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单元主题与教学目标单元主题:[单元主题名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具体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目标]2. 教材内容与结构课文:[课文题目及简要内容]写作:[写作主题及要求]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及内容]口语交际:[交际话题及要点]二、学情分析1.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列举学生之前学过的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生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分析学生的阅读水平,如理解、分析、概括等方面]写作能力:[描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结构组织等]自主学习能力:[考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重点内容 1][重点内容 2]2. 难点[难点内容 1][难点内容 2]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阅读指导法4. 写作训练法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导入方式和内容]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平、作品风格,创作背景等]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标注生字词教师范读,正音正字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精读课文分析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小组讨论针对文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课堂小结布置作业3. 第三课时(写作课)写作指导讲解写作主题和要求分析写作示例,提供写作思路写作实践学生独立写作作文评改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课堂小结布置作业4. 第四课时(综合性学习课)活动导入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活动开展分组进行活动,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形成成果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布置作业5. 第五课时(口语交际课)情境导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交际指导讲解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明确交际要求和注意事项口语实践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评价反馈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教学资源1. 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相关拓展阅读材料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发言质量:[评价学生发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新性]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表现]2. 作业评价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正确率]作业质量:[分析学生作业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表现]3. 测试评价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期中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在半学期或一学期内的学习成果]《消息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学习阅读消息的方法。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7最后一段
找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
教师可播放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过程方法。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8---69页的相关内容
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无菌棉棒、标签纸、放大镜、透明胶带。
(三)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学生按组分别取自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温馨提示:
1、接种时才可打开培养皿的盖子,开口尽量小。避免污染。
2、接种时要轻轻涂抹,不要划破培养基,接种后要立即盖好密封。
3、写好标签内容贴在培养皿底面。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装有培养基的经高温灭菌的培养皿若干个,无菌棉棒,无菌玻璃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探究问题:不同环境中有细菌和真菌吗?
(一)实验思路
1、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吗?需要老师提供几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用处?
2、没有想好如何操作之前,能不能随意打开已灭菌的培养皿?为什么?
3、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吗?放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比较合适?
(二)展示材料用具:
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2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3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4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5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6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7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8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9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0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1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2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3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4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5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6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7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19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20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21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22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23课使用人
教师备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主备人、第24课使用人。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教案

八年级(上)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 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1.朗读法。
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
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
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
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
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
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教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学习目标一、网络词语小研讨能进行小组合作,运用各种方式搜集流行挥着已不再流行的词语。
整理已经被工具书收录的网络词语,并能理解他们的含义。
思考这些网络词语的优势是什么,部分网络词语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能在小组中进行合理的分工,一起讨论网络词语的使用问题。
善于倾听同学、老师的意见。
并能够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总结。
二、电子阅读面面观能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对电子阅读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
对于回收的调查问卷,能正确进行统计汇总,并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完成调查报告。
在组内研讨电子阅读是否将取代传统阅读时,重在阐述调查问卷所反映的现象以及自己得出的结论,能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做到有理、有据、有礼。
3.用互联网学语文能整理同学们的需求。
能小组分工合作,运用所学的网络技能,搜集有关散文方面的知识,并能进行合理分类、整理、编排、制作出关于散文的小册子。
在此基础上,能够和组内成员围绕如何利用网络学语文进行有效的讨论,结合编制的小册子的过程得到经验、教训等,畅所欲言。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调查问卷法难点:利用网络学习语文。
学习方法:预习法小组分工合作法课堂展示法调查问卷法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网络学习小研讨电子阅读面面观要求:1.班级分为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
组长负责给每个人分工。
2.主要工作为:搜集网络词语,包括流行和不再流行的词语。
学生思考、讨论这些网络词语的含义是什么,部分网络词语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讨论情况做好记录。
3.对电子阅读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
做好问卷调查报告。
4.讨论:电子阅读是否可以取代传统阅读?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内容:互联网学习语文1.整理学生的需求。
2.以小组问单位,搜集有关散文的知识。
