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及对策(1)

合集下载

四川省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管理研究

四川省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管理研究

四川省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管理研究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大省,职业教育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然而,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管理问题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以四川省为例,对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一、四川省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1.政府投入逐年增长近年来,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四川省财政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分别为36亿元、40亿元、45亿元、50亿元和55亿元,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2.企业和社会投入逐步增加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和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

许多企业开始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同时,社会各界也通过公益慈善基金、爱心捐赠等方式,为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做出贡献。

二、四川省职业院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现状1.经费使用倾向于教学和学生培养四川省职业院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遵循“规范、效益、保障”的原则,优先保障教学和学生培养需要。

职业院校将经费主要用于购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经费使用管理规范化和透明化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四川省职业院校积极推进经费使用管理规范化和透明化。

各级财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建立健全了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经费使用范围、程序、监督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职业院校还加大了对经费使用情况的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四川省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1.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尽管四川省政府对企业和社会投入的职业院校教育经费给予了政策支持,但总体上看,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仍然不足。

这导致职业院校在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经费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在职业院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和滥用现象。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技能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资金投入上一直存在不足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就业质量低等问题频发。

而且,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更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来推动发展。

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资金投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1.2 研究意义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现行资金投入的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今后的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确保资金能够更加精准地用于各个方面,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当前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改进和优化的途径,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探讨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2. 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探索其运行规律和影响因素;3. 提出改进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建议,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4. 借鉴国际经验,探讨其他国家在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5. 探讨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保障措施,为未来构建更加完善的投入机制提供参考。

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王晓玲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17期摘要:对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 2015和2016两个年度的生均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生均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此探索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思路、新方式、新途径,为加快我省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关键词: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中图分类号:G7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8)17-0031-032016年甘肃省高中阶段共有学校379所,招生273 936人,在校生814 200人;中等职业学校 220所(不含技工学校),包括普通中专84所,成人中专22所,职业高中114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0 547人,在校生210 710人。

普通高中招生数为193 389人,在校生规模为603 490人。

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实际普职比为3.4∶1,普通高中所占比例比2015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中职所占比例与2016年持平。

随着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初步完成,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硬件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教学生活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数字化建设成效明显。

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地位不高,吸引力不强;二是办学资源不足,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校舍建设、教学设备及师资队伍方面;三是发展规模不足,教育质量不高;四是职业教育筹资渠道单一,办学经费不足。

筹资渠道单一、办学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对经费投入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出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加快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财务保障。

1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状况2016年,甘肃省职教专项经费投入6.2亿,用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和中等职业学校硬件设施改善。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研究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和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深入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从而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现状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存在着不足、分配不均、使用不透明等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占国民教育总预算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更新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经费都相对不足,难以满足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分配不均。

在有限的中等职业教育资金中,往往优先投入到一些地区和学校,导致资源不均衡,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较大。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也限制了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的机会。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使用不透明。

在资金使用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部分学校将资金用于不合理的地方,浪费严重,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障无法得到保障。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加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对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

1. 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

应当建立健全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中的职责分工。

中央政府应当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确保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地方政府应当合理分担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支出责任,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2.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资金分配机制的公平性。

应当建立统一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拨款标准,根据各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拨款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各地区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更加公平,保障每个学校都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资金支持。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政策建议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政策建议

2014年2月(上)42科教导刊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政策建议韩笑飞(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几年来,国家号召增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加大其教育经费的投入,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还存在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生均经费过低、投入比例不均衡、经费来源结构不科学等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经费来源生均经费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Funding Status a 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HAN Xiaofei(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Sichuan 637002)Abs tra c t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 rt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which is charged with the importanttask of training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highly qualified workers,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n recent years,the national call to enhance the focus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increase investment in their education funding,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re is total lack of fund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tudent funding is too low,putting disproportionate,sources of funding,and the structure is not scientific.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funding;sources of funding;student funding1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因为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教学设备和一些实践的场所,所以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要比普通教育高很多。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和财政制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和财政制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论述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制度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财政制度;现状;问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和财政制度的现状(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的现状 1.职业教育经费短缺。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低靡不振,办学条件差、生源萎缩、巩固率下降、骨干教师奇缺,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紧张所至,职业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

据统计,职业教育生均教育成本约是普通高中的3倍。

然而,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生均教育经费数量上都低于普通高中。

表1显示,2003年我国京、津、沪三地区的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拨款均低于普通高中,而生均学费却大大高于普通高中。

职业教育经费的相对短缺已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2.职业教育经费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1] (1)财政教育拨付低于财政收入增长。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1》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7年至2000年的数据,1996至199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分别为2.50%、2.55%、2.64%、2.84%,一直处于2.5%与3%之间。

其中河北、辽宁、吉林等城市长期占2%以下,全国有2/3的省、市、自治区没有做到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支出逐年增长。

职业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同样低于财政收入增长。

(2)职教经费在教育拨款中比例偏小。

根据2004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2003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3275.45亿元,其中职业教育仅占6.86%。

