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5.2平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平抛运动》示范教案2

整体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抛体运动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平时生活中的一些错误的思维定势 会影响学生对抛体运动规律的理解.本节课从理论上通过对抛体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规律分 析,引导学生独立利用已有概念探索新知识,培养创造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 平抛运动是整个曲线运动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它 是一种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它能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其研究方法还是解 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运动”的重要规律之一.抛体运动(重点是平抛运动)是学生第一 次应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来分析曲线运动的规律,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有一定的 难度,这种方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基础,并且 学生已有直线运动知识的准备及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作为基础,可以接受和深入理解用 两个运动合成的方法讨论平抛运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应用这种 方法来解决平抛运动这个新问题.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在教师的 引导下,通过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抛体运 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规律的推导要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先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如何、竖直方向受力 如何,再讲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这是因为在力学里,根据 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基本方法.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用平抛运动、抛体运动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能根据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探究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一般规律. 2.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 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具有独立性. 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交流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
2014年高中物理 5.2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014年高中物理 5.2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一、任务分析1.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女子中学高二年级物理班的学生。
她们已经掌握了运动合成和分解的知识,知道了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会熟练操作ipad。
女生在理科学习方面具有形象思维比较突出、抽象思维相对薄弱特点,需要教师特别注重情景的创设,引导她们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情带知、知情统一,使她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
2.教材分析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拓展型课程II》物理课本,选取的课题是第一讲中的《B 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他曲线运动的基础。
认识平抛运动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它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基础,本节课是“平抛运动”的第二课时。
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应用平抛物体运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
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也较多,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运动的规律。
本节课的教室设有无线网络,可以将各台ipad的屏幕实时投影,便于师生间开展互动。
本设计从分析卡通片中的一段视频开始,认识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射箭比赛,以及最佳射箭方案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最后结合ipad上的物理视频软件(vernier Viedo Physics)等,对一段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视频进行深入的分析,完成测量汽车瞬时速度的任务,让学生感到物理学并不枯燥,它不仅体现在课堂中,而且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3.特色介绍本节课的授课,需要借助ipad在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
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ipad,通过无线网络,随时将学生的讨论过程和结果用秀我(show me)软件记录下来,并投射到大屏幕上,及时进行交流、展示。
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5.2平抛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平抛运动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2、解析:平抛运动是典型的曲线运动之一,是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形式。
本节先提出抛体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并列的,平抛运动是抛体运动的一个特例。
教学时,建立了抛体运动概念后,平抛运动概念不需要从大量例子中归纳、抽象,只需说明平抛运动特点的条件。
在讨论抛体的位置、抛体的轨迹和抛体的速度等问题时,以平抛运动做为一个典型案例,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和牛顿第二定律确定抛体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并用数学方法得到轨迹方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目标及解析1.目标:(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
(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3)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4)知道分析一般抛体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会确定平抛运动的速度。
