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综述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的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其在医学、农业、食品工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医学领域,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研究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等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还被用于治疗一些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在农业领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植物抗逆性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如耐盐、耐旱、耐寒等。
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食品工业领域,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加工和保存过程中。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食品的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在环境保护领域,超氧化物歧化酶也被用于处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可以用于土壤修复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二、SOD的结构与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超氧化物(O2-)的歧化反应,从而将其转化为过氧化氢(H2O2)和氧气(O2)。
超氧化物歧化酶资料

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别名肝蛋白、奥谷蛋白,简称:SOD。
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对人体不断地补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1938年Marn等人首次从牛红血球中分离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开始算起,人们对SOD的研究己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1969年McCord等重新发现这种蛋白,并且发现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弄清了它催化过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的性质,所以正式将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国际上公认的具有人体垃圾“清道夫”、“抗衰王”、“美容骄子”之称,是对抗“百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最有力的物质,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界、医学界、生物界最举世瞩目的价值发现,它的研究与发展代表着生物医药的高科技技术发展的前沿,在科技成果及学术领域占据重要的国际地位。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被国家列入生物医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SOD行业将再次跻身国家当前优先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标志着中国健康产业链SOD新兴行业的崛起, 使全人类迈入健康经济时代。
利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可架构生物医药、保健食品、日用美容化妆品、化工化学、农业五大版块经济支柱的绿色产业链循环经济圈发展。
另一方面打造SOD科技应用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平台引领生化医药美容化妆品食品等行业的新型健康原料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利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反应机理超氧化物岐化酶,它催化如下的反应:2O2-+2H+→H2O2+O2O2-称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多种生理反应中自然生成的中间产物。
它是活性氧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生物氧毒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SOD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它通过上述反应可以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
尽管过氧化氢仍是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但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会立即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它能够将超氧自由基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起到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
本文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结构、功能、应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结构人体中存在三种SOD:Cu/Zn-SOD、Mn-SOD 和Fe-SOD。
其中,Cu/Zn-SOD主要分布在胞浆和细胞外液,需要Cu2+和Zn2+的协同作用;Mn-SOD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需要Mn2+作为辅因子;Fe-SOD主要分布在细菌中,需要Fe2+作为辅因子。
