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课件)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标准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最新版)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婴幼儿喂养知识—PPT课件

参考量
按医嘱执行
2~6汤匙(母乳喂养者可不加)
2匙→半碗 用匙喂 1/4个→1个 半匙→1匙,加入粥中
每顿半碗→1碗 训练咀嚼 每顿1→2汤匙,加入粥或面中 半匙→1匙 半匙→1匙 每天1个鸡蛋
少量 3→5匙
根据食欲及消化情况 每日安排一顿 1→2匙 根据消化情况添加
训练咀嚼
1岁半后,食物品种向成人过渡
♣ 脂肪、油、糖类:供热量、改善味道(红棕油、奶油含VitA)
♣ 母乳(乳类)是婴儿完善食品,应按时喂哺
各类食物比例适当:符合小儿生理要求,以利吸收
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1/2 蔬菜类≥粮食类 三大供能物质比例适当
辅食添加指导
盐:
♣ 食盐(氯化钠)是体液重要的电解质成分,膳食调味品 ♣ 小儿肾功能差,不能排泄过多的氯离子和钠离子 ♣ 正常人每日进食盐量5克,儿童1-4克,婴儿建议不使用
1. 0~2岁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高峰时期,脂类对小儿
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 2. DHA促进视网膜的发育。初生婴儿视感知能力
很差,眼球结构与各种视功能在生后1年内逐步 完善 3.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需要食物中脂类的存在 4. 脂类在体内形成皮下脂肪,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5. 婴幼儿学习爬行、走路时消耗相当多的热量
4
个月 乳粉或母乳) 果汁100毫 面 25克 乳粉或母乳) 乳粉或母乳) 米
30克
(豆浆
220毫升、 升
鱼末 25克 220毫升
220毫升
肉末 25克
或母乳)
饼干3~4块
蛋 半只
蛋 半只
220毫克
碎菜 25克
豆腐 15克
10~ 牛乳(豆代 VitAD制剂 蒸蛋 1只 肉末碎菜粥 牛乳(豆浆 猪肝蛋菜粥
儿童保健完整ppt课件

04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采取紧急 治疗措施。
06
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干预
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方法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儿童的行为、情绪 、社交互动等,评估其心理行为
发育水平。
问卷法
利用标准化问卷,收集儿童家长或 教师对其心理行为发育的评价信息 。
测验法
采用心理测验工具,对儿童进行认 知、情感、运动等方面的测试。
家庭氛围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而冷漠、紧张的家庭氛围则可能导致孩 子出现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方式
民主、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而溺爱、放任或 严厉的教育方式则可能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自身素质
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 响。因此,家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尽管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但服务质量参 差不齐,部分地区和机构存在服务不规范、不专 业等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01
随着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儿童保健服务需求将持续增
长,对服务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服务模式创新
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将不断创新,如远
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提高儿童免疫力,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预防接种的种类
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如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免疫规划程序及注意事项
免疫规划程序
按照国家和地方免疫规划要求,为儿童提供全面的预防接种服务,确保儿童及时接种疫 苗。
儿童喂养及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围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婴儿的下颏贴在乳房上,嘴得很大,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中,婴儿下唇向外翻,婴儿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婴幼儿科学喂养ppt课件

提高免疫力
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 ,适量补充有助于增强婴幼儿的
免疫力。
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补充
钙的补充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婴幼儿期是骨骼发育的 关键时期,适量补充钙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发育。
铁的补充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铁可能导致贫血,影 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适量补充铁有助于预防贫血。
生理指标
当婴儿能够坐直、控制头部和舌头 、并对食物表现出兴趣时,可以考 虑添加辅食。
发育状况
确保婴儿消化系统发育成熟,能够 消化和吸收辅食中的营养。
辅食种类和数量建议
第一阶段(6个月+)
第二阶段(7-8个月+)
以单一谷物类食物为主,如米粉、燕麦等 ,逐渐引入蔬菜、水果泥。
增加蛋白质来源,如瘦肉、禽类、鱼类等 ,同时继续添加蔬菜和水果。
6-12个月
逐渐增加辅食种类和数量 ,保证摄入足够的铁、锌 、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
1-3岁
饮食多样化,保证摄入足 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婴幼儿消化系统特点
胃肠道功能不完善
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 发育完全,容易出现消化 不良、腹泻等问题。
肠道菌群不稳定
注意观察婴幼儿的饥饱信号, 及时响应并调整喂养计划。
遵循婴幼儿的生理节律,合理 安排餐次和食物种类。
均衡膳食原则
确保婴幼儿摄入充足的能量、蛋 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素。
合理安排食物的种类和比例,提 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以满足婴
幼儿的营养需求。
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方 面的搭配,激发婴幼儿的食欲。
第三阶段(9-11个月+)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PPT课件