2.解析:(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具有独立性(3)能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交流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斜抛运动,分析斜抛运动不在具体计算,而在方法。
二、教学问题诊断与分析能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探究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一般规律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为此在确定抛体运动的位置时必须明确操作的程序;推导轨迹方程时,教学时不仅要体现数形,更要注重使学生从物理角度理解轨迹方程;在讲解图5.2—3时,一定要在同一图中再画出位移的大小和夹角,以便学生区分两者的差异。
三、教学支持条件学生的抛掷物体的经历以及观察抛体运动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二)教学情景一、抛体运动概念的引入问题1、运动场上,运动员抛出的篮球、铁饼等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这是一种什么运动?图5.2-2中水平喷出的水柱做的又是什么运动?以不同的角度弹出的粉笔头在空中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它受什么力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际例子的观察分析,得到抛体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从感性上入手便于理解这种运动的内涵。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全章教学设计(教案),汇总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全章教学设计汇总一、《曲线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曲线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平抛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平抛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六、《圆周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圆周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八、《向心加速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向心加速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十、《向心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十一、《向心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十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十三、《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什么是曲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吗?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___等运动,后者如.质点在某一过程中速度方向总是沿着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变化、由于曲线的切线方向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做曲线方向在不断地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成)二、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种变速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所受外力在改变速度效果方面有何不同?5-1-2图5-1-2三点时瞬时速度的方向分别标出三点合外力与速度的夹角,并通过力的正交分解,比较力在改变速度方面有何不同。
质点将做何种运动?力方向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不在m/s,方向为。
运动,加速度大小为运动,加速度大小为三、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理解平抛运动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
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问:图片上的足球、垒球、链球、水平细管流出的水做什么运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这作用的运动叫做动的性质了吗?课外作业四、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型教、抛体的位移考讨论动,而平抛运五、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调节斜槽末端水平,使小球飞出时的速度计算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图(甲)是研究平)说明判断槽口切线是否水平的方法;六、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四节《圆周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法及教具依据学习目标,研读课本物体在转动一考: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是怎么变化的?:时针的周期是60 s倍,针端点的线速度分针是时探究二、匀速圆周运动的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的各点七、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四节《圆周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资料,解决存在问题。
(参考)2019年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参考)2019年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抛体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3.平抛运动的特点:(1)初速度沿水平方向.(2)只受重力作用.4.平抛运动的性质: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二、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1.平抛运动的速度(1)水平方向:不受力,为匀速直线运动,vx=v0.(2)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为自由落体运动,vy=gt.(3)合速度:大小:v==;方向:tan θ==(θ是v与水平方向的夹角).2.平抛运动的位移(1)水平位移:x=v0t.(2)竖直位移:y=gt2.(3)轨迹: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抛体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2)抛体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3)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越大,下落得越快.(×)(4)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大,若足够高,速度方向最终可能竖直向下.(×)(5)平抛运动的合位移的方向与合速度的方向一致.(×)2.在80 m的低空有一小型飞机以30 m/s的速度水平飞行,假定从飞机上相对静止释放一物体,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物体从释放到落地所用时间是________ s,它在下落过程中发生的水平位移是________ m;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答案 4 120 50解析由h=gt2,得:t=,代入数据得:t=4 s水平位移x=v0t,代入数据得:x=30×4 m=120 mv0=30 m/s,vy==40 m/s故v=v0 2+vy2代入数据得v=50 m/s.