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支护在软弱土层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一、深基坑工程的特点深基坑工程是指地下挖掘深度达到或超过5米的开挖工程,通常用于地铁、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的建设。

深基坑工程的特点是地下环境复杂,地下水、土体力学性质等因素对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支护措施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喷锚支护技术的应用在深基坑工程中,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壤松软等因素的影响,常常需要采用喷锚支护技术来加固土体,防止基坑失稳。

喷锚支护技术是利用锚杆和浆液等材料构成的固结体系,将基坑周边土体和岩石进行整体加固,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喷锚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应用广泛,成为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

1. 施工流程喷锚支护技术施工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孔洞钻担、预埋锚杆、注浆加固、锚杆拉紧。

在基坑周边进行孔洞钻担工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孔洞布置。

然后在孔洞中预埋锚杆,位置和间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接着进行注浆加固,将浆液泵入孔洞中,固结土体和岩石。

最后进行锚杆拉紧,使得基坑周边的土体与锚杆形成整体固结体系,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

2. 施工材料喷锚支护技术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主要包括锚杆、浆液和其他辅助材料。

锚杆是喷锚支护技术的基础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的钢材制成。

浆液是喷锚支护技术中的关键材料,通过浆液的注入和固结可以加固土体和岩石。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其他辅助材料,如增稠剂、防水剂等,以提高施工效果和加固效果。

3. 施工技术喷锚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参数和操作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施工参数包括孔洞布置、锚杆预埋深度、浆液注入压力和流量等。

操作技术包括孔洞钻担、锚杆预埋、浆液注入等。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喷锚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喷锚支护技术可以使土体和锚杆形成整体固结体系,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基坑变形和变形引起的安全隐患。

喷锚网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喷锚网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浅谈喷锚网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喷锚网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喷锚网深基坑支护应用中图分类号:tv554+.12 文献标识码:tv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269 -01随着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及大体量公共建筑的建成使用,我国岩土工程技术发展迅速,许多新工艺、新技术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被广泛采纳应用。

一、工程概况某商业城为综合市场及住宅楼,主楼高27层,裙楼高1~3层,设地下室地下室为三层,基坑深度达17m。

场地地貌属覆盖型岩溶准平原,原始地形为坡丘。

基坑设计采用锚杆+挂网喷混凝土(喷锚网)的支护方案。

支护结构采用φ25锚杆,长10m,间距1.5m梅花形布置,钢筋网片直径φ6.5,c25混凝土。

二、锚喷挂网支护结构喷锚网支护是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支护方式。

喷锚网支护,是通过在岩土体内施工一定长度和分布的锚杆,与岩土体共同作用形成复合体,弥补岩土体强度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使岩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保证边坡的稳定。

坡面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起到约束坡面变形的作用,使整个坡面形成一个整体。

为做到及时支护、有效地保持土体强度,喷锚网支护的施工要“紧跟开挖,随挖随支”,每层开挖高度,随地质条件而定,一般为1.5m~2.5m。

其施工的工艺流程为:开挖土石方、修坡→钻孔→锚杆(索)安装→压力注浆→挂设钢筋网→焊加强筋→喷射混凝土→(锚索预应力张拉、锚固)→开挖下层。

对不稳定土层,开挖修坡后,还应增加喷射第一次混凝土。

三、施工技术要点1、基坑土方开挖及修坡基坑土方应分层分段开挖,人工清理基坑边坡浮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支护土层的扰动,并严格按规定修坡。

对稳定性较差的边坡土体,可减小分层开挖深度,同时缩短开挖段长度。

临近基坑边坡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坡面以上严禁堆载,基坑顶面一倍基坑深度范围内严禁重型车辆通行。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建造地下建筑物而需要将地表覆土挖掉,搭建起支护结构,保证地下施工安全的工程。

在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

喷锚支护技术是指通过将喷射锚杆等材料注入到地层中,形成一定的锚固体系,增加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以达到支护目的的施工技术。

