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能力训练复习(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训练试题 32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训练试题(一)阅读《绝招》片段,回答问题。
(15分)奶奶要过竹板,说:“过去奶奶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人的饭,还要调换花样,不往快里练,成吗?”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三胖和二福的绝招也是练出来的吗?”奶奶说:“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小柱子觉得奶奶说得在理,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练点什么呢?晚上小柱子躺在炕上还在想,想着想着终于有了主意。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有的人,生来就特别。
()A.与众不同,不普通。
B.格外 C.特地 D.尤其(2)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
()A.才识和品貌的高低。
B.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C.一次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2、奶奶的话归纳了两种有绝招的办法,一种是,一种是。
奶奶的绝招是,她是出来的。
奶奶的话说明了。
(5分)3、文中的三胖的绝招是,二福的绝招是指。
(2分)4、你想练一种什么绝招?通过什么方法来练习?(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
那儿()环境宁静,()景色宜人。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非常迷人。
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
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
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开朗起来。
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满了神秘感。
1、这篇短文一共有(7)句。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中心句。
第一句3、从提供的关联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文中括号里。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无论……都……虽然……但是……4、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近义词。
清楚()立刻()安静()5、短文从的不同时间,写出了日月潭不同的美丽面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训练试题参考答

新课标⼈教版⼩学语⽂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训练试题参考答新课标⼈教版⼩学语⽂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训练试题参考答(⼀)(⼀)1、(1)A (2)C2、⼀是⽣来就有“绝招”⼆是靠后天的努⼒靠练绝招是靠练出来的,只要肯下⼯夫,⼈⼈都可以练出有⽤的本领3、憋⽓时间长空翻倒⽴4、(略)(⼆)1、72、第⼀句3、不但……⽽且…… ⽆论……都……4、清晰顿时宁静5、早晨黄昏晴天⾬天(三)1、第⼀句2、远⼤热3、实际4、这么远,箭射不到。
5、⽐较⽐喻6、2500倍是⼀个⼤概的数字,因为⽂中⽤了“估计”⼀词,且那么⾼的温度,⽆法具体测量出。
(四)1、⾮常鲜艳透亮灵活⼜尖⼜长2、2—5句3、头⼱外⾐腹部的⽻⽑4、画2—5句因为这⼏句运⽤了⽐喻的⽅法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出了翠鸟⽻⽑鲜艳的外形特点。
5、红⾊橄榄⾊翠绿⾊浅绿⾊⾚褐⾊(五)1、熟悉相信笑2、(1)如果就(2)因此(3)虽然但是3、最后⼀句这是⼀中实事求是的态度4、我受到的启发是:做事或看问题应该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要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法,⽆论何时,⽆论何事都能受益。
(六)1、消失减少扩⼤2、⼀栋栋等家家户户⼀串串等⽇⽇夜夜等3、第⼆句即省略号之后的⼀句4、拟⼈⼤⾬下个不停5、第⼀⾃然段第2句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6、⼤⾬没喘⽓……⾬才停下来7、答:由于⼈们乱砍树,破坏⽣态平衡,导致⼤⾃然的报复,不仅卷⾛了⼩村庄,还卷⾛了⼈们所有的⼀切。
8、我想对⼩村庄的⼈们说:⼩村庄的⼈们啊,是谁毁灭了你们赖以⽣存的家园?是锋利的斧头?是咆哮的洪⽔?是你们缺少环保意识,只顾眼前利益,滥砍乱伐树⽊,亲⼿毁灭了⾃⼰的家园哪!你们应该知道,如果我们不珍惜⾃然,⾃然就会对我进⾏残酷的惩罚。
你们⽤毁灭⾃⼰的家园换来的教训是多么的不值啊!(七)1、空间花圃葡萄架⽩杨菜园葡萄架2、矮⼩清净3、院⼦的东⾯……守卫着⼩院。
4、、、,。
5、(略)6、蔬菜(⼋)1、第⼀句2、jǐn ɡǎn3、第三句4、机智(灵敏)锋利5、例:我尽管聪明,还是需要认真学习才⾏。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因为它的嘴太小,一口只能吃到一点点东西,所以一堆食物要七八次才能吃完。
不过它吃食物的速度真可谓是飞速的,有时简直快得让人看不清楚。
看它吃饭的样子,好像看体育比赛一样紧张,所以我看了总要发笑。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盖捧舔低缩送①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②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2)请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请把选文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拟人句画上波浪线。
(4)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之情。
【答案】(1)捧;送;低;舔;缩;盖(2)小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小松鼠喝水的样子;小松鼠睡觉的样子(3)小松鼠把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盖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低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舔,样子可温柔了。