这些辅因子通过配位作用与蛋白质结合,增强了SOD的抗氧化活性。
各种SOD的结构方式不同,Cu/Zn-SOD和Fe-SOD均为四聚体,而Mn-SOD为二聚体。
SOD的基本结构是四分子组成的双链β-桶,其中锌或锰离子位于β-桶的中央,与四个蛋白质链上的组氨酸、赖氨酸和组替氨酸配位形成四面体几何构型,从而激活酶的抗氧化功能。
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超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种强氧化剂,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损伤作用,可引起DNA断裂、蛋白质结构变性和脂膜的过氧化,从而对细胞和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而SOD可以催化以下反应:2O2- + 2H+ → O2 + H2O2,将超氧自由基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从而减少氧化损伤的发生。
SOD还可以参与许多生理过程。
它能够调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逆境适应性;同时,SOD还可以抑制多种炎症反应和人体免疫反应,对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和肿瘤具有重要作用。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1. 保健品和药物开发:若把SOD制成保健品或药物,则能保护人体免受氧化损伤,对于预防老年病和癌症具有积极意义。
2. 动物饲料添加剂:SOD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率和免疫力,增加产蛋量和酪蛋白合成能力,从而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化妆品原料:SOD能够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和污染物的氧化损伤,从而具有抗衰老和美白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现状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Ξ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现状研究进展田春美,钟秋平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一种重要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从分类、分布、结构、性质、催化机理、制备、应用等方面探讨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理功能;特性;应用中图分类号:Q81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727(2005)08-1730-03Advance in current research of superoxide dismutase.TI AN Chun-mei,ZH ONG Qiu-ping.(T echnological C ollege of Hua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nzhou571737,Hainan,P.R.China)Abstract:Superoxide Dismutase(S OD)is an im portant enzyme in organism,which can rem ove superoxide free radical1I t is wide2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food,and cosmetic industry for its im portant physiologic function1This review presents a basic reseach outline of S OD,including classification,distribution,structure,property,the catalyse mechanism,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1 K ey w ords:Superoxide dismutase;Physiologic function;Property;Application 1938年Mann和K eilin[1]首次从牛红细胞中分离出一种蓝色的含铜蛋白质(Hem ocuprein),1969年Mccord及Fridovich[2]发现该蛋白有催化O2,发生歧化反应的功能,故将此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 OD,EC11151111)。
超氧化物岐化酶

超氧化物岐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它可以将活性氧代谢成氧和氢氧化物,从而起到降低免疫系统细胞受损的作用,并因此成为广泛研究的热点领域。
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CU/Zn-SOD、Mn-SOD 和Fe-SOD。
CU/Zn-SOD 以细胞质及细胞膜中的超氧化物物种(O2-)为底物,执行将O2- 分解为H2O2 的反应,Mn-SOD 则以线粒体超氧化物物种(O2•-)为底物,进行将O2•- 分解为
O2- 及H2O2 的反应,而在Fe-SOD 中,则直接以O2- 为底物,将O2- 分解为H2O2。
SOD 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它不仅有能够减缓细胞老化的作用,也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
此外,SOD 还能够减少受损细胞的数量,从而有益于细胞的恢复及修复,能够防止细胞的过度分解,从而有效阻止细胞破坏及老化。
SOD 能够帮助减弱细胞和细胞膜与环境的氧自由基氧化反应,可以能够维持细胞膜脂质的可塑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细胞与外界的氧自由基氧化冲击,并能够在合理的抑制氧自由基的氧化反应的基础上,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