正确的喂哺技巧
婴儿应处于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换 干净的尿布 母亲在哺乳前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技巧-母亲体 位
母亲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适 用一个垫子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
正确的喂哺技巧-抱奶体位
① 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
② 孩子的脸对着乳房,他的鼻子对着乳头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纯母乳喂养的健康足月儿或近足月儿生后2 周后发生的黄疸。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体格生 长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治疗,黄疸可 自然消退,应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
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15-20mg/dl,且无其它 病理情况,建议停喂母乳3天,待黄疸减轻后, 可恢复母乳喂养。 停喂母乳期间,母亲应定时挤奶,维持泌乳,婴 儿可暂时用配方奶替代喂养。 再次喂母乳时,黄疸可有反复,但不会达到原有 程度。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的目的
提高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 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及其家长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工作要求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体格评价结果,进行 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喂养与营养指导。
对家长提出的喂养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普及儿童营养知 识。
2. 尿量每天少于6次 3. 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
若乳量不足,应劝 告母亲不要轻易放弃 母乳喂养,可在每次 哺乳后用配方奶补充。
4. 每次哺乳后常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间小于1 小时(新生儿除外)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乳头内陷或皲裂
乳头内陷
产前或产后做简单的乳头护理,每日用清水(忌用肥皂或酒精之 类)擦洗、挤、捏乳头; 可使用乳头矫正器矫正乳头内陷。 母亲应学会“乳房喂养”而不是“乳头喂养”,大部分婴儿仍 可从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吮乳汁。
小儿营养与喂养PPT课件