(4)对小松鼠的喜爱【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________。
(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体现这一方法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________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小叶说。
“再说,怎么梳呢?那么长的头发。
”小美也说。
“这太简单了。
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
我只要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
好玩极了!”小真说,“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唯一遗憾的是不甜。
而且啊……“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而且啊……”(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地梳头 ________地坐在椅子上 ________地荡来荡去(2)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①“这太简单了”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A.梳头 B.洗头 C.洗头和梳头②小真的长头发打算让________梳。
A.自己 B.妈妈 C.十个妹妹(3)作者的想象力多么奇妙!头发上的泡沫好像________,________好像海带一样。
(4)小真打算如何洗长头发?(5)小真的长头发还能怎样梳理或清洗?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卖力;悠闲;轻轻(2)C;C(3)大大的蛋卷冰激凌;河水冲洗的头发(4)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
(5)小真把瀑布当作滑梯,滑上几个来回,长头发也就被瀑布冲洗干净了。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修饰词语+地+动词””,横线上应填上修饰词语,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大胆想象,敢于去想,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和幻想,都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想象大胆不等于胡乱瞎想。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
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将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
一突一突一张一张一翘一翘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
(2)这段话已用“//”分为了三层,每层各写了什么?请连一连。
第一层________ 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
第二层________ 总写小虾十分有趣。
第三层________ 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
【答案】(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2)总写小虾十分有趣。
;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
;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段落与段意的搭配,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对这段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从给出的选项中判断。
故答案为:(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2)第一层:总写小虾十分有趣。
第二层: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
第三层: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阅读)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阅读训练)鞋屋最近,蓝狐狸一心想发财,他眼珠子骨碌一转,一下子就冒出一个鬼主意,他收集了许多穿旧的鞋子,经过简单地改造,修建了一座鞋屋。
蓝狐狸在草地上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出售鞋屋——欢迎光临!想住新房子的小鸟离开了树丫,用红果子换下了凉鞋屋。
急着和兄弟分家的灰鼠也离开了泥洞,用他的土豆换下了棉鞋屋……鞋屋的第三个居民是一只青蛙,他用莲蓬换了一个雨鞋屋。
因为怕顾客们串门互相比房子,蓝狐狸挨家挨户地通知,附近有大坏蛋,大家千万可别出来。
小鸟和灰鼠很听话,青蛙可耐不住,他满世界乱闯。
青蛙在鞋屋附近逛来逛去,他发现:“小鸟的凉鞋屋比雨鞋屋凉快,他还发现,灰鼠的棉鞋屋比雨鞋屋暖和。
这雨鞋屋夏天闷、冬天冷,缺点真是太多了。
青蛙肚皮气得鼓鼓的,他张开大嘴巴呱呱呱地叫了起来。
小鸟这才知道自己的屋子冬天太冷,灰鼠也才明白自己的屋子夏天难熬。
他们都来找蓝狐狸,蓝狐狸挠挠耳朵说:“唉,看来,我的发财美梦做不成啦!退回吧,退回吧。
”青蛙说:“可是,我们都不愿意退啊。
”蓝狐狸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睁大眼睛看着大家。
小鸟、灰鼠和青蛙说:“请你动动脑子,帮我们改造一下,我们需要房子。
”蓝狐狸高兴极了:“改造,我一定想办法改造,我会让大家满意的!”1.下面小动物住了什么房子?各有怎样的缺点?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小鸟棉鞋屋夏天闷,冬天冷灰鼠雨鞋屋夏天太热青蛙凉鞋屋冬天太冷2.蓝狐狸修建鞋屋是为了什么?他的目标实现了吗?3.蓝狐狸为了不让顾客们比房子,想出的办法是什么?你觉得他这样做对吗?4.蓝狐狸会怎样改造房子?请你帮他想一想办法吧。
1.小鸟——凉鞋屋——冬天太冷灰鼠——棉鞋屋——夏天太热青蛙——雨鞋屋——夏天闷,冬天冷2.蓝狐狸修建鞋屋是为了发财,他实现了目标,因为他得到了红果子、土豆、莲蓬。
3.他通知大家附近有大坏蛋,不让大家出门。
他的做法是不对的。
4.例:他可以在凉鞋屋里放上棉被,在棉鞋屋里装上电扇,在雨鞋屋里加上窗户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一)古诗。
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妆:打扮。
(2)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3)读了这首诗,我好象看到了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叶子。