内容:(1)散文的一些知识。
(2)喜欢的朱自清散文。
(3)喜欢的汪曾祺的散文(4)其他的散文每个小组各选一个内容进行。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20190901

中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年级八年级(上)学科语文教师姓名二零一九年八月写作语言要连贯【目标导航】1.多读书,丰富词汇,体会恰当、准确的词语以及语言连贯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2.品美文,交流讨论,赏析行文语言连贯、表达流畅、文笔优美的技巧与方法。
3.勤动笔,养成善于表达、勤于修改的好习惯,做到文字通顺,条理清晰。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
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
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
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
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
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
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
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
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2.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3.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在写作中,语言连贯通顺非常重要。
连贯与畅达一前一后,相互因果,又浑然一体。
要做到语言畅达,胸有成竹、思路明晰是关键。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海伯说得好:“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
”这就要求写作之前思维活跃流畅,如行云流水般,笔下自然就汩汩滔滔而不绝。
叶圣陶先生也教导我们:“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Period 1 Section 1a-2d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Words and expressions:theater, comfortable, seat ,screen, close, ticket, worst, cheaply, song, choose.2.Sentences:1)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2)I think Moon Theater has the most comfortable seats.3)It has the worst music.4)They play the most boring songs5)The DJs choose songs the mostcarefully.6)It’s the most popular.7)How do you like your new house so far?二、能力目标1.学会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构成,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掌握不规那么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构成的用法。
3.能就个人喜好进展讨论。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比拟分辨能力,使学生相互了解,增强人际交往,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语法难点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
教学过程:Step 1 Presentation1.Ask the Ss: Who is the tallest in your class? Who is the most hard-working in the class?2.Free talk in groups.3.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sentences above.Step 2 1a1.Learn new words first:theater, comfortable, seat ,screen, close,ticket, worst,cheaply, song, choose2.How do you choose which movie theater to go to? Write the things.Step 3 1b Listen1.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2.Check the answers.Step 4 1c Pairwork1.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1c.2.Then talk about the movie theaters you know.Step 5 2a and 2b Listening1.Listen and circle the boys’ answers.2. Listen again3. Pay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s:1)It has the worst music.2)They play the most boring songs.3)The DJs choose songs the mostcarefully.4)It’s the most popular.Step 6 2c Pairwork:Read the conversations in pairs.Step 7 2d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s1.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find out the difficult points.2.Explain some difficult points:I’m new in town. 我新来此处。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 Unit 4 (第3课时)教案 及导学案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Section B 2a-2e(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4第3课时)兴山县高桥中心学校许武松一、Teaching Aims:1、Knowledge aim: Students can know som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talent shows and master the usage of key words and the superlatives1) Words: performer, talent, common, all kinds of, beautifully, role, winner, prize, everybody, make up, example, for example, poor, seriously, give2) Sentences:①All these shoes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②That’s up to you to decide.③But if you don’t take these shows too seriously, …④They usually play a role in deciding the winner.2、Ability aim: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and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talent shows and use the superlatives correctly.3、Emotional aim:Students can be more confident to talk with others and learn to find some shinning points of others.Understand the essence and aim of some talent show, in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s life some musicians and movie stars, don't be blindly, do groupies.(了解一些选秀节目的实质及目的,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一些歌星及影星,不要盲目地追风,做追星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___月___日第____周星期____第___节
课题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三)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词语,掌握词义,并学会运用。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2.如果有机会观察一下向日葵,就会发现向日葵的花盘总是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在转动,正因为这样,人们才给它起了“向日葵”这个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长了,花盘就不再随太阳转了。请以《为什么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为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解释向日葵向日之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___月___日第____周星期____第___节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二、拓展
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课堂导入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作业布置
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
写作活动设计
1.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候现象,写出观察日记。
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三、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课堂导入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课堂导入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4)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二、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作业布置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___月___日第____周星期____第___节
课题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二)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词语,掌握词义,并学会运用。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学生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二、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课题
第17课《奇妙的克隆》(一)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