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钓鱼》1

合集下载

贺龙: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元帅

贺龙: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元帅

贺龙: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元帅作者:宗言来源:《新长征》 2014年第5期宗言贺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他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战争年代,贺龙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他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贺龙平易近人,爱护战士,关心群众,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就曾评价说,贺龙同志有三条:对党忠诚,对敌斗争坚决,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

对于这个评价,贺龙是当之无愧的。

困难群众的“及时雨”贺龙出身贫苦,11 岁便开始给乡里姓单的财主家打短工。

单财主财大势大,雇了好几个长工。

贺龙与长工合得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亲切地叫他“常伢子”。

他也为长工们受到财主的欺侮而愤愤不平,经常用各种方式替他们打抱不平。

同时,贺龙也一直思考着穷人为什么这么苦,怎么样才能让穷人吃饱饭、穿暖衣、不受压迫的问题。

经受了童年的坎坷,贺龙立志为改善穷苦人民的生活而强身健体,他坚持骑马、游泳、爬山各种锻炼,他认为只有练就强健的体魄,才有力量进行反抗和斗争,才能为穷人打天下。

贺龙的成长背景使得他对群众有着特殊的感情,总是能想着群众,替群众办事。

贺龙很早就投身国民革命,早年,他率部驻防彭水县,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刚到驻地,贺龙就发现,当地进出郁山镇的大路有一条深沟,每到雨季,山洪暴发,这条沟便成了一条湍急的河流,老百姓出行必须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

贺龙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于是,贺龙把镇上的几位头面人物请来,开门见山地说:“诸位都是本地人,不知注意没有,横在进出郁山镇大路上那条深沟,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不便。

所以,我今天请你们来,就是要商量一个解决的办法,敝人的想法是在沟上建一座桥,大家有什么意见?”在场的人听了贺龙这一番话,既高兴,又惭愧。

高兴的是贺龙如此关心民众的疾苦,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惭愧的是自己虽然在这里土生土长,却熟视无睹,因此都一致赞成。

贺龙全传

贺龙全传

内容简介这一部全方位描写贺龙元帅一生丰功伟绩的报告文学长卷。

作者刘秉荣先生于1980年到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组工作,此后为撰写贺龙元帅伟绩,茹苦艰辛,至今已历时26年。

他足踏千山万水,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找知情者采访,在贺龙元帅华诞110周年之际完成此书,以慰贺老总在天英灵。

作者于书中描述了贺龙这位开国元勋的正直无私、豪爽刚烈、真诚坦荡、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描述了元帅在建立革命武装过程中几起几落的磨难和建国后的贡献以及坎坷经历,还描述了周逸群、段德昌、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一大批中共领袖人物和事件。

作者治学严谨,文笔流畅,因而该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是一部研究贺龙元帅一生和中国近代史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鸿篇巨著。