【考点】对平抛运动的理解【题点】平抛运动的基本特点一、对平抛运动的理解如图所示,一人正练习投掷飞镖,飞镖做平抛运动,请思考:(1)飞镖投出后,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2)飞镖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变加速运动?答案(1)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大小和方向均不变.(2)匀变速运动.1.平抛运动的特点(1)速度特点: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故它是变速运动.(2)轨迹特点: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故它是曲线运动.(3)加速度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2.平抛运动的速度变化由Δv=gΔt知,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方向竖直向下.例1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速度增量相等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位移增量相等答案C解析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在Δt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为Δv=gΔt,因此可知每秒内速度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A、B错误,C正确;由于水平方向的位移x=v0t,每秒内水平位移增量相等,而竖直方向的位移h=gt2,每秒内竖直位移增量不相等,所以选项D错误.【考点】对平抛(和一般抛体)运动的理解【题点】平抛运动的性质二、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图所示为小球水平抛出后,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自由落体加速度为g,初速度为v0,不计空气阻力)(1)小球做平抛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2)以抛出时刻为计时起点,求t时刻小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3)以抛出时刻为计时起点,求t时刻小球的位移大小和方向.答案(1)一般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以小球被抛出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如图,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后,其水平分速度vx =v0,竖直分速度vy=gt.根据运动的合成规律可知,小球在这个时刻的速度(即合速度)大小v==,设这个时刻小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tan θ==.(3)如图,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y=gt2合位移:l==错误!合位移方向:tan α==(α表示合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1.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1)把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2)分别运用两个分运动的运动规律去求分速度、分位移等,再合成得到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等.2.平抛运动的规律(1)平抛运动的时间:t=,只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2)水平位移(射程):x=v0t=v0,由初速度和高度共同决定.(3)落地速度:v==,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tan θ==,落地速度由初速度和高度共同决定.3.平抛运动的推论(1)如图1所示,平抛运动的速度偏向角为θ,则tan θ==.平抛运动的位移偏向角为α,则tan α====tan θ.可见位移偏向角与速度偏向角的正切值的比值为1∶2.图1(2)如图2所示,从O点抛出的物体经时间t到达P点,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OB于A点.图2则OB=v0t,AB==gt2· =gt2· =v0t.可见AB=OB,所以A为OB的中点.例 2 (2016·浙江4月选考科目考试)某卡车在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经判断,它是相撞瞬间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为了判断卡车是否超速,需要测量的量是( )A.车的长度,车的重量B.车的高度,车的重量C.车的长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D.车的高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答案D解析根据平抛运动知识可知,车顶上的零件平抛出去,因此只要知道车顶到地面的高度,即可求出时间.测量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即可求出出事时的瞬时速度,答案为D.【考点】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例3 用30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此时物体相对于抛出点的水平位移大小和竖直位移大小;(2)再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物体的抛出点足够高)答案(1)30 m 15 m (2)2 s解析(1)设物体在A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tan 30°==,tA== s所以在此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xA=v0tA=30 m竖直方向的位移yA=gtA 2=15 m.(2)设物体在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总运动时间为tB,则tB==3 s所以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Δt=tB-tA=2 s.【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分解三、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例4 如图3所示,排球场的长度为18 m,其网的高度为2 m.运动员站在离网3 m远的线上,正对网前竖直跳起把球垂直于网水平击出.设击球点的高度为2.5 m,问: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v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图3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所示,排球恰不触网时其运动轨迹为Ⅰ,排球恰不出界时其轨迹为Ⅱ,根据平抛运动规律x=v0t和y=gt 2可得,当排球恰不触网时有x1=3 m,x1=v1t1①h1=2.5 m-2 m=0.5 m,h1=gt12②由①②可得v1≈9.5 m/s.当排球恰不出界时有:x2=3 m+9 m=12 m,x2=v2t2③h2=2.5 m,h2=gt2 2④由③④可得v2≈17 m/s.所以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的水平击出速度范围是:9.5 m/s<v≤17 m/s.【考点】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题点】平抛运动双边界临界位移问题分析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时一般运用极端分析的方法,即把要求的物理量设定为极大或极小,让临界问题突显出来,找出产生临界的条件.针对训练(多选)刀削面是很多人喜欢的面食之一,因其风味独特而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如图4所示,将一锅水烧开,拿一块面团放在锅旁边较高处,用一刀片飞快地削下一片片很薄的面片,使面片飞向锅中,若面团到锅上沿水平面的竖直距离为0.8 m,到锅最近的水平距离为0.5 m,锅的半径为0.5 m.