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学习题库+答案

中医学习题库+答案

中医学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肺之“门户”是A、玄府B、喉C、口D、鼻E、皮毛正确答案:B2、以下哪项不是头晕的常见原因A、痰湿内阻B、瘀阻脑络C、肝阳上亢D、肾虚精亏E、外感风寒正确答案:E3、外感表证宜用 ( )A、下法B、汗法C、温法D、和法E、补法正确答案:B4、妇科调补肝肾,常用的代表方是()A、疏肝散B、杞菊地黄丸C、调肝汤D、养精种玉丸E、左归丸正确答案:C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病色表现的是A、面色淡黄B、红黄隐隐C、面色淡白D、面色淡青E、面色红赤正确答案:B6、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为A、积B、气鼓C、虫积D、聚E、水鼓正确答案:A7、“其华在爪”的脏是A、肺B、心C、脾D、肾E、肝正确答案:E8、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其治则是A、攻补兼施B、塞因塞用C、虚者补之D、通因通用E、实者泻之正确答案:B9、手阳明在上肢()A、外侧前缘B、内侧后缘C、外侧中间D、内侧前缘E、内侧中间正确答案:A10、火脏指的是A、心B、肝D、肺E、脾正确答案:C11、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A、藏神和血液运行B、化生和贮藏精气C、疏泄和防止出血D、运化和调节血量E、受盛和传化水谷正确答案:B12、肝火犯肺与肝火炽盛证的主要不同点在于A、胸胁灼痛B、急躁易怒C、面红目赤D、头胀头晕E、痰中带血正确答案:E13、决定方剂疗效好的关键是 ( )A、方药配伍与方证病机之间的相关程度低B、药量大C、药多量大D、方药配伍与方证病机之间的相关程度高E、药味多正确答案:D14、胁痛的基本病机为()A、.肝络失和B、.肝气郁结C、.肝阴不足D、.瘀血停者E、.肝胆湿热正确答案:A15、痴呆病位主要在()A、.肝C、.脾D、.肾E、.脑正确答案:E16、“筋之余”是指A、唇B、面C、发D、毛E、爪正确答案:E17、五苓散中重用何药为君 ( )A、桂枝B、猪苓C、泽泻D、白术E、茯苓正确答案:C18、以下哪项不是外感所致妇科疾病的常见证型?()A、湿热B、血虚C、血热D、血瘀E、血寒正确答案:B19、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后,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A、纠正酸碱失衡B、加强保肝治疗C、使用左旋多巴D、复方氨基酸静点E、弱酸溶液灌肠正确答案:E20、痰饮痹阻心脉,可见A、胸闷气喘B、胸胁胀满C、肢体麻木D、恶心呕吐E、胸闷心痛正确答案:E21、罐斑色深紫,示()A、瘀血B、湿盛C、寒湿D、湿热E、寒凝正确答案:B22、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损其有余B、补其不足C、热者寒之D、调整阴阳E、寒者热之正确答案:D23、能祛风痰.解痉,善治头面部疾患的药物是A、白前B、半夏C、川贝母D、白附子E、白芥子正确答案:D24、20岁男性患者发现镜下血尿,其尿常规中红细胞为()。

五苓散实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五苓散实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18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021年4月第23卷第2期April 2021 , Vol. 23 , No. 2【文献综述】五苓散实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王玉兰、龚李萍\郭超峰2(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五苓散作为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太阳蓄水证,现 代实验药理研究发现,五苓散具有利尿、降压、调节代谢、保护肾脏、止泻等药理作用。

临床上经过加减 化裁,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疾病,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屎等多个系统。

本文主要围绕实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五苓散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五苓散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茶散;实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008-987x. 2021. 02. 34Research progress of Wuling Powder's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ical actionand clinical applicationWANG Yulan1,GONG Liping1,GUO C haofeng2(1.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530001 ;2.No.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Chinese M edicine,N anning 530023 )A b stracts:As one of the classic TCM prescriptions, Wuling Powder has the effects of diuresis and dampness, warming yang and transforming qi ;traditionally used to treat taiyang xushui syndrome, modern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Wuling Powder has diuresis,lowering blood pressure,regulating m etabolism,protecting kidney,antidiarrheal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fter addition, subtraction and modification in clinic, it is widely used in treatmen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women and children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diseases, involving multiple systems such as breathing, circulation, digestion and urinary.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summarize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Wuling Powder,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odern research of Wuling Powder.K eyw ords:Wuling Powder;experimental 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五苓散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方由5味药组成,功以 “令”水行,故称五苓散。

浅谈中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中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乡村医药·综述·浅谈中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任亮范晓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增生,血管翳形成并可累及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又分为历节病、顽痹、痹等。

若不积极有效治疗,大多可造成不同程度残疾。

中医药在延缓RA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故本文就目前用于治疗RA 的常用中药做一简述。