我想到了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的枝条在翩翩起舞的样子。
2、《春日》唐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寻芳:游春,踏青。
(3)等闲:平常、轻易。
(4)“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6)读了这首诗风我想作者在泅水河畔会看到盛开的迎春花,活泼可爱的燕子,翠绿的柳树等。
3、《七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二)课文1、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见了(人们为了拯救燕子,在满天飞舞的大雪中,四处寻找燕子那种艰辛的境况)。
2、养羊人听了街坊的劝告,(修好了羊圈),结果(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楚国人不听人的劝告,结果(他永远也到不了楚国)。
这两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接受中国人的建议和劝告)。
3、大雁叫得悲惨,是因为(它受了箭伤,又孤单失群)4、大家把视线集中在博莱克身上,是因为(博莱克是一名残疾儿童,但他的表现与其他一样出色)。
5、太阳还做了许多的好事,她让(小草更绿了),她让(小树更挺拔了),她让(森林更加茂盛了),(春天变得更加灿烂美丽),她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6、电脑网络的功能真多,可以(迅速查找各种信息),可以(用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网上购物)。
7、《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中,“我“的遗憾是(不能把这件精美的木雕带回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能力训练复习阅读能力:(一)课内阅读知识的积累1要求背诵的课文(按原文填空要做到会默写):(1)背诵全文:1《燕子》2《古诗两首》25《太阳是大家的》29《古诗两首》四首古诗,必考一首,包括书下注释,熟练背诵准确无误。
(2)对于要求“背诵喜欢的内容”教师可从积累好词佳句的角度,从对理解课文内容、表达中心意思的角度指导学生背诵。
3《荷花》5《翠鸟》11《画杨桃》13《和时间赛跑》21《太阳》(3)《语文园地》中要求“读读背背”的内容。
园地一: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词语园地二:古诗佳句及作者园地三:表示思想方法的谚语园地四:有关读书、治学的成语园地五:体现“母爱”的古诗《游子吟》作者:孟郊园地六:有关气象的农谚园地七:表示友谊的名句及作者园地八:歇后语2“黄泡泡”及课后问题:在整个复习阶段,按单元梳理课文是必不可少的,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要会解答“黄泡泡”及课后问题,还可根据各班学生情况,在文中找一些比较典型的段落,进行阅读练习。
《燕子》(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学习伙伴提出:想象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
(2)学习伙伴提出: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荷花》(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学习伙伴提出:“冒”用得真好。
(2)学习伙伴提出:“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为什么说这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翠鸟》(1)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鲜艳”的意思。
(2)翠鸟的动作真快呀!(第三自然段)比较句子,哪个写得好,好在哪?《燕子专列》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第2自然段)从“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
(2)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最后一段)小山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寓言二则》(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
(2)我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从这两则寓言中懂得了什么。
《惊弓之鸟》(1)真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吗?(第2自然段)(2)更羸的判断真准确呀!(最后一段)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画杨桃》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第11自然段)《检阅》(1)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第3自然段)(2)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
(第12自然段)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争吵》(1)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第7自然段)(2)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第9自然段)《可贵的沉默》(1)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第10自然段)(2)我也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孩子们的沉默是可贵的?《她是我的朋友》联系上文,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
(第4自然段)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并说一说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七颗钻石》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
(第1自然段)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太阳》我知道这样比较的好处。