要想使削出的面片落入锅中,则面片的水平速度可以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些(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 )图4A.1 m/sB.2 m/sC.3 m/sD.4 m/s答案BC解析由h=gt2知,面片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0.4 s,而水平位移x=v0 t,故面片的初速度v0=,将x1=0.5 m,x2=1.5 m代入得面片的最小初速度v01==1.25 m/s,最大初速度v02==3.75 m/s,即1.25 m/s≤v0≤3.75 m/s,选项B、C正确.【考点】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题点】平抛运动双边界临界位移问题1.(平抛运动)(2018·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考试)如图5所示,网球是一项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两位运动员分别从同一高度同一方向水平发出甲、乙两只网球,甲球出界了,乙球恰好越过球网落在界内,不计空气阻力,对于两球的初速度v甲和v乙,飞行时间t甲和t乙,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a甲和a乙,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图5A.v甲<v乙,a甲=a乙B.t甲=t乙,a甲>a乙C.v甲>v乙,t甲<t乙D.v甲>v乙,t甲=t乙答案D解析抛出的高度相同,根据t=可知,飞行的时间相同;因甲出界,乙恰好越过球网落在界内,可知甲的水平位移较大,根据v=可知,甲的初速度比乙大,故选D.【考点】平抛运动的基本特点【题点】平抛运动的基本特点2.(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2016·浙江10月选考科目考试)一水平固定的水管,水从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喷出.水管距地面高h=1.8 m,水落地的位置到管口的水平距离x=1.2 m.不计空气及摩擦阻力,水从管口喷出的初速度大小是( )A.1.2 m/sB.2.0 m/sC.3.0 m/sD.4.0 m/s答案B解析水平喷出的水,运动规律为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h=gt2可知,水在空中的时间为0.6 s,根据x=v0t 可知水平速度为v0=2.0 m/s.因此选项B正确.【考点】平抛运动的基本特点【题点】平抛运动的基本特点3.(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2018·名校协作体第二学期考试)如图6所示是网球发球机,某次室内训练时将发球机放在距地面一定的高度,然后向竖直墙面发射网球.假定网球水平射出,某两次射出的网球碰到墙面时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若不考虑网球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则( )图6A.两次发射的初速度之比为3∶1B.碰到墙面前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 3C.下降高度之比为1∶ 3D.碰到墙面时速度之比为3∶1答案B解析tan θ==①x=v0t②由①②得:tan θ=,故=,=,B正确.v01==,A错误.v02h1===,C错误.h2v=,故=·=×=,D错误.【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4.(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如图7所示,M、N是两块挡板,挡板M高h′=10 m,其上边缘与挡板N的下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从高h=15 m的A 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A点与两挡板的水平距离分别为d1=10 m,d2=20 m.N板的上边缘高于A点,若能使小球直接进入挡板M的右边区域,则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的大小是下列给出数据中的哪个(g取10 m/s2,空气阻力不计)( )图7A.v0=8 m/sB. v0=4 m/sC.v0=15 m/sD. v0=21 m/s答案C解析要让小球落到挡板M的右边区域,下落的高度为两高度之差,由t=得t=1 s,由d1=v01t,d2=v02t,得v0的范围为10 m/s≤v 0≤20 m/s,故选C.【考点】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题点】平抛运动双边界临界位移问题一、选择题考点一对平抛运动的理解1.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答案D解析垒球击出后做平抛运动,设垒球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由h=gt2得t=,故t仅由高度h决定,选项D正确;水平位移x=v0t=v0,故水平位移x由初速度v0和高度h共同决定,选项C错误;落地速度v==,故落地速度v由初速度v0和高度h共同决定,选项A错误;设落地速度v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故选项B错误.【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2.从离地面h高处投出A、B、C三个小球,A球自由下落,B球以速度v水平抛出,C球以速度2v水平抛出,则它们落地时间tA、tB、tC的关系是(不计空气阻力)( )A.tA<tB<tCB.tA>tB>tCC.tA<tB=tCD.tA=tB=tC答案D解析平抛运动物体的飞行时间仅与高度有关,与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大小无关,故tB=tC,而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所以tA=tB=tC,D正确.【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考点二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3.(2017·××市9月一模)乒乓球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大B.速度较大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C.速度较小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D.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通过的水平位移较少答案D【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4.(2018·××市新昌中学适应性考试)某同学玩飞镖游戏,先后将两只飞镖a、b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已知飞镖投出的初速度va>vb,不计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插在竖直靶上的状态(侧视图)可能是( )答案A解析由平抛运动的规律x=v0t,h=gt2,速度大的运动时间少,h 较小,又tan θ===,x相同,运动时间少的θ小,即插在竖直靶上飞镖与水平方向夹角小,A正确.【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5.如图1所示,滑板运动员以速度v0从离地高h处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和滑板可视为质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1A.v0越大,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B.v0越大,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越大C.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与高度h无关D.