1 RA的中医学病机《内经·痹论篇》很早提出痹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营卫不固,导致外感六淫而发病。

但对于RA的具体中医分型,则不同医家各有侧重。

国医大师路志正崇尚脾胃学说,对治疗RA注重益气养血,调理脾胃,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因此长养气、顾护人体正气的关键即为强健脾胃,故其常用药物以益气养血、健脾祛湿为主[1];国家级名老中医娄多峰认为,RA病机多为脾虚邪侵、湿浊痰瘀痹阻,他脏兼挟,肝肾明显,故其用药常以祛风除湿、化痰通络、健脾益肾为主[2];周仲瑛教授将RA主要病机归纳为风湿痹阻、经络蓄热、痰瘀痹阻等,认为风湿热毒是主要的病因,故其常用祛风、化湿、清热药物进行治疗[3]。

2 常用中药及方剂不同医家对于RA的治疗各有偏重,但使用祛湿药物,抵御外邪是所有医家都遵从的治则,常用中药涉及雷公藤、马钱子、白芍、青风藤等。

2.1 雷公藤性寒,味苦、辛,有大毒,可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是治疗RA疗效最为突出的中药,可起到扶正以御邪气之效,使RA之邪、虚、瘀得以治疗,直中病机,适合用于RA急性期发作,故是RA治疗祛邪之主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该类成分可明显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其中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红素能调节滑膜成纤维细胞中骨保护素、核因子κ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比例和抑制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4]。

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8例疗效观察

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8例疗效观察
全部病例均按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修 订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n!,并排除
428
妊娠或哺乳期、65岁以上患者、合并有严重肝肾 功能损害、严重心脑咀管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不符 合诊断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 和安全性判断者。 1.3中医证候分类
对观察组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按照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 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痛风”的证候 分类进行盔。68例中。湿热蕴结32例,瘀热阻滞 ll例,痰浊阻滞18例,肝肾阴虚7例。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
◎临证经验◎
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关节疼痛、 肿胀、活动功能等)、血常规、血沉、血尿酸、肝肾功 能等。 3.2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巾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痛风”的疗效评定标准。治 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消 减,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实 验室检查无变化。 3.3治疗结果 3.3.1总疗效比较如表l所示.两组好转率相 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既能改善症状,又能降低实 验室指标。
[关键词]痛风,关节炎/中医药疗法茵陈五苓散/治疗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 湿性疾病,其特点是高尿酸Jf}L症,病程较长,多发 于中老人,特别是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易反复 发作.痛风石沉积,逐渐发展为慢性痛风石性关节 炎和关节畸形。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些黄疸病人 同时并发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性关节炎,在使用 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过程巾,不仅黄疸治愈,而且 血尿酸或尿尿酸也随之降为正常,痛风性关节炎 也随之而愈。受此启发,自2010年6月至2012年 12月,我们应用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 关节炎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般资料

五苓散加味治疗四肢骨折软组织肿

五苓散加味治疗四肢骨折软组织肿
1 日1 程。 0 疗
治疗结果:本组 I 度脱垂 2 2例 ,3个疗程均 治愈;Ⅱ度 脱垂 8例 。6个疗 程有效 7 ,无效 1例;Ⅲ度脱垂 5例,有 例
效 1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8 . % 例 57。
典型病例:于某 ,女 ,5岁 ,因大便后肛 门有肿物脱 出 1 月余 , 前来就医。 可 见肛 管粘膜脱 出肛外 , 查: 呈环行螺纹状 ,
血 行 于 脉 中 而 营运 周身 ,津 液 布 散 于 周身 而 浸 淫 于脉 中 环 流 不 息 。 故有 “气 血 同源 ,津 血 同源 ”之 说 。气 血 , 受 损 ,血 离 经 隧 而 溢 于 脉 外 ,瘀 滞 于 筋骨 皮 肉之 间 成 为
2 1骨折处理手法整 复 。采用 小夹板外固定或石 膏外固 .
用 于 肾 小 管 , 使 重 吸 收 水 的 能 力 增 强 致 水 储 量 增 加 。水
本组 2 例。男 12例 ,女 10 例 。年龄 13 7岁, 51 4 9 ~6
分转入血循环将冲 淡血液 。 ,使 血 浆 渗 透 压 降 低 而 毛 细 血 管 渗 出 增加 。 由于 局 部肿 胀 与 外 固定 的 压迫 ,血循 环 减 慢 ,静 脉 与 淋 巴瘀 滞 回 流 障碍 ,静 脉压 增 高 ,毛细 血 管 内压 增 高 而渗 出增 加 。形 成 了恶 性 循 环 ,使 伤肢 肿 胀
4讨论
・2 6 ・ 0
衡 ,抑 制 毛细 血管通 透性 ,使 毛细 血管渗 出减 少 ,并促进
渗 出物 的重 吸 收和代 谢 ,且有 较强 的利尿 作用 “,使 多余
的水分 从尿 中排 出。丹参 、红 花 、赤芍 、没药 、 J 芎 、木 I I 香等药 能活血 化瘀 ,祛 除肌 皱 离经之 血 ,能扩张 外周血管 , 促 进 血液循 环 ,改 善血液 的浓 、粘 、凝聚 状态 ,降低 血管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炎和全身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中医中属于“痹证”范畴。