本书目录引言第一章赴刑场刘氏兜头第二章洪家关英雄降世第三章谷麻子欲害贺龙第四章贺龙与火神爷第五章贺英与谷虎第六章小骡子客赶马川东第七章龙马精神第八章戏过芭茅溪第九章众怒闹县衙第十章两把菜刀劈盐局第十一章英雄结义第十二章泥沙夺枪第十三章“胡子营长”第十四章加入中华革命党第十五章“刺谭杀梅”第十六章宁乡法场第十七章两把菜刀重显威第十八章一条金龙第十九章谷吉廷遇害第二十章“贺龙是龙精,圣水要向贺龙家中喷!”第二十一章父、弟之死第二十二章贺龙与陈渠珍第二十三章石青阳游说四方第二十四章怒扣日轮第二十五章激战浮图关第二十六章驷马桥头君子言第二十七章在周逸群家乡第二十八章驻防澧州第二十九章“大江跃起一条龙”第三十章鄂城整编第三十一章袁祖铭、彭汉章之死第三十二章李仲公策反贺龙第三十三章风云突变之际第三十四章周逸群毁家纾难第三十五章二次北伐第三十六章中共“五大”与汪集团“分共”第三十七章九江摆宴第三十八章南昌暴动的决策者第三十九章当中共危难之际第四十章汪精卫欲血染浔江第四十一章涂家埠铁桥被炸第四十二章周恩来赴南昌第四十三章周恩来枪下留情第四十四章林、徐二老立头功第四十五章张国焘犯了众怒第四十六章朱德宴客第四十七章赵福生告密第四十八章“八一”枪声第四十九章周士第脱险第五十章南昌城中群英聚第五十一章蔡廷锴被迫起义第五十二章叶剑英游说张发奎第五十三章一代英豪的错误决策第五十四章激战壬田、会昌第五十五章贺龙入党第五十六章“连?是典型”第五十七章“悲惨的决定”第五十八章“一夕汤坑书附羽”第五十九章乌石云落第六十章三河坝朱德感慨第六十一章“顺水行船趁好风”第六十二章从潮汕到上海第六十三章大江东去第六十四章爆竹声中除旧岁第六十五章反嘴镇兄弟相逢第六十六章洪湖枪声激第六十七章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第六十八章“歹鬼们都红眼了!”第六十九章贺龙与清乡总指挥第七十章英雄虎胆第七十一章“胡子果然转回乡”第七十二章“将军拴马树”第七十三章“吾将吾身献吾党”第七十四章贺满姑之死第七十五章洪湖血浪第七十六章洪湖水,长又长第七十七章锁龙洞第七十八章春雷滚动时第七十九章贺龙的决心第八十章赤溪河大捷第八十一章红四军向大庸、慈利推进第八十二章红四军占鹤峰、克五峰、破长阳第八十三章“火龙将军”显圣第八十四章“太阳一出闪金光”第八十五章公安会师第八十六章红二军团沙市攻坚第八十七章邓中夏赴洪湖第八十八章“半间屋前川水流”第八十九章红二军团败走杨林市第九十章“共产军”第九十一章段德昌洪湖重显威第九十二章罢官邓中夏第九十三章红三军转战鄂西北第九十四章周逸群血洒洞庭第九十五章红九师奉命北上第九十六章邓中夏之死第九十七章夏曦诿过第九十八章尉士均请来“尚方宝剑”第九十九章“水火二龙”闹洪湖第一oo章魂飘重霄九第一0一章洪湖失陷第一0二章红三军败走大洪山第一0三章八千里路云和月第一0四章杨光华给中央的报告第一0五章巾帼英雄第一0六章夏曦处决贺龙的亲老表第一0七章夏曦提出要解散党团组织第一0八章夏曦的第三次肃反第一0九章贺龙救朱娃子和谭娃子第一一0章红三军中的“赤色恐怖”第一一一章贺英血洒青山第一一二章“川东地区天要明”第一一三章时危见臣节第一一四章“二龙”斗第一一五章黔东红旗飘第一一六章“老百姓”来到黔东苏区第一一七章贺龙大战南腰界第一一八章龚大爷之死第一一九章红六军团西征第一二0章“双龙”会第一二一章“万坪大捷奠大业”第一二二章湘西攻势第一二三章黔东特区保卫战第一二四章湘鄂川黔边苏区的政权建设第一二五章批判夏曦与处决刘士杰第一二六章鸡公垭红军陷重围第一二七章“贺龙现了原神!”第一二八章贺龙与敌将第一二九章红二、六军团东征第一三0章南下湘中第一三一章“仙到玉屏留古调”第一三二章红十八师血战突围第一三三章抢渡鸭池河第一三四章在古夜郎国之地第一三五章乌蒙山中回旋战第一三六章贺龙不同意北上第一三七章滇中激战第一三八章贺龙连克数城第一三九章红六军团势如破竹第一四0章贺龙敲石鼓第一四一章翻越大雪山第一四二章贺龙与喇嘛第一四三章“看见了太阳就想起了贺龙”第一四四章红六军团抵甲洼第一四五章甘孜风云第一四六章红二方面军成立之际第一四七章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第一四八章贺龙连克四县第一四九章张国焘出尔反尔第一五0章贺龙遇险第一五一章六盘山上高峰第一五二章中革军委决定发动宁夏战役第一五三章红军主力东进南下第一五四章批判张国焘和反军阀主义第一五五章含泪摘红星第一五六章贺龙率师进抵晋西北第一五七章贺龙说:“当全力支持忻口战役!”第一五八章八路军转入游击战第一五九章贺龙收复七城第一六0章宋、杜支队挺进冀东第一六一章三五九旅战恒山第一六二章李支队挺进大青山第一六三章王震奇袭邵家庄第一六四章朱声达泥河打援敌第一六五章挺进冀中第一六六章贺龙首战冀中第一六七章与“磨擦专家”的斗争第一六八章高士一毁家抗日第一六九章贺龙百战中唯一的一次负伤第一七0章返晋途中第一七一章“要把他阎老西摩擦掉!”