ⅲ和Ⅰ→Ⅱ→Ⅳ C Ⅱ→Ⅱ→Ⅳ和Ⅰ→Ⅲ D Ⅱ→Ⅱ→Ⅳ和Ⅰ→Ⅲ→Ⅳ
3 如图所示,该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kg
最少消耗水藻 kg ,最多消耗水藻 kg 。
3.下列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
①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②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③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④能量从一个营养级输入下一个营养级是伴随着有机物的转移进行的 ⑤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可伴随着物质的循环而循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5.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各营养级的呼吸量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6.下图表示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
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