喷锚支护技术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中,其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护和加固作用,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喷锚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喷锚支护技术可以增加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深基坑工程中,由于需要挖掘大量的土方,地层会因为露天裸露而失去支撑力,这时就需要喷锚支护技术来增加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喷锚支护技术通过将喷射锚杆或喷锚浆注入地层中,形成一定的锚固体系,使地层得到加固,从而增加地层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喷锚支护技术可以防止地层坍塌和变形。

在深基坑工程中,由于挖掘过程中地层的变形和坍塌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会导致支护结构失效或者施工作业无法进行。

通过喷锚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地层的坍塌和变形。

喷锚支护技术通过喷锚杆或喷锚浆的注入,可以形成一个均匀、密实的土体,从而有效地控制地层的变形和坍塌。

喷锚支护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在深基坑工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开挖和支护结构搭建,如果使用传统的支护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并且施工质量往往无法保证。

而通过喷锚支护技术,可以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和施工质量的保证。

喷锚支护技术可以快速注入喷锚杆或喷锚浆,形成均匀、密实的支护结构,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施工质量。

喷锚支护技术可以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深基坑工程中,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附近建筑物或者地下管线的影响。

通过喷锚支护技术,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土方开挖带来的振动、沉降和变形,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保证附近建筑物和管线的安全。

刍议喷锚支护在深基坑中的作用

刍议喷锚支护在深基坑中的作用

刍议喷锚支护在深基坑中的作用【摘要】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阐述了喷锚网支护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仅保证了深基坑施工安全可靠,且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加快了施工工期。

【关键词】深基坑;喷锚网;支护;施工前言喷锚网支护是众多基坑支护技术中的一种,依靠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与土体共同作用的支护体系抵挡土压力和水压力,起到围护挡土的支护作用,使深基坑施工安全可靠。

由于基坑土方开挖是按喷锚网支护施工进度进行的,逐层分段开挖基坑土方后,立即进行喷锚网支护施工,施工完成的喷锚网支护结构直接就起到了挡土围护作用,使得基坑内施工为无障碍施工,有效地加快了施工工期。

喷锚网支护施工技术适用于人工填土、黏性土和弱胶结砂土等多种地质条件,采用旋钻成孔等机械设备,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

另外,较其它重力式挡墙、悬臂桩、内支撑围护桩、排桩拉锚、组合型支护等基坑支护方案,喷锚网支护还具有造价低的特点。

所以,喷锚网支护在施工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该被优先采用。

1 工程实例1.1 工程概况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建筑规模约 11.7618万 m2,该建筑为高层住宅小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三层,地上27至33层,基坑最深处约为12 m。

1.2 地质条件本工程场地原始地貌为稻田及鱼塘,地面黄海高程约24.8 m。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场地分布的土层主要是素填土、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属岩土组合地基。

1.3 喷锚网支护施工工艺1.3.1 施工顺序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埋设泄水管→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制作、打压锚杆→绑扎挂网钢筋、布焊骨架钢筋→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坡面混凝土养护。

1.3.2 开挖要求沿基坑内侧,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为锚杆以下0.3 m~0.5 m,分段开挖长度第一层分段不得超过 20 m,第二层分段不得超过 15 m,并采用跳槽开挖,开挖出作业面后,应立即进行喷锚网支护。

喷锚网支护在深基坑围护中的应用

喷锚网支护在深基坑围护中的应用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混凝土配合 比水泥 : : 河砂 卵石: : 灰: 泵送 水 粉煤 防冻
剂 为 102 13 96 :1 :。 水 泥 :0 25 卵石 :~ 0 0 :1 : : 6 1 5 2 2 P 4 .R; 54
连续级 配 , 含水率 2 河砂 : f31含水 率 5 混凝 %; I - ., X %; 土 :2 C 0泵送 。 设气温 、 料温为 0C,  ̄ 拌和水温 7℃。 0 混凝
防冻 泵 送 剂 泵送 的性 能 见 表 l 。 3 昆 土 浇 筑后 覆 盖 1 塑 料 布 、 层 草 袋 保 温 。 1 凝 层 2 月 51 地下 了小 雪 , 3当 当时 正 值 浇 筑 2 、#窑 墩 的 地 下 #3 基 础 部 分 , 即用 塑 料 布搭 设 保 温 棚 , 内设 置煤 炭 炉 立 棚
维普资讯
C B R Y E B L N UIDI G

