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 生命 生命

合集下载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教材梳理 鲁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教材梳理 鲁教版

第二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教材梳理自主梳理1.(1)人生的价值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和________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________的要求。

2.(1)________,(2)每个人不论能力大小,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可以在________中,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的工作积累,干好________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________。

3.青春——拥有了________,便有了激情、幸福和希望。

4.一个人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就必须________。

●学习“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时,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为什么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能以你周围的人为例说明人生的意义吗?”“雷锋、孔繁森他们在奉献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为什么创造和奉献是人们生活充实的需要?”通过讨●学习“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时,进行“平凡的小事能否体现人生价值”的思考,学会●学习“青春——花样年华”时,进行青春“大家谈”,结合自己的体验,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让青春更美丽”时,以“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为题进行讨论。

疑难突破1.剖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意义靠行动实现,这是基本的生命价值观,是生命价值升华教育的基础。

只有明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才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创造和贡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创造使人充人生的价值必须一点一滴地创造。

做大事固然可以体现人生的价值,平凡小事中同样能体现一个人不平凡的追求和伟大的奉献精神。

雷锋、徐虎、李素丽等模范人物,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同样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吗?生活中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闪烁着奉献的光辉,体现着人生的价值。

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每个人不论能力大小,从事何种工作,都可以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把握时机宣教生命课程2神的国度和救赎计划共82页文档

把握时机宣教生命课程2神的国度和救赎计划共82页文档
Thank you
把握时机宣教生命课程2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救赎计划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2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教案 鲁教版 教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2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教案 鲁教版 教案

第一课时: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人生价值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导入语:(见教材P13页标题下引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段名言既强调生命的宝贵性、不可重复性,更强调人应该提升生命的价值,不可碌碌无为度人生。

这段名言催人奋进,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

我们应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二)讲授新课一、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实际用途和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例如,我们说蔬菜、鸡蛋、牛奶有价值,是因为它们能供我们食用,满足我们吃的需要;我们说花卉、盆景、绘画有价值,是因为它们能供我们观赏,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

可见,所谓价值,是指这个事物对人们、对社会有无用途,能否满足需要而言,并不是指它自身有什么意义。

任何事物,如果丧失某种实际用途,不能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它就没有任何价值。

人的价值也是这样。

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是指他对自身有什么意义,而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动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所以说,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

板书: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活动一:读一读,想一想——阅读教材P13—14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王选、庄玉荣他们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王选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为民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从中也赢得了社会的的尊重,他的人生价值就是通过这种创造和奉献来体现的;而庄玉荣则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美化、净化了城市,在给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的同时她的劳动也得到了社会的的承认,从而来实现了她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由此可见。

一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创造和奉献。

①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读一读说一说——阅读教材P14页方框内材料,说一说:雷锋、孔繁森他们在奉献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快乐和幸福)(学生阅读教材P14—15页材料,从中体会奉献的快乐)教师总结:(见教材P14页正文最后一段)②创造和奉献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使人快乐思考讨论:①为什么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因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之中。

第2课时 珍爱生命与抢救生命B本

第2课时 珍爱生命与抢救生命B本

13.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一支香烟点燃时大约释放出6800种化学物质, 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约3 800种,至少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10多种会促进 癌发展物质。据研究,妊娠期吸烟的妇女所产的婴儿,其体重、智力发展 水平可能低于一般婴儿平均水平,吸烟也与流产、死胎相关。吸烟还是导 致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约有80%肺癌病人有长期吸烟史,每天吸烟超过1 包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概率高6~30倍,小于15岁开始吸烟的人比不吸烟者 肺癌发病率高17倍。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香烟点燃时放出的有毒有害物质中, 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5分)(2017·聊城)每年暑假都有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B
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D 8.(5分)下列情况发生时,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脚被毒蛇咬伤,尽快在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结扎 B.发生地震时,尽快跑到空旷的平地上 C.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先清除口中杂物,再进行人工呼吸 D.电线老化引发火灾时,立刻泼水救火
1.(5分)吸毒对人体健康D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下列关于吸毒对人体 健康危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吸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B.吸毒会损害生殖系统,生育能力会因此下降 C.吸毒会损害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艾滋病 D.吸毒会导致肥胖,从而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D 2.(5分)近来,多部缉毒电影上映,下列关于毒品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坚决拒绝,绝不沾染 B.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 C.毒品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D.吸毒只会危害自身,不会妨碍他人