运动员落地位置与v0大小无关答案B解析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员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只与高度有关,与速度无关,A项错误;运动员落地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y=,高度越高,落地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越大,合速度越大,C项错误;运动员的落地瞬间速度是由初速度和落地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合成的,v==,初速度越大,落地瞬间速度越大,B项正确;运动员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落地的水平位移x=v0t=v0,故落地的位置与初速度有关,D项错误.【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6. (多选)如图2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2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答案BD解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可知,飞行时间由高度决定,hb>ha,故a的飞行时间比b的短,选项A 错误;同理,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选项B正确;根据水平位移x=v0t,a、b的水平位移满足xa>xb,且飞行时间tb>ta,可知v0a>v0b,选项C错误;同理可得v0b>v0c,选项D正确.【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7.(2018·东阳中学期中考试)如图3所示,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水平抛出三个物体,分别落到a、b、c三点,则三个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a、vb、vc的关系和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是(不计空气阻力)( )图3A.va>vb>vc,ta>tb>tcB.va<vb<vc,ta=tb=tcC.va<vb<vc,ta>tb>tcD.va>vb>vc,ta<tb<tc答案C【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8.(2018·东阳中学期中考试)将一小球从距地面h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它的竖直分量为vy,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各式中不能表示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的是( )A. B.v0-vygC. D.2hvy答案B【考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题点】平抛运动的时间、速度和位移9.(2017·浙江4月选考科目考试)图4中给出了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安装在轨道AB上可上下移动的弹射器,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丸,弹丸射出口在B点的正上方.竖直面内的半圆弧BCD的半径R=2.0 m,直径BD水平且与轨道AB处在同一竖直面内,小孔P和圆心O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游戏要求弹丸垂直于P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P就能进入下一关,为了能通关,弹射器离B点的高度和弹丸射出的初速度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sin 37°=0.6,cos 37°=0.8,g=10 m/s2)( )图4A.0.15 m,4 m/sB.1.50 m,4 m/sC.0.15 m,2 m/sD.1.50 m,2 m/s答案A解析弹丸从抛出到P点,其水平位移x=R+Rcos 37°=v0t①竖直位移y=h+Rsin 37°=gt2②弹丸到达P点时速度方向垂直于P点圆弧切线方向,即v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有:tan 37°==③由以上三式解得v0=4m/s,h=0.15 m.考点三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10.(多选)如图5所示,一个电影替身演员准备跑过一个屋顶,然后水平地跳跃并离开屋顶,在下一栋建筑物的屋顶上着地.如果他在屋顶跑动的最大速度是4.5 m/s,那么下列关于他能否安全跳过去的说法正确的是(g取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图5A.他安全跳过去是可能的B.他安全跳过去是不可能的C.如果要安全跳过去,他在屋顶水平跳跃速度应不小于6.2 m/sD.如果要安全跳过去,他在屋顶水平跳跃速度应小于4.5 m/s答案BC解析由h=gt2,x=v0t将h=5 m,x=6.2 m代入解得:安全跳过去的最小水平速度v0=6.2 m/s,选项B、C正确.【考点】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题点】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11.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6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图6A.<v<L1g6hB.<v< 错误!C.<v< 错误!D.<v< 错误!答案D解析设以速率v1发射乒乓球,经过时间t1刚好落到球网正中间.则竖直方向上有3h-h=gt12①水平方向上有=v1t1②由①②两式可得v1=.设以速率v2发射乒乓球,经过时间t2刚好落到球网右侧台面的两角处,在竖直方向有3h=gt22③在水平方向有=v2t2④由③④两式可得v2= .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为v1<v<v2,故选项D正确.【考点】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题点】平抛运动双边界临界位移问题二、非选择题12.(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物体做平抛运动,在它落地前的1 s内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由30°变成60°,取g=10 m/s2.求:(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的大小;(2)平抛运动的时间;(3)平抛时的高度.答案(1)5 m/s (2)1.5 s (3)11.25 m解析(1)假定轨迹上A、B两点是落地前1 s内的始、终点,画好轨迹图,如图所示.对A点:tan 30°=①对B点:tan 60°=②t′=t+1 s③由①②③解得t= s,v0=5 m/s.(2)运动总时间t′=t+1 s=1.5 s.(3)高度h=gt′2=11.25 m.【考点】平抛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题点】平抛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13.(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在真空环境内探测微粒在重力场中能量的简化装置如图7所示,P是一个微粒源,能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高度为h的探测屏AB竖直放置,离P点的水平距离为L,上端A与P点的高度差也为h,重力加速度为g.图7(1)若微粒打在探测屏AB的中点,求微粒在空中飞行的时间;(2)求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范围.答案(1) (2)≤v≤L g2h解析(1)打在AB中点的微粒,竖直方向有h=gt2解得t=3hg(2)打在B点的微粒,有v1=,2h=gt12解得v1=L2g h同理,打在A点的微粒初速度v2=L g2h微粒初速度范围为≤v≤L g2h【考点】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题点】平抛运动双边界临界位移问题。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5.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课件-优质课件

度方向不共线的抛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3.速度变化的特点:抛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 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均为 Δv = g·Δt ,方向竖直向 下.
