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范文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经济生活1/ 17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019届高中新课标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宏观把握知识个人我国的收收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入与入的分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分配政策)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分配原则)分配国财政的巨大作用家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收入税收的基本特征的税收:税收的种类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配3/ 177.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④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⑤提高效率促进公平5/ 17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归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谁所有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生生产决产关决定力定系决定产品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何分配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7/ 17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直接原因:所有制结构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3)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1、是什么?(基本要求和内容)存在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注意点】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公有制经济劳动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为什么?(原因、意义、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9/ 173、按劳分配的必要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4、重要性: ①提高效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②体现公平: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020届高考政治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第7课 个 人 收 入 的 分 配

2020届高考政治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第7课 个 人 收 入 的 分 配

范文2020届高考政治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第7课个1/ 12人收入的分配大一轮复习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展示]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主干构建考点突破错题诊断热点聚焦练出高分3/ 12主干构建·精要概览生产决定分配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理个论人依收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对象:② 个人消费品分配尺度:③ 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结果:④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条件:⑤ 生产资料公有制入分配制度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⑥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制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⑦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分度多种分配按⑧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配保方式并存按⑨ 生产要素分配证收入分配公平主干构建考点突破错题诊断热点聚焦练出高分主干构建·精要概览意义:协调人们之间的⑩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收坚持和完善?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怎样实现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配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与公平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主干构建考点突破错题诊断热点聚焦练出高分5/ 12考点突破·深度剖析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核心突破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具体形式类别对应形式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个体劳动者个体劳动者其劳动成果扣除成劳动成果分配本和税款后的收入核心考点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对点精练考点突破·深度剖析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生按资本要素分配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产后利润要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按技术要素分配素收入分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配按管理要素分配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核心考点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对点精练7/ 12考点突破·深度剖析提醒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优质课件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优质课件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不能实行平 均分配
意义 (why

地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 七课个 人收入 的分配 (共3 4 张P P T )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效率与公平:收入
(2)精准扶贫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分配方式对效率、
3.强化重点题型:原因意义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公平的影响;提高
类选择题;图表类、举措
3.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
效率,促进公平
类主观题
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考点一、 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 七课个 人收入 的分配 (共3 4 张P P T )
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 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 和纽带。
生产
决定
分配
生产资料 所有制
决定
分配方式
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 七课个 人收入 的分配 (共3 4 张P P T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原因:——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 七课个 人收入 的分配 (共3 4 张P P T )
(2020·四川·月考试卷)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生活总产品B.个人消费品C.生活必需品D.物质总 产品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收入差距扩大
如果过分强调公平,可能会导致 平均主义,抑制个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从而影响整体效率。
效率低下
如果过分追求效率,可能会忽略 公平,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影响 社会稳定。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要保障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按需分配
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贡献进 行分配,通常在共产主义 社会中实现。
分配方式的演 变
计划经济时期
实行按劳分配,强调公平 优先,但忽略了效率。
改革开放初期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注 重效率,但导致了收入差 距扩大。
当前阶段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兼顾公平和效率。
分配方式的改革
高三政治一复第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contents
目录
•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分配方式的种 类
01
02
03
按劳分配
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 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 少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
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 分配,包括资本、技术、 管理等要素。
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 率直接相关,体现效 率与公平的统一。
按劳分配的意义
促进效率
按劳分配能够激励劳动者提高劳 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保障公平
按劳分配能够保障劳动者获得与其 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报酬,实现公平 原则。
稳定社会
按劳分配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 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按劳分配的优越性
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失衡