平行作业 ,依 次有序地进行 ,喷锚 网支护施 T顺 序 : 制 锚一开挖 基坑一 钻孔一 送锚一 注浆一修坡面一 挂 网一
焊 加 强 筋一 喷射 砼 一 开 挖 下 层 土一 监 测
周 围建筑物 的安全及 正常使用 ; ⑧为基础底板施工提供 足够的工作面 ; ④经济 、 速。 快
综 上 所 述 ,考 虑 到本 工程 施 工 场 地 的条 件 限制 , 经 过 论 证 , 定 采 用 锚 喷 网支 护 , 种 支 护 方 式 具 有 造 价 决 这
13 0 5米 , 在采取降水措施 的前提下 , 采用喷锚 网支护 。
含气量 ( ) 小 于 % 抗 压 强 度 比 R 8 2 ( 不小于规 — 8 %) R7 2 定温度一51 R 1" 7 3 5 6 5 0次 冻 融 强 度 损 失 率 比( ) % 不大于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工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必须进行喷锚支护施工。

喷锚支护是一种常见的地质钻探工程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土石体进行固结及加固,避免坍塌和塌陷。

下面是关于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的一些介绍。

1. 喷锚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
喷锚支护技术是一种以固结锚杆钢筋为主要手段,辅以喷混凝土等材料而实现地下固结加固的一种施工技术。

其具体原理是将不同的材料结合在一起,通过改变其物理和化学特性,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从而达到加固地下土石体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喷锚支护施工的具体步骤
(1)开挖基坑壁面:首先需要对需要施工的位置进行挖掘,开挖出需要喷注的区域。

(2)锚喷施工:在基坑壁面和锚杆钢筋之间,通过喷锚设备进行互相连接、固定。

(3)混凝土抹面:在锚杆钢筋外面,抹上厚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通过这种方式,加固基坑壁面和底部。

(4)护壁板施工:为了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系数,通常还需要在基坑内安装护壁板,从而达到加固固定的目的。

(1)喷锚支护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质量保证,采用专业配套的喷锚材料。

(2)喷锚支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

(3)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和为工期的质量要求。

总之,深基坑工程中喷锚支护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技术,其正确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

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加强质量监控,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喷锚网技术在深基坑边坡支护的应用

喷锚网技术在深基坑边坡支护的应用

喷锚网技术在深基坑边坡支护的应用摘?要喷锚网支护可提高深基坑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根据舒斯贝尔新天地边坡采用喷锚网支护的工程实践,介绍了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以及现场质量管理和检测问题。

关键词喷锚网支护;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 tu9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52-0123-01在建筑施工阶段,首先要进行的是对地基的建设。

而在进行地基的开挖工作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地基对建筑物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对地基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地基比较深的情况下,需要关注建筑物的地基部分受到的各种力的作用。

因为在开挖前后,地基内外所受的各种土体应力将会发生变化,这些力的变化将会对地基部分的建筑产生各种作用,要求地基结构要充分解决这种情况下的力的作用,充分利用围护结构的作用,做好地基部分的建筑。

由于基坑的与否会严重影响周围已有建筑物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基坑变形是做好深基坑边坡支护的重要突破口。

1 概述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丝网和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联合支护方式,可最大限度的利用边壁土体的自稳能力,使结构处于最佳受力状态。

这种支护方式主要是针对以下几种情况下的边坡状况的地基建筑而言的。

1)承重强度低、地质不坚固的岩石边坡。

2)虽地质稳定,但是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地形,甚至会出现大面积碎落或者局部崩塌、落石的岩质边坡。