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2课《生命,生命(杏林子)》

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2课《生命,生命(杏林子)》

合作探究
1.分析体会“让有限的生命体现 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的含义?
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 创造无限的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 成为永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积极的 人生态度。
作者杏林子做到了“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 无限的价值” ,为了写作,她在腿上架着一块 木板,用发抖的两个手指头夹着笔写字,没写一 笔就像举着千百万斤一样,同时还忍受着身上巨 大的痛苦。就这样,她写出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 小说、传记、剧本,成为了著名的作家,人们称 她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还被评为 “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不但这样,她还热心 帮助其他残疾人,用自己的精神照亮了其他人的 道路!一直勇敢地活到59岁,虽然她去世了,但 她的精神永远激励下一代的人。
杏林子在《生命 生命》中说:
“从那一刻起, 我应许自己,绝不辜 负生命,绝不让它从 我手中白白流失。不 论未来的命运如何, 遇福遇祸,或喜或忧, 我都愿意为它奋斗, 勇敢地活下去。”
艰毡形照无来跌阿 巨帽容。锡的宕炳 和下枯相时影,一 沧面瘦片期像据生 桑的的里“,说如 。面中那良只他戏
孔年个民有生剧 ,人带证一平般 透,着”张唯充 着在盲上日一满 生一人的伪保情 活顶眼标统存节 的破镜准治下的
2.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同学们知道哪些呢?与大家分享一下。
邓丽华以聋哑之躯舞诞生命! 张海迪高位截瘫,却矢志不移,自学成 才,轮椅阻挡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 贝多芬双耳失聪,用自己顽强的毅力谱 写出不朽的乐章。
以 聋 哑 之 躯 舞 诞 生 命 !
她轮 对椅 生生 命命 的阻 热挡 爱不 !了
课后作业
推举书籍: 1、张晓峰的《敬畏生命》 2、毕淑敏的《我很重要》 3、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5、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推举乐曲: 1、贝多芬的《命运》《英雄》《田园》 2、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本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本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本知识点语文是我们学科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科目。

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基本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本知识点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幻想(shùn)瞬间(níng)凝成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诫瘦骨(línxún)嶙峋小心(yìyì)翼翼(sǒng)耸立3.解词。

(1)纳罕:惊奇,诧异。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tà庸碌lù小憩qì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命 生命》教案

《生命 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生命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2.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3.探究生命的结构和功能;4.认识生命的分类和多样性;5.理解生命的变异和适应;6.了解人类对生命的影响和保护。

二、教学内容1.生命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生命的定义–生命的基本属性:组成、结构、功能、调节和自我复制2.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3.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生命的分子基础–生命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生命的组织器官系统和功能–生命的生命周期和调节机制4.生命的分类和多样性–生命的分类–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适应和变异5.生命的变异和适应–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机制–生物适应的原因和机制–生物进化的意义和方法6.人类对生命的影响和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生命伦理和生命教育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来理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问题;2.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研究来学习生命科学的知识和问题;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4.实验和观测法:通过实验和观测来深入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四、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通过测验来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3.通过小组演讲和讨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4.通过探究研究报告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生命科学课程内容的书籍和资料;2.生物类研究性教材和资料;3.科学博物馆和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参观和实习活动;4.电子资源和网络科技的应用。

《生命生命》教案准备

《生命生命》教案准备

《生命生命》教案准备教案名称:《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存环境;2.掌握生命的分类和特点;3.理解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4.引导学生保护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特点,生命的分类和演化过程。

难点:如何理解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2.生命的图片和教具;3.实验器材和化学品;4.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利用图片和教学视频引入生命的主题;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让学生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第二课时:生命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代谢等;2.分类介绍生命的三个域: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古菌,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分类。

第三课时:生命的进化和演化1.介绍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包括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进化的种种方式等;2.通过实验和案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进化过程。