此外,SOD 还可以维护细胞环境的稳定性,从而能够延缓老化的过程,使细胞保持健康状态,并且能够延缓某些老化相关疾病的发生,增强对各种炎症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功能,例如癌症,心脏病等。
SOD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SOD及其应用[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911c9201ed9ad51f01df26b.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SOD及其应用1 前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金属酶, 是化学生物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介绍了动物、植物SOD 的制备工艺。
作为生物体内自由基的清洁剂, SOD 对生物体( 包括人体) 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
2 SOD制备超氧化歧化酶简称SOD。
1938年Keilin从牛血中分离出的一种含Cu的血铜-使细胞色素C的蛋白,1953又从小牛肝、鲸肝分离出肝铜蛋白。
1968年发现O2还原受到一种蛋白因子抵制。
1969年McCwrd及Fridovich根据血铜蛋白、肝铜-歧化活性,故将此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蛋白、脑铜蛋白皆有O2SOD是生物体防御氧化损伤的重要金属酶类, 广泛存在于需氧生物, 耐氧生物, 以及某些厌氧微生物中。
2.1 从动物血液中提取SOD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关于SOD 的提取纯化工艺亦日臻完善, 从动物血液中提取纯化SOD, 其基本工艺如下: ( 以猪血为例) 新鲜猪血的预处理, 离心除去黄色血浆(用于凝血酶制备) , 红血球用0.9%氯化钠清洗两次, 接着加二倍量的水搅拌溶血0.5h, 然后在溶血液中缓慢加入0.25倍体积的95%乙醇和0. 15倍体积的氯仿, 搅拌15min, 离心除去血红蛋白的清液。
清液经丙酮沉淀后, 离心得沉淀, 沉淀溶于水, 然后在55~65℃进行热变, 15 min 后离心除去沉淀得清液, 清液再加丙酮进行第二次沉淀, 沉淀溶于水并透析过夜,透析液离心去沉淀上DEAE- SephadexA - 50层析柱, 然后用pH 7. 6, 2. 5~50 mmol.L- 1的磷酸钾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 收集具有SOD 活性峰的洗脱液, 洗脱液经离心超滤浓缩, 冷冻干燥即得淡蓝绿色成品[11]。
动物血来源SOD 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体抗炎有效, 而人SOD 则有时反而无效。
有研究证明,牛SOD 在很低的剂量就有抗炎作用, 此因注射的SOD 中的一部分结合于细胞壁外的半特异性位置, 从而防止自由基的进攻, 这种异源性SOD可为膜所固定, 从而比细胞外的游离酶更有效, 同源的人SOD 不被这些膜受体所识别, 故不能发挥其活性[1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
综
述 ・
超氧化 物 歧化酶 的研 究进 展
马 晓 丽
( 晋中学院生物科 学与技术学院 , 山西 榆次 0 00 ) 360
[ 摘
要 ]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是 生 物 体 内一 种 重 要 的 氧 自由 基 清 除 剂 , 够 平 衡 机 体 的 氧 自由 基 , 年 来 成 为 化 能 近
c e s y il g ,me i ie,d i h mi a n u t h mit ,b oo y r d cn al c e c i d s y,f o ce c n n ma u b n r n ee n r ce c n y l r o d s in e a d a i l s a d y a d v tr a s in e a d h i y S n i e e ty a s I n to l a n i ot n e r t a in f a c u so n i o a t r ci a au o su y O o n r c n e r . t o n y h sa mp r t h o eil sg i c n e b t f a t c i i a mp r n a t l le t t d t p c v
山 职 Zl 薹学院 学 报 21 年2 第2 卷 第 1 0 0 月 o 期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是一类重要的抗氧化酶,它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清除由氧代谢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由于其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学、医学和农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表达调控机制、活性检测方法以及在疾病治疗和农业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和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二、SOD的结构与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重要作用。
SOD的分子量因其来源和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结构都包含有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如铜、锌、锰或铁)以及与之结合的氨基酸残基。
在结构上,SOD通常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其活性中心包含有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相连。
SOD的活性中心结构使其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能够迅速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为过氧化氢(H2O2)和氧气(O2)。
在功能上,SOD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生物体内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性的自由基,可以引发一系列的氧化反应,导致生物大分子的损伤和细胞死亡。