(3)职教经费支出在各类教育支出中比例偏低。

根据上述统计年鉴,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5733.58亿元,各类教育支出比例:普通高等教育占29.86%;义务教育占55.16%,职业教育仅占7.40%。

教育公平视域下中职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

教育公平视域下中职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

教育公平视域下中职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一、背景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及发展阶段的不同,中职教育在各地的投入情况存在巨大的差异,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尤为突出。

在教育公平的视域下,中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中职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1.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中职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师待遇较低、校舍建设不足、教育器材配备不足等问题,难以留住有能力的教师,而且人才流失导致学校更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2. 各地差别大、城乡差距大虽然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有国家的统一标准,但是各省市间因为地理、文化等多种原因,对中职经费的投入程度存在着巨大差距。

同时,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城市的中职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则存在着“师资不足、设备简陋、基础薄弱”等现象。

3. 教育公平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才率和终身受教育的机会。

由于各地对中职教育经费的投入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使得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三、中职经费投入的对策1. 增加中职的国家投入政府应根据国家发展需要的要求,大大提高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比例,发展中职教育事业,改善中职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施,提高中职教师的待遇与工作环境,提升中职教育的地位和质量,推进中职教育与企业家联合培养。

2. 针对不同地区因素制定不同的经费支出标准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文化差异等因素,制定不同的中职教育经费投入标准,在保证教育公平原则下,着力破解中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3. 加强政策保障中职教育经费投入应得到充分的政策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中职校园设施建设、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4. 加强学校自身管理学校自身也应设立预算管理与审计机制,建立中职教育财务管理体系,健全收支预算管理、财务监督管理、审计、信息公开等体系,加强对经费的监管和使用,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化、规范化、合理化。

中职教育财政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职教育财政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财政资金; 管理措施
当前,中职学校教育资金管理和使用 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 些中职学校获得专项教育资金后,往往会 擅自改变资金用途,造成教育财政资金使 用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监督监管 不到位等问题。中职学校的健康发展首先 需要保证教育财政资金的规范管理和有效 使用,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 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 应用价值。 一、中职教育财政资金管理问题存在的 问题
力度来看,地方教育部门出于地方保护, 即使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教育专向资金被挪 用,也很少根据法律法规条款进行严格处 理,一般通过“以改代罚,以罚代法”解 决问题,这就大大削弱了教育专项资金的 管理成效,造成监管威慑力不足。 二、优化中职学校教育财政资金利用的 管理措施
( 一 ) 建立教育专项资金信息公开制度 中职学校教育专项资金管理首先需要 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通过规范的监管制 度实现专项资金使用信息公开。教育部门 和当地财政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将教育专 项资金的申请、审批、下拨、使用等情况 向社会公开,由当地政府牵头针对中职学 校专向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对外公开,披 露资金配置形式、使用标准、监督管理制 度等。中职学校则需要做好专项资金规 划,尤其是在教学设施建设、财务管理以 及重要项目支出方面做好台账,接受外界 监督。 ( 二 ) 建立完善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 制度 中职学校教育专项资金的应用,首先 需要有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只有制度化 的保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作用。中 职学校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强化资 金管理工作,以此提高教育专项资金的使 用能效。首先,要建立起专项教育资金的 预算和决算制度,在资金申请阶段要做好 前期论证工作,以此保证专项资金预算科 学合理,规范完整,为资金后续使用、决 算审查等做好准备,保证每一项资金指出 合理合法。第二,构建科学的资金监管体 制,尤其是在资金项目申报、学校建设招 投标、采购、验收等过程中,严格执行预 算标准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第三,建立 起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教育专项 资金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并将资金使用效 率与责任考核评价密切挂钩,对资金应用 情况做动态、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是一个被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那么现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本文从投资总量、投资比例、筹措渠道、使用结构四个方面论述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职) 教育经费现状对策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这一点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显得更为突出。

现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一、中职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1.国家关于教育经费筹措的法律、规定与政策措施未能全面贯彻执行近些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对教育的投入,但遗憾的是都未能全面贯彻实施。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 4%。

计划、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加以落实。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简称《教育法》)第54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

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第55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即“三个增长”)。

教育部 2005年2月28日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根据当地实际,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相应增长”。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缺乏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观察下表,1998年至2002年全国落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经费总量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只略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2002年还一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上升,但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虽有个别年份有所增长但总体却呈下降趋势(1997年为240.43元)。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已显不足,如果不能按照《教育法》规定实现“三个增长”,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更加步履维艰。

2.中职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比例过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存在着投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投资整体向高等教育倾斜,而在中等教育中又向普通教育倾斜,导致中职投资比例过低。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2000-2004中职投资比例过低。

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构成来讲,高等教育投入占26.26%,中等专业学校占6.71%,技工学校占0.57%,中学占 28.60%,职业中学占3.08%,小学占 28.42%,特殊教育学校占0.30%,幼儿园占 1.44%,其他占4.06%。

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只占全部教育经费的 10.36%,远远低于国家、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也远远低于国家、政府对普通中学的投入比例。