第四课时:生命的保护和珍惜1.讨论生命的保护意义,并提出保护生命的方法和途径;2.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方法:1.多媒体结合:通过教学视频和图片引入生命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互动探究:通过实验和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究生命的特点和演化过程;3.启发引导: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能力;3.作业检查:布置相关作业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拓展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2.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科普活动,增加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和兴趣。

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生命的特征、分类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伦· 凯勒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 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 沙利文担 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 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 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 《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 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 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 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 存在。
参考: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 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 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你对哪个事例感触最深?是什么打 动了你呢?
C、最彩的句子或词语赏析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 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 什么? 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 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 欲望”。
后来凯勒成了 卓越的社会改 革家,到美国 各地,到欧洲、 亚洲发表演说, 为盲人、聋哑 人筹集资金。 二战期间,又 访问多所医 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 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 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史铁生
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 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 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 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 《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 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 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代表 作是《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现其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3、我静听自己的心跳,为自己的生命所 震撼
——心跳:生命之可贵
讨论:围绕“生命”,请分别说 说这三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1、必须对生命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 让人生更有意义。 • 2、生命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捉摸,我们 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 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 3、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不论命运如 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2、“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 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 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 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 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 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 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 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 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 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 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
杏林子的弟弟刘侃在一篇怀念姐姐的的文章 中说:“我常常自问,你到底怎么活的?不能 吃自己想吃的东西,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不能自己梳个头,甚至化个自己想化的妆,到 后来连大笑两声也变得奢侈,因为要带来一阵 的咳嗽和气喘„„”随后他意识到:“原来你 把痛苦当成最好的榨汁机,压出最美、最醇的 生命之泉,让每个人在灰心绝望、伤心痛苦的 时候,再找回生命的勇气、方向和动力。”
2013-7-30
XinMin Lanqing Zhang
杏林子简介:
杏林子,原名刘侠,台湾女作家。12 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损坏。 这一位全身关节百分之八十损坏的残 障者,不单没有诅咒生命,反而洋溢 了对生命的歌颂和热爱。她写作不缀, 出版的书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为引发 社会对残障者的关注,不惜冒着生命 危险上街请愿,成立了「伊甸残障社 会福利基金会」,为台湾的弱势群体 谋福利。她一生积极开朗,淡泊名利, 她有一句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 有」.
• 1.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 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 2.由生命你还联想到什么? • 例如: ①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 岖,这样才缤纷。 ②生命像蜡烛,都很短暂。
2013-7-30
XinMin Lanqing Zhang
读读课后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生命 生命》,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篇?为 什么?(写在日记上)
掌握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读音
骚扰(sāo ) 小憩( qì ) Zāo 茁壮(zhuó ) 糟蹋( )( tà ) yōng 庸碌( )(lù) 辜负(gū) ng 昂然挺立(á ) ng n 擎天撼地(qí )(hà) 肃然起敬(sù)
• 1.朗读课文
提示:读准字音、停顿,体味情感。
2013-7-30
1、飞蛾在我手中竭力挣扎, 求生欲望之强令人感动
——飞蛾:求生之欲望
2、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 泥土的墙角顽强地长出一截 瓜苗
——香瓜子:生命之顽强
聆听心跳
——— —hang
2、自主探究
问题:是那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这些事引发了作 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提示:语言要简洁,扣住“生命”二字,用“谁+怎么样”的句式
1、飞蛾在我手中竭力挣扎,求生欲 望之强令人感动 2、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 的墙角顽强地长出一截瓜苗
——飞蛾:求生之欲望 ——香瓜子:生命之顽强
这是关于生命的一组图片。
生命
不屈的动力!
冲破一切的力量!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品味富有表 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课外积累:
关于生命的格言有哪些? 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要以有限 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
4、人,最宝贵的是生 命。生命对每个人只 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 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 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 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 而进行的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其实,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能引发我们思考“生命”这一话 题。下面,就请大家从社会、生活、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找一些 能引起对“生命”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的例子在小组内交流, 说说能引发那些思考?
请用下列格式说话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_____而美丽”,我想举 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 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