第一七二章“四大动员”第一七三章开明士绅刘少白第一七四章激烈的春、夏反“扫荡”第一七五章贺龙与百团大战第一七六章敌人的暴怒与蒋氏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第一七七章余秋里奋战管涔山第一七八章敌人的“蚕食”之策第一七九章饿不死的八路军第一八0章日寇春季大“扫荡”第一八一章毛泽东不同意中央搬武汉第一八二章蒋氏的第三次反共高潮第一八三章边区部队大练兵第一八四章延安整风运动之初第一八五章“歪嘴和尚”念歪经第一八六章把敌人“挤”出去!第一八七章敌后武工队第一八八章中外记者参观团到晋西北第一八九章南征北返的南下支队第一九0章爷台山反击战第一九一章“桃子”熟了的时刻第一九二章绥包之战第一九三章毛泽东惊闻集宁失守第一九四章停战前后第一九五章贺龙三哭第一九六章贺龙的检讨第一九七章吕梁、汾孝战役第一九八章在最困难的日子里第一九九章晋绥土改与义合会议第二00章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第二0一章从延安到西柏坡第二0二章太原解放之际第二0三章贺龙进西安第--0四章挥师入川第二0五章成都和平解放第--0六章和平解放无和平第二0七章进军西昌第二0八章土匪的暴乱第二0九章靖、懋、黑水剿匪战第二一0章格达活佛之死第二一一章昌都之役第二一二章西藏和平解放第二一三章贺龙与康藏公路第二一四章赴朝慰问第二一五章“不可层层抓‘小高、饶’”第二一六章“战斗剧社”要战斗第二一七章“球场健儿,沙场勇士”第二一八章雅安之行第二一九章出任国家体委主任第二二0章建设“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第二二一章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第二二二章只要肯登攀第二二三章银球震五洲第二二四章“‘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第二二五章迎“风”而上抓国防工业第二二六章岂能“铸剑成犁”第二二七章苏联政府反目之后第二二八章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的召开第二二九章主持军委工作前后第二三0章在多事之年第二三一章贺龙与大比武第二三二章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二三三章贺龙料到自己凶多吉少第二三四章叶群制造诬告信第二三五章贺龙咬牙说:“我迟早要回去!”第二三六章西山大雪压青松第二三七章双目不闭恨未偿欢迎您阅读该资料,希望该资料能给您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如果您还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也欢迎您分享出来,让我们大家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1课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1课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在第一、二学段教材编写特色的基础上,遵循《语文课程课标》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从教材的编排到呈现的方式,为了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的使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读懂教材,使用好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编写特点、教学目标与实施建议作简要的介绍,一、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本册教材继续按主题组元,依据本套教科书“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的编写原则,本册教材在第一、二学段教材编写特色的基础上,遵循《语文课程课标》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从课文的遴选到练习的设计,从教材的编排到呈现的方式,从课型的确立到“积累与运用”栏目的设计,较之以前,都有了一些改进或变化。