(第2自然段)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月球之谜》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第2自然段)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太阳是大家的》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几句话……《一面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呢?我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说……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卖木雕的少年》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古诗两首》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
《西门豹》我知道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了。
西门豹用了什么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他的办法妙在哪里?《女娲补天》女娲真了不起。
3资料袋小知识:《珍珠泉》:我国有很多神奇的泉。
其中西藏有(羊八井热)泉,河北有(喷鱼)泉,台湾有(水火)泉。
《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和时间赛跑》: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少年时)。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绝招》:(三胖)会(憋气)的绝招;(二福子)会(单臂倒立)的绝招;(小柱子)会(速算乘法)的绝招;(奶奶)会(快速包饺子)的绝招;(我)会()的绝招。
《可贵的沉默》主要内容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
强烈对比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用行动回报对父母的爱。
《她是我的朋友》主要人物是(阮恒)。
《妈妈的账单》主要人物是妈妈和儿子(小彼得)。
《七颗钻石》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课题国名连线:课题国名《检阅》欧洲瑞士《美木雕的少年》波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非洲南部赞比亚《燕子专列》阿尔及利亚《太阳》:太阳是由(气体)组成的,这些气体熊熊燃烧,发出(光)和(热)。
我们祖先在太阳上发现的黑斑,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太阳黑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月球之谜》: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星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圆形坑洞,这是(环形山)。
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请写出两位(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一面五星红旗》: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亲自)按动升旗按钮,从此,五星红旗就高高飘扬在新中国的上空。
五星红旗是由(曾联松)设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
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节日。
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人间女子都希望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是两篇(神话)故事。
4 掌握阅读方法,做到举一反三,会迁移a 朗读不过关,影响理解文章内容应重视朗读的训练,养成每天必读书的好习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b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语句欠具体优美应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积累并习惯仿写优美语句。
c 理解词语、难句不动脑,依赖查字典应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和意思较难的语句。
(在我班学生对字典依赖性很强,组词造句都查字典,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先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自己理解词语并说给大家听,然后再查字典,看谁理解的意思最接近字典中的意思,奖励小红花。
)d 阅读方法掌握不扎实,盲目写答案。
三年级是掌握阅读知识的初级阶段,要弄清总分段式、并列段式,习惯用重点句概括段意,要学会在文中找答案。
(二)阅读方法在分析短文中的运用1 重视选读课文,能够运用已学的阅读知识与方法,分析选读课文。
2 课外阅读应掌握的知识点:(1)字:选择正确读音。
(2)词:解词;选词填空;在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表示动作的词、圈出来或抄写下来等。
(3)句:给句子加标点;按要求画句子(总起句、过渡句、比喻句、拟人句等);改写句子(反问句、把被句);感悟重点句等。
(4)段:共几个自然段,标序号。
了解总分段式,并列段式。
(5)篇:给短文选(写)题目;短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短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几句话、一段话或续写结尾。
酷夏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着了火。
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一点风也没有。
街上的柳树像得了病似的。
叶子挂着层灰土( );枝条一动也懒得动,( )地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 )地发着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很高,跟天上的灰气联结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狗趴在地上( ),骡子的( ),柏油路仿佛要晒化了,一切显得那么寂静。
1.选择下列词句填在文中括号里。
鼻孔张得特别大干巴巴吐着红舌头无精打采在枝上打着卷儿2.联系上下文解词:憋闷:寂静:3.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下来。
4.全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景物?请仿照例子写出三种景物来(例:着了火的地)。
打着卷儿的柳叶;干巴巴的马路;毒恶的灰沙镇;吐舌头的狗;张大鼻孔的骡子5.你能试着把你喜欢的季节写具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