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时,主要从疾病的病机、病情表现、辨证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辨证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1. 湿热蕴结型:特点:关节红肿疼痛明显,经常伴有发热、口干、口苦、尿黄等湿热症状。

舌质偏红,苔黄腻。

治疗: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黄柏、藿香等清热利湿药物。

2. 瘀阻阻络型:特点:关节疼痛较为剧烈,活动受限,疼痛可在不同的关节间转移,伴有瘀血倾向,常见瘀斑、瘀点等皮肤症状。

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黄腻。

治疗: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桃红、三七等活血化瘀药物。

3. 寒湿凝滞型:特点:关节疼痛较为重,活动受限,经常伴有寒湿症状如关节僵硬、胀痛、感觉怕冷等。

舌质淡白,苔白腻。

治疗:温经散寒为主,可选用肉桂、附子等温经散寒药物。

4. 肝肾不足型:特点:关节肿痛不明显,多表现为晨僵、活动后缓解。

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虚症状。

舌质淡红或无光泽,苔白薄。

治疗:补肝肾为主,可选用何首乌、淫羊藿等补肝肾药物。

以上仅是四种常见的辨证类型,实际上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可能会混杂多种类型,因此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有很多,常用的有清热利湿方如五苓散、两气解毒方如金银花汤,活血化瘀方如祛瘀胺、三七颗粒,温经散寒方如四逆汤、温经丸,补肝肾方如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中医辨证论治需要根据具体个体的病情综合判断,选用适合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同时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运用体会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运用体会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运用体会
吴素玲;汪悦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09(041)006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清学及影像学综合判断.可分为临床进展初期(Ⅰ期,早期)、进展中期(Ⅱ期)、严重期(Ⅲ期)、晚期(Ⅳ期)。

目前西医治疗RA尚无特效方法.且长期服药毒性和不良反应较大.而中医药在防治RA方面以辨证论治为主.从多层次、多途径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阻止病态发展.已体现出了良好的态势.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正日益受到周内外医学界的关注。

笔者从事中医治疗RA多年.在此方面也有一些治疗体会.现从分期治疗加以阐述。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吴素玲;汪悦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3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概况 [J], 张永生;柴欣楼
2.中医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J], 孙桂莲;孙桂兰
3.中医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J], 孙桂莲;孙桂兰
4.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用药规律 [J], 李慧;赵永璐;徐薇;黄莉
5.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徐友霞;黄传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岭南经方大家刘志龙教授解密一方治多病的千古名方“五苓散”

岭南经方大家刘志龙教授解密一方治多病的千古名方“五苓散”

岭南经方大家刘志龙教授解密一方治多病的千古名方“五苓散”本文摘自刘志龙刘志龙工作室,版权属于刘志龙。

《伤寒杂病论》里很多慢性病主要是用苓桂剂来治疗,苓桂剂的代表方有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临、苓桂枣甘汤、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等等,五苓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方剂。

原文分析原文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本条讲的是太阳病经过发汗之后出现的一些变证,有两种情况:一: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

因为大汗,损伤胃中津液,所以出现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

二: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脉浮,说明表证未解;小便不利,是已经出现了膀胱或者三焦的气化不利的情况;微热消渴,就是身体有微热同时出现口渴欲饮水。

案例分享著名的经方大家蒲辅周老先生治疗的一个病人。

患者是中医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的家属,因为患热性病之后,病情变化生出疮疡,经过长期服药,热像稍微减轻,但是烦躁,失眠,不思饮食,大便已经七天不解了,并且呕吐不止,吃什么吐什么,这患者因为病情非常危重,同时又是一个高龄患者,病程也拖延了很久。

所以他的子女们已经准备了后事,抱着一线希望来求助于蒲老。

蒲老去到病人家里以后详细的了解了病情。

同时也问这个病人想吃什么,病人说只想喝茶,于是蒲老取了六克左右的龙井,嘱咐病人家属,在病人卧室,当着他的面煮沸开水以后把茶叶放进去,在煮的过程中。

患者闻到了茶叶的香味,他就已经开始有食欲了。

蒲老给患者少量的喝了几口这个龙井以后,病情很快得到缓解。

肚子肠胃有蠕动的,有放屁,七天不解大便的开始解大便了,七天不睡觉,当晚睡了一个非常安稳的觉。

这个病人经过后来的调理后,由即将走向死亡的垂危的状况得到康复。

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本条是对71条的补充。

原文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