为了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的使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读懂教材,使用好教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编写特点、教学目标与实施建议作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参考与借鉴。

一、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本册教材继续按主题组元,其八个单元的主题大致为:风景名胜爱的颂歌真情世界智慧人生科学视界尊重生命革命传统传统文化。

每个单元包括课例、“积累与运用”两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含批读课文),略读课文1篇。

精读课文后列有导学、导教功能较强的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则较简略,它有助于师生正确把握课型。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了“课文链接”,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

“积累与运用”由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习作与自主阅读六个栏目组成。

全册共有精读课文22篇(含两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8篇;“自主园地”附有8篇自学课文,共计40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到批读,到略读到自学,按四个层次编排,体现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由讲读到自学的设计思路。

贺龙在彭水:率领旧军队为人民做好事

贺龙在彭水:率领旧军队为人民做好事

贺龙在彭水:率领旧军队为人民做好事作者:王晓莉来源:《红广角》 2012年第11期(河南)王晓莉贺龙在年轻时代就投身革命,他率部驻防彭水期间,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1924年5月,彭水老百姓知道他的部队移防的消息,都忙乱起来。

著名人士、学生、农民、商人等纷纷派出代表去见贺龙,再三挽留,舍不得他和部队离开。

贺龙无比感动,但军命难违。

见挽留不住,郁山镇各界和民众团体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欢送会。

该镇镇长代表大家讲话。

他列举了贺龙部队驻防彭水以来,清剿土匪,除暴安良,发展教育,修桥铺路,体察民情等种种功绩,最后说:“贺旅长不愧为军人的楷模。

贺旅长的部队不愧为仁义之师,文明之师,彭水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部队从郁山镇出发的那天,全镇空巷,老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送,送行的群众从镇中的旅部门口排到镇外渡口,长达三里多地。

沿途设置了茶水站,群众纷纷向部队送干粮、送鸡蛋、送草鞋。

口号声、鞭炮声此起彼伏,锣鼓喧天。

有的老人拉着战士的手说:“孩子们,欢迎你们再到彭水来!”青年人跟着部队,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惜别,祝部队一路顺风。

这样的场面表达了彭水人民对贺龙的情和爱,也证明贺龙率领的是一支为民造福的好部队。

一、惩治盐霸彭水位于川东边陲,扼重庆、涪陵到贵州、湖南、湖北三省的要冲,是商旅必经之地。

1922年秋,贺龙率部队由涪陵移防到彭水,旅部设在彭水和黔江两个县城中间的郁山镇开元寺。

郁山镇盛产盐巴,全镇近4000人中,有一半以上从事食盐的生产和经营,但生产和经销权被一个叫郑少解的盐霸控制着。

他自已声称:我郑某跺脚,镇子就会晃三晃。

因此,不但那些直接从事食盐生产和经营的人害怕他,就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也要让他几分。

外来者想要在这个镇上站住脚,都必须先拜他这个“地头蛇”。

在旅部进镇之前,贺龙早已派人把镇上的基本情况摸清楚了。

他知道郑少解在镇上的势力很大,是当地的一霸。

部队进镇后,贺龙先是礼节性地会见镇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在同他们的接触中,平等对待,故意将郑少解放在与其他人同等的地位,刹刹他的威风。

“上马指挥下马诗”的革命烈士贺锦斋

“上马指挥下马诗”的革命烈士贺锦斋

“上马指挥下马诗”的革命烈士贺锦斋作者:王树人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8年第4期贺锦斋,原名贺文绣。

1901年2月4日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塾师家庭。

是贺龙(原名贺文常,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堂弟。

1919年入贺龙为团长的湘西护法军第5军第5团给贺龙当卫士。

后由于作战勇猛,由卫士逐级递升至旅长。

1927年6月任贺龙担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1师师长,8月1日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

同年冬回监利、石首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3月回湘西,任贺龙为军长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师师长、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委员。

1928年9月9日在湖南省石门县泥沙镇(今属壶瓶山镇)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这位年轻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因在指挥作战中机智果断又不怕牺牲,并且精通诗词,故被战友们誉为“上马指挥下马诗”。

参军后写诗赞扬堂兄并决心要在“刀剑丛中斩豺狼”贺锦斋的父亲贺星楼擅长书法和诗词,曾在村里设馆教书。

贺锦斋六岁随父读书,不到三年已能背诵较多的诗词。

1916年3月16日,贺龙组织二十多个青年农民攻打芭茅溪盐局。

他们手持菜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芭茅溪盐局,处决了盐局局长,缴枪十二支,烧毁盐局全部账目单据,没收盐巴,分给穷苦百姓。

此后洪家关的贺姓大多受株连。

15岁的贺锦斋也被迫只身逃到七十里外的仓谷峪,在一家山货店里当学徒。

1919年,时任湘西护法军第5军第5团团长的贺龙带着队伍打回了桑植后,贺锦斋就毅然离开山货店,赶回洪家关参加了堂兄贺龙的队伍。

一开始在贺龙身边当卫士时,眼看着堂兄的勇猛果敢,贺锦斋钦佩不已,于是就写了一首诗赞扬堂兄,诗曰:“桑植有个贺文常,不怕猛虎与豺狼。

星夜奔赴芭茅溪,两把菜刀打胜仗。

”时过不久,为了表示自己跟着堂兄干革命的决心,贺锦斋又写了一首题为《刀剑丛中》的七言诗以明志,诗曰:“黑夜茫茫风雨狂,跟着堂兄上疆场。

贺龙少年走五峰

贺龙少年走五峰

贺龙少年走五峰贺龙元帅从1928年到1935年间,先后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和红二军团、红三军10余次转战五峰。