SOD通过将其歧化为过氧化氢和氧气,从而有效地清除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保护了生物体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SOD还具有调节细胞信号转导、维持细胞稳态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能。
研究表明,SOD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抵抗外源性和内源性氧化应激的影响,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的进行。
随着对SOD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不同来源和类型的SOD具有不同的催化特性、底物亲和力和组织特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虽然从大豆、麦、银杏、玉米、番茄、水百合等
几十种植物中提纯了SOD,并初步鉴定种类及性质,仉对 氨基酸序列或核酸序列测定的报道却相对较少只有通
过分析不同种属及典型植物SOD一级结构,比较它们之
间的异同,才能更准确地r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戈系。 通过比较还可得出分子进化方面的信息,苠至结合地球
Key wor由su严枷de dismuta船,surI_瑚q
氧自由基(&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或称括性氧, 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以及有机过氧化物 自由基等。生命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ROS,而一些 外界环境因素能增加细胞中R0s的浓度,著不能及时清 除以恢复平衡,会弓l起生物膜的过氧化损伤,甚至造成细 胞器的损害和DNA与蛋白质等的降解与失活。
渐|工农业学报.2R)I,13(3】:176—178
5肖湘.昔智璇.张尔贤,等益蛙超氧化拍歧化醇的纯化和性质研究[J]
台湾海峡.抛.15):172一177
Ⅵk曲小A 6
M,Ⅵ&liley R A.Re—evslualkm【f the眦Ⅻ1∞tc 11asifitl-疆
St’g:com-ask弛…肺Js州&d bfu瑚//d,卸2.52(5):1 783—1‘聊
植物由于其生长过程中相对固定不变的位置,在自
然界中更易受到强光、干旱、高温、低温、辐射等各种外界 因子的胁迫。已知这些逆境条件,都能通过ROS的提高 而对植物细胞带来伤害。又因为农作物抗逆性是生产上 倍受关注的问题,因而植物的SOD研究亦受到重视。 2 1外界胁迫与体内SOD水平的关系①光氧化:朝鲜 松针叶在越冬期存在变白而死的问题,过去认为是胞问 结冰的伤害:靳日华提出是由光氧化造成的自由基损 伤.对苗木遮光后果然能够安仝越冬_1…。午间强光胁迫 下,SOD对大豆叶片光合结构也有保护作用¨“。⑦低 温:张毅等报道了低温下玉米组织SOD活性下降,特别 是§长中后期更为明显,若施以P、K、Zn和Mn等化学肥 料,能增强叶片和雌穗SOD活性,从而提高产量。③渗透
气候变化历史进行分析,因为就Uv、q、温度等条件来 说,地球上经历过不少变化,与此关系密切的抗氧化酶 类,可能在进化中有所反映.地球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在小 同生物的SOD分子上打上烙印。
(2)对SOD活性诱导的研究,可考虑一些典型植物,
如典型的抗旱植物与典型的非抗旱植物,以保证观察对 象的典型性;从进化角度考虑,抗旱植物如马齿苋等.其 SOD诱导能力足在进化中形成的,足对某些生态位的适
应,而且其,SOD是否具一定的耐热性和抗蛋门水解的能 力,在诱导方法上可以同时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诱导。
(3)SOD平时存在着组成型的合成,在应急状态r启
动的是另外的基因。一定量的ROS对抗对于机体是有益 的,可能为必需,最好的策略是对SOD采取“需要时即增
加到足量”的原则。
(4)今后研究中还需要继续鉴定新的SOD分子,在广 泛比较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筛选稳定性好、疗效好的的
2王舍文.刘建荣静天玉,等掇量超氧化转歧化醇邻苯三酚/Vc剐活法
f J]河北走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1):61—62
万方数据
3I誊4期
曹淑华等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综述
60l
3圭向东,肖亚中,郭振,等外莽条件对玉米以厦马齿苋叶片螂l活性
礴导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13,(I):27—29 4杠世省.王克满刺梨汁soD厦其问工酶的活力测定与定位染色fJ]
V。马一嘲M 7 Kifillova h
G,Kq斟V P Sec舭Jatial isddoa d岬一出
dil玎outa浒and ajnaliae fromⅡtissue cultme 0f R邮帅ma登ID∞6m B舶th[J1
相似性;而C皿nSOD之间可以有较高或较低的序列一致度。 Sh日'i等01克隆了E米的CuZnSOD cDNA和基因组序列,4个
eDNA序列SODl,SoD2,S01)3和SOD4之间的同源性很低:君
动子区域包含光、低温等应答元件。SOD基因上游结构的差 异表明不同基因的表达调控方式不同…J。 3讨论
平的分析,最初是通过对酶活性的测定来进行的:d J于
各种SOD皆催化同一种反应,难以区分,影响r研究的精 确度,对于结构与性质非常接近的同工酶尤其如此。
mRNA水平上的研究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于eDNA序
列的测定有助于准确和争面的了解各种同[酶。例如 Guan等㈨1的研究表剐j乇米SOIM和SOD4A基因对ABA
和高渗济导的反应途径不同,转录产物水平不同。 Kliebcnstein等|71对拟南芥SOD进行r全面和详细的研 究,分别从蛋白质和mRNA水平比较不同SOD基因在小
同外界条件下的表达差异。
番茄的一个胞质CuZnSOD基凶被克隆,编码区由8 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于构成,启动于町能含有与发育和
光有关的基序121。CuZzrSOD与另外2种SOD几乎无序列
安嫩农业科学,2003,31(4):599—601 Jounlnf of Anhui A鲥州tIⅡm Sciences
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综述
