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表观扩散系数和动态增强定量参数评价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研究

合集下载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放疗疗效评价研究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放疗疗效评价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R 4 4 5 .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9 5 6 4 ( 2 0 1 4 ) 1 0—1 6 1 6—0 5
D0I 编 码 1 0 . 1 1 7 2 3 / mt g y y x 1 0 0 7— 9 5 6 4 2 0 1 4 1 0 0 2 4
增 强 时 间 一信 号 曲 线 。测 量 相 对信 号 强 化 率 ( R E ) 和最 大相对信 号强化 率 ( MR E% ) ; 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结 果 宫颈 癌 病 灶在 动 态增 强扫 描 中 明 显 强化 , 放 化 疗 后 1个 月 内肿 瘤 较 前 不 同程 度 缩 小 , 强 化 后 信
MRI 动态 增强 扫描对 宫颈癌放疗疗效评价研究
李 建 生 陈志 军 汤 日杰 张 海 南 高影 嫦 卢斌 贵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利 用 MRI 动 态增 强扫 描 对 宫颈 癌 放 疗 疗 效进 行 评 估 。 方 法 对 3 2例 放 疗 前 后 宫 颈 癌
患者 进 行 常 规 盆 腔 MRI 扫 描 和 矢状 位 动 态 增 强扫 描 , 选 取 RO I 绘制 宫颈癌 病灶及 子宫正 常组 织的动 态
疗 前 测 量 宫 颈 病 灶一 子 宫 肌 层 的 差 值 比 较 , 其 RE 、 MR E值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宫 颈 癌 放
疗后 1个 月 内 与放 疗后 3个 月 以 上 测 量 宫 颈 病 灶~ 子 宫 肌 层 的 差 值 比 较 , 其 RE 、 MR E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而 MR E 差值 比较 差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宫 颈 癌 放 疗 后 1月 内 与放 疗 后 3

《2024年MRI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研究》范文

《2024年MRI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研究》范文

《MRI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研究》篇一一、引言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MRI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分析其应用效果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经过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了健康女性的MRI影像资料作为对照组。

2. MRI检查方法采用高分辨率MRI设备,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盆腔MRI扫描。

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等。

通过观察MRI图像,分析宫颈癌的影像学特征。

3. 数据分析将MRI图像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同时,分析MRI在评估宫颈癌病灶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价值。

三、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诊断准确性MRI能够清晰地显示宫颈癌的形态学特征,包括肿瘤大小、形态、边界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通过综合分析MRI图像,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其诊断准确性较高。

2. 评估病灶大小和浸润深度MRI能够准确地评估宫颈癌病灶的大小和浸润深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对于评估肿瘤是否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MRI也具有较高的价值。

3. 检测淋巴结转移MRI可以检测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DWI序列中,转移淋巴结通常表现为高信号,与周围正常淋巴结形成鲜明对比。

4. 无创、无辐射的优点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对于患者的身体负担较小。

同时,MRI能够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依据。

四、结论本研究表明,MRI在宫颈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高分辨率的MRI图像,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评估病灶大小和浸润深度,检测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评估的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评估的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评估
的应用
周程;徐列印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16(029)005
【摘要】随着磁共振(MRI)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宫颈癌的临床应用由常规显示病灶形态转移到观察病变的微观情况.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反应组织内部水分子微观运动情况,通过表观扩散系数ADC来量化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变化程度,从而反应组织病变,在评价肿瘤复发、监测疗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可以很好反映肿瘤血流灌注情况,在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疗效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页数】5页(P134-138)
【作者】周程;徐列印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桂林 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桂林 5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宫颈癌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J], 王振军;李靖;李祥;刘翠翠;张宏凯;张建伟;黎海亮;曲金荣
2.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应用超声功能成像评估疗效的价值探析 [J], 张攀; 王健; 王灵芝; 李静
3.探究DWI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J], 雷鹰;李杰惠;赵恒飞;段庆红
4.探究DWI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J], 雷鹰;李杰惠;赵恒飞;段庆红
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放化疗疗效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陈志深;孙宝胜;范娇娇;王琢;欧健;王艳梅;赵康康;王蕴龙;申延男;赵继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价值分析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价值分析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价值分析刘肖;王雪芹【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24(8)9【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并行DCE-MRI扫描,分析治疗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DCE-MRI参数、不同疗效患者DCE-MRI参数,另分析DCE-MRI参数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

结果:100例宫颈癌患者经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4例,总缓解率为44.00%。

治疗后,患者DCE-MRI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_(e))均高于治疗前(P<0.05)。

治疗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DCE-MRI的ADC值、K^(trans)、V_(e)均高于治疗无效(病情稳定、病情进展)者(P<0.05)。

DCE-MRI的V_(e)、K^(trans)、ADC值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7、0.756、0.677,灵敏度分别为0.864、0.727、0.614,特异度分别为0.893、0.732、0.625。

结论:DCE-MRI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为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个性化参考。

【总页数】4页(P28-30)【作者】刘肖;王雪芹【作者单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淄博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动态增强磁共振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值评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价值2.探究DWI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3.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4.多期动态增强MRI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半定量参数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相关性研究