贺龙称“五峰是他的熟码头”,确实如此,贺龙从1909年他13岁起就经常到湖北五峰县的湾潭、红渔坪、渔洋关、仁和坪等地做事、做生意。

他的趣闻轶事在五峰至今流传不息。

下面我就跟大家讲几个他少年时代在五峰发生的故事。

“我们穷人也是人”1910年,贺龙十三、四岁,跟随同村长辈钟擀匠(旧时制作鞭炮的艺人)在五峰湾潭有名的财主柳美山家制作鞭炮。

柳家少爷柳南甫十四、五岁,身穿长袍马褂。

一天,他手拿酥心棍子糖(用苞谷熬制加工而成)对贺龙说:“这种糖才甜喏,你想不想吃呀?”随即将一根糖递到贺龙面前。

贺龙正犹豫,柳南甫很快把糖收了回去说:“把糖给你这个叫花子吃,还不如喂狗!”贺龙要揍他,被钟擀匠制止。

柳南甫见贺龙不理他,又缠着钟擀匠要鞭炮玩。

钟说还没做好,柳硬拿了几个,见放不响,就大吵大闹说:“你骗人,这爆竹不响。

”接着用脚踢钟擀匠,骂道:“你这个老叫花子,只会统饭不会做事,我要你学狗叫!”贺龙一旁气得青筋直暴,吼道:“我叫你横!”上去一巴掌把柳南甫手里的糖打落在地,又一脚把柳绊倒,说:“告诉你,我们穷人也是人!”柳南甫见一个穷小子打他,哪里肯依,爬起来揪到贺龙又打又咬。

贺龙也不认输,愤然举拳还击。

钟擀匠和柳美山费了好大劲才把他们分开。

老实怕事的钟擀匠要贺龙向柳家父子认错,贺龙说:“该认错的是他们!”赌气一个人回了桑植。

“见人有难不帮不是男子汉”同年5月,贺龙来到五峰红渔坪,托远房四叔贺士梅找事做。

贺士梅说:“我给你一头骡子,你就学赶骡子吧!”贺龙说:“我在家跟别人赶过骡子,只是没有单独跑过。

”贺士梅就给他找了几个骡伙计,帮人贩运茶叶。

贺龙做事认真卖力,样样不比大人差。

一季茶叶运下来攒了点钱,他打算攒钱买匹马。

一天,他与伙伴从五峰城返回,在宋家河看见一位老人躺在地上只叫唤。

原来老人摔伤了腿,不能行走。

十大经典钓鱼文

十大经典钓鱼文

十大经典钓鱼文钓鱼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也是一项充满智慧和技巧的运动。

在中国,钓鱼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从古代的《渔樵耕读图》到现代的《钓鱼百科全书》,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经典的钓鱼文献。

今天,我们将介绍十大经典钓鱼文,让您更好地了解这项古老的运动。

一、《渔樵耕读图》《渔樵耕读图》是一幅明代画家赵之谦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它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景象。

这幅画作中,有一个渔夫在河边钓鱼,他手握长竿,脚踏细绳,专注地观察着水面,等待着鱼儿上钩。

这幅画作展现了中国古代渔民的生活方式和钓鱼技巧,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二、《钓鱼百科全书》《钓鱼百科全书》是一本由中国钓鱼协会编撰的权威性钓鱼指南,它集结了数百位专业钓鱼人的经验和技巧。

这本书包含了从鱼类生态学到钓鱼器材的详细介绍,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钓鱼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钓鱼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

三、《鲤鱼传》《鲤鱼传》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陆游所著的一篇散文,它讲述了一个钓鱼人的故事。

这个钓鱼人在河边钓鱼时,突然看到一条巨大的鲤鱼,他兴奋地开始尝试捕捉这条鲤鱼,但是却无法成功。

最后,他在心灵上领悟到了一些道理,然后成功地捕获了这条鲤鱼。

这篇散文不仅讲述了一个精彩的钓鱼故事,还展现了一个人通过钓鱼来领悟生命的真谛。

四、《渔隐丛话》《渔隐丛话》是明代钓鱼家谢肇淛所著的一本钓鱼专著,它是中国古代钓鱼文献中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的鱼类,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钓鱼技巧来捕捉它们。

谢肇淛的钓鱼知识和经验非常丰富,他的书中充满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五、《钓鱼日记》《钓鱼日记》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周汝昌所著的一篇散文,它讲述了一个人在钓鱼时的心路历程。