(一)母乳成分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食品,故母乳喂养是 4-6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 1.初 乳: 产后4-5天内分泌的乳汁(含SIgA) 2.过渡乳:产后6-10天内分泌的乳汁 3.成熟乳:产后第11天-9个月分泌的乳汁 4.晚 乳 :产后10个月以后分泌的乳汁
20
21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易消化 2.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智能发育 4.哺喂经济方便 5.有利母亲健康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 例适当,为(1:3:6) (1)含乳清蛋白为主; (2)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3)含乙型乳糖多。 (4)钙、磷比例适宜;微量元 素多,铁的吸收率高 (5)含较多优质蛋白及必需 氨基酸 (6)含有脂肪酶等消化酶
2.为何要提倡母乳喂养? 3.配方奶粉、全脂奶粉如何调配? 4.鲜牛奶的调配步骤是什么? 5.婴儿每日需8%糖牛乳多少? 6.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有哪些? 7.婴儿从何时可添加末状食物?
48
婴儿喂养
1.6个月以内小儿最理想的食品是 A.母乳 B.牛乳 C.羊乳 D.配方奶粉 E.营养米粉 2.初乳是指 A.产后1天以内的乳汁 B.产后4~7天以内的乳汁 C.产后2周以内的乳汁 D.产后4个月以内的乳汁 E.产后6个月以内的乳汁
9
矿物质的需要
分类
常量元素:钾、钠、氯、钙、磷等 微量元素:铁、铜、锌、碘等
需要量及来源
见表
10
种 类 每日需要量
来源
钾
1~2g
豆类、谷类、鱼类、禽类、肉类、乳类
钠、氯 钙 磷 镁 铁
0.5~3g 约1g
约1.5g 200~300mg
5~15mg
食盐、乳类 乳类、豆类、绿叶蔬菜 乳类、肉类、豆类、谷类 谷类、豆类、坚果、肉类、乳类 肝、蛋黄、血、豆类、肉类、绿叶蔬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正确的喂哺技巧 • 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
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 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 的射乳反射。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2)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
• 4)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指纯母乳喂养的健康足 月儿或近足月儿生后2周后发生的黄疸。母乳性黄疸婴儿 一般体格生长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治疗,黄疸可 自然消退,应继续母乳喂养。若黄疸明显,累及四肢及手 足心,应及时就医。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15-20mg/ml ,且无其它病理情况,建议停喂母乳3天,待黄疸减轻后 ,可恢复母乳喂养。停喂母乳期间,母亲应定时挤奶,维 持泌乳,婴儿可暂时用配方奶替代喂养。再次喂母乳时, 黄疸可有反复,但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 3)促进乳汁分泌
•
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
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 可使婴儿短时
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 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
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 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 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产 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 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 4)正确的喂哺技巧 • ③哺乳次数:3月龄内婴儿应按需哺乳。4~6月龄逐渐
定时喂养,每3~4小时一次,每日约6次,可逐渐减少夜 间哺乳,帮助婴儿形成夜间连续睡眠能力。但有个体差异 ,需区别对待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2)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
• 2)乳头内陷或皲裂:乳头内陷需要产前或产后做简单 的乳头护理,每日用清水(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擦洗、挤 、捏乳头,母亲亦可用乳头矫正器矫正乳头内陷。母亲应 学会“乳房喂养”而不是“乳头喂养”,大部分婴儿仍可 从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吮乳汁。每次哺乳后可挤出少许乳汁 均匀地涂在乳头上,乳汁中丰富的蛋白质和抑菌物质对乳 头表皮有保护作用,可防止乳头皲裂及感染。
乡村医生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培训
一、目的
• 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 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 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 率,预防营养性疾病, Nhomakorabea进儿童健康。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 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 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从6月龄起,在合理 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 1.纯母乳喂养
• (2)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 • 1)乳量不足:正常乳母产后6个月内每天泌乳量随婴儿
月龄增长逐渐增加,成熟乳量平均可达每日700~1000毫 升。婴儿母乳摄入不足可出现下列表现: • ①体重增长不足,生长曲线平缓甚至下降,尤其新生儿 期体重增长低于600克; • ②尿量每天少于6次;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2)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
• 5)母亲外出时的母乳喂养:母亲外出或上班后,应鼓 励母亲坚持母乳喂养。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外出或上班 时挤出母乳,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3)母乳保存方法
• 母亲外出或母乳过多时,可将 母乳挤出存放至干净的容器或 特备的“乳袋”,妥善保存在 冰箱或冰包中,不同温度下母 乳储存时间可参考下表,母乳 食用前用温水加热至40℃左右 即可喂哺。
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
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
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
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2)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 • 3)溢奶
• ①发生原因:小婴儿胃容量较小,呈水平位置,且具有 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等消化道的解剖生 理特点,使6月龄内的小婴儿常常出现溢奶。喂养方法不 当导致吞入气体过多或过度喂养亦可发生溢奶。
• ②缓解方法:喂奶后宜将婴儿头靠在母亲肩上竖直抱起 ,轻拍背部,可帮助排出吞入空气而预防溢奶。婴儿睡眠 时宜右侧卧位,可预防睡眠时溢奶而致窒息。若经指导后 婴儿溢奶症状无改善,或体重增长不良,应及时转诊。
二、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 1.纯母乳喂养
• (2)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
• 1)乳量不足:
• ③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
• ④每次哺乳后常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 间小于1小时(新生儿除外)。
•
若确因乳量不足影响婴儿生长,应劝告母
亲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可在每次哺乳后用配
方奶补充母乳不足。
• 4)正确的喂哺技巧 •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正确的喂
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 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 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正确 的含接姿势是婴儿的下颏贴在乳房上,嘴张得很大,将乳 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中,婴儿下唇向外翻,婴儿嘴上方 的乳晕比下方多。婴儿慢而深地吸吮,能听到吞咽声,表 明含接乳房姿势正确,吸吮有效。哺乳过程注意母婴互动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