由于统计资料中,“中学”包括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高中阶段教育,这个比例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比较一下生均成本就一目了然了。

2001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中学为812.49(由于包括初中,高中实际生均支出大大高于这个数字),职业中学为 1400.09,仅为前者的1.7倍,而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是普通教育的2-3倍,因此这个投入显然是不够的。

3.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资金利用不够据200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收入构成如下(见饼图):从图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构成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超过了500,单从比例来看,政府拨款与国际一般水平大体相当。

然而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却很小,不到5%。

这个比例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如韩国高达48.5%,其他一些国家也都在10%以上。

政府财力有限,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社会资金,那么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将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

我们知道,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根据谁受益谁买单的经济原则,企业这个最大的受益者应该而且也有能力为中职发展出一份力。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职业教育法》)第28条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从而明确了企业的职责。

但是实际当中我国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微乎其微。

虽然《职业教育法》第29条进一步规定:“企业未按本法第20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但都未真正贯彻执行。

国家虽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资兴学、助学,但由于配套的政策法规迟迟未能出台,民办教育的发展尚未完全纳入正轨。

1979年以来,我国开始引进教育外资,但所接受的外资只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极小一部分,与经济项目相比大为逊色。

4.中职学校教育经费利用效率不高教育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事业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

由于基建费主要由国家单独拨款,分配给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事业费支出,而事业费又包括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

个人部分主要用于教职工工资和学生补助,公用部分主要用于公务业务支出(主要是教学)、设备修缮等,是最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费用。

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基建费过低不能保证学校的校舍和设备,人员经费比例过高、公用经费比例过低会使教育投资只能用于支付教职工工资,而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

以2001年为例,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为1517.09万人,学生与教职工比例 9.6,仍未达到国家要求的10以上,而且大大低于世界二些教育发达国家数据。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美国2002年高中阶段教育生师比为15,德国的同期数字为16,日本为12。

而我国务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员经费基本上都接近甚至超过了50%,平均比例为50.09%,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高而公用经费比例偏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规模偏小,同时专任教师比例偏低。

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平均在校生为852.68万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平均仅为58.58%。

学校平均规模偏小,造成师生比例低,而专任教师比例低说明学校机构设置庞杂、冗员过多,因而人员开支居高不下,挤占了公用经费。

由于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与普通教育一样的教学条件:教室、教师及活动设施,还需要一定的实习场地、训练场地、各种设备,因此需要更高的公用经费作为支持,不然无法实现培养目标另外,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图书资料、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利用率很低,各学校都一味追求“大而全”、“大而详”,大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使得本来就少的教育经费更加拮据。

二、中职教育经费问题的对策1.促进税费改革,保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上文中提到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 gnp比例一直未能实现《纲要》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4%目标,这个目标是经过验证的,以我国现在的国力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但是为什么迟迟未能实现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太低,而财政收入是财政性教育拨款的主要来源。

我国的教育财政拨款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并不低,甚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太低,导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np比例偏低。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

而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举措在于“税费改革”。

目前,我国存在很多没有列入政府预算管理的不规范的收费,政府很难控制和管理这部分收入,而这部分收入与财政收入的比例至少为1:1。

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

只有实行费改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进而确保政府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2.把重视职业教育落到实处,加大对中职的投资比例观察世界上其他国家教育经费模式,即是在发达国家,政府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

如澳大利亚来自于政府的职教经费占职教总经费的比例为50%;新西兰为70%;美国约为75%(其中45%来自地方税收);而与我国同处亚州的韩国也占到了50%以上。

对职业教育的私立办学机构,一些国家的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经费资助。

而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中政府拨款虽也占到了50%,但是这个比例是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中由政府拨款所占比例最低的。

对于一个低收入国家来说,有限的教育经费应集中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这不但涉及教育公平问题,同时也符合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

我们知道战后德日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

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责任,就要不断加大对其投入。

3.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仍属发展中国家,财力十分有限,要求国家在短期内大幅度加大对中职的投入是不现实的。

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放慢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反我们要利用职业教育特有的优势,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对中职的投入。

而要想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就必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民间资金。

为此,现在迫切要做的就是调整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使之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同时增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的团体、个人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进而增加职教的经费总量,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4.提高教育经费利用效率,确保中职培养水平针对上文提到的人员经费在总经费中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减少教育经费中的人头费。

同时,学校可以减少专任教师人数,转而向社会聘用一些兼职教师,一方面,由于现在专业更新快,光靠专职教师显然难以适应这种快速变化,而兼职教师聘期灵活,可随专业变化不断更换,而且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兼职教师一般都是工作岗位上的专家,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可以弥补专任教师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弊端,可谓一石二鸟之举。

另外,职业技术教育其所必需的实训设备、设施等,要求每个学校按照专业要求配备齐全不但资金不允许,而且重复建设也是极大的浪费。

因此,建立实训基地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但可以资源共享,节约经费,而且可以保证实训设备设施不断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