2020届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届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①我国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②劳动者的一切收入都受法律保护
③多种分配方式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
④我国居民的收入渠道具有多元化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解析] 股票、利息收益和出租房屋收入均属于按生产 要素分配所得,故①正确;②错在“一切”上;材料不涉及 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③排除;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典题链接 某居民家庭收入构成情况调查统计
内容
工资 经营书 出租房 股票、利 其他 收入 店收入 屋收入 息收益 收入
占总收入的
20 36
25
比重(%)
10
9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材料表明( )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方法技巧] 根据关键词区分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收入都属于按 劳分配所得。 (2)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 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 出租、私营企业工资、土地流转等信息都可直接判定为按生 产要素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个原则
效率与公平
一个关系
效率与公平
按劳分配、生产要素 两种方式
按贡献参与分配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考点层析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经济生活》精品课件: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必修1)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经济生活》精品课件: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基础知识回扣 高频考点解读 时政热点聚焦 思维误区警示 精题随堂集训 活 页 作 业
[考纲展示]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 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 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政治(RJ版)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政治(RJ版)
基础知识回扣 高频考点解读 时政热点聚焦 思维误区警示 精题随堂集训 活 页 作 业
(4)按劳分配的标准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要注意按劳 分配的劳动是社会劳动,不同企业的劳动要转化成社会劳动才 能作为分配的依据,也就是说,不同企业的工人,即使提供了 同样的劳动,但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不同,即企业劳动被社会承 认转化为社会劳动的程度不同,分配水平就不同,不能认为在 全社会范围内,等量劳动就会取得等量报酬,不同企业会有所 差异。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政治(RJ版)
基础知识回扣 高频考点解读 时政热点聚焦 思维误区警示 精题随堂集训 活 页 作 业
(3)按劳分配必须是在公有制范围内,但在公有制范围内进 行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 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都 属于非按劳分配。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政治(RJ版)
基础知识回扣 高频考点解读 时政热点聚焦 思维误区警示 精题随堂集训 活 页 作 业
2.按劳分配的原因 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 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 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 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填空:
区别 相同点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 果分配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课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课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 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
(3)怎么办: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提高效 率、促进公平。
[6]辨清: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 配;而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则 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7]注意:土地承包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土地转让或者房屋出租 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NO.2 在“题组训练”中查缺漏
1.(2018·海南高考)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2.效率与公平
效率
公平
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 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 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 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 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 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 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 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 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元、出租房屋的年收入 40 000 元,合计 110 000 元。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A 项入选。 答案:A
4.(2019·广州期末)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
有工资,年年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
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还
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小吴的家人中,收入
①从根本上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
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透析
特别提示
生产力是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主导
因素,劳动工具是标志。
(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中,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
(3)在生产关系中,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我国的分配方式 方式
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
(1)提高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 社会生产的发展 (2)促进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主体 地位
3.按要素分配
形式 劳动、 资本 、技术、 管理 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意义
(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 法性的确认 (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的尊重 (3)有利于完善 按要素分配 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 居民收入 、推动 经济发展 .
解析:A 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促成我国分配制度变迁 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A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生产关系中所有制决定分配,B不是根本原因;C既不是根本原因,在年代上 也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的分配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命题角度2 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典例】小李拥有某名牌大学医药卫生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 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 出资1 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 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这体现了( ) A.对科技工作者技术所有权合理性的确认 B.按资本要素分配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C.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得到落实 D.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
2020年度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
1/ 19
收入的分配高三第1轮总复习·政治

3/ 19
3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第4页
5/ 19
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014·大纲全国卷·26C] 2.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2013·海南高考·4②] 3.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2011·江苏高考·10③] 4.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2011·江苏高考·10④] 第5页
障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

2.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

3. 适度的收入差距具有激励作用,但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效率会降低。

4.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

第6页
7/ 19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考点一分配制度考点知识?整体突破第7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1.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客观必然性①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最终原因) ②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8页
9/ 19
图示为: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第9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2. 按劳分配 (1)性质及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第10页
11/ 19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适用范围必要扣除分配内容分配依据分配标准公有制经济。

如农村承包土地所得如成本、企业留成、上缴财政部分个人消费品。

不是社会总财富劳动(质、量)。

不是各种生产要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非平均主义 (3)按劳分配的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11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4)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第12页
13/ 19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生产决定分配,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中,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可以分配的消费品在数量上存在差异。

因而,不同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不一定能获得等量的报酬。

第13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2)不能认为“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不存在其他分配方式”。

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非按劳分配方式,如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

(3)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特有的分配原则,在公有制企业中除了按劳分配,也要健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第14页
15/ 19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3.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内容: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第15页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③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④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

⑤按土地要素分配: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出让金等)。

第16页
17/ 19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特别提醒] 按劳分配体现公平,不一定缩小差距按劳分配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又体现了效率的要求。

由于人们劳动能力、贡献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第17页
课终课?考能素养培优限时?规范?特训 4.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有区别的一是性质不同。

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按照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劳动作为商品而进行交换的一
19/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