这篇散文中,周汝昌通过描述他钓鱼的经历,展现了一个人在自然中寻找平静和内心宁静的过程。

这篇散文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还是一个人通过钓鱼来寻找内心平静的生动写照。

贺龙与彭水袍哥龚渭清的生死之交

贺龙与彭水袍哥龚渭清的生死之交

贺龙与彭水袍哥龚渭清的生死之交作者:文俊来源:《红岩春秋》2016年第07期在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中,贺龙是一位传奇人物。

民主革命时期,贺龙3次进入四川省彭水县(今重庆市彭水县),并在带领红三军征战川东南(今渝东南)的过程中与彭水袍哥龚渭清结下了感人肺腑的生死情谊。

他们之间的传奇故事,在重庆民间广为流传。

初次相识贺龙14岁时,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向大姐贺英和大姐夫谷绩廷借了一匹花脚麻骡子,跟着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的几位亲友赶马帮,往来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边界地区,驮运盐巴、土产、药材,贩卖骡马。

当骡子客,靠赶马帮讨生活是当地穷苦农民谋生的一条苦路。

贺龙正当年少,所吃的苦自然比别人更多。

赶骡马运货,要向沿途数不清的官府税卡交钱赔笑,被奸商敲诈剥削,受形形色色的贪官污吏和把头土匪的明抢暗夺、刁难勒索。

见此情形,性格刚烈的贺龙时常挺身而出,仗义敢言,深得同行们的钦佩,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搭伙同行。

1911年春,贺龙一行四五个骡子客,到彭水县郁山镇贩运盐巴。

当时郁山盛产井盐,但由于熬制盐巴的设备、工艺均落后,以致产量不高,盐巴常常供不应求。

一些盐商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盐价,贺龙与同行的几位骡子客等了几天也没买上盐巴。

一天,贺龙等人正在为买盐的事情发愁,一个名叫曾三的人自称郁山盐厂老板是他的亲戚,可以帮他们买到便宜的盐巴。

第二天,曾三带领贺龙等人来到一家盐店,贺龙发现价格比市场上的还高一成,便说不买他介绍的盐。

曾三却不情愿,不让骡子客们离开,说不买可以,得给10块大洋的佣金。

生意并未成交,何谈佣金,贺龙一行夺路就走。

刚走上大街,曾三就带着四五个彪形大汉追了上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贺龙天性强悍,加上从小跟祖父和父亲练就一身功夫,只三拳两脚便将曾三打翻在地。

几个打手仗着人多,一起向贺龙扑来。

贺龙毕竟只有十四五岁,渐渐寡不敌众。

正在危急之际,突然听到一声“住手”。

一个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外套黑绸马褂,看上去仪表堂堂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
跋涉 支援 红鬃 鱼竿
虚弱 牙祭 政委 凝聚
吩咐 犹豫 短髯 夜幕
侦察 撅着 简陋 腼腆
词义
1.帮助,救助。 2.迟疑不决。
支援 犹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口头指派或命令。吩咐 4.动作、变化等每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间歇
5.开朗、直爽。 爽朗
指导2
自学指导二
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划 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 内容。
1954年9月26日,贺龙和陈云在北京 。
1960年,毛泽东和贺龙在交谈。
阅读质疑
作为十大元帅之一,作者 为什么不写贺龙驰骋沙场 的英姿,却写他钓鱼呢?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一
认真听范文朗读,边听边标出自 然段,并在文中画出你不认识或 不理解的生字词,利用工具书查 找解决。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 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 者之一。原名贺文常,字云卿,中国 湖南 桑植县人,有白族血统。1955 年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 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 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4年10月,贺龙和朱德、徐 向前在延安机场
段意
第一部分:(1--2)写部队进入草地行军, 遇到了重重困难。 第二部分:(3--10)写贺龙把兄弟部队支 援的牦牛肉给了伤病员。 第三部分:(11--14)写贺龙钓鱼的情况。 第四部分:(15--18)写贺龙回到总部后 的几段对话,再次集中凸显了贺龙的乐观 与幽默。
指导3
自学指导三
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文中环境描写部分,体会其 作用. 2、从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长征 的艰苦? 3、第2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段 以川西草原美丽景色,来 衬托出贺龙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进入草地以后......伤病员一天天的增 多。 为下文贺龙把来之不易的食物分给大家 以及亲自钓鱼埋下伏笔。

作业
抄写生字词5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