3)或者是周围地形受已有建筑施工项目的破坏,岩石易发生破碎松散、甚至落石、崩塌情况的边坡防护。

舒斯贝尔新天地位于市区主干道海区东路与青岛路交汇处,该地段建筑物边界离路边只有5米,开挖深度15.6米。

2 设计方案2.1 构造设计方案1)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方法,混凝土的厚度要保证至少为12厘米,同时建议使用标号为c22的细石混凝土。

2)锚杆采用24钢筋;同时应该根据锚杆周围的地质情况,适当的选取锚杆的埋藏深度,但部分的情况下深度不低于8米;同时要求锚杆孔的深度要大于锚固深度24厘米,并用1:3~l:5的水泥砂浆进行锚杆和锚孔的加固连接;锚杆间距采用2.1 m×2.1 m,花型布置。

喷锚支护技术在某地下室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喷锚支护技术在某地下室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teb sme t f OL L a tr h a e n o G D HI L Qu r sI e V。 K y w rs c n t cinp 0e t s oceea c o a es p o t g d e l a c o ;r u ig e od : o sr t rjc ; h tr t n h rg u p r n ; e pwel n h r g o t u o i ; n
土层 容重 r 内聚力 c 内摩擦角
(N/ ) (P ) k m3 k a () 。
靠性强 , 施工 时位移量较好 控制 , 对周边建 筑影响小 , 这样在 施 工场地狭小 的建设项 目中 , 尤其在市区 内项 目中, 能发挥较 大 的优势 。但造价较高 , 且施工 的养护期 较长 , 对工期要求 紧 的项 目有较 大的约束 。 金 山生 活区四期项 目为福州市重点项 目, 对工期要求紧 。 地下室设计 布置在高层 下 , 临边规划 为无地 下室 的多层住宅 楼, 该项 目因为同时交地 , 则多层 、 高层的桩基是同时施工 的。 但是交房环境 的要求 , 地下 室临边 多层住宅 楼交 房时间应 与 高层一致 。因此 , 施工场地 对支护 方式没 有特殊 要求 。通 过 勘察 、 设计单 位以及我 司专家小组等多方反复研究论证 , 定 决 基坑采用 喷锚支 护 , 降水方 案采 用深井 井点 降水 。边坡喷 锚 支 护在技术上也较 成熟 , 施工操作 简便 , 深土方开 挖 , 提供 较 大 的便 利 , 且节 约成本 , 缩短工期 , 但施 工时变形 量较大且 开 挖 面大, 这样在施工中应及时作好基坑 的监测工作 , 及时反馈 信息 , 确保施 工安全尤为重要 。 3喷 锚 支 护 作 用 的 原 理 及 特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锚支护在软弱土层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详细介绍了深基坑支护中喷锚支护技术在软弱土层中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并提出了这种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应采取的几项主要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喷锚;压浆;管涌;帷幕桩
XX新城区XX路地下通道工程长度515米,宽度20米,钢筋砼底板加剪力墙,敞开式顶盖,车道呈“一”字型东面走向。

开挖深度-9米,局部抽水泵房为-12.2米。

基坑南面紧邻园林绿化公园,23米外为人工河流,北面与地下车库相连,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只能用垂直开挖支护方法。

地下通道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属*****平原。

基坑支护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碎石砂性杂填土层自然地坪至-4米;②淤质粉质粘土层-4至-5.6米;③粉砂层-5.6至10. 6米;④淤泥质粘土层-10.6至-24.5米,土层特性是上硬下软。

1.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原设计的基坑支护方案采用SMWZ法,即在基坑周边做直径Ф650水泥搅拌桩(内插500mm和700mm的H型钢),并用Ф609ⅹ16mm钢管做2~3道水平支撑。