问 探
题 究
名师提示:任意时刻速度的水平分量均等于初速度;
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
尝试应用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一种变加速直线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速度增量相等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位移增量相等 答案: C )
5.平抛物体的轨迹. g 2 2x . (1)运动轨迹:y=________ 2v 抛物线 . (2)轨迹的性质: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课 前 导 读
6.平抛物体的速度. v (1)水平速度:vx=________ . gt (2)竖直速度:vy= ________ .
A.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x仅由初速度v0决定,v0越大,x越大
D.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t由初速度v0决定,v0越大,t越大
栏 目 链 接
答案:
AB
栏 目 链 接
知 解
识 惑
题型1 平抛运动速度
例1将一小球从很高的平台以v0=5 m/s的速度水
栏 目 链 接
2.抛体运动的特点.
(1)具有一定的初速度v0.
课 前 导 读
(2)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定,a= g ,加速度 方向总是________ . 竖直向下 3.抛体运动的性质. 物体做抛体运动时加速度恒定,所以抛体运动 匀变速 运动. 是____________
(完整版)《平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课题:§5.2 平抛运动一、任务分析1。
内容分析《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先后讲述了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概念,着重分析讨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分别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而在教材最后涉及“一般的抛体运动”,拓展斜抛运动的知识。
2.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
要求学生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知道用实验方法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理解确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方法;知道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独立性和同时性;体会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3。
教材分析《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对平抛运动的讲述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讨论与交流和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平抛运动;(2)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利用已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建立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物理模型,掌握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的计算推导;(3)通过理论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和频闪照片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比较注重体现探究实验,比较注重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二、对象分析1.心理特征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惧怕高中物理.而对于新的物理知识,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2。
知识和能力特征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合运动、分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知道了一般的曲线运动的特点,并有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处理曲线运动;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new)

2 平抛运动[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理解平抛运动及其运动规律,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有关问题.3.了解斜上抛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4。
掌握分析抛体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抛体运动1。
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3。
平抛运动的特点(1)初速度沿水平方向.(2)只受重力作用。
4。
平抛运动的性质: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二、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1。
平抛运动的速度(1)水平方向:不受力,为匀速直线运动,v x=v0。
(2)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为自由落体运动,v y=gt.(3)合速度:大小:v=错误!=错误!;方向:tan θ=错误!=错误!(θ是v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2。
平抛运动的位移(1)水平位移:x=v0t.(2)竖直位移:y=错误!gt2.(3)轨迹: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三、斜抛运动的规律1.定义:初速度沿斜向上或斜向下方向的抛体运动。
2。
初速度:v x=v0cos θ,v y=v0sin θ.(如图1)3。
性质: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的合运动。
[即学即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抛体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2)抛体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3)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越大,下落得越快。
(×)(4)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大,若足够高,速度方向最终可能竖直向下.(×)(5)平抛运动的合位移的方向与合速度的方向一致。
(×)(6)斜向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2。
在80 m的低空有一小型飞机以30 m/s的速度水平飞行,假定从飞机上释放一物体,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物体落地时间是 s,它在下落过程中发生的水平位移是m;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抛运动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2、解析:平抛运动是典型的曲线运动之一,是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形式。
本节先提出抛体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并列的,平抛运动是抛体运动的一个特例。
教学时,建立了抛体运动概念后,平抛运动概念不需要从大量例子中归纳、抽象,只需说明平抛运动特点的条件。
在讨论抛体的位置、抛体的轨迹和抛体的速度等问题时,以平抛运动做为一个典型案例,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和牛顿第二定律确定抛体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并用数学方法得到轨迹方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目标及解析1.目标:(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
(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3)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4)知道分析一般抛体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会确定平抛运动的速度。