宫颈癌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半定量参数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相关性研究

宫颈癌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半定量参数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相关性研究徐永立;段小丽;潘剑岩;凌岳【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诊断中应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半定量参数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扩散系数(ADC)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DWI 在宫颈癌诊断和放疗疗效监测方面的价值。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集整理的87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将入选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0例非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有24例选择了放化疗进行治疗。

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放化疗前后进行 MRI 和 DWI ;计算宫颈癌病灶MRI 半定量参数,包括最大相对增强率(MRE)、流入速率(WIR)、流出速率(WOR)及达峰时间(TTP),并记录 ADC 与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的MRE 、WIR 高于对照组;而 TTP 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ADC 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放化疗后除半定量参数 WOR 外其他指标及ADC 与放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放化疗后 ADC 与MRE 、WIR 均呈现负相关(r=-0.31、-0.29,P<0.05),与 TTP 呈现正相关(r=0.58,P<0.05)。

而 WOR 与 ADC 未呈现出任何相关性。

结论ADC与宫颈癌 MRI 半定量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emi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of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in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87 cases with cervical cancer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6 in the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trea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30 patients withoutcervical cancer were trea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24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adiotherapy treatment .All patients received MRI and DWI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s well as before and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MRI semi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including maximum relative enhancement ratio (MRE) ,flow rate (WIR) ,outflow rate (WOR) and time to peak (TTP)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indicators and ADC was analyzed .Results MRE and WIR as well as ADC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 .05) .And the TT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 .05) .All the semi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P< 0 .05) except W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C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P< 0 .05) .MRE and WIR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DC (r= - 0 .31 and - 0 .29 ,P< 0 .05) ,while the two indicato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TP (r= 0 .58 ,P< 0 .05) .WOR didn′t correlate with ADC .Conclusion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ADC and MRI semi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cervical cancer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13)022【总页数】4页(P3180-3182,3185)【关键词】宫颈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扩散系数;半定量参数【作者】徐永立;段小丽;潘剑岩;凌岳【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放射科 5283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体检科 5283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放射科 5283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放射科 528318【正文语种】中文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已经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1-2]。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韩泓江【摘要】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4例宫颈癌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4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检查,比较参与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A D 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对象( P<0.05);A U C=0.835时,0.746~0.965为95%可信区间;不同分期的宫颈癌患者ADC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III-IV期宫颈癌患者ADC值最高;治疗有效患者2次化疗后A D C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和首次化疗( P<0.05),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前、首次化疗。

2次化疗A D C值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有效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的疗效。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预测;评价;宫颈癌【作者】韩泓江【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三院妇产科辽阳 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内容提要: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4例宫颈癌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4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检查,比较参与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对象(P<0.05);AUC=0.835时,0.746~0.965为95%可信区间;不同分期的宫颈癌患者ADC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III-IV期宫颈癌患者ADC值最高;治疗有效患者2次化疗后ADC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和首次化疗(P<0.05),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前、首次化疗。

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杨凤姣;于小平【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16(033)003【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扫描(DWI)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

【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行同步放化疗患者60例,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敏感组、治疗抗拒组,采用DCE-MRI、DWI 测量两组治疗前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容积转移参数(Ktrans)、血管内细胞外容积分数(Ve)、血浆空间容积分数(Vp )并比较。

【结果】治疗敏感组30例,治疗抗拒组10例;敏感组除颈转移灶平均Ktrans显著高于抗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联合原发灶、颈部转移灶ADC、Ktrans、Vp、Ve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4,预测敏感性为61.5%,特异性100%。

【结论】DCE-MRI联合DWI参数能够反映头颈部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有望为头颈部鳞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总页数】3页(P561-563)【作者】杨凤姣;于小平【作者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 410013;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相关文献】1.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和评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2.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3.贝伐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的疗效观察4.动态增强磁共振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值评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价值5.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价值

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价值

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价值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6例患者进行研究,在新辅助化疗前、后2 w、4 w、6 w、8 w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DWI检查,分别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及其短径(S),对比新辅助化疗前、后,分析转移性淋巴结DWI信号强度、ADC值及短径(S)随化疗时间变化情况。

结果26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2 w、4 w、6 w、8 w转移性淋巴结ADC值分别为(0.894±0.207)×10-3 mm2/s、(1.027±0.228)×10-3 mm2/s、(1.197±0.206)×10-3 mm2/s 、(1.247±0.255)×10-3 mm2/s、(1.305 ±0.348)×10-3 mm2/s,淋巴结短径(S)依次为(9.275±3.382)mm,(8.543±3.275)mm,(7.543±2.396)mm,(6.053±2.231)mm,(5.479±3.277)mm,新辅助化疗前、后转移性淋巴结ADC值与短径(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转移性淋巴结ADC差值随时间变化趋势显示,化疗后第4 w,淋巴结ADC值的平均差值最大,为0.170×10-3 mm2/s,化疗后 2 w转移性淋巴结ADC值(1.027±0.228)×10-3 mm2/s与化疗前(0.894±0.207)×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4 w转移性淋巴结短径S为(7.543±2.396)mm与化疗前(9.275±3.382)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