该工法有两点不利因素,一是一次性投入的型钢材料费用太高;二是部分水平支撑要依靠邻近的地下车库底板上设置的牛
腿作支撑点,进度不能满足要求。

有鉴于此,经反复研讨论
证,对原设计的支护结构提出了一个优化方案,即采用钻孔桩加锚杆支护技术作为基坑支护方案。

钻孔桩加锚杆支护技术是在钻孔桩之间基坑壁上设置一定长度和密度的锚杆体,锚杆体通过横梁与钻孔桩、喷射砼面层结构形成支挡体系。

挡土体系与坑壁原位土体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形成重力挡土墙式的支挡结构,从而提供坑壁土体的整体刚度与稳定性,在机理上属于主动制约机制的支护类型。

2. 支护结构设计
本工程支护结构的设计包括钻孔桩及水泥搅拌桩止水幕
墙设计、锚杆设计、喷射砼面板墙设计以及底板搅拌桩封闭防渗墙设计4个部份。

工程基坑平面及锚杆支护剖面示意如图1、2所示。

2.1钻孔桩及水泥搅拌桩止水幕墙设计止水幕墙分二部分。

第一部分是南侧靠中间的CD段为全段最深部位,该段长度290m填土层较厚,且结构松散,外侧设置一排直径650m m,中心距450mm,互相咬合200mm,桩长13-18m
的水泥搅拌桩起阻水作用。

内侧设置一排直径800mm,中心距1000mm,桩长17m的钢筋砼钻孔桩,桩顶设0.7
mⅹ0.9m的钢筋砼连顶梁。

第二部分是其它部段,设置双排直径650mm,中心距450mm,互相咬合200mm,桩长10-18m的水泥搅拌桩起止水作用。

2.2锚杆设计
锚杆采用全摩擦型,材料采用直径48mm钢管,其倾角、长度、纵横间距和锚固体尺寸等各要素随各基坑段的地质条件和坡度的不同而变化。

锚杆长9~16m,倾角100-150,纵横间距均为1.3m。

在锚杆锚固段范围内,在钢管上钻直径6mm,间距为0.3m的注浆孔,并在孔上焊防沙罩。

锚杆集成锚,拉杆,套管和注浆管于一体。

2.3喷射砼面板墙设计由喷射砼与钢筋网组成钢筋砼面板墙结构。

支护面层均为二次喷射C20细石砼,厚度为100 mm,中间夹有两层双向钢筋网,底层是Ф6.5mm@200ⅹ200mm钢筋网,面层是用2条Ф16mm加强筋焊接网。

2.4车道底板以下周边防渗墙设计在地道底板以下设置一圈水泥搅拌桩防渗墙形成封闭区域,目的是减少周边水体渗入底板以下范围内,对底版形成浮力。

防渗墙水泥搅拌桩桩径为Ф650mm,底板以下桩长10米,桩顶要嵌入底板内5 cm,从地面施工时,钻孔深度为18m。

3. 主要施工方法
3.1水泥搅拌桩的施工:
①特别注意桩位放线准确,桩位搭接200mm,施工钻杆垂直偏差小于1%,采用上下两次四搅,四喷复喷工艺,使搅拌部位均匀密实。

②水泥浆配制用32.5R普硅水泥作固化剂,掺入量为2 0%,水灰比0.6,水泥用量111kg/m。

③钻孔压浆前先计算出每条桩的水泥用量,并倒入搅浆池一次性搅好,用检测仪测出浆液浓度,试配后一次性成桩,以确保成桩质量。

④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提钻速度和水泥浆的进浆量,以求达到20%的水泥用量能够均匀地与土体搅拌成桩。