2.解析:(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具有独立性(3)能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交流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斜抛运动,分析斜抛运动不在具体计算,而在方法。
二、教学问题诊断与分析能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探究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一般规律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为此在确定抛体运动的位置时必须明确操作的程序;推导轨迹方程时,教学时不仅要体现数形,更要注重使学生从物理角度理解轨迹方程;在讲解图5.2—3时,一定要在同一图中再画出位移的大小和夹角,以便学生区分两者的差异。
三、教学支持条件学生的抛掷物体的经历以及观察抛体运动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二)教学情景一、抛体运动概念的引入问题1、运动场上,运动员抛出的篮球、铁饼等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这是一种什么运动?图5.2-2中水平喷出的水柱做的又是什么运动?以不同的角度弹出的粉笔头在空中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它受什么力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际例子的观察分析,得到抛体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从感性上入手便于理解这种运动的内涵。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以不同角度弹出粉笔头;学生观察从不同角度抛出的粉笔头在空中运动的情况,回答粉笔头的受力情况,认识什么是抛体运动,并对抛体运动的轨迹有大致的认识。
辨析平抛运动是抛体运动的一种形式。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问题2-1:什么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平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问题2-2:抛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怎样确定抛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方向?问题2-3:如何求解速度的大小?设计意图:承接上一节的内容并拓宽知识,让学生自己解决。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联系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及运用速度的合成求解;师生总结分析:①速度为矢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速度的大小。
②速度方向可取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来确定。
问题2-4:如何求平抛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设计意图:对合速度的求解,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由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去寻求结论师生活动:教师画出图5.2-3,并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在练习本上作图表达速度求解的方法,并用数学表达式推导平抛运动速度的求解公式,最后说明描述合速度方向的方法。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g·t=合速度:v=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tanθ=例题1: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10m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三、平抛运动的位移演示:将一粉笔头,贴近黑板,将粉笔头水平抛出。
描出粉笔头离开手的位置和轨迹。
问题3-1: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怎样分解粉笔头的运动?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知识锻炼学生对抛体运动进行分析的能力师生活动:回顾上节知识,得出答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问题3-2:竖直方向是否受力?有无加速度?有无初速度?水平方向是否受力?有无加速度?有无初速度?设计意图: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知识分析过程初步明确平抛运动的特点。
师生活动:分组讨论:①实际运动分解为两个分运动。
②哪个方向受力?哪个方向不受力?总结并得出结论: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初速度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加速度为0,初速度为v0问题3-3:平抛运动两个分运动的性质是什么?问题3-4:合运动与分运动在运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问题3-5::怎样求t时间内平抛物体的位移?为什么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抛物线?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四、一般的抛体运动问题4:怎样处理一般的抛体运动?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后归纳:处理一般的曲线运动将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从而求得该方向上的出速度。
再结合受力情况和牛顿第二定律即可以求解。
五、目标检测1、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水平飞行的距离只与初速度的大小有关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只与高度有关2、对于抛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B、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C、物体可能做直线运动D、物体可能做非匀变速运动3、一个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是2v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多少?六、小结1、什么是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可以怎样分解?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什么特性?3、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怎样?4、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怎样?课后作业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B、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C、水平位移由初速度决定D、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物体的高度和重力B.物体的重力和加速度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的高度。
重力和加速度3、物体以初速度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A.B. C.D.4、将一物体从楼顶边缘水平抛出后,落在水平面上。
若第一次抛出时的速度是v0,第二次抛出时的速度是2 v0,则物体两次运动的水平位移之比为:()A.1∶2 B.1∶3 C.1∶4 D.1∶55、以10 m/s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的斜面上,则物体飞行的时间是多少? (重力加速度g=10m/s2)6、某战士在倾角为300山坡上进行投掷手榴弹训练。
他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投出手榴弹,正好落在B点,测得AB=90m。
若空气阻力不计,求:(1)该型号手榴弹从拉动弹弦到爆炸需要5s的时间,若要求手榴弹正好在落地时爆炸,问战士从拉动弹弦到投出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手榴弹抛出的速度是多大?(g=10m/s2)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
一物块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而从右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求①物体的加速度,②物体运行的时间,③入射初速度。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