曹淑华1’ 查向东2’(-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合肥230031;。,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完)
摘薹对起氧化物歧化酶(s0D)研究,特别是植物SOD研究进行了综迷。 美量词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综述 中圈分类号978 文t标识码A 文章埔号0517—6611(2003)04—0999一∞
Summmy时the Resem,ch∞确甲n砒ihamase
d(肺砷m Cao丽‘岫ct
P‰eamh Institute,AAAS,Ik“230031 J
m¥of蛳m如dlsrmtase,qjaIb A嘶日In the mtiele,the v,es,Ⅲreh
its a∞lieation in plants,Mm di∞,ussed and samlmm-ized
Bryan”-等将烟草MnSOD cDNA通过农癌杆菌转移到
菖释湛凼,能遗传给后代并过量表达。通过3年的大田 试验,表明转基因苜蓿的产最和生存力都显著提高,支持
r抗氧化协迫程度的提高可以改进作物抗逆性的假说。 将菠菜CuZrkSOD eDNA转移到烟草后,转基因烟草SOD活 力提高r 2~3倍,叶片园盘对自草枯的耐受性增强在 转基因SOD植物的所有研究巾,尚不能获得一致性结沦。 2.3 SOD基因表达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对基冈表达水
生命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清除活性氧 的系统,例如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性小分子抗氧化系统。 超氧化物歧化酶(口per0】(ide dismutase,SOD)是McCora等 人于1968年在小牛血液细胞中首次发现的,它催化超氧 阴离子转化为H202和q的反应。SOD广泛存在于生物 体内.在生命体的自我保护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系统中也有重要的功能【1 J。笔者对SOD研究特别 是植物SOD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对SoD研究历史的一般性回顾 1.1 SOD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主要方法在20世纪70 年代得到发明和建立,如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肾上腺紊自 氧化法,黄嘌呤一黄嘌呤氧化酶系统,细胞色素C还原 法,氨蓝四唑(Ngq")光化还原法等,至今仍有关于方法的 报道,但太多为原有方法的改进,如微量测活方法等”J。 对于植物细胞粗提液,由于通常其中含多酚氧化酶,当用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肾上腺素自氧化法等方法时,会受到 一定干扰,使测得的活性偏低,甚至测不出活性。有报道 通过加热来失活干扰酶类,然后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测SOD活力的,但高温处理也可能会使SOD活性有部分 损失.,一般直接采用N肼光化还原法效果较好13 J。另一 方面.对富含vc的植物材料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 结果可能偏高.需通过透析排除vc的干扰 ̄4』。 1.2从不同生物体内广泛提取鉴定s0D从各种生物 中包括海洋生物5j广泛提取并鉴定SOD。其目的一是从
乐:Olga等8比较了2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系对高渗 胁追的反应,在非胁迫条件下2个品系叶片SOD活性无 明娃差异,但在胁迫条件下抗旱品种的SOD等活性显著
高十另一品种一 近年来也采用了体外组织或细胞培养技术。离体培
养用丁.SOD诱导研究,在实验材料的一致性、外界条件的 可控制性和灵敏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还可消除器官 分化带来的影响。 2 2转基因植物将外源SOD基因导人受体植物,增加 其有关SOD基因的拷贝数.其主要意义在于:①进一步 证实植物耐受ROS的能力与其SOD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②是研究基阑表达调控的一种手段;③农作物品种的抗 逆性改良。
作青简舟:膏淑华(1963一),士,安徽省安废市九,副研究员.从事农业 编辑工作覆农业经济学研竞.
收稿日期二2003.,01-18
理论上对不同生物来源的SOD进行结构与性质比较和进 化分析。例如发现菠菜SOD与牛血SOD的一级结构有 40%不同,但立体结构却很相似;又如Whatmore等人根据 16srDNA和SOD基因的序列对链球菌Streptococcus fems的 分类地位作出重新评估,认为S.ferus与已知韵链球菌距 离较远,不应归类在该属16 J。二是开发SOD新产品。提 纯方法大致为:有机溶剂或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 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一些学者用到金属离子螫合亲和 层析法¨J,通过对不同抑制剂的反应判断所纯化的SOD 属于哪一类型(CuZnSOD、MnSOD或FeSOD)。 1.3突变体研究SOD突变体试验可证实SOD在体内 的重要程度。大肠杆菌、酵母、链孢霉和果蝇等的SOD突 变体,对能促进嘎产生的试剂如百草枯的敏感程度增 加.大肠杆菌和链孢霉的突变率上升,果蝇寿命明硅缩 短;人和鼠的家族性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与 CuZnSOD突变有关_8J。RNA干扰导致果蝇SOI)2基因的 沉默,增加了果蝇对氧胁迫的敏感性和幼果蝇的死亡 率1…。 1.4 SOD在细胞内分布的研究按活性中心所含金属 离子不同,SOD可分为3种类型:Cu/ZnSOD、MnSOD和 FeSOn,其中Cu/ZnSOD分布最广,真菌和动物含 CU/ZnSOD及MnSOD,一些植物和细菌则3种皆含有。通 过分级离心及细胞免疫学方法,对SOD在细胞内的分布 进行了研究,该项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得出大 致轮廓,认为真核细胞中,胞桨中为Cu—ZnSOD,线粒体 含MnSOD,质体含FeSOD及Cu—ZnSOD,过氧物酶体中有 Ca—ZaSOD与MnSOD。但在生物学中不易得出一个高度 普遍性的原则,仍在就此问题进行研究。例如Karpinska 等-1“发现一个高等电点的胞质CuZn—SOD,其位置在筛 胞和胚乳细胞中不同,并且也存在于细胞外。高的氧胁 迫促进胞外SOD(EC—SOD)向核内转运,以保护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