⑤成桩28天后按桩数量的2%抽芯取样,送质量检测中心做无侧限抗压试验,要求抗压强度达到1.5Mpa即可开挖土方。

3.2土方开挖与喷锚网施工:
①首先在原自然地面往下全程开挖2米深,然后再进行搅拌桩施工与进点降水,以减少土压力和降低支护桩的深度。

②土方开挖要与锚喷网施工同步进行,土方分层开挖深度要与锚杆步距一致,不得超挖,开挖工作面段长不得超过1 5米,基坑沿搅拌桩分三层垂直开挖。

③基坑支护面自上而下采用风动工具打入6道Ф48mm 注浆锚管,为防止打入时孔被泥土堵塞,孔上要焊防沙罩;为防止注浆时,浆液自动外流,按与水平线夹角150的倾角将锚管打入地层,用注浆泵将泥浆池中搅拌好的水泥浆泵入管中,压力不小于0.6Mpa。

水泥浆通过锚管上的小孔向外射入地层与锚管之间的空隙以及地层中的自由水所占的空
间渗透,水泥浆中加入适量的速凝剂,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具有强度,使侧壁土体达到稳定状态。

④在喷锚支护面层先绑扎两层双向钢筋网,底层是Ф6.5
@200X200mm的钢筋绑扎网,面层是Ф16加强焊接网,作为锚头固定用;然后二次喷射C20细石砼,厚度为100 mm以保护基坑壁面。

4. 喷锚支护在淤泥土层中使用时应采取的几项主要措施4.1锚管在施工中的实际抗拔力究竟有多大?这是喷锚支护技术的关键所在。

为切实了解碧水路地道土层中锚管的锚固力,专门在地道边坡上做了4组锚管试验,两组长度为1 2m,两组长度为15m,测得的实际抗拔力均超过140KN,已能满足单锚的设计值。

由于锚管的抗拔力取决于水泥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半径范围,范围越大所形成的锚固体就越大,与土壤的磨擦面积越大。

因此,施工中应严密观测注浆压力变化和进浆量。

锚管抗拔力还取决于锚管的横截面积。

本工程采用外径4
8mm,壁厚δ=3.5mm的钢管,其横截面积W=4.89cm 2,每延米重量为3.84kg,按3#钢的极限抗拔强度计算,σ=3800Kg/ cm2,锚管自身断裂极限抗拔力为3.85 cm 2ⅹ4.89 cm2=18.58t,满足设计要求。

4.2井点降水施工:这次地下通道施工能够顺利地进行,降水措施得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工程共设26口降水井,井距15m,井深17.5m,降水井的位置在通道的中线上。

降水井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孔径为Φ800mm,成孔后
下放直径Φ600mm的钢筋笼,钢筋笼外侧包铁纱网作为滤管,管外与井壁之间回填碎石滤料。

井内下设潜水泵一台。

在施工中,人工河虽然离地下通道很近,但降水井的出水量并不大,基本每小时抽一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即可保持明水位在底板以下3米的位置,这证明防渗墙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4.3信息化施工:为了随时掌握设计支护体系是否有足够的强度来保证基坑的变形要求,以保证地下施工的绝对安全,本工程对支护体系进行了跟踪检测做到信息化施工,主要做
如下两项: ①围护桩测斜,为掌握围护桩位移动态,在支护桩施工时在基坑两个侧面的中部各埋设了1根测斜管,用来测试基坑开挖后支护桩的内部情况;实测支护桩的最大位移发生在-5.5m --6m处,测得最大结果为22.3mm,支护
结构的墙顶水平位移为18.5mm,按近于设计理论值。


水位测试,以掌握坑外地下水位变化。

在通道南面外侧距护壁桩4m远处设两个观井,当降水井抽水时,观测井内的水位是否有较大变化,若一侧观察井水位略有下降,且附近坑内降水井的水量比其它井大,说明该侧止水帷幕有渗漏现象,此时可在其止水帷幕墙外进行高压注浆以阻止渗漏。

经实际观测,本工程防水帷幕墙特别是底板以下止水防渗墙的作用比较好。

5. 结束语
XX路地下通道工程现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实践效果证明本工程采用的各项深基坑喷锚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在技术上是可行。

特别是车道底板以下用水泥搅拌桩形成封闭防渗墙取代通常采用抗拔灌注桩或预制桩